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生物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生物学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47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A.原始人B.森林古猿C.大猩猩D.北京猿人2.“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 )A.能够制造简单工具B.能够使用石块C.直立行走D.能够使用火3.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的结构和受精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输卵管B.卵巢、子宫C.子宫、输卵管D.子宫、阴道4.“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5.如图所示为男女主要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女孩的性器官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B.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特征之一C.大约10岁之前男女性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D.在性器官发育的同时身高体重变化不大6.有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不正确的是( )A.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B.树立远大的理想C.遗精和月经期间保持心情舒畅D.不吸烟、拒绝毒品7.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A.②③⑥B.①②④C.①⑤⑥D.①②③8.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下列糖类中能直接被吸收的( )A.淀粉B.麦芽糖C.葡萄糖D.纤维素9.经常喝牛奶的同学体质好,身体生长发育快,其主要原因是牛奶中含有较多的( )A.维生素、钙B.蛋白质、钙C.蛋白质、脂肪D.维生素、糖类10.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有效预防坏血病。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完整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完整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包括四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A.杀死细胞,便于观察 B.使细胞分离,便于观察C.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 D.起消毒作用,便于细胞保存2.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4个视野,其中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是A B C D3.下列人体的组织中,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的是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 D.神经组织4.下列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的表膜——消化营养物质 B.昆虫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C.鱼的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D.鸟的气囊——辅助呼吸5.下列细胞中具有叶绿体的是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C.酵母菌细胞 D.葫芦藓叶肉细胞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与鳜鱼相比,桃树缺少的生命结构层次是A.细胞 B.组织C.器官 D.系统7.使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下降镜筒时眼睛为什么要注视物镜A.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 B.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C.观察物镜上是否有异物 D.可以在物镜中找到物像8.生物体组织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功能直接相关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 D.细胞死亡9.在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 D.细胞核10.下列关于人体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 B.人体各系统彼此独立、相互合作C.人体有四大组织、八大系统 D.人体的胃只由肌肉组织构成11.下列几项叙述中,不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是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C.体温恒定 D.生活在陆地上12.下列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是A.贯众 B .菟丝子C.葫芦藓 D.蕨13.下列几种植物类群中,结构最复杂的是A.苔藓植物 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14.鲫鱼进行快速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A.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C.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15.下列各种植物中,常作为空气监测指示植物的是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16.下列过程与真菌作用无关的是A.制作馒头和面包 B.酿造酱油和红酒C.保障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D.制造酸奶和泡菜17.下列哪项不属于家鸽适于空中飞翔的骨骼特点A.有的骨愈合在一起B.长骨中空C.胸肌发达D.骨片薄18.下面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北京市西城区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共31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初中阶段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无机盐2. 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有主要作用的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3.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B.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 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4. 小明为妈妈准备了一份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鸡汤。
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A. 炒青菜B. 炸鸡腿C. 糖醋排骨D. 馒头5.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下列有关“食不言”的解释正确的是A.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B. 避免食物由咽进入气管C.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D. 有利于保护声带6. PM2.5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关于PM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B. 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C. 其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D. 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7.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其成分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⑥水分减少A. ②③⑥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①④⑥8. 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最终被人体利用的部位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 胃吸收作用B. 肺泡扩散作用C. 血液运输作用D. 细胞呼吸作用9.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特点是A. 容易与氧结合,不容易与氧分离B. 不容易与氧结合,容易与氧分离C.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10.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带全套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带全套答案本试卷包括二道大题,共60道小题。
共3页。
全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为3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类人猿2.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B.小肠和大肠C.大肠D.小肠3.下列有关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4.受精卵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人体的受精作用发生在()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子宫内膜5.下列人类的疾病中, 都是由于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一组是()A 贫血.夜盲症.脚气病B 龋齿.沙眼.肺结核C 近视.坏血病.佝偻病D 糖尿病.呆小症.侏儒症6.人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童年时期B.幼儿时期C.青春期D.成年期7.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A.资源有限B.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C.生活水平逐渐下降D.A和B8.人步入青春期的信号是( )A.身高迅速增加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C.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快速增加D.肌肉迅速增加9.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A.口腔.小肠.胃B.口腔.胃.小肠C.胃.小肠.口腔D.胃.口腔.小肠10.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A.缩手反射B.排尿反射C.眨眼反射D.望梅止渴1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12.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13.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二氧化碳B.运输养料C.运输氧气D.运输废物14.某人从河北到x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D.大猩猩2.人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童年期B.青春期C.幼儿期D.成年期3.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A.受精卵B.卵细胞C.胎儿D.婴儿4.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5.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A.使人漂亮B.使鼻孔较大C.使鼻腔较长D.使鼻毛较长6.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7.大量饮酒后,受到最直接伤害的器官是()A.胃B.小肠C.口腔D.大肠8.血细胞的组成()A.血浆和红细胞B.血浆和血细胞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D.血红蛋白和血浆9.在显微镜下判断某血管是不是毛细血管,最可靠的有力依据是( )A.管壁较薄B.管内血流速度慢C.管径较小D.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10.贫血患者应多吃含______丰富的食物。
()A.钙和糖B.铁和蛋白质C.磷和脂肪D.钾和维生素11.预防近视要做到( )A.“三要”和“三不要”B.“四要”和“三不要”C.“四要”和“四不要”D.“三要”和“四不要”1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单位D.肾小管13.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由心室→心房→动脉B.由心室→心房→静脉C. 由心房→心室→静脉D.由心房→心室→动脉14.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A.A型 B.B型 C.0型 D.AB型15.下列哪个腺体既会有外分泌部分,又有内分泌部分()A.性腺B.唾液腺C.胰腺D.垂体16.人走进黑暗的电影院后,瞳孔会()A.不变B.扩大C.缩小D.不知道17.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A.耳蜗B.前庭C.半规管D.听觉中枢18.某人由于饮酒过量而站立不稳,走路摇晃不定,说明酒精已经伤害到了他的()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19.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A.酸雨B.臭氧层破坏C.温室效应D.沙尘暴20.世界环境日定于每年的()A.8月5日B.5月31日C.6月5日D.3月12日二、填空题(6分)2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试卷【word精品,附参考答案】

生物卷·七年级·第1版(共 2 版)学校: 姓名: 考场: 考号:☼……☼……密……☼……封……☼……线……☼……密……☼……封……☼……线……☼……密……☼……封……☼……线……☼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末质量检测卷七年级生物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人是自然产生的D.人是由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2. 进入青春期后的心理表现,不正常的是A.独立意识增强B.对所属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C.不愿与人交流,自我封闭D.性意识开始萌动3. 胡老师从河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
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A .白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 4. 下列各器官中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A. 口腔B. 鼻腔C. 咽D. 喉 5. 小肠的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 .小肠长约5~6米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C .小肠壁内有肠腺D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6. 下列营养物质中既能建造和修复身体细胞,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是A .维生素B .蛋白质C .脂肪D .无机盐 7. “毒豆芽”、“染色馒头”、“瘦肉精”等问题食品被各大媒体曝光后,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关注。
作为中学生的你不应去做的是A .宣传感化,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B .建议国家加强立法和监管C .倡议生产绿色食品D .计划将来生产类似产品8.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的作用是A .温暖冷空气B .消除杂物C .分泌黏液D .黏附细菌 9. 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A.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B.肺泡数目极多C.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D. 以上都是10.在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过程中,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部位是A.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B.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肺泡内D.组织内 11. 下列哪项不是血浆的组成成分A.水B.蛋白质C.无机盐D.血细胞 12. 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第一次到达患病部位时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指标之一。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7-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二道大题:34道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2、亲爱的同学们,通过本学期的努力,想必你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吧!那么就让我们用下面这些题来检验一下吧。
你要严谨审题,仔细分析,书写工整哦!来,做个深呼吸,开始挑战自我吧!题号一二总分总分合计人总分核查人31 32 33 34得分复查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选择题后面的答题表格内)。
1、科学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的判断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B.个体结构微小C.能繁殖D.能导致人患病2、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对光时,光线太强,选用小光圈、平面镜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同时眼睛注视物镜C.视野中有污点时,向左移动标本,而污点向右移动,则污点在标本上D.物镜由20×转换成40×,视野范围变大,物象变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树开花季节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水分充足,会提高产量B.植物只要开花,就能结果C.玉米的果穗缺粒现象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D.玉米粒和小麦粒不是果实4、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会延长贮存时间。
这是因为该措施能()A.抑制呼吸作用B.促进光合作用C. 抑制蒸腾作用D.促进物质转换5、下列组织中,不属于植物组织的是()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上皮组织D.分生组织6、兔子的结构层次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一项是()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兔子B.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兔子C. 细胞→器官→系统→组织→兔子D. 兔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7、烫苋菜时汤会变成红色,红色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8、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北京市西城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共31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初中阶段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无机盐2. 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有主要作用的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3.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B.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 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4. 小明为妈妈准备了一份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鸡汤。
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A. 炒青菜B. 炸鸡腿C. 糖醋排骨D. 馒头5.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下列有关“食不言”的解释正确的是A.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B. 避免食物由咽进入气管C.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D. 有利于保护声带6. PM2.5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关于PM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B. 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C. 其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D. 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7.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其成分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⑥水分减少A. ②③⑥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①④⑥8. 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最终被人体利用的部位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 胃吸收作用B. 肺泡扩散作用C. 血液运输作用D. 细胞呼吸作用9.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特点是A. 容易与氧结合,不容易与氧分离B. 不容易与氧结合,容易与氧分离C.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10.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共31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初中阶段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无机盐2. 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有主要作用的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维生素D3.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B.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 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4. 小明为妈妈准备了一份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鸡汤。
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应增加A. 炒青菜B. 炸鸡腿C. 糖醋排骨D.馒头5.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下列有关“食不言”的解释正确的是A.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B. 避免食物由咽进入气管C.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D. 有利于保护声带6. 2.5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
关于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B. 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C. 其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D. 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7.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其成分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⑥水分减少A. ②③⑥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①④⑥8. 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最终被人体利用的部位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 胃吸收作用B. 肺泡扩散作用C. 血液运输作用D. 细胞呼吸作用9.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特点是A. 容易与氧结合,不容易与氧分离B. 不容易与氧结合,容易与氧分离C.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10.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
该同学判断B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A. 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 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C. 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D. 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11. 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C. 四肢的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D.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12.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液在身体中的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B.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C.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D.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13. 当心室进行收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B. 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C. 房室瓣与动脉瓣同时处于开放状态D. 房室瓣与动脉瓣同时处于关闭状态14. 人体尿液形成及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C. 膀胱-输尿管-肾脏-尿道-体外D. 膀胱-输尿管-尿道-肾脏-体外15. 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过程叫排泄,下列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 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B. 摄入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随粪便排出C. 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D. 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16. 下列叙述中,属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重要意义的是①提供营养物质②排出代谢废物③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④提供能量⑤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③④⑤D. ②④⑤17. 2018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旨在提高大众对听力保护的重视以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鼻咽部感染,细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B.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C.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D. 由鼓膜或者听小骨受损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18. 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 ①②③④⑤B. ④②①③⑤C. ④①②③⑤D. ④③①②⑤19.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 大脑是高级中枢,能控制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C.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发出的神经组成D. 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0. 当人喝醉酒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的现象,调节此系列反应的相应的中枢分别位于A. 脑干、小脑、大脑B. 小脑、大脑、脑干C. 小脑、脑干、大脑D. 大脑、小脑、脑干21.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 初生的婴儿寻找奶头吃奶B. 草履虫游向有牛肉汁的环境C. 听说妈妈买了山楂,小玲流出了口水D. 经过训练的小狗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22. 下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80-120毫克/100毫升B. 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C. C点血糖含量略高于正常值,是糖尿病的表现D. 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23.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B.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 垂体、甲状腺和唾液腺都是内分泌腺D.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影响神经调节24. 我国政府启动实施的“食盐加碘”全民营养工程,是在食盐中加入“碘”,以预防A. 佝偻病B. 夜盲症C. 地方性甲状腺肿D. 坏血病25. 下列各项人类活动中,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是A. 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广种粮食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D.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内填写字母或序号,上写文字。
26. (9分)人体每时每刻都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在此过程中,颗粒性物质会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
如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黏膜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和湿润;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
(2)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胸廓的容积扩大,肺内气压(选填“小于”或“大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图1为支气管与肺泡结构示意图,图2为肺泡的局部剖面图。
①据图可知,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从结构上分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
②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其发生的变化是:,然后通过流回左心房。
(4)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
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导致(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填写,多选)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27. (9分)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营养需要先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消化过程示意图。
①图2中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对应图l中的结构是[ ],物质X代表。
②图2所示结果可以说明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填图1中序号和结构名称)。
根据图1说明此部位适于消化的特点是(写出1点),同时它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写出2点)。
(2)小刚同学提出疑问: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装置及部分操作如图3所示。
一段时间后,取4支试管,编号1-4,从A的玻璃管、A的烧杯、B的玻璃管、B的烧杯中各取2毫升液体,分别加入到1-4号试管中。
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1(A玻璃管)2(A烧杯)3(B玻璃管)4(B烧杯)处理加2滴碘液加2滴碘液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结果变蓝不变色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注: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混合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结果,可以说明。
②如果向A组玻璃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取2毫升A烧杯中的液体置于5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加热,可预测实验结果为。
③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小刚的质疑。
28. (8分)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代谢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通过泌尿系统的作用,可以使血液得到净化。
图1、图2分别是血液循环示意图与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人体各处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通过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的[1],经过肺循环后,再由[5]泵出,沿[3]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到达图2中的[a]。
(2)血液中的尿素、尿酸、葡萄糖、水、无机盐等通过滤过作用在图2的[b]处形成原尿。
滤出的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其中的被重吸收到[d]而返回血液,肾小管中剩余的液体最终形成尿液。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原因是膀胱具有的作用。
(4)肾炎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红细胞、蛋白质等。
根据肾脏的结构分析,其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29. (8分)为了唤起世人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重视,每年的6月21日被确定为世界渐冻人日。
肌萎缩侧索硬化又称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由于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元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
物理学家霍金就是一位渐冻症患者。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它由和突起组成。
(2)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构成传出神经,负责将神经冲动传至[ ](填写图中序号和结构名称)。
针刺渐冻人手部皮肤,患者有感觉但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与[ ](填写图中序号和结构名称)结构异常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有关。
此现象说明完整的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3)霍金生前的一段时期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活动,与他人交流全靠这三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