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故事-要发现孩子的优点

合集下载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小故事7则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小故事7则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小故事7则导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个家长都应该认真研究家庭教育。

下面是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小故事,欢迎参考。

1、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北京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雨辰回家宣布:“我再也不上学了!”父母大惊,说:“你小学还没毕业,不上学干什么?”儿子答道:“反正我是不上了,同学不喜欢我,老师烦我,上学活受罪。

”孩子的家长请人出主意,找到一位着名的女作家。

女作家听了他的介绍,给他开出了一个处方:“这个孩子有病,急需要表扬,表扬一个星期。

”孩子的母亲一瞧,皱紧了眉头,苦笑着说:“这样的处方有什么用?”女作家说:“回去试试吧,或许有用。

”孩子的班主任见到这个处方,怀疑地说;“这真是医生开的吗?雨辰的妈妈点头说是。

”班主任叹了口气,说:“就你这儿子,有什么好表扬的?”雨辰的母亲恳切地说:“老师呀,您就行行好吧,这孩子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如果您再不可怜可怜他,他就没有任何希望了,成了废人怎么办?”班主任终于动了恻隐之心,打算一试。

星期一早上一上课,班主任就盯着雨辰看,可是还是什么优点也没看出来。

她定定神,说:“雨辰今天上课很认真。

”雨辰一听老师今天表扬自己了,立即腰板挺直两眼放光。

第二天,班主任又表扬雨辰作业有进步。

雨辰听了特有劲,作业越发认真。

五天下来,经过老师的不断表扬,雨辰变了一个人,爱上课,爱写作业,特别喜欢班主任。

父母见了眉开眼笑,心花怒放。

感悟:这个故事说明了孩子是渴望表扬的。

小孩子是认不清自己的,要靠大人的表扬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所以,成年人经常鼓励孩子是神圣的责任。

2、淘气包的故事一次去朋友家,席间,他4岁的儿子不断把空盘子拿到地上当轱辘滚着玩,爷爷奶奶‘威逼利诱’均无效。

于是支招,六个大人瞬间安静,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不再理会孩子。

一开始,他还兴致勃勃地玩盘子,几分钟后,他开始奇怪,为什么没有人理他了,于是跑过来拉奶奶的衣襟问‘奶奶,你们在干什么呀?’边问边爬上来看。

发掘孩子的优势 案例

发掘孩子的优势 案例

发掘孩子的优势案例
案例一:
小明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并不显眼,学习成绩也一般,但他对学校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他常常能在课余时间独立研究和制作各种小发明,甚至在学校组织的科技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和家长发现这个现象后,积极引导和培养他在科学探索方面的优势,为他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如参加更高级别的科技竞赛、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等。

最终,小明在这个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并被一所知名科学实验班录取。

案例二:
小红从小喜欢画画,虽然她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但她在美术课上的作品总能得到老师的高度评价。

父母注意到这一点后,没有强迫她花费大量时间在补习数学上,而是鼓励她发展绘画才能,为她报名了儿童画室,甚至请了专业的美术老师一对一辅导。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红在绘画上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她的作品在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大赛中屡次获奖,后来成功考入了国内顶尖的艺术院校。

以上两个案例都说明了发掘并尊重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对他们个性化成长的重要性。

家长家教小故事

家长家教小故事

家长家教小故事【篇一:家长家教小故事】家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观和价值观。

既然如此,每个家长都应该认真研究家庭教育。

为此,小编整理了15个家教,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困惑的家长们。

1、让孩子学会感恩去年三月,在郑州街头,有一名16岁的女孩,要妈妈给她买一件漂亮的头饰。

妈妈没有满足她,她恼羞成怒,就在大街上当着很多人破口大骂母亲,这还不算,她还竟然还扇了妈妈两个耳光。

被打的妈妈顿时泪流满面。

点评: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有八成不知感恩,这是一件多麽可悲的事!感恩教育孝为先,热爱别人,热爱祖国从孝敬父母开始。

在这方面,有些发达国家超过了我们。

在韩国,小学生天天佩戴孝行牌。

在孝行牌的前面是父母的像,后面是孝敬父母的。

在美国,孩子天天要写感恩信,要感谢父母,感谢所有给予她的人和大自然。

2、罗斯福母亲的家教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

他出身于富豪家庭,但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为他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

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最终小罗斯福认输了。

点评:严格教育对在优裕环境中的儿童尤为重要。

人生要经过许多磨难,如果只会享福,不能受苦,这样的人将不能立足于社会,因为这样的人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心理永远不会成熟。

罗斯福的母亲尊重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严管不等于束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孩子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这对儿童个性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有好处的。

3、少年与蜗牛天下无难事,只要用心专。

用心专一,才能做好事情。

有一个私塾,学生很多。

有一天,先生教了学生一首诗,有五十多句,看来很不容易背过。

先生对学生说:明天背诵,如果谁背得熟有奖品。

其中有一个学生,向来大家叫他笨孩子。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赏识孩子的优点》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赏识孩子的优点》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赏识孩子的优点》教育笔
记:赏识孩子的优点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自己忙碌时。

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永远保持平和的心理,才能做到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用爱心去对待孩子。

欣欣是我们班上年龄较大的孩子,在家里也一直深受爸妈的宠爱。

入园一个多星期,总是哭着找妈妈。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了一些想法。

我发现她学儿歌学的很快,听讲也很认真,并且给了一个小贴画。

你现在是大姐姐,长大了一岁,如果你明天来幼儿园不哭,老师再奖励你一张贴画好不好好,我们来拉钩她很开心的容许了。

比拟以前对他的强行要求,我这次的行动总算有了成功的希望。

第二天她进教室就问我要贴画,在这星期的后几天里,欣欣每天都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而且每天都很开心的进教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抛开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做到善于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发现孩子的长处,去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俗话说的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

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着这方向去前进。

幼儿园教育案例分享 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

幼儿园教育案例分享 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

幼儿园教育案例分享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今天下午照例我们进行了有趣的角色游戏,我们班的主题有寿司坊、青花瓷、开心茶坊这三个。

在给孩子选择和分配好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后,大家的分别开始了自己的售卖和购买。

游戏刚开始时,所有的孩子一窝蜂的挤进了茶坊,大家争先恐后的想坐下喝茶谁也不让谁,“咣”的一声响我连忙去茶坊查看情况,只见一个小茶杯躺在地上碎成了两半,我询问了孩子们情况,大家都害怕的不敢吭声,生怕批评自己。

我告诉孩子们,茶具摔坏了,茶店的老板一定很伤心,你们看茶店的生意这么好,都坐不下了,那你们也可以先去买寿司,或者先去青花瓷店看一看,对不对。

听我这么一说,班里的氛围又热闹了起来。

茶坊不挤了,孩子们分散到了不同的店里去。

寿司坊的制作师是魏和万,售卖员是王和吴。

制作师在有条不紊的做着寿司,两个售货员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一直念叨着寿司快卖完了。

青花瓷店一直都风调雨顺的。

茶坊的生意真是源源不断,可能是茶坊的人用不完,毛主动到门口开始叫卖。

时间过得飞快,没一会,游戏时间就结束了。

之后我带领孩子对今天的游戏做总结:你觉得谁做得好?为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先回答,他们往往是能发现别人的优缺点,而且这次紧跟在活动之后,根据游戏中的表现,让他们去发现并讲述。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纲要》中还提出:幼儿园应对幼儿多使用鼓励的语言,让他们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

在孩子们积极的发言之后,我对某些“问题”孩子也有了新的认识。

A平时在班里不爱发言,上课小动作多,爱说话,但是在游戏中,他能做一个很好的售卖员,给小顾客介绍店里的产品。

同时有一些平时表现好的孩子在游戏中也有了大大小小的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正如每个孩子都拥有优点一样,每个孩子也都具有某些方面的缺点,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通过孩子平时的表现,发现孩子所具备的优点,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充分表现其自身特长的舞台,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情况,和家长一起找出一种适合孩子特色的解决办法,来共同帮助孩子,正确引导他们,把缺点变成优点。

教育小故事范文精选5篇

教育小故事范文精选5篇

教育小故事范文精选5篇【篇一】教育小故事范文记得在一节体操新授课上,由于上节课学生们学习的辅助动作前滚翻成蹲立--挺身跳的情况较好,因此在课的最后我简要讲解并示范了这节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

所以这节课的开始我首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上节课最后做的那个动作吗?谁能给我们表演一下。

”“你会不会,就是老师做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挺身跳的动作……”学生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我来试试。

”只见我们班的“调皮鬼”孙永智跑了出来,他打开垫子,迅速做了个完整动作。

“做得真不错!大家给他鼓鼓掌。

”我高兴的说,并结合他的动作仔细的讲解了动作要领,接着我要求同学们在本组的垫上自己练习。

没过多久,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有的开始做自己的事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说:“同学们,张老师来和大家比一比,大家都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同学们都有些吃惊,但也很赞同。

可由于我在学生们做准备活动时,只是口令指挥了一下,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做,所以当前滚翻翻好之后我就一阵头晕,接下来的交叉转体180°加挺身跳的动作做的有些勉强。

刚做完,孩子们就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我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随便发表意见。

”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的。

我只好点名说:“体育委员带个头。

”体育委员站出来说:“老师第一个前滚翻做得很漂亮,接下来的动作虽然质量不高,可是连贯性很好。

”她刚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赞同,于是我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鼓励。

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孩子们互相看了看,都不说话。

“孙永智,你说说。

”他先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他评议道:“总的来说李老师做得不错,就是做交叉转体180°时转体不够充分,使得后面的挺身跳有些歪。

”听完后我说:“评价的很不错,我能看的出刚才每位同学都很仔细的观看了我的动作,并且动了脑筋,对我的动作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分析。

下面张老师根据你们的建议再做一个,你们再来帮我打打分,好吗?”学生们都说:“好!”我活动了一下头部,深吸了一口气,做了个优美的示范,学生们纷纷打出了满分,并鼓起掌来。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公交车站牌下,一对母子正在等车。

一阵大风把妈妈的围巾撩了起来,妈妈想用手按住围巾,不过手里还提着皮包,非常不方便。

看到这个情形,小男孩主动对妈妈说:“妈妈,我帮你拿包吧。

”妈妈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皮包递给了小男孩,然后整理她的围巾。

没想到风更大了,小男孩一不小心,把皮包掉在了地上的水洼里。

小男孩马上把皮包捡了起来,一脸的惊恐。

妈妈的脸色立即变得非常难看,厉声训斥小男孩:“你怎么连个皮包都拿不住啊?你看,包都脏了,你让我怎么拿?你真笨……”小男孩一声不吭,眼泪却哗哗地涌出来。

母亲的训斥一定伤透了孩子的心。

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小男孩还会主动从妈妈的手里接过皮包吗?而假如妈妈的反应不是这样的呢?妈妈看到小男孩惊恐的表情,先从孩子的手中接过皮包,用纸巾擦干净,然后对孩子说:“没事的,你看,皮包擦擦就干净了。

”“我不是故意的,妈妈你不怪我吧?”孩子小声地问。

“当然不怪你。

你能主动帮我拿皮包,说明你很有爱心,还乐于助人,真让妈妈快乐。

”妈妈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

“不过皮包掉在水洼里了。

”小男孩还是很后悔。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每个人都有不小心的时候,妈妈也犯过这种错误,不过妈妈以后就特别注意了,相信你也会吸取教训的!”“嗯,我以后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我还想帮你拿包,好吗?”孩子说。

“好啊,妈妈相信你!”说完,妈妈又把皮包交给了小男孩。

公交车来了,母子俩快乐地上了车。

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持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理解并纠正错误。

擅长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

也许大家都看过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有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批了。

6 家庭教育小故事已打印

6  家庭教育小故事已打印

家庭教育的小故事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这四个问题是: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

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

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

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发现孩子的优点
北京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雨辰回家宣布:“我再也不上学了!”父母大惊,说:“你小学还没毕业,不上学干什么?”儿子答道:“反正我是不上了,同学不喜欢我,老师烦我,上学活受罪。


孩子的家长请人出主意,找到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女作家听了他的介绍,给他开出了一个处方:“这个孩子有病,急需要表扬,表扬一个星期。

”孩子的母亲一瞧,皱紧了眉头,苦笑着说:“这样的处方有什么用?”女作家说:“回去试试吧,或许有用。


孩子的班主任见到这个处方,怀疑地说:“这真是医生开的吗?雨辰的妈妈点头说是。

”班主任叹了口气,说:“就你这儿子,有什么好表扬的?”雨辰的母亲恳切地说:“老师呀,您就行行好吧,这孩子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如果您再不可怜可怜他,他就没有任何希望了,成了废人怎么办?”班主任终于动了恻隐之心,打算一试。

星期一早上一上课,班主任就盯着雨辰看,可是还是什么优点也没看出来。

她定定神,说:“雨辰今天上课很认真。

”雨辰一听老师今天表扬自己了,立即腰板挺直两眼放光。

第二天,班主任又表扬雨辰作业有进步。

雨辰听了特有劲,作业越发认真。

五天下来,经过老师的不断表扬,雨辰变了一个人,爱上课,爱写作业,特别喜欢班主任。

父母见了眉开眼笑,心花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