教书育人涵义及基本要求

教书育人涵义及基本要求
教书育人涵义及基本要求

《师德专项第二次作业》,

所选题目:

请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结合身边的真实事例,用教育叙事的方法,例举正、反面典型案例各一个,并分别作分析点评。

学员:集贤里中学刘庆河

正面案例:

最初接触了解屈玉桐是一张成绩单:语文:16,数学18,外语:16.看着这个成绩单我着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接班我关注了这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短发一脸的诚恳,还有就是做卫生时的敢干。心里一个问号,我怎么也不能把成绩与这个孩子联系在一起,为此家长会上我单独与他的母亲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孩子小学成绩不好,就想走特长的发展路线,结果到了体校文化成绩一落千丈,体校的三年彻底的让他文化课远远的落下了。

从最初的接触了解,这个孩子很单纯,就是谈学习就说:“老师,小时候我爸妈成宿让我背东西我也背不下来,您就别让我学了”,这话听着心痛,我说无论怎么样总要认识一些字吧。如此五次三番的谈话,做卫生时不惜的表扬,终于有一天他说,老师我想去您办公室背诗,我心里一惊,然后是大喜。如此的话语是在是出我意料。慢慢的他开始背诵诗歌,尝试着写作文,还经常找我来交流。他总说,老师您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你真为我好。这样的话让我心痛也让我欣慰,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当初的成绩误解一个单纯的孩子。经过我们一起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以后的成绩语文能达到46分,也许这个成绩不高,但对于屈玉桐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也许有的孩子在努力也与高中无缘,与优秀无缘,然而我一直不忘教育的最初理想:培养有思想的普通劳动者。

分析点评:

有人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把爱渗透在教育中,就是取得成功教育的途径。用爱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上进的信心,在教育中是尤为重要的。

因材施教才是我们教育的原则,教育教师让每一位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经教育还弥补,只要是有所提高的教育均可以称之为成功的教育。

反面事例:

事情起因是一个家长的突然到访,听着家长哭诉,我渐渐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班级一名早恋女生开始离家出走,夜不归宿。我安慰了伤心的家长后找到这名女生谈心。

女孩子很是腼腆,一开口让我心里一惊,

她说:“老师,我想自杀。”

我装作不动声色说道:“为了什么”

“我感觉很绝望,我妈妈不让我和她往来,我爱他,可家里让我很绝望”

我继续不动声色,安静听他来诉说。

她和我说了很多,期间有的地方有点语无伦次,

我渐渐感觉到了她的茫然和无助,由于急于一些其他的事情,我让他暂时回去,然而事情一直耽搁下去了。

不久得知女孩子就在周末又离家出走,许久没有消息。

事情至此我方后悔自己的行为,我辜负了一个信任我的学生。如果我在耐心一点也许事情就不会有后来的结局。我的班里少了一名文静的女生,我们的学校流失一个可爱的学生,我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受谴责。

分析点评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教育、帮助和关爱的对象,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要偏爱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公正和公平,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更多的花季少年不在离开学校,失去教育的机会。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教师面对的对象就是学生,“教书”是指教学生,“育人”是指培养学生。教师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师表,要当学生为人处事的楷模。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需要审慎处理的主要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

师生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

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升了一个知识境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感情。同理,学生对教师也有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准得到学生的认可,在学生毕业的成绩里面得到了证明。通过学生进而可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如果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准没有学生的成绩来加以证明,往往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