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习题
人口和环境练习(附解析答案)

材料3: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7.C8.A第7题,俄罗斯目前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这会使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该政策的实施是为了鼓励生育,弥补劳动力不足。第8题,当前,俄罗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困难是这些人希望出国的主要原因。
9.A10.D第9题,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该省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但降幅并不大;由于该省的自然增长率较低,因此其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主要依靠人口的迁移(人口的机械增长);2000年该省的城市人口为2 223.45万,2010年该省的城市人口为3 216.80万,十年来,城市人口约增长44.68%。第10题,从图中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在下降,但仍为正值,因此总人口仍会继续增长;水利工程的移民以就地安置为主;根据题中“我国西部某省”和常住人口数量可知,该省为四川省,重庆市于1997年已成为直辖市,故该省2000~2010年常住人口减少与省级行政区域缩小无关;由于该省区人口总量大,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造成大量人口外迁。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甲省
7.17
7.15
乙省
7.31
7.02
丙省
6.83
7.79
丁市
1.32
1.72
5.表中内容反映出,甲、乙、丙三省()
A.已出现人口负增长B.人口流动量大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 人口-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解答】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选C。
2.【答题】读“我国人口相关资料图”,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2010年人口约为13.70亿B.人口仍在不断增长C.人口增长越来越快D.老龄人口比重增加【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2010年人口约为13.70亿;虽然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但人口仍在不断增长;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老龄人口比重增加,选C。
3.【答题】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A.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B.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C.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快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特点。
【解答】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4.【答题】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D.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答案】A【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
【解答】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所以选A。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练习 湘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一、 单项选择题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
读“我国老年人口统计及预测图”(下左图),回答1~3题。
1. 据材料可知 ( )A. 200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B. 2023年我国6065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C. 201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D. 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2. 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两者老龄化程度逐渐接近,主要原因是 ( )A.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B. 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 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D. 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3. 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状况,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B. 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C. 大量接纳海外移民D.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一个区域内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全国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上右表,回答45题。
4. 四省比较,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B. 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正相关C. 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正相关D.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正相关5.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 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右图为“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6~7题。
6. 如果人口政策不变,我国未来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 )A. 基本稳定B. 逐年增加C. 先增后减D. 逐年减少7.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是( )A. 2015—2018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B. 2018—2030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C. 未来30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D. 未来30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注: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呈高储量、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

《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各国, 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 埃与B. 中国C. 德国D. 印度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2.图3回答3-4题。
3.图2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 最可能出现的是 ( )A. 人口素质下降B. 人口老龄化C. 就业压力加大D. 劳动力成本下降4.图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②④③D. ①③②④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8年0~14岁、15~64岁、65岁与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 完成5~6题。
5.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6.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B. 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C. 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D. 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读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情况图, 回答第7题。
7、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B. 自然增长率上升C. 人口政策松动D. 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读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8~9题。
8. 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国家是 ( ) A. ① B. ② C. ③D. ④9. 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老龄人口增多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过大C.人口素质偏低, 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 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与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10~11题。
八年级地理练习册(上册)全册练习题精编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一、选择题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C.领土最北端曾母暗沙D.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老挝和泰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B.位于我国东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朝鲜、韩国和日本C.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D.与越南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A.地势高低起伏B.东西跨经度广C.南北跨纬度广D.海陆位置不同4.当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的同学可能在()A.上晚自习B.做早操C.吃午饭D.睡觉5.导致我国领土东西端晨昏差异的原因是()A.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B.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C.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D.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6.我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B.吉林省C.浙江省D.台湾省7.从北到南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A.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B.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C.南海、黄海、东海和渤海D.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8.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A.蒙古、俄罗斯B.越南、老挝C.尼泊尔、印度D.阿富汗、巴基斯坦9.我国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A.闽、粤、滇、藏B.台、琼、滇、藏C.台、粤、桂、滇D.台、闽、赣、桂10.我国陆上邻国最多,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云南省B.西藏自治区C.黑龙江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成语“得陇望蜀”、“秦晋之好”包含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 A.陕西、贵州、河南、河北B.甘肃、四川、陕西、山西C.陕西、四川、甘肃、山西D.贵州、河南、河北、陕西12.路边停放着一辆车牌号为“鲁A—N1234”的汽车,可以判断这辆汽车来自()A.山东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河南省13.下列省级行政区对应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A.甘肃——西宁B.青海——拉萨C.宁夏——银川D.陕西——太原14.下列四个省区依次是( )A.广东、安徽、陕西、河北B.广东、湖北、陕西、山东C.广东、河北、山西、山东D.广东、湖北、山西、山东15.我国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 ) A.辽、鲁B.辽、冀C.鲁、苏D.冀、鲁16.我国跨经度最多和跨纬度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 A.黑、新B.内蒙古、琼C.新、琼D.藏、琼17.图中四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A.①鲁②新③湘④藏B.①冀②疆③湘④藏C.①鲁②新③赣④青D.①晋②新③湘④桂18.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国家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 ) A.蒙古B.日本C.英国D.印度19.下列省区的全称或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 )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B.内蒙古C.香港自治区D.广西回族自治区20.从我国的东北地区出境,可以到达的国家是()A.韩国、日本B.蒙古、俄罗斯C.朝鲜、俄罗斯D.越南、老挝二、综合题1、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陆上邻国:○1②③④隔海相望的国家:⑤⑥⑦海域或海峡:⑧⑨⑩岛屿:D E半岛:L M N2、读图回答问题:(1)用图中字母序号填空:面积最大且邻国最多的省区纬度最高的省区跨经度最广的省区黄河入海口所在省区长江和黄河发源地所在省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A B C DE F G H(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①②③④⑤⑥(4)在图中相应位置填上我国的4个海域和2个海峡。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练习题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练习题【本章考点】1、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
2、我国的疆域:陆地面积、四端点,所跨的经纬度,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濒临的海洋: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众多的邻国:陆界的长度2万多千米,陆地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5、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
【典型例题精讲】[例]以下城市中,每天最先见到日出的是〔〕A、沈阳B、北京C、兰州D、乌鲁木齐【易错分析】不知道越往东的地方时越早,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不熟悉这四个城市的位置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越往东的地方,时间越早,日出就越早,题目中的四个地点,自西往东依次是乌鲁木齐、兰州、北京、沈阳。
【答案】A【学法指导】这讲内容主要包括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而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框架,增长迅速的庞大人口,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复习我国的行政区划时,要充分利用地图,把各省区的位置和轮廓牢牢掌握。
【基础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①北端②南端③东端④西端A、①B、①③④C、①③D、①④【解析】我国疆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另由北温带所在的范围〔23.5°N~66.5°N〕来看,符合题意的为①③④。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1.3 中国的人口(练习)一、单选题。
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下表为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我国()①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②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③城镇化建设成就突出④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⑤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以缓解⑥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均衡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⑤⑥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比重增加较大,主要因为东部地区()A.人口出生率高,医疗卫生条件好B.自然环境改善,更适宜居住C.经济发达,就业和生活条件好D.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
下图示意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
据此完成3-5小题。
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年我国尚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B.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未来我国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比重不断提高D.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4.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①劳动力短缺②就业压力增大③家庭养老问题突出④社会养老负担过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取消计划生育政策B.大量接纳海外移民C.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D.鼓励居民向海外移民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5年10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生委网站公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完成下面6-8小题。
6.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B.我国人口东多西少C.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D.我国人口技术少7.我国当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①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③增加未来劳动力数量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8.人口的增长应该与()A.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B.居民的传统生育观念相适应C.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D.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率相一致9.关于世界人口、语言、宗教和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和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球最高B.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佛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我国黑河——腾冲一线,西部人口比东部人口密度小10.根据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儿童人口比重持续下降,需全面放开生育政策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需增加就业机会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应增建养老设施D.我国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第1章 人口与环境1.1 Word版含答案 精品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课时训练1人口增长模式基础夯实下图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各曲线中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B.②为出生率,③为人口数变化C.①为人口数变化,②为死亡率D.①为人口数变化,②为出生率2.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渡期时,人口增长迅速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D.工业期时,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答案1.D 2.B解析第1题,一般国家人口数量在过渡期和工业期增长很快,故①为人口数变化,②为出生率,③为死亡率。
第2题,过渡期人口数量在增长,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图甲为a、b、c、d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图乙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图甲图乙3.图甲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乙中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a—①B.b—②C.c—③D.d—④4.影响c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3.B 4.C解析第3题,读图甲可知,b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的过渡类型,与图乙中的②阶段对应;a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c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d国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第4题,c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左右,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卫生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A.①B.②C.③D.④6.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10%的税率。
其初衷是()。
A.鼓励生育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以税养老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答案5.A 6.A解析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人口老龄化明显,许多欧洲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17.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 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 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 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 D. 人口迁移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 千米以上 1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1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 A.自然环境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B.政治因素 B.政治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9.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9.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①日本 ④巴西 A.①②③ A.①②③ ②新加坡 ⑤德国 B.④⑤⑥ B.④⑤⑥ ③印度 ⑥埃及 C.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D.①②⑤
10.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 10.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 人口普查表明 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1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1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技水平提高 A.科技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 资源过度使用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14.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14.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 为改善交通, 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 A.①③ B.①④ B.①④ C.②③ C.②③ D.②④ D.②④
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 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 ( ) A.工业化社会 B.原始社会 A.工业化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高度发达的社会 D.高度发达的社会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 A.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 高出生率 C.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出生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出生率 )
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8.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8.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 人口总数、 人口出生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15、 世纪80 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15、20 世纪80 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 致大量人口迁入, 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深圳 B.深圳、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深圳 C.深圳、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深圳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D.深圳、 深圳 16、 16、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属于 A.国内迁移 A.国内迁移 C.省际迁移 C.省际迁移 B.国际迁移 B.国际迁移的大洲分别是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 大洋洲、 B.欧洲 欧洲、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C.非洲、 D.亚洲、拉丁美洲 D.亚洲、 非洲 亚洲 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 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 在人口增长模式中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 B.③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①②③
11.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11.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A.资源数量 C.消费水平 C.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1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1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 A.①④ A.①④ B.②③ B.②③ C.①② C.①② D.③④ D.③④
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 A.具有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具有高出生率、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 4.目前, 目前 ( ) 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