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9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5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

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

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

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

这引起他的沉思,他决心另辟蹊径。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B. 受伊朗停止向欧洲出售石油消息的影响,纽约油价再次重返美桶110美元的高位,而伦敦原有油市场更是爆出了美桶128.40美元的高价。
C. 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
D. 在胡雪岩故居修复后,成了一处“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人文景观,为杭州的文化旅游业增添了活力;然而大部分免费开放的名人故居却少人问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寥廓:高原空旷,强调“空阔”。 辽阔:辽远广阔,强调“广大”。第一空形容“天空”,应选“寥廓”;第二空形容“大地”,应选“辽阔”。
寂寥:寂静,空旷,形容环境。寂寞:孤单冷清,多指人的感受。第三空形容“沙漠旷野”,应选“寂寥”;第四空指人的感受,应选“寂寞”。
B 昂首阔步 一惊一乍 报歉 埋怨
C. 磕磕绊绊 安祥 做示范 皎洁
D. 携百侣 羁旅漂泊 高官厚禄 中流砥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形的能力。
A项,沧——苍。
B项,报——抱。
C项,祥——详。
此题中,中流砥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D. 广州恒大足球队在中超联赛中取得的辉煌战绩与俱乐部的高额资金投入息息相关,恒大俱乐部雄厚的财力令其他俱乐部望其项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项,崭露头角:青少年显露才华和本领。语境说“年过不惑”,用错对象。
B项,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语境是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独立解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用正确。

湖北省荆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荆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题(本题共8小题,16分)1.下列句子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

一说同“辍”,停止B.枉用相存存:问候C.对酒当歌当:应当D.去日苦多去:逝去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C.当:对着。

句意: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

故选C。

2.下列各句划横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气质,情致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树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A.正确。

句意:从小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喜欢山川田园。

B.正确。

句意: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安守本分归居园田。

C.正确。

句意: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乡里的炊烟缓缓地飘荡。

D.错误,荫:遮蔽。

句意: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堂前。

故选D。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B.水澹澹..兮生烟(水波荡漾的样子)C.虎鼓瑟兮鸾回.车(使……回转)D.越陌.度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

句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

B.正确。

句意:水波动荡升起了烟雾。

C.正确。

句意: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D.错误。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句意: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故选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B.复得返自然..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测试题1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测试题1

高一语文上册9月月考测试题语文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寥.廓(liáo)遏.制(â)百舸.(gě)漪.沦(yī)B.发酵.(jiào)青荇.(xìng)峥.嵘(zhēng)携.手(xiã)C.罗绮.(qí)佝偻..(zǔ zhîu) 枯槁.(gǎo)..(jù1ïu)诅咒D.倾圮.(pǐ)遒.(qiú)劲粗糙.(cāo)长篙.(gāo)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怅廖廓,问沧茫大地,谁主沉浮?C.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D.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班澜里放歌。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D.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报纸上登载了关于教育改革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开拓精神。

B.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D.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进“渐进式的台独”分裂步骤,只会加剧两岸关系紧张,必将自食其果。

5.下列选自课文中的各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软泥上的清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C.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D.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欢乐地游来游去。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诗的境界朱光潜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

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 (2016高三上·桐乡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着(zhuó)想掺(cān)和漂(piǎo)白粉一塌(tā)糊涂B . 洁癖(pǐ)依偎(wēi)脾气拧(nìng)微创(chuàng)手术C . 熨(yù)帖恸(tòng)哭应(yìng)用文雪泥鸿爪(zhǎo)D . 职称(chèn)哈(hǎ)达煞(shā)风景力有未逮(dài)2. (2分) (2017高三上·常熟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谈美》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

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有如“风行水上,自然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A . 体悟流淌振聋发聩B . 领悟展现振聋发聩C . 体悟展现醍醐灌顶D . 领悟流淌醍醐灌顶3. (2分) (2017高一上·扬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C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D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采用强力刺激经济、维持高福利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其国家内部产生各种弊病,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

长治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九月份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B 解析:A张冠李戴原文“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主语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C 原文“中医文化里面也不要只是宣传怎样治病,而是要让人不得病,中医文化的核心是养生文化。

”可知,中医不仅宣传治病,更要强调养生文化,不是否定中医治病;D强加因果“因为我们有良好的价值观,优秀的品德。

”与“要更加努力地去克服它”没有因果关系。

2.B 解析:A无中生有“根据前人历史”;C逻辑不符原文“因此,要成为一个有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的人,就不应该被物管住,不能被物欲腐蚀,否则就会丧失做人的底线”,前后是充分条件关系,而选项“只有…才…”必要条件关系; D不符文意原文“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看不开就走了绝路。

”,“阿Q精神每个人都需要那么一点儿,许多事情不要去计较、认真,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死是揭示愚昧、麻木,反省民族劣根性;不是证明。

3.C 解析:C曲解文意原文“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特征,即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

”并不能得出“提升自身道德,便可治理好国家”的结论。

4.答案:不同点:材料中“阿Q精神”讲的是当下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鲁迅小说中“阿Q精神”讲的是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2分)相同点:二者都是讲做人的自我麻醉和逃避。

(2分)5.答案:(1)材料一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精神;材料二则强调中国文化输出;材料三侧重讲中国文化的反省。

(3分)(2)相互关系:在自我反省的前提下,传承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注重文化理念输出,真正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通。

(3分)(二)现代文阅读Ⅱ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A.“有激烈的斗嘴,也有冷战……构成了小说的底色”说法错误,由“丢下他不管吧,忍不下这个心……”“怕啥子,有我嘛”,可知马奶奶关心马老爷子,马老爷子对妻子也很温情与体贴,所以底色并不是“斗嘴”“冷战”,而是关心与温情。

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悭吝/铿锵缭乱/潦草煞费心机/煞车B . 摄影/蹑足菡萏/谄媚差强人意/参差C . 龙蟠/幡然氤氲/愠怒确凿无疑/琢凿D . 叱咤/惊诧花茎/泾渭拾级而上/拾掇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南非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打响,西班牙最终以1∶0战胜荷兰,首次大力神杯。

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物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一份精美的礼品。

7月6日早间,岁宝百货通过联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暂停岁宝百货的上市程序,筹划已久的上市计划就此。

艾滋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防治艾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 . 问鼎惠赠搁浅而且B . 夺冠敬赠搁置因而C . 夺冠惠赠搁置而且D . 问鼎敬赠搁浅因而3. (2分) (2017高一上·扬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C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D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 (2分)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 剧组全体人马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在春节到来之际与观众见了面。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2023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2023年9月21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基因逐渐融入乡村发展中,特别是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8年以来,抖音引爆短视频,随着“山货上头条”“山里DOU是好风光”“乡村守护人”等项目的启动实施,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乡村风景文化和产品,让更多农民加入其中,成为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

在新媒体融入乡村发展的进程中,一个新兴的群体逐渐出现。

他们是一群有乡土情怀、具有新思维、怀有新创意、拥有新技术的新时代追梦人,具有“四新”特征。

一是利用“新载体”。

该群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展示农业与农村,如运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制作农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的短视频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新鲜、安全的认可度。

二是开创“新思维”。

该群体具有互联网思维、数字思维、营销思维,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农学、管理学、生态经济学、营销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三是聚起“新人群”。

该群体不局限于农民,而是一群从事创新农业的人,其来源非常广泛,不仅有在农村出生、成长的,即在地缘上、亲缘上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村乡土人才,还有从城市跨界的新生代,其中不乏高知、白领、海归。

四是树立“新形象”。

该群体的身份不再是农民,而是转化为“新农人”,新农人已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群体,这些人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温饱,而是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创造。

我们把这些以新媒体为“新农具”,以数字内容为“新农资”,以网络空间为“新农田”,分布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等各个生态点位,通过进行内容生产(含内容创作、加工、改编、演绎、纠正等)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创作者,称为“数字农人”。

数字农人不限于以农为主的生产经营者,更有来自城市里的跨界青年、乡愁群体,这些多元化的主体让数字农人行列充满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 (2015高一上·银川期中) 下列加横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 . 百舸(gě)争流颓圮(pǐ)瞋(chēn)目创(chuàng)伤B . 挥斥方遒(qiú)火钵(bō)游说(shuì)弄(lòng)堂C . 变徵(zhǐ)之声山阿(ā)酝酿(niàng)窒(zhì)息D . 长歌当(dāng)哭装载(zài)胆怯(qiè)譬(pì)如2.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代表华语电影最高水准的香港金像奖,如今已沦为“港片式微”的最佳佐证,表明“香港制造”的旗帜正在慢慢蜕化。

B . 胜利了,总会有些不相干的人来沾光,来捞稻草,就好像失败时总会有人开脱责任一样,都属于官场陋习。

C . 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

D . 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3. (2分) (2017高一上·扬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C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D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4. (2分)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苹果公司员工在辞职后的两年内,公司仍为其保留职位,他们如果对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可以返回公司,职位不受任何影响。

B . 陈寅恪先生的一番话,不仅是对像王国维先生这样的历史文化人物的忧伤,而且是对整个文化精神的忧伤,更是对一种即将衰落的文化的忧伤。

C . 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梦,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文化霸权,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传承民族传统、植根伟大实践的开放包容。

D . 经典书籍的价值往往要在人们仔细阅读之后,才会凸显出来。

现在认为的经典,刚出版的时候也都是新书,被人了解、接受和喜爱,都是需要时间的。

5. (2分)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 . 念去去/千里/烟波C . 便纵/有/千种/风情D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6. (2分)下列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河内凶(收成不好,荒年)B . 邻国之民不加(更加)少C . 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 . 弃甲曳(拖着)兵而走7.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何方圜之能周兮②高余冠之岌岌兮,B . ①固时俗之工巧兮②固前圣之所厚C . 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②退将复修吾初服D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竞周容以为度8. (2分) (2015高三上·湖州期中)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A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 . 而又何羡乎?C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9. (2分) (2017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与例句划线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A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 . 然而不王者D . 谨庠序之教10. (2分) (2015高一上·连江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A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B . 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C .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11.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A . “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 .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C . 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体诗,近体诗分两种,一种叫“绝句”,每首8句,分四联,分别叫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叫“律诗”,每首4句。

D .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2. (11分) (2019高三上·南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

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

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

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

群蛮怒,酉溪蛮王田头拟杀攸之使,攸之责赕千万,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

其弟娄侯墓立,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

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

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

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

时太祖辅政,嶷务在省约,停府州仪迎物。

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

疑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

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

二千石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诸曹吏听分番假。

百姓甚悦。

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

仆射王俭笺曰:“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

古人期月有成,而公自日致治,岂不休哉!”二年春,虏寇司、豫二州,嶷表遣南蛮司马崔慧景北讨,又分遣中兵参军萧惠朗援司州,屯西关。

虏军济准攻寿春,分骑当出随、邓,众以为忧。

嶷曰:“虏入春夏,非动众时,令豫、司强守,遇其津要;彼见坚严,自当溃散,必不敢越二镇而南也。

”是时纂严,嶷以荆州接蛮,虑其生心,令镇内皆缓服。

既而虏竟不出樊、邓,于寿春败走。

寻给班剑二十人。

年四十九,薨。

其日,上再视疾,至薨,乃还宫。

诏曰:“嶷明哲至亲,勋高业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今便临哭。

九命之礼,宜备其制。

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

大司马、太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

”(《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1)下列对文章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B .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C .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D .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武帝时五经每经设一博士,称为“五经博士”。

B . 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的通称。

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斗,故称。

C . 薨,死。

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亮,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 . 衮冕,衮衣和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在重大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萧嶷明于吏治,平定民族纷乱。

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萧嶷派张莫儿带兵将其击溃,后又令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

B . 萧嶷治政有方,赢得他人称赞。

任豫章郡王时,王俭赞扬他刚到任十余天就让灾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并赞这是荆楚地区少有的好政绩。

C . 萧嶷深谋远虑,准确判断形势。

敌军大举进攻,大家对此忧虑。

萧嶷分析只要坚守渡口要道,敌人必然不敢进犯。

最终敌人果然败退。

D . 萧嶷深受器重,皇上多次探询。

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直至萧嶷死才回宫。

萧嶷的丧礼规格很高,大臣早晚祭奠,文武官员停下公务送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②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3. (8分) (2017高三上·清远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

②飐:吹动。

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屈原在《离骚》中曾铺陈以其制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 首联展现了登柳州城楼的所见所闻,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采用了由虚而实的写法。

B . 颔联极力描绘了急风骤雨之烈,芙蓉与薜荔仍屹立岿然,表现出坚贞的意志。

C . 颈联明写眼前景,实则吐露出诗人的愁肠百折,相望之殷,相思之苦,情景交融。

D . 从尾联来看,总写五人的遭际。

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怠之愁。

E . 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诗可知,诗人虽然与朋友彼此隔离,但能顺利地互通音讯,用诗文传达问候及思念之情。

(2)古代诗歌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本诗则用“赋中之比”的手法表达作者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四、默写 (共1题;共12分)14. (12分) (2016高一上·大连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4小题作答。

)①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②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了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气势,曹操站在船头“________,________”,可谓“一世之雄”。

(苏轼《赤壁赋》)③《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④或取诸怀抱,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⑤________,________。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5. (20分)(2019·杨浦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