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生活中的放射线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隐形杀手”——辐射(正)

生活中的“隐形杀手”——辐射(正)

研究性课题:生活中的“隐形杀手”——“辐射”组员:黄泽昆李慧杰陈晨陈芳徐青云肖子君指导教师:赵东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脚步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过去的灶台烧火到如今的科技时代的电磁炉,微波炉。

电器,成了当今生活中最便捷且不可缺少的“小助手”。

但是,在便捷的同时,这些电器也产生了大量辐射,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镜头一:《吉林环境报》报道:据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研究人员调查,电磁污染较严重的丹佛地区,儿童死于白血病者是其它地区的两倍以上。

瑞典学者托梅尼奥在研究中发现,生活在电磁污染严重地区的儿童,患神经系统肿瘤的人数大量增加。

镜头二:电磁辐射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镜头三:1995年国内报道:湖北省某单位16名邮电储汇VDT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间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

镜头四:《科技日报》报道: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缺陷。

有关专家提醒育龄妇女,电磁波污染的威胁最大。

镜头五:前几年,俄罗斯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尼古拉·克德可夫与一台电脑对弈,连胜3局后,不料,突然被电脑释放的强大电流击倒。

经调查证实,这并不是电脑硬件漏电,也不是软件设计了杀人程序,致死原因又是无形的电磁波为了人类的健康,我们学习小组对电磁辐射的形成、危害和防止进行研究,以便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有利作用,我们分调查问卷,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建议等环节,对有关电磁辐射进行研究,如下:形式一:调查问卷1. 电磁辐射是辐射中的一种,它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受到较强或较久的电磁辐射,就会产生某些病态反应,如:头疼、心悸、和失眠等。

放射线在生活中有哪些

放射线在生活中有哪些

放射线在生活中有哪些
放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波或粒子,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医疗诊断到食品消毒,放射线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放射线在医学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X射线和CT扫描是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它们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骨折、肿瘤和其他疾病。

此外,放射线还被用于放射性药物治疗癌症,以及在核医学中用于检测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其次,放射线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工业上,放射线被用于检测材料的质量和结构,例如在飞机制造和建筑工程中。

在科学研究中,放射线被用于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以及探索宇宙中的星系和行星。

此外,放射线还被用于食品消毒和杀菌。

紫外线和伽马射线可以杀死细菌和微生物,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医疗器械消毒。

然而,放射线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长期接触放射线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如癌症和遗传变异。

因此,在使用放射线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总的来说,放射线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为医学诊断、科学研究和食品消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放射线的潜在危险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其影响。

案例4生活中的放射线

案例4生活中的放射线

案例4⽣活中的放射线案例6-4 ⽣活中的放射线三门中学何赛君⼀、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的学习是基于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建构。

学⽣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选修课程的教学应该根据内容特点和要求,通过教学⽅式和学习⽅式的多样整合,实现三维⽬标的整体达成。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根据内容的实践性和知识性特点,⾸先采⽤学⽣“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交流分享”的形式获得对放射线天使和魔⿁双重特点的认识。

探测射线的⽅法需要调动学⽣的已有知识(如射线的电离能⼒、带电粒⼦在磁场、电场中的偏转-辐射个⼈剂量报警仪等)综合分析,加上威尔逊云室、⽓泡室、盖⾰-⽶勒计数器、xγ的技术结构,理解难度很⼤,宜采⽤教师讲授的⽅法。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前期分析本课题是浙江省⾸批推荐使⽤的⽹络视频选修课程《魔法城探秘-有关核电发展的安全与环境问题的专题活动》的第⼀讲。

放射线是这个课程的⼀个重要概念。

放射线的成分和产⽣机理如果学⽣没有学过原⼦物理知识是陌⽣的,即使学过原⼦物理知识的学⽣,对放射线的了解也是不全⾯的。

在民众谈核⾊变的背景下,我们的学⽣要有别于⼀般的民众,要敢于质疑,要有实事求是的辩证观,不能⼈云亦云,这就要让我们的学⽣见多识⼴,让学⽣通过实例从较深层次认识放射性的魔⿁与天使的双重特征。

要驾驭放射线,使之为民众造福,就得知道放射线的探测⽅法。

作业的设计除了知识性的巩固,还有研究性的作业内容。

对改变学习⽅式,通过渗透与巩固、课堂听课与实践活动想结合的学习⽅式,增强学习的⾃主性和主动性。

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搜集材料,知道放射性的危害和防护,知道放射性在医疗、农业、⼯业上的应⽤实例。

2.教学难点知道显⽰放射线的原理和常见探测⽅法。

三、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放射性的危害和防护措施(2)能举例说明放射性在医疗、农业、⼯业上的应⽤(3)知道探测放射线的原理和⽅法-辐射个⼈剂量报警仪探测⾝边环境的放射线剂量。

辐射的例子

辐射的例子

辐射的例子
辐射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通过电磁波或粒子发射出来。

辐射可以有正面的应用,如医疗和通讯,但也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辐射的例子:
1. 电视和无线电波:这些都是电磁波的形式,它们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和无线电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2. X射线:这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可以穿透人体组织,并在胶片或传感器上形成影像。

X射线可以用于诊断许多疾病,但过量使用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 放射性同位素:这些是一些不稳定的原子,它们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能量。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但它们也会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并对人类和动植物健康造成危害。

4. 紫外线:这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可以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我们可以通过防晒霜和太阳镜来保护自己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5. 核辐射:这是一种高能粒子,可以通过放射性物质释放出来。

核辐射可以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核爆炸和核泄漏。

总之,辐射是一种既有益又有害的能量形式。

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环境。

- 1 -。

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哪些辐射

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哪些辐射
小组成员——彭涌
经过上个学期的锻炼,我们第1小组已经学会了很多,比如: 做事要有耐心,组员之间要团结,等.新学期开始了,有了新的题 课,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其中,在上学期的基础是行,尽全 力改掉自身的缺点,同时要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所学到的,投入 到日常学习当中,因为我们不想去浪费时间,因此,不论是关于课 题和学习,我们都将努力,积极的去学,我们相信每天的积累总会 有收获,总有努力付出勤奋的汗水,我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懂 了很多,比如;学习方法,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对事物的态度等,这 些对于我来说都是物价之宝,一被子都有用,但是,作为学生,做 的研究报告总有学衔,但是我相信,在黄校长的知道下,我们小组 的课题会做的越来越好,从而更好的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对我 们的全面发展,将起到不代替的重要作用。
小组成员——周迪

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我收获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 感受到了很多平日里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比如社区服务、问卷调查、 实地研究等等。 刚刚接触研究性学习,对一些外出采访的事宜还不甚了 解,比如说采访时会遭到当事人的拒绝,或者说是什么没有提前预约等等, 所以从中我们意识到任何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 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以后的活动中,这种情况也不再发生。这就是我们的 成长,就是我们在社会上碰壁后汲取的教训。这些教训都会化为我们珍贵 的社会阅历,在不久的将来,帮助我们成长。从小组各成员的个人感想来 看,大家对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持有一定抵触情绪, 对碰壁后那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表现得很不适应。虽然 我们常会碰到一 些难以应付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敢面对,那么就没什么是 我们对付不了的。在调查中,我们也有过分歧,但我们经过调解与协商后, 我们又重新鼓足了勇气,继续我们的调查工作,调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在调查中最难的还是研究成果的写作问题,当我们第一次接到这个课 题时就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只有靠自己动脑以及请教老师解决写作问题, 从中也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在采访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胆 量 小组成员——孙丹昱

热辐射在生活中的案例

热辐射在生活中的案例

热辐射在生活中的案例
热辐射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案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案例:
1. 热辐射在建筑物中的应用:热辐射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等方式来收集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供给建筑物使用。

这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2. 热辐射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热辐射可以用于食品加热、烘干和灭菌等过程。

例如,微波炉利用微波辐射加热食物,使其迅速升温。

红外线灯可以用于食品烘干,通过辐射热能将水分蒸发出去。

3. 热辐射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医学中常用的成像技术中,如X射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都是利用辐射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信息。

其中,X射线主要是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高能量光子穿透人体组织,形成影像。

核磁共振则是利用辐射的能量来激发人体内部的氢原子核,通过信号的接收和处理来生成图像。

4. 热辐射在太阳能光伏中的应用:太阳能光伏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光伏电池板中的半导体材料吸收太阳光的热辐射,将其转换为电能。

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这些案例只是热辐射在生活中应用的一部分示例,热辐射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能源利用、食品加工、医学诊
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离辐射的实例

电离辐射的实例
4
第4页,共16页。
1961年7月4日,苏联海军最富核威慑作用的“K-19号”核潜艇在挪威沿岸北大西洋海 域举行秘密军事演习时艇身密封装置突然发生漏气现象,反应堆过热,随时可能发生爆 炸。
当时“K-19号”核潜艇正好处于北约组织在挪威的一座大型军事基地附近,当时 又是冷战高峰期,潜艇一旦发生核爆炸,将摧毁整个北约基地,并将促使北约动用 核武器向苏联进行报复。
9
第9页,共16页。
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 河三哩岛核电站的一次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 事故
10
第10页,共16页。
1957年前苏联Kyshtym核事故。事故当时造 成70-80吨核废料发生爆炸并散播至800平方 公里的土地上
11
第11页,共16页。
1957年10月10日,英国的原子弹燃料基地温 德斯格尔工厂由于反应堆心过热,导致燃料 起火。导致整个系统完全失去了控制。幸运 的是,反应堆没有爆炸。受到的辐射都不怎 么严重。
16
第16页,共16页。
15
第15页,共16页。
辐射所致的寿命缩短
电离辐射所致寿命缩短尚有争议。目前现状是:
1、美国早年调查医用X射线工作者,平均寿命比非放射性工作人 员缩短5.2年,但随防护条件的改善,2组人群的期望寿命逐渐接近;
2、英国的统计资料却未见到寿命缩短现象。 3、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死亡调查表明,其死亡率比一般日本居民高, 主要是白血病和恶性肿瘤死亡增长率增加所致,未见其他引起早死的原因。
12
第12页,共16页。
国架一B架-5B2轰-5炸2轰机炸的机机的组机人员组被人迫员作被出迫弃作机出决弃定机。决B定-52。轰B炸-5机2轰最炸后撞机上最格后陵撞兰上图格勒陵空兰军图基勒地空附军近基的地海附冰近,导的致海所冰

辐射发散案例

辐射发散案例

辐射发散案例辐射发散是指辐射源向外发出辐射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辐射发散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到辐射的种类、来源、影响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就几个典型的辐射发散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1. 核辐射泄漏。

核辐射泄漏是一种严重的辐射发散案例。

例如,核电站事故导致的核辐射泄漏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封锁事故现场、疏散周围居民、进行辐射监测和清理等工作。

此外,也需要对核电站的设计和运行进行全面评估,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太阳紫外线辐射。

太阳紫外线辐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辐射发散案例。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皮肤癌、皮肤老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晒霜、避开强光照射等,以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3.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由电场和磁场产生的辐射。

在现代社会,电磁辐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

例如,手机、微波炉、电视等电器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如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使用电器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4. 医疗辐射。

在医疗领域,放射性医学影像检查已经成为常见的临床诊断手段。

然而,医疗辐射也会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

因此,在进行医疗辐射检查时,需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医疗辐射的监测和管理,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综上所述,辐射发散案例涉及到核辐射泄漏、太阳紫外线辐射、电磁辐射和医疗辐射等多个方面。

我们需要加强对辐射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辐射发散案例,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6-4 生活中的放射线三门中学何赛君一、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是基于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建构。

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选修课程的教学应该根据内容特点和要求,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整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根据内容的实践性和知识性特点,首先采用学生“信息搜集---信息整理---交流分享”的形式获得对放射线天使和魔鬼双重特点的认识。

探测射线的方法需要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如射线的电离能力、带电粒子在磁场、电场中的偏转-辐射个人剂量报警仪等)综合分析,加上威尔逊云室、气泡室、盖革-米勒计数器、xγ的技术结构,理解难度很大,宜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二、前期分析本课题是浙江省首批推荐使用的网络视频选修课程《魔法城探秘-有关核电发展的安全与环境问题的专题活动》的第一讲。

放射线是这个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

放射线的成分和产生机理如果学生没有学过原子物理知识是陌生的,即使学过原子物理知识的学生,对放射线的了解也是不全面的。

在民众谈核色变的背景下,我们的学生要有别于一般的民众,要敢于质疑,要有实事求是的辩证观,不能人云亦云,这就要让我们的学生见多识广,让学生通过实例从较深层次认识放射性的魔鬼与天使的双重特征。

要驾驭放射线,使之为民众造福,就得知道放射线的探测方法。

作业的设计除了知识性的巩固,还有研究性的作业内容。

对改变学习方式,通过渗透与巩固、课堂听课与实践活动想结合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搜集材料,知道放射性的危害和防护,知道放射性在医疗、农业、工业上的应用实例。

2.教学难点知道显示放射线的原理和常见探测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放射性的危害和防护措施(2)能举例说明放射性在医疗、农业、工业上的应用(3)知道探测放射线的原理和方法-辐射个人剂量报警仪探测身边环境的放射线剂量。

(4)能用xγ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网络搜索,选取典型放射性危害和应用的实际案例,并与同学分享。

-辐射(2)通过实物演示、图片讲解了解威尔逊云室、气泡室、盖革-米勒计数器、xγ个人剂量报警仪探测射线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认识放射线的魔鬼与天使的双重特征,体味事物的辩证性,激发起驾驭放射线为人类造福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准备-辐射个人剂量报警仪1.实验器材:盖革-米勒计数器、xγ2.教学环境:网络教室3.分小组:5人一组。

五、教学过程1.播放视频,引出问题播放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的新闻报道视频。

提出问题:人们谈核色变的放射性污染是怎么回事?放射线有没有好的一面?请从网上搜集信息,举例说明。

2.网络资料查询与整理学生围绕《中国首例核辐射》、《放射线的危害》、《太空育种》、《放射线在医疗中的应用》这四个主题,40名同学分八组(每个主题2组)搜集资料,并把主要内容做成PPT。

(时间15分钟)3.各小组相互交流分享每组把做好的PPT切换到教师机上,每组选1名代表向全班交流。

涉及主要内容有:(1)鬼屋我国南方某地一个村子里有座房屋,被人们称作“鬼屋”。

因为居住此屋的人往往因各种怪病而死,所以后来没有人再敢住。

有3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胆子大,搬了进去。

一年后,他们全都食欲减少,面黄肌瘦,精神萎靡。

经医生检查,原来得了癌症。

不久,他们都相继离开了人世。

1984年,科学家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鬼屋”内的空气中含有大量具有放射性的氡,这些致人死亡的氡来自建筑房屋的石头。

氡吸入肺内,能诱发肺癌。

现在,“鬼屋”已经不存在了。

但是,随着室内装饰时天然石材的使用,室内放射性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法老毒咒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卡特挖掘了埃及第18世王朝图坦卡蒙国王的陵墓,出土的文物因其数量之大、价值之高而轰动了整个世界。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参与发掘的二十多人在不太长的时间先后死去,死因不明。

于是人们议论说这是“法老们的诅咒”。

据说这座墓中发现几处法老的诅咒铭文,有一处写道:“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

”最近,加拿大及埃及的室内环境专家破解了这个困扰人们近80年的毒咒之谜。

他们发现是金字塔含有大量具有危险程度的氡气,令接触者患肺癌而死亡。

氡及其子体在衰变时还会同时放出穿透力极强的γ射线,对人体造成外照射。

氡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衰变时产生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会沉积在支气管、肺和肾组织中。

长期的体内照射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甚至诱发肺癌和支气管癌等。

若长期生活在含氡量高的环境里,就可能对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危害,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的还会导致白血病。

降低氡的浓度,最常用的方法便是通风。

门窗关闭一夜之后,氡浓度是 151立方米贝克,开窗通风1小时后,则已降为48立方米贝克。

(3)生死链-中国首例核辐射受害者与生命对话1996年1月5日早上,7时30分上工铃准时响起,宋学文和工友们开过早会后向5号裂解炉的施工现场走去。

当他走到4号裂解炉下时,发现雪地上有一个类似钥匙链一样的白色小金属链。

他好奇地捡起来,问过旁人后,他便把“钥匙链”揣到了右裤兜里。

由于工作繁忙,宋学文忘了“钥匙链”的事。

9点多,他突然感到头晕,随后便是一阵又一阵的眩晕和恶心,十几分钟后,他感到越来越难受,便想到休息室里躺一会儿。

刚进休息室,就剧烈地呕吐起来,他实在坚持不住了,请假回到宿舍。

但依然呕吐不止,甚至发展到每两分钟就吐一次,把胆汁、胃液都吐出来了。

一直到下午4点多,宋学文实在忍不住了,叫人把他送到医院。

下午5点多钟,施工队长赶来,告诉他这串“钥匙链”是核放射物质铱-192。

在接下来短短的两年中,宋学文共做了7次大手术,先后截去了左前臂,右腿,左腿,仅存的右手也只留下一个完整的手指。

事物都是辩证的,魔鬼的放射线一旦被人类驯服却更多显现出天使的特性。

(4)放射性碳测年法放射性碳定年法(14C测年法),又称碳测年,是利用自然存在的碳-14同位素的放射性定年图6-4-1楼兰女尸法,用以确定原先存活的动物和植物的年龄的一种方法。

案例:著名的“楼兰美女”(如图6-4-1)出土于1980年,当时,考古学家在罗布泊铁板河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古尸,女性的皮肤为红褐色,还稍有弹性,面部轮廓非常明显,眼睛大而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而翘。

经过图像处理后,生活在数千年前的一位美女,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由于这具女性古尸是在神秘的楼兰古城附近被发现的,所以就给她取名为“楼兰美女”。

经用她身上的羊皮残皮做碳14鉴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尸。

自然界绝大多数碳原子的质量数是12,少数碳原子的质量数是14,碳14是一种放射性同位数,半衰期是5730年。

活的生物体内碳12与碳14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的碳14因衰变而减少。

只要探测出这些生物遗迹内的碳12与碳14的比例,就能确定其附着物的年代。

这一技术可以确定从几百年到几万年历史时间内的年代。

在经济建设中也会用到碳14测定年代的方法。

例如,建设电站、水坝、港口、桥梁和高层建筑时,地质基础的力学性质是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沉积物的固结程度与该地层形成的年代相关,形成年代越早,固结程度越高,抗击和承压性越好。

(5)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

我国自1987年8月5日第1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以来,已成功进行了10余次太空育种试验。

先后共有70多种植物的l 000多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

例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

增产20%,单季亩产400-600千克,最高可达750千克。

蛋白质含量可增加8%--20%,氨基酸总含量提高53%。

太空小麦培育出矮杆、早熟、抗倒伏、抗病害、蛋白质含量高的丰产类型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可长出5种颜色,而且味道也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黄瓜,藤壮瓜多,瓜体奇大,单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强。

特别是雌花开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

虽然它的皮厚了点,但瓜肉非常清凉爽口、汁多肉嫩“太空樱桃番茄”,含糖量高达13%,与柑桔含糖量相当,口感鲜甜,可当水果食用, 美国的太空番茄比优质苹果还贵太空西瓜的显著特点是含糖量达13%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增多,纤维少,个头大,吃起来沙甜可口。

太空花卉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飞船或高空气球将花卉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带到太空环境,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因素)对花卉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诱变作用使其产生基因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的花卉新品种。

太空食品和普通食品没有什么区别,是很安全的食品,人工辐射育种中的辐射剂量只是国际食品安全辐射量的几十分之一,而太空中的辐射剂量还不到辐射育种辐射剂量的百分之一。

美国曾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的番茄种子及果实进行化验分析,结论是:“无毒,可以食用。

”联合国的国际粮农组织、国际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联合认定:太空种子是安全种子,太空种子培育出的农作物是健康食品。

(6)X 射线摄影强度均匀的X 射线投照人体,由于人体内不同部分对射线衰减不同,使透过人体的射线强度不均匀, 投射到荧光屏后显示出明暗不同的荧光图像这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 )在1912年遭未遂暗杀后胸腔的X 光照片(如图6-4-2)。

当时,他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参加竞选活动时遭到暗杀,由于不会威胁到生命,胸腔内的子弹没有取出。

这张照片是用对放射物而非可见光敏感的胶卷拍摄的,表明在伦琴首次用X 射线进行实验后仅3个月,这种技术已经应用于医学成像领域。

X 射线透过人体后投射到照相底片上,底片感光显像后可观测到明暗不同的图像,X 射线图片拍摄流程图如图6-4-3所示(7)CT 扫描 图6-4-2西奥多胸腔X光照图6-4-3 X 射线图片拍摄流程CT 扫描是应用物理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测定X 射线的衰减系数在人体中某断层面上的二维分布矩阵,利用图像重建原理,获得该断层面图像。

(如图6-4-4)(8)X 刀X刀:是一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CT图像引导下,将高能X射线聚焦在肿瘤组织上,杀灭肿瘤细胞。

X刀(也称光子刀)----21世纪治疗肿瘤新技术:在CT图像引导下,利用三维立体定向原理将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 射线从空间三维方向上聚焦集中照射到病灶的一种新技术,由于X 射线能够准确的按照肿瘤的生长形状照射,使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形成整齐的边缘,像用手术刀切除的一样,故称为“X-刀”。

(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对放射线的魔鬼与天使的双重特性有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