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内涵界定与评价指标解析
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

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作者:董晓红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5期摘要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简称学缘结构,它是指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完成各级学历(学位)校阅所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的构成状态。
学缘结够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来源广泛的学缘结构,即合理的学缘结构;其二是来源单一的学缘结构,借不合理的学缘结构。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缘结构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优化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是改善教师队伍的重大举措,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整体实力的提高,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
从遗传学的角度讲,人类近亲繁殖导致高比率的遗传病,同样高校教师的“近亲繁殖”也会导致“学术遗传病”的发生,诸如缺乏自主创新、学术宗派化和学术水平退化等。
由于“近亲繁殖”造成学术水平退化,已成为不可争论的事实了。
众所周知,学术研究不能没有学术争鸣,没有学术争鸣的学术研究通常是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
而学术争鸣本身是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术氛围。
可是,目前高等学校缺就缺在学术氛围上。
因为“近亲繁殖”,不是老师就是同学,出于“面子”或“友谊”的考虑,岂能为一个学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担心别人议论自己“翘尾巴”,久而久之,学术水平不可能不退化。
注重教师队伍的国防化也是发达国家优化高校教师学院结构的一大举措。
注重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有利于高等教育和国防。
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主持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时,就敞开门户,广纳各国学者到实验室工作。
而自己教出来的毕业生必须先到外单位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后,才有可能被聘回任教。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卡文迪生许实验是在科研方向硕果累累,而且造就出许多诺贝尔奖得主,成为举世羡慕的人才摇篮。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一些大学在优化教师学院结构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家也十分重视优化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规定“十五”期间,全国高校教师学缘结构的优化目标是: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人数的7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实施“三三制”原则。
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优化(一)

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优化(一)摘要]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是影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优化合理,使教师不仅在个体方面,而且在队伍整体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通过在职教师继续学历教育和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措施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
关键词]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合理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等院校生存之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合理的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
教师队伍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队伍的性能和水平,教师队伍的这些构成状态是否合理,会对高校的教师队伍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办学质量。
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队伍结构中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完成某一级学历教育所在高校、专业类型、专业层次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学缘结构是教师队伍的基本结构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是影响教师整体水平、影响学校整体实力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怎样才算合理?这个问题一直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因为学缘结构不像学历、职称以及年龄等结构在建设的目标和优化的标准等方面是有比较统一的标准或趋于一致的。
学缘结构的合理值是一个非标准的定性值,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复杂指标体系。
例如:非本校毕业的教师比例是50%合理还是90%合理,或者是100%最好?就某一专业的教师引进中,是挑选与本专业方向更吻合的人才以加强传统优势,还是挑选与本专业有所差别的人才以利于未来专业方向的调整?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在学缘结构建设方面依据各自校情在目标、措施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就普遍认可的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的标准来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教师队伍中,某一地区高校毕业或某一高校毕业尤其是本校毕业的教师数量过多;一些高校内部的学院、系、教研室等教学单位中,某一高校同一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过高。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测量指标探索

他于 1 9 0 8年 在 《 大学管 理 》 中 提 出 : “ 对 大 学 或
学 院而 言 ,聘 用 自己 的毕 业 生 是 自然 的 ,却 是 不
明 智 的 。之 所 以 是 自然 的 , 是 因 为 这 些 毕 业 生 已
注 的 研 究 问题 , 已 有 相 当 一 部 分 关 于 学 缘 结 构 对 高
摘 要 :教 师 队 伍 学缘 结 构 多样 化 对 高 等教 育教 学 质 量提 升 以及 科 研 创 新 能 力提 高 均 具 有 重 要 的 影 响 。
本文从信息论 “ 熵 ” 的 理 论 概 念 出发 ,利 用信 息 多样 化 测 量 工 具 香 农 威 纳 指 数 构 造 了 高校 教 师 学 缘 结 构 指 数 。并 且 ,结 合 了学 科 互 涉的 高等 教 育 发 展 趋 势 ,将 跨 学 科 因 素 也 纳 入 教 师 学 缘 多 样 化 的 测 量 。这 些 指 标 的 改 进 对 学缘 结 构 的 形 成 机 制 以及 学缘 结 构 对 学 术 职 业 、 高等 教 育 组 织发 展 等 研 究提 供 了基 本 的 测 量 工 具 , 并 且 为 相 关 高等 教 育 管理 工作 提 供 了 有 效 的 考核 指 标 。 关 键 词 :学 缘 结 构 ;香 农威 纳 指 数 ;跨 学科 中 图 分 类 号 :G6 4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5 9 9 5( 2 0 1 5 )0 7 — 0 0 4 8 - 0 7
一
、
研 究 背 景
标 改 进 后 提 出 新 的计 算 方 法 ,并 将 新 的 指 标 计 算 运 用 于 我 国 两所 个 案 高 校 之 间 学 缘 结 构 比 较 。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师资队伍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师资队伍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师资的数量与结构”的主要内涵是什么?答: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师资的数量与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
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院系分布状况等。
(2)学科发展状况。
教师科研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状况。
(3)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队伍状况。
(4)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状况。
师资队伍发展趋势良好,它应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
问:如何界定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公共课,要查阅什么文件?答:根据教高厅函[2006]3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的通知)文件(教育部评估中心网站站“文件汇编/教育部司局文件”中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系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不包括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
计算时应以完整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为标准,按课程门次计算。
我们不知应该怎样解释这个问题??答:一般说,专任教师的数量大于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只是因为前者的范围更宽泛,它包括其他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即使实验工程系列的人员不计,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问: 尊敬的各位专家:想请教您们一个问题:物理实验课是教育部指定的基础课之一,担任此项授课的人员是否一定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如果已经通过岗前培训和普通话考核,只是因为学校不给办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可否可以担任实验课授课任务??恳请专家给予解答为盼!!谢谢!!!答:担任实验课讲授任务的,必须要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协助指导实验课的可以不要。
生师比:问:(1)学校在每个学年初(9月份)都会将有关统计数据上报教育部,计算生师比时,是不是可以用学年度初的统计数据?其他指标如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等是不是也相应地使用上述数据?(2)计算折合学生数时,进修生如何计算?与进修时间有关吗?在计算学生自然人数时,要计入进修生人数吗?答:都用。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方法和工具,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核心素质,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发表等方面;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在学院管理、学生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方面互为补充,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注重量化和可操作性。
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具体、明确地描述教师的表现,便于评价者进行评估和评价结果的分析。
在教学能力方面,可以考虑学生评价、教学成果等指标;在科研能力方面,可以考虑科研项目的申报情况、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在管理能力方面,可以考虑学生指导情况、学院管理成果等指标。
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评价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应该是动态的和有针对性的。
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调整。
评价结果应该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师资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教师的岗位评定、晋升和薪酬激励等方面,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应该注意平衡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要求。
评价指标既要注重教师的个人特长和潜力,又要注重教师的实际表现和工作成果。
评价指标既要注重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又要注重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育观念。
只有平衡了这种定性和定量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评价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探析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探析作者:丁帮俊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08期摘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不仅要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特色和优势,还应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持久发展。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指标体系应有三个维度,即优势性、可持续性及协调性。
比较分析发现,每个维度下两种指标体系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应互补运用两种指标体系,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指标体系;师资队伍;互补性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8-0046-04师资队伍建设指标体系是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诸因素,依据建设目标组成的具有逻辑结构的有机整体。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特色和优势,同时还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以及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持久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指标体系。
一、师资队伍建设指标体系的内涵选择还是发展是教育评价的两个基本观点[1]。
高职教育发展中,往往强调了各种指标体系应用的选拔功能,教育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往往用于确定在一定规划内筛选进入建设的学校数量,以便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到部分学校,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这忽略了其中一个重要价值,指标体系是为了诊断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而不是用于预测或选拔所谓的“英才学校”。
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更加强调的是指标体系能促进“建设”的功能,强调的是发展。
在此观点之下,对师资队伍建设指标体系可以理解为:指标体系是确定师资队伍发展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手段之一;指标体系是用于确定师资队伍按理想的方式发展达到何种程度的一种手段;指标体系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性证据的方法;指标体系应用作为一种反馈—矫正系统,在师资队伍建设的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及时采取变革,以确保过程的有效性。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师资队伍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师资队伍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师资的数量与结构”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师资的数量与结构”)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
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院系分布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况等。
(2)学科发展状况。
教师科研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状况。
(3)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队伍状况。
(4)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状况。
师资队伍发展趋势良好,它应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
问:如何界定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公共课,要查阅什么文件,答:根据教高厅函[2006]3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的通知)文件(教育部评估中心网站站“文件汇编/教育部司局文件”中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系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不包括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
计算时应以完整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为标准,按课程门次计算。
: 请问专家:在进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时,同一名教师是否能出现在不同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或学术梯队基本情问况一览表中,事实上,有些教师是跨专业任课,跨专业指导毕业论文,跨专业从事学术工作的。
钱仁根教授答:每一个学科或专业都应有自己独立的教师队伍,少量的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可以跨学科,跨专业。
但如多数教师跨学科、专业,是不允许的。
问: 专家你们好~我们想咨询一下:至少要多少名教授才能组建一个(本科)学科系呢,学生与老师的比例应该是多少,答: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比多少才合适,一般可以这样推算,即到毕业时,一个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数是否符合规定,例如,1个专业有90名学生,如1个专业教师指导8个学生,则至少应有11—12名专业教师。
院级教学团队评审指标及内涵

获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优质课奖,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成效;
10
4-2
技术
研发
①承担院级含以上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不少于2项;获院级含以上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不少于1项;
②承担行业、企业横向技术研发课题或获得具有产业价值的技术专利不少于1项;
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教学成果取得成效;有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院级以上科技成果;
6
4-3
社会
服务
①能够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
②团队有强烈地责任感,为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能够利用基地等教学资源,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师资;
③面向行业企业需要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与咨询项目,并取得实际效果;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假期或双休日为行业企业和社区提供服务、咨询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40学时;
③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参与专业群建设,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
④有较着的技术研发、管理成果;
5
3.
人才培养工作
30分
3-1课程设计与
教学
①职业基础课要针对高职特点,注重与后期专业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职业技术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
③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初具规模,并在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积极的、实际的作用;
6
3-3教材与
教学资源
①重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体系建设;
②主持编写的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不少于1部;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等相关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内涵界定与评价指标解析【摘要】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理论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关于学缘结构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从而影响了对学缘结构的理性认识和改革创新。
界定学缘结构必须从分析“学缘”的内涵入手。
本文通过说文解读字的方法依次推衍出缘,学缘,学缘关系,学缘结构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最后提出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概念:教师之间因某种相似求学经历而建立起来的学术关联在教师团体中形成的搭配和排列状态。
高校教师的求学经历和学术关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同层次的学历。
通过学历或毕业院校等外显因素构建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三大评价指标:亲缘度、优缘度、广缘度。
【关键词】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内涵;评价指标一、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研究势在必行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一般是指高校教师的毕业院校在若干方面的构成状态,反映的是高校教师团体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的多样性。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教师队伍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来源合理程度的重要指标,更是实现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研究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优化程度决定着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质量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
一直以来近亲繁殖严重和学缘结构缺乏灵活性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最大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近亲繁殖比海外高5倍,而且知名度越高的学校近亲繁殖越严重。
”①“人们对这种反常现象见怪不怪,似乎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着一流水平大学的建设,正在窒息着学术研究中的民主自由学风,最终将影响到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
”②“家族式学术梯队”、“学术山头”等现象是学缘结构缺乏灵活变动性的缩影,不仅使知识结构趋同,创新思维差,而且加速学术利益集团的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宾说“就目前来看,如果下大力气整治,至少需要20 年。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问题之所以这么严重,除了关注度不够之外,还在于对学缘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
可见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研究势在必行!学缘结构的优化,直接关系到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整体实力的提高,影响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办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积极投入到优化教师学缘结构的工作之中。
然而如何优化?从哪些方面优化?怎样才算是优化?需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从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概念界定与评价指标入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对于研究工作来说,概念的界定可以规范研究的范围与基本内容。
因而,界定某一事物的概念是我们研究该事物的逻辑起点,概念界定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对该事物研究的成效。
概念是抽象的,而评价指标的确定则可以使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实证研究具备直观可操作性。
总之,强调对教师学缘结构的理论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而重视高校教师学缘结构的概念研究,则是高校教师学缘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评价指标则是实证研究学缘结构的一个重要思路。
①邓晖. 学术,“近亲繁殖”还是“远缘杂交”[N]. 光明日报:第5 版大视野, 2014-5-8.②刘道玉. 必须遏制大学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J]. 高教研究. 2006, 27(11):56-59.二、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概念界定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研究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仍处于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
学者们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表述甚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前关于学缘结构概念是众说纷纭,至少有五种说法。
一是“毕业学校结构”说,这类观点分为“最终学历学校构成说”和“多级学历学校构成说”两种。
“最终学历学校构成说”认为“所谓学缘结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学院或一个教学单位全体教师最终学历的毕业学校的构成状态。
”①“多级学历学校构成说”认为“学缘结构是教师队伍完成某一级学历或学位教育的毕业高校(科研院所)、类型、层次等的分布情况。
”②二是“教师来源构成”说,此类观点认为“学缘结构指某教育单位(比如高等院校中的系、教研室、研究所)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员比例。
”③“学缘结构是专指高等学校教师的来源构成状态。
”④三是“学校与专业系统构成”说,认为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不仅包含学校构成的类别层次等构成,还包括不同专业分布与构成。
”⑤“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成员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等……既有学基础、传统专业的,又有学新兴、边缘专业的,也有学综合、交叉专业的知识系统。
”⑥四是“近亲繁殖构成”说,认为“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是某单位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的人数,指教师队伍中在校外完成某一学历或学位与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或学位教育的构成情况,主要应当是本校毕业生与非本校毕业生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教师最初学历与最高学历的毕业院校情况。
”⑦五是“利益共同体结构”说,即认为“学缘关系是指师徒、同学、同门氏兄弟姐妹等关系纽带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
”“学缘结构是指师徒、同学、同门氏兄弟姐妹等关系纽带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
”⑧从上述资料引证中可以看出,有关“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界定甚多。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高校教师队伍学缘概念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对学缘结构的内涵的把握不准。
把学缘等同于学缘关系,导致对学缘结构的内涵分析无法深入,或泛化或缩小其内涵;二是对教师学缘的外延理解有误。
把人际学缘和学术学缘糅合在一起,捋不清楚。
如认为学缘结构既包括求学学校和求学专业的构成,还有认为是利益共同体;三是没有在理论上深入的对学缘结构概念的分析,大多定义是根据现状出发给出的一个粗糙的定义,所以不能涉及本质。
四是把学缘结构的外在评价载体(学历或学术教育机构)的构成当做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本质。
如很多把学历的构成状态定义为高校教师学缘结构。
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界定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有必要从分析“缘”、“学缘”、学缘关系和学缘结构的内涵入手,把握这一概念。
①王旭红. 论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及其制度建设[J]. 社会科学家, 2005,(5):598-599.②张立平.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定量评价方法[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89-91.③周晅等.北京地区高校文检课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5):107-112.④王珍珍.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现状及优化——以“近亲繁殖”现象为视角[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9(1):92-95.⑤王作权. 学缘结构: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J]. 煤炭高等教育. 2002.77(4):88-90.⑥张广义, 赵家发.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探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3,5(4):5-7.⑦生云龙. 清华大学教师学历与学缘结构的变迁[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29(2):92-103.⑧钟云华. 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H大学为个案[J]. 教育发展研究,2012,(1):61-68.何为“缘”?“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缘故;边;缘分,因为;沿着,顺着等五种含义。
在《辞海》中有边;沿;攀援;缘分;因缘;原故;为了等七种含义。
在《辞源》中有衣边;围绕;攀援;拼籍;因缘,缘分;因为等六种含义。
综合所有含义,“缘”实际上有四类含义:1.<名词>“边、沿,因缘、缘分”;2.<动词>“攀援、沿着”;3.<介词>“凭借”;4.<连词>“因为”。
中国最古老的辞典《尔雅》中提到“缘谓之纯”,纯就是衣服的边饰。
《说文》也提到“缘,衣纯也。
从糸,彖声。
”段玉裁注:“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
”①可见“缘”最早就是指古时衣服上的边饰。
随着汉语的发展,又从本义中引申出“边缘”“沿着”“攀援”“依靠”“因缘,缘分”等含义,其中“边、沿”是最古老的本义,“因缘、缘分”则是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个含义。
动、连、介词中解释“缘”的含义十分明了,但是“因缘”和“缘分”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辞源》《辞海》等总是用“因缘”与“缘分”相互解释,而且缘分和因缘在工具书中的解释也有多种,到底用来解释“缘”的因缘和缘分是指那种含义?一些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我们今日使用的缘分、因缘之意的缘,其词义和文化意义其实都来源于佛教的十二因缘的缘。
”②③由此可以得出解释“缘”的“因缘”和“缘分”实际上就是指工具书中与佛教相关的含义,即《辞海》的“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这种结果的条件”,《辞源》中的“一切事物生灭依赖的原因和条件”。
因此用来解释“缘”的“因缘、缘分”实际是指佛语的因果,俗话的人(物)与人(物)结成关系的原因。
何为“学缘”与“学缘关系”?很显然,我们研究的学缘之“缘”就是“因缘”之“缘”。
“学”有诸多含义如学问、学派、学校等名词含义和学习、讲述、教导等动词含义。
④学与缘的组合这就有很多种意思,要想从众多组合中找到其真正内涵似乎非常艰难。
组合含义虽多,但是未必所有意思都有意义,必定有约定俗成的含义,因为学缘一词并不是古来有之,而是在近三十年才出现。
通过大量的文献搜索发现最早出现学缘一词是在1984年林振辉主编的《如何创造商场智脑团》一书中。
此后学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涉及管理学、文学、社会学、建筑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
因此在组合学缘二字之前,明晰学缘这个生造词的来龙去脉将有利于内涵的界定。
最先使用学缘是在管理学领域,把学缘与地缘,血缘、业缘、趣缘并列为人际关系五大类型。
这里的“学缘是指基于同学、师生之情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其本质是一种人缘关系网络。
”⑤其含义广泛,小到同班同学,大到学生时代建立的友谊,总之所有因共同的学习经历且建立过友谊的人际网络都可以称为学缘。
这里的学缘就是一种纯粹的“可以投资的感情资本。
”⑥共同的学习经历则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关系的原因。
之后在文学、建筑学等领域大量出现学缘,如“越南因接受了汉语文学这层学缘,才开创了越南书面文学。
”⑦“张荫麟最初在学术方面的兴趣、所关注的问题领域都与其在清华和师友密切相关。
学缘,成为张荫麟最初学术兴趣发生的天然引导。
”⑧“由于学缘相近,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就会产生一种倾向,虽然对建筑发展与提高有所促进,但在多元化发展中将会带来桎梏。
”⑨虽然这里没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654.②程建功.“缘”及“因缘”“缘分”的文化转型[J].语言本体研究,2013,(11):51-52.③白宏钟. 浅析“缘”与“缘分”的文化意义[J].125-133.④《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 古代汉语词典(缩印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788.⑤苏勇主编. 东方管理评论第二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37-39⑥维高著. 感情投资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9:194.⑦王晓平.亚洲文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4,3.⑧朱潇潇著. 专科化时代的通才:1920-1940年代的张荫麟[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99.⑨余卓群. 建筑创作理论[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34.有出现明确的定义,但是很容易看出这里的学缘强调的是一种与学术相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