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报告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报告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报告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班级:XXXXXXX

姓名:XXXXXXX

学号:XXXXXXX

1.引言:

现今的商品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人们有着很强的时间观念,如果仍使用手工操作或使用相当繁琐的软件,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物力,效率无法提高,为此开发学生管理系统软件,能够适应现今社会并提高生产效率。由此,该系统软件需要易于被用户所接受,具有简单易学,便于管理等特性。

2.工程概述:

2.1 该工程的基本目标:

开发此学生管理系统软件,以供教学人员及操作者进行学生管理,方便操作者随时添加、查询、修改等。使我们提高软件开发的能力,学习编程的技巧,提高工作设计思想,并通过本次的工程开发,从中学习知识吸取经验,在技术和软件思想上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使总体水平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2 经济目标:

由于本学生开发系统的主要背景(为本课程)不注重直接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小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故没有明确的经济目标。

2.3 社会目标:

本系统旨在解决学校内部的各类信息管理问题,为老师和同学们的使用过程提供便利。

3.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1 要求:

3.1.1性能要求:

a)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宿舍、专业及所属学院

等以及学号(用来进行记录、查询和修改)

b)学生选课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学分、课时等(记录、查询和修改)。

c)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记录、查询和修改)

d)学生的每次交费情况

e)院系情况,包括学院名称、专业方向等

3.1.2安全要求:

a)用户凭借其教务管理系统的账号和密码进入该系统,防止他人访问

修改自己的信息;以及学校外界人员的介入,保证该交易平台在校内师生之间进行。

b)用户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的联系方式、专业班级、姓名,但不可以查

看其他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等),这样既保证校园内的实名制,又不至于使更多不必要的私人信息外泄。

3.2 目标:

3.2.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投入使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开支。

3.2.2 各个信息都保存在数据库中,查询速度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员修改信息也方便快捷。

3.2.3 学生交费的部门如财务科的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3.2.4 学籍管理部门通过访问各系部门的学生学籍情况,更加方便学生学籍信息的管理。

3.2.5 决策系统的改进:教务处通过各个系部门查询班级信息,学生成绩,课程安排,并且向各个系部门下发考试信息。

3.2.6 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由于各个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4.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及评价度:

4.1 可行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调查分析开发学生管理所具备的能力及实现的方法。确定总体结构,利用C++所具有的能力,以最简洁最容易的方法,使其成为一个初级的系统软件。

4.2 评价尺度:

此软件由于只是一个初级产品,只要能构建一个结构,达到一些帮助查询、索引等基本功能和要求即可

5.工作产品:

5.1 设计目标

①能快速的对学生信息进行记录、查询和修改;②方便对学生信息的管理;

③节省这方面的人力劳动,减少开支;④提高工作效率。

5.2 设计及约束条件:

5.2.1 软件系统的界面要美观,布局要合理,窗口的内容尽量简单明了提供的信息,语言要通俗易懂,有层次感,分类清晰明了。

5.2.2 根据现有条件和知识我们必须在技术方面进行学习和提高。

5.3 产品工作原理

a. 先建立数据库且追建数据库的驱动程序。

b. 在使用时,由用户在控件中输入,需要了解关键字的信息,然后通过在控件中输入信息生成一个过滤条件。

c. 以生成的过滤条件为内容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记录。

d. 通过过滤功能在查找出来的记录中找到所需要的项。

e. 将查找到的项通过控件显示到终端。

f. 通过终端把得到的内容显示到相应的界面上。

5.4 基本信息流程和模型

5.4.1基本系统模型

5.4.2学生信息处理流程数据流图

5.5 产品的功能

a. 用户可以用该软件对所用库资料进行查找;

b. 用户可以对该软件中的库资料进行添加;

c. 用户可以了解应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库系统;

d. 用户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汉语言进行输入。

5.6 影响:

5.6.1 对设备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低端配置均能满足本系统的使用要求。

5.6.2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本产品所面向的用户是单位机构已应用为主,人员数量不受任何限制,只要操作人员懂得基本汉语操作。

5.6.3 对运行过程的影响

a.用户操作规程用户将本系统随意安装在计算机的任意位置。

b. 输入数据预处理过程对输入数据预处理的过程无影响。

c. 输入的处理过程多输入的处理过程无影响。

d. 系统失效的后果及恢复的处理方法系统失效后会给出错误信息,恢复的方法将采用结束当前任务或重新启动计算机。

5.6.4 对产品后继开发的影响

a.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所有的开发人员要发现在此过程中本产品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更新。

b. 与此同时也要准备好人力和设备资源做紧急事件的更新。

c. 申请专利,使用法律的手段对本产品进行系统保护。

5.7 局限性:

目前我们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且本软件是我们的初次版本,如果该软件提高版本,本软件需要大量的修改和更新。

5.8可参考的现有系统:

1)西南交通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用户数据信息的管理和用户的登录)

2)各大知名论坛(以板块的模式发布最新信息,删除废旧信息,有志愿者版主管理)

6 可选方案:

6.1修改方案与首选方案的不同

修改方案是通过网络进行应用的,它可以做到从远程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它以中央服务器存放数据信息。

6.2 本方案的概况

本方案所有界面的思想与选定方案相同,但输出机制不同,它完全通过网络传输。

6.3 不选此方案的原因

a. 技术方面的不足,在现行技术中还不能达到网络间数据的写入与读出,并有相关网络协议的支持。

b. 如果在此方案中,数据较大,网络间的传输速度也会减慢。

7.经济可行性:

该软件本非收益性质开发,只是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同时具备身份核查及信息过滤的功能,重要是为满足学校现行学生管理的需要,并不承担交易作用,所以开发较为简单,成本也不会很高,故具有经济可行性。

8.技术可行性:

以我们专业开设的课程及个人学习情况,虽然凭目前的知识完成此软件有难度,但拥有这些课程的基础,并且得到指导老师的支持。我认为在边开发边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此软件并非不可。何况作为阶段性产品,日后的发展空间大,实现方法逐步简单容易,所以学生管理系统的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9. 社会可行性:

9.1 法律可行性:

该软件只是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且交流的信息单纯,不涉及政治反动,不存在赢利和商业诈骗,没有侵犯专利权,没有侵犯版权,因此具有法律可行性。

9.2 用户使用可行性:

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对本系统的使用没有影响。而且本系统的用户以及管理人员素质均能满足要求,可以熟练操作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故具有可使用性。

10.可行性结论:

综上所述,本工程的经济、技术、社会可行性均已成熟,具有良好的功能拓展性,因此本工程可立即开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