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情况介绍(改良版)
朝阳区行政区划

朝阳区行政区划朝阳区是北京市辖区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是北京市的重要政治、文化、商业和交通中心之一。
朝阳区行政区划涵盖了朝外、建外、三里屯、亮马桥、工体等地区,总面积为470.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0万。
朝阳区行政区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当时,朝阳区所在地属于通州府的一个县,名为朝阳县。
1928年,朝阳县并入北京市,成为北京市的一部分。
1958年,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朝阳区成立,隶属于北京市。
此后,朝阳区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扩大,逐渐成为了北京市的重要行政区之一。
朝阳区行政区划现在分为1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
这些街道办事处包括朝外街道、建外街道、三里屯街道、亮马桥街道、光华路街道、大望路街道、团结湖街道、望京街道、小营街道、来广营街道、将台街道、高碑店街道、酒仙桥街道、十八里店街道、平房街道、管庄街道和东风街道。
另外,朝阳区还有一个朝阳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朝阳公园。
朝阳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扩大,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朝阳区的行政区划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例如,2001年,朝阳区将原来的太阳宫地区划归到了三里屯街道,形成了现在的三里屯地区。
同年,朝阳区还将原来的通州区管辖的将台地区划归到了朝阳区,形成了现在的将台地区。
朝阳区行政区划的扩大和调整,不仅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也反映了政府对城市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朝阳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设施。
例如,朝阳区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注重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美观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和设施的水平。
此外,朝阳区政府还积极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
总之,朝阳区行政区划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政治。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朝阳区行政区划也将不断调整和完善,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北京市朝阳区情况介绍(改良版)

北京市朝阳区情况介绍(改良版)北京市朝阳区区情介绍(改良版)一、人口、面积、地理位置、历史概况朝阳区位于北京的东部,介于北纬39°48' 至40°09′ 、东经116°21' 至116 °42' 之间.东与通州区接壤,西与海淀、西城、东城、崇文等区毗邻,南连丰台、大兴两区,北接顺义、昌平两区。
是北京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内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万人。
朝阳区伴随着古都的发展,历经漫长岁月。
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属中都路大兴县,明清属京师顺天府,仍为大兴县辖。
1925年首次设区,史称东郊区。
1949年以后,根据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行政区划曾多次变更。
1958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
人口结构朝阳区的人口特点是总量多、增长快、结构复杂。
2003 年,全区常住人口万,其中户籍人口万,外来人口万,分别占全市的近1/5和近1/4。
朝阳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长期控制在1‰ 以下,近两年还出现负增长,但户籍人口13 年来平均增速达到16‰ ,2003 年外来人口增速达到62‰ 。
朝阳区有大量外籍人士、商务人士、文化人士,有五大工业基地形成的大量制造业人口,还有17 万左右的农民。
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并存,生活富裕人口和生活困难人口同在。
二、行政区规划朝阳区区现辖23个街道办事处,20 个地区办事处。
街道:朝外街道、劲松街道、建外街道、呼家楼街道、八里庄街道、三里屯街道、团结湖街道、双井街道、垡头街道、左家庄街道、小关街道、和平街街道、酒仙桥街道、首都机场街道、潘家园街道、六里屯街道、麦子店街道、香河园街道、亚运村街道、望京街道、安贞街道、大屯街道、东湖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南磨坊地区、高碑店地区、将台地区、太阳宫地区、奥运村地区办事处、小红门地区、十八里店地区、三间房地区、东风地区、常营地区、管庄地区、孙河地区、王四营地区、东坝地区、黑庄户地区、崔各庄地区、豆各庄地区、金盏地区、平房地区、来广营地区。
朝阳区

2007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59.7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645.1亿元,增长12.7%。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到6266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022美元),比上年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1:13.9:86.0变化为0.1:13.6:86.3。
朝阳区自古以来就是北京的东行门户,现已构成公路、铁路、航空、地铁立体交通网络。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总计700多公里,除十几条市内线路外,还有京津塘高速公路、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通快速路、京石公路、京张公路、京密公路、京山公路和二环、三环等十几条干道。全区目前有立交桥30座,人行过街桥42座,其中有全国最大的由26座桥构成的四环路。现代化的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也坐落在朝阳区,目前拥有国内航线140多条,国际航线38条,每周定期航班800多班。新建的海关朝阳口岸已正式启用,缩短了朝阳与世界交往的距离。 朝阳区能源充足,区内有北京热电总厂及10个高压变电站,东郊电厂正在兴建之中。区内供气设备完善,煤气热力公司、焦化厂、亚运村供热厂、酒仙桥动力厂和横穿全区的华北油田天然气长输管线,在动力和能源上为朝阳提供着有效的保障。水源五厂、六厂、八厂、九厂的建立,能够满足全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需要。朝阳区东部水资源丰富,地下蕴藏量大,水质好。 朝阳区对外交往活动频繁,是北京市重要的外事活动区。 朝阳区是对外交往的窗口,国际化程度高。区域内汇集了北京 70%的涉外资源、60%以上的外国商社和90%的外国驻京新闻机构。聚集了114家世界500强企业,法人金融机构151家,金融机构代表处146家,成为首都金融机构最多、门类最全的区域。外国驻华使馆中除俄罗斯、卢森堡外,都在朝阳区境内。已经形成了建国门外、三里屯、亮马河三个使馆区,望京新区还将兴建第四个使馆区。全市46家五星级饭店中,有14家在朝阳。另外,国际会议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燕莎购物中心、国际俱乐部、华侨村等涉外设施都在朝阳。处于绿荫花丛中的使馆公寓,位于宽敞大道旁的宾馆饭店,构成了朝阳区城市风貌的独特景观。区内各种涉外单位达1300家,占全市涉外单位的一半以上;朝阳区高档饭店宾馆云集,有长城、昆仑、京广中心、长富宫、建国、兆龙、京伦、中国大饭店、亚洲大酒店等60多家,数量居全市之冠。国际会议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展览中心、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国际俱乐部等涉外设施均在朝阳区,国内外宾客住宿、观光、购物极为方便。 朝阳区通讯设施现代化,区内的国际邮电局、北京国际电信大厦是我国目前具有世界水平的电讯中心。北京国际电信大楼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自动电话、国际用户电报通信枢纽,终期装机容量为国际电话2000路,国际用户电报12000线,国内外用户可通过它直接与世界各地进行通话、电报联系,它是联系五洲四海的无形桥梁。 经济发展,带动了朝阳的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科技兴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在成为全区人民的具体行动。全区目前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经济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33所;有中学103所、小学227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此外还有职业高中33所。闻名中外的中日友好医院、安贞医院、肿瘤医院、朝阳医院等卫生设施保证着朝阳区人民的健康。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馆、朝阳体育馆为全区人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 朝阳区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建立了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城乡结合、点线面结合的园林绿化网络和体系。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万亩以上的林地有16处,不同特色的公园13个,住宅小区内的小公园27个。还重点建设了环形、放射形绿化带、防护林带,形成了全区的绿化骨架和网络。全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0.6%,全长82公里,宽50至100米的京都绿色屏障有55公里在朝阳。全区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测网络遍布全区,对大气、水源污染进行综合控治。为控制噪声污染和治理工业污染源,相继建起了防治降尘示范小区、4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在污水处理上,建有北京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0万吨的高碑店二期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114座密闭式集装箱垃圾清洁站,解决了城市垃圾暴露问题。市容面貌大为改观,连续8年获得北京市市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营业税实现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企业所得税实现46.5亿元,增长60.5%;增值税实现14.9亿元,增长17.7%;房产税实现15.0亿元,增长24.3%,四大税种共完成146.0亿元,占区级财政收入比重的8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支出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26.1亿元,增长16.6%。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27.6亿元,增长1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7亿元,增长18.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1亿元,增长26.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5亿元,增长9.5%;医疗卫生支出10.3亿元,增长25.5%。
“朝阳模式”全解析

“朝阳模式”全解析作者:来源:《新经济导刊》2011年第01期详解朝阳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系统概述1. 项目背景北京市朝阳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所在地。
朝阳区位于北京城区东部,辖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人口400余万,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管理现状与区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情况、与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以及与奥运盛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朝阳区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成为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
2. 建设历程北京市朝阳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是由北京国研数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国研软件)承建,自2005年8月启动,已经经历5年时间,完成3期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经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软件产品系列。
作为国内数字城管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国研软件已承接多个城市、地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均取得成功并发挥积极成效,获得客户方的一致好评。
作为国家建设部确定的首批10家数字化管理试点城市(区)之一,朝阳区结合区域实际,大力推进了数字化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符合朝阳特点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从2005年7月起,启动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
到2005年12月1日,朝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完成了一期建设,并正式开通运行,于2006年3月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的验收。
2006年11月,朝阳区获得“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在一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朝阳区对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不断进行扩展与深化:2006年,全区范围内(包括农村地区)实行了数字化管理。
2007年,将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单位与物业公司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
朝阳区区情

2003年朝阳区区情朝阳区位于北京市市区东部,面积464.23平方公里,边界线总长145.419公里。
人口259万人。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75亿元,增长1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比上年下降16.6%;第二产业增加值189.8亿元,同比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0.3%、28.1%、71.6%。
农村经济总收入297.4亿元,增长19.6%;实现利润总额23.8亿元,增长9.7%。
地方财政收入56.56亿元,增长1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68.4亿元,增长36.4%。
4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财富中心工地、亚运村安苑北里社区、小关街道物美超市检查非典防治工作。
经济发展全年生产蔬菜8234.9万吨,牛奶7121吨,鲜蛋309.4吨,肉猪出栏78320头,鲜鱼捕捞2978.3新增出口菜面积1000亩,苗木2890亩,观赏鱼水面4947亩。
金贝源金鱼养殖农户627户,养殖品种30余个,出口创汇428.9万美元。
设施、精品、籽种、加工、创汇、观光6种农业产值5.2亿元。
引进试验推广农业新品种20个,实现产值800万元。
新建绿色安全食品基地3个,14家种养殖基地被评为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农用化肥施用量0.23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115433千瓦。
有9个乡改为地区办事处。
南磨房、来广营、高碑店、十八里店、小红门、金盏、大屯、将台、楼梓庄、平房、王四营等12个乡年经济总收入突破10亿元。
农民新村建设加快,新建社区35个,1.2万农户喜迁新居,12条新村道路竣工。
投资2.5亿元,新修道路58条88公里,农村地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投资2亿元,完成21个乡135个村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用电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投资5800万元,新建公厕232座,垃圾中转站52座,密闭式垃圾房860座,垃圾暴露问题有效根治。
有127家乡镇集体企业完成转制,其中11家被兼并。
朝阳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现状
区划沿革
1959年,顺义区境的首都机场地区划入朝阳区管辖。 1987年,市政府将安贞里街道、安华里街道辖域内0.6平方千米及裕民路以南的裕中东里、裕中西里以及西 黄寺西地区划归西城区管辖。 1988年4月,将农场局家委会等6个居(家)委会移交西城区德外办事处。其后辖域无变化。
人口
人口
2019年末,朝阳区常住人口347.3万人,比2018年下降3.7%。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49.1万人,比2018年下 降5.6%。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174.4万人,女性人口172.9万人。从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32.9万人,1564岁人口272.4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42.0万人。常住人口中:全年出生人数31018人,出生率为8.76‰;死亡 人数21226人,死亡率6.00‰;自然增长率为2.76‰。
2021年,朝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17.8亿元,同比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0.04:6.86:93.10。
2022年1-4季度,朝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11.2亿元,同比增长0.7%。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朝阳区(5张)朝阳区境夏、商、周时属冀州地、幽州地。 元、明、清时,分属大都路(中都路改)大兴府大兴县、宛平县和通州潞县、漷阴县等。 1912—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时,分属京北和京北所属之大兴县、通县等。 1949年2月,北平市政府临时划定全市为32个区,辖域分属第十三区、第十四区、第十五区、第十九区、第 二十区和河北省顺义县、通县。 1950年8月,北京近郊7个区顺序改为第十区至第十六区后,辖域分属第十区、第十一区、第十四区和河北 省顺义县、通县。 1952年9月,撤销北郊第十四区,第十区更名东郊区,第十一区更名南苑区,辖域分属北京市东郊区、南苑 区和河北省顺义县、通县。 1955年8月,朝阳门关厢、东便门关厢、广渠门关厢区划调整,辖域分属北京市东郊区、东单区、东四区、 南苑区和河北省顺义县、通县。 1958年5月,东郊区更名朝阳区。
北京朝阳垡头地区商圈发展规划

北京朝阳垡头地区商圈发展规划一、地区背景北京朝阳垡头地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圈。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该地区的商业活动也逐渐增加,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
二、商圈现状分析目前,朝阳垡头地区商圈规模逐渐扩大,商业设施不断完善,商业氛围逐渐浓厚。
各类商铺、餐饮店、咖啡厅等纷纷进驻,人流量不断增加,商业繁荣局面初显端倪。
三、发展机遇1.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带动商业需求增加;2.政府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推动商圈发展;3.周边配套设施和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为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发展规划1. 完善商业设施加大对商圈内商业设施的投入,引进更多品牌商家,提升商业服务水平,增加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2. 提升商业氛围组织文化艺术活动、商业展览等活动,丰富商圈的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吸引更多消费者。
3. 加强社区互动建立社区商会,加强商家间的沟通合作,共同推动商圈发展,提升商业综合实力。
4. 完善配套服务加大对商圈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周边环境品质,为商圈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五、发展策略1.注重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升级;2.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商圈影响力;3.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商业管理水平;4.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六、展望未来北京朝阳垡头地区商圈发展正处在快速增长期,未来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通过不断完善规划和持续优化发展策略,相信该地区的商业繁荣将更加辉煌,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关于北京朝阳垡头地区商圈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该地区的商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北京市朝阳区情况介绍(改良版)

北京市朝阳区区情介绍(改良版)一、人口、面积、地理位置、历史概况朝阳区位于北京的东部,介于北纬39°48' 至40°09′ 、东经116°21' 至116 °42' 之间.东与通州区接壤,西与海淀、西城、东城、崇文等区毗邻,南连丰台、大兴两区,北接顺义、昌平两区。
是北京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内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万人。
朝阳区伴随着古都的发展,历经漫长岁月。
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属中都路大兴县,明清属京师顺天府,仍为大兴县辖。
1925年首次设区,史称东郊区。
1949年以后,根据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行政区划曾多次变更。
1958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
人口结构朝阳区的人口特点是总量多、增长快、结构复杂。
2003 年,全区常住人口万,其中户籍人口万,外来人口万,分别占全市的近 1/5和近1/4。
朝阳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长期控制在1‰ 以下,近两年还出现负增长,但户籍人口 13 年来平均增速达到16‰ , 2003 年外来人口增速达到62‰ 。
朝阳区有大量外籍人士、商务人士、文化人士,有五大工业基地形成的大量制造业人口,还有 17 万左右的农民。
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并存,生活富裕人口和生活困难人口同在。
二、行政区规划朝阳区区现辖 23个街道办事处, 20 个地区办事处。
街道:朝外街道、劲松街道、建外街道、呼家楼街道、八里庄街道、三里屯街道、团结湖街道、双井街道、垡头街道、左家庄街道、小关街道、和平街街道、酒仙桥街道、首都机场街道、潘家园街道、六里屯街道、麦子店街道、香河园街道、亚运村街道、望京街道、安贞街道、大屯街道、东湖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南磨坊地区、高碑店地区、将台地区、太阳宫地区、奥运村地区办事处、小红门地区、十八里店地区、三间房地区、东风地区、常营地区、管庄地区、孙河地区、王四营地区、东坝地区、黑庄户地区、崔各庄地区、豆各庄地区、金盏地区、平房地区、来广营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区情介绍(改良版)
一、人口、面积、地理位置、历史概况
朝阳区位于北京的东部,介于北纬39°48' 至40°09′ 、东经116°21' 至116 °42' 之间.东与接壤,西与海淀、、东城、等区毗邻,南连丰台、两区,北接顺义、两区。
是北京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内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万人。
朝阳区伴随着古都的发展,历经漫长岁月。
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属中都路大兴县,明清属京师顺天府,仍为大兴县辖。
1925年首次设区,史称东郊区。
1949年以后,根据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行政区划曾多次变更。
1958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
人口结构
朝阳区的人口特点是总量多、增长快、结构复杂。
2003 年,全区万,其中万,万,分别占全市的近1/5和近1/4。
朝阳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长期控制在1‰ 以下,近两年还出现负增长,但户籍人口13 年来平均增速达到16‰ ,2003 年外来人口增速达到62‰ 。
朝阳区有大量
外籍人士、商务人士、文化人士,有五大工业基地形成的大量制造业人口,还有17 万左右的农民。
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并存,生活富裕人口和生活困难人口同在。
二、行政区规划
朝阳区区现辖23个,20 个地区办事处。
街道:朝外街道、、、、、、、双井街道、、左家庄街道、、和平街街道、、、潘家园街道、、、香河园街道、、、、大屯街道、东湖街道办事处
地区办事处:南磨坊地区、、将台地区、地区、奥运村地区办事处、小红门地区、地区、三间房地区、东风地区、常营地区、地区、孙河地区、王四营地区、地区、黑庄户地区、崔各庄地区、豆各庄地区、金盏地区、平房地区、地区。
三、经济发展经济结构
朝阳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001 、2002 、2003 年GDP 增长速度分别为%、%、%。
一、二、三产业在中的比例1998 年为::,2003 年为::。
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金融、信息咨询、中介服务、连锁商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房地产、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新兴快速发展。
在全市工业调整中不断优化,、生物医药、
汽车等和现代制造保持良好态势,成为拉动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一产业全部退出商品粮生产,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大跨越。
朝阳区是北京市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区内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增长,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朝阳区是北京市产业结构最为理想的区域之一。
2005年,朝阳区的金融、信息咨询、中介服务、连锁商业、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第二产业在全市工业调整中不断优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拉动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全部退出商品粮生产,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和绿色产业发展的大跨越。
截至2005年末,朝阳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将朝阳区定位为城市功能拓展区,其功能定位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CBD、奥运区域和电子城三大功能区凭借已有的区域资源、产业基础和规划方向将成为承担朝阳区落实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载体。
今后,CBD
功能区将重点承担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展示功能;奥运功能区在体育、文化、会展、商务服务、旅游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将主要成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的展示区;电子城功能区电子信息、新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将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主要承载区域。
此外,随着区域开放度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机构、企业、人才、资金加快向朝阳聚集,朝阳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着得天独厚的机遇。
目前,朝阳区已经形成了798艺术区,潘家园古玩艺术文化园、北京欢乐谷、CBD文化传媒园区、朝阳公园时尚文化园、高碑店民俗文化园、三里屯-工体时尚文化街区等7个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四、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基本情况
朝阳区正日益成为首都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和活动场所,成为各界人事欣赏艺术和文化消费的首选之地。
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和即将迁入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众多的新闻机构均落户朝阳。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农业展览馆等一大批国家级和市级会展场所都分布于朝阳区内。
举办了北京CBD国际商务节、国际流行音乐周、国际风情节等一系列文化名节。
培育了日坛公园、红领巾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奥林匹克森林
公园、北京欢乐谷等一批文化名园。
加强时尚文化街区建设,力争一街一品。
并深化开展“社区一家亲”等群众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开展民俗展览和民俗活动,培育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只是朝阳区的一个侧面,走进朝阳同样会被皇家宫苑震撼,被悠久文化折服,被宜人景色陶醉。
朝阳区境内有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东岳庙,有京城名胜五坛之一日坛,有北京三大古桥之一八里桥,有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朝阳公园,有中国大型民族文化基地中华民族园等。
朝阳区是教育、科技、文化的密集区。
现有、市属科研院所159 家,1037 家,促进了辖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有大学28 所,占市高校总数的%;成人学校有260 多所,另有特殊学校7 所。
区内有、北京广播电台等新闻出版单位17 个,、北京电视台也将迁入区。
此外,区内还有专业文化团体和艺术院校15 个,广播电视用地 2 处,图书馆 1 座,博物馆 3 座,影剧院16 座,文化站或社区文化中心47 个,社会文化娱乐场所603 家。
亚运会、奥运会主场馆都在朝阳区内.除奥运公园的14 个场馆外,朝阳区还有 2 个改扩建场馆,占北京市近一半( 见北京市2008 奥运场馆分布图) ,朝阳是名副其实的北京市体育中心。
五、涉外设施
朝阳区内了北京60 %以上的外国商社,3000 多家外国公司以及167 家国际新闻机构。
世界500 强入驻北京的158家企业中,有2/3 落户朝阳。
外国驻华使馆中除俄罗斯、外,都在朝阳区境内。
已经形成了建国门外、三里屯、三个使馆区,新区还将兴建第四个使馆区。
区内共有涉外高档宾馆60 余家,数量为全市之冠。
全市32 家五星级饭店中,有12家在朝阳。
另外,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燕莎购物中心、国际大厦、国际俱乐部、国际商店、华乡别墅、华侨村等涉外设施都在朝阳。
六、道路交通
在交通方面,朝阳区五年内修建道路240 条,全区已达公里/平方公里,干线道路密度是北京市平均密度的 2 倍多。
辖区内30 多座立交桥及二、三、四、五环路与京津塘、京沈、京承、首都机场、京昌等高速公路,京通快速路,京包、京承、望和、双丰、京秦五条铁路,共同构成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
朝阳区制定了((2003 年~2008 年发展纲要》,提出了“ 畅通朝阳” 工程,对朝阳区道路网络建设做了详细规划。
朝阳区将下大力气投资道路建设,用 3 到 5 年的时间,打造畅通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