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d_赵姓家谱介绍20
赵氏家谱

中文名: 赵 拼音: Zhào 姓氏起源: 出自赢姓,得姓始祖为造父 姓氏分布: 全国都有分布 郡望堂号: 半部堂历史名人: 赵匡胤、赵云、赵孟頫 家谱序言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
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枝系、昭亲睦、别长幼。
是故,凡家修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
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
考赵姓,本出自赢姓,形成于西周。
祖先伯益,始祖为造父。
伯益乃颛顼帝裔孙,舜赐姓赢。
造父为伯益之九世孙。
西周时,造父在桃林得骏马八匹,献于周穆王,并为周穆王驾驭马车,外出打猎,游玩。
一次西行至昆仑山,得见西王母,乐而忘返。
忽闻徐国徐偃王造反之急报,国事危,军情急,幸懒造父驾车,日驰千里,才得以及时返回镐京,发兵破徐,叛乱乃平。
为彰造父之功,周穆王赐赵城给造父,造父族自此史称赵氏。
至周穆王时,造父七世孙叔带离周仕晋,后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
战国初年,叔带十二世孙赵襄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赵襄之孙赵藉时,获周烈王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
赵氏, 原有族谱,因年久失传,慨为憾事。
今有赵公利祥,曾供职沧州检察院副检察长。
为人耿正,历有厚德,余引以为兄长。
离休谢任后,享天伦之乐之余,启修谱惠家之事,其举可赞。
历时年余,谱成,堪称一大功也。
此谱,追本溯源,分枝明晰,祖上之德得以昭彰,后世孝悌从此有序;且新撰家训,世代绵延,规范行为,昌族荣我荣,家耻我耻之风,弘扬良优,抵抑劣行,于赵氏一族,繁延生机,旺盛精神均可谓有大益也。
尊利祥仁兄嘱,敬草以上几行文字,是为序。
家谱编修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
赵氏家谱

趙氏家谱12山 西 洪 洞大 槐 树 处图片说明:寻根祭祖广场〄每年这里都要举办大典〄祭拜祖先图片说明:洪洞县是很多中国人的“根”34图片说明:这是古槐树所在地〄树已经在一次洪水中被冲走了图片说明:这是仿造的古代大槐5赵 氏 家 谱一、序言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
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枝系、昭亲睦、别长幼。
凡家修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
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
我祖自建庙以来经访问族人〄从未见过文字性家谱记载。
为了便于族人了解我族过去历史〄从中学习先祖教导〄为使家族有谱、家谱世代相传〄启迪后人永不忘本〄激励后代奋发向上。
二零一零年初〄长门十三世孙金全、十五世孙文祥等人倡议〄为我族制作家谱留给后人。
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先祖自明朝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从山西洪洞迁移后〄先漂泊与河南巩县口头村一带〄后迁荥阳〄在河阴西约十五里(耿家胡同)定居。
分散与陈铺头、段铺头、秦铺头、戚顶(牛口峪)、仓头、陈沟、高村等村。
(耿家胡同)后起名马寨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马寨村。
我先祖定居(耿家胡同)后〄臵有田地一段〄在官庄峪西边〄大头嶺处。
祖人开始了春种秋收〄四季耕耘〄发展生产〄兴家立业〄节日扫墓〄每岁祭祀〄年复一年的劳动人民艰苦生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光绪拾年九月间(公元一八八五年九月)〄本族内有不法之人〄蔑视族人〄暗地将大头嶺处土地卖掉〄引起共怒〄触犯众恶。
全族捐资〄齐心协力〄将不法之徒诉与公堂〄后官司胜诉〄将土地赎回。
光绪拾五年十月上旬(公元一八九零年十月上旬)〄勒石立碑〄警醒后人。
6先祖自明代迁马寨后〄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多次动荡和不安年代。
清朝腐败落后〄嘉庆时国势由盛转衰〄从道光年代起〄帝国主义接连入侵〄清朝政府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光绪时期〄政府似无主权可言〄国将不国〄民怨沸腾〄从雅片战争起〄大规模反帝反清斗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风起云涌。
[VIP专享]赵姓家谱介绍
![[VIP专享]赵姓家谱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7b0695eff9aef8941e06da.png)
赵姓家谱介绍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
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
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
赵姓族谱的基本格式赵姓族谱虽有以上种种类型,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这些类型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大体经历了一个从简易家谱,到族谱、支谱、房谱,再到宗谱、统谱等联宗合纂的演进过程。
同样,族谱的修撰格式也有一个从简单谱系、谱表到体例完备的发展过程。
就现存清代、民国时期的赵姓族谱而言,其格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谱序。
这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包括本族人写的序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以及跋语等。
外族人写序通常是当朝、当地的名人,或是与家族有特殊关系的人。
谱序跋的内容大致是修谱缘由、修谱经过、家族渊源传承,有的谱中还阐发一些修谱理论。
随着族谱撰修的次数增多,序跋也不断增多,所以一些大型族谱,其序跋篇幅很大。
通常情况是续修次数越多,谱序就越长,谱序跋本身也就成了了解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二是谱例,即修谱凡例,主要阐明族谱的纂修原则、体例、领谱和族谱的管理原理。
同治年间所修的《天水堂赵氏合修族谱》凡例共有20则。
《山阴华舍赵氏宗谱》除录旧谱凡例外,还新增凡例若干条。
三是先世考与遗像赞。
主要考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和分支迁徙情况,尔后是把本家族中最显赫、有德行功业的先祖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
这方面,民国年间所修的《东莱赵氏家乘》最具典型。
不仅考述文字简明清晰,祖像的绘制也十分精美。
在说明本脉出于蜀汉顺平侯赵云,世居成都府红花市之后,用四言联句表达家族的迁徙、兴盛情况,颇有特色:“聿维我谱,俱详历履,原籍西川,始白天水。
明初迁莱,郡城安宅,嘉靖开科,隆万任职。
伯镇封疆,仲总六卿,武勋相业,朝廷所荣。
愿绍前烈,德言与切,绵长先泽,睦族敦宗。
赵姓的起源与家谱

赵姓的起源与家谱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
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赵姓的起源与家谱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赵姓的起源与家谱分布地区甘肃天水郡,河南南阳郡,甘肃金城郡,江苏下邳郡,河南颍川郡。
历史来源「赵」姓起源「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传说他曾取良马八骏,献与周穆王,周穆王乘这八匹骏马西巡狩猎。
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池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为周穆王御车,日趋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既今山西省洪洞具北,其后为赵氏。
「百家姓」编与宋朝,皇帝的的姓氏是国姓,当然放在第一。
「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
其起源有三: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
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
”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其后在战国时建立赵国,赵国亡后,子孙以国为氏。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
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3、赵宋王朝赐姓。
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4、以国为姓。
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
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
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
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
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得姓始祖造父,少昊之裔,西周著名驭马能手。
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
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
求赵氏家族所有的辈分表

求赵氏家族所有的辈分表赵氏的排辈不都是一样的,支派很多,每个指派有自己的字辈,在网上应该有这就是湖南资阳赵氏字辈:旧派:“尤宜孝思彦荣止启民天立志希先哲敦修尚世贤”,已废;新派:“剑垂徵远大继述定昭宣盛德乡邦仰芳名□策传”;今派:“祖训良昭显家传善继承文章诒盛业功德振芳声”。
湖南益阳赵氏琴鹤堂字辈:旧派:“万学成世正永远立朝纲忠良维国本祖德发祥光”;新派:“大启崇先绪鸿章锡庆长贤能开鼎甲盛烈佐隆昌”。
河南西平赵氏字辈:“仲才恭凤之天良景成增殿启从名圣尊严宜思齐高远庆咸若熙甫昭封题传世振兴荣福善尽登昌观君培惠儒文理济函光锦琳育升茂桢廉贺卫襄硕权宏志顺英敏贵端刚”。
河南濮阳郎中乡赵屯村赵氏字辈:“中德永开良玉树腾光远廷顺仲殿汉(底)文华志尚贤永廷国恩春兴士克安泰隆盛利昌明、同福临东江轩”。
河北南宫赵氏字辈:“……余庆堂”。
山西沁水赵氏字辈:“忠和树德孝友传芳”。
浙江慈溪鸿庄赵氏字辈:“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昌期崇隆尊显和易纯熙圣神文武卓荦英奇温良恭俭仁敬孝慈持行瞻视动作威仪纪纲法度礼乐书诗切磋磨琢学问辨思格致诚正修齐平治疑丞辅弼明听翼为周召伊傅稷契皋夔勋劳阀阅锤鼎常旗衣冠俎豆”。
浙江乐清赵氏字辈:“……齐洪典章顺”。
云南赵氏一支字辈:“振国廷相连此德全家兴世开宏恩”。
北京门头沟区琉璃渠镇赵氏字辈:“福德碧大朝廷的山东青州到广西”。
山东蒙阴赵氏字辈:“……振就京树英元”。
山东沁水赵氏字辈:“忠和树德孝友传芳”。
山东永平乐亭赵氏字辈:“延顺仲殿汉(底)文华志尚贤同福临东江轩辕书继昌宁河安光者堂贵显云章永廷国恩春兴士克安泰隆盛利昌”。
山东青州赵氏字辈:“福德碧大朝廷方元玉绅益善守吉瑞纪乃密子言欢瑟开昌世恩鸿深卿维仪”。
山东青州赵氏字辈:“福庭宗碧大景文世朝廷奇廷顺立朝玉绅益世贵寿长年玉德文元开山东小云南赵氏字辈:“永廷国恩春兴世克安泰隆盛利昌明”。
山东临沂赵氏字辈:“……化传华景振福”。
广东潮州赵氏字辈:太祖派:“德惟从世令子们师希与盂由宜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勖永循”;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丕善汝崇秘良友季同厚本懋谦思尚实式景均宁庆以充”;魏王派:“德承克叔芝功彦夫时若嗣次古光生贤廷辅丈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赵氏家谱

中文名: 赵 拼音: Zhào 姓氏起源: 出自赢姓,得姓始祖为造父 姓氏分布: 全国都有分布 郡望堂号: 半部堂历史名人: 赵匡胤、赵云、赵孟頫 家谱序言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
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辩枝系、昭亲睦、别长幼。
是故,凡家修谱,旨在弘扬家风,继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
吃水不忘源头,望木而思根本家有谱,犹如水之清源不断,木之根本不失也。
考赵姓,本出自赢姓,形成于西周。
祖先伯益,始祖为造父。
伯益乃颛顼帝裔孙,舜赐姓赢。
造父为伯益之九世孙。
西周时,造父在桃林得骏马八匹,献于周穆王,并为周穆王驾驭马车,外出打猎,游玩。
一次西行至昆仑山,得见西王母,乐而忘返。
忽闻徐国徐偃王造反之急报,国事危,军情急,幸懒造父驾车,日驰千里,才得以及时返回镐京,发兵破徐,叛乱乃平。
为彰造父之功,周穆王赐赵城给造父,造父族自此史称赵氏。
至周穆王时,造父七世孙叔带离周仕晋,后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
战国初年,叔带十二世孙赵襄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赵襄之孙赵藉时,获周烈王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
赵氏, 原有族谱,因年久失传,慨为憾事。
今有赵公利祥,曾供职沧州检察院副检察长。
为人耿正,历有厚德,余引以为兄长。
离休谢任后,享天伦之乐之余,启修谱惠家之事,其举可赞。
历时年余,谱成,堪称一大功也。
此谱,追本溯源,分枝明晰,祖上之德得以昭彰,后世孝悌从此有序;且新撰家训,世代绵延,规范行为,昌族荣我荣,家耻我耻之风,弘扬良优,抵抑劣行,于赵氏一族,繁延生机,旺盛精神均可谓有大益也。
尊利祥仁兄嘱,敬草以上几行文字,是为序。
家谱编修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
赵世家族谱

赵世家族谱
赵世家族谱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即有先贤深耕草莽,发掘山河,自开定封到今天,至今已有千余载历史。
从上古至今,赵世家族历尽层层提升,从千尘之中脱颖而出,成就人境古老的家族历史。
追溯到赵世的起源,当时一位叫赵俊翰的英雄人物,在中央山脉谷中,以自身勇猛、果敢、敏锐的能力,乘胜而上。
为了提升族群内部的军事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他将赵派分成四大派:赵派六杰,赵派秦衡,赵派吴际,赵派沈约。
赵世家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群体,家族节节攀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当今赵氏家庭遍布世界各国和地区。
在这一千余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赵氏家族建立了繁多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体育、文学、书法等族群的历史特色。
赵氏家族拥有自身的传统仪式,如求子仪式、宗教祭祀、典礼晚会等等。
成千上万赵氏子孙以书画、音乐、武术、园艺等传统文化,将赵氏家族古老的文化传承至今。
在此,本家族谱为大家列举当今主要派系及其二级派系,介绍主要家族成员高祖、宗室、族人活动情况,以及家训家规等家族文化信息,帮助赵氏家族保留家族谱系,共同传承家族文化。
赵氏家族的历史悠久、文化优秀,自古以来都被人们所尊重。
赵氏家族的传承从祖先一次次传承下来,彰显了赵氏家族家风家训的不可或缺性,也凝聚着优美而共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展现出新老赵氏家
族共同发展的力量。
未来,赵氏家族将继续维护家族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传承可创新,持续完善自身的家族文化,继续保存和弘扬千秋传统,让赵氏家族更加完整,更加充实,由此传承下去,永远流芳百世。
赵氏家族世系辈次表

续于 2004 年、平邑来自新补世系辈次第三十六世 怀
第三十七世 诚
第三十八世 树
第三十九世 德
第四十世
范
第四十一世 忠
第四十二世 孝
第四十三世 乐
第四十四世 阳
第四十五世 天
第四十六世 重
第四十七世 文
第四十八世 彦
第四十九世 康
第五十世
盛
第五十一世 峨
第五十二世 宗
第五十三世 冠
第二十五世香第四十五世天第二十六世星此组文字重在兴珠第四十六世重此组文字重在文彦康元端期盼吾族垂盛兹愿吾族众生耕第二十七世珠第四十七世文众星辰灿烂人才读传家能文善武拔列第二十八世元第四十八世彦辈出荣族耀宗安族之萃无愧于中华名第二十九世端第四十九世康居乐业
山东省平邑县(原老费县)峨庄
赵氏家族世系辈次表
第五十四世 世
第五十五世 芳
选辈注解 此 组 文 字 重 在 “ 诚 ”, “德”,“诚信”“道德”, 此乃吾族修身之根本, 此宜当中不宜轻待,心 怀诚心树道德风范。 此 组 文 字 重 在 “ 忠 ”、 “孝”、“尽忠”、“尽孝” 乃吾族之义务此宜谨奉 不宜疏忽,忠孝乐与天 阳之齐。 此组文字重在“文彦康 盛”,兹愿吾族众生,耕 读传家能文善武,拔列 族之萃,无愧于中华名 族。 此组文字重在“峨”、“宗
此表由东武沟:赵仁存(家住平邑一中)整理打印,吾族垂众有 求者,请与赵仁存或平邑师范赵永谦联系。联系电话:赵永谦 0539 4228977 赵仁存 4211405
2004.2.10 上表系第十八世孙赵井阳于 2010 年 11 月 7 日参照原件输入。
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11.07
”。吾族发祥于峨庄,辉 煌于宋祖。寄望冠世永 芳。念宋祖冠世辉煌乃 本族人所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姓家谱介绍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
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
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
赵姓族谱的基本格式赵姓族谱虽有以上种种类型,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这些类型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大体经历了一个从简易家谱,到族谱、支谱、房谱,再到宗谱、统谱等联宗合纂的演进过程。
同样,族谱的修撰格式也有一个从简单谱系、谱表到体例完备的发展过程。
就现存清代、民国时期的赵姓族谱而言,其格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谱序。
这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包括本族人写的序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以及跋语等。
外族人写序通常是当朝、当地的名人,或是与家族有特殊关系的人。
谱序跋的内容大致是修谱缘由、修谱经过、家族渊源传承,有的谱中还阐发一些修谱理论。
随着族谱撰修的次数增多,序跋也不断增多,所以一些大型族谱,其序跋篇幅很大。
通常情况是续修次数越多,谱序就越长,谱序跋本身也就成了了解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二是谱例,即修谱凡例,主要阐明族谱的纂修原则、体例、领谱和族谱的管理原理。
同治年间所修的《天水堂赵氏合修族谱》凡例共有20则。
《山阴华舍赵氏宗谱》除录旧谱凡例外,还新增凡例若干条。
三是先世考与遗像赞。
主要考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和分支迁徙情况,尔后是把本家族中最显赫、有德行功业的先祖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
这方面,民国年间所修的《东莱赵氏家乘》最具典型。
不仅考述文字简明清晰,祖像的绘制也十分精美。
在说明本脉出于蜀汉顺平侯赵云,世居成都府红花市之后,用四言联句表达家族的迁徙、兴盛情况,颇有特色:“聿维我谱,俱详历履,原籍西川,始白天水。
明初迁莱,郡城安宅,嘉靖开科,隆万任职。
伯镇封疆,仲总六卿,武勋相业,朝廷所荣。
愿绍前烈,德言与切,绵长先泽,睦族敦宗。
”另外,赵宋皇室后裔的族谱大多载录《太祖遗训》一文。
四是恩荣录。
主要刊载皇帝和朝廷、地方官员对家族或家族成员的封赠文字和匾额。
山阴华舍谱中有御印、御押,东莱赵氏有“诰命”、“封赠”、“荫袭”、“旌表”四项。
五是家法族规。
清末民初所修的赵姓族谱中,一般都是旧规、新规分列,内容庞杂,财产婚姻、祖业管理、家族往来,举凡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包,且各个家族因自己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但都不离敬宗收族这一核心内容。
六是祠堂坟墓。
赵姓对祠堂、祖坟的修建历史、建筑规模、地理位置等都有详尽记载,有些谱中配有简单的绘图。
其中大量内容是有关宗祠的管理规章,如山阴华舍赵氏谱中有“宗祠条规”、“陵祭条款”、“宗祠禁约”、“宗祠祭典”、“宗祠仪注”、“六陵仪注”、“宗祠仪注”、“六陵祭文”、“宗祠祭文”、“宗祠祭句”、“六陵联额”,另外还有历代相关的碑文、记颂等。
七是世系。
这是赵姓族谱中的主要内容,占有2/3的篇幅。
世系可分两种形式,一是世系传录,即从一世祖开始到修谱日期止,家族成员的姓氏名号、生卒年月、简要阅历、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赠等情况;另一种是世系表或世系图,即以图表的形式记载该家族的血缘传承情况。
在笔者所见的赵姓族谱中,后一种形式要多一些。
八是传记,包括行状、墓志铭、神道碑以及年谱等多种形式。
传记又有德行、孝友、烈女、仕宦等篇目,与地方志的体例大体一致。
九是仕宦录,或称科第录,登载赵姓族内历代科第人仕者的名单,并简要记载他们的业绩及著述。
十是族产,包括祀田、祖山、义庄、庙产、房屋等。
赵姓族谱对这一点相当重视,族田、祖山都写明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
同时《还记载族产的数量、买卖情况、管理细则、收支账目以及经营租佃。
十一是艺文或名迹录。
收录赵姓族人或与家族相关的各种著述诗文。
名迹录则是记载与赵姓家族相关的名胜古迹、山水桥梁、庵寺书院和亭台堂舍等。
十二是字辈谱与领谱字号。
附录:光绪年间所修《暨阳章卿赵氏宗谱》谱目卷一:总谱,包括江阴赵氏发源图、江阴赵氏世子总图、章卿赵氏四大支十一分支世系总图、发源谱、十六世总谱。
卷二至卷十五,支谱。
卷十六至十八,分支谱。
卷十九,家范录,包括祖训、家法、祭法等。
卷二十,义田录,包括义庄、义庄条规、义田细则。
卷二十一,世济录,含科举、世荫、胄子等。
卷二十二,先茔录。
卷二十三,先茔图。
卷二十四,墓志行状。
卷二十五,丝纶录,包括制、敕书等。
卷二十六至二十九,文乘录,录家族艺文。
卷三十,节录,内含历修谱序、后序、跋等。
-------------------------------------------------------赵姓家谱文献目录全国·赵氏宗藩庆系录口口卷全国·油麻村赵氏宗谱六卷藏地:河北大学(清)赵龙生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孝思堂木刻全国·赵氏族谱四卷藏地:南京大学清宣统二年(1910年)赵尔巽四川刻本北京密云·天水郡赵氏族谱三河北满城·玉川赵氏宗谱不分卷藏地:美国(民国)赵述诚等修1928年钞本一册河北迁安·泺阳赵氏东门统谱六卷藏地:吉林大学美国(民国)赵云路等修1932年唐山泰石印局石印本河北丰润·赵氏西门统谱七卷藏地:华东师范大学日本美国(民国)赵庶蕃赵春林增纂1932年唐山同泰刷印局石印本七册山西洪洞·赵氏族谱二十卷藏地:美国(清)晨等辑清雍正四年(门26)边贻斋刊本四册山西洪洞·赵氏族谱四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赵景宸汇编1942年济南茂文斋印刷局铅印本册山西·阳林赵氏家谱藏地:台湾清嘉庆十年(1805年)钞本一册辽宁本溪·赵氏谱册一卷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厂镇九龙口村(清)赵永连纂复印清康熙间刊本辽宁本溪·赵氏分清谱册一卷藏地:辽宁本溪市堿厂镇厂西街(民国)赵永顺纂1912年铜刻本辽宁本溪·赵氏谱册一卷藏地:辽宁本溪市清河城满族乡小市五七街(民国)赵芳贵纂复印本辽宁本溪·赵氏谱册一卷藏地:辽宁本溪市清河城乡清河村赵振铎纂辽宁辽阳·赵氏家谱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赵宏恩辑清乾隆二年(1737年)赵氏刻本上海·忠诚赵氏支谱二卷附一卷藏地:吉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美国(民国)赵锡宝编1922年上海彩文协记印刷公司美术江苏·宿迁县赵氏家谱四卷藏地:扛苏泗洪县公安局档案室(缺卷4) (民国)赵培心赵光启整理1935年半部堂重修本江苏兴化·赵氏念初族谱不分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恭生等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活字本八册江苏南通·崇川赵氏祚德堂宗谱不分卷藏地:江苏南通市图书馆(清)赵国祯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刻本六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重修宗谱不分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明)赵邵颛纂明钞本江苏镇江·润州赵氏宗谱不分卷藏地:日本美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刊本四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六卷藏地: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日本美国(清)赵紫瑜续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刻本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增删构正重修家史八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中道赵克全续修清雍正八年(1730年)刊本十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十二美国汪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刊本十二册江苏镇江·古润洪溪赵氏族谱十卷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缺卷6)(清)王文沼赵明礼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刊本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不分卷藏地:美国(清)赵元勋等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刊本十四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十卷藏地:日本(存卷7-10)美国(存四册)(清)赵廷芝续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刊本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斗星分宗谱十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书田续修清道光三年(1823年)刻本江苏镇江·梅巷赵氏宗谱八卷藏地:日本美国(清)赵彦等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悼叙堂刊本八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分谱六卷藏地:日本美国(清)赵方栋等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木活字本六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分谱八卷藏地:日本美国(清)赵沣赵槭等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木活字本十六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第八大分大二公支下屏翰分宗谱十四卷藏地:日本美国(存卷7-14)(清)赵存高等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木活字本江苏镇江·洪溪赵氏庆三公支下分谱三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念祖修赵增复续辑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活字本四册江苏镇江·梅巷赵氏重修宗谱十二卷藏地:扛苏苏州市图书馆(清)赵时芬修清光绪七年(1881年)活字本美国十四册扛苏镇江·大港赵氏斗星分宗谱十二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赵雨三主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活字本江苏镇江·大港赵氏分谱六卷藏地:江苏镇扛市博物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木活字本江苏镇江·古润洪溪赵氏族谱十六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明俊修清宣统二年(1910年)活字体十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第四大分仁三公裔下煜载分续修宗谱四卷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赵赓元纂1911年活字本十一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文翕分谱十卷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图书馆(民国)赵蓉曾纂1913年活字本十册江苏镇江·大港赵氏族谱十四卷藏地:河北大学(民国)赵文麟修民国四年(1915年)木刻本十四册江苏镇江·梅巷赵氏重修宗谱十七卷藏地:美国(民国)赵桐赵衡辑民国六年(1917年)惇叙堂刊本五十册扛苏镇江·大港赵氏迁居住驾庄重修族谱十卷藏地:日本美国(民国)赵治中主修1927年木活字本三十册江苏·丹徒赵氏支谱二卷首一卷藏地:美国(清)赵楫等修清道光三十年(1850)活字本二册江苏·丹徒赵氏支谱二卷藏地:吉林大学上海图书馆— (清)赵邦翰重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活字本四册江苏扬中·赵氏家谱藏地:江苏扬中县民国间木刻本六册江苏丹阳·赵氏宗谱藏地:中央民族大学(明)廷桂编江苏丹阳·云阳赵氏重修宗谱六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清)赵学曾重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排印本六册江苏丹阳·云阳鸥溪赵氏家乘三十二卷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赵佛纂1942年榖诒堂铅印本三十五册江苏句容华阳赵氏宗谱藏地:江苏句容县夫王乡赵巷1917年木活字本十三册江苏常州·观庄赵氏分支小谱四卷藏地:美国(清)赵味辛等修清同治二年(1863年)活字本四册江苏·常州观庄赵氏支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藏地:辽宁图书馆江苏常熟市图书馆日本美国(清)赵烈文辑清光绪二年(1876年)木活字本一卷江苏·常州观庄赵氏支谱二十一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常州市图书馆江苏苏州市图书馆1928年活字本十二册江苏常州·寺庄赵氏宗谱十二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昉等纂清光绪十年(1884年)敦睦堂刻本十二册江苏常州·寺庄赵氏宗谱十六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1917年敦睦堂活字本十六册江苏常州·赵氏近支人丁册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民国)赵毓森编订1916年石印本一册江苏常州·赵氏族谱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清稿本一册江苏武进·焦溪河口赵氏族谱四卷藏地:美国(清)赵端思等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敦睦堂刊本四册江苏武进·西盖赵氏族谱十二上海图书馆美国(清)赵洪良等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永思堂重刻本二册江苏武进·将林赵氏宗谱十卷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赵书文主修1925年绵远堂活字本九册江苏武进·韩区赵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藏地:美国(民国)赵多荣等修1926年永思堂木活字本江苏·武进青山门赵氏支谱六卷首一卷藏地:福建省图书馆(民国)赵靖修1928年崇礼堂刻本美国江苏无锡·赵氏宗谱十六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户夂木]重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活字本十六册江苏无锡·赵氏黄桥支甘露世谱四卷附赵氏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赵士奎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活字本五册江苏无锡·锡山赵氏宗谱十四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清)赵寅恭赵协卿纂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十八册江苏江阴·赵氏宗谱八卷藏地:美国(清)赵洪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1年)宝玉堂木活字本八册江苏江阴·暨阳章卿赵氏宗谱三十卷藏地:哈尔滨师范大学,日本、美国(清)赵晋封等修清光绪九年(1883年)木活字本三十四册江苏江阴·暨阳南门赵氏宗谱不分卷藏地:美国(清)赵炜等序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永思堂活字本十册江苏常熟·街上赵氏十修宗谱口口卷藏地:江苏常熟市图书馆(存卷2、5)清钞本一册江苏崐山·赵氏家乘十六卷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市图书馆河北大学山西图书馆吉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市博物馆江苏泰州图书馆江苏苏州图书馆江苏苏州博物馆苏州大学江苏常熟市图书馆江苏昆山县图书馆浙江嘉兴市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西南师院云南省图书馆日本美国(民国)赵诒琛等辑1919年刻本江苏崐山·浦阳赵氏家乘十卷藏地:美国(民国)赵诒琛等跋1914年刊本四册江苏崐山·新阳赵氏清芬录三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民国)赵诒琛编1917年义庄重修刻本一册江苏崐山·赵氏清芬录再续题辞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赵诒琛编1923年刻本一册江苏太仓·璜泾赵氏宗谱不分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清)赵封补修扛苏·赵氏支谱十二卷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清)赵书赵祖培修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刊本浙江杭州·武林赵氏家乘一卷藏地:上海图书馆(清)赵德蝰修稿本一册浙江杭州·赵洪氏宗谱附祖先坟墓碑记图考不分卷藏地:美国· (民国)赵洪绳武修1936年铅印本一册浙江建德·凤市赵氏宗谱五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赵埰麒纂清光绪七年(1881年)沐恩堂活字木四册浙江·萧山赵氏庆源类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存卷首、1)(清)赵王言重修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钞本辽宁图书馆浙江萧山·赵氏家谱十卷首一卷藏地:·日本美国(清)赵引修编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追远堂刊本浙江宁波·四明赵氏宗谱九卷首二卷末二卷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清)赵有深赵有和等纂清同治八年(1896年)乐善堂木活字本册浙江宁波·四明赵氏宗谱十卷首二卷末二卷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清)赵有丁赵毓麒等纂1924年乐善堂木活字本六册浙江宁波·镇北赵氏宗谱六卷藏地: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民国)赵学晋赵有信等纂1917年积善堂木活字本二册浙江余姚·宋溶仪赵氏庆源图不分卷藏地:美国(清)赵霈等重订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刊本四册浙江余姚·溶仪赵氏玉牒世谱十二卷(清)赵维善等修清咸丰十年(1861年)孝思堂木活字本二册浙江余姚·涫仪赵氏族谱十一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惟善重修清光绪七年(1881年)江楼祠活字本册浙江余姚·濬仪赵氏玉牒世谱十四卷藏地:上海图书馆(民国)赵庆昌等纂1913年刻本十四册浙江余姚·濬仪赵氏宗谱口口卷藏地:浙江兰溪县文管处1931年刻本浙江余姚·长冷溶仪赵氏续修宗谱二十二卷藏地:浙江图书馆(清)赵炳纲续修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敦本堂木活字本十五册卷(清)赵东林赵风珊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敦本堂木活字本浙江余姚·姚江赵氏宗谱十卷首一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民国)赵正标赵全序等修1923年铅印本六册浙江·慈溪鸿庄赵氏宗谱藏地:河北大学(清)赵一荣赵思前纂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爱日堂木刻本十二册浙江奉化·赵岙赵氏宗谱不分卷藏地:浙江奉化县文管会(清)孙丹枫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写本浙江奉化·白水赵氏宗谱藏地:浙江奉化县文管会(存二册)民国间重修木活字本浙江象山·灵严赵氏宗谱四卷藏地:浙江象山县文管会(残)(民国)赵永绣纂1928年木刻本浙江绍兴·山阴华舍赵氏宗谱十八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杭州大学日本美国(清)赵寿祺辑清光绪十年(1884年)萃涣堂活字本浙江绍兴·山阴华舍赵氏宗谱二十四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日本美国(民国)赵瑲赵德基编1916年萃渔堂活字本浙江绍兴·绍县天乐赵氏宗谱十二卷藏地:吉林大学(民国)赵启英修赵允孚纂辑1919年庆源堂活字本十二册浙江诸暨·清门福泉赵氏宗谱十二卷藏地:南开大学(清)赵伟猷等编辑清道光九年(1829年)永思堂刻本六册浙江诸暨·莼塘赵氏宗谱不分卷藏地:日本美国(清)赵炳文等修清同治七年(1870年)敬睦堂木活字本浙扛诸暨·暨阳柴严赵氏宗谱十六卷藏地:南开大学(清)赵子鼎编辑清宣统二年(1910年)孝义堂木活字本十六册浙江上虞·富峰赵氏续修宗谱八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淞续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日生堂活字本四册浙江上虞·镇龙赵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藏地:浙江图书馆(民国)赵长钦修胡显曾纂1930年文杏堂木活字本浙江嵊县·剡溪赵氏宗谱不分卷藏地:河北大学(清)赵伯周纂清雍正四年(1726年)木刻本浙江嵊县·剡城赵氏宗谱口口卷藏地:浙扛嵊县图书馆(存卷3-5)清光绪元年(1875年)木活字本浙江嵊县·剡城赵氏宗谱口口卷藏地:浙江嵊县文管会(存卷4)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木活字本浙江嵊县·剡源三石赵氏宗谱十一卷藏地:吉林大学(清)赵智间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活字本二册浙江嵊县·剡城赵氏宗谱六卷藏地:浙讧嵊县文管会(存卷1、2)(民国)赵礼宗修1935年木活字本浙江嵊县·赵氏宗谱七卷首—卷末一卷藏地:浙江嵊县明溪乡湖头(存卷首)(民国)赵佩蓉修1936年木活字本浙江·兰溪南阳赵氏宗谱五十卷藏地:浙扛兰溪县高潮乡(五部)1928年木刻本浙江兰溪·南阳赵氏宗谱六十卷藏地:浙江兰溪县灵洞乡(一部缺二卷,又一部缺五十六卷)1928年木刻本浙江兰溪·南阳赵氏行谱五十二卷藏地:浙江兰溪县文管处新周乡(三部)1928年木刻本浙扛兰溪县浙江兰溪·永昌赵氏宗谱十六卷藏地:浙江兰溪县永昌乡(民国)赵阿赞赵植西等修1931年木刻本浙江·东阳巍山赵氏宗谱七十二卷藏地:浙江东阳县巍山镇三村(缺四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木活字本浙江东阳·赵氏家乘藏地:浙江东阳县六石乡西厚里(存卷15-20)1931年木活字本浙江常山·赵氏宗谱二卷藏地: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汪家圩村(民国)赵伯安增修1947年木刻本浙江临海·宋赵重修族谱一卷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清)张余纂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写本浙江临海·台临赵氏宗谱四卷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民国)赵嵩望纂1925年木活字本浙江沮岭·关[土与] 赵氏房谱一卷藏地:浙扛临海县博物馆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木活字本浙江仙居·赵王合谱六卷藏地:浙江兰溪县文管处清光绪六年(1880年)木刻本十册浙江仙居·赵王合谱口口卷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19)1926年木活字本浙江缙云·北坑赵氏宗谱三卷藏地:浙扛缙云县方溪乡北坑村(民国)赵桂林总理1917年木活字本’浙江缙云·赵氏总祠志四卷藏地:浙江缙云县楼案馆(民国)赵学斋赵喜清等纂木活字本浙江缙云·天水赵氏宗谱口口卷藏地:浙扛缙云县档案馆(存六卷)1948年木活字本安徽宿县·赵氏族谱六卷首一卷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清)赵志淦主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十二册安徽灵璧·赵氏家乘十卷藏地:安徽灵璧县档案馆(缺卷4、7、9)(民国)赵安润修1915年钞本安徽旌德·旌阳赵氏宗谱十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赵宗琦修1923年活字本九册安徽桐城·赵氏支谱十二卷末一卷藏地:中国人民大学(清)赵后亿等修清光绪五年(1879年)明德堂活字体十安徽桐城·桐陂赵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藏地: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连市图书馆(存卷6-16)台湾日本美国(清)赵立方街修清光绪九年(1883年)明宗堂活字本二十册安徽桐城·赵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藏地:日本美国(清)赵绍康赵国祥等重修清光绪十年(1884年)木活字本十四册安徽怀宁·武陵赵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藏地:美国(清)王绳武等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忠恕堂木活字本安徽怀宁·赵王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藏地:安徽博物馆(民国)王璧成王脱颖纂1946年木活字本十三册安徽贵池·龙坦赵氏宗谱二十五卷藏地:日本美国(清)赵世标等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木活字本福建漳州·赵氏族谱藏地:台湾(民国)赵守旺序1933年钞本江西南昌·赵氏族谱藏地:河北大学(清)赵学积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木刻本江西铜鼓·赵氏宗谱山东淄博·淄川胡氏族谱四卷藏地:山东淄博市博物馆山区图(民国)胡永年纂修1917年般阳顺和堂石印本山东益都·青郡赵氏宗谱不分卷藏地:中央民族大学旧写本四册山东掖县·赵氏家乘二十六卷藏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掖县档案馆美国(民国)琪等辑十六册1935年永厚堂铅印本各地的赵姓族谱概述:北京地区一部,即密云天水郡赵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