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计费教案

合集下载

分段计费教案

分段计费教案

分段计费教案分段计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掌握分段计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分段计费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重点掌握分段计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分段计费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五、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笔六、教学步骤1.导入老师提问:你们平时是否遇到过按照不同的数量或程度进行计费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2.讲解(1)分段计费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数量或程度,将要计费的对象进行分类,并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计费。

(2)分段计费的应用领域例子:电费、电话费、快递费等。

(3)分段计费的基本原理先根据不同的数量或程度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计费。

(4)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例子:电信公司的电话费计算。

分为3个阶段:0-100分钟、101-200分钟、201分钟以上。

分别按照每分钟0.5元、每分钟0.4元、每分钟0.3元进行计费。

总费用=0-100分钟费用+101-200分钟费用+201分钟以上费用。

3.示范老师在黑板上示范一个具体的计算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操练让学生自行找到一些分段计费的实例,并进行计算。

5.归纳总结要求学生总结分段计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6.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并尝试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进行解决。

7.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8.评价反馈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分段计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归纳总结,学生能够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不过,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只能进行一次简单的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2.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3. 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电费、出租车费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分段计费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消费额度,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

(2)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将消费额度分为若干段,每段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最后将各段的费用相加。

3. 实例分析(1)水电费分段计费实例某市居民用水收费标准如下:1. 基础用水量:每户每月用水量在10立方米及以下,按2元/立方米计费。

2. 超出基础用水量:每户每月用水量超出10立方米的部分,按3元/立方米计费。

小明家上个月用水量为15立方米,求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

解答:基础用水量费用:10立方米× 2元/立方米 = 20元超出基础用水量费用:(15立方米 - 10立方米) × 3元/立方米 = 15元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20元 15元 = 35元(2)出租车费分段计费实例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1. 起步价:3公里内,10元。

2. 超出起步价:3公里以上,每公里2元。

小华乘坐出租车从A地到B地,行驶了8公里,求小华的车费。

解答:起步价费用:10元超出起步价费用:(8公里 - 3公里) × 2元/公里 = 10元小华的车费:10元 10元 = 20元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并计算解答。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初中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初中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 能够应用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问题的定义和例子;2. 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步骤;3. 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生活中的一些计费问题是按照固定的标准进行的,比如出租车费用、电费、水费等。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其他分段计费的问题吗?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定义:分段计费问题是指将计费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段,每个段的计费标准不同,需要分别计算价格。

2. 举例说明:电费的计费标准是峰电价和谷电价,水费的计费标准是按照用水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后单价增加,出租车费用是起步价加上按千米计价。

3. 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要明确计费标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段计算,最后将各段的结果汇总。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目:某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是起步价(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14元,以后每超过1千米(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另加价3元。

如果小明身上只有35元,他最多可以乘车走多少千米?2. 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讲解(10分钟)1. 总结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步骤:明确计费标准,分段计算,汇总结果。

2. 强调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计费问题。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个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分段计费问题的概念和解题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计费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1.10分段计费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0分段计费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10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10 分段计费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分数的应用”,具体是第10节“分段计费问题”。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解决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意义,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分段计费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小华乘坐公交车,前一站到下一站需要2元,从下一站到终点站需要3元,那么小华乘坐全程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分段计费问题。

2. 新课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问题:“小明买了一个20元的玩具和一个30元的玩具,如果购物满50元可以打8折,那么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3.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例如:“小王乘坐出租车,起步价是10元,之后每公里收费2元,如果小王乘坐了8公里,那么他需要支付多少钱?”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应用第三章:分数的应用第10节:分段计费问题1. 理解分段计费问题的意义2. 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华乘坐公交车,前一站到下一站需要2元,从下一站到终点站需要3元,如果小华乘坐了4站,那么他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小华需要支付11元。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段计费教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段计费教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段计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能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及方法。

2. 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段计费的原理。

2. 如何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复杂问题。

第一章:分段计费的概念1.1 引入分段计费的概念教学内容:1. 引入分段计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分段计费的定义。

2. 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目:第二章: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2.1 学习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1. 讲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技巧。

教学步骤:1. 讲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分析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技巧。

练习题目:第三章: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 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讲解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讲解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段计费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目:第四章:分段计费的拓展应用4.1 学习分段计费的拓展应用教学内容:1. 讲解分段计费的拓展应用。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分段计费的拓展应用。

2. 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练习题目:第五章:分段计费的综合应用5.1 运用分段计费解决综合问题教学内容:1. 讲解分段计费的综合应用。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段计费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步骤:1. 讲解分段计费的综合应用。

2. 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段计费解决综合问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分段计费 人教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分段计费     人教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分段计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分段计费现象;(2)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段计费的计算;(3)能够运用分段计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分段计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介绍分段计费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和特点;2. 分段计费的实例: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分段计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3.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讲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步骤;4. 分段计费的应用:运用分段计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分段计费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分段计费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总结分段计费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3)教师出示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分段计费知识解决问题;(4)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分段计费的计算;(5)教师总结分段计费的计算步骤,并进行讲解。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共同讨论解题方法;(3)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4. 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其他分段计费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2)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3)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并进行鼓励和表扬。

初中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

初中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

初中分段计费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2. 学会分析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重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2. 分析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 运用方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段计费的原理;2. 找到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 正确列出方程并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教学准备:1. 分段计费问题的教学课件;2. 相关分段计费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分段计费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分段计费的原理;2. 引导学生思考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原理和步骤;2. 以具体例子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找出合适的方程解决;3.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提供一些分段计费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分段计费问题时的经验和困惑。

教学延伸:1. 提供一些有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分段计费问题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段计费问题的原理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分析分段计费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巩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题方法。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问题》教案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问题》教案

《分段计费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2. 分段计费的运用3. 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运用2. 教学难点: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分段计费的概念,例如:某市出租车计费规则如下:起步价8元(包含3公里),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收费2元。

如果一个乘客乘坐出租车行驶了5公里,那么他需要支付多少费用?2. 新课内容(1)分段计费的概念通过上述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消费量或者使用量,将费用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费用标准不同。

(2)分段计费的运用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段计费,例如:水费、电费、电话费等。

(3)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出租车计费、快递费、停车费等。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关于分段计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运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分段计费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关于分段计费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理解了分段计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引言分段计费是一种常见的计费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二、分段计费的应用实例1. 出租车计费出租车计费是一个典型的分段计费实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段计费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分段计费
教学目标:1: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并初步掌握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方法。

2、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含义,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教育同学们要节约能源,做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倒入:同学们知道我们北京出租车是怎么收费的吗?还有我们北京二、
市的阶梯水费,老师现在使用的全球通电话卡,这些收费都是采用分段计费的,今天我们就针对这类收费问题展开研究,引出课题——分段计费
二、阅读理解,并解决问题
1、仔细阅读下列收费标准,并填写下列表格
例1:某市的出租车4千米起步价为10元,行驶4千米后,每千米收费1.2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超过4千米后,能准确的用代数式表示出乘坐出租车所需要的总费用,即总费用=起步价+超出部分费用,由此明确等量关系。


(2)王明要到离学校15千米的博物馆参加活动,王明只有22元钱,他乘坐出车陈能到达博物馆吗(
不计等候时间)
提问:王明只有22元钱,要去离学校15千米静的博物馆,乘坐出租车能否到达应该从那些方面分析(
1,王明乘坐出租车到离学校15千米的博物馆,需要多少钱,2、王明有22元钱,乘坐出租车能行驶多远)
(板书)用两种方法解答
(1)10+1.2x(15-4)
=23.2
因为23.2>22
所以王明乘坐出租车不能到达博物馆。

第二种方法列方程解决。

回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找—设—列—解—检—答
等量关系为总费用=起步价+超出部分费用
(2)解:设22用22元钱可乘坐出租车行驶x千米
10+1.2(x-4)=22
X=14
因为14<15
所以王明乘坐出租车不能到达博物馆
回顾例题,总结方法:1、明确各段收费标准,可确定几个数值加深理解
2、找出等量关系各段费用之和等于总费用-
练一练: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的煤气费:用煤气如果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超过60立方米,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已知某用户4月份的煤气费共66元,求该用户4月用了多少立方米的煤气?
(同学们自己练习,巩固思路和方法)
出示例2:某地居民用电采取分段计价的方法,每月每户用电量不超过80度,按照每度0.48元收费,用电量在80—180度(含180度)之间,超过80度的部分按每度0.56元收费,用电量在180度以上的按每度0.62元收费,小王家5月份共交电费106.8元。

求小王家5月份的用电量。

带领同学一起分析收费标准:
深理解。

从问题出发,小王家5月份共交电费106.8元,是哪几段费用之和呢?我们可以先算出用电180度时,应交的费用80x0.48+100x0.56=94.4(元)
找出等量关系
第一阶段的费用+第二阶段的费用+第三阶段的费用=总费用
同学们自己解答
解:设小王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x度
80x0.48+100x0.56+0.62(x-180)=106.8
x=200
答:小王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200度。

在这里强调生活中一定要节约能源。

小结:今天你到了什么?
1、仔细审题,充分理解各个阶段计费标准的意义,可以先确定几个符合条件的数值加深理解。

2、在理解计费标准后,准确找到等量关系。

(各个分段费用之和等于总费用)同学们在设出未知数后,要注意用代数式正确表示各分段的的费用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1、某单位鼓励职工节约用电.规定每月职工用电收费标准为20千瓦以内按0.2元/千瓦计算,超过 20千瓦的按0.50元/千瓦计算。

①现已知某职工某月用电15千瓦,那么他这个月应该交费多少钱?
②另一位职工因为经常忘记关电脑,用电量达到28千瓦,那么他应该交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