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自测答案
现当代文学专题(1)自测题

现当代文学专题(1)自测题第1题、填空1.周作人的小品文主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冲淡平和”两种风格。
参考答案:“浮躁凌厉”2.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他认为,比起小说,“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参考答案:郁达夫3.九叶诗派的九位诗人是杭约赫、___________________穆旦、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袁可嘉。
参考答案:辛笛4.在最早出现的一批现代白话诗集中,除了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冬夜》和康白情的《草儿》。
参考答案:俞平伯5.穆旦的《诗八首》初载于《文聚》时,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收集《旗》时改为《诗八首》。
参考答案:《诗八章》6.穆旦本名________,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参考答案:查良铮7.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参考答案:王佐良8.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
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________。
参考答案:“独语体”9.九叶诗派得名于___________________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
参考答案:198110.___________________的散文集《黄昏之献》纠结着一种深刻的“黄昏情节”,埋藏着已逝的尘梦,以及梦后的惆怅。
参考答案:丽尼11.___________________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中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参考答案:梁实秋12.五四作家都有自己的“彷徨”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也在他的“彷徨”时期找到了“自己的园地”,写下了《苦雨》、《苍蝇》、《故乡的野菜》等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三自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 郁达夫c. 丰子恺d。
何其芳正确答案是:何其芳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选择一项:a. 《漂泊杂记》b。
《屐痕处处》c. 《湖上散记》d。
《西湖漫拾》正确答案是:《屐痕处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选择一项:a. 《坟》b。
《呐喊》c。
《朝花夕拾》d. 《野草》正确答案是:《野草》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选择一项:a。
林语堂b。
穆旦c.冯至d. 梁实秋正确答案是:梁实秋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
《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李大钊b。
周作人c.冰心d.鲁迅正确答案是:李大钊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杂文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选择一项:a. 《二心集》b.《三闲集》c。
《而已集》d。
《热风》正确答案是:《热风》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
鲁迅b。
李大钊c。
周作人d。
胡适正确答案是:周作人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
选择一项:a. 《画梦录》b。
《乌篷船》c. 《春醪集》d. 《宇宙风》正确答案是:《画梦录》《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丰子恺c. 何其芳d。
丁西林正确答案是:丰子恺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
2020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自测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学前自测1.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b.胡适2.鲁迅的《补天》、《理水》、《非攻》等小说后来收入小说集()。
d.《故事新编》3.《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
d.周作人4.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
b.郭沫若5.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新潮社6.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等。
b.《潘先生在难中》7.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
其中,主要有()等。
a.《故乡》c.《风波》d.《阿Q正传》8.郁达夫的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小说”,主要有()等。
a.《南迁》b.《沉沦》d.《迟桂花》9.在创造社还有一批与郁达夫相近,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基于现代心理学和佛洛依德学说,长于心理描写包括畸形的性心理的青年作家。
主要有()等。
a.叶灵凤c.幐固d.张资平10.五四小说创作重要的小说家群,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群和()等。
a.《新潮》小说家群b.创造社小说家群d.乡土文学作家群11.19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
12. 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13. 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14. 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即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和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三自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 郁达夫c. 丰子恺d. 何其芳正确答案是:何其芳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选择一项:a. 《漂泊杂记》b. 《屐痕处处》c. 《湖上散记》d. 《西湖漫拾》正确答案是:《屐痕处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选择一项:a. 《坟》b. 《呐喊》c. 《朝花夕拾》d. 《野草》正确答案是:《野草》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
选择一项:a. 林语堂b. 穆旦c. 冯至d. 梁实秋正确答案是:梁实秋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
《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 李大钊b. 周作人c. 冰心d. 鲁迅正确答案是:李大钊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杂文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
选择一项:a. 《二心集》b. 《三闲集》c. 《而已集》d. 《热风》正确答案是:《热风》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 鲁迅b. 李大钊c. 周作人d. 胡适正确答案是:周作人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
选择一项:a. 《画梦录》b. 《乌篷船》c. 《春醪集》d. 《宇宙风》正确答案是:《画梦录》《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 丰子恺c. 何其芳d. 丁西林正确答案是:丰子恺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
全国20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和答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学衡派成员的是( B )A.吴宓B.章士钊C.梅光迪D.胡先骕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A.沈雁冰、周作人、朱自清、郑振铎B.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郭沫若C.沈雁冰、叶绍钧、冰心、梁实秋D.沈雁冰、叶绍钧、冰心、郑伯奇3.属于“九叶”诗派的诗人是( C )A.绿原B.曾卓C.辛笛D.鲁藜4.收入了《理水》、《铸剑》的作品集是( C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5.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A.《女神》、《前茅》、《瓶》、《红烛》B.《女神》、《前茅》、《瓶》、《恢复》C.《女神》、《前茅》、《恢复》、《猛虎集》D.《女神》、《瓶》、《恢复》、《黎明的通知》6.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B )A.郭沫若B.冯至C.徐志摩D.刘半农7.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作品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作家是( D )A.叶绍钧B.王统照C.王鲁彦D.许地山8.新月派闻一多的诗论的核心内容是“三美”,包括( A )A.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B.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C.韵律美、格律美、音乐美D.格律美、建筑美、绘画美9.茅盾小说中暴露、抨击国民党特务黑暗统治的长篇小说是( A )A.《腐蚀》B.《虹》C.《蚀》三部曲D.《林家铺子》10.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共分三部,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C )A.《惶惑》B.《偷生》C.《反抗》D.《饥荒》11.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小说是( D )A.《灭亡》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火》12.巴金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第一部小说是( C )A.《家》B.《寒夜》C.《灭亡》D.《雾》13.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观念与创作倾向是( D )A.表现社会主义的理想B.表现农民的命运与前途C.表现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D.表现理想的“人性”14.下列曹禺剧作中,作品与人物形象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D )A.《原野》—仇虎B.《日出》—陈白露C.《雷雨》—鲁大海D.《北京人》—潘月亭15.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作家有( C )A.沈从文、废名、萧乾等B.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C.刘呐鸥、穆时英等D.蒋光慈、叶紫、殷夫等16.诗集《孩儿塔》的作者是( B )A.蒋光慈B.殷夫C.柔石D.胡也频17.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的作者是( B )A.张天翼B.沙汀C.艾芜D.丁玲18.田汉的下列剧作中,属于象征剧的是( B )A.《名优之死》B.《南归》C.《丽人行》D.《回春之曲》19.何其芳获1936年《大公报》文艺奖的《画梦录》,属于( D )A.长篇小说B.短篇小说集C.诗集D.散文集20.鲁迅评价为“力透纸背”地描写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小说是( A )A.萧红的《生死场》B.萧军的《八月的乡村》C.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D.叶紫的《星》21.“汉园三诗人”指的是( A )A.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B.何其芳、卞之琳、戴望舒C.卞之琳、戴望舒、李广田D.陈梦家、何其芳、卞之琳22.陈白尘创作的以科学工作者为主人公的剧作是( D )A.《升官图》B.《乱世男女》C.《虞姬》D.《岁寒图》23.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C )A.田间B.艾青C.光未然D.何其芳24.抗战初期的街头剧不包括( A )A.《终身大事》B.《最后一计》C.《放下你的鞭子》D.《三江好》25.夏衍抗战期间创作的剧作是( C )A.《秋瑾传》B.《赛金花》C.《心防》D.《都会的一角》26.方鸿渐这个形象出自( B )A.张爱玲的《倾城之恋》B.钱钟书的《围城》C.沈从文的《长河》D.无名氏的《塔里的女人》27.属于解放区小型秧歌剧的作品是( B )A.《刘胡兰》B.《兄妹开荒》C.《王秀鸾》D.《赤叶河》28.《李有才板话》中的李有才这个人物形象是( A )A.先进农民B.落后农民C.地主D.村霸29.《吕梁英雄传》的作者是( A )A.马烽、西戎B.孔厥、袁静C.欧阳山D.柳青30.不属于孙犁作品的是( D )A.《荷花淀》B.《嘱咐》C.《光荣》D.《漳河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0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课程代码005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现代文学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B)A.“五四”新文化运动B.“五四”文学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体运动2.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文学研究会发起人的是(A)A.鲁迅B.周作人C.叶绍钧D.孙伏园3.田汉自称“比较能介绍我自己的出世作”的剧作是(C)A.《梵峨嶙与蔷薇》B.《获虎之夜》C.《咖啡店之一夜》D.《苏州夜话》4.针对后期创造社忽视艺术性的不足,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B)A.茅盾B.鲁迅C.瞿秋白D.沈从文5.在全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周扬等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胡风、冯雪峰为补救其不足而提出的新口号是(D)A.“工农兵方向B.“民族主义文学”C.“三民主义文学D.“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6.大革命失败后,茅盾在创作中流露出他自己矛盾复杂心态的小说是(B)A.《腐蚀》B.《蚀》C.《林家铺子》D.《霜叶红似二月花》7.老舍创作的以英国为背景、反映中国国民性问题的长篇小说是(A)A.《二马》B.《赵子曰》C.《老张的哲学》D.《离婚》8.下列小说家中,属于左翼作家群的是(A)A.柔石B.废名C.刘呐鸥D.施蛰存9.刻画小市民卑琐心理的《包氏父子》的作者是(B)A.丁玲B.叶紫C.艾芜D.张天翼10.下列戏剧中,不属于上海“孤岛文学”时期“南明史剧”的作品是(A)A.《天国春秋》B.《碧血花》C.《大明英烈传》D.《海国英雄》1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诗歌创作中的沉思因素日渐增强,这一创作倾向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是(D)A.光未然《黄河大合唱》B.田间《抗战诗抄》C.冯至《十四行集》D.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12.下列沙汀作品中,描写四川农村生活、揭露征兵丑剧的短篇小说是(D)A.《淘金记》B.《闯关》C.《随军散记》D.《在其香居茶馆里》13.关于赵树理的小说特点,下列说法不妥的是(C)A.多取材于农村社会或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B.写农民的革命性时也看到了他们的局限性C.用饱含诗情而又灵巧轻捷的笔触加以精雕细琢D.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评书或章回小说里注重故事性的写法14.下列武侠小说中,属于梁羽生创作的是(B)A.《书剑恩仇录》 B.《白发魔女传》C.《射雕英雄传》 D.《鹿鼎记》15.选录了1958年“新民歌运动”中民歌作品的诗集是(C)A.《中国歌谣集》B.《天山牧歌》C.《红旗歌谣》D.《山歌传》16.下列散文中,由杨朔创作的是(D)A.《樱花赞》B.《秋色赋》 C.《花城》 D.《茶花赋》17.王蒙塑造了知识分子典型形象倪吾诚的小说是(C)A.《蝴蝶》B.《布礼》C.《活动变人形》D.《失态的季节》18.张炜小说《九月寓言》营造了一个元气淋漓、生命自洽的乡村典型环境,它是(A)A.挺鲅村B.香椿街C.黄泥街D.洼狸镇19.1978年底成为朦胧诗主要发表阵地的油印诗刊是(D)A.《蓝星诗刊》B.《他们》C.《非非》D.《今天》20.下列散文集中,为新时期文学树立了“说真话”榜样的作品是(B)A.《秀露集》B.《随想录》C.《山居笔记》D.《野火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中,潘先生以学校可作收容所为由向红十字会办事处索要两面红十字旗,并将其视为“救命的神符”,最后潘先生对旗子的安排是()A. 都插在学校门口B. 一面插在学校门口,一面插在自家门口C. 都插在自家门口D. 作为珍贵的物品收藏起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潘先生接旗子和徽章在手,像捧着救命的神符,心头起一种神秘的快慰。
“现在什么都安全了!但是……”想到这里,便笑向办事处的职员道,“多给我一面旗,几个徽章罢。
”他的理由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张一面旗,而徽章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里。
2.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对小说《春蚕》中老通宝家养蚕一事概括正确的是()A. 因养蚕时只选择了土种,收成不好,破产B. 因养蚕时只选择了洋种,收成不好,破产C. 养蚕养得很好,获得丰收,还清了贷款D. 养蚕养得很好,获得丰收,但破产了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春蚕》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为线索,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
3. 【单项选择题】小说《菉竹山房》中,前来做客的新婚夫妇在参观和选择卧室时,对菉竹山房的感觉是()A. 绿意盎然如仙境B. 雍容典雅C. 阴森可怕如古墓D. 干净整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菉竹山房》中描述新婚夫妇参观房屋时,“屋子高大,阴森”。
吃晚饭时,黯然无话,“偌大屋子如一座大古墓,没一丝人声”。
4. 【单项选择题】小说《拜堂》中“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这句话传达出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内涵是()A. 面对苦难时坚忍的力量B. 在封建礼教戕害下的痛苦与抑郁C. 被侮辱者的积极反抗D. 在封建包办婚姻中承受的苦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拜堂》中“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这个句子构成了整个叙事的内在线索,同时也给予汪大嫂和小叔子汪二偷偷摸摸的拜堂一种坚定的力量。
电大2020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及答案

单选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胡适)。
2鲁迅的《补天》、《理水》、《非攻》等小说后来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
3《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周作人)。
4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郭沫若)。
5、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新潮社)。
6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胡适)。
7、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8、《十五娘》是新文学中最早的叙事诗,其作者是(沈玄庐)。
9、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尝试集》)。
10、《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刘半农)。
11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徐玉诺)。
12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冰心)。
13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宗白华)。
14“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的发问开篇的诗作是(《蚕马》)。
15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诗论《诗的格律》,并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的诗人是(闻一多)。
16、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何其芳)。
17、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屐痕处处》)等。
1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学前自测1.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b.胡适2.鲁迅的《补天》、《理水》、《非攻》等小说后来收入小说集()。
d.《故事新编》3.《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
d.周作人4.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
b.郭沫若5.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新潮社6.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等。
b.《潘先生在难中》7.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
其中,主要有()等。
a.《故乡》c.《风波》d.《阿Q正传》8.郁达夫的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小说”,主要有()等。
a.《南迁》b.《沉沦》d.《迟桂花》9.在创造社还有一批与郁达夫相近,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基于现代心理学和佛洛依德学说,长于心理描写包括畸形的性心理的青年作家。
主要有()等。
a.叶灵凤c.幐固d.张资平10.五四小说创作重要的小说家群,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群和()等。
a.《新潮》小说家群b.创造社小说家群d.乡土文学作家群11.19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
12. 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13. 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14. 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即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和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
15. 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的废名是“浅草社”成员。
16. 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A.比起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年长许多,个人经历和体验远为丰富,他对世道人心的思考,显然要老制辣得多。
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接受,则加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韧度。
B.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知富。
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并且出版道了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又广为涉猎世界文学,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借鉴。
17.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他”,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答: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回zd归”之蕴含何在。
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专!”的呼吁。
C.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郁达夫则是向自己属的内心深处,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进行深入的发掘,爆发出“赤裸裸的自我”,美丑杂陈,正误皆现。
18. 《故事新编》中的《补天》、《理水》、《非攻》,把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水患的大禹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墨子,能够直面灾难、进而以实干态度和奉献精神克服灾难的伟大精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对那在大的灾难来临之际,只知逃避远遁,标榜洁身自好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则在《采薇》中予以辛辣的嘲讽。
《铸剑》表达了嫉恶如仇、反抗权势,不惜与之同归于尽的愤怒之情。
《起死》则戏谑了齐生死泯是非的庄子。
《奔月》描写的是射落九日、也射杀封豕长蛇的羿的故事,不过,故事开始时,羿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他仍然壮心未已,可是世间已经没有值得他一展神力的野兽,连野鸡野兔都被他灭尽了。
妻子嫦娥因为每天只能吃乌鸦肉的炸酱面抱怨不休,常来他这里偷师学艺的逢蒙在半路上暗算他,那些受到他的恩惠的百姓也被逢蒙所蛊惑,将他的功绩都记在了逢蒙头上。
请问,在鲁迅的小说中,《故事新编》具有什么特殊的地位?答:鲁迅耗费十三年时间,创作出《故事新编》,他徘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所要表达的意蕴是丰厚的。
《故事新编》在形式上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变化,鲁迅以他特有的锐利的观察,战斗的热情,和创造的艺术,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的憎与爱。
《故事新编》以杂文的讽刺手法,借着‘历史小说’的形式,来攻击暴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及其帮凶走狗们和一些所谓‘学者’、‘名流’的丑恶面孔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所追寻的正是文学在审美本质上所应具有的民族性与人类性。
首先,消解神圣,颠覆崇高,彻底还原神与圣人为世俗人的面目,是鲁迅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努力追求。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的主要人物如嫦娥、女娲、后羿、大禹以及历史中出现的伯夷叔齐、孔子老子庄周和墨子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所记载的的大人物,是传统文化里典范,但在鲁迅的笔下,神话中所描绘的神灵、英雄、和圣贤都被世俗化、人间化和贬低化了,一个个从被瞻仰的圣殿降落到平凡的人间,从天上回到地上。
在这些人身上,作家将以往相距几千年甚至远古神话中的先贤们的形象进行了消解,使他们体现了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回到现代人中间。
其次,鲁迅赋予这些神人和圣人以世俗的平凡人的情感和行为,颠覆其崇高性是小说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补天》女娲造人不是出于神圣的使命和职责,而是出于慵懒的女娲在无聊时候为了填满空虚所揉捏出的产物。
曾经英武有力、叱咤风云的后羿也有怕老婆的时候,末路英雄已经不是英雄,英雄已经陷入鄙俗琐屑的家庭日常生活当中,每天为吃饭而奔波,已经陷入世俗的庸常,与凡人无异。
再次,作者又使神仙与圣贤处在一种尴尬地位,给这些看似一本正经的人物赋予了喜剧色彩。
在《采薇》中所谓“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充分地暴露了他们的自相矛盾的行为,最后可笑地把自己饿死在首阳山上;在《起死》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领袖之一的庄子更成为一个令人喷饭的闹剧人物。
最后,作者将富于喜剧色彩的尴尬的英雄所流露的浓厚荒诞意味的加以质疑,在其荒诞的外表下去求潜藏着的赤裸裸的真相,奇妙地逼近中国社会历史人生的现实状况,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现代就是历史,历史就是现代。
对于这些被颠覆与消解的历史人物,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改革者的境遇和他们相像,将来无法为他们提供一个光明的方向,反观历史也只能是走向虚无。
《故事新编》“新”就在于破处现代迷信,通过颠覆神话,来表现现代人的观念和感受揭示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虚构性和荒诞性。
摆脱了正统的思想观点,摆脱了各种程式和俗套,摆脱了正常、习惯和众所公认的东西,用新的眼光观察世界,体会一切现存事物的相对性,这正是其在荒诞的故事体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意义。
19. 《秋河》、《茫茫夜》、《秋柳》和《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沉沦》中所描写的“偷窥”、“手淫”、“宿娼”等“大逆不道”的行为之外,,又加入了同性恋、虐恋和乱伦的因素,似乎走得更远,也更难加以把握。
即如《茫茫夜》及其续篇《秋柳》而言,作品的主人公于质夫,就可以说是集各种狭邪意味于一身的不肖子弟,当然,这位不肖子弟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谅解,就像郁达夫的诸多作品中的人物一样,他总是以追忆和忏悔的心情叙述故事,并且经常进行自我批判的。
对于病态心理的描写,拓展了心灵探索的疆界,也成为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答:郁达夫1921年发表的小说《沉沦》,在当时的读者中影响很大。
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充满回归自然的意识。
郁达夫有意通过自传体小说的形式,将回归自然与自我表现、自我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果敢的坦诚和一种对健康人性、理想人生的追求。
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能看到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
这本书下笔大胆,匠心独运,看得青年如痴如醉,道德家大为光火,认为那种颓废气味足以败坏人心。
郁达夫曾多次解释过这篇小说。
也可以说是青年抑郁病的解剖,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
郁达夫的《沉沦》这篇小说之所以得到青年的热读和追随,是因为郁达夫在创作时,努力对主观感情进行真率的表达,强调“一己的体验”,将自我表现、自我暴露、自我剖析、自我抒情交织一起,构成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整个小说都弥漫着主人公的感觉、心理、情绪,而这种感觉、心理、情绪又呈现出一种混乱、矛盾的状态。
其一,正视人性。
五四时期,随着人的觉醒,对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有了重新认识和发现。
在新文学运动的发轫时期,郁达夫《沉沦》中所表现的孤独、敏感、脆弱、胆怯、自卑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人性。
渴望性爱,当然无可厚非,性欲本身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之一,这是与生俱来的人性。
只是中国人长久以来一直习惯于“口是心非”,缺乏撕下“遮羞布”的勇气。
郁达夫则冒着“道德家会大为光火”的境遇,直面人性,直击人性隐密处——性。
为“五四”文学革命不久产生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中人道主义作了一篇生动的注解。
把真实的人性展示给人们看,尽管它表现在病态之中。
这就不难解释《沉沦》发表后受青年的喜爱,销行到了两三万余册。
其二,挑战传统。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宋明以后,禁欲主义已成为人性的监狱。
这种极端虚伪、冷酷的道德宣传,毒害了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畸形的社会心理。
郁达夫《沉沦》中赤裸裸的表白,甚至近于“猥亵”的描写,一方面是人性的大胆展示,还原一个不管是从心里上,还是从生理上都经得起检验的真人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有意采取一种激进的姿态,意在剥下旧道德的虚伪面目,向传统观念挑战。
《沉沦》中表现了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再现;《沉沦》取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沉沦》的魅力依然经久不衰。
主观色彩、感伤基调、清新的文笔、散文化的结构,这些已成为作者特有风格不可或缺的标志。
除此之外,它依然让后来的读者有所感悟,就向它给我的启示,重视个体感受,将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心理外化,呈现真实的人性,无所畏惧。
7.《秋河》、《茫茫夜》、《秋柳》和《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沉沦》中所描写的“偷窥”、“手淫”、“宿娼”等“大逆不道”的行为之外,又加入了同性恋、虐恋和乱伦的因素,似乎走得更远,也更难加以把握。
即如《茫茫夜》及其续篇《秋柳》而言,作品的主人公于质夫,就可以说是集各种狭邪意味于一身的不肖子弟,当然,这位不肖子弟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谅解,就像郁达夫的诸多作品中的人物一样,他总是以追忆和忏悔的心情叙述故事,并且经常进行自我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