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工程领域名称及代码中英文对照

16 085216 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
17 085217 地质工程
Geological Engineering
18 085218 矿业工程
Mining Engineering
19 0852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20 085220 纺织工程
Textile Engineering
序号 代码 工程领域名称 34 085234 车辆工程 35 085235 制药工程 36 085236 工业工程 37 085237 工业设计工程 38 085238 生物工程 39 085239 项目管理 40 085240 物流工程
Aerospace Engineering
1
序号 代码 工程领域名称
Professional Fields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14 085214 水利工程
Hydraulic Engineering
15 085215 测绘工程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序号 代码 工程领域名称
Professional Fields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21 085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2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成果与进展

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成果与进展电子信息工程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国内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和进展。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几个重要成果和进展。
1. 5G通信技术的突破:5G通信技术是当前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热点话题。
5G 技术的推出将带来更快的网络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可靠性。
在国内外,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已经取得了许多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全球领先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大规模天线阵列设计等。
这些重要成果将为5G的商用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是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已经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这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电子信息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还引领了一波新的技术革命。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智能医疗系统,都对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量子信息技术的突破:量子信息技术是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等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一些重要的量子信息处理任务,包括量子纠缠、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安全通信等。
这些重要成果将为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信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4. 物联网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进行深度融合,使得各种设备和物品都能够互相连接和交互。
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努力下,物联网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等。
这些成果正在为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5. 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国内外的努力下,集成电路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关系表

船舶与海洋工程、测绘工程
土木水利
(代码0859)
制药工程、食品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与医药
(代码0860)
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
(代码0861)
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代码1256)
机械
(代码0855)
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林业工程
材料与化工
(代码0856)
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
安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资源与环境
(代码08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航天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电气工程、航空工程
能源动力
(代码085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关系表
原工程硕士领域名称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
控制工程、生物医工程、计算机技术
电子信息
(代码0854)
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航天工程、
航空工程、兵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工业设计工程、农业工程2、船舶与海洋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计划”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二零一一年五月“卓越计划”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85208一、工程领域简介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
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
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
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
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推动通信向全光化通信方向的快速发展,通信与计算机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信息与通信系统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工程领域。
本领域主要培养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网络、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技术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企业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并具有良好素养的专门人才。
3. 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光纤通信、计算机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通信网设计与管理、信号与信息处理、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
主要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技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及计算机设计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技术革命带来了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
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促使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出现,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
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
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快速发展,而通信尤其是无线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要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多媒体信息处理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由电子工程系、通信科学与工程系提供支撑。
在学科分布上,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5个。
主要研究方向:●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数字系统理论与通信技术●电路系统及应用●自动控制●电子测量技术●复杂网络系统理论及应用●移动通信●信息提取与处理●多媒体通信●通信与网络●光通信●光纤通信与传感●中远外红光纤●电磁场与电磁波●散射辐射与空间遥感信息●空间遥感信息技术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应用●管理经济学●现代通信体系统●网络原理与工程设计●DSP技术及其应用●网络协议与安全设计●电子系统设计●现代信号处理。
电子信息专业考研方向和A、B类的学校排名以及各专业的简介

这个是我在百度文库里面找到的一篇文章看过之后感觉很有收获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各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前景和要求。
并列出了各名牌高校的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
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2集成电路工程3自动控制工程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5通信与信息系统6信号与信息处理7电子与通信工程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9光电信息工程10物理电子学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1.电路与系统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
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
集成电路工程简介

(EDA)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管理等。
四、课程设置基础课:政治理论课、外语课、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理论、随机过程与排队论、高等代数、应用泛函分析、随机过程、数值分析、运筹学、泛函分析、组合数学等)、半导体器件物理等。
技术基础课:固体电子学、电路优化设计、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系统芯片(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射频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电子信息材料技术、现代管理学基础等专业课:专业课程可由各培养点根据各自的培养方向和行业实际需要确定。
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此外,还可以根据培养单位的情况和合作企业的要求进行增减。
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技术难度,能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工程项目,可以是工程技术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学位论文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设计计算书、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2012年
2012年工程硕士报名条件、报考时间和考试大纲 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 师可以报考: 1、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 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 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考前模拟实战训练非常重要,一定要控制在3小时内做完4科的模拟试题,从中把握考试的节奏, 因为每个考生这4科的基础不一样,通过模拟训练。
(4)同时特别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忽略考场中的科目顺序安排,应该从实际出发, 结合自己的思考及心理特点安排好所答的科目顺利,而不至于上考场发懵。先做哪一科,后做哪 一科应该有个策略上的考虑。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只要把握好考试时间的分布,合理分配时间, 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就一定能有机会拿高分。2009年工程硕士报名条件、报考 时间和考试大纲。
问题解答
1.无学士学位能否报考:无学位,是指没有学士学位,以大学本科学历报考GCT的同学,没拿到 学位原因无非是没过英语或者补考太多,也有因学习年限超过规定(自考一般要求4年毕业)丧 失申请资格等等。无学位的劣势反映在GCT考试中,是面临录取比例的限制。
录取限额:每年招收无学位的考生不超过10%的限额(其他专业硕士限额不同),即如果某校招 100名,那么其中无学位的同学只能招收10名。学校在录取时一般是把有学位和无学位分开从高 到低录取的。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 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有学 位、无学历,俗称单证研究生,也称非全日制研究生。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 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4〕18号),通知指出,为统 一管理各类研究生招生工作,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 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 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标准(通信工程学院 2011.03.10)一、学位论文选题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和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电子、通信、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或有明确、具体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工程需求调研项目、工程技术开发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工程管理/技术改造项目、技术攻关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研究内容可以是应用技术研究、工程设计研究、技术改造方案研究、电路设计或系统集成、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芯片或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研究等。
二、学位论文类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类型分为调研报告、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5大类。
各种类型的学位论文均应具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工作量,能体现和反映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电子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三、各学位论文类型具体要求【论文类型】调研报告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需求、手段、方法等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论证可行性、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内容要求】1. 选题:来源于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调研的命题。
主题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 调研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既要包含被调研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又要调研该命题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途径。
调研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 调研方法:综合运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4. 调研成果: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撰写要求】调研报告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为2~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1. 绪论:对调研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被调研命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2. 调研方法:针对调研命题,介绍调研范围及步骤,资料和数据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3. 资料和数据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并给出明确的结果。
4. 对策或建议:对调研命题存在的问题或调研结果应用于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具体建议。
对策及建议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5. 总结:系统概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哪些结论是作者独立提出的,简要描述调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评价指标】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总分≥85;良好:84≥总分≥70;合格:69≥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论文类型】产品研发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实际需求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电路设计或系统集成、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芯片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等。
【内容要求】1.选题:来源于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实际需求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电路设计或系统集成、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芯片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等。
2.研发内容: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性能或技术指标;阐述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进行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分析计算或数值仿真等;产品研制、试制、调试和性能测试等。
研发产品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软件开发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对产品应用效果有客观评价。
3.研发方法: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
4.研发成果:产品达到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撰写要求】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为2~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1.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的主要工作内容。
2.研发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地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和论证,并对其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及分析。
3.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研制、试制和调试,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对照产品设计指标进行比较,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4.总结:系统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产品研发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对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进一步改善、提高产品性能的方法、手段进行展望。
【评价指标】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论文类型】工程设计综合运用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针对本领域内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进行设计。
【内容要求】1.选题:来源于本领域的实际需求,具有较高技术含量。
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也可以是某一大型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还可以是设备或工艺流程设计。
设计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2.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设计结果投入了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
设计可以是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
3.设计说明: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提供齐全的技术文档,包括工程项目概况、依据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
4.设计报告:综合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等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撰写要求】工程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与设计说明作为必需的附件。
正文字数一般为2~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1.绪论:阐述工程设计背景及必要性,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设计报告:详细描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科学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3.总结:系统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工作及其主要结论,明确指出设计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4.附件:给出设计方案及设计说明。
【评价指标】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应用需求,综合运用电子与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
【内容要求】1.选题:来源于本领域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
命题具有实用性,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研究内容:针对研究命题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数值仿真。
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电子与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和流程,通过文献调研、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技术方法科学,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实验结果可信。
4.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撰写要求】应用研究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为2~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1.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命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2.研究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或实验研究,或者进行数值分析。
3.应用及检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或进行检验,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工作性能进行分析。
4.总结:系统概括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评价指标】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总分≥85;良好:84≥总分≥70;合格:69≥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论文类型】工程/项目管理以电子与信息科学和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为基础,开展大型工程项目实施、运行中的管理研究,涉及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研究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工程各职能管理、技术管理等。
【内容要求】1.选题:来源于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
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研究内容:就某一行业或企业的工程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对国内外解决该类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方法及相关领域的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或改进。
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该解决方案进行案例分析和验证,或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4.研究成果: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并进行必要的验证。
【撰写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为2~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1.绪论:对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2.理论方法综述:简要描述国内外解决此类管理问题的代表性方法,比较和分析各种方法在解决该问题上的优缺点,提出本文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3.解决方案设计:详细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并给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4.案例分析或有效性分析:若所设计的解决方案在实际中应用,依据实际结果分析方案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若解决方案尚未在实际中应用,则从理论和应用条件方面分析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