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

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
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背景 (1)

1.2气象水文 (1)

1.3地质 (2)

1.4总体布置 (2)

1.5施工组织设计 (2)

1.6环境评价 (3)

1.7劳动安全 (3)

1.8工程管理 (3)

1.9投资估算 (4)

1.10效益评价 (4)

2概况 (4)

2.1水库概况 (4)

2.2水库污染现状 (4)

2.2.1生活污水 (5)

2.2.2农业面源污染 (5)

2.2.3水土流失 (5)

2.3工程建设必要性 (5)

2.3工程建设必要性 (5)

2.3.1是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需要 (5)

2.3.2是“五个重庆”建设发展的需要 (6)

2.3.3是打造北部新区“一流投资环境”的需要 (6)

2.3.4确保水库防洪功能的需要 (7)

2.4设计依据 (7)

3工程总体布置 (8)

4工程设计 (9)

4.1水源涵养林 (9)

4.2生态浮床 (11)

4.3人工湿地 (12)

4.4环形步道 (13)

5施工组织设计 (13)

5.1 施工条件分析 (13)

5.1.1 工程条件 (13)

5.1.2 水文气象条件 (13)

5.1.3 对外交通运输条件 (14)

5.1.4施工场地条件 (14)

5.1.5施工期供电供水 (14)

5.2 施工主要材料供应 (14)

5.3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 (14)

5.4 施工总体布置 (15)

5.5 施工组织 (16)

5.6 施工总进度 (16)

6环境评价 (16)

6.1环境保护目标 (16)

6.2施工期环境影响 (16)

6.2.1工程施工占地对环境的影响 (16)

6.2.2水环境影响分析 (17)

6.2.3大气及声环境影响分析 (17)

6.2.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7)

6.2.5人群健康影响分析 (17)

6.3建成运行期环境影响 (18)

6.3.1对水环境的影响 (18)

6.3.2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18)

6.4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8)

6.4.1污(废)水处理措施 (18)

6.4.2粉尘防治措施 (18)

6.4.4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9)

6.4.5噪声及振动防治措施 (19)

6.4.6人群健康保护措施 (19)

7劳动安全 (19)

8工程管理 (19)

8.1建设管理 (19)

8.2 财务管理 (20)

8.3 工程运行管护 (20)

9工程投资概算 (22)

9.1工程概况 (22)

9.2投资概算依据 (22)

9.3投资概算方法 (22)

9.4投资估算结果 (25)

9.5资金筹措 (27)

10效益评价 (27)

10.1生态效益 (27)

10.2社会效益 (27)

10.3经济效益 (27)

1综合说明

1.1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城区水资源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搞好“五个重庆”建设,保证重庆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目标的实现,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渝委办〔2011〕49号)要求,必须加强水库水生态修复。

胡家沟水库是天湖美镇社区附近居民重要的景观娱乐水源,也是将来颐和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周围环境,也与该区域居民的健康关系密切。由于,水库周边原有部分居民和一个养猪场,废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加上居民季节性利用水库周边土地(枯水季节),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库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北部新区的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大局,也事关重庆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已迫在眉睫。

按照重庆市水利局《关于申报2011年重庆市主城区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通知》要求,重庆市北部新区农林水利管理所委托西南大学对该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初步设计。

1.2气象水文

胡家沟水库所在北部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陆季风显着,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夏旱,秋短夏长,初夏多雨,盛夏炎热,秋多阴雨,降水丰沛,光热同季,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多伏旱,多云雾,少日照。依据渝北区气象站1960到2004年45年的统计资料,多年均气温17.1℃(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6.3℃,8月份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3.8℃。渝北区(包括北部新区)最低海拔159m,最高海拔1460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25h。

胡家沟水库蓄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多年平均降水量1144.1mm,年际变化在819.1mm-1670.8mm之间。降雨主要集中于4-10月,占全年的85.9%,11月至次年的3月仅占年降雨量的14.1%,暴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多发生在7、8月,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864mm。

胡家沟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0.833km2 ,库周较为陡峻的山坡坡度和沟道纵坡为山洪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条件。在强烈暴雨作用下,雨水迅速由坡面向沟谷汇集,可能形成强大的暴雨山洪进入水库。

1.3地质

胡家沟水库的地质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向斜川东褶皱带;按地质力学的观点则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江北向斜。沉积岩广泛发育,出露地层主要是侏罗系,其次为三叠系,二叠系地层仅在西北及东北的背斜轴部有少量出露,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于河流沿岸和山麓坡脚。侏罗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向斜丘陵谷地,为一系列紫红色泥、页岩和砂岩互层,主要为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和遂宁组地层;三叠系地层则分布于背斜山地及两翼;背斜轴部为嘉陵江组的石灰岩和飞仙关组的沙泥岩夹灰岩;两翼为须家河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煤层。二叠系地层主要为长兴组的灰岩和龙潭组的沙泥岩夹煤层。

1.4总体布置

工程主要有生态浮床共100座,水源涵养林各类苗木10490株,湿地植物98900株(丛),环形步道1227米,底泥清淤1853.3m3,泄水孔底板修复15个。

1.5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条件

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水源涵养林工程、生态浮床工程、湿地工程,还包括水库底泥清淤工程、泄水底孔修复工程和水库环形步道工程。胡家沟水库位于北部新区天湖美镇社区,属北部新区核心区,南面与华延汽车市场和棕榈泉国际花园相邻,北面是金鹏北城华府。

(2)对外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水库东侧是南北向的金开大道,北面与金州大道相邻,且施工机械通过大坝能进入水库周边施工。

(3)施工期供电供水

由于胡家沟水库位于北部新区,供水供电都十分方便,可直接利用现有的供水供电设施,节约水电的输运成本。

(4)施工主要材料供应

水泥:该工程所需水泥从就近水泥经销商处购买。

砂:工程所需砂可到附近砂场购买。

苗木:由于工程所需苗木数量比较大,可先对市场进行调查,选定供应商,由供应商直接供货。

其它:浮床工程所需泡沫板、塑料花盆可到厂家定制。

(5)施工布置

工程根据地形情况在有空地平坦的地方选为料场堆放处,施工办公生活区租用就近民房和建施工临时工棚,工程施工中所有弃渣及废弃料大部分回填处理。

(6)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施工特点,工程计划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全部实施完成。

1.6环境评价

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后提高了水质,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水源涵养林以及生态浮床的建设在净化污水的同时也发挥了景观作用,并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地区的温度、湿度与舒适度。总体,对环境将产生有利和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是次要的。不利影响可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减免,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7劳动安全

项目经理必须对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部应设工程安全负责人,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应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拆卸材料应及时清理,分别堆放在指定场所。

1.8工程管理

实行工程建设“四制”制度,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程监理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实行项目目标管理,项目实施采取合同管理方式,项目竣工后,逐级对项目进行验收。

加强国家投资经费监管,加强配套资金使用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跟踪审计。

落实项目实施后的湿地、涵养林及生态浮床的管护。

1.9投资概算

总投资230.31万元,其中重庆市级投资100万元,用于生态浮床工程、湿地植物工程和水源涵养林建设,剩余130.31万元由北部新区自筹。

1.10效益评价

该工程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但能达到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2概况

2.1水库概况

胡家沟水库属嘉陵江水系,位于北部新区人和街道天湖美镇社区,该工程于1958年动工,1959年竣工投入使用。工程正常水位面积29亩,设计坝型为土坝,坝长100m,最大坝高11m,正常蓄水位359.8m,兴利库容8.9万m3,校核洪水位361.3m,总库容12.5万m3,属小二型水库。水库集水面积0.833km2。

2.2水库污染现状

胡家沟水库是天湖美镇社区重要的景观娱乐水源,水库周边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是一个快速城市化的区域,也是一个受自然-人为干扰非常严重的区域。调查发现,胡家沟水库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水面越来越窄,水质为劣质V类(见表2-1)。污染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表2-1 胡家沟水库水质单位:mg/L

2.2.1生活污水

胡家沟水库周边人口稠密,在过去属城郊结合部,因而,还有许多散居农户,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50%,散居农户的生活污水则直接向外排放,水库自然成为这些生活污水的汇聚地。

2.2.2农业面源污染

由于胡家沟水库过去属城郊结合部,水库周边尚有许多农田,村民在种植蔬菜、水果、粮食时施肥、打农药,甚至部分村名在水库附近季节性利用土地(枯水季节)。此外,水库本身也开展水产养殖,周边除农户散养外,更有规模畜禽养殖,由此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2.2.3水土流失

胡家沟水库周边地形复杂,坡度均在10°以上,森林植被覆盖率很低,加上附近村民不断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湖底不断被抬高,大大减少了库容,降低了水库防洪泄洪功能,给附近居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可见,由于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胡家沟水库污染严重,水质堪忧。近年来,随着该区经济快速发展,天湖美镇已规划在北部新区城市发展之中心地带。胡家沟水库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北部新区的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大局,因此,开展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已迫在眉切。

2.3工程建设必要性

2.3工程建设必要性

2.3.1是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需要

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发展环境,重庆市从2010年开始启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争取到2013年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的指标,环境质量方面,要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等。此外,创模第10项指标要求,市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根据此项要求,胡家沟水库水为该区域重要

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其水质远未达到创模要求。因此胡家沟水库的生态修复工程是重庆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所必需。

2.3.2是“五个重庆”建设发展的需要

2008年7月20日,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五个重庆”首次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成为重庆的重要战略决策。"五个重庆"是引领全市人民奔小康的5项重要举措。“五个重庆”之“森林重庆”即是实行“生态优先、绿色兴政”。

按照“森林重庆”的目标要求,到2012年,北部新区人均城市绿地达到20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50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到56%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景观带全长约16.5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重庆“两江四岸”最靓丽的嘉陵江沿江景观带景观将逐步展现。

“森林重庆”之“水系森林工程”是要巩固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工程建设成果,库周第一山脊线以下,要全面绿化,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为重点,长江干流及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穿绕区县城区或兼有饮水水源的支流两岸、中型以上水库及饮用水源水库都要建设100米林带;搞好农村库塘周边绿化。工程造林总规模70万亩,以涵养水源、防护生态,其目标是促进城市、人、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山川秀美、生态良好、舒适宜居的“森林重庆”。

“五个重庆”的生态建设要求提高城市绿化质量,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同时也倡导生态文明的思路,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推进城乡绿化大发展。胡家沟水库的生态修复工程是对“五个重庆”生态建设的响应,对于北部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3.3是打造北部新区“一流投资环境”的需要

北部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北靠国际空港,南临重庆中央商务区,西依嘉陵江,东接长江黄金水道,紧临重庆保税港区,具有中国西部唯一的集水运、航空、公路、铁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优势。不仅如此,北部新区还拥有主城独一无二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由28个山地水库湖泊和11条溪谷组成的、面积达1.45平方公里的水系与湿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发展之初,这里就充分体现着都市风貌展示区的"宜居、森林、景观、休闲"理念。2008年4月,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李奕贤率领的商务代表团考察北部新区时评价:"这里交

通便捷,环境一流,是理想的投资和休闲场所"。然而,近年来快速和略显粗放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出的大量废弃物逐渐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凸显。因此,保护和维护北部新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成为当务之急。而改善水库水质,增强水库和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持续发展为前提,经济持续发展为核心,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北部新区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3.4确保水库防洪功能的需要

重庆暴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多发生在7、8月。胡家沟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0.833km2 ,库周较为陡峻的山坡坡度和沟道纵坡为山洪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条件。在强烈暴雨作用下,雨水迅速由坡面向沟谷汇集,可能形成强大的暴雨山洪进入水库。因此,库底清淤以最大限度保证水库容量,库岸修建水源涵养林、湿地等积极应对措施,均可一定程度缓解暴雨洪水对水库的压力,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功能保障作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在北部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大大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在人民物质水平快速提高的条件下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因此,胡家沟水库还将作为重要的备用水源、娱乐景观用水区,必须保证水质。因此,建设胡家沟水库生态修复工程,是实现水库水功能的需要。

可见,实施胡家沟水库的生态修复,对改善水库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重庆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升北部新区乃至重庆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4设计依据

2.4.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5.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2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1994.7.1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

(10)《退耕还林条例》(2003.1.2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1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7.10);

(13)《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规定》(2002.83);

2.4.2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

(5)《水质采样技术规范》(SL187-96)

(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1997)

(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导则》(RISN-TG006-2009)

(1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1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

(12)《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1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 Y/T 1607-2003);

(14)《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1557-2000);

(1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

2.4.3参阅资料

(1)《重庆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

(2)《重庆市水功能区划修编报告》

(3)《重庆市水利局关于申报2011年重庆市主城区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通知》

(4)《北部新区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3工程总体布置

工程主要有生态浮床共100座,水源涵养林各类苗木10490株,湿地植物98900株(丛),环形步道1227米,底泥清淤1853.3m3,泄水孔底板修复15个。4工程设计

4.1水源涵养林

胡家沟水库水源涵养林面积为3hm2,布局在胡家沟水库周围15-20m。

(1)造林类型

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设计造林类型。人工造林分混交林和纯林两个造林类型。混交林混交类型包括乔木+灌木混交、针叶树+落叶阔叶树混交、针叶树+常绿阔叶树混交,经济林为纯林。

(2)树种选择与配置

水源涵养林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低水耗、保水保土能力强、低污染和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乔灌木,并以乡土树种优先选用和栽植。结合项目区土壤、气候条件,项目区防护林建设选用樟树、栾树、水杉、垂柳等作为乔木树种,要求树木胸径规格在10cm以上。考虑到项目所在地地表生态恢复能力强的特点,除人工种植乔木带外,适当种植三角梅、多花蔷薇等灌木树种和草种即可。草种选择扁穗牛鞭草、狗牙根、野古草等。

为尽早发挥水源涵养防护林带的保护作用,采用大树或大苗造林,防护林带建设采用多层次的“乔—灌—草”混交林模式:

模式一:该模式主要应用在水库沿岸,配置垂柳、枫杨等主要树种,以规格较大的枫杨作点缀,布设于水库沿岸附近,并在乔木林间隙栽植少量的灌木树种。

模式二:该模式主要应用于水库的主体区域,配置广玉兰、桢楠、合欢、红枫、木芙蓉等树种,其中红枫与木芙蓉栽植成块状,利于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其他树种均匀栽植在水库周围,并在乔木林下均匀栽植多花蔷薇和三角梅等灌木树种,在地形较突出的位置,以黄葛树大树作为点缀。

模式三:在水源涵养林外围,栽植香樟、栾树等树种,并在其下栽植灌木树种,主要起固土保水和净化坡上方汇集的水源。

(3)树种布局

应根据土壤、土质、坡度等立地条件,合理选配树种。立地条件较好的水库周边,以垂柳、枫杨等大规格的景观型水源林树种为主;立地条件较差的山体上部,以栽植耐干旱、耐脊薄、适生性强的乡土树种和灌木树为主;裸岩及难利用地,以栽植耐干旱的灌木或藤本植物为主。

(4)初植密度

乔木株行距为2.5m×5.0m,灌木株行距1.5m×2.0m,草籽播撒于林间。

(5)整地

为保护好原生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整地方式以局部团块状整地为宜。整地方法及规格视林种、树种及立地条件而定,设计有穴状整地、鸡窝凼整地等不同的整地规格。整地时间以秋、冬季为宜。

①穴状整地。为主要整地方式,采用圆形或方形坑穴,大小因林种和立地条件而异。水源林大树造林的,整地规格为100×100×80cm,一般生态林为40×40×30cm。

②鸡窝凼整地。对部分坡度大于25度,土层厚度<40cm的裸岩地等难造林地或部分大苗造林地实行鸡窝凼整地。并可采取局部堆土筑穴的办法,尽可能增加堆土厚度,筑穴后应将坑的外边坡筑紧,防止水土流失。

(6)苗木规格

种苗的选择必须根据立地条件,小班的功能和林种、造林类型确定,同时考虑到工程能尽快见到成效,项目区人工造林的种苗应根据设计要求,尽量选择胸径10cm以上的大规格种苗,并严格苗木质量,所有苗木必须为检验合格的苗木。并将种苗合格证、检疫证、产地、品种标签等证书存档备案。

(7)造林方法

苗木起苗后要沾泥浆护根,运输时用稻草对根部包装,洒水湿润,栽植时用容器提苗,做到当天起苗当天栽完,或者到达栽植地后进行假植,随栽随取。

栽植方法采用穴植,在整地后就可打窝造穴。穴植的技术要求是“三填、两踩、一提苗”,即一填表土于坑底,把苗木放入穴中央,再填一些湿润土于根底,用脚踩实一次,将苗木稍向上轻轻提一下,使苗根舒展,与土壤密接,再将生土填入踩实,最后覆些土保墒,并浇灌定根水。栽植深度一般以超过原根系5-10 cm 为准。

(8)种苗供应设计

根据规划设计,胡家沟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需各类苗木10490株,具体见表4-1。

4.2生态浮床

生态浮床,是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污染物质,同时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污染物,从而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

(1)生态浮床设计

典型的湿式有框浮床组成包括 4 个部分:浮床的框体、浮床床体、浮床基质、浮床植物。

①浮床框体。浮床框体要求坚固、耐用、抗风浪,目前一般用PVC 管、不锈钢管、木材、毛竹等作为框架,本项目浮床框体采用PVC 管,该管无毒无污染,持久耐用,价格便宜,重量轻,能承受一定冲击力。

②浮床床体。浮床床体是植物栽种的支撑物,同时是整个浮床浮力的主要提供者。本项目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这种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浮力强大、性能稳定的特点,而且原材料来源充裕、不污染水质、材料本身无毒疏水,方便设计和施工,重复利用率相对较高。

③浮床基质。浮床基质用于固定植物植株,同时要保证植物根系生长所需的

水分、氧气条件及能作为肥料载体,因此基质材料必须具有弹性足、固定力强、吸附水分、养分能力强,不腐烂,不污染水体,能重复利用特点,而且必须具有较好的蓄肥、保肥、供肥能力,保证植物直立与正常生长。本项目使用的浮床基质为海绵。

④浮床植物。植物是浮床净化水体主体,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适宜当地气候、水质条件,成活率高,优先选择本地种;根系发达、根茎繁殖能力强;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植株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本项目使用的浮床植物有水生美人蕉、香根草、香蒲、菖蒲、石菖蒲、水浮莲、凤眼莲等。(2)生态浮床工程量及建设地点

生态浮床在治理区域分片布置,生态浮床由若干单体结构组成,根据治理区域水域面积的大小而定。对于生态浮床单体结构的工程量如下表所示。生态浮床工程建设在胡家沟水库内库岸周边,起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作用,本工程共设置生态浮床100座。

表4-2 生态浮床工程量表

4.3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①基质

目前广泛应用的人工湿地基质主要有沙粒、沙土、土壤和石块。基质一方面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 也为水生植物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 是湿地化学反应的主要界面之一。污水通过湿地时, 基质通过吸收、吸附、过滤、离子交换或络合等途径去除污水的氮磷营养物质, 酸碱度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项目人工湿地基质直接采用项目区当地沙粒、石块,以及当地现有土壤。

②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重要作用。植物的选择有几个原则:根系发达,输氧能力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优先选择本土植物;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具有抗冻、抗病害能力;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容易管理;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

根据项目区实际,选择芦苇、水生美人焦、菖蒲、再力花等作为人工湿地挺水植物。

③人工湿地面积

人工湿地面积10亩,种植湿地植物98900株(丛)。

4.4环形步道

路基采取人工捡平夯实或土石方回填夯实,铺设碎石垫层,路面宽0.6m。平直段路面面层为0.1m厚的C15现浇砼,路面每隔6m设一道横向沉降缝,沉降缝宽2cm;台阶式梯步步高0.2m,步宽0.30m,路面面层及梯步立面均为C15

现浇砼路面,厚度0.1m。长30~50m设平台一座。如排水沟的水流须穿越路面,其路板下设穿路小涵洞,涵洞截面尺寸为宽0.3m,高0.3m,采用M7.5浆砌砌筑砖,墙厚0.12m,涵洞顶用路板铺盖。

5施工组织设计

5.1 施工条件分析

5.1.1 工程条件

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水源涵养林工程、生态浮床工程、湿地工程,还包括水库底泥清淤工程、泄水底孔修复工程和水库环形步道工程。胡家沟水库位于北部新区天湖美镇社区,属北部新区核心区,南面与华延汽车市场和棕榈泉国际花园相邻,北面是金鹏北城华府。

5.1.2 水文气象条件

胡家沟水库所在北部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陆季风显着,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夏旱,秋短夏长,初夏多雨,盛夏炎热,秋多阴雨,降水丰沛,光热同季,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多伏旱,多云雾,少日照。依据渝北区气象站1960到2004年45年的统计资料,多年均气温17.1℃(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6.3℃,8月份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3.8℃。渝北区(包括北部新区)最低海拔159m,最高海拔1460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25h。

胡家沟水库蓄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多年平均降水量1144.1mm,年际变化在819.1mm-1670.8mm之间。降雨主要集中于4-10月,占全年的85.9%,11月至次

年的3月仅占年降雨量的14.1%,暴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多发生在7、8月,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864mm。

胡家沟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0.833km2 ,库周较为陡峻的山坡坡度和沟道纵坡为山洪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条件。在强烈暴雨作用下,雨水迅速由坡面向沟谷汇集,可能形成强大的暴雨山洪进入水库。

5.1.3 对外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水库东侧是南北向的金开大道,北面与金州大道相邻,且施工机械通过大坝能进入水库周边施工。

5.1.4施工场地条件

胡家沟水库库周施工区域地形平缓,地势起伏变化较小,施工场地较为优越。

5.1.5施工期供电供水

由于胡家沟水库位于北部新区,供水供电都十分方便,可直接利用现有的供水供电设施,节约水电的输运成本。

5.2 施工主要材料供应

水泥:该工程所需水泥从就近水泥经销商处购买。

砂:工程所需砂可到附近砂场购买。

苗木:由于工程所需苗木数量比较大,可先对市场进行调查,选定供应商,由供应商直接供货。

其它:浮床工程所需泡沫板、塑料花盆可到厂家定制。

5.3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

本项目施工涉及到水利、工民建、园林等方面的施工规范和规定,因此各项目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必须符合以上有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

(1)涵养林

水源涵养林以“乔—灌—草”种植形式为主。乔木选用香樟、杜英、天竺桂等作为乔木树种,以枫香、木芙蓉作为点景树种。灌木选用木荷、多花蔷薇。草种选择扁穗牛鞭草、野古草、匍茎剪股颖、细弱剪股颖、高羊茅、草地早熟禾等。采用穴状整地。乔木株行距为3m×3m,灌木株行距3m×3m,林间种植草皮。

(2)生态浮床

浮床框体采用PVC 管,浮床床体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浮床基质采用海绵,浮床植物有水生美人蕉、荻、香根草、香蒲、菖蒲、石菖蒲、水浮莲、凤眼莲、水芹菜、水雍菜等,分布在库岸四周。

(3)挺水植物

库面东边至坝前及中部廊道下首种植挺水植物。为保持与原有挺水植物相协调,本方案选择香蒲和旱伞草,采用两种植物间种的方式,初植株组间距为0.5m。在水库中部廊道下首种植挺水植物,两侧采用水生美人蕉和紫色鸢尾间种的方式,中间采用旱伞草和凤眼莲间种的方式,初植株组间距为0.5m。

(4)浆砌条石

砌石主要是坝前挡墙墙身。条石由汽车转运至料场,再由人力转运至所需部位进行人工施工。浆砌条石采取人工安砌,水泥砂浆用砂浆拌合机拌合,手推胶轮车上料。

(5)土方开挖

主要包括岸坡整治和树种的种植等项目,采取人工开挖,人工挑抬运输。

(6)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主要是坝前左岸坝坡的整治,采用水库东面岸坡整治的废弃土石和附近开挖土石进行回填,采取机械开挖,由汽车转运至回填区,逐层夯实。5.4 施工总体布置

(1)布置原则

施工布置本着以材料运输、现场施工为中心并考虑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其它用地,避免干扰。主要考虑原则有:

①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②施工区域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③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④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和生活;

⑤施工布置宜采用集中与分散布置相结合。

(2)施工布置

工程根据地形情况在有空地平坦的地方选做为料场堆放处,施工办公生活区租用就近民房和建施工临时工棚,工程施工中所有弃渣及废弃料大部分回填处理。

5.5 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布置措施、施工难度、规模大小、设计标准等确定,专业工程公司施工,确定项目法人,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

5.6 施工总进度

(1)施工进度编制原则

①根据“突出重点、保护为本,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对水源涵养林、生态浮床、湿地工程等工程措施进行统筹安排,分期实施,以有效改善水库水质和实现水库的综合效益。

②在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尽量均衡生产,提高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以降低工程总造价。

③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减少施工干扰,使工程施工协调有序进行。

(2)施工工期安排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施工特点,工程计划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全部实施完成。

6环境评价

6.1环境保护目标

(1) 保护工程区水土资源及自然生态资源,有效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

(2) 有效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及噪声污染,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3) 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迹地进行生态修复,并结合工程要求,大力植树种草,种植水生植物,有效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4)水库水域按Ⅲ类水域环境功能进行保护。

6.2施工期环境影响

6.2.1工程施工占地对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总布置规划中,施工临时设施与永久工程统一规划,临时设施尽量与永久设施相结合,尽可能利用现有施工场地或工程永久管理范围占地作为施工期临时用地,有效地减少征地范围。

(1)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工程永久占地不涉及耕地,对当地耕地资源和生产无影响。

(2) 对植物资源的影响

施工建设活动将损坏地表植被,工程区自然植被稀疏,受影响的主要为杂木,在工程完工后,将被新植乔灌草所替代。对区域生态多样性、生物量影响很小。

6.2.2水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含悬浮物较高的砂石骨料冲洗废水,机械维修、冲洗的含油废水等,若处理不当,将对周围土壤及水库水产生不利影响。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日常洗涤等排水,污染物中悬浮物、有机污染物较多,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等。产生的生活污水若任意排放,将对周围土壤、水库水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6.2.3大气及声环境影响分析

大气环境染污源主要为工程开挖,砂石等原材料装卸、堆放时随风扬起的粉尘以及交通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以上污染源对附近局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原料使用量不大,对附近居民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声环境影响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对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将造成一定影响,但本工程施工期较短,不利影响较小。

6.2.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程弃渣和生活垃圾等废物。工程弃渣若防护不当,在雨水冲淋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对周围土壤及水库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对周围环境及地下水均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6.2.5人群健康影响分析

施工人员生活区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将污染水环境,影响水库及周围卫生环境。卫生条件不好,苍蝇、蚊子大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第十章专项规划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论文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如何合理的制定完整的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并简单列出修复水生态环境的规划措施及水源净化方法。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河流环境保护修复规划治理 一、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概述: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说,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生态环境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湿地消失、江河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大面积的水体被覆盖, 河道被硬化、渠化, 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 河流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 河流自净能力丧失等问题,导致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状态的河流整治工程进行了反思, 并逐步对已改造的河流进行了回归自然状态的再改造。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内容有两项, 即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同步进行, 保护推动修复, 修复促进保护。其一, 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对水体及涉水部分进行保护, 包括保护水量水质, 防治水污染, 使其质量不再下降。同时保护水系和河流的自然形态, 保护水中生物及其多样性, 保护水生物群落结构, 保护本地历史物种、特有物种、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栖息地。此外, 还要注意保护水文化。其二, 对已经退化或受到损害的水生态环境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修复, 遏制退化趋势, 使其转向良性循环。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工程技术措施应是综合性的, 可利用现有的或建设湿地保护区、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控制点源和非点源等) 、清除内污染源(受污染的淤泥二次释放, 还有藻类和其他水生物残体等) 、相机以水工程科学调度调水释污、河道整治、水系调整、建设江河湖泊生态护坡护岸工程、滨水生态隔离带工程(包括滨水景观绿化带) 、河道曝气、前置库等各项工程技术措施, 进行合理选配。目的是要起到削减污染物产生量和进入水体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 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 使水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配套, 确保工程技术措施的全面实施, 发挥其最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效果。【1】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原则。 水利部《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包括: 遵循自然规律原则、经济社会现实可行原则、保护与修复长期性原则、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原则【2】。 (1) 遵循自然规律是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健康江河湖泊应该是生态功能与开发利用功能和谐统一的, 既有良好的生态, 又能够合理利用, 造福人民。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 既要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要可持续开发利用其使用功能,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要树立与江河湖泊和谐共处观念, 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水的关系。国内一些湖泊的治理经验表明, 要慎重采取换水和清淤的措施来改善水生态环境, 否则, 都极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要深化对江河湖泊的自然生态规律的研究,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发表时间:2018-10-18T10:41:30.7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作者:郭永研[导读] 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要措施,但是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破坏也不容忽视。郭永研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广西梧州 543000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要措施,但是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关键词:水库水生态;保护;修复 引言 我国的水资源比较短缺,兴建水库巨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在水库发挥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同时,加强水库的水生态保护及修复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水库的生态环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游及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水平,水库水生态的保护及修复工作不应仅限于库区管理范围,应当从水库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1水库修建的生态破坏问题 1.1水库生态环境改变 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由原来的河流—陆地生态变为水域—消落带—陆地的生态结构。拦河筑坝使单一的河流生境分化为河流区域、过渡区域和坝前的敞水区域。泥沙在坝前沉积,导致下游河床下切严重,水生栖息地面积减小。整个水库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也会因河川径流特征、泥沙输送形式的改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2生物群落结构改变 修筑闸坝切断了河流的连续性,洄游性鱼类难以通过,降低了物种的生存能力。水库的出现导致河流的水流条件、混浊度、温度分布规律和矿物质营养来源改变,使原生物群落中部分物种消失,破坏了食物链的完整性,种群结构中优胜劣汰,新的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同时,在农业、林业、渔业等发展的过程中,不恰当的引进新物种,造成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1.3建设及运行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库在建设期间破坏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建筑垃圾的不合理堆放、土石方工程产生的粉尘、混凝土系统产生的碱性废水、生活污水等都不可避免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水库运行期间,水库蓄水调节,出于兴利目的的水力发电造成河流水量季节性交替消失,枯水期下游生态需水量难以保障。 2水库的环境污染问题 2.1水库外源污染 降雨是河流径流的重要来源。降雨在补充河流水源的同时也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X、NOX、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等带入水体。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工业废水中有害成分复杂,包含可自然降解和不能降解的物质,未经处理的乱排乱放将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城市地表径流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促使水体中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增多。根据区域产流、汇流的特征,超出水体自净能力的污染物质最终都将到达库区。 2.2水库内源污染 外源污染是水库产生内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外来污染物质在水库不断累积、叠加,有可能使水库成为新的污染源。水库底部的淤泥在缺氧条件下,将使氮磷类营养物、铁锰类重金属向水体溶解,即使在无外源污染的水库中,这种叠加作用也可能造成水质恶化、富营养问题。水库内的浮游生物、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尸体也是内源污染的一种来源。不规范的库区渔业发展,进一步导致了水库污染加剧。 3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3.1沿河生态修复技术 我国现阶段水库建设选址除坝址占用河道外,施工营地、管理房及料场等往往是在河流沿岸或者是河流周边。建设过程中对河流沿河周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期需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生态修复减轻水库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河流沿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季节性河道方式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在河道两岸种植各类植物,以此形成一个生物隔离带,这样一来,既可以治理河道污染,还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于水库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3.2调整上游及库区的产业结构 上游及库区应当发展即节约资源消耗又生态环保的产业。依法取消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合理淘汰过剩产能,减少“三废”排放。集中农村散乱的养殖业,设置无害化处理设施,改变粗放式管理,发展生态种植模式。作为重要水源地的水库还要进行禁渔管理。努力做到区域范围内绿色、可持续发展。 3.3加强污染控制 3.3.1控制点源污染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重点排污口治理工作,封闭违规建设的排污设施,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对高污染企业的污染处理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严查;控制城镇人口规模,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禁止向河内倒垃圾,从而控制排入水库的污染物质总量。解决垃圾问题首先就是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理技术,其主要有四种:卫生填埋、堆肥(好氧发酵)、沼气(厌氧发酵)与焚烧。适用于地区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见表1。表1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特征及适用范围

胡家沟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 1综合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气象水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总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施工组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环境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1.7劳动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 1.8工程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9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效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2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水库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水库污染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生活污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农业面源污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水土流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建设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建设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是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需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是“五个重庆”建设发展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培训资料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翔 我国城市河流有90%左右受到污染,出现水体滞流、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淤积严重、透明度低、甚至发生黑臭等现象。由于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城市有限受纳水 —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导致河水中COD、NH 3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日益衰退,水体修复和水生态功能恢复的难度明显加大,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未经有效去除,又成为城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有水皆污”、“河道黑臭”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顽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体修复技术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主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和示范应用,突破了44项关键技术,建立了25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水体修复积累了技术集成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 1城市水体修复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思路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综合运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方法,使污染水体得到改善或恢复所采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现有水环境工程的作用,综合利用流域内的湿地、滩涂、水塘、堤坡及水生生物等自然资源及人工合成材料,对城市水域自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进行强化恢复或提升。 生态修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就是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本质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它与它所在的生态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要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困难和漫长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复又可定义为使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受损前的水平。就是针对具体受损的生态系统,找出目前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生态工程学原理,对该系统实施种群组建或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使其达到具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要从生态、社会需求出发,实现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5年是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部署,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阶段性效果。 一、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水资源的科学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遏止局部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通过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创建水生态系统规范管理体系,打造“碧水蓝天、魅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保护地下水”的原则,按区域、分步骤,科学关闭自备井,在2012年已关闭10眼的基础上,今年再关闭8眼自备井,实现全部关闭。并对全县地热井规范管理,切实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合理利用地上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突出抓好四项工程建设: 1、地表水厂及管网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利时机,投资9644万元建设一座日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日的地表水厂及配套管

网,该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5月份可以开工建设,2014年底投入使用,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切实增强公共供水能力。 2、环城水系引黄供水工程。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扬水站2座,节制闸10座,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015年可投入使用。年引黄河水800余万立方米,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农田灌溉。 3、渠道治理工程。自2015年开始,利用2-3年时间,投资1800万元对西清临干渠等主干渠进行治理,提高渠道利用系数。 4、尖冢灌区改造工程。尖冢灌区是卫运河流域最大的灌区,灌区面积45万亩,由于建设时间早,设备老化,计划投资1600万元,进行设备维修改造和闸涵建设,工程实施后灌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进一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节约地下淡水资源。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创造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从水生态承载力出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更持续的经济发展。2015-2015年每年投资2000万元实施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2015年实施老官寨镇21个村的节水改造,铺设地下管道347.9千米,利用现有的机井发展管灌面积3.78万亩,有效地减少地下水开采。 (四)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创建美丽和谐 2015年,我县利用引黄工程在县城新区建设的北湖、玉河两处大型的水生态公园将开始蓄水开放,切实改善县城生态环境;同时建设的“环城水系”工程,可使县城东西南北四条渠道24公里常年蓄水100万方,环城水

某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

工程号: xx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 初步设计 评估报告 二○一一年十一月1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 (2)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 四、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3) (一)水源涵养林 (4) (二)人工湿地 (4) (三)生态浮床 (5)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 (一)投资估算内容 (5) (二)投资估算额.........................................5六工程效益 (6) 七、其他 (6) (一)编制依据 (6) (二)项目组织管理 (7)

八、结论与建议 (7) (一)评估结论 (7) (二)建议...............................................8附表1项目投资估算评估对照表. (92) 一、项目概况 内子口水库位于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工程所在河流属长江水系小溪河支流。地理位置是东经106°45′12″,北纬29°34′00″。 内子口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场镇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小 (一)型xx水库。工程于 1958年1月动工修建,于 1963年6月完工。工程建好后又于 1964年3月至12月进行整治,并于 1973年9月至 1978年12月对工程进行扩建。水库总库容 149."15万m3,死库容 3."07万m3,xx库容 122."93万m 3。"xx坝型为均质土坝,现有坝高 15."18m,坝顶高程 329."68m,设计洪水位32 8."98m,正常高水位

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地运用

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运用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 2013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 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湖泊(水库) 2013年,水质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60.7%、26.2%、1.6%和11.5%。与上年相比,各级别水质的湖泊(水库)比例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2013年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 *指太湖、滇池和巢湖 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27.8%、57.4%和14.8%。 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这一用生态—生物的方法来修复水体的技术,廉价实用,适用我国江河湖库大范围的污水治理。

二、水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运用 1、水生植物介绍 水生植物是一个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是不同分类群植物通过长期适应水环境而形成的趋同性适应类型。

污水治理中应用的水生植物,需要尽快达到吸附污染物、净化水体的作用,最好选择生长速度较快、根系发达的植物,以求尽快达到治污的作用,如芦苇、香蒲、菖蒲等。有些工程还需要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吸附重金属以减少污染,可使用水葱、大漂、水葫芦等。 2、水生植物的应用 2.1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a)净化所需的能源由光合作用提供; b)具有美学价值,能改善景观生态环境; c)植物可被收割和利用,创造新的价值; d)能固定土壤或底泥中的水分,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散; e)为降解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环境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有机物并非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具有毒害作用。对于此类化合物,一些植物也演化出了特定的生理机制使其脱毒。植物通常是通过螯合和区室化等作用,来耐受并吸收富集环境中的重金属,这种机制也存在于许多水生植物中。 水生植物的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结构,并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环境,为各种不同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分解者。 植物的根系还可分泌一些有机物从而促进微生物的代谢,这样就为好氧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而根区以外则适于厌氧微生物群落的生存。

谈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谈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6T15:00:00.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肖孟富 [导读] 摘要: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10600 摘要: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本文从水生态修复概念入手,介绍了水生物基础修复技术,然后分析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但是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导致水体出现恶臭及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泛滥等现象。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而且不需要耗费能源,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低,因此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河道整治的新措施。 1.水生态修复概念 完整的水生态系统需要具备水生植物群落以及水生动物,同时,还要有数目巨大的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等。而水生态修复技术这是运用栽培植物和培养微生物的方法来进行转化水中的污染物,或者进行转移降解等方法,来改善水生物的生存环境,以此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技术在目前也是国际上常用的用于治理水体污染的其中一个方法,水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具有治污效果好造价低,而且运行成本也低的优点。根据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对河道水体的治理,就一定要从污染源开始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之相结合,从而达到根本上进行治理,恢复水体生态。 2.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内容 水生态修复系统是在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的当今,生态治水新理念的提倡而应运而生。水生态修复技术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是目前治理河道水生态的关键技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包括水生植物群落和鱼、虾、螺、贝类、大型浮游动物等水生动物,以及种类和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内容是指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和降解,净化水质,改善、修复水生物生存环境。作为目前来讲国际上常用的水体污染治理办法之一,水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治污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实践生活表明,对河流水环境的治理,必须采取污染源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截污治污、恢复生态”。 3.水生态修复主要技术类型 3.1生物处理技术 水生态修复技术中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厌氧-好痒组合处理三种。其运用人工培养的适用于分解污染物的一些微生物。运用控制这些微生物的品种、数量以及生长环境等,并结合人工曝气等措施,来加快并稳定诸如COD、氨氮以及有机氮等污染物的处理。生物处理技术依照河道水体的流域面积、水流以及污染程度等因素予以具体制定,现在主要为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运用于污染较为严重河道的水质净化。 3.2修建生态岸坡 水生态修复技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对受到污染的水体生物环境进行合理的修复,重新建立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生物平衡体系,使其可以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完成生态食物链的重建。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自身的环保理念也随之改变。人们的环境保护理念已经逐步的由传统的防洪、排涝向安全、生态的水环境观念转变。生态型岸坡的修建,不仅改变了传统河坡直立的结构形式,同时随着岸边植物种植数量的不断增加,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实现土壤固结的目的,不仅有助于岸坡稳定性的全面提升,降低了岸坡被雨水冲刷现象发生的几率,而且岸边种植的大量的植物,也发挥出其在水生物保护方面的作用,为水生物营造了良好的栖息城所,加快了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的速率。 3.3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指运用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转化、分解、吸收水中污染物,从而达到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优化的效果。生态修复技术不仅能是单一动植物与微生物的修复,还可为不同动植物与微生物一同构成的水生态系统来开展水生态修复。在河道生态修复中动植物与微生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其都在水体净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作用实现水体净化工作。人工湿地的修建可以维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调节地表径流,通过重建较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人工湿地不仅能够美化当地环境、构造景观,更能调节气温及空气湿度,对局部气候有效进行调节。 4.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 4.1合理配置植物种类 将植物的种类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选择适合该河道的植物种类对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土质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同,这就要求在选择植物护岸时,就必须按照河道不同的水位来进行,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展。 4.2建设多样性河流 通过恢复河流横、纵向连通来实现建设河流的多样性,河流形态多样可以有效减少岸坡和河床材料硬质化。进行河流横向的连通,是为了恢复和维持河流蜿蜒、曲折、多变的形态;进行纵向的连续性,即将河流建设成有护坡地基主河槽的复合断面状态。如果是在用护岸的地段,就需要采用透水岸坡防护结构,与此同时,科学的运用植物护坡和天然材料,像木桩、水葱、芦荟、柳树和乱石等,以此避免河流护岸硬质化。 4.3布置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比较常见的人造景观,有些湿地是在现有河道形态基础上进行开凿和布置人工湿地;也有部分人工湿地经由人工开凿,完全由人工来重现湿地景观。人工湿地作为水生态净化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恢复河道的水生动植物系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通

菱角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BEOFAN 江汉区菱角湖 耕水技术生态修复工程 方 案 设 计 珠海风光耕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7月

、总说明 (1) 1.1 工程名称 (1) 1.2工程地址 (1) 1.3工程主管部门 (1) 1.4设计依据 (1) 1.5设计原则 (3) 1.6设计范围 (3) 1.7 工程目标 (4) 1.8工程期限 (4) 1.9工程投资估算 (4) 、基本概况 (5) 2.1气候特征 (6) 2.2水环境现状 (7) 2.2.1菱角湖水功能区划 (8) 2.2.2水质现状 (8) 三、方案设计 (9) 3.1工艺方案的确定 (9) 3.2构建湖水造流工程 (9) 3.3完善外源污染控制工程 (11) 3.4构建高效净水景观型漂浮湿地 (12) 3.5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 (12) 3.6建立湖泊生态系统长效管理系统 (13) 3.6.1建立管理机构 (14) 3.6.2制订菱角湖保护条例 (14) 3.6.3生态环境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14) 3.6.4突发污染负荷冲击应急处理方案 (16) 四、工程投资估算 (18) 4.1编制依据 (18) 4.2工程投资说明 (18) 4.3工程投资估算表 (19) 4.4投资估算清单 (20)

亠、总说明 1.1工程名称 江汉菱角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 1.2工程地址 武汉市江汉区菱角湖 1.3工程主管部门 江汉区水务局 1.4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 (4) 《湖北省水功能区划》,(鄂政函〔2003〕101号); (5) 《室外排水设计规划》,(GB50014-2006 ; (6) 《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2002年; (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

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1.滨水景观带构建 1.1滨水景观带构建 滨水景观带主要借用驳岸结合水质、气候条件布置挺水、浮叶植物。挺水、浮叶植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上层水体中的氨氮、TN、TP等含量,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对藻类克制作用,会使水体中的藻类的数量降低,从而可以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改善水质,另外,滨水植物可以美化岸线,吸附空中粉尘和拦截岸边暴雨冲刷,减少入湖污染物质。 大部分水生植物夏季生长,冬季观赏效果普遍较差,故在挺水植物配置时选用一定比例的常绿和半常绿品种。保证岸边景观疏密相间的效果,切忌挺水植物满岸种植。 (1)挺水植物搭配 结合整体景观效果,可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布置景观效果较好的挺水植物。挺水植物具有很好的造景功能,而且沿岸带的挺水植物对暴雨冲刷还具有拦截作用,阻截外源污染。本项目主要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海寿、水生美人蕉、黄菖蒲、常绿水生鸢尾、旱伞草等挺水植物,力求形成具有层次感,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表3-5 挺水植物特性表

表3-6 挺水植物工程量

图3-11 挺水植物运用实景图 (2)浮叶植物搭配 从水的通透性和流动性考虑,在景观效果要求较高的水域,或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构建适量的睡莲观赏区,配植不同花色的睡莲,这样即可挡住被风吹进来的垃圾,又具观赏性,还可点缀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同时营造出水生草皮的景观效果。 本方案在一些平台处或景观焦点处布置睡莲(多色)。采用自然布置方式,既能净化水质又能提高景观效果。浮叶植物种植面积为279m2。

图3-12 浮叶植物应用实景图 2浮叶植物净化系统构建 2.1浮叶植物净化系统构建 浮叶植物体根、茎生于泥水中,有浮叶(水上叶)和沉水叶(水下叶)之分。水上叶具长柄浮于水面,贴着水面的部分叫背面,正对着太阳的部分叫腹面,背面常长有气囊,叶的腹面具有气孔。水下叶细裂丝状或薄膜状。茎常弯曲于水中,长可达1-2m。主要分布在水深1-3m的区域内。 本项目滨水景观较单调,结合整体驳岸放坡形式及视觉效果,滨水带设计以观赏价值较高的浮叶植物睡莲为主(观花期较长),以盆栽形式种植,呈点缀状分布,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 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网湖湖区。网湖湖区由富水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组成,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主要包含网湖(主湖)、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下木桥湖、赛桥湖、新湖、后背屋湖、门前屋湖、碧山湖、桥东上湖、伍家湖等##个子湖、以及莲花湖群#个子湖。网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mm,多年平均径流深###mm,属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水功能区——网湖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Ⅲ类。良荐河发源于阳新县黄土塘,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潘桥镇,经过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后进入网湖,良荐河总集雨面积###.#km#;良荐河虽不在本次规划湖区范围内,但由于其河水最终流入网湖,对网湖进行水资源保护,就必然离不开对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资源保护,因此良荐河流域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竹林河、芦家坝河同理一并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网湖湖区地貌上属于泥沙沉积形成的内陆湖泊,南面为石灰质构造的低山,并沿湖岸分布,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十纪红土,由山地侵蚀堆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排列,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 #.#水资源保护现状

(#)网湖湖区围垦情况 网湖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解放初期,当水位为##.#m 时,湖泊总面积为##.#km#,湖泊容积为#.##亿m#。上世纪##年代后在围垦良荐湖、赛桥湖(上片)的基础上,对大网湖(包括子湖)进行了围垦,从明港口至祝家庄修筑围堤。将良荐湖、赛桥南湖、下司湖等子湖与大网湖分开。到##年代末期,网湖水位为##m时,仅有湖泊面积##.#km#,湖泊容积为#.##亿m#。网湖湖区的围垦总面积为##.#km#,其中包含半壁山农场。围垦的面积中农田占##.#%、围养水面占##.#%、精养鱼池占#%、其他占##%。 (#)水环境质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网湖湖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特别是城区莲花湖,水质为劣Ⅴ类。 ####年#月##日,阳新县水利局委托阳新县环境监测站对网湖、莲花湖、石灰赛湖、大泉湖、马蹄湖水质进行抽样监测,具体指标见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地表水分类指标限值见表#-#。网湖、马蹄湖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石灰赛湖总磷达到#.### mg/l,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大泉湖总磷达到#.### mg/l,大泉湖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莲花湖中心总磷达到#.###mg/l,超出V类水标准

水库河道整治工程 库区生态保护工程以及水环境修复工程方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项目背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指导思想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基本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实施范围及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2水环境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项目区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口水库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3问题诊断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目标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存在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现状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4绩效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生态环境效益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投融资效率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管理效力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社会效应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5技术路线与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河道整治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库区生态保护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水环境修复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6效益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社会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经济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生态环境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水生态修复)

铜陵市双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芜湖县陶辛镇人民政府 芜湖县陶辛镇千年古水系综合治理-沙墩村水生态修复与整治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铜陵市双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编制依据 第二部分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括 第二节设计概括 第三节气象水文 第三部分施工部署 第四部分主要分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放线的施工方案 第二节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三节荷花池施工方案 第四节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第五节道路施工方案 第六节建筑、构筑物施工方案 第七节广场工程施工方案 第七节季节施工方案 第八节养护管理期施工方案 第九节雨、夜施工及农忙保勤措施 第五部分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及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 第三节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部分施工总体进度的计划以及管理保障措施 第一节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部分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一节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节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第五节保护道路、管线的措施 第六节文物保护措施 第七节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第八节扬尘治理措施

第八部分主要施工材料准备预案 第一节主要施工材料进场计划 第二节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第九部分临建搭设预案 第一节施工平面布置 第十部分与各参建单位配合和协调 第一节与设计、监理单位配合与协调 第二节与业主配合与协调 第十一部分附表

第一部分、编制依据 1、芜湖县陶辛镇千年古水系综合治理-沙墩村水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施工图纸 2、招投标文件, 3、现行法律法规, 4、施工合同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立足于施工的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重点工程重点安排,做到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满足于高标准建设的需要。 第二部分、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芜湖县陶辛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芜湖市宏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青岛华鹏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铜陵市双木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为芜湖县陶辛镇千年古水系综合治理-沙墩村水生态修复与整治项 目工程,位于芜湖县陶辛镇南,为香湖岛一期、二期工程的延续,占地约164亩。主要内容为道路工程、荷花池工程、广场工程、绿化工程、建筑及构筑工程、旅游公厕工程。 第二节设计概况 1、道路工程: 景观主干道1380.5m,宽2.5m;休闲步道2604.0m,宽1.3m;坡度1.5%。道路铺砖铺法:素土夯实 100厚碎石垫层 100厚C15砼 20厚水泥砂浆结合层 50厚广场砖(面包砖)面层 2、荷花池工程: 挖方29350.7m3;荷花池壁3087.9m长护坡。 3、广场工程: 广场工程包含中心广场台阶工程、铺砖工程、荷花女雕塑(由甲方确定)。广场砖型由甲方确定,砖厚30mm。广场做法:素土夯实 150厚块石垫层 30厚细石找平层 C20砼现浇台阶广场砖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课题名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作者:薛子学号:2016b18022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老师:白福青 2017年 1 月 5日

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城市河流往往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摇篮,城市河流最初的形式是城市边上自然的过境河。后来由于防御、运输、用水、防洪等需要,逐渐出现了护城河(壕)、运河、引水河渠和排洪河道等城市河流。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城市硬化面积的高速扩张使得城市河道排洪压力越来越大,而城市有限的土地又让河道面积越来越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加剧了城市河道的污染。设计逐渐从以水利治水为主转向景观绿化、水利建设、防污治污等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局限性特征 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称之为河道景观,而怎样保护它们,确保后人能够合理的应用,是当今设计师需要认真分析的问题。 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3人与文化:河道景观应该是一种综合体,不但有物质上的,还应该有人文性质的。我们所讲述的景观设计是为人而提供的,而我们的活动又离不开自然以及文化的特征,而目前的设计通常没有注意到这个特征,而且和河道有着密切关联的一些历史要素也应该放到设计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