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与三线八角
中考数学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1. 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 平行线定义: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线。
3. 平行线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④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即c b b a ∥,∥,则c a ∥。
4. 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即若c a b a ⊥⊥,,则c a ∥。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即若c b b a ∥,∥,则c a ∥。
5. 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练习题9.(2022•青海)数学课上老师用双手形象的表示了“三线八角”图形,如图所示(两大拇指代表被截直线,食指代表截线).从左至右依次表示()A.同旁内角、同位角、内错角B.同位角、内错角、对顶角C.对顶角、同位角、同旁内角D.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两条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在截线的同旁,被截两直线的同一方,把这种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异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内错角;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据此作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可知第一个图是同位角,第二个图是内错角,第三个图是同旁内角.故选:D.10.(2022•贺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各组角是同位角的是()A.∠1与∠2 B.∠1与∠3 C.∠2与∠3 D.∠3与∠4【分析】同位角就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解答】解:根据同位角、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A、∠1和∠2是对顶角,故A错误;B、∠1和∠3是同位角,故B正确;C、∠2和∠3是内错角,故C错误;D、∠3和∠4是邻补角,故D错误.故选:B.11.(2022•东营)如图,直线a∥b,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a上,两直角边均与直线b相交,∠1=40°,则∠2=()A.40°B.50°C.60°D.65°【分析】先由已知直角三角板得∠4=90°,然后由∠1+∠3+∠4=180°,求出∠3的度数,再由直线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50°.【解答】解:如图:∵∠4=90°,∠1=40°,∠1+∠3+∠4=180°,∴∠3=180°﹣90°﹣40°=50°,∵直线a∥b,∴∠2=∠3=50°.故选:B.12.(2022•资阳)将直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若∠1=40°,则∠2度数是()A.60°B.50°C.40°D.30°【分析】如图,易知三角板的∠A为直角,直尺的两条边平行,则可得∠1的对顶角和∠2的同位角互为余角,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A为直角,直尺的两条边平行,∴∠2=∠ACB,∵∠ACB+∠ABC=90°,∠ABC=∠1,∴∠2=90°﹣∠1=90°﹣40°=50°,故选:B.13.(2022•襄阳)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ABC=30°,∠BAC=60°)按如图方式放置,点A,B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70°.则∠2的度数为()A.30°B.40°C.60°D.7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BD,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得结果.【解答】解:∵m∥n,∠1=70°,∴∠1=∠ABD=70°,∵∠ABC=30°,∴∠2=∠ABD﹣∠ABC=40°,故选:B.14.(2022•锦州)如图,直线a∥b,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ABC=30°)按图中位置摆放,若∠1=110°,则∠2的度数为()A.30°B.36°C.40°D.5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1=110°,则有∠4=70°,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解.【解答】解:如图,∵a∥b,∠1=110°,∴∠3=∠1=110°,∴∠4=180°﹣∠3=70°,∵∠B=30°∴∠2=∠4﹣∠B=40°;故选:C.15.(2022•六盘水)如图,a∥b,∠1=43°,则∠2的度数是()A.137°B.53°C.47°D.43°【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2=∠1=43°.【解答】解:∵a∥b,∠1=43°,∴∠2=∠1=43°.故选:D.16.(2022•济南)如图,AB∥CD,点E在AB上,EC平分∠AED,若∠1=65°,则∠2的度数为()A.45°B.50°C.57.5°D.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CD,得∠AEC=∠1=65°.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EC平分∠AED,那么∠AED=2∠AEC=130°,进而求得∠2=180°﹣∠AED=50°.【解答】解:∵AB∥CD,∴∠AEC=∠1=65°.∵EC平分∠AED,∴∠AED=2∠AEC=130°.∴∠2=180°﹣∠AED=50°.故选:B.17.(2022•丹东)如图,直线l1∥l2,直线l3与l1,l2分别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 ⊥l2,垂足为C,若∠1=52°,则∠2的度数是()A.32°B.38°C.48°D.52°【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直线l1∥l2,∠1=52°,∴∠ABC=∠1=52°,∵AC⊥l2,∴∠ACB=90°,∴∠2=180°﹣∠ABC﹣∠ACB=180°﹣52°﹣90°=38°,故选:B.18.(2022•南通)如图,a∥b,∠3=80°,∠1﹣∠2=20°,则∠1的度数是()A.30°B.40°C.50°D.8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4,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可得∠3=∠4+∠2,从而可得∠1+∠2=80°,最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a∥b,∴∠1=∠4,∵∠3是△ABC的一个外角,∴∠3=∠4+∠2,∵∠3=80°,∴∠1+∠2=80°,∵∠1﹣∠2=20°,∴2∠1+∠2﹣∠2=100°,∴∠1=50°,故选:C.19.(2022•西藏)如图,l1∥l2,∠1=38°,∠2=46°,则∠3的度数为()A.46°B.90°C.96°D.13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l1∥l2,∴∠1+∠3+∠2=180°,∵∠1=38°,∠2=46°,∴∠3=96°,故选:C.20.(2022•兰州)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B,AC⊥b,垂足为C.若∠1=52°,则∠2=()A.52°B.45°C.38°D.2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52°,根据垂直定义可得∠ACB=90°,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a∥b,∴∠1=∠ABC=52°,∵AC⊥b,∴∠ACB=90°,∴∠2=90°﹣∠ABC=38°,故选:C.21.(2022•通辽)如图,一束光线AB先后经平面镜OM,ON反射后,反射光线CD与AB平行,当∠ABM=35°时,∠DCN的度数为()A.55°B.70°C.60°D.35°【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即可.【解答】解:∵∠ABM=35°,∠ABM=∠OBC,∴∠OBC=35°,∴∠ABC=180°﹣∠ABM﹣∠OBC=180°﹣35°﹣35°=110°,∵CD∥AB,∴∠ABC+∠BCD=180°,∴∠BCD=180°﹣∠ABC=70°,∵∠BCO=∠DCN,∠BCO+∠BCD+∠DCN=180°,∴∠DCN=(180°﹣∠BCD)=55°,故选:A.22.(2022•潍坊)如图是小亮绘制的潜望镜原理示意图,两个平面镜的镜面AB与CD平行,入射光线l与出射光线m平行.若入射光线l与镜面AB的夹角∠1=40°10',则∠6的度数为()A.100°40' B.99°80' C.99°40' D.99°20'【分析】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2的度数,再求出∠5的度数,最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解:∵入射角等于反射角,∠1=40°10',∴∠2=∠1=40°10',∵∠1+∠2+∠5=180°,∴∠5=180°﹣40°10'﹣40°10'=99°40',∵入射光线l与出射光线m平行,∴∠6=∠5=99°40'.故选:C.23.(2022•新疆)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若∠A=∠B=30°,∠C=50°,则∠D=()A.20°B.30°C.40°D.50°【分析】根据∠A=∠B=30°,得出AC∥DB,即可得出∠D=∠C=50°.【解答】解:∵∠A=∠B=30°,∴AC∥DB,又∵∠C=50°,∴∠D=∠C=50°,故选:D.24.(2022•柳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70°,则∠2的度数是()A.50°B.60°C.70°D.110°【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知∠2=∠1.【解答】解:∵a∥b,∴∠2=∠1=70°.故选:C.25.(2022•雅安)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b分别交于点A,B,若∠1=120°,则∠2=()A.60°B.120°C.30°D.15°【分析】本题要注意到∠1的对顶角与∠2同旁内角,并且两边互相平行,可以考虑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解答】解:∵∠1=120°,∴它的对顶角是120°,∵a∥b,∴∠2=60°.故选:A.26.(2022•宿迁)如图,AB∥ED,若∠1=70°,则∠2的度数是()A.70°B.80°C.100°D.110°【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对顶角相等解答.【解答】解:∵∠1=70°,∴∠3=70°,∵AB∥ED,∴∠2=180°﹣∠3=180°﹣70°=110°,故选:D.27.(2022•陕西)如图,AB∥CD,BC∥EF.若∠1=58°,则∠2的大小为()A.120°B.122°C.132°D.148°【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别求出∠C、∠CGF,再根据平角的概念计算即可.【解答】解:∵AB∥CD,∠1=58°,∴∠C=∠1=58°,∵BC∥EF,∴∠CGF=∠C=58°,∴∠2=180°﹣∠CGF=180°﹣58°=122°,故选:B.28.(2022•吉林)如图,如果∠1=∠2,那么AB∥CD,其依据可以简单说成()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由平行的判定求解.【解答】解:∵∠1=∠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D.29.(2022•台州)如图,已知∠1=90°,为保证两条铁轨平行,添加的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A.∠2=90°B.∠3=90°C.∠4=90°D.∠5=9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项分析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由∠2=90°不能判定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3=90°=∠1,可判定两枕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1=90°,∠4=90°,∴∠1=∠4,∴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由∠5=90°不能判定两条铁轨平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0.(2022•郴州)如图,直线a∥b,且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则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c∥d的是()A.∠3=∠4 B.∠1+∠5=180°C.∠1=∠2 D.∠1=∠4【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一一分析.【解答】解:A、若∠3=∠4时,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c∥d,不符合题意;B、若∠1+∠5=180°时,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c∥d,不符合题意;C、若∠1=∠2时,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a∥b,不能判定c∥d,符合题意;D、由a∥b推知∠4+∠5=180°.若∠1=∠4时,则∠1+∠5=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以判定c∥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1年初中数学人教版特色小组课程:第2讲:三线八角定平行——平行线及其判定《讲义教师版》

第2讲三线八角定平行——平行线及其判定学习目标1.理解三线八角的意义,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入门测单选题练习1.三条直线a、b、c,若a∥c,b∥c,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A.a⊥b B.a∥bC.a⊥b或a∥b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解:由于直线a、b都与直线c平行,依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推出a∥b.故选B.练习2.(2021春∙封开县期末)如图,已知∠2=110°,要使a∥b,则须具备另一个条件()A.∠3=70°B.∠3=110°C.∠4=70°D.∠1=70°【解析】题干解析:当∠3=70°,∠2=110°时,∠2+∠3=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填空题练习1.下列说法中:(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已知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两个相等的角是对顶角;(3)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5)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一定有三个交点.正确的说法是.(填入你认为正确的说法的序号)【答案】(3)、(4)【解析】题干解析:解:(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1)错误;(2)对顶角相等,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2)错误;(3)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故(3)正确;(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故(4)正确;(5)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或一个交点,故(5)错误;故答案为:(3),(4).练习2.如图,共有___组平行线段.【答案】9【解析】题干解析:图中的平行线段有AD∥EF;BD∥EF;DE∥FB;DE∥FC;DF∥AE;DF∥EC;DE∥BC;DF∥AC;EF∥AB.共有9对.解答题练习1.我们已经掌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一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如图,已知直线AB和直线外一点C,请按照上述方法利用三角尺过点C画AB的平行线.(保留作图痕迹,不用写作法).【答案】解:如图所示:EF为所求作的图形.【解析】题干解析:利用直角三角板过点C作CD⊥AB,再利用直角三角板过点C作EF⊥CD.情景导入中国最早的风筝据说是有古代哲学家墨翟制作的,风筝的骨架构成了多种关系的角。
初一数学三线八角与平行线

E65︒O ADC B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与平行线课堂练习1、(1)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AOC =50°,求∠BOD 、∠AOD 、∠BOC 的度数.解:∵∠BOD 与∠AOC 是对顶角 ∴ = = °( ) ∵ 与 是邻补角∴∠AOD =180°-∠AOC =180°-50°=130° ∵ 与 是对顶角 ∴∠BOC =∠AOD =130°( )(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C. 已知∠BOE=65°,求∠AOD 、∠AOC 的度数.(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 .直线c 外一点A 与直线c 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点A 到直线c 的距离是3cm 。
2.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 中,先引AB ⊥CD ,垂足为B ,然后沿AB 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OA ⊥OB ,OC ⊥OD .若∠AOD =144°,则∠BOC =______.4、如图,OA ⊥OB ,OC ⊥OD ,垂足均为O .则∠BOC +∠AOD 等于…………( )(A )150° (B )160° (C )170° (D )180°5.如图,如果D 是BC 的中点,那么B 、C 两点到直线AD 的距离相等.试写出已知,求证,并补全图形(不证明).一、三线八角1.中国最早的风筝据说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作的,风筝的骨架构成了多种关系的角。
50︒OADC B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a1a2a38765432187654321ABCDEa1a2a3876543212.讨论: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如图:两条直线a1 , a2和第三条直线a3相交。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F
G
HC
I J K
L
B
2)在射线AC上顺次截取 AD=DE=EF=FG=GH。 3)连结HB。 4)过点G、F、E、D分别作HB的平行线 GL、FK、EJ、DI,分别交AB于 点L、K、J、I。 L、K、J、I就是所求的五等分点
例2: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 C BC与AD的中点分别为E、F, 且BF、DE、与对角线AC交于H、G。 E 求证:AH=HG=GC
AH=HG 同理CG=HG
AH=HG=CG
练习题
A 1) 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E为AD的中点, BE的延长线交 (1题) AC于F, 求证:AF=1/3AC 证明 :(一)过D做DH//BF交AC于H BD=CD DH//BF FH=CH 同理 AF=FH B AF=FH=CH D E F H C AF=1/3AC
B
C H
E
F AB=GE BC=EH AB=BC
A A
E E
D D
F F
A A
D D B B E E CC
B B
C C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中点与 底平行的直线,必平 分另一腰。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 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 边。
例题讲解: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的五等分点。 作法:1)作射线AC。 M D A N E
2)如图 ,已知AC AB,DB 求证:OA=AB 证明:过O做OE AB于E AC AB DB AB OE AB AE=BE OE AB AC//OE//BD OC=OD
AB,O为CD中点,
D (2题) O A E C B
OA=AB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以AC、AD为边作 E 平行四边形ACED,DC的延长线交BE于F, 求证:EF=BF 证明: (一)连接AE交CD于O (3题)
初一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一、知识概述1、在“三线八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角的名称位置特征图形结构特征同位角在截线同侧在被截线同一方形如字母“F”(或倒置)内错角在截线两侧(交错)夹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形如字母“Z”(或反置)同旁内角在截线同侧夹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形如字母“U”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另外: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经常出现在图中有3条平行线的题目中)3、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二、例题讲解例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①指出∠3与其它角(带标号的),是什么关系的角;②图中共有多少对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变式:如图,AB、CD被EF、EG所截,在∠1~∠6的6个角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对数分别是()A.8、12、8B.8、2、8 C.3、3、2D.12、12、8例2、已知平面内四条直线共有三个交点,则这四条直线中有几条平行?例3、如图,CD⊥AB,EF⊥AB,∠1=∠2,则∠AGD与∠ACB相等吗?请说明理由.解: ∠AGD= ∠ACB.理由如下:∵CD⊥AB,EF⊥AB(已知),∴∠EFB=∠CDF=90°(垂直的意义),∴CD//EF( )∴∠2=( ) ( )∵∠1= ∠2(已知).∴∠1= ∠BCD( )∴DG//BC( )∴∠AGD= ∠ACB( )例4、如图,已知∠B=110°∠BCG=110°∠BCD=150°∠D=100°,求证:DE∥AB 证明:∵∠B=∠BCG=110°()∴AB∥FG()∴∠BCF+ ∠B =180°()即∠BCF= 180°—∠B = 180°—110°= 70°∵∠BCD=150°∴∠FCD= ∠BCD—∠BCF= 150°—70°= 80°又∵∠D=100°∴(∠+∠)=100°+80°=180°∴FG∥ED()∴AB∥ED()变式1:如图,已知∠1+∠2=∠APC,试说明AB∥CD的理由.变式2:如下图,已知∠ABE +∠DEB = 180°,∠1 =∠2,求证:∠F =∠G.课外拓展:例1、如图,B 处在A 处的南偏西450方向,C 处在B 处的北偏东800方向.(1)求∠ABC.(2)要使CD ∥AB ,D 处应在C 处的什么方向?例2、在小学我们就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现在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明理由吗?例3、如图(1),线段AB//CD ,点P 是AB 、CD 间的-个点. (1)试判断∠A 、∠C 与∠APC 的数量关系;(2)如果点P 移动到线段AC 的左侧,那你发现的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3)如果点P 移到两平行线的同侧,那么你发现的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12ACB FG E DAB 北 南DABC练习:1、如图1,已知直线a∥b,c∥d,∠1=115°,则∠2=_____,∠3=_____.2、如图2,∠1=82°,∠2=98°,∠3=80°,则∠4的度数为_____.3、如图3,已知AB∥CD,∠1=100°,∠2=120°,则∠α=_____.图1 图2 图34、如图,AB∥CD,AD∥BC,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_____个.5、如图,标有角号的7个角中共有_____对内错角,_____对同位角,_____对同旁内角.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多少个()(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4)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A.1 B.2 C.3 D.4 7、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个.(1)∠B+∠BCD=180°;(2)∠1=∠2;(3)∠3=∠4;(4)∠B=∠5.A、1B、2C、3D、48、下列四个图中若∠1=∠2,能够判定AB∥CD的是()A .B .C .D .9、如图15,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10、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试证AB∥EF.。
有关三线八角的几何证明

第一讲有关三线八角的几何证明一.三线八角模型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两个交点,形成了八个角(不可分的):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 EF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 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二.平行线判定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是否能证明这两条直线平行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判定定理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所示,只要满足 1 = 2 (或者 3 ==8),就可以说AB//CD平行线判定定理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图所示,只要满足 6 = 2 (或者 5 = 平行线判定定理4),就可以说AB//CD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图所示,只要满足5+ 2 = 180 (或者 6+ 4 = 180 ),就可以说 AB//CD是内错角 平行线判定定理4 :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如下关系: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概念巩固1.如图,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是同位角 B.C.是同位角D. 是内错角2.如图,图中同旁内角的对数是()4.如图,图中的内错角的对数是()A. 2对B. 3对C. 4对D. 5对3.如图,能与 构成同位角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A. 2对B. 3对C. 4对D. 5对⑴ ⑵5.如图(1)所示,同位角共有()6 .下图中,/ 1和/2是同位角的是C.定理应用 7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以是()A .第一次向右拐40。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成正比),邻补角(优势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坐落于第三条直线同侧)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横向三要素:横向关系,横向记号,像距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长。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存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10、平行线的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成正比,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断: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旋转轴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2.整数:正整数、0、正数整数,泛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及三线八角

课题:平行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及三线八角班级:姓名:编号:主备人:学习目标: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会在给定某个条件下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
感悟新知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填空:经过直线外一点,______ __与这条直线平行.2.画图:已知直线AB,点P在直线AB外,用直尺和三角尺画过点P的直线CD,使CD∥AB.3.反思: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过程中,三角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二、“三线八角”:如图:直线a1,a2被直线a3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1. 观察∠1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a1,a2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2. 观察∠3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 a3的异侧,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a2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3. 观察∠ 2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 a3的同旁,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a2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a2a387654321练习1.看图填空:(1)若ED ,BC 被AB 所截,则∠1与 是同位角。
(2)若ED ,BC 被AF 所截,则∠3与 是内错角。
(3)∠1与∠3是AB 和AF 被 所截构成的 角。
(4)∠2与∠4是 和 被BC 所截构成的 角。
2.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所截,所产生的内错角是 。
如图:直线AD 、BC 被直线DC 所截,产生了 角,它们是 。
3.如图:直线DE 交∠ABC 的边BA 于F 。
如果内错角∠1与∠2相等,那么与∠1相等的角还有吗?与∠1互补的角有吗?如果有,请写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
课后反思:1. 如何确定“三线”构成的“八角”。
(注意“一个前提”)2. 如何根据“关系角”确定“三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线与三线八角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 ∥b”。
念为a平行于b。
1.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呢?
两种:平行或相交。
2.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工具:直尺、三角板
(2)方法:一“落”把三角尺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例1:请你根据上述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 ,,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且与直线a平行线的直线平行吗?
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条;
②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条;
③你画的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必__________.
c
b
a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_____,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_____个. 3.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 平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 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 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平行公理及推论
①公理内容: 。
②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 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
例2、下列命题:
(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 (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 (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3、推论: 。
①符号语言:∵b∥a,c∥a(已知) ∴b∥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例3、(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 、因为a//d, b//c,所以c//d
B 、因为a//c, b//d,所以c//d
C 、因为a//b, a//c,所以b//c
D 、因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③若线段AB 与CD 没有交点,则AB ∥CD; ④若a ∥b,b ∥c,则a 与c 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平行公理是:经过一点,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和两种.
3.因为AB∥CD,CD∥EF,所以∥ . 推理理由( ).
4.判断下列语句:
(1)过两条平行线AB、CD外一点P,作一条直线MN,使MN∥AB,且MN∥CD;
(2)过两条平行线AB、CD外一点P,作直线MN,使MN∥AB,∵AB∥CD,∴M N∥CD;
(3)过两条平行线AB、CD外一点P,作一条直线EF,使EF⊥AB,且EF⊥CD;
(4)过两条平行线AB、CD外一点P,作一条直线EF,使EF⊥AB,∵AB∥CD,∴EF⊥CD.
其中,正确的是( )
A.(1)(2)
B.(3)(4)
C.(1)(3)
D.(2)(4)
三线八角
提问: 1两条直线相交后产生了几个角?每两个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三条直线之间也可以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三线八角的意义
(2)内错角
(3)同旁内
例4、如图1,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和∠2是,∠3和∠4是,∠3和∠2是。
例5 、如图2,∠1和∠2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的角。
例6、(1)如图2—32,说出以下各对角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
∠1与∠2,∠2与∠4,∠2与∠3
(2)如图2—33,找出下列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3)如图2—34,指出图中∠1与∠2,∠3与∠4的关系
课堂练习
1 找出如图2—35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
2 如图2—36,如果∠1=∠2=∠7,那么还有哪些角是相等的
3 如图2—37中,若∠1=∠2,证明:∠3与∠4是互补的角
4 指出图2—39(1)中,
①∠2和∠5的关系是___________;
②∠3和∠5的关系是___________;
③∠2和____是直线____、______被_____所截,形成的同位角;
④∠1和∠4呢?∠3和∠4呢?∠6和∠7是对顶角吗?
5 指出图中2—39(2)中,
①∠C和∠D的关系:
②∠B和∠GEF的关系;
③∠A和∠D的关系;
④∠AGE和∠BGE的关系;
⑤∠CFD和∠AFB的关系
6 如图2—39(3),用数学标出的八个角中
①同位角有________________;
②内错角有________________;
③同旁内角有_______________;
7 如图2—39(4),若∠1=∠2,可推出∠1与
∠ADE______________;
∠1与∠BDE__________________
8 判断正误:
如图2—39(5),①∠1和∠B是同位角;
②∠2和∠B是同位角;
③∠2和∠C是内错角;
④∠EAD和∠C是内错角;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平行或相交
B.垂直或相交;
C.垂直或平行
D.平行、垂直或相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则( )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两条;
C.不存在
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二、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1与L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1与L2没有公共点,则 L1与L2;
(2)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
(3)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
3、平面内有a 、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个。
4、如图所示,∵AB∥CD(已知),经过点F可画EF∥AB
∴EF∥CD()
5.若AB∥CD,AB∥EF,则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公共点的个数是________;•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公共点的个数是_________.
7.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其交点的个数可能为____ ___.
8.直线L同侧有A,B,C三点,若过A,B的直线L1和过B,C的直线L2都与L平行,则A,•B,C 三点________,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训练平台:
1、如图所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并用“//”表示出来。
c b
a 5
6
43
21
A
B N
M P
(4)
O
Q
l
a 7568
432
1b
(3)
2、 已知直线a ∥b,b ∥c,c ∥d,则a 与d 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3、如图所示,a ∥b,a 与c 相交,那么b 与c 相交吗?为什么?
4、如图,
(1)∠B 、∠EDB 是直线 和 被直线 所截得 角; (2)直线 截直线 和 所得的∠AFD 和∠C 是 角; (3)与∠CFD 成内错角的有 ;
(4)与∠C 成同旁内角的有 个,它们是 . 5.如图3,直线L 截直线a,b 所得的同位角有______对,它们是_ _____;•内错角有___对,它们是____ _;同旁内角有____ __对,•它们是___ _;•对顶角____ _•对,•它们是_____ _.
6.如图4,∠1的同位角是________,∠1的内错角是________,∠1•的同旁内角是_______.
7、如图,已知∠ABC=90°,∠1=∠2,∠DCA=∠CAB,求证:(1)CD ⊥CB;(2)CD•平分∠ACE.
21
D C
A B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