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相关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相关知识点汇总1、加法运算定律⑴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⑵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2、乘法运算定律⑴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⑵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即(a×b)×c=a×(b×c)。
⑶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⑷乘法分配律扩展:两个数的差与一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即(a-b) ×c=a×c-b×c3、减法运算定律⑴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⑵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即a-b-c=a-c-b。
4、除法运算定律⑴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集,即a÷b÷c=a ÷(b×c)。
⑵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即a÷b÷c=a÷c÷b。
5、其它a-b+c=a+c-ba-b+c=a+(b-c)a÷b×c=a×c÷ba÷b×c=a÷(b÷c)6、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

⼩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除法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运算定律和性质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a+b)+c= a +( b+c)3、减法的性质:⼀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字母表⽰:a-b-c= a -( b+c) a -( b+c) = a-b-c4、⼀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个减数,再减去第⼀个减数。
⽤字母表⽰:a-b-c= a- c – b5、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a×b=b×a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a×b)×c= a ×( b×c)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表⽰:(a+b)×c= a×c+b×c a ×( b+c) =a×b+a×c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8、除法的性质:⼀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字母表⽰:a÷b÷c= a ÷( b×c) a ÷( b×c) = a÷b÷c9、⼀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个除数,再除以第⼀个除数。
⽤字母表⽰:a÷b÷c= a÷ c ÷b。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知识点

第三章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1a+b = b+a2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 = 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3a--b-c = 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a×b = b×a2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 = 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 = 78×(125×8)3(a+b)×c=a×c+b×c (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 a×c+b×c a×c-b×c=(a+b)×c =(a-b)×c③类型三: a×99+a a×b-a= a×(99+1) = a×(b-1)④类型四: a×99 a×102= a×(100-1) = a×(100+2)= a×100-a×1 = a×100+a×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4.连乘的简便计算: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 25与4; 125与8 ;125与80 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5.连除的简便计算: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运算定律》知识点

《运算定律》知识点一、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2)加法交换律中变化的只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变的是两个加数及它们的和。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3、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几个数连加的算式时,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4、.连减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字母表示: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2)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字母表示:a×(b+c)=a×b+a×c 或者(a+b)×c=a×c+b×c三、乘法及除法的简便运算1、同一道乘法算式的不同简算方法计算某些特殊的乘法算式时,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的积,再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来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连除的简便计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a÷b÷c=a÷(b×c)(b≠0. c≠0)(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这两个因数。
a÷(b×c)=a÷b÷c (b≠0. c≠0)。
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定律

四则运算口诀+常见题型四则运算其实也就是孩子经常遇到的“加减乘除”,看起来知识点很简单,但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
在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学期都离不开它。
四则运算是数学的最基本运算法则,在学习基本运算法则时,还会有一些基本的运算关系式。
今天的内容就来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那些事!加法一、什么叫加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到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二、组成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三、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②加法结合律:a+b+c=a+(b+c)例如:12+99+38=(12+38)+99=50+99=149减法一、什么叫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二、组成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三、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a-b-c=a-(b+c)例如:756-193-207=756-(193+207)=756-400=356乘法一、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组成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三、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a×(b-c)=a×b-a×c例如:4×(25+50)=4×25+4×50=100+200=300除法一、什么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组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易错点①余数不能比除数大②0不能做除数四、运算定律除法的性质a÷b÷c=a÷(b×c)例如:4800÷25÷4=4800÷(25×4)=4800÷100=48错中求解加法1.晴姐姐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47看作成69,结果计算的和为93。
最新运算定律知识点归纳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重点知识归纳运算顺序: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里的;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乘除可以交换顺序,加减可以交换顺序。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定义: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2.加法结合律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c b a c b a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3.减法的性质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减法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4.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 b b a ⨯=⨯2.乘法结合律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 重点: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小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小学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即加法运算中,加数的位置不同,结果不变。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即加法运算中,加数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运算,结果不变。
3.零的作用定律:a+0=a。
即任何数与0相加,结果仍为原来的数。
二、减法运算定律1.减法的性质:a-b=a+(-b)。
即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2.减法的退位借位法则:当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应向高位借1,被减数的该位加上10。
3.减法的补数定律:a-b=a+(10-b)。
即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同时减法中的减数改为它的补数。
三、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即乘法中,因子的位置可以交换,结果不变。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即乘法中,因子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运算,结果不变。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即乘法可以分配到加法上。
四、除法运算定律1.除法的性质:a÷b=a×(1/b)。
即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除数改为它的倒数。
2.除法的整除性规则: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约数是一样的。
五、乘方运算定律1.乘方的基本性质:a^m×a^n=a^(m+n)。
即相同底数的乘方,指数相加。
2.乘方的性质:(a^m)^n=a^(m×n)。
即幂的幂,指数乘法。
3.乘方的分配律:(a×b)^n=a^n×b^n。
即乘方可以分配到乘法上。
六、数的整除性定律1.偶数的性质:如果一个数是偶数,那它可以被2整除,即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2.奇数的性质:如果一个数是奇数,那它不能被2整除,即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奇数。
3.3的整除性规则:如果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这个数也能被3整除。
四年级7个运算定律的知识点

四年级7个运算定律的知识点1. 加法交换律:就像你换座位一样,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比如 3 + 5 和 5 + 3,结果都是 8,不管谁在前谁在后,加起来的总数不会变。
2. 加法结合律:这就好比你和小伙伴们手拉手,先拉哪两个再拉另一个都没关系。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比如说(2 + 3)+ 4 和 2 +(3 + 4),都等于 9。
3. 乘法交换律:跟加法交换律差不多,乘法里两个数相乘,换换位置,积不变。
比如 2×3 和 3×2,积都是 6。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时,不管是先让前两个数相乘,还是先让后两个数相乘,最后的乘积都一样。
就像你穿衣服,先穿外套再穿衬衫,或者先穿衬衫再穿外套,最后的效果是一样的。
比如(2×3)×4 和 2×(3×4),乘积都是 24 。
5. 乘法分配律:这个有点像发礼物,比如有一堆礼物要分给两个小组,你可以先把礼物总数算出来再平均分,也可以先分别算出每个小组应得的,加起来也一样。
比如 5×(2 + 3) = 5×2 + 5×3 ,结果都是 25 。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就好像你花钱,一下子花两笔,不如把两笔加起来一起算花了多少。
比如 10 - 2 - 3 = 10 - (2 + 3),都等于 5 。
7. 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好比你分糖果,一下子分给两个小朋友,不如先算出两个小朋友一共要分多少,然后再一起分。
比如 100÷2÷5 = 100÷(2×5),结果都是 10 。
怎么样,这些运算定律是不是变得有趣多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定律知识点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和。
这叫做。
加法交换律是两数的规律。
是运算的规律。
仅仅加数的交换了,不用小括号。
用字母表示: = 。
2.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和。
这叫做。
加法结合律是个数的规律。
是运算的规律。
仅仅改变加数的运算,要添加。
用字母表示: = 。
把能凑成整、整、整的两个数先加更简便。
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数要添加。
3.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写成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
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 = 。
两个减数的和能凑成整、整、整先算更简便。
两个减数的和要添加。
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括号内的数与括号外的数有相同的部分,去掉括号后变成。
用字母表示: = 。
5.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积。
这叫做。
乘法交换律是两数的规律。
是运算的规律。
仅仅因数的交换了,不用小括号。
用字母表示: = 。
6.三个数相乘,先把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
这叫做。
乘法结合律是个数的规律。
是运算的规律。
仅仅改变因数的运算,要添加。
用字母表示: = 。
把积是整、整、整的两个数先乘更简便。
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数要用括起来。
7.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再把它们相,它们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 = 。
乘法分配律是与两种运算的定律。
要去掉。
8.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能够写成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再把它们相,它们的大小不变。
用字母表示: = 。
是与两种运算的定律。
要去掉。
9.两个积相加,其中有相同因数,能够写成相同因数乘另外两个数的。
两个数的和要凑成整、整、整数。
两个数的和要添加。
用字母表示: =
10.我会算。
①25×16+19 ②(21-18)×56 ③26×15+126÷18
④96+18-96+82 ⑤ 47×81÷47×2 ⑥ 33×54+33×45+33
⑦25×28 ⑧102×25 ⑨ 96×25 ⑩2730÷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