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全)范文
机电毕业论文范文

机电毕业论文范文基于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现状的分析,揭示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质量的相关要素。
结合机电类毕业设计(论文)现状,提出了网络化管理模式,这将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效率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机电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电毕业论文范文一: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摘要】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保障公路质量是现阶段的重点问题。
交通机电工程是高速公路的基础配套设施,可以有效的保障公路运行的安全性。
本文主要分析了交通机电工程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几点保障公路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交通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解析交通机电工程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内容,对公路工程等的基础设施保障有着中要的意义。
我国交通机电工程起步较晚,在其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弊端的,因此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1交通机电工程的技术特点与发展交通机电工程主要包含了通信、监控、照明以及收费等方面,这是一种高新技术。
交通机电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强大的渗透、管理作用,是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
其主要特点如下:①技术设计广泛。
交通机电工程主要包含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监控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光纤传输等高新技术。
②高新性。
交通机电工程的应用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在其传输系统中涉及了多种传输方式。
将多种技术有效的融合了起来。
③技术更新迅速。
我国的交通机电工程发展历史较为迅速,应用了多种科学技术,如在电子计算机自动收费应用中,从最初的手工收费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全自动收费方式。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交通机电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重点2.1通信系统安装技术①明确施工图纸。
在机房布置、划线定位以及机架安装等方面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要加强对管线以及电缆内在的连续性的重视,通过严格的测试,保障施工质量。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篇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此处写论文题目)院系: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XX年月日目次页编排式样(正文编排格式从目次页)目录(三号黑体)摘要(四号黑体)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第一章(简介)1.1定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中国机电设计迈入pLm全新阶段,正挑战着了前所未有的,不可预测的难题,一个个久战沙场经久不衰精兵良将正褪去了昨日英雄的光环,唯有cAmeLVIew能够胜任军统三国,光复旧业的重任,此时数系科技与德国ixtronicsgmbh公司携手共同开拓机电设计领域的新篇章,cAmeLVIew作为机电一体化设计系统,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性能的测试、验证、通过都是一体化的,流程化的、规范化的,在满足用户设计的前提下,数值实验的仿真与结果的验证无不精确化,支持复杂环境下多工况,多耦合场设计。
1.2介绍研究将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附加或融合在机械装置中的一种复合化技术。
俗称机电一体化。
机械电子学(mechatronics)是由机械学(mechanics)和电子学(electronics)两个词结合而成的新词。
机电毕业设计论文范文3篇

机电毕业设计论⽂范⽂3篇机电专业学⽣毕业设计论⽂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提⾼⾼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意见》中提出⾼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
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全⾯提⾼⼈才培养质量的若⼲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件中进⼀步明确:要积极推⾏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为⽬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根据这些⽂件精神,⽬前⼤部分⾼职院校基本上采⽤“2.5+0.5”的教学模式,即⼆年半在校学习,半年顶岗实习,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论⽂),较好地体现了⾼职毕业设计(论⽂)的职业性和岗位性,但是由于机电⾏业本⾝的特殊性,学⽣在毕业设计(论⽂)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如下⼀些问题:(1)虽然在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强调学⽣实习要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但是由于就业的需要,有的学⽣在实习单位中所从事的⼯种、岗位与机电专业不相适应。
(2)有的学⽣即使是在机电⾏业实习,但是其⼯作岗位简单,技术含量不⾼。
(3)企业与学校不同,学校执⾏严格的作息制度,但企业往往根据⼯作实际需要,⼯作时间有特殊要求,如经常加班等,这就使得学⽣难以有充⾜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
(4)市场经济背景下,学⽣与企业实⾏双向选择,学⽣如果对实习单位或⼯种不满意,经常会发⽣单位变动的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这些问题将使⼀些学⽣没有时间完成或难以选择合适、真实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论⽂),其直接的后果将使⼀些学⽣为了应付,从⽹上下载、拼凑,出现抄袭和弄虚作假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的教学质量。
为此,探索适合⾼职机电专业⼈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论⽂)创新模式,提⾼毕业设计(论⽂)的质量,是⾼职院校⾯临的重要课题。
2改⾰与实践基本做法(1)毕业设计(论⽂)形式的选择。
机电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大全

机电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大全本文目的在于为即将撰写机电类毕业论文的同学们提供参考范文,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论文写作。
以下将分别介绍论文的几个部分,并提供相应的模板供大家参考。
致谢在机电类毕业论文中,致谢部分是表达作者感谢之情的重要部分。
可以感谢指导老师、家人、同学、朋友等人士。
致谢部分不宜过长,但要真诚表达感激之情。
致谢:兹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教授,在我撰写论文过程中给予了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宝贵建议。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能够坚持完成这篇论文。
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摘要摘要部分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摘要一般要求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调研与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研究发现,在当前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在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和强化系统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
引言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端,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引言:机电一体化系统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目前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案例分析研究。
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了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结论结论部分是论文的总结和展望,主要总结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精选5篇(研究生导师推荐)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精选5篇(研究生导师推荐)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逐步转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已经涉及到机械、电气和控制等众多领域。
单领域、分散建模的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产品综合设计的要求。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虚拟原型技术的深入研究并且将虚拟原型技术引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得到基于虚拟原型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以满足机电产品多领域交互设计的需求。
下面我们就来看五篇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范文。
精选范文一(1)题目: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摘要:社会发展是不断科学化的过程,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且其中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传感器技术作为其基本支撑技术之一也在逐渐扩大应用范围和程度。
本文中通过文献综述详细说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描述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对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自动检测信息电子化时代使得科学技术愈加先进,相关统计表明全球传感器市场营业额达到200亿美元以上,且年增长率达到80%,已有2万种以上的传感器产品品种供使用者选择,其涉及领域包括钢铁、能源、交通、机械、通信等,几乎涵盖所有行业,我国也已将传感器技术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技术之一,因此了解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1传感器和机电一体化系统传感器指工程上可以直接测量、转换输出量值的器件,一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完成,所转换的量值可以是同种的,也可是别种的,可以将其作用类比为人体感觉器官及其延伸。
而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将微电子技术引入到机械中,使其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等更为先进,是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的有机融合,其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机械制造、信息处理、微电子、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而传感器技术是基本支撑技术之一,其意义在于检测系统本身及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以辅助有效控制系统运作,使其可在众多恶劣环境下完成高效获取信息工作,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代表着自动化技术的形成,传感器技术水平高低则决定了自动化程度。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格式及要求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Pro/e等的三维设计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班级:机计091班学生姓名:李江波学号:90115126指导教师:田长留2012年4 月日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任务是利用Por/E CAD等绘图软件画出过滤器的滤筒,滤芯以及滤头等重要组成部件的三维立体实物图,并对其进行虚拟装配模拟动画。
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步首先对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作了简单的概述,介绍了各种过滤器的特点以及行业标准;接着分析了过滤器的选择原则及使用方法;然后根据这些选择原则分析工程图。
第二步首先对知道老师所提供的CAD工程图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对各个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按照给定参数进行了三维立体造型设计。
第三步利用Pro/E三维绘图软件对各个零件进行建模,并做装配动画,最终完成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设计装配。
本次CJS-4磁性管路过滤器的毕业设计代表了工厂内部开发新产品的一般流程, 对今后毕业进入工厂工作有好处。
关键词过滤器 Pro/E CAD 工程图三维立体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on the CJS-4magnetic pipeline filter computer aided design, the main task is to use Pro / E CAD drawing software to draw the filter cartridge, filter and the fil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real image, and carries on the virtual assembly simulation animation.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the first step to filter the principle of a simple outline, introduced a variety of filter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industry standard; and then analyzes the filter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us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se principles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drawing. Step second first to know the teacher provided by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is analyzed, then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iven parameter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design. The third step by using the Pro / E 3D drawing software for each part and assembly modeling, animation, eventually completed the CJS-4magnetic pipeline filter design assembly.The CJS-4magnetic pipeline filter graduation design represents the internal factory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future graduates to enter the factory work.Key Words:Filter Pro/E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Three-dimensional目录摘要 (I)绪论 (1)第一章 (2)1.1过滤器的分类 (2)1.2过滤器的特点 (2)1.3管道磁性过滤器的特点 (2)1.4管道磁性过滤器的类型 (3)1.5过滤器的行业标准及等级 (3)1.6过滤器的选择原则 (4)1.7过滤器的使用方法 (4)1.8过滤器的测试原理 (4)1.9过滤器选型考虑因素 (5)第二章 (6)重要部件的工程图 (6)第三章 (8)3.1滤芯的建模过程 (8)3.2滤筒的建模过程 (12)3.3滤头的建模过程 (14)3.4其他部件的建模过程 (17)第四章 (21)模拟装配动画截图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绪论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机电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机电工程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机电工程的现状,并针对现在机电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电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工程;现状问题;发展趋势;技术目前机电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了诸多领域,如电子科技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以及机床自动控制方面。
机电工程融合了多种技术,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工程逐渐成为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因此机电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该重视机电工程的发展。
1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机电工程行业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在加大力度研究机电工程,甚至一些学校也专门开设了机电工程研究相关的专业,为我国的机电工程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机电工程发展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一是我国的机电工程,再设计和分析以及集成方面,已经逐渐完善,进入了智能化的阶段,并且许多高校开始开设机电工程科目,开始对机电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是在机电工程的发展中,逐渐融入了不同的技术,如机械技术、光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通信技术等,这使得机电工程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并且逐渐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对于机电工程的发展,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机电发展的过程中开始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等,为机电行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2目前机电工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1缺乏专业的人才目前,我国的机电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不够完善,存在诸多的问题等待解决。
其中人才是机电工程发展的主体,但是目前机电工程方面的人才普遍缺乏。
虽然我国注重在机电工程方面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机电工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并且发展比较迅速,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跟不上机电工程的发展。
除此之外,现在机电工程的发展逐渐融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例如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这就意味着机电工程人员要全面的掌握各种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机电工程人才的学习量,但是能够真正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
机电工程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及标准模版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1.3 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有:
摘要(中、外文)
2.每节的节标题(如:1.2摘要与关键词)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1行。
3.节中的一级标题(如:1.2.1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书写格式说明: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实物包括电子文档(最后版本)在毕业答辩之后,必须提交给指导教师,并由指导教师提交教学院资料室统一保存。
在提交电子文档时,每名学生的电子文档放在以学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为名字的文件夹内,指导教师将指导学生的文件夹存放在以教师姓名+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年份为名字文件夹内提交。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4
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一般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绪论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格式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一般应包括:(一)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提出开题报告,说明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工作难点及实施条件,经系主任审定批准后实施。
学生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时可由外单位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拟定课题。
毕业设计课题分类:工程技术类、经营管理类、智能操作类、艺术表现类,毕业设计的要求请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71页。
(二)毕业设计任务书名称定为“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必要的资料、数据外,应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量化的工作要求,包括方案论证、论文字数、图量、软硬件的数量及技术要求等,并按毕业设计各环节拟定阶段工作进度(以周为单位),列出部分推荐参考文献目录。
(三)毕业设计文本主要包括封面、题目、内容摘要(中文)、关键词(中文)、论文目录、正文以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附录(可选)等,若提供软件,则需要有软件及相关资料;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四)成绩评定表以及其它附件答辩意见(评语)以及其它附件(如评阅人意见等)采用毕业设计答辩记录,见后。
(五)毕业设计作品必须附作品说明书二、毕业论文正文内容要求与编写格式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下面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 中文摘要;3.目录;4.正文;5.参考文献;6.附录(如果没有,则不写该项);7.致谢;8.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则不写该项)。
(一)封面采用系下发的统一封面,并在封面上填写相关内容,格式见后。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论文题目必须正确无误,且不得超过36个汉字。
2.设计者姓名、班级、系部、学校。
3.指导教师姓名。
4.论文提交日期,填写XXXX年XX月。
(二)中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涉及毕业设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以及最终结论等。
撰写摘要时,应注意论文中的创造性成果和创新见解。
论文的中文摘要限800字以内。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外,摘要中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等。
参考写法见后。
其次序为论文题目、"摘要"二字、摘要内容和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信息内容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
摘要内容的编写格式如下:1.论文题目为三号宋体、加黑、居中,可以分成1~2行。
2.论文题目下空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摘要"二字,在"摘要"二字之间空一格(字)。
3."摘要"二字下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左右对齐打印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4.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加黑打印(前面不空格)"关键词:",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
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三)目录目录依次由论文的章、节、小节、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校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目录内容应简明扼要。
"目录"二字(三号宋体、加黑)上空一行,下空二行为第一章等等。
章、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均采用四号宋体、加黑,节、小节等小标题及所有页码均采用五号宋体。
格式见后。
(四)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和式五个部分构成。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不可规定统一的内容形式。
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具体情况由指导教师确定,以下格式仅供参考:1.标题每章的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采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采用五号宋体、加黑、左起打印。
换行后,采用五号宋体打印文字段落。
2.图图题采用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左起打印。
被引用的图应在图题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序号。
图号按章顺序编号,例如,图3.2即为第三章第二图。
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如"图3.2.1"表示图3.2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不写英文)。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
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对于照片,如有必要,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试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
应将图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图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图x.x"的字样。
3.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
表中只用长度相同、粗细适中的横线(居中),禁止使用竖线。
表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
编号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
中文标题分别采用五号楷体。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
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
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
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如果数据已绘成曲线图等,可不再列表。
应将表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样。
4.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打印。
式的序号按章顺序编排,如(4.2)表示第四章的第二式,并标注在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
如果式必须转行,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五)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都应在正文中出现。
参考文献的第一页编排是先空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参考文献"四字,再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左起、悬挂缩进、依次打印参考文献。
格式见后。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示例:1.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 题名.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2. 著作[序号] 作者. 书名. 版本(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3.论文集[序号] 作者. 题名. 见(英文用In):主编.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 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 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六)附录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部分,并不是必要的。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1.为了论文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重复性数据图表等。
4. 附录中的有关格式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A","附录B","附录C"等编号。
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写成"附录A"。
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A"。
在"附录A"下一行,采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附录的题名。
在附录题名下空一行,采用五号宋体打印附录正文。
如果有小标题或更低一级的标题,则采用五号宋体、左起、加黑打印"A.1 ……"或"A.1.1……"。
在每一小标题的上面空一行。
附录中的图、表、式的编号与正文分开,即将A、B、C或…取代编号中"章"的序号。
例如图A.1、表B.2、式(C.3)分别表示附录A中的第1个图、附录B中的第2个表、附录C中的第3个式。
(七)致谢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论文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在"致谢"(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上空一行、下空二行,打印致谢内容。
参考写法见后。
(八)在校学习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在"在校学习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三号宋体加黑居中打印)上空一行、下空二行,采用五号宋体打印成果内容(如有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打印)。
成果的内容及其编写格式如下。
在以下五部分内容中,分别按时间先后编排。
1.学术论文采用参考文献的格式编排,但注意两点:(1)如果论文已被或将被SCI、EI或ISTP收录、已确定将被刊物或论文集录用等,则应在所列学术论文条目的最后分别注明;2.著作采用参考文献的格式编排,但注意三点:(1)起止页码应是论文作者编写内容的起止页码;(2)如果论文作者不是著作的主编或副主编,则应在所列著作条目的最后注明论文作者是参编人员或编委等。
3.专利采用参考文献的格式编排。
4.鉴定成果[序号] 前五名完成人,成果名称,组织鉴定单位,鉴定时间,鉴定水平(即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
5.获奖成果[序号] 前五名完成人,成果名称,获奖时间,授奖单位,等级。
(九)、其他要求1.论文内容一律采用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为A4,页边距采用:上2.5cm、下2.0cm、左2.5cm、右2.0cm。
2.页码编排:自正文开始,到论文的最后一页,采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
页码一律采用五号宋体,置于页面底端外侧。
3.编写论文时,行间距一般采用单倍行距。
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但行间距不可太大或太小。
(十)、其他说明1.本规定是参考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其他高校学位论文撰写格式等编制而成的。
2.对于本规定未涉及内容,毕业生在编写论文时,怎样使论文美观就怎样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