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阅读指导(上课用)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

一、激趣导入
农夫和蛇
小山羊和吹箫的狼
磨坊主、他的儿子和驴
金枪鱼和海豚
二、方法指导 1.封面阅读 插图 书名 《伊索寓言》 作者 伊索 译者 马嘉恺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2.了解作者
伊索(公元前620―公元前560),公元 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据历史记载, 他原是奴隶主雅德蒙的奴隶,曾被转卖多 次,但因智慧出众,知识渊博而被赐为自 由人。成为自由人后,他四处游历,为人 们讲述寓言,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被 后世誉为“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 的开山鼻祖”。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 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蛇,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 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露出了残忍的本性, 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之前说: “我竟然救了一条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时间: 寒冷的冬天 地点: 路边 人物: 农夫和蛇 事件: 农夫救下要冻死的蛇,蛇咬死了农夫。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 凭记忆口授。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 言》,其实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 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 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总结了人们的 生活经验,教人处事原则。
3.阅读目录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吧!
4.聚焦单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农夫和蛇》,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 内容。
三、制定计划
• 数一数你手中的书共有多少页? • 你打算多久看完?(1个月之内) • 算一算每天看多少页? • 制作自己的阅读计划并坚持打卡。
四、作业布置
1.完善阅读计划表 2.绘制读书小报
主要内容:一个寒冷的冬天, 农夫在路边救下一条快要冻 死的蛇,蛇咬死了农夫。
《伊索寓言》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伊索寓言》读书推荐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及《伊索寓言》,了解寓言的特点。
2、选择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加以引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并对寓言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本新书,说她新是因为我们没有完整的看过这本书,对这本书的名字很陌生——《伊索寓言》。
二.初步感知故事:通过熟悉的故事让学生对这本书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这本书产生亲切感。
别看这本书我们没有见到过,可是里边的故事有些我们却是很熟悉的,老师说故事的名字,你听一听知道这个故事吗?同学们,大家都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请一个学生上台讲出此故事) 老师质疑:跑得快的兔子为何会输给爬得慢的乌龟呢(学生讨论后小结)兔子太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够赢乌龟,于是在路上呼呼大睡,而乌龟则坚持不懈,凭着自己的耐力和毅力终于打败了兔子,这则故事告诉人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勤能补拙的。
谁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并能讲一讲。
(让孩子们上台讲故事)《农夫和蛇》还有《偷东西的孩子和她的母亲》听过这两个故事吗?老师讲这个故事。
这些精彩的故事都选自《伊索寓言》,现在我们想不想先了解一些这本书以及它的作者呀?三、了解作者,了解文体:《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
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伊索寓言》,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2 适用对象1.3 教学材料《伊索寓言》书籍或电子文本笔记本、文具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故事选择《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猫和老鼠》《狼和小羊》《龟兔赛跑》2.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指导分组阅读,每人选取一个故事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角色和道德观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3.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故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2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课程简介和故事选取阅读指导和方法介绍小组讨论和分享5.2 第二课时继续阅读和讨论剩余的故事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笔记第六章:课后作业设计6.1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笔记,记录对每个故事的理解、思考和观点选取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内容包括故事情节、角色、道德观念等6.2 作业目的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七章:课程反馈与调整7.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读后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7.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8.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第九章:拓展活动建议9.1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表演,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开展故事知识竞赛,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测试对《伊索寓言》的了解程度9.2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第十章:课程资源推荐10.1 推荐资源推荐与《伊索寓言》相关的书籍、动画片、网络资源等推荐一些寓言故事的其他经典作品,供学生拓展阅读10.2 资源使用建议引导学生利用推荐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资源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课后作业设计作业内容的设计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情况,提高阅读兴趣,掌握阅读策略,培养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伊索寓言》的作者、背景及特点1.2.2 阅读指导方法及技巧第二章:走近《伊索寓言》2.1 寓言故事简介介绍《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使学生对寓言故事有所了解。
2.2 寓言故事的作用分析寓言故事在生活中的启示和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寓言故事的价值。
第三章:阅读指导策略3.1 自主阅读指导学生运用自主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3.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章:寓言故事解析4.1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4.2 解读寓意帮助学生挖掘寓言故事中的深层含义,理解寓意。
第五章:阅读实践5.1 选择适合自己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
5.2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分享,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第六章:深度讨论与反思6.1 讨论故事背景与现实联系引导学生探讨寓言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思考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6.2 反思个人行为与寓言关联鼓励学生从自身出发,联系个人经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智慧。
第七章:创意表达与写作7.1 寓言故事改编指导学生将经典寓言故事进行改编,发挥创意,提高写作能力。
7.2 个人原创寓言故事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素养。
第八章:寓言故事表演8.1 角色分配与排练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表演排练,分配角色,准备表演。
8.2 表演展示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演绎,增强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9.1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第十章:拓展阅读与推荐10.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为学生推荐与《伊索寓言》相关的其他阅读材料,如其他寓言故事集、相关文学作品等,鼓励深入阅读。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背景知识和寓言文学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2 适用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1.3 教学材料《伊索寓言》故事集相关背景资料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五个经典故事分析每个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2.2 教学步骤1. 导入:《伊索寓言》的背景介绍讲解伊索寓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伊索寓言的特点和阅读方法2. 阅读与理解分组阅读五个经典伊索寓言故事学生互相分享阅读心得和理解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故事的主题和寓意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每个故事的寓意和道理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第三章:教学评估3.1 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讨论发言来评估其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思考与反思:通过学生的思考题和总结报告来评估其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2 评估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阅读理解: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正确解读寓意思考与反思:能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伊索寓言》故事集4.2 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阅读指导手册4.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第五章:教学安排5.1 课时:本课程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第1-2课时:介绍《伊索寓言》的背景和特点,阅读第一个故事第3-4课时:阅读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进行分析和讨论第5-6课时:阅读第四个和第五个故事,进行分析和讨论第7-8课时:总结每个故事的寓意和道理,进行思考和反思第9-10课时: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伊索寓言的插图,引导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
阅读指导课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课外阅读推荐一、教学目标:1、了解《伊索寓言》,知道伊索寓言在种程度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会阅读课外书的一些读书方法。
3、学会制订读书计划二、教学准备:《伊索寓言》三、教师准备:1、通读《伊索寓言》,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种程度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设计读书计划表样表,读书卡样卡。
(样表、读书卡附后)四、学生准备:1、搜集整理伊索寓言(课内外)(已读或未读的),准备汇报自己的读后感。
2、讨论:我们应如何读书、设计读书计划表、读书卡、准备交流。
3、了解《伊索寓言》及其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引:1、民间俗语导入:日常生活中,人们口头流传着许多含着深刻道理的名句和寓言故事。
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龟兔赛跑、老鼠与青蛙、叼着肉的狗、狼与小羊、熊与狐狸……这当中不少是来源于《伊索寓言》。
2、多媒体出示几十种版本的《伊索寓言》封面,出示一段介绍《伊索寓言》的文字。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人们常常忽略它,然而它的价值并不亚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悲剧。
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一问世既风靡全球又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各种文字。
这是世界上拥有读者第二多的一本书,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
它是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也是影响人类文化的8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
(师:想看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看。
)(二)、了解《伊索寓言》的作者1、你认为《伊索寓言》是谁写的?2、师生互动交流,简介《伊索寓言》的作者。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难点:帮助学生将寓言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伊索寓言》书籍、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上一节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课。
大家之前读过《伊索寓言》吗?生:有的读过,有的没读过。
师:那好,读过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没读过的同学等会儿跟着老师一起来了解。
首先,《伊索寓言》里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都很简短,但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那谁能说说,读寓言有什么好处呀?生: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师:对啦,这就是读寓言的重要作用之一。
那我们该怎么读寓言呢?大家想想。
生:要读懂故事讲的是什么。
师:没错,这是第一步。
那然后呢?生:还要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非常棒!那我们就开始读一个寓言故事吧。
(展示一个寓言故事)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然后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学生阅读后发言)生: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狐狸想吃葡萄,但是够不着,就说葡萄是酸的。
师:很好,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生:不能像狐狸那样,自己做不到就说不好。
师:对呀,这就是这个寓言的寓意。
那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呀?生:有,有时候我自己不想做一件事,也会找借口。
师:那以后我们可得注意啦,不能学那只狐狸哦。
我们再来看一个寓言故事吧。
(继续展示故事)五、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对《伊索寓言》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通过师生对话,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寓言的方法和理解寓意的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言,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在引导学生将寓言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时,可以提供更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
伊索寓言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

伊索寓言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 引导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背景和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以及其时代背景。
2. 阐述伊索寓言的主题和寓意。
3. 展示一些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以及其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伊索寓言有初步的了解。
2.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让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寓意有所感悟。
3. 引导学生思考伊索寓言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激发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第二章:阅读技巧指导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来理解寓言故事。
2.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方法深入领会寓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内容:1. 介绍阅读寓言故事时可采用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2. 分析一些典型的伊索寓言故事,示范如何运用阅读技巧来理解寓言。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阅读寓言故事时可采用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2. 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伊索寓言故事,如《狼和七只小羊》,示范如何运用阅读技巧来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
3.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运用学到的阅读技巧进行分析和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第三章:寓言故事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深入探讨伊索寓言的寓意和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1. 分析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和情节,探讨其寓意和现实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读寓言故事。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探讨其寓意和现实意义。
2. 每组学生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读寓言故事。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强调寓言故事中的重要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启示:
1、做人要守信
2、要知恩图报
3、善有善报
4、每个事物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5、有些朋友也许平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有可能在我
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提供巨大的帮助。
6、时运转变时,强者也会需要弱者的帮助。 7、„„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 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画笔和颜料》 《蜜蜂与花朵》
《嘴和眼睛的对话》
《树和斧子》
仿例寓言《浓烟与烟囱》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 了:“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 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 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 觉得惭愧么?”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 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 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浓烟冷笑了一 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 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壮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 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 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 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嘴巴得意地说:“瞧见了吧?主人是不可能离开 我的,你就认输吧!” “认输?”眼睛说,“你可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那天我罢工,主人摔了个大马趴,把你屁股都摔肿了, 你还让我认输?笑话!” “哼,反正主人就是离不开我!“ “离不开我!”…… “好了!”鼻子看不下去了,“你们吵什么呢!你 们不知道吗?你们对主人来说都很重要,主人都离不开 你们,为什么要为了这点小事吵架呢?我们应该团结起 来才是啊!” 眼睛和嘴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互相道了歉, 从此以后团结一心,再也没吵过架。
学法指导三: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读书本P204所选寓言,说说寓意(启示)
1、《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的人。 2、《两只口袋》:人们往往挑剔别人的缺点,无视自己的缺点 3、《驴和狼》:有些人去做不该做的事,自然要倒霉。 4、《乌龟和鹰》: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5、《马和驴》:强者和弱者应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各自才能 更好生存。 6、《狐狸和狗》:讽刺恶汉和笨贼。 7、《衔肉的狗》:讽刺贪婪的人。
学法指导二:掌握名著的写作特点
第二回合:形象和寓意
• 快速说出以下动物在寓言中代表的形象特点。
• • • • • •
奸诈、凶残 狼代表______ 狡猾 狐狸代表_______ 老实 牛代表______ 怯懦、温柔 山羊代表____________ 有见识、凶残、无礼 老鹰代表___________ 阴险或毒辣 蛇代表___________
寄语:
同学们,浩瀚的文学海洋,有无数的
宝贝等着同学们去采撷(xié) ,让我 们以对生活的热爱为舟,与勤奋作伴, 以科学的阅读方法为桨,在知识领域走 的更远,更远„„
作业:
1、继续读《伊索寓言》,读出自己的 感受和见解; 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希腊寓言》; 3、完成白色试卷《伊索寓言》(七)、 (八)、(九), 明天早上上交。
学法指导四:把握阅读启示、主题思想
名著阅读学法指导
• 1、了解(概括)主要内容
• 2、掌握写作特点 • 3、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 4、把握主题思想、阅读启示
请阅读《狮子与报恩的老鼠》,尽可能从多角度灵 活理解寓意。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在他的周围爬上爬下,很快吵
醒了狮子,狮子很生气,一把抓住了老鼠。 “饶了我吧,”老鼠请求说,“也许有一天我能帮上你的 忙呢。”狮子觉得很好笑,他想:“区区一只小老鼠怎么能帮 上我的忙?”但他还是抬起爪子放他走了。 不久,狮子被陷阱困住了。猎人们想将活狮子献给国王, 就把他捆在一棵大树上,然后去找马车。 这时,老鼠路过这里,看到了绝望中的狮子。他走过去, 很快啃断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 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 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画笔和颜料》 《蜜蜂与花朵》
《嘴和眼睛的对话》
《树和斧子》
收获平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收获了什么?请将你的
收获用一两句话表达。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很多 的东西;寓言是一面镜子,透过它,能照出生活 的方方面面;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 美在智慧。
中山市马新中学 陈钰珍
看图片,猜故事
名著阅读指导课——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伊索寓言》的主要内容 和特点。 2、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3、发挥想象力,培养多角度看待问题
的能力。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 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 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 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真是孤陋寡闻,”眼睛冷笑着,“你没听说过一 句话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眼睛的能耐可比你 嘴大多了!主人一刻也离不开我!”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么我们就来比比,看谁 的能耐大,主人到底离不开谁!”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了房间里,主人刚醒来, 却发现眼前一片漆黑,原来是眼睛罢工了,主人什么 也看不见,跌跌撞撞的,一不小心,“乓”的一声, 被床下的拖鞋绊倒在地,磕掉了一颗门牙,嘴巴也肿 起来了,疼了好几天。 有一次,主人感冒了,可嘴巴呢,说什么也不肯 帮忙,就是不吃药,弄的主人整天打喷嚏,难受极了。
嘴与眼睛的对话 夜深了,幽蓝的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所有人都沉浸在 甜美的梦乡中…… “吧唧吧唧……”主人刚参加完宴会回来,嘴巴还在津津 有味地回味着宴会上吃过的山珍海味. “嘁——”眼睛不 屑地瞅了嘴一眼:“吃,吃,每天就只知道吃!饭桶!” “你骂谁呢!你不会是嫉妒我天天能吃到山珍海味 吧?”嘴也不客气地回了眼睛一句。 “我嫉妒你?嘁,笑话!我嫉妒一个饭桶干什么?“ 嘴被眼睛激怒了,他朝眼睛吼道:“你说我是饭桶, 那你是什么?你有多大能耐!”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 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 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讲一讲《伊索寓言》中你最喜爱的故 事,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好!
要求: (1)脱稿演讲 (2)口齿清晰 (3)富有感情 语速适中 声音洪亮
• 第一回合:内容和特点 1 2
3
4
寓言的特点:
以动物为主,少数神、人 1、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 短小、寓意_____ 深刻 ; 2、篇幅______ 3、写作目的:讽刺和劝喻 故事 寓意 4、结构:______+______ 比喻、拟人、夸张 5、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象征 等 6、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 想象 7、运用丰富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