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极地区
七年级下册极地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极地的知识点极地,是指地球南北两极附近的地区,主要包括南极和北极地区。
这两个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键领域。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下册关于极地的知识点。
一、南北极地的位置和特征南极位于南半球,由于其位于海洋环绕的地带,因此适宜形成海洋生物,如蟹、巨藤壳类、海豹等。
另外,南极冰盖覆盖范围广阔,厚度可达4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储藏地。
北极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是冰冻的海洋,并且是全球极地熊的家园。
由于北极海冰慢慢消融,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如新兴的商业利用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
二、南北极海洋生物的特点南北极海洋生物的适应机制是不同的。
南极海洋生物主要在寒冷的水体环境中生存,所以身体大多借助循环水流和低温而行动。
北极海洋生物生活在寒冷、低氧和相对压力较高的水下,许多物种都具有保护自己的呼吸机制,如极地鲸群和海豹等。
三、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和天气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和天气都非常极端。
南极的气温通常非常低,冬季温度常常低于零下70摄氏度。
北极也非常寒冷,冬季温度常常低于零下40摄氏度。
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这些地区的得热方式,这种得热方式主要是辐射,风暴和大气湍流作用也会对这些地区的大气层产生影响。
四、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上存在的重要问题。
南北极是受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极地冰层慢慢消融,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同时海洋环境的变化也威胁了该地区珍稀的海洋生物物种。
五、南北极地区的旅游和考察南北极地区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旅游和科学考察的重要目的地。
许多人都梦想着到南北极地区参观考察。
然而,由于地区对游客和参观者的要求较高,包括船只的安全和安全措施,因此游客和参观者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六、小结我们所了解的南北极地区其实只是表面,这里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北极和南极地区问题解析

极地地区一、冰雪覆盖的地区(1)纬度位置北极地区: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南极地区: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极地地区的纬度位置:66.5°-90°(2)南北极北极地区没有陆地,但也很难看见海水,因为这里大部分的海面都被厚厚的冰盖所盖着。
在冰盖以外的海洋上,到处漂流着巨大冰山。
在北冰洋上航行,必须先用破冰船开道。
北极地区的动物除北极熊外,还有海象、海豹和一些特有的鸟类和鱼类。
与北极相反,南极主要是陆地。
南极气候比北极气候更寒冷,平均气候比北极还要低20多摄氏度,地上的冰雪有好几千米厚,许多冰层自从几十万年前冻成起,就再也没有融化过。
南极没有常住的居民,是地球上唯一没人居住的大陆。
(3)南极的自然环境。
南极的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高度地概括了南极气候环境的主要特征。
①“冰雪高原”的“高”是如何造成的?南极本身陆地的海拔高度并不是特别大,但冰川的厚度非常大,所以形成了“冰雪高原”。
这是长时间气温过低,降雪日积月累的结果。
②南极之所以成为世界的“冷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平均海拔2 350米);南极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着,冰雪对阳光有强反射。
※冰雪具有强烈反射阳光的作用,太阳给予南极大陆光热的75%-90%被反射而损失掉!这更加剧了南极气候的寒冷!③“白色沙漠”说明南极降水相当少,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第一,南极位于极地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第二,南极上陆地面积广阔,而海洋面积小;第三,常年受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
④为什么南极和北极相比风力更大?这与南极的低温有较大关系。
南极由于气温比北极低,因而产生非常强烈的低气压中心,会造成比北极更大的气压梯度力,所以南极会有“风库”之称。
南北极地区

大 西
南 美
印
洋 度 太 洋 平
洋
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冰雪高原世界最大的冰库
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以上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二)气候 —冰原气候
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暖季:11月~次年3月
“寒极”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25°C以下,极端气温达 -88°C以下; 酷寒
北极的土著居民
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
• (2)黄河站与北极考察 • 位置: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挪威斯匹次卑 尔根群岛新奥尔松(78º55′N,11º56′E)建立 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站——黄河站(图)。
黄河站外观
名思义,即海 中的大象,它 的四肢因适应 水中生活已退 化成鳍状,不 能像大象那样 步行于陆上, 仅靠后鳍脚朝 前弯曲,以及 獠牙刺入冰中 的共同作用, 才能在冰上匍 匐前进,所以 海象的学名, 若用中文直译 便是用牙一起 步行者,而且 其鼻子短短的, 缺乏耳壳,看 起来十分丑陋。
北极驯鹿
麝牛
北极狐
• 在北极圈以内长期居住的人口达300万。当地土 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①因纽特人为代表的“冷文化“ • 又被称为爱斯基摩人。中文的“爱斯基摩”是英文 Eskimo的译音,而Eskimo又来自北美印第安语, 意思是吃生肉的人,带有轻蔑的意味。不同地区的 爱斯基摩人对自己有不同的称呼。美国阿拉斯加地 区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因纽皮特人”,加拿大 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因纽特人”,格陵兰岛的 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卡拉特里特”,意思都是 “人”。爱斯基摩人认为“人”是生命王国里至高 无上的代表。
南北极地区的资源利用与冲突

南北极地区的资源利用与冲突南北极地区是全球最为寒冷的地区,气候恶劣,环境极为苛刻,然而,它们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北极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南北极地区的资源利用也存在着种种不良影响和冲突。
1、南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南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极地铜、镍、铂族金属、铁、磷酸盐等铜矿、镍矿、钴矿、磷矿、煤炭等是南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很有用,而且在高科技行业中也非常重要。
由于人类社会对于这些矿产资源的需求极为强烈,因此南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
2、南北极地区的水资源南北极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海水资源,二是冰雪资源。
南北极地区的海水非常深,海水中的盐度也极高,因此不适宜进行直接饮用或工业生产。
不过,南北极地区的海水含有高浓度的镁、锂等金属元素,可以开展海水中金属元素的开采和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外,南北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大片的冰川和冰雪覆盖着,其中的冰雪资源更是非常丰富。
这些冰雪可以开展制冰、饮用水和淡化海水等多种用途,目前,一些国家将南北极冰雪资源视为重要的军事资源。
3、南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南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主要分为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两类,其中海洋生物是南北极地区最为重要的生物资源。
南北极地区涵盖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海洋生物区,其中包括海豹、水獭、企鹅、鲨鱼等清一色的南北极动物群,这些生物无论是在食品材料的利用、医学研究和基因科技领域中都具有多重价值。
近年来,南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被广泛用于美容化妆品、医药、饮料等生产行业,其市场需求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
4、南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南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南北极地区最为重要的能源资源。
目前全球已经率先探明了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并已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挖掘和开采,由于南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和环境污染问题须考虑,因此南北极地区的油气开采十分困难,对挖掘技术和环保问题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初一上册南北极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南北极知识点总结一、南北极的概念南北极是地球上的两个最北和最南的点。
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地区,北极是地球最北端的海域。
二、南北极的位置1.南极位于南半球,包括南极洲和周围的海域,主体在大陆上,被圣诞与西风(霍恩)流所包围。
2.北极位于北半球,主要在北冰洋上,被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包围。
三、南北极的气候与环境1.南极气候寒冷干燥,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
气温非常低,冰雪覆盖了大部分地区,降雨和降雪稀少。
2.北极气候寒冷,但相对温暖一些,有冰川、冰盖和冰河。
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北极冰川正在融化,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南北极的动植物1.南极地区动植物种类较少,主要是适应极寒条件的苔藓、藻类和一些低级植物,以及企鹅、海豹、海鸟等少数以捕食为生的动物。
2.北极地区动植物种类较多,包括北极熊、北极狐、麋鹿等陆地动物,北极海洋生物丰富,有鲸鱼、海豹、海鸟等。
五、南北极的地理特点1.南极地质稳定,由大陆构成,地势平坦,冰川覆盖广泛。
2.北极地形复杂,有大片冰层和海洋冰川,是混合地区,地面由冰、岩石和水面交错组成。
六、南北极的探险历史1.南极第一次被发现是在1820年左右,1841年,威尔克斯和欧文斯成功过南极的首次探险活动。
2.北极的探险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俄国人菲利普·连姆(Faddey Bellingshausen)船队在1819—1821年进行著名的蒂凡解·贝林斯豪森探险。
七、南北极区域的环境问题1.南北极的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南北极地区的污染问题严重,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生态平衡失调、冰川融化等问题。
八、南北极的资源与利用1.南极地区主要资源是石油、天然气、矿藏等,但由于环境条件恶劣,开发难度大,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开发利用。
2.北极地区资源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资源库。
高二群地理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是 泰山站
站,其主要功能是作昆为仑________站中和山________站的周转
站。
罗斯海新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
长城站 昆仑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指出泰山站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A.圆形外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 B.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 C.高架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物附近的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
1 南极冰盖表面形态:中部高、四周低呈盾形,顶部较平坦 2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文森峰
3.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烈风
• 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 •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无降水,
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思考:南极洲为什么被称为“白色荒漠”?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 以北冰洋为主体,三大洲包围
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夜,极夜长于极昼 4~11月为极昼,极昼长于极夜
气候类型 及特征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 大风、干燥为主的特征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 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夏 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各种金属矿产等 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产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 动物有北极熊、驯鹿等
实战演练
(2021 广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 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 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 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右图示意罗斯海 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神秘的极地生物:了解南北极独特的动植物

南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偏远的地方,拥有独特而神秘的动植物群落。
以下是关于南北极地区独特的动植物的一些了解:1. 北极地区:- 北极熊(Polar Bear):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
它们适应了极寒的环境,以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为食。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冰层减少,北极熊面临着威胁。
- 北极狐(Arctic Fox):北极狐是一种在北极地区广泛分布的小型狐狸。
它们的毛皮能够随着季节变化颜色,既可以白色保护自己在冰雪中隐藏,也可以变成蓝灰色和棕色在夏季的岩石和植被中融入。
- 北极鹿(Reindeer):北极鹿是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也叫驯鹿。
它们具有耐寒的特性,根据季节迁徙,是当地人的重要资源。
2. 南极地区:- 皇帝企鹅(Emperor Penguin):皇帝企鹅是南极地区最大和最重的企鹅种类,它们具有极高的耐寒能力。
皇帝企鹅以群体繁殖为特点,雄性会在冰上孵化卵,并负责保护和喂养幼鸟。
- 海豹(Seal):南极地区有多种海豹物种,如象海豹、斑海豹等。
它们依赖海洋进行捕食,并在冰块上休息。
海豹的皮毛和油脂对于保持身体温暖很重要。
- 南极星鱼(Antarctic Toothfish):南极星鱼是南极海洋中的一种大型食肉鱼类,生活在深海中。
由于过度捕捞,南极星鱼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威胁。
这些动植物适应了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拥有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来应对极低温、强风等极地环境。
它们在南北极地区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对维护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对这些极地生物造成了威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南北极地区

二、自学梳理
根据学案提示,自主学习
三
各小组总结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派代表发言 大家共同分享
有个同学说:北极地区就是北冰洋的区域, 南极地区就是南极大陆地区,你认为对吗?
二、.纬度位置
二、经度位置
●
●
南极洲
北
美
洲
北
极
北●冰 洋
地
区
洲
亚
我是北极小博士
1、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 北 )端,是纬 度最( 高)的大洋。 2、北冰洋跨经度(3600),是跨经度最 ( 广 )的大洋。
2.我国的长城 站(62°S,59°W) 位于中山站
(69°S,76°E)
的 方向。
四、强化练习 巩固提高
二、读南极洲图回答:
1.我国的长城站(62°S,59°W)位于中 山站
(69°S,76°E)的 方向。当长城站的 区时是5月1日上午10时,中山站的区时 是。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市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南极大陆上蕴藏丰富的铁矿资源D、企 鹅和白熊是该大洲上特有的动物
南
印
极
度
B洋
洲
三、.海陆位置
北
美
洲
北
极
北●冰 洋
地
区
洲
亚
非洲
大西洋
思
考
南 美 洲
南极圈
范围
• 南极洲远离其他大洲, 孤立于地球的最南端,
是地球上纬度 ___最_高__、跨 ___经_度___最大的一洲。
它是未来南半球各大
洲间横越南极的 __空__中___交通的唯一 中间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北极地区
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和南极地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相关资料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
1、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及其原因。
2、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方向。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图文分析、联系对比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本,并搜集相关的极地景观图片、文字等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极地动物导入。
展示北极熊和企鹅等极地动物图片,请学生回
答它们生活的地区。
进而导入新课,展开探究。
方案2:极地忧患导入。
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让学生谈谈全球变暖对两极冰川的影响。
[两极地区冰川融化]进而提出问题:“两极冰川融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沿海平原、岛屿和低地将被淹没,如上海、伦敦、天津等城市被海水淹没。
]使学生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学习产生迫切感。
师生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58、59相关资料,参照图2-29和图2-31,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两幅地图中的经纬线,说出北冰洋和南极洲所处纬度位置和所跨经度特点?
(2)指图说出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而南极洲被哪三个大洋环绕?
(3)北冰洋和南极洲是否就是我们所说的北极和南极地区呢?
(4)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
估算一下,你的学校所在地到北极点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多远?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一个站在南极点的人,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朝向什么方向?若站在北极点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点拨: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它是半圆,方向不连续。
在北极点,四面八方只有一个方向──南,在南极点,四面八方也只有一个方向──北。
探究结论:
站在南极点的人,他的前后左右都朝向北方。
若站在北极点上则都朝向南方。
(二)学习任务二: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P60至P62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P60活动中的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2)南极地区酷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那个地区更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异?(4)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泰坦尼克号悲剧的发生,谈谈你所知道的海上浮冰?
(5)根据图片说出极地的动物名称,并归纳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极地
环境?
(6)煤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而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你知道北极和南极那个地区更冷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异?
教师点拨:
我们可以从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和冰雪的反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究结论:
1、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严寒。
2、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1)海陆热力差异。
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
南极地区大部分为陆地,而北极地区大部分为海洋。
南极地区热量散失快,所以气温更低。
(2)地形地势。
地势高,气温低。
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得多,所以气温更低。
(3)冰雪的反射作用。
南极地区的冰川广布,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
(三)学习任务三: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63和P64相关图文材料,结合图2-29和图2-31,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和南极地区有没有常住居民??
(2)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科学家去那里研究?
(3)在图2-29中指出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位置;在图2-31中找到中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位置;并观察在这些极地科考站中哪些存在极昼极夜现象?
(4)读图说出中山站在长城站的那个方向?
(5)中国极地科考队去南极考察都选择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的原因是什么?
(6)如果中国极地科考队去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最佳时间是什么季节?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科学家去那里研究?
教师点拨: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两极地区具有未经人类雕刻的原始自然环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在两极地区可以获得在其他大陆找不到的异常珍贵的科学资料。
探究结论:
1、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
2、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3、丰富的矿产资源;
4、原始的自然环境,是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结合相关材料,说出极地地区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2、谈谈如何做才能减缓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冰川融化现象?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1、精要概括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经纬度位置
海陆状况
气候特征
资源状况
代表动物
中国极地科考站名称
2、方法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充分运用了图文分析、联系对比等方法。
通过读图我们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通过解读图片和文字等资料知道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通过联系对比找到北极和南极的异同。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两极地区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科考宝地。
如果不加以保护,我们将失去它。
让我们一起努力去探寻合理的极地开发和保护路径,一起保护我们的最后一块净土。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能力训练P57—P65
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我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