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_冯敏侠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一、规划目标:1. 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效化、安全可靠的实验室,满足科研、教学以及产业发展的需求。
2. 提升科研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3. 优化实验室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4. 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二、规划内容:1. 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实验室建筑物、通风系统、水、电、气等设备的建设,确保实验室设施的完善和可靠性。
2. 实验仪器设备配置: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所需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并采购合适的设备,以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3. 实验室布局设计优化: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室的布局,提高实验活动的效率。
4. 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实验室安全。
三、实施步骤:1. 制定项目计划:根据规划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确定预算和资金来源:根据实验室规划的内容和建设的需求,合理制定预算,并确定资金来源。
3. 建立项目团队:成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
4. 实施建设工作:按照计划,分阶段有序地进行实验室建设工作,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安装、实验室布局设计等。
5. 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性。
6. 完成验收和运行:实验室建设完成后,进行验收并投入使用,建立健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四、预期效果:1. 实验室基础设施完善,符合现代化实验室的要求。
2. 实验仪器设备齐全,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3. 实验室布局合理,提高了实验活动的效率和工作流程的顺畅性。
4.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安全意识提高,事故发生率降低。
5. 科研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实验室是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等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提高科研水平、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实验室建设规划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规划原则、布局设计、设备采购、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二、建设目标1. 提高科研水平:通过建设先进的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设备,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研究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
2. 促进创新发展:通过实验室建设,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条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研究,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和设备配置,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规划原则1. 先进性原则:根据科研的最新发展趋势和需求,选择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确保实验室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
2. 可持续性原则:考虑实验室的长期发展,规划建设的设备和设施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方便维护和更新。
3. 安全性原则:实验室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灵活性原则: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配置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科研项目的需求和变化。
四、布局设计1. 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应根据实验流程和实验项目的需求进行规划,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样品准备区、实验操作区、数据分析区等。
2.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合理选择实验室的大小和形状,确保实验室的空间利用率和通风条件。
3. 考虑实验室的使用人数和实验项目的特点,合理配置实验室的工作台、储物柜、实验室设备等,确保实验操作的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4. 根据实验室的安全要求,规划实验室的安全通道、应急出口、防火设施等,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五、设备采购1. 根据实验室建设的需求和实验项目的要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所需设备的种类、数量、品牌等。
2. 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质量保证的设备供应商,进行设备的比较和评估,确保所采购的设备具备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完整word版)实验室建设规划

(完整word版)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我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十二五”发展计划,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目前,我系实验室有高级实验师一名,聘用制实验员1名。
有建材、测量、力学、土力学实验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1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
多名教师可担任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的教学。
主要问题是专职实验员较为短缺,多数实验室管理任务由教师兼任。
(二)实验室建设状况实验室现有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多功能机房5个实验室,面向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及工程造价专科专业服务。
实验室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575万元。
目前可开设的实验课程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土木工程测量、材料力学、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可开设各类实验项目30余个。
(三)实验教学情况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名称开出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承担人时数/学年备注测量实验室土木工程测量9 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工程造价8640建材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 5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8640土工实验室土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建筑多功能机房建筑CAD土木工程、城市规划主要承担实训课程设计等任务(四)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目前,实验室可承担少量的社会建设项目和部分校级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
二、建设目标经过3年的努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实验符合教学评估要求,数量充足,实验设备完善,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要求,初步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实验室。
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按照学院十二五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国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要求,以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的需要为依据,紧紧围绕“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在科研和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成果,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一、实验室目标和发展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室的目标和发展定位。
实验室可以有多种目标,例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进行基础研究等。
根据实验室的目标,确定其发展定位,是学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服务中心还是创新孵化基地。
二、实验室建设规模和布局其次,要根据实验室的目标和规模制定建设方案。
实验室可以根据不同研究方向或实验需求分为多个区域或房间,并确定每个区域的功能和布局。
在确定实验室规模时,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和拓展可能性,避免建设过小或过大导致浪费资源或限制发展。
三、实验室设备和仪器购置实验室的成熟程度和研究水平与其配备的设备和仪器密切相关。
因此,在实验室建设中,要根据需求制定设备和仪器的购置计划。
这需要仔细调研市场上的最新科研设备和技术,并评估其对实验室研究的贡献度和使用成本。
在购置设备时,要注重性能、稳定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实验需求,并提高实验效率。
四、实验室环境和安全保障实验室环境和安全保障是实验室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能够满足实验需求,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装火灾报警设备、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等,确保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研究设备的安全。
五、实验室管理和人员培训好的实验室管理和人员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成果。
建立科学的实验流程和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操作和数据管理,可以减少误差和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此外,要注重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交流,并激励实验室人员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六、实验室合作和交流实验室建设不仅关注内部的设备和管理,还要注重实验室的合作和交流。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

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模板】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一、概述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创新发展以及解决现实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实验室建设的持续发展,满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旨在引领实验室建设走向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发展目标1. 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引入先进技术设备和优化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室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2.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科研人才。
3. 创造良好科研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科研环境,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提高研究效率。
4.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优化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效益。
5.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实验室与企业、产业界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发展战略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提升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和场所条件,确保科研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引进先进科研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提高实验室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增加科研成果的产出。
3.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室项目的管理和评估,提高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形成优秀的研究团队。
5. 拓宽合作渠道积极开展国内外实验室合作,并与企业、产业界建立紧密联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发展路径1. 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提高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 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共享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3. 产学研结合加强实验室与企业、产业界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4. 管理优化优化管理体系和流程,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一、引言实验室建设规划是指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实验需求,合理规划实验室的布局、设备配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室的规划目标、布局设计、设备配置、安全管理等内容。
二、规划目标1. 提高实验室的研究和实验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设计和设备配置,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2. 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3. 提升实验室的研究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支持。
三、布局设计1. 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应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实验项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样品准备区、实验操作区、数据分析区等。
2. 合理规划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为实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3. 设计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实验室内各个区域的位置,便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流畅进行。
四、设备配置1.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实验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配置。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性能、功能、可靠性等因素,并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相匹配。
2. 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需求,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
同时,设备的放置应符合实验室的布局设计,便于科研人员的操作和管理。
3. 配置先进的实验设备,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五、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
2. 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3.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功能。
为了满足实验室建设的需要,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实验室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首先,要确定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应该与研究机构或高校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符合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同时,要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研究方向,确定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明确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和优势领域。
其次,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
实验室的规划应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面积。
例如,实验室需要有试验区、样品存储区、仪器设备区、办公区等。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合理配置设备位置,以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实验成果的质量。
同时,要考虑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实验室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规定,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实验室应该具备科学合理的通风、消防、排水等设施,并符合环保要求,保护环境。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另外,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也需要有科学的规划。
实验室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各个功能区的责任和权限。
实验室应该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维护、仪器管理、试剂管理、样品管理等。
实验室还需要有科学的实验室经费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最后,实验室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实验室应该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水平和实验技能。
实验室还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研究团队进驻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实验室建设规划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
通过明确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备配置,合理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以及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才能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实验室项目建设规划

实验室项目建设规划I. 引言实验室项目建设规划是确保实验室项目的高效运作和科研成果的关键。
本文将从实验室选址、实验室设备选购、人员配置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旨在为实验室项目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II. 实验室选址实验室选址是项目建设的首要工作,决策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实验室项目的后续运作。
理想的实验室选址应具备以下要素:1. 地理位置:实验室应尽可能位于便利的交通节点附近,以便研究人员和设备的高效运输。
2. 空间规划:实验室选址应尽可能充足,以适应未来实验项目的扩张和发展空间。
3. 周边环境:实验室应远离噪音、污染源,周边环境安静、通风良好。
III. 实验室设备选购实验室设备的选购应基于实验室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研究目标。
以下是实验室设备选购的关键因素:1. 设备性能:选购的设备应具备高稳定性、高精准度、高效率等特点,以支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特殊要求:不同实验室项目可能对设备的特殊要求有所不同,如特定的温度控制要求、防腐蚀要求等,选购应考虑这些特殊需求。
3. 质量和可靠性: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是选购的重要指标,应选择有信誉、有经验的供应商,确保设备的长期使用和维护。
IV. 人员配置人员配置是实验室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合理的人员配备将有助于实验室项目的高效运作和科研成果的提升。
1. 科研团队:实验室项目应配置合适的科研团队,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员等。
2. 职责明确: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培训和提升: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更新,以提高实验室项目的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V. 安全管理实验室项目的安全管理是保障研究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安全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1. 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设施,如安全柜、通风系统等,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安全培训: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加强对危险品的正确使用和处理技能的培养,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8期2012年8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Vol.31No.8Aug.2012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冯敏侠,庄中华,劳静(广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广东广州510006)摘要:为实现学校建设规划,按照实验室建设的原则,我校每3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建设规划及论证工作,从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发展规模、管理模式、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组织专家对“规划”论证,制定实验室建设目标,促进实验室发展。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67(2012)08-0423-04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 with ElaborateConstruction PlanningFENG Min-xia ,ZHUANG Zhong-hua ,LAO Ji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made every 3years in terms of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laboratory development scale ,management mode ,team construction ,condi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so on.The goal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made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Key word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收稿日期:2012-04-05作者简介:冯敏侠(1965-),男,广东番禺人,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
Tel.:020-39366263;E-MAIL :fmx1221@sina.cn 0引言实验室工作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抓好实验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以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是我校整个教学工作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真正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做好实验室建设,必须从实验室建设规划抓起,根据国家建设发展规划,满足地方人才培养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实验用房、设备设施建设、管理模式、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制定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1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学校实验室建设要以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教育部《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和《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为依据,遵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自2000年并校以来,以学校专业调整为契机,以实验室建制为切入点,每3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建设规划及论证工作,通过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重新整合、优化实验室,完善并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建立功能强大、结构合理、管理先进、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
坚持“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的基本原则。
促进实验室工作朝着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出发,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为我校的发展和广州地区建设服务。
2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本学院(中心)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培养层次及重点发展学科等情况制订。
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
实验室规划重点是加强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工作,结合学科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31卷特点,强化专业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大力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教材建设;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大型设备共享机制。
3制订实验室发展规划在分析实验室现状基础上,学校按承担的教学任务分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明确实验室的定位,把握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制定实验室的建设规模和评价实验室的效益。
实验室建设目标,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考虑学生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教改方向,重点学科建设及科研急需,体现学校特色等,提出建设目标,明确实验室建设水平,如创建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级重点实验室等。
2000年合校时,学校实验室以满足本科教学为主,以2万名应届本科生的总体发展规模为实验室建设目标,每个实验室以承担一个以上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不小于3个专业技术人员、实验用房大于80㎡、设备值大于30万元为设立条件,经过规划和论证,把120多个实验室整合为28个,明确了实验室定位,优化了实验资源,提高了运行机制。
以学生为主,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队伍,深化实验课程改革,加强实验教材建设,根据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目标,做好实验仪器设备、设施等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创造具有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和高效运行机制。
4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了实现学校制定的实验室建设目标,按照实验室建设的原则,从实验室规划、管理模式、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并采取如下措施:4.1制定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由学校领导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牵头,组织各学院(中心)主管实验室工作的领导进行调研,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和学院(中心)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建立实验室建设论证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对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并形成学校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把实验室建成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三种类型。
4.2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验室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实施,不得随意更改项目方案,确保按计划进度完成建设目标,使投资早见效益。
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科学论证,目的是通过实验室建设规划整合学院(中心)功能相同的实验室,实现实验室的科学配置,以达到提高实验室使用率和使用效果的目的。
公共基础实验室包括计算机基础、语言和电子电工实验室,组成实验中心,承担全校24个学院的基础课实验教学任务;专业基础实验室包括化学基础、大学物理和生物基础等实验室,分别依托相应的学院建设管理,跨学院跨专业承担全校11个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任务;专业实验室由相应的学院建设管理,承担该专业课实验教学任务和部分科研任务。
4.3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教学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在一级学科目录下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对相近实验室进行整合,扩大实验室规模,提高实验室层次。
努力拓宽教学实验室的受益面,扩大服务范围,延长开放时间,建立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服务学校和地方,学院(中心)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4.4建设高素质实验队伍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管理部门和学院(中心)人才引进给予大力支持,在提升在职实验技术人员的同时,引进高素质实验教学和管理人才,建设一支能满足现代实验教学和管理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
4.5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专项投资,做到畅通信息渠道、积极反映学校情况、争得主管部门的支持。
通过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论证,使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明确,在大学城建设期间,得到了市财政的大力支持,5年内实验室投入经费达2.5亿元,使我校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此外,按照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现在教学仪器设备情况,学校每年在经费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室运行和维护经费,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使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4.6加强教改项目建设在学校的教学改革立项过程中,增加实验教学改革立项数量。
通过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引入新的实验教学观念,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程比例,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5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总结“十一五规划”期间,我校组织了两轮实验室建设规划,并及时对每轮规划的建设进行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未来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各实验室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为基础,对上一轮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进行总结,检查建设方案完成情况、质量水平和特色;新增仪器设备的合理性、对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作用、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424第8期蔡康荣,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面的效益等情况,为做好下一轮实验室建设规划做准备。
定时规划、及时总结,对未来的工作思路进行探讨,加强和巩固了我校实验室建设,加快推动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优势资源整合与共享,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水平,使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5.1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是实验室发展的关键按照“加强基础、保证重点、集中投入、分批建设”的原则,以满足本科教学、支持学科发展,有重点、有计划地发展优势专业、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建设的思路是“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为标准,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主线,以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为重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的程序是“规划-论证-建设-中期检查-总结考核”按照这一思路,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使实验室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例如:经过实验室规划论证,把化学化工学院的无机、有机、物理化学实验室等建成化学化工专业基础实验室;把生命科学学院的动物、植物、遗传实验室等建成生物专业基础实验室,有效地集中了人、财、物等实验资源,成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又如土木工程学院的风洞实验室,经过实验室规划论证,暂时达不到实验室独立建制要求,属于专业方向,经重点建设,成为重点实验室,因此,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是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关键。
5.2实验室建设规划、规范,为教学科研搭建平台我校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实验教学,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2006年学校组织3次实验室评估检查,对上一轮建设规划进行总结评价,专家对每个实验室都提出了具体整改意见,各实验室认真整改,在设备归口管理、资源整合、实验室开放、大型贵重设备的使用效益、实验教学资料收集整理等作了大量工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对学校有关实验室和设备管理的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根据“十一五”规划,组织了两轮实验室建设规划与论证,使实验室建设工作得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