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故事:我与孩子同成长
小学一年级家长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与孩子同行

小学一年级家长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与孩子同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对于教育孩子,家长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的一点心得在此和大家共勉。
一、自信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天生聪明的人凤毛麟角,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一个自信的孩子会无所畏惧,一路前进,WLWK,磨难自会退避三舍。
生活中,我常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放大镜般的眼光寻找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不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
孩子得到了赞扬,自然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堂是孩子学习新知的重要途径。
上学前,我就明确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不会,说明你课堂上可能开小差了。
所以,课堂上孩子会格外地专心听讲,课后也会和我分享老师讲授的知识。
2、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双语阅读是每天的必修科目。
早晨大声读英语,中午读课外书,WLWK,晚上读背课文和资料。
一年级孩子的阅读刚刚起步,所以亲子阅读是我家的常态。
3、作业不拖拉。
做完作业再休息是我们的约定。
三、解放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爱玩,玩让孩子快乐。
遵从孩子的兴趣,周末,会送孩子去参加篮球、轮滑、或跳绳兴趣班,孩子玩得高兴,也增强了体质。
空暇之余,爸爸会和孩子一起拼装玩具,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识图能力。
偶尔也会带着他自制玩具,自制的“不倒翁”、“竹节人”、“陀螺”让他爱不释手。
平时外出,他也会随身携带一个喜欢的魔方,下棋和魔方既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WLWK,又能使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有意义的玩能使孩子收获很多!四、做个佛系家长“佛系”家长不是放任孩子不管不问,而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而过于焦虑,更不能让自己的焦虑给孩子带来压力。
我曾经是个很焦虑的妈妈,希望女儿能像我期待的那样成长。
可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而我的焦虑给女儿带来的是慢慢的负能量,好在我及时发现, 悔悟。
孩子的成长是一场马拉松,家长要放宽自己的心态。
否则家长累,孩子更累!教育孩子我们都是新手上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能做的是与孩子同行,给他信心,给他爱心,给他足够的耐心!。
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

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共成长是一个有效而积极的方法。
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亲子关系可以更加和谐,孩子的成长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促进。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沟通是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
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立性,给予适当的自主权。
同时,父母也应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只有互相倾听,互相理解,才能让家庭教育发挥最大的效果。
其次,亲子共成长需要父母和子女一起学习成长。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应该积极参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中。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读书,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进步。
在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追求进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此外,家庭活动也是促进亲子共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家庭活动,家人之间的感情可以得到增进,亲子关系也能得到更好的建立和发展。
家庭成员可以一起做饭,一起运动,一起游玩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
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让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
同时,家庭环境也应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亲子共成长需要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和品德,做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和引导者。
只有父母用行动来诠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亲子共成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一起学习成长,参与家庭活动,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做父母的榜样,我们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原创)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学校:朝阳区石佛营小学孩子姓名:谷笑影孩子年级:六年级家长姓名:王俊红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女儿已经从嗷嗷待哺的小毛Y头,长成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六年级学生。
从我第一眼看见女儿那稚嫩的脸庞,想到要把这个小小的生命哺育成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心里就无限的激动。
从那一天起我就时刻提醒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形象、做人原则、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在享受为人母的乐趣的同时,也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母亲,教育好孩子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问题也就跟着出现了,她会经常因为一些事情没有达到她的心理需求而哭闹,比如她会没完没了的看动画片,不让她看就哇哇大哭;想买她看上的一件东西,也会没完没了的要求,直到把这个东西拿到手。
这些问题我们头痛了好久,经过几天的考虑,我和她爸爸达成共识,一个不曾受失望和拒绝的孩子,她的受挫能力是很低的,而且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被制止,则有可能形成多种不良习惯。
因此,适当的约束孩子、拒绝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于是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1、做事之前先讲规矩,比如看电视的时间要半个小时,玩玩具以后要把玩具收回原处,去超市里面除了必须品外只能买一样喜欢吃的小食品,当然了,让孩子遵守的同时,我们做家长的也陪孩子一起执行,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体现,也能使孩子更好的了解父母的想法,孩子做起来就更主动,也会更符合父母的想法。
2、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除了语言的告诫外,要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来吸引她的注意力,比如引导她做一些手工,如折纸翻绳类的益智游戏,让孩子找到乐趣的同时,还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
3、不要心疼孩子的哭闹,当孩子使出她的杀手锏---哭的时候,要平静的面对,不要一味的哄她,要她自己发泄,当她平静下来的时候,再陪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她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
4、面对孩子无理的要求时,直接告诉她拒绝的理由。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与孩子共成长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与孩子共成长
首先,家庭教育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
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教导他们知识和技能,更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孩子们的纯真和天真,让我们更加勇敢和坚定;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我们更加有活力和热情。
与孩子一起成长,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加真实和坚定。
其次,家庭教育是一种相互尊重的过程。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尝试和探索。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包括家人和外界的人。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做一个善良和有爱心的人。
最后,家庭教育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要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沟通,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陪伴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完成成长之旅。
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一种永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
只有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愿每一个家庭都能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共同奋进。
抱歉,我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3篇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3篇【篇一】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下面是我隔代教育中的一些小事,给我的感触颇深。
孩子的父母离异,爸爸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到她。
所以我就成了孙女的临时监护人。
据老师反映:她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上课常常会走神。
回家后的家作字也写得不够端正。
对此我也采取多种方式批评她,但效果甚微。
打开心扉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心理上缺乏一定的引导;学习上我又不能帮助她。
看着她课本上的习题,我也只能望题兴叹。
所以,我把她送到晚托班,让老师帮忙辅导她的功课。
通过检查她的作业,我发现作业的正确率是提高了,可这字总是歪歪扭扭。
于是,我准备和她聊聊。
谁知我喊了她半天,她却抱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
我看了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把她的电视给关了,让她好好反思反思自己刚刚的行为。
她见了,大声抱怨了几句,就在一边生闷气。
刚开始,她还很不服气,渐渐地也平静下来。
我走到她身边坐了下来,把她拥入怀抱,抚摸着她的头说:“你自己说说刚刚的行为是不是很不好呢?你想要看电视放松,是不是要先认真完成家作呢?”她低着的头,重重地点了两下。
“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已经很棒了!但是我们也要能下决心把这个坏习惯改了,奶奶可以陪你一起。
你能做到吗?”她抬起头,轻声说:“能。
奶奶,刚刚是我不对,对不起。
”“那奶奶就看你的表现咯!”她爽快地答应了我。
暖情润心晚上,我和他爸爸把当天的事情简短地说了一下,并表扬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下定决心想要去改正它。
通过交流,我们都认识到,一味的管教严厉,经常批评,会使得孩子的脾气也变得很粗暴。
如果再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她,一定效果不佳。
从那以后,我和老师约定,双方多加沟通。
在课堂上,只要看到她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就马上进行表扬。
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5篇

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5篇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1王自的老师要求我谈谈王自成长情况,想来想去觉得没什么好写,首先我的文化水平有限,谈心得也谈不到什么程度,只能随便写。
王自在没有出生时我们就给他的名字起好:王自,我们希望小孩从小开始要懂得自尊、自强、自立,做一个健康的人,不要成为社会负担,不论男孩还是女孩。
还好是个男孩,和名字寓意差不多。
我们对小孩教育主导思想,要让小孩成为一个健康、正直的人。
具体怎么引导和教育呢,我们的做法如下:思想健康。
小孩的思想要慢慢引导,家长是小孩的榜样。
不准骂人,诚实待人。
有一次春节回家他看到别人的小孩在吵架,骂了一些非常难听的话,他在边上看到笑起来,他感觉到非常不文明。
同时感谢老师及时的反馈王自在学校的思想状况,我们及时纠正。
我们家庭允许小孩犯错误,什么样的错误可以原谅,什么样的错误不可以原谅,要讲清楚,这样便于他今后养成好习惯。
我们家长在这一方尽量做到行教,行教胜过言教,他的妈妈在这些方面非常注意细节。
发现小孩思想上的瑕疵,要随时随地的纠正,不要因为小而不为,否则会养成他不好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
身体健康。
任何人没有好的身体,今后在社会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健康的身体也是财富。
要求他积极的参加体育训练,大约4岁时我就将他带到健身房,那时他小但是能够教别人好多器械动作,上一年级开始参加跆拳道训练,而且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是让他锻炼身体。
在这一点上,体育锻炼可训练一个人的意志,培养恒心和吃苦精神。
94年我大学毕业到现在非特殊情况,我是按照我的锻炼计划进行的,这是给小孩的一个榜样,但是我不是为榜样而做,我是真心喜欢运动。
态度端正。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态度端正,目的明确。
特别是在学校学习,不但要学习老师的文化还要学习老师为人处事的方法,不懂不要怕问,问老师,问同学,问父母,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获得文化知识,老师所讲的文化知识懂、会、理解,即使在学校考试零分我们做家长也开心,但是懂、会、理解怎么能够考零分。
家庭教育故事分享 我和孩子一同成长

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沉浸在这个阴影中不可自拔。
事情还得从两周前说起,先是接到孩子班里一个家长发来的信息,询问孩子是否错拿了她孩子的美工刀,我没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来看,就问孩子是否拿错了,孩子一脸疑惑地说没有,但是从她的表情上我还是察觉到了一点不自然,于是使用了一些平时对待班里孩子的措施,孩子的话语中漏洞百出,最终还是承认了拿别的同学美工刀的事实,当时我很生气地教训了她一番(揍屁股是少不了的),看着她眼泪汪汪的小脸,我以为她只是一念之差犯了错误,就在她的保证中原谅了孩子。
没想到一周以后,我又接到了办公室老师同样的询问,这次孩子拿的是办公室老师的外甥女的粉色书写笔,也确实是第一次当爸爸,看到孩子一而再地犯同样的错误,内心无名之火腾的一下就着了,想再好好揍她一顿的念头异常强烈。
但是爱人一句“没有什么错误是仅凭打能纠正的过来的”及时阻止了我,一直以来孩子似乎都扮演了一个乖乖女的形象,家庭里有什么要求每次都要跟我们申请得到允许后才能做,在外一直跟着我在学校餐厅吃饭,和我同步上下学,原以为我对她的陪伴比别的家长要多,孩子不应该出现类似的问题才对,可事实偏偏是错误发生了,而且连续两次……这么多年了,一直都在纠正别人家孩子的错误,而同样的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时候,我反倒是有些束手无策了。
这两次不光彩的事件让我和爱人不得不把精力真正花在自己孩子身上多一点了,咨询了很多人,又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后,我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症结的所在。
正如前面所说,孩子现在的生活很有规律,但是我却忽略了一点:孩子长大了,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间需求了,而在我的眼里,她还是五六岁时候那个什么都需要大人安排好的乖乖女。
她的存钱罐里零零总总整理出来了7000多元的现金,但事实上她并没有花钱的机会,回忆起来确实有那么几次孩子给我提出来想要买一个什么样什么样的东西,都被我以她并不需要为由拒绝了,大大咧咧的我此时此刻才想起来,被我拒绝的那一刻,孩子眼里流露出来的对那些大人眼中没有用的物品的羡慕以及失望之情,原来孩子已经悄悄长大,当自己的小需求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满足的时候,三观还未正式成熟的她们用了不正常的渠道来满足,而错误的主体到底是孩子,还是大人呢?和爱人商量过之后,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和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蹲下来和孩子同样高度那种,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诉求,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所在,并且给对方做一次正式的道歉;2、不再随意性给孩子现金,改为一周20元零花钱,定时发放,孩子在自己零钱的范围内可以自由把控所买的物品,家长不加干涉;3、每天都给孩子自由的时间供她支配去购买物品,但条件是不能买“三无”及伪劣产品;4、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再玩手机,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大人看书,孩子写完作业了,大人陪伴看电视或做游戏、写博文等,改之前低效率的假装陪伴为“走心”的陪伴。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家庭教育故事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家庭教育故事
一天,爸爸和儿子一起在花园里玩耍。
儿子突然停下来,凝视着一只小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叫着。
他好奇地问爸爸:“爸爸,小鸟在说什么呢?”
爸爸微笑着回答:“儿子,我们虽然听不懂小鸟的语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倾听它们的声音、观察它们的行为来了解它们的意思。
同样,当你遇到问题或者有话想说时,我也会倾听你的心声。
”
儿子点点头,接着他继续和爸爸一起玩耍。
过了一会儿,儿子突然停下来,皱起眉头。
爸爸注意到他的表情变化,温柔地问道:“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想和我说什么?”
儿子犹豫了一下,然后勇敢地把心里的疑问告诉了爸爸。
爸爸静静地倾听着,没有打断,也没有批评。
他温柔地回答儿子的问题,给予他理解和支持。
这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需要一个可以倾诉心声、表达感受的安全空间。
当他们有问题、疑惑或者想法时,我们作为父母应该耐心地倾听并给予回应。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建立起深厚的亲子关系。
同时,倾听也帮助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和想法是被重视的。
在家庭教育中,倾听不仅是对话的一部分,更是传递爱和关怀
的方式。
通过倾听儿童的声音,我们相伴着他们成长,共同创造一个温暖、支持和理解的家庭教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故事:我与孩子同成长
篇一:家庭教育故事征文--我与孩子同成长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家小女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
翻看着近几年来的养女日志,回首着有女陪伴的这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甚是欣慰,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和孩子同成长,共进步!
记不起我翻阅过多少本育儿书籍,也记不起我曾和多少人探讨过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一切的育儿信息经过深加工后,我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孩子身边最亲最近的“良师益友”,做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同行者”。
这些年来,我一直秉承这个原则,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孩子一直在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首先,和孩子一起读书,是我永远的追求。
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这项快乐的读书活动就在我和女儿间开始了,从带DVD的幼儿画报,到带拼音注解的小故事一个阶段都没放过!早早的读书生活,培养了女儿浓厚的读书兴趣,近些年来,我俩除了利用点滴时间在家开展亲子阅读外,更多的是去图书馆看书,大到去北京的各个图书大厦,小到社区的小小阅览室,都曾留下了我俩的读书身影。
在图书馆里,除了有丰富多样的书籍可供孩子选择,还有着浓
浓的读书氛围,让孩子在这一刻,沉浸在书香中,感受着读书的无限乐趣!读书,还要互动,我和孩子经常是先后看同一本书,看后互相探讨交流一下,感觉甚好!最近,我和女儿一起看了吴洲星的长篇小说《红舞鞋》,深深的被书中主人公(李莎莎)的善良和勇敢所感动,现实生活中,女儿每每气馁时,总是和我讲,要像李莎莎那样,一本书,便能激发出孩子无限的正能量。
通过大量的阅读,
读书的好处已在女儿身上得到很明显的体现。
女儿刚刚进入一年级时,是唯一一个能认识全班同学姓名的孩子,就因为这个女儿荣幸的当上了她们班的学习委员,并一直到现在。
因为读书多,女儿在校的语文学习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可以提高孩子修养,愉悦孩子思维,很多做人行事的道理家长讲多少遍比不上看一本相关的书来的有效果。
除了读书之外,我还积极参与孩子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女儿在少年宫学习乒乓球的这一年,我一直坚持现场旁听观摩,回家后则和女儿一起切磋,一起练习。
女儿在球技进步的同时,我也在提高着。
为了配合女儿的进步,我将自己的握拍从直拍改为横排,久而久之的练习,我发现自己从发
球到扣球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女儿感受着我和她球技的共同进步,感叹着有我这样一个称职陪练妈妈的幸福,此情此景让你对她不得不刮目相看,甚至怀疑她是不是个只有九岁的孩子?除了最近发展的乒乓球爱好,女儿还早早的开始了学习钢琴的生涯。
钢琴学习,是个长期工程。
一点乐理知识都不懂的我,从女儿的第一节钢琴课开始便一直坚持旁听。
每次女儿上钢琴课,我则担负着旁听、记笔记和录视频的任务。
这些年来,我认识了五线谱,懂得了一定的乐理知识,自己还为没花学费学来的这些知识偷着乐呢?每每女儿弹钢琴,我坐在一旁或是轻轻打着拍子,或是轻哼曲调,感觉甚是美好。
偶尔女儿会说:“妈妈,跑调了!”我则不失时机的向女儿请教,并告诉女儿:“在钢琴学习上,你永远是妈妈的老师!”女儿很是受用,很多时候女儿会在晚上练完
琴后给我留好第二天的练琴作业,还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上记号,第二天放学回来会检查我的练琴作业为了更好的提高女儿的学琴兴趣,我买了一本《流行钢琴曲》,上面都是我们曾经为之感动的旋律。
闲暇之余,女儿钢琴伴奏,我则轻轻哼唱,从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到王菲的《因为爱情》,再到侃侃的《滴答》我俩自娱自乐,孩子则更多的享受着学以致用带
给她的乐趣。
现在,钢琴已经陪伴女儿五个年头了,女儿的钢琴学习也算是开花结果了,从钢琴比赛获奖到钢琴考级,女儿都是一路过关斩将,不错不错!
最后,校内学习,充当女儿的“良师益友”!
校内学习,相对轻松!但小孩子定性不足,需要家长时不时的“敲打”和提醒。
提醒多了,孩子觉得家长唠叨;提醒少了,又担心孩子上学“溜号”。
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我和女儿有一个共同的日记本,女儿在上面记录她学习和生活中触及心灵的人和事,我则在旁边表达着妈妈的看法。
通过这个日记本,我俩进行着一次一次的心灵对话。
女儿大队长落选了,我嘴里没说什么,而是在这个日记本上进行着及时的疏导;和女儿因为学习或练琴的问题发生争执了,我会在这个日记本上表达着我的想法,述说我的苦衷和儿女情长;学校里发生了在女儿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则在上面表达着我的观点和看法每每女儿看我的留言,我能感受到她或激动或认可或感动的心灵火花,有时我俩会相视一笑紧紧相拥,有时我俩会接着日记本上的故事再探讨探讨,就这样,一本小小的日记本伴随女儿一天天长大!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伴随着家长的辛苦付出,但共同成长进步是否算是较高境界呢?家长累着的同
时还乐呵着,何乐而不为!
篇二:我和孩子的成长故事
作为父亲,不知不觉中孩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回想那个小小的人儿在自个怀里一颦一笑,一喜一怒的样子,仿佛就是昨天。
那并不悄然的成长,仿佛是一瞬间的时空演变,我的记忆似乎还在昨天,虽然中间的过程充满着每一刻的茁壮成长的变化,但内心潜意识里还是不敢相信,孩子真的上学了?转眼看看孩子趴在写字台认真写作业的样子,回过头来想想她入学的这几个月,我跟着她有着多少这样那样的开心、无奈、自豪、彷徨......曾经看到一个文章里面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后天教育比天赋更加重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就看你在他身上能付出多大的精力!”当时看到这些话时,觉得作者有些夸大了。
但是在我有了孩子之后,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第一次参加她的家长会的情景历历在目,印在脑海中的就是孩子班主任的一番话“小学阶段阅读比孩子的成绩更重要,关于读书,好处就太多了,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使人的情感更加细腻,气度更加不凡”。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就立马带孩子去书城买回一大堆书,有历
史上的、地理上的、故事上的……,傲然认字较多,读书兴趣也很广泛。
对于她来说,多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快乐的时刻,有时一看书坐半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这样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坐的住,静下心的好习
惯,所以我非常感谢孩子的老师,没有她家长会上的一番话,可能孩子读书兴趣就不能培养出来。
如果有心,如果有时间,我已经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真的应该拿出更多的精力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甚至跟孩子一起学习,体会读书的乐趣。
比如:傲然特别喜欢看《不一样的卡梅拉》,在家里总是跟我谈起书中的人物,可我对书中的内容一知半解,由于我不读书的缘故。
这次,为了维护我在闺女心目中一直是个知识丰富的家长形象,开始认认真真读了这套书。
结果,的确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并且我还可以和她进行交流。
类似这样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能和孩子一起交流、探讨阅读体会,了解她的感受,与她一起体味阅读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只要傲然感兴趣,我还和她一起在花盆里种些植物,来学习观察植物由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看到她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学,开心地回家和我分享她在学校发生的事,我们真的是甜到心里。
懂得回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是傲然上学后最大的一个变化。
在她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观看完《亲爱的》电影后,她回家和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眼睛一直红红的,我发现这是一个好机会,能让她体会到父母对她的爱与辛苦。
我就从她出生一直讲到她上学,我抬起头看她时,孩子满眼的泪水,胖胖的小手抱紧了我的脖子声音很哽咽的说;“爸爸,谢谢你!”我也很感动地抱着她。
这件事让孩子感受到,爱一个人能为别人付出是幸福的。
上个周末晚上,我在沙发上睡着了,懂事的傲然竟然知道给我搭上一条毯子,自己洗漱完毕静静的睡觉了。
孩子学习再好,如果没有一颗感激老师,感激父母,感激一切帮
助过自已的人,那么这个人将一事无成。
“感恩”并不是单纯狭义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一种品质一种情操。
我们教育孩子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么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就如孩子的老师所说家长是孩子的朋友,是玩伴儿,是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力量。
我们的一举一动让孩子耳濡目染,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所以,家长
首先自己内心阳光。
如果不能很好地给予孩子,也不要轻易地剥夺孩子内心留存的那些纯真和美好。
我们班里有许多让我佩服的家长,他们自己拥有得不多,却还不忘在单纯与简朴中,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的喜悦与纯真,用心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
我也在努力做一个民主的家长,遇到事情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探讨解决,讲究方式方法,无条件的尊重孩子、欣赏孩子。
最后我要对我的孩子说:爸爸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把你培养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爸爸也不知道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会碰到怎样的艰难和险苦,但爸爸知道你一定会是一个阳光,快乐,善良,知道感恩的好孩子。
爸爸虽然没有强健的臂膀,但加上老师,爸爸,姥爷,姥姥,爷爷,奶奶......所有爱你人的臂膀,那将是一个多么坚强而有力的臂膀呀!就让这个臂膀扶着你走向更远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