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四篇

合集下载

野外工作感悟及心得

野外工作感悟及心得

野外工作感悟及心得在这次野外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挑战。

这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野外工作的魅力在于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在城市中,我们常常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大自然似乎离我们很远。

但在野外,大自然无处不在。

每当我走在山间小路,听到鸟儿的歌声,感受到微风吹过树叶带来的阵阵凉爽,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环境。

然而,野外工作也充满了挑战。

工作环境恶劣,有时需要在高温或低温下工作,甚至面临各种未知的危险。

这些挑战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活并不总是顺风顺水,困难和挑战是常态。

但正是这些挑战,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让我更加坚韧不拔。

在这次野外工作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野外,单打独斗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我们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这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大家的默契与信任。

此外,这次野外工作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让我更加热爱我的专业,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回首这次野外工作,我深感收获良多。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次对自我的深刻反思和提升。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次野外工作的感悟和经验,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我也将更加珍惜与大自然和团队的每一次亲密接触,让生活和工作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社会实践野外活动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野外活动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野外活动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野外活动,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野外活动中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挑战,我们要保持谦虚和谨慎。

不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要尊重大自然的力量。

在我们的旅程中,有时天气突变,道路困难,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

要时刻保持警觉,学会倾听导师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指导和建议,遵循规则和安全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队友,并顺利完成活动。

其次,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在野外活动中,单打独斗无法解决问题,需要与队友们紧密合作,形成默契。

我们要相互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例如在攀登途中,有的队员可能会遇到身体上的困难,这时候其他队友可以给予鼓励和帮助。

而如果我们各自为战,不愿意帮助他人,不仅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也会影响整个队伍的完成任务。

此外,野外活动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困难与失败在活动中可能会时常出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

相反,要坚持相信自己和团队的能力,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要相信,经过团队的努力和智慧,我们一定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并取得成功。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野外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谦虚谨慎、团队合作和积极乐观等重要价值观。

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将继续努力运用这些经验和体会,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7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7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7篇)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篇1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终于在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后迎来了早有所耳闻的野外实习。

充斥在我耳边的野外实习是老师口中这会是我们大学最难忘的时光,是学姐学长口中的痛并快乐着,是其他专业的惊叹与羡慕。

而浮现在我脑海中的野外实习是柴米油盐酱醋,是植物,动物,是一次充满未知的跟团旅行。

而在真正的出发前与我相伴的只是在等待中憧憬,在憧憬中害怕。

当然除了思想上的准备,每一次的行动也必然伴随着前期的准备工作。

而我们也会在实验室为我们一周的野外实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比如捕捉昆虫的工具,裁剪植物的工具以及收集昆虫的工具。

于是剪纸,折纸类似于这样的手工似乎也成了我们的必修课。

而以十个人作为一组的我们开始了这样的第一次合作,怎样的分工?达成一致的观点,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等问题在今天有了第一次的摩擦。

而这些问题将会是我们接下来一周都要去考量面对的问题。

.6.17早上,我们出发了。

天空不似昨日的晴空万里,而是下着牛毛细雨。

就像我们也并不都是喜笑颜开,也有眉头紧蹙或面无表情的。

比如我,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早已领会到山上的日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精彩。

于我而言,这次出行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我们是以一个集体的方式。

以前出行的我只会检查自己的物品是否都在?而此次同坐在一辆车上的我们每一次的停靠休息,每一次的再次出发我都习惯看看身边的他们还在吗?老师也会反复确认人是否都到齐了。

也许这就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

车子行驶在弯弯延延的路上,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驶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路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小镇。

正如同我的思绪连绵起伏又跳跃不断。

在憧憬中入梦,又在梦中醒来。

在安静中开始谈话,又在谈话中开始安静。

不知道是期待让时间变得更长,还是时间本来就很长让期待变得更多。

终止这一切的便是我们真正的到达。

真正的到达便意味着开始。

而所有在憧憬中的未知也会一一揭晓。

似乎我们都很满意这样的住宿,清幽的环境,伴随着鸟叫虫鸣以及雨打在树叶上唰唰的声音。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4篇)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4篇)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南望山南坡,北垭口南侧,地质大学北区西南角公路拐角处,地质大学北门南望山汽车站构造地质学习学会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和锤子的方法;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勾画地质界线,做地质剖面图;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学会用穿越法和追踪法测绘地质界线或断层。

从而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为今后地质、岩土方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专业的学习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上7:30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南望山南坡后,首先,学习和练习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测量走向: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

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

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

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

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

(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

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

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

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

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20),为了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后,老师带我们对南望山上的一些岩石进行辨认,并对南望山的地质进行讲解。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平原北东缘。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四篇篇一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之后,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激动,踏上了去伊宁县阿吾赞的路。

我们在山脚下安营扎寨,在这仿佛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生活。

来到了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吵闹,一切好像很原始的感觉,条件当然也不比学校,但是大家没有太多的抱怨,多的是一份成熟的稳重。

在男生的合力之下,“男生宿舍”――帐篷,也搭建成功。

通电、打扫卫生、给房子搭上遮雨的塑料布,旅途的疲劳和兴奋后的放松之下,所有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之后真正的野外进修也渐渐打响了序幕,爬山、收集标本、鉴别植物和动物、制作标本,从启程的那一刻一直展开至睡。

第一天全班同学在老师和各组组长的率领下,统一行动,从驻地启程,一路上老师一边传授,我们一边收集标本,在老师的冷静传授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平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控太缺乏,但是在这里观测、记录后重新认识的植物、动物及其特征,印象很深刻,可以说道就是在动手中学至了很多的专业知识。

登山,变成了我们收集标本最基本的条件,虽然小自然存有母亲般的胸怀,但她还是不愿存有太多人步入其中,不敢因为太多的人而毁坏她的美丽的容颜。

所以,收集过程中的路途艰苦可想而知,山羊走到的山路,大家一起前后联结行进。

上山难下山容易,这话说道得的确极好,貌似平缓的山路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及,前进中不停的响起同学们之间的告诫,听到出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深的友情。

尤其就是跑在河滩的石头上时,电影里常用的探险镜头就在自己的脚下,你扎我一把,我圆胖你行进,也只有在电影里能够看看获得的友情,在同学们彼此间的协助和关心中展现出的淋漓尽致。

就是的,我们六十个人就是一个集体,不论民族,我们就是一家人。

当我们右边是绝壁,大家伏在左侧的山坡上缓缓挪动的时候,有人因为害怕而哭鼻子,没有人嘲笑和讥讽,有的是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和一句暖人的安慰,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人觉得危险,因为大家在一起,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一次感情的升华。

野外实践心得体会

野外实践心得体会

野外实践心得体会在我大学的专业课程中,我们有一个野外实践的任务,要求我们到野外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这个任务非常有趣,我充满期待地开始了我的野外实践之旅。

我们选择了一个距离学校不远的山区作为考察地点。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高耸的山峰、清澈的溪流,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

我们的任务是观察和记录这里的生态环境,并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

这对于我们学习生态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们在第一天的早上出发,带上了必要的野外装备和食物。

一路上,我们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宁静。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立即开始了实地考察的工作。

在山区的森林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有高大的树木,有茂密的灌木丛,还有各式各样的草花。

我对植物的知识了解很少,但是通过实地观察和导师的指导,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生态的知识。

我了解到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有的植物只能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有的植物则适应干燥的气候。

这些植物不仅仅是我们眼睛的享受,更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提供给其他生物所需要的食物和栖息地。

除了植物,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野生动物。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大型的动物,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些小鸟、松鼠和兔子。

这些可爱的生物在山区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传播花粉、食用昆虫等方式,帮助维持植物的生长和传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被砍伐的树木和垃圾,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我们与当地的保护人员交流,了解到他们的努力,希望通过森林恢复和环境教育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状况。

在野外的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关于生态学的知识,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复杂性。

在这个人类为了发展而不断消耗自然资源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保护和尊重大自然。

只有当我们了解和关心自然环境,才能更好地为其提供保护。

我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生态学的学生,有责任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促进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

中药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000字

中药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000字

从化实习总结在学习安排相对轻松的小学期,学院为我们09级组织了一次野外实习。

这次实习的主题是”中药植物的辨认、采摘与标本制作”。

实习的地点是广东省从化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从化市北部与良口镇相连处,距广州100公里左右,两小时的车程。

7月8号下午刚一到达,我就被这里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

放眼望去,森林公园郁郁葱葱,各种树木青翠欲滴,林深叶茂,地貌奇特,山峰起伏,气候湿润,资源丰富,物种众多,是天然形成的绝佳的生药学野外实习地点。

第二天早饭后,经过简单而又合理的分组后,我们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出发了。

一路上,来自华南植物研究所的老师,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解沿路各个典型植物的科属种、叶子和花的特征、鉴别特点、药用功效以及这些植物的小故事等知识,大家专心听讲,仔细观察,我负责记笔记,崔和小源负责植物采摘,卓瑜负责拍照,大家分工明确,愉快合作。

大家沿途一边学习,一边观赏山林美景,真是其乐无穷!第三天,考核。

考核之前,老师认真详细的跟我们讲解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以及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大家认真的对照着自己的“战利品”复习,然后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考核。

虽然野外实习过去了这么久,许多名贵植物药材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讲解老师对他们的生动形象的描述。

如叶下珠,满道边都是,很可爱的小草。

可以顿鱼吃,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金毛狗脊,像只小金毛狗趴在那里,非常可爱,可以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商陆,一路上仅仅发现了一株,常用的人参的伪品,人参有芦头,商陆没有。

主治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

这次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实习,总结起来,收获颇多。

首先,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堂课上学不到的中草药的知识,如植物的辨认,植物的采摘,标本的制作等等专业知识;其次,我们小团队分工合作,不仅要有团队精神,更要有铁的组织纪律,这样的团队才会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最后,同学们在野外学习时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在休息时做各种游戏,气氛热烈,此情此意已成为大家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篇二:中药实习总结中药实习报告具体实习过程2014年6月20日:实习第一天我们乘车来到吉林农大,通过平面图我第一次认识到了农大的大,在等老师的过程中我们游览了吉林农大的校园,我们从神农象出发边走边看一直到了综合楼,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这栋综合楼了,高大宏伟的外表十分吸引人,我在楼前拍照留念。

动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动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动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动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分布和规律,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老师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很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毛虫我们都很轻易地捕了后放进毒瓶,大家都不肯轻易放过任何一种眼里看到的新鲜动物。

一开始我们捕到的都是一些很常见的小昆虫,如蚂蚁、蜜蜂、苍蝇、小蝴蝶等昆虫。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在一颗木瓜树上看到了一只体形很大的蜘蛛,大家看到的第一反应都是尖叫,只有一个组员说她不怕,她去捉,可是由于她用了大大的镊子去夹,一下没夹准,反倒让它逃进了中空的木瓜树,很是可惜,就此与那只大蜘蛛擦肩而过。

在此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听到一些组有捉到蜥蜴、水蛇等爬行纲动物,我们很是羡慕,对于这些比较高等的动物我们也是充满了欲望,但是就是遇不到,真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战利品。

在下山途中组员们都已筋疲力尽,对于捕动物也是有心无力了,但我还是很想遇到蜥蜴,所以沿途多将眼光放于路边的树木上,也因此捡获了只很长很粗的蚯蚓,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皮肤干燥,趴在水泥地上无力地伸缩着,我们把它拾获后将它置于空水瓶中并给淋了一些水,它果真就恢复了一些精力。

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捕到的动物简单地做好分类后小组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将捕蜥蜴的愿望寄予在第二天的火炉山之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四篇篇一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为期十一天的野外实习生活,我学到了平时在书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东西,见证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领略了大山的雄伟,感受了河流的生生不息,更加铭记了同学之间那真挚的感情,深深地重新认识了两个字——团结。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之后,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激动,踏上了去伊宁县阿吾赞的路。

我们在山脚下安营扎寨,在这仿佛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生活。

来到了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吵闹,一切好像很原始的感觉,条件当然也不比学校,但是大家没有太多的抱怨,多的是一份成熟的稳重。

在男生的合力之下,“男生宿舍”——帐篷,也搭建成功。

通电、打扫卫生、给房子搭上遮雨的塑料布,旅途的疲劳和兴奋后的放松之下,所有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之后真正的野外实习也渐渐拉开了序幕,爬山、采集标本、鉴定植物和动物、制作标本,从出发的那一刻一直进行到睡觉。

第一天全班同学在老师和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统一行动,从驻地出发,一路上老师一边讲解,我们一边采集标本,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平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太欠缺,但是在这里观察、记录后认识的植物、动物及其特征,印象很深刻,可以说是在动手中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

登山,成了我们采集标本最基本的条件,虽然大自然有母亲般的胸怀,但她还是不愿意有太多人进入其中,不想因为太多的人而破坏她的美丽的容颜。

所以,采集过程中的路途艰辛可想而知,山羊走过的山路,大家一起前后照应前进。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说得确实不错,看似平坦的山路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行进中不停的传来同学们之间的提醒,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深的友情。

尤其是走在河滩的石头上时,电影里常见的探险镜头就在自己的脚下,你拉我一把,我牵着你前进,也只有在电影里能看得到的友情,在同学们彼此间的帮助和关心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是的,我们六十个人是一个集体,不论民族,我们就是一家人。

当我们右边是绝壁,大家伏在左侧的山坡上缓缓挪动的时候,有人因为害怕而哭鼻子,没有人嘲笑和讥讽,有的是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和一句暖人的安慰,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人觉得危险,因为大家在一起,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一次感情的升华。

当我们背靠大山,前面有一条虽然不宽,但是水流很急的河时,有男生毅然脱掉了鞋子,卷起裤腿踏进了冰凉的水中,一块块大石头在水中形成了一座简易而牢固的桥,两旁的栏杆是站在水中男生的手,一个又一个女生安全的到达了对岸。

水确实很凉,但是大家的心却是热的,没有人注意自己的鞋和衣服已经湿透,大家都笑了,笑的是那样的开心。

通过几天来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上百种植物,多为当地常见物种。

在大一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各科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而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了具体的认识,也能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原理。

比如,当初在背为什么菊科是双子叶的第一大科时,我们只是明白纯文字性的知识,而对于具体却没有一点概念。

在我们这次认识的百种植物中,许多都是菊科的,这就为我们印证书本上的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而且,对于诸如枝刺和皮刺的区别,我们用手去感知这样的学习,不只是眼睛和大脑的学习,更是全身心地学习,我们将记得更多,记得更牢,将其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忘记那些忙碌在灶台边的美丽身影,没有人会忘记在风雨中盖篷布的英俊身影,没有人会忘记在我们身边照顾我们,耐心讲解的伟岸身影,没有人会忘记那条河,没有人会忘记阿吾赞,没有人会忘记那年的夏天,没有人会忘记那次终身难忘的野外实习。

篇二野外实习心得体会从8月23日起到28日,五天时间我们进行了大学的唯一一次野外实习。

一直很期待这次实习,早在脑子里憧憬了无数次它的画面,现在终于实现了。

我们也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知识。

边玩边学习的方式让我们更深刻的记住了这些植物的名字。

我们前两天是在学校及其周边进行的,后两天则去了金佛山实习。

每天,我们都会带上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跟着老师的步伐,边走边听老师讲解每种植物的名字,科属,特征等,然后快速的把它们记下来。

这次野外实习,我认识了许多身边天天见到却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当然也有非常多我没见过的植物的名字。

比如:黄桷树,它属于桑科,桑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含乳汁。

珊瑚树、九重葛、紫牙趾草(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紫罗兰)、龙爪槐(豆科,显著特点是花有环状的脱叶痕)、常青藤、广玉兰(又名荷花玉兰)、皂角树(豆科)、海桐、红叶李(蔷薇科)、金边吊兰(经常被养在室内,可净化空气)、天竺葵、紫薇(又名痒痒树)、日本女贞(又名毛丁香)、鸡爪槭、含笑、商奴、剑兰、石标板、扁竹根、法国梧桐、刺桐。

我们还见到了何首乌,起先我们还有些不相信那路边不起眼的野草竟然是何首乌。

另外我们还见到了田里种的瓜,一直都在吃的蔬菜我却步知道它们是什么科的,现在知道了原来是葫芦科的,例如丝瓜,南瓜,黄瓜··我们还在学校看到了许多裸子植物,有罗汉松(罗汉松科)、刺衫(衫科)、雪松(松科)、苏铁。

金佛山的植物非常丰富,几乎都没有见过。

如:晞签草(菊科)、皂针草(菊科)、车轴草、辣蓼(蓼科)、厚朴(木兰科)、马桑(马桑科)、大蓟(菊科)、沙参(桔梗科)、荀子、救军粮、黄花、悬钩子、獐牙菜(龙胆科)、蜡莲褚球(虎耳草科)、荚迷(忍冬科)、川续断(川续断科)、虎杖(蓼科)、金樱子(蔷薇科)、牛茅子(菊科)、铁线莲(毛茛科)、蓝布裙(紫草科)、灰灰苋(葵科)、鞘柄木(山茱萸科)、麻枒(壳斗科)、石豇豆(苔苔科)、铜锤玉带草(桔梗科)、常青藤(五加科)。

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药用植物研究所,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植物园里的许多药用植物。

平时经常在电视上或者书上听到看到的中药名字,这次都亲眼看到了它们的样子,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一真对中药感兴趣。

通过野外观察,我的收获有准确、熟练的掌握了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

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同时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虽然在金佛山实习的三天,每天都要走几个小时的路,每天中午在野外都是馒头下咸菜,但是更多的是我们难忘而美好的回忆!篇三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

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

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

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植物学的时候,师兄就跟我们说之后会有一次的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

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

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

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

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

每认识一种植物,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或拍照,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晰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晰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

在这次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即使下雨天,依然没使我们停下实习的脚步,依然撑着伞,穿着雨衣,一路认植物。

上山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

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

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

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

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

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

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

在国家4A级风景区-缙云山,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异、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兴奋、问题也特别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