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解剖课的实验报告doc

合集下载

解剖实验报告实验结果

解剖实验报告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实验,了解人体内部结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医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用成年男性尸体,编号为XX。

三、实验内容1. 头部解剖(1)观察头部骨骼结构,包括颅骨、面骨等,了解其形态和相互关系。

(2)解剖颅骨,观察脑膜、血管、神经等结构。

(3)观察眼眶、鼻腔、口腔等部位的结构。

2. 脊柱与脊髓解剖(1)观察脊柱的形态、位置和生理弯曲。

(2)解剖脊柱,观察椎间盘、椎管、脊髓等结构。

(3)观察脊髓的分布和神经根。

3. 上肢解剖(1)观察上肢骨骼结构,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腕骨等。

(2)解剖上肢肌肉,了解其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

(3)观察上肢血管、神经的分布。

4. 下肢解剖(1)观察下肢骨骼结构,包括股骨、胫骨、腓骨、跗骨等。

(2)解剖下肢肌肉,了解其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

(3)观察下肢血管、神经的分布。

5. 胸部解剖(1)观察胸腔结构,包括胸壁、胸膜、纵隔等。

(2)解剖胸腔,观察心脏、肺、食管、血管、神经等结构。

6. 腹部解剖(1)观察腹部结构,包括腹壁、腹膜、腹腔脏器等。

(2)解剖腹部,观察胃、肠、肝脏、脾脏、肾脏等结构。

(3)观察腹部血管、神经的分布。

四、实验结果1. 头部解剖头部骨骼结构完整,颅骨各部位形态清晰,血管、神经分布明确。

脑膜与颅骨紧密相连,脑膜血管丰富。

眼眶、鼻腔、口腔等部位结构完整,神经支配明确。

2. 脊柱与脊髓解剖脊柱形态规则,生理弯曲明显。

椎间盘结构完整,椎管内脊髓神经根分布清晰。

脊髓灰质和白质界限明显,神经根分布合理。

3. 上肢解剖上肢骨骼结构完整,肌肉起止点明确,神经支配清晰。

血管、神经分布合理,符合解剖学原理。

4. 下肢解剖下肢骨骼结构完整,肌肉起止点明确,神经支配清晰。

血管、神经分布合理,符合解剖学原理。

5. 胸部解剖胸腔结构完整,胸壁、胸膜、纵隔等部位结构清晰。

心脏、肺、食管、血管、神经等结构完整,神经支配明确。

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中枢活动的基本特征实验目的:了解中枢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的关系实验用物:蟾蜍、手术器械、万能支台、肌夹、秒表、滤纸片、0.5%H2SO4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制备脊髓蛙。

2、反射时的测定3、反射弧分析①感受器作用②周围神经作用③中枢作用实验结果:1、皮肤感受器反射时为3.20秒(三次的平均值)。

2、剥去皮肤后无反射发生。

3、剪断坐骨神经后无反射发生。

4、破坏脊髓后无反射发生。

由以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此反射的感受器存在于皮肤上。

2、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反射才会发生。

只要反射弧五个环节中的任一个环节被破坏,反射弧都不会发生。

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实验目的:学习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用物:蟾蜍、手术器械、探针、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等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破坏脑、脊髓2、剪断脊柱、去除前肢及内脏3、剥离皮肤4、分离左右后肢5、游离坐骨神经、分离腓肠肌得标本实验结果:制作一个机能良好的神经肌肉标本,见图。

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肌肉的收缩特征实验目的:观察刺激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实验用物: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手术器械、万能支台、肌槽、记纹鼓、蛙板、刺激器、任氏液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连接实验装置2、固定肌肉标本3、观察实验项目实验结果:1、测定阈值为18/32V、最适刺激为24/32V。

(手动鼓、外触发、手动单次)2、描记收缩曲线(电动鼓、外触发、手动单次、最适刺激强度)1次/S 2次/S 4次/S 8次/S(单收缩)(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实验报告(4)实验名称:血型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用标准血清检查ABO血型的方法2、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3、了解血型鉴定在输血治疗中的意义。

实验用物:人血、A型和B型标准血清、刺血针、玻片、玻璃棒、滴管、酒精、生理盐水、棉球等。

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取两滴生理盐水各滴在玻片的两端。

医学解剖实验报告范文(3篇)

医学解剖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人体解剖学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组成。

2. 熟悉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3. 提高解剖学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五、实验器材:1. 尸体2. 解剖刀3. 镊子4. 剪刀5. 骨钳6. 血止钳7. 洗手液8. 纱布9. 纸巾六、实验对象:成年男性尸体七、实验方法:1. 实验前,观察尸体外观,了解尸体基本情况。

2. 按照解剖顺序,逐层切开皮肤、肌肉、筋膜等组织,暴露出内脏器官。

3. 仔细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记录观察结果。

4. 进行局部解剖,如血管、神经、淋巴等。

八、实验过程:1. 实验开始前,穿戴好实验服、手套和口罩,保持实验室卫生。

2. 检查尸体,了解尸体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死因等。

3. 按照解剖顺序,首先切开皮肤,暴露出肌肉组织。

4. 分离肌肉组织,暴露出内脏器官,如心脏、肺、肝、脾、胃等。

5. 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记录观察结果。

6. 进行局部解剖,如血管、神经、淋巴等,进一步了解器官的供血、神经支配和淋巴引流。

7. 解剖完毕,将内脏器官复位,缝合切口,清洗尸体。

九、实验结果:1. 心脏:位于胸腔中,呈圆锥形,分为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2.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呈海绵状。

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肝:位于腹腔上部,呈红褐色,具有代谢、解毒、储存等功能。

4. 脾:位于腹腔左上方,呈暗红色,具有过滤血液、储存血细胞等功能。

5. 胃:位于腹腔上部,呈囊状,具有储存、消化食物等功能。

十、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人体基本结构和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与教材描述不符的现象,如器官的位置、形态等。

这可能是因为尸体保存时间较长,导致器官形态发生变化。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和相互关系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涉及人体骨骼、肌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实验仪器:解剖刀、手术剪、手术钳、手术锤、手术锯、手术针、手术线、显微镜、心电图仪、血压计、呼吸计、消化酶试剂等。

实验步骤:
1. 骨骼系统实验:取一具人体骨骼模型,观察骨骼结构,了解骨骼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2. 肌肉系统实验:取一具人体肌肉模型,观察肌肉结构,了解肌肉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3. 心血管系统实验:使用心电图仪测量心电图,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规律。

4. 呼吸系统实验:使用呼吸计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了解呼吸的调节机制。

5. 消化系统实验:使用消化酶试剂测定消化酶的活性,了解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6. 泌尿系统实验: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结论: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
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标题: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2.掌握使用解剖工具和基本实验技能。

3.熟悉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和解剖工具。

2.选择人体器官、组织或系统进行解剖和观察。

3.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

4.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5.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1.观察并记录了心脏、肺、肾脏、消化系统等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器等。

3.了解了人体不同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

实验结论:
1.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复杂生命体。

2.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3.解剖生理学实验是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途径。

实验总结:
本次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使我了解到人体是由多个器官和系统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生命体,学习了使用解剖工具和显微镜的基本技能,增强了对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这次实验对我的医学知识学习和将来的临床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中重要的实验之一。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器官结构及其功能,加深对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一:心脏解剖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心,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其中心房主要接收血液,心室主要泵送血液。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心脏内有心腔和心瓣膜,心腔分为左右两个,分别与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

心瓣膜则分为二尖瓣和三尖瓣,分别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起到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实验二:肺解剖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肺,观察肺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肺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每个肺叶内有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有许多肺泡。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肺内有支气管和肺动脉、肺静脉等血管,支气管将气体输送到肺泡,肺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肺静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心脏。

实验三:肝解剖肝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肝,观察肝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肝由左右两个叶和胆囊组成,肝内有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有许多肝细胞。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肝内有肝动脉和门静脉,门静脉将含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肝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肝脏。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解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同时还有解毒、贮藏和产生胆汁等重要作用。

实验四:肾解剖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肾,观察肾结构和功能。

首先,我们观察到肾由皮质和髓质组成,皮质和髓质内有许多肾小球和肾小管。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肾内有肾动脉和肾静脉,肾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肾脏,肾静脉将含有废物的血液输送出去。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还有调节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作用。

本次实验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器官结构及其功能,深入了解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范文实验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分布。

2.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血液循环、呼吸等。

实验步骤:1. 观察人体模型或尸体解剖结构,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2. 分析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心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等方面。

3. 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听取心脏声音、测量血压、观察呼吸、测定血糖等。

实验结果:1. 人体器官结构和位置:人体主要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组成。

头部包括脑、眼、耳等器官;胸部包括心脏、肺等器官;腹部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器官。

在头部附近,有颈部的动脉和静脉,脖子上有气管和食管。

2. 心血管系统:心脏是人体的主要泵,通过收缩和放松,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血液循环包括心脏的收缩和放松、血管的扩张和收缩,此过程中需要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动。

3. 呼吸系统: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将氧气吸入肺部,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正常呼吸应该是有规律的,每分钟呼吸次数一般为12-20次。

4.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等器官,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消化过程应该是顺畅的,食物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被吞咽下去。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人体器官结构和位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知识。

了解到正常的生理活动满足人体的需要,也能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提高了对健康的认识和保障自己的健康水平。

实验感受:本次实验深入了解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感觉非常有意义。

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对人体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也提醒我们应当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报告.doc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基本组织实验时间:10、11 成绩:实验目的:认识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的微细结构实验用物:光学显微镜(四种组织的切片)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单层粒状上皮2、假复层纤毛上皮3、复层扁平上皮4:疏松结缔组织5、血液6、骨骼肌7、神经元实验结果:(画“血液”图,标注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下方说明:血液10*40 HE 染色)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运动系统实验时间:10.25 成绩:实验目的:辨认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实验用物:各器官标本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骨的构造、关节结构2、骨与骨连接3、肌实验结果:骨质、骨膜、骨髓、椎骨、胸骨、肋、锐骨、肩胛骨、肱骨、桡、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腓骨、足骨、颅骼骨、躯干肌(斜方肌、胸大肌、膈、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面肌、咬肌、三角肌、肱三头、二头肌、臀大肌、腹回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及其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内脏学实验时间:11.8 成绩:实验目的:辨认各器管的形态结构实验用物:各器官标本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消化系统2、呼吸系统3、泌尿系统4、生殖系统5、腹膜实验结果:牙、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唾液腺、肝、胰、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纵隔、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体、外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女外阴、腹膜等器管及其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报告(4)实验名称:脉管系统、感觉器官实验时间:11.8 成绩:实验目的:辨认各器管的形态结构实验用物:各器官标本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心2、动脉3、静脉4、淋巴管道5、淋巴结、脾、胸腺6、视器7、前庭蜗器8、皮肤实验结果:心、肺动静脉、颈总动脉、锐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及其分支、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其属支、淋巴管道、淋巴结、脾、腮腺、眼球、眼副器、外耳、中耳、内耳、皮肤等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报告(5)实验名称:神经系统实验时间:12.16 成绩:实验目的:辨认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实验用物:各器官标本实验步骤(实验内容):1、脊神经2、脑神经3、内神经4、脊髓5、脑6、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7、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实验结果:颈从、臂丛(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股神经、闭孔神经)、骶丛(坐骨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交感干、脊髓、脑干、小脑、间脑、端脑、感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脊髓、脑的被膜、血管(大脑动脉环)等的形态结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解剖课的实验报告篇一:生理实验报告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姓学系组同组姓名号别别名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XX年4月23日实验室温度实验日期一、实验题目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 A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B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传导速度的确定 C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不应期的确定二、实验目的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1)临界值和最大值(2)传导速度(3)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三、实验方法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1. 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干及其下行到小腿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

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 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外周端接触记录电极R1-R2,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 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的刺激输出插口;信号输入倒显得红色和绿色夹子分别连接记录电极(绿色夹子在前,引导出正向波形,即出现的第一个波峰向上),黑色夹子连接接地电极,插头接通道1.A.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临界和最大幅度的确定(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从“实验”菜单中选取“神经干动作电位”,出现自动设置的界面,各项参数已设置好,界面中只有一个采集通道,对应仪器面板上的通道1(因此信号输入线应连接在通道1)。

(2)确定装置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神经是否具有活性。

采用较大的刺激强度,1V,刺激时程0.2ms,延时5ms,刺激模式为但刺激。

选择“同步触发”,按下“开始刺激”后,正常情况下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双相电位即CAP。

(3)快速降低刺激强度,确定CAP的阈电位。

记录刺激阈值及CAP幅度(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差值)。

(4)以0.05V或更小的间隔,逐渐增大刺激强度,观察CAP幅度的变化,同时,记录刺激电位及对应的CAP幅度,直到CAP达到稳定,即最大值(神经标本在正常生理活性时,1V以内的刺激强度即可引起最大的CAP)。

B.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确定(1)从“实验”菜单中选取“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界面出现两个采集通道,对应通道1和通道2,因此采用两对引导电极R1-R2和R3-R4,同时输入两道信号。

(2)使用单刺激模式,调整刺激强度,使产生最大CAP。

(3)测量两个通道显示的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差。

(4)测量R1和R3之间神经的长度。

(5)重复步骤1-4至少三次。

(6)计算传导速度:传导速度=△D(mm)/△T(ms)(7)计算几次重复测量得到的传导速度的平均值(Mean)和标准误(SEM)。

C.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确定(1)采用双刺激模式,刺激条件相同,产生一对幅度相同的最大的CAP。

(2)逐渐减小两刺激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幅度刚刚开始减小,即进入相对不应期。

此波间隔与绝对不应期之差即为相对不应期。

(3)继续减小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刚刚完全消失,此间隔即为绝对不应期。

(4)重复步骤1-3至少三次。

(5)计算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均值(Mean)及标准误(SEM)。

四、实验结果A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确定图1. 蟾蜍坐骨神经干CAP(当前刺激强度为0.090V)无动作电位发生图2. 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阈电位(当前刺激强度为0.095V)图3. 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最大幅度3.9mV(当前刺激强度为0.55V)表1.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随刺激强度的变化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刺激强度(V) CAP(mV) 1.000 0.800 0.600 0.550 0.500 0.400 0.200 0.173.90 3.90 3.90 3.90 3.80 3.70 2.10 1.33实验次数 9 10 11 12 13 14 15 16刺激强度(V) CAP(mV) 0.150 0.130 0.120 0.115 0.110 0.100 0.095 0.0900.83 0.28 0.16 0.12 0.10 0.09 0.08 0.00根据上表可绘制下图,曲线图能更加直观的显示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随刺激强度增加的变化趋势。

篇二: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实验报告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如:(1)椎骨的形态特征?(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班级:组别:日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守则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

实验内容任务一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分离躯干骨标本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

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躯干骨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观察躯干骨连接时,重点认识椎间盘的结构,椎骨间的韧带,脊柱侧面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及形态。

认识胸骨角。

(五)实验结果任务二观察颅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颅骨侧面、颅底内、外面及颅骨前面的主要结构。

3.能指出颅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分离颅骨标本完整颅骨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及颅骨的整体观,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重点理解颅的侧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

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颅骨,重点辨认颅骨侧面观、顶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的主要结构。

(五)实验结果任务三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上肢骨及下肢骨的组成和名称。

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结构。

3.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

4.能指出四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器材四肢骨标本完整骨架(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

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

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及四肢主要骨的主要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

3.观察并记录结果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重点理解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

4.还标本,打扫卫生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

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四肢骨的主要结构。

(五)实验结果任务四观察躯干肌、四肢肌任务五观察消化系统任务六观察呼吸系统任务七观察泌尿系统任务八观察心血管系统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2、能在标本上辨认四肢骨和躯干骨的形态结构;3、能指出人体骨骼的主要体表标志;4、观察膈的位置、形态和功能;5、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起止点,并在活体上验证它们的功能;6、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7、辨认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和连通关系;8、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9、掌握气管和主支气管的位置、形态和特征;10、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1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12、熟悉输尿管的行程和狭窄部位;13、熟悉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三角位置;14、熟悉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心腔内部结构;15、学会心的传导系统和血管;(二)实验器材1、分离躯干骨标本;2、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3、分离颅骨标本;4、完整颅骨标本;5、四肢骨标本;6、完整骨架7、腹腔解剖标本;8、各类牙的标本或模型;9、呼吸系统概观标本或模型;10、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模型;11、气管、左右主支气管标本;12、左右肺标本;13、胸腔标本;14、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及模型;15、男女骨盆和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及模型;16、完整的心脏离体标本或模型;17、心的血管标本;(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只要是观察人体骨骼的主要结构及各系统的形态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