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的产品优势

合集下载

经皮电刺激

经皮电刺激

4.局部感觉缺失和对电过敏患者。
常见的疼痛治疗与穴位对应如下
慢性疼痛 1. 头痛:列缺、头维、风池 2. 颈椎病:疼痛点、风池、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外关 3. 肩周炎:疼痛点、肩髃、肩髎、肩贞、肩前 4. 坐骨神经痛: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5. 三叉神经痛:下关、合谷、风池 6. 腰痛:疼痛点、大肠俞、委中 7. 胃痛:足三里、内关、中脘 8. 腹痛: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
物理特性
• (三)频率 • 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 收缩。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 所需的频率降低。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 • (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 • 通断比在1:1~1:1.5之间。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 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病情越严重,所需 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 (五)上升时间 •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 之间。
治疗废用性肌萎缩的电刺激参数

• • • • • •
严重萎缩 频率(Hz) 3~10 通电时间(s) 5 断电时间(s) 25~50 每次治疗时间(min) 5~10 每天治疗次数 3~4
中度萎缩 10~30 5~10 20~30 15 3~4
轻度或无萎缩 30~50 10~15 10~30 15 1~2
剂量的大小
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而不致痛为宜。一般15~30mA,依病耐受而定。 慢性痛宜用14~60Hz; 术后痛宜用50~150Hz; 疱疹性痛宜用15~180Hz; 周围神经损伤后痛用30~120Hz等。 一般主张由病人自己选择认为恰当的频率。 大多数患者适宜采用刺激频率100Hz,t宽0.1~0.3ms。 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而不致痛为宜。一般15~30mA,依病耐受而定。

最新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在低频电疗法中的应用和体现

最新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在低频电疗法中的应用和体现
所谓的经皮式神经电刺激就是“电气疗法”。所谓电气疗法,是藉由适 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和细胞,激发身体自然产 生吗啡,阻断、舒缓疼痛的讯息。因为它使用的是电气,所以也被归类为“ 自然疗法”的一环。经皮神经刺激疗法对健康促进与物理治疗的价值 近十 年来,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应用已不再单单局限于止痛的功能,科学家发现 ,微量、近似人体的电流,还可以刺激组织再生。组织再生是一系列的热能 与电气化学反应,也就是说,细胞再生的过程中,需要少量的电讯号,作为 进行再生过程中所需的能量。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起源
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有63%可由人类本身的生物能自行复原,21%必须依 靠药物来治疗,其余的16%才是无药可医的部份。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的发明,可回溯自古罗马时,医师用电鳗来治疗人的头痛及关节炎。一直到 数十年前发明机械后,人们才脱离以前的电鳗疗法,使用较稳定的电流输出 ,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系列产品
XY-K-SJD-C经皮神经电刺激仪 技术参数: 1、六路矩形波脉冲输出,带负压装置。 2、交流电压220V±22V,频率50Hz±1Hz。 3、额定输入功率:95VA 4、输出脉冲频率从2Hz-160Hz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5、输出脉冲宽度从20μs~500μs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6、治疗仪每路输出电流峰值为0~160mA,连续可调,允差±20%。 7、治疗定时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 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每档时间允差±10%。 8、具有三种治疗模式: a)连续输出 b)慢速断续输出,断续周期分别为4s±0.5s c)快速断续输出,断续周期分别为2s±0.2s
产品优势: ·六路矩形波脉冲输出,可治疗六个患者或六个部位; ·具有三种治疗模式可针对不同病症,自由选取,治疗更高效; ·治疗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 ·微电脑控制,高清晰度显示屏幕显示治疗信息,人机对话进行操作; ·输出低频脉冲电流,频率可连续调节; ·内置负压装置,吸附负压调节范围:0~-0.028MPa连续可调; ·国际首创,方便使用不同部位,电极头采用吸附碗内置电极固定,主机内置微型负压泵,吸引压力大小 可调,噪音小,使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加舒适并具有拔罐作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在穴位表面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来防治疾病的技术,是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结合针灸穴位的一种新疗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既保持了“电针样”的刺激特点,又得到较为温和、舒适的感觉,克服了针刺和电针的某些缺点,如针刺入时感到疼痛,有些患者惧针,儿童不易接受等。

临床上,此项技术主要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病证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且镇痛效应不易耐受,后效应较好,可反复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器械准备:1.经皮穴位刺激仪(具有具体刺激频率可调可视功能的经皮穴位刺激仪)。

2.不干胶电极片。

(二)取穴原则:1.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循经或辨证选穴。

2.根据神经肌肉解剖分布选穴。

每次治疗需选择同侧肢体2个以上腧穴,1-2对穴位为宜。

(三)操作方法:1.选穴处方根据取穴原则处方配穴后,选择2个穴位为一对,形成电流回路,一般选择同侧肢体2对穴位为宜。

2.操作步骤首先检查经皮穴位刺激仪性能良好,选取穴位后常规消毒,然后将两对输出电极(带有直径为2-3?的不干胶电极片)分别粘贴连接所选穴位。

经皮穴位刺激仪按“ON/OFF”键开机,选择相应输出频率,调整至所需治疗时间,调节刺激量,电流量输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慢慢调高至所需电流量。

3.刺激强度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病情及病变部位而定,以受刺激局部肌肉轻微跳动、患者耐受为度。

当患者对电流量刺激产生耐受时,需及时调整电流刺激量。

(四)刺激参数:主要使用的输出频率为2Hz(疏波)、100Hz(密波)、2/100Hz(疏密波)。

研究表明,2Hz电针能刺激脑啡肽、内啡肽和内吗啡肽的释放,作用于μ和δ受体发挥镇痛作用; 100Hz电针能增加强啡肽的释放,作用于κ受体产生镇痛效果;2Hz与100Hz交替出现的疏密波(2/100Hz),可引起四种阿片肽全部释放。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之所以用"经皮"(tra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

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

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

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

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

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

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TENS的主要作用是镇痛。

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尚没有推广,故下面较多地引用国外的研究资料。

(一)镇痛1. 镇痛机制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

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 类纤维。

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

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uyh,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

TENS低频治疗仪

TENS低频治疗仪

TENS低频治疗仪理疗技术1——TENS海门人民医院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一、定义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

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物理特性TENS疗法与传统的神经刺激疗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电刺激,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而TENS 则是刺激感觉纤维而设计的。

为此TENS 仪器必需具备以下条件:1.频率较高:多在2~160Hz之间,属低频范围。

2.脉冲短-或更短:一般脉冲宽度多在9~350μs之间。

脉冲太宽,传递疼痛的纤维便被激活,而且极板下离子化增加。

但脂肪组织较多者,脉冲可宽一些。

3.强度适宜:采用使病人有一种舒适感,不出现肌肉收缩的阈下强度。

这样TENS便可选择性地激发感觉的,传入神经纤维的反应,而不触动运动的,传出神经纤维的反应。

4.电流形态不统一,目前常用有以下几种波形:(1)对称的双向方波;(2)被单向方波调制的中或高频电流;(3)有对称的双向脉冲;(4)单向方波;(5)另一种不对称的双向脉冲。

三、治疗作用机制有下面几种假说:1.闸门控制假说认为TENS是一种兴奋粗纤维的刺激,粗纤维的兴奋,关闭了疼痛传入的闸门,从而缓解了疼痛症状。

电生理实验证明,频率100Hz左右,波宽0.1ms的方波,是兴奋粗纤维较适宜的刺激。

2.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假说一定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可能激活了脑内的内源发吗啡多肽能神经元,引起内源性吗啡样多肽释放而产生镇痛效果。

3.促进局部血循环:TENS除镇痛外,对局部血液循环,也有促进作用,疗后局部皮温上升1-2.5℃四、设备与治疗方法1.仪器:凡属t升、t宽、t降和f可以任意调节的低频脉冲电疗机均可应用,L64-2型多形波治疗机即可进行此种治疗。

神经肌肉经皮电刺激

神经肌肉经皮电刺激
• 2. 运动控制法。加大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向中枢传入大量的本体、运 动和皮肤感觉信息,使中枢逐渐适应这种输入信号,帮助建立正常的运动模 式。
• 用NMES来易化肌肉时,病人必须合作。电流通电时,病人尽量自己收 缩;电流中断时,病人必须放松肌肉。每次治疗时间不必太长,一般为 15min。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效果更好。
仪器
恒流型 和 恒压型
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病情越严重,所需 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 (五)上升时间 •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
之间。
临床应用
• 增加或维持ROM
• 关节周围软组织或关节本身的痉挛、挛缩,可使ROM受限。NMES作为 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增加或维持ROM。但它不能取代被动牵拉、主动运 动等疗法。
0.05~100ms可调。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 麻痹的肌 肉)。
物理特性
• (三)频率 • 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
收缩。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 所需的频率降低。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
• (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 • 通断比在1:1~1:1.5之间。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
治疗方法
• 1.准备做治疗的海绵 • 2.操作机器,调出处方。 • 3.根据患者的病症及其治疗部位,确定吸附位置。 • 4.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来调整刺激量强度.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 (TENS)
根据闸门(阻断疼痛的神经机制)控制等假说,广泛应用于控制急、慢性 疼痛。这是一种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通过皮肤电极,将低频脉冲电 流输入人体的治疗方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

之所以用"经皮"(tra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

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

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

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

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

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

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TENS的主要作用是镇痛。

由于它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尚没有推广,故下面较多地引用国外的研究资料。

(一)镇痛1. 镇痛机制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

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 类纤维。

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

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uyh,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近年来,经皮穴位电刺激(PENS)治疗中风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本文将从治疗机制、临床应用和研究现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脑血管的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中风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穴位的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经络,改善器官功能,对中风病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PENS治疗中风病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ENS可以通过刺激穴位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可以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症状。

PENS可以增加局部组织的血流量,促进脑细胞的供氧和营养,从而改善脑组织的功能。

PENS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传导,提高中风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临床应用方面,PENS治疗中风病主要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电刺激。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阳白、头丸、巨阙等,这些穴位可以刺激脑部的相应区域,达到改善中风病症状的效果。

电刺激的参数包括电流强度、频率和脉冲宽度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PENS治疗中风病还常常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针对PENS治疗中风病的研究现状,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其疗效显著。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PENS治疗对中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

一些临床观察研究也表明,PENS治疗可以显著减轻中风病患者的疼痛,提高肢体活动能力。

目前PENS治疗中风病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

许多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有限。

治疗方案和参数的差异较大,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应用PENS治疗中风病的最佳时间窗口和疗程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它可以通过多个机制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介绍: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简称TENS)是一种低频脉冲电疗仪,通过皮肤电极,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对疼痛为主的疾病进行治疗。

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产品的工作及治疗原理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工作原理:通过皮肤电极,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对疼痛为主的疾病进行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治疗原理:由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细胞,激发身体产生吗啡,阻断疼痛的信息,舒缓疼痛。

二.产品的型号及参数
XY-K-SJD-A型
三路双向不对称低频脉冲
交流电压220V±22V,频率50Hz±1Hz。

额定输入功率:21V A
输出脉冲频率从2Hz-160Hz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输出脉冲宽度从20μs~500μs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治疗仪每路输出电流峰值为0~160mA,连续可调,允差±20%。

治疗定时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每档时间允差±10%。

XY-K-SJD-B型
六路矩形波脉冲输出。

交流电压220V±22V,频率50Hz±1Hz。

额定输入功率:45V A
输出脉冲频率从2Hz-160Hz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输出脉冲宽度从20μs~500μs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治疗仪每路输出电流峰值为0~160mA,连续可调,允差±20%。

治疗定时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每档时间允差±10%。

XY-K-SJD-C型
六路矩形波脉冲输出,带负压装置。

交流电压220V±22V,频率50Hz±1Hz。

额定输入功率:95V A
输出脉冲频率从2Hz-160Hz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输出脉冲宽度从20μs~500μs范围内,连续可调,允差±20%。

治疗仪每路输出电流峰值为0~160mA,连续可调,允差±20%。

治疗定时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每档时间允差±10%。

微电脑控制,高清晰度显示屏幕显示治疗信息,人机对话进行操作;·输出低频脉冲电流,频率可连续调节;
·内置负压装置,吸附负压调节范围:0~-0.028MPa连续可调;三.产品的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骨折、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灼性神经痛、幻肢痛、颈椎痛、关节痛、腹痛、牙痛、腰痛、胃痛、痛经、软组织或关节急性扭伤、损伤所致肿痛、术后痛、产痛等。

禁忌症:1.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特别是按需型起搏器更应注意,
因为TENS的电流容易干扰起搏器的步调。

2.刺激颈动脉窦。

3.早孕妇女的腰和下腹部。

4.局部感觉缺失和对电过敏患者。

四.产品的注意事项
1、使用本产品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所述要求进行操作。

2、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产品。

3、儿童、老人、急症患者及无自理能力患者应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4、在治疗前后与患者接触的电极板,建议使用医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

5、因每人阻抗值有差异,阻抗值的过大或过小有可能会对产品参数造成影响。

因此建议治疗时,强度应遵循由小到大小的原则,时间由短到长的原则。

循序渐进,强度以患者耐受力为准。

6、输出电极导线要与电极片接触完好,电极插头要与仪器插座插好,治疗中绒布套水份不要拧太干,套入电极时,严防反置。

套好布套的电极要与人体紧密接触,否则有灼伤危险。

7、治疗中对电流及电极板过敏的患者、及使用中患者产生的任何不适均应立即停止治疗。

8、使用某一治疗状态时,在有电流输出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改变脉冲宽度和频率,否则患者会有强烈刺激的感觉,频率越高,脉冲越宽,则刺激强度越大。

9、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操作者应及时摘除使用者身上电极,并关闭仪器电源。

待厂家维修完毕确保性能稳定后在进行使用。

10、电极放置在人体上以后,不要开关仪器电源,否则会有瞬间电击感。

故应在打开电源开关后固定电极,在关断电源开关之前取下电极。

11、在输出治疗时,不得任意挪动治疗仪和体位以及拉动拽摇电极线和绑带,以免造成接触不良及输出不稳定。

12、治疗中停电,请及时将强度旋钮调至零位,关闭电源并摘除患者身上电极板。

以确保不会瞬间来电产生输出给患者带来不适。

13、、两电极不可同时置于心脏前后。

14、靠近胸部使用电极会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
15、使用植入式电子装置(如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应使用本治疗仪;
16、把高频设备和治疗仪同时连接到一个患者时,在治疗仪电极处可能引起烧伤并可能损坏本治疗仪;
17、本仪器在使用时应远离电磁辐射干扰源,如短波、微波、CT、核磁等高频设备,一般应远离30米以上,并隔房间使用或屏蔽。

不要与其同用一个电源,否则可能引起治疗仪的输出不稳定;
18、请使用机器所配置的电极板,不得随意更换其它厂商提供的电极板,否则有可能因与治疗仪不匹配造成输出值的不稳定影响正常使用。

19、治疗上输出线的两极切勿相碰,以免引起短路而损坏机器,从而严重降低了治疗效果。

五、产品适用范围
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的辅助治疗。

六、产品的优势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不再单单局限于止痛的功能,微量、近似人体的电流,还可以刺激组织再生。

七、收费标准:
收费编码项目名称省市县说明
470000017 脉冲电整体辩证治疗技术110 100 90 每增加一个治疗通道,增加50元。

八、效益分析:
按每台仪器同一时间内只治疗一个患者,每个患者治疗30分钟,每天按8小时计算,每天共治疗16个患者,每月22个工作日,按市级医院收费标准100元进行计算,每天收益1600元,一个月获益35200元,一个月收回成本,一年获益35200×12=42.24万元。

此型号为3通道,也就是同一时间内可治疗3个病人或3个部位,则每月可最大获益105600元,一年最大获益12672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