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巧学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2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下表所示: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
科技发 展水平
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 正相关 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
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 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经济发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
达程度 正相关 越不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 1~2 题。
1.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
口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
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Ⅰ、Ⅲ、Ⅱ
解析:第 1 题,人类可局部地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不能超
越环境人口容量,否则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第 2 题,
人口数量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且保持稳定,故Ⅰ阶段最好。
Ⅱ阶段,人口数量有一段时间超越环境人口容量,但后来一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概 衡念 量: 指环标境:能人持口续数供量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某区域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资科源技发(主展要水因平素)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三种观点乐 悲观 观者 者 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必修2

1.以水资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
()
A.技术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
B.使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
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
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2.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的发达国家
()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
矿产 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 进行现代化生产和 提高生活水平的物
质基础
利用中的问题
水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源 离不开水
资源
重要性
利用中的问题
具有美化环境、吸 烟滞尘、减弱噪声、 森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 资源 土、防风固沙、调 节气候、保护生物 多样性等作用
[在训练中用活] 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 1~2 题。
2.主要表现
自然资源
主要表现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用于_农__业__生__产__的土 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 _枯___竭___
淡水资源
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的不合理利 用,水体污染,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大面积毁林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_土___壤__肥___力___下 森林资源 降、耕地沙化加速、大气污染程度加深和气候反常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主梳理] 一、“人口爆炸” 1.“人口爆炸”: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 100 多年来世界人 口 猛增 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即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开始时 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 急剧膨胀 。
二、环境的限制性 1.产生原因 (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 俱增。 (2)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 人均消耗量 显著地增加。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必修2

资源的重要性及环境的限制性
具有美化环境、吸烟滞 尘、减弱噪声、涵养水 森林资源 源、保持水土、防风固 沙、调节气候、保护生 物多样性等作用
湖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但其耕地面积只占全省总面积的 15.2% 。
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湖南省可供养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面积
C.粮食产量
答案
①开垦新耕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
答案
单产。
一 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2.在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开荒,耕地资源总量却在减少,主要原 因是什么?
答案 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增加,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的破坏。
答案
一 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3.若要解决图中矛盾,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x
) )
地 球
能够养活多少人?
人口爆炸
环境的限制性
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 口 的 合 理 容 量
概念
(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
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
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材料一 材料二 西藏自治区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总人口2017年仅为300 深圳将增辟存量人口“居住+社保”入户渠道,提高户籍人口
多万,人口密度约为2.4人/平方千米,地广人稀特征十分明显。 比重,2016年在册户籍人口达到 405万人。深圳是我国外来人口最多的 城市,也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 1.分析材料,想一想,能否向西藏大规模移民,为什么? 答案 不能。西藏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难以承受过 多人口带来的环境压力,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必修2

知识点二 人口的合理容量 1.基本概念 (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_最__高__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 获得最大_经__济__效__益__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 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_人__口___规模和_经__济___规模的大小。
知识点二 人口的合理容量 6.(2019·安徽肥东中学段考)下列关于“木桶效应”的说法 最正确的是( ) A.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 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 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3)图中 C 因素表示人口________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 同地域的 C 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 D 表示________________,目前对地球上 D 的估计, 有三种学说。
答案:(1)资源 (2)科技发展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 (3)文化 和生活消费水平 (4)环境人口容量
11.依据我国国情,提高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
有( )
①提高科技水平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生活消费水
平 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⑤实行计划生育 ⑥鼓励向国
外移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解析:依据我国国情,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应该是 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①②④正确。故 B 项正确。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中图版

资源的互补 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而在 地域的开放程 一个开放的系统中,_____________ 度 消费水平
降低 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某种资源的匮乏会使这一地区人口容量_________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反之越大
4.特性:具有相对性。
5.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 适度消费 。 利用效率 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科技水平
正相关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人口受教
育水平越低,环境承载力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大;地区越封闭,
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环境承载力越小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承载力越小;消费水平越低, 环境承载力越大
消费水平
负相关
【即时巩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15亿~16亿 C.8亿~9亿 ) 14亿~15亿 15亿~16亿 15.1亿~16.6亿 8亿~9亿
B.15.1亿~16.6亿 D.14亿~15亿
不同时期,同一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也不相同,差别较大。
(3)√ 土地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越来 越重要 。
(4)× 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
(5)× 量。 (6)× 日本、荷兰的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其开放程度高,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 资源,提高了人口合理容量。 科技水平的提高能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消费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人口合理容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巧学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巧学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巧学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巧学人口合理容量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巧学人口合理容量一、考点突破1。
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各自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影响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知道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几种观点以及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 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 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需采取相应措施。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 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难点:1.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 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一、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考虑的基础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人口数量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估算的角度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所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数量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所能容纳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意义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体现了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是一个合理值大小关系某一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二者与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3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20180820166

一
二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1)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 (2)
(3)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影响人口战略 2.意义 影响人口政策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
二
3.实现的保障措施
区域 具体措施 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 合理的规模之内 世界 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 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各地区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探究一
探究二
(1)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与 有关, 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 。 (2)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 和 等 因素影响。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 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环 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 解析: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外来人口较多。由图示知,美国人 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人口 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探究一
探究二
答案:(1)国际人口迁移(或机械增长) 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 高,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 (2)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 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 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 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一
二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必修2
2021/4/17
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与环境第2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湘教版 必修2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情景导入
在公元400年左右,波利尼西亚东部群岛有一群波利尼 西亚人驾船出海,跨越千里大洋,登上复活节岛。经过一 段时间的开荒种植和海上捕捞,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人口 有所增加。但是人口增加导致了食物的不足,为了解决问 题,在公元800年左右,人们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岛民大 量建造船只出海捕捞,收获大量鱼类和海豚等水产品。 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逐渐超过当地资源 的承载能力。大概在公元1200年左右,各部落为树立对首 领的崇拜,相继建造巨大石像,森林砍伐更加严重,大量 的棕榈树被砍伐用于薪木和运输石像。这个时期,海上捕 获量开始减少。
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 联系
读下面“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条曲线反映的最佳人口规模(人口合理容量)不同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2)P和P′是环境承载力吗,为什么? (3)影响P和P′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思维导图】
【答案】(1)生产力水平不同,在不同生活质量下各自的人 口合理容量不同。 (2)不是。因为两条曲线都是在最高生活质 量下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属于人口合理容量,而不是环境承 载力(最大人口容量)。 (3)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包括:环 境和资源的数量、质量,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对外开 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等。
二、教材第10~11页 活动探究 提示:观点一是错误的。从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看,在 “高—低—高”模式中,人口的增长表现出“高出生率、低死亡 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特别是近100年来人口的指数增 长,说明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有 一定的合理性。观点二是正确的。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 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 例如,18世纪产业革命后的欧洲,20世纪50年代后的亚、非、 拉地区,都表现出人口的急剧膨胀,生产、生活资料的相对短 缺和相对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因此,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对当 今人口的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学人口合理容量
(答题时间:20分钟)
1.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区开放程度
C.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
2. 有关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3. 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④P为环境承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大于最
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5~6题。
**5. 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承载力在不断加大③人类应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承载力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6.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优到劣的顺序应为()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7~9题。
*7. 按图推算,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将分别达到()
A. 100亿和99亿
B. 100亿和90亿
C. 110亿和99亿
D. 110亿和90亿
**8. 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是()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
C.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小
D. 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10.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
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
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
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
”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是()
(4)造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A. 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B. 开放程度提高
C. 环境质量改善
D. 消费水平提高
(5)分析材料,谈谈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
1.D 解析:影响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歉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科技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它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
2.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由于距海远加之山岭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承载力小;加之社会经济落后,科技欠发达等,环境人口容量小。
3.C
4.C 解析: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互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所以,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5.B 解析: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故①错误④正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限度内,环境承载力会增加,但无论何时,人口数量都不应超过环境承载力,否则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或破坏自然资源,故②正确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