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王选》观后感范文

合集下载

最新观纪录片《王选》有感

最新观纪录片《王选》有感

观纪录片《王选》有感80分钟的时间有多短,短得甚至来不及好好阅读完一本书,看完一场电影。

80分钟的时间又有多长,长得几乎全面描绘了一位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便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方正集团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王选》,短短80分钟,通过对“改革先锋”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科研成就和人格魅力的生动讲述,展现了王选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刻苦踏实的工匠精神以及决战市场的开拓精神。

看完后,更是由衷地感慨:现在我们能轻松地使用汉字输入法打字、上网,能开开心心地阅读各类中文书籍,都离不开王选院士辛勤、忘我的付出,过程之艰辛更是让今天的人难以想象。

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王选院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难关,在无任何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开发出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称为“当代毕昇”,绝不过誉。

可以说有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完成了汉字印刷技术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转变,效率提高了上千倍。

假如没有这个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不会迎来出版物极大丰富,知识普及加快的时代,更谈不上飞速发展。

但王选又不只是一位科学家。

他以一位“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身份参与创办了北大方正集团,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方正模式”。

他反复提出,中国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

他的这一思路也为后来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开拓了新方向,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拓了新的道路。

科技成就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很难有大的作为。

王选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努力,完成了激光照排项目的研制和推广。

因此,在科研方面, 王选告诫年轻人一定要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 要善于“延迟满足”。

王选说:“在计算机领域内, 只出点子,从来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的成果。

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 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王选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用一项技术成就了一个优秀的企业,支起了一个产业,更重要的是他以他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世人所敬仰。

学习王选事迹有感

学习王选事迹有感

学习王选事迹有感李清阅读着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让我感动不已,为我们国家失去这样一位当代伟大的、杰出的科学家而感到惋惜,为我们民主党派失去这样一位好领导、好榜样而痛心……这位享年70岁的科学家有三院院士的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王选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该成果引起了我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的技术革命,拥有9项国内外专利,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除了对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外,他还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选院士尽管身患重病,去年他还是坚持带队视察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提出了许多中肯而宝贵的建议。

王选院士把自己的一生都奉贤给了国家和人民。

几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工作让人感动:元宵节,京城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身为北大计算机所所长的王选院士,躺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认真地审阅一份所里要上报的文件。

谁也想不到,这竟是他70岁人生的倒数第二天。

王选院士虽是优秀的科学家,中国计算机科技领域的领头人,但他平易近人、亲切、和蔼。

王选观后感

王选观后感

《大家——王选》观后感班级:姓名:学号: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很多《大家》的纪录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选。

王选,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

当时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

王选大胆地选择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

观看纪录片王选心得体会范文3篇

观看纪录片王选心得体会范文3篇

观看纪录片王选心得体会范文3篇我们在科技的这条路上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在如今,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科技报国的精神!在观看了纪录片《王选》以后,内心深受启发。

我们要时时刻刻看以王选为榜样,学习他。

以下生活观看纪录片王选心得体会范文3篇,来看看吧。

1时值中共中央大力倡导发挥民营企业家创新精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之际,1月10-11日晚,中央纪录频道《大家》播出“当代毕昇”和“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央原副主席王选同志的先进事迹。

使身为九三人的我,对这位杰出的九三前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敬意!透过时间不长的记录片,第一个感受:王选是一位满含国家情怀、具有攻坚克难精神的爱国 __。

无论是大学时期的专业选择,执教期间后研究方向的确定,还是创业期间产学研合体的探索,他都是紧跟国家发展的需要,走在潮头。

作为新中国最早成为计算数学的学者,他深深地明白,当以西文处理能力为特征的计算机技术逐步发展起来后,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的文字之一的汉字能否与计算机相融通,便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能否与世界发展同步同行的关键之所在。

也即是说,如果汉字不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使用,即如果“计算机成为汉字的掘墓人”,那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思维模式、文明基因,均都面临重大危机,这是非常可怕的。

他主动担当起攻坚之责,当国家“748”工程启动之后,他选择当前世界最前沿的 __激光照排问题进行攻关,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专长,大胆突破西方照排创新理论。

期间,无论他人的质疑、嘲讽多么尖锐,无论成果转化多么艰辛曲折,他都坚持了下来。

他利用专业所长,很快想到用轮廓加参数的数学方法描述汉字字形如此一来,在描述汉字的时候,不再需要把所有的点阵都存进去,也不再需要把所有字号存进去,只需存一个五号字一种字体,运用轮廓加参数的这种表述文字的方式后,信息不但可以大大压缩500-1000倍,而且能够控制笔画无论放大或缩小多少都不失真。

王选这种表述文字的方式技术要比国外早八到十年的时间!为国人争得了荣誉,为国家跨步创建了平台。

【推荐】王选的选择读后感-word范文 (12页)

【推荐】王选的选择读后感-word范文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篇一:王的观后感流程为王视频观后感首先,我要感谢公司的培养,因为进公司不久就有培训!前几天我又有幸得观看著名培训专家章义伍主讲的流程为王视频集,通过观看这段视频,我对流程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了流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的重要性。

下面我就根据视频及个人的经历谈谈流程的意义。

流程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促使特定结果的实现;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 9001:201X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是:“流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流程的定义就已经对流程的重要性做了一个初步说明,流程能将相互关联的活动转化,能促使特定结果的实现。

对于企业来说,相互关联的活动就是指本职工作,特定结果是指工作成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特定结果就是盈利或者是发展。

流程是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的必要条件。

流程是一种标准规范,能将抽象复杂的东西大众化,专业化,标准化。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个团队着装统一,言行统一,是否会想过这就是流程,又是否会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感觉?当我们安装空调时,是否一眼就能识别出人群中的安装师傅,通过安装师傅的着装是否感觉到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流程能够给顾客周到的服务,而企业得到的是一种宣传与推广。

复杂的东西分解成简单的东西,让社会大众印象深刻;流程的专业化是一种科学知识的武装,是一种质量的追求;流程的标准化是一种一致性,它能将推广功能放大。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流程的发展,流程的发展即是更简单,更专业,更标准。

流程对应着人治、法治、心治中的法治。

人治是被动工作,因为普通员工不会;法治是意愿工作,因为有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流程支撑,员工可以通过自学由不会到会;心治是主动工作,员工在一个企业得到了满足感、归属感,为公司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

学习王选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王选先进事迹有感
牺牲?我们作为中国共青团员应该更加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己任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各条战线上团结奋斗勤勉工作开拓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卓越的功勋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活动之
学习王选先进事迹有感
初二(10பைடு நூலகம்班
学习王选先进事迹有感
一位整天拉着上百名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 在中国和日本间来回折腾打官司的中国女人; 一位英语和日语都非常精通且不图任何报酬 而与日本政府较劲打官司的中国女人; 一位 经常被人骂为“有病”而让英国广播公司 (BBC)年轻、漂亮、干练的女制片人流泪 的中国女人;一位经常被骚扰(其电话和邮 箱总是无来由地出毛病)还不被众多国人所 理解的中国女人; 一位在一个中国男记者眼 里看来作为中国传统女人有些失败的中国女 人。自从1995年她看了那则令人振奋的报道 后,至今她都代表中国的731细菌战的遇难这
学习王选先进事迹有感
复兴而奋斗。但是我们必须不能忘记历史, 我们要深一步的了解。因为只有记得过去才 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我觉得王选的精神更是重在甘于奉献和自我 牺牲。 我们作为中国共青团员,应该更加积极投身 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为己任,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 音,在各条战线上团结奋斗,勤勉工作,开 拓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建立卓越的功勋。
学习王选先进事迹有感
在场跨世纪的官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 曾对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做过大量详实的调 查,并访问过很多当事人,同时王选曾多次 与日本右翼进行面对面的交锋。 她这位50岁的中国女人经常睡在日本简陋的 办公室里。脸上除了精瘦,还是精瘦。无论 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国内;无论是在北京, 还是在上海,她住旅馆总是拣几乎是最便宜 的。记者曾与她有几十次的电话交谈,曾与 她有十几次的见面,但从来没有见过她请客 买单。她的经济来源非常有限,日本友好人 士捐赠的每一分钱,她花费时必须慎之又慎。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纪录片《王选》观后感1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9月23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求是学会三位宣讲员在羊坊店西木楼社区,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为社区一百多位群众开展了一场理论宣讲。

__街道书记杨__、__社区居委会主任卞__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首先,主持人简单的介绍了__科技大学求是学会的基本情况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初步解读。

紧接着引出此次宣讲活动的主要内容,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民主、精神”三大方面。

首先,第一位宣讲员魏__就“中国精神”展开了宣讲,“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自觉的时代精神,也即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铸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自觉用行动维护祖国的尊严与荣誉,昂起一个国家的头颅,预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腾飞。

韩__用“北京精神”很好的阐述了“爱国”一词的含义,倡导我们一定要形成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切之爱和理性之爱。

最后,王__客观的解释了中国为什么需要民主,并指出:民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次宣讲活动是区域化团建宣讲活动的倒数第二站,9月24号下午将是此次团建宣讲活动的最后一场。

今后,求是学会将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2有人说:“人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

”看完纪录片《王选》后,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我从王选的身上不仅仅看到了他在六次选择中的坚定、有主见,更看到了他的胸怀若谷、意志坚强、艰苦勤奋、积极探索、创新进取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大家——王选》观后感

《大家——王选》观后感

《大家——王选》观后感班级:姓名:学号: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很多《大家》的纪录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选。

王选,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

当时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

王选大胆地选择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范文
有人说:人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

看完纪录片《王选》后,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我从王选的身上不仅仅看到了他在六次选择中的坚定、有主见,更看到了他的胸怀若谷、意志坚强、艰苦勤奋、积极探索、创新进取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王选生前被称为现代毕生,为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从王选的六次选择中我感悟到,人要有一种精神,要有辨别事物发展的长远目光,更要有恒心和毅力。

把握机会,明智选择,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够创造奇迹,实现最初的梦想。

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是选择专业。

的确,即使是现在,选择专业对大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抉择。

而当时十九岁的王选,就在这个重大的抉择上冒了一个险。

在他选择是还是冷门的计算数学,在他毕业时却成了最缺人才的专业。

不论是运气还是他的远见,总之这是王选首次从自己的人生选择中获益。

他高瞻远瞩,为国家的发展需要考虑选择了此专业,为他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对于现在的青年学子来说,选择时一定不要随波逐流。

要根据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清楚明白未来前途的发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

只有善辨明智,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道路留下遗憾。

王选的二、三选择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应用。

此后,又他觉
得英语密不可分,就每天坚持听BBC英语广播。

这为他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发展作好了相关的知识积累。

最后终于使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先美国、日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所以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积累。

拓展知识面、肯吃苦,才有发展的可能。

经历过职称考试,发现天天坚持听英语,日复一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在怀揣梦想的基础上一定要持之以恒,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王选在病重时,依旧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国家默默付出着。

王选有长远的目光,宽广的胸怀和胆略,更拥有甘为人梯成就他人事业的大度和洒脱。

把自己的位置及时让给年轻人,使年轻人得到锻炼,发挥年轻人的智慧与才能,使中国事业发展走在最前沿不致落伍。

王选的座右铭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骏。

他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胸怀与气度正是现代社会的我们所缺乏的。

王选毕生选择了奉献祖国。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在推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他一直高度关注科技创新。

他主持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印刷革命,使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处于世界的前列。

他的这种追求不懈的科研精神,对科研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人生的选择虽然很多,但关键的常常只有几个。

从王选的抉择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
这一生成就与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成功需要靠勤奋的努力和长远的目光,要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追求。

与此同时,勤于思考,善于辨别,积极进取才能有正确的选择。

人们常说: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我们之所以没有那样的成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了对理想追求的热情,活在幻想中,甘愿做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人!只说空话却缺乏了更多的付出。

做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善于抉择的人。

正是因为他认清了自己,做出了恰当的选择,才谱写了一段属于自己人生的完美乐章。

向王选学习,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