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观念摄影论文

合集下载

摄影艺术专业 论观念摄影的艺术表现力

摄影艺术专业 论观念摄影的艺术表现力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引言 (1)1观念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 (2)1.1 模仿 (2)1.2 归纳 (2)1.3 置景 (3)1.4 行为艺术摄影 (3)2 我国观念摄影的具体特点 (6)2.1 内在特点 (6)2.2 外在特点 (8)3 我国观念摄影所存在的问题 (12)3.1 作品形式语言过于符号化 (12)3.2 观念和形式过于模仿西方 (13)3.3商业色彩日渐浓厚 (14)4 观念摄影的未来发展形势 (15)4.1 摆脱模仿西方的栓桔 (15)4.2 符合本土环境的创新 (18)4.3夯实摄影技法的根基 (20)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5)摘要从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艺术界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变革,观念摄影艺术逐渐在中国流行和发展。

观念摄影通过技术手段强调艺术价值和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观念摄影与纪实摄影不同,它们有着复杂的关系,既相互包容又相互独立,它们有着更本质的区别。

观念摄影是一门新兴的当代文化艺术。

象征、抽象和心理意象是观念摄影的重要表现手法。

在许多摄影作品中,创意的拍摄是一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难题。

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中的成长与演变。

它的出现监督了传统摄影标准的非传统地位,为现代摄影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观念摄影通常使用的创造性技术包括模仿、缝合和定形。

每一代摄影人都是一个对观念摄影添枝加叶,不断创新的过程。

艺术家们尝试了各种新的方法,从不同的艺术创作角度出发,使中国的观念摄影更加具象和生动。

我相信摄影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包容性,我热爱摄影并被观念摄影深深地吸引。

所以我会通过本篇论文的讲述尽量给我心中的观念摄影艺术赋予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观念摄影;艺术表达;创作手法;符号;置景AbstractIn many categories of photography art, concept photography has always been a very important one. Its essence is an extension and evolution of concept art in the media. Its emergence has subverted the unshakable position of traditional photography standards and provided more possibilities for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creation. The common creative methods of concept photography are imitation, collage, setting and so on. Its creation is a process of constant innovation. We should try new methods constantly, and start from different artistic creation angles. Because of the strong expression and tolerance of concept photography, I believe that in a long time, it will continue to bring fresh vitality to the photography art.Keywords: concept photography;artistic expression; creative techniques; Collage; setting引言单从概念上说观念摄影应该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观念摄影的影像本体及艺术表达-摄影论文-艺术论文

观念摄影的影像本体及艺术表达-摄影论文-艺术论文

观念摄影的影像本体及艺术表达-摄影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观念摄影的含义和历史溯源因为许多摄影作品中都存在观念,为此本人对观念摄影做一定的界定,以便后文深入论述。

本文主要围绕当代艺术语境内的摄影观念及表达,探讨观念摄影的艺术和文化发展。

观念摄影在中国艺术界有很多的提法:如先锋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

单从概念上说观念摄影应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观念摄影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其实在摄影发展之初便产生了观念,观念并非天上掉下的概念。

摄影史上有很多无可争议的例证: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两途》,应该算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

但那个时代的作品具有观念的特性并不能算作观念摄影。

观念摄影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

观念摄影最初的文化立足点是西方的文化与艺术思维。

因此,观念摄影是植根于西方当代艺术文化的土壤之中,它的历史具有很长的维度,思考是多元和具有深度的。

传播到我国后与本土文化和艺术状况相结合出现新兴的摄影方式。

我国早期的摄影观念常常是视角的,典型的以时期的摄影以波普的形式出现,成为宣传有力的抓手。

观念摄影的初现是以批判和反思为特征的。

我国1976出现的诸如蒙敏生、王秋生等人用摄影作品对进行反思,带有反讽意味的作品也可以划归到观念摄影之中去,摄影中有了一种观念的显现。

但是这些并不是中国观念摄影的起源,他们仍是用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并没有进入当代艺术的思考、评介与叙事语境中,于是与当代艺术的距离与差距越来越大。

20世纪90年始,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摄影不再仅仅作为一种记录手段,而是成了观念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参与部分。

后来很多敏锐的艺术家发现摄影具有某种半的视觉形态,于是他们颠覆了摄影和观念艺术记录和被记录的关系,开始一种专门以摄影形态为最终表现形态的艺术创作手法,如赵半狄等艺术家的角色表演在1995年前后就已经进行专门的摆拍。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摄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视觉表达思想和情感。

观念摄影是一种艺术流派,它在摄影中强调了思想和概念的表达。

观念摄影是将摄影与哲学、社会学和文学等领域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视觉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观念摄影成为了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念摄影的特点是通过对摄影媒介进行探索和运用,来表达观念和思想。

观念摄影不仅仅是一张好看的照片,它更是一个概念和一个思想的表达方式。

它要求摄影师用想象和创造力,将照片变成有意义的符号以传达观念、思想和感性的情感。

观念摄影通过探索不同的拍摄技巧以及后期处理的方法来创造表达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摄影的限制。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能力在于对主题的理解和探索。

摄影师需要从人类的视角和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通过照片来表现其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摄影师需要通过视觉语言来传达观点,引导观众对照片的解读和理解。

观念摄影通常通过对社会、政治、人性和生态等主题的表述来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反思。

观念摄影的自我实践在于对摄影技术、理论和审美的追求。

摄影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摄影技术和理论架构。

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探索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艺术追求。

他们必须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摆脱模仿和跟随的思想定式,以文化创新和审美创造为核心思想,引领观念摄影的潮流。

观念摄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要求摄影师在摄影领域中探寻心灵深处的感受和想法,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它们。

摄影师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和实践的落地,更需要深入思考和体验照片的意义和内涵。

只有摆脱限制和束缚,释放思想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实现观念摄影的理想和艺术境界。

总之,观念摄影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它强调对主题的深入探讨和个性化的表达。

摄影师在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中需要关注的是思想的匠心和技术的掌握,更关注作品的质量和表达的力量。

观念摄影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摄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摘要】观念摄影是一种以概念和思想为核心的摄影形式,强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象征。

通过表达摄影与观念的紧密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观念摄影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强调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通过自我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

摄影师需要深入挖掘内心深处的灵感源泉,将观念转化为视觉作品。

未来观念摄影将继续发展,对摄影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激发人们对摄影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观念摄影的出现为摄影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表达途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关键词:观念摄影,概念,摄影,特点,表达方式,自我实践方法,创作灵感,未来发展,影响,摄影艺术1. 引言1.1 观念摄影的概念观念摄影是一种摄影艺术表现形式,是借助摄影作品传达摄影师独特的思想和理念。

它强调摄影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注重通过影像表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

观念摄影的核心在于摄影师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转化为影像,通过独特的构图、光影、色彩等元素表达出来。

观念摄影不仅仅是简单地表现客观事物,更在于呈现摄影师的个人看法和感悟。

1.2 摄影与观念的关系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观念来选择拍摄主题、构图和光影,从而呈现出不同于现实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挑战传统摄影的方式,不拘泥于客观真实的记录,而是更注重表达摄影师内心的情感和理念。

观念摄影让摄影师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到作品的解读和理解中。

摄影与观念的结合,为摄影艺术带来了更加多元化和深刻的表达方式。

观念摄影的发展也使得摄影艺术更加丰富和具有挑战性。

2. 正文2.1 观念摄影的特点1. 强调概念性:观念摄影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义,而非传统摄影中的美感和技术。

摄影师通过影像表达自己的独特观念和情感。

2. 抽象性和思辨性:观念摄影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引发观者对作品背后含义的思考和解读,扩展了摄影的表现形式。

3. 概念性的传达:观念摄影作品通常通过符号、象征和隐喻等形式来诠释摄影师的观念,使观者在审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层内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建立在不同的思想基础之上,包括人文、社会、历史、哲学、文
化等等。

这些思想在创作中被转化成思维方式,用来表达作者的观念和思想,以此为观众
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认识视角。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不再是单纯的美学表现,而是在价值观、社会现实、人类命运等领域中进行深度反思和描绘,使人们能够看到不同的思维模式
和以往被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与此同时,观念摄影也是一种自我实践,旨在通过艺术创作实现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超越和自我传播的过程。

在自我实践中,观念摄影希望以一种开放、多元、创新和跨
文化的方式,拓展个人意识和思维能力,探索并突破自我认知、生命体验和社会身份的层面。

这种自我实践不仅是人类个体的探索和追求,也是社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不仅需要艺术家的个人努力和创意,也需要一个广泛
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和认可。

观念摄影要求人们具备一种既能理解艺术的美学视角,
又能关注生命本质、社会现象和文化多样性的批判与反思。

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念摄影才
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认同,才能发挥它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总之,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方式,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加
深入、实践和具体的思考模式,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和发现性的机会,从而丰富
和拓展我们的人类文化价值。

关于观念摄影艺术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观念摄影艺术的实践与思考

03
创作手法选择
观念摄影作品的创作手法多样,包括摆拍、后期处理、装置等。艺术家
需根据主题和意图选择合适的手法,以实现最佳的视觉呈现和观念传达

技术与工具的运用
相机与镜头选择
根据创作需求,艺术家需选择合适的相机和镜头,以捕捉高质量的图像和满足特定的视觉 效果。
光线与构图
光线和构图是影响观念摄影作品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艺术家需要掌握和运用光线与构图 的基本原理,以营造出符合主题的氛围和情感。
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
01
02
03
创作目的传统摄影注重记源自现实、 展现美景,而观念摄影更 注重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 念。
创作手法
传统摄影追求技术完美、 画面美观,而观念摄影则 可能采用各种实验性、非 常规的摄影手法。
作品解读
传统摄影作品的意义相对 固定,而观念摄影作品则 开放性强,观众需要积极 参与解读。
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是实现观念摄影作品视觉呈现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色彩、影调、对比度等参数 ,以及添加特效和文字等元素,艺术家可以强化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观念表达力。
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系列》通过对XX元素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 XX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作品采用XX手法拍摄, 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光线运用,营造出强烈的XX氛 围。后期处理中,艺术家运用XX特效,进一步强 化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观念摄影艺术的历史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自摄影术诞生之初 ,就有艺术家尝试运用摄影表达观念 ,如Adolphe Braquehais等。
当代观念摄影:当代观念摄影更加多 元化,涉及社会、政治、性别、身份 等多个议题,代表人物包括Cindy Sherman、Andreas Gursky等。

浅析中国观念摄影的人文精神及其表现方式

浅析中国观念摄影的人文精神及其表现方式

浅析中国观念摄影的人文精神及其表现方式中国观念摄影是中国摄影艺术中一种独特的摄影形式,它不仅关注影像的艺术性,更注重表现摄影者的内心情感与精神追求。

这种摄影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文精神,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成为当代摄影界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观念摄影与欧美的摄影艺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欧美摄影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和表达,更偏向于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追求,而中国的观念摄影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和精神追求。

它通过摄影作品表现摄影者的个人情感、心灵境界和思想情怀,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与灵魂的投射。

中国观念摄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融合了中国画、诗词、文学等艺术形式的审美理念。

所以在中国观念摄影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山水、楼阁、书画、茶道等。

这些元素融入到摄影作品中,赋予了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中国观念摄影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对人性、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关注与表现。

摄影者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瞬间,表现世界万象背后的人文情怀。

他们用影像记录下那些平凡而又真挚的人生故事,表达对人类情感和生活命运的思考与关怀。

通过影像的表现方式,观念摄影者传递着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中国摄影艺术独特的人文情怀。

中国观念摄影的表现方式多样,常常运用图像的符号与象征来传递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手法来表达情感与情绪;通过形式、音乐、诗歌等来传达内心的思考与追求。

观念摄影作品通常具有深厚的内涵与情感表达,给人以沉思与共鸣。

观念摄影作品所呈现的不只是一种画面,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思想的碰撞,这是中国观念摄影与其他形式摄影的显著差异。

中国观念摄影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对时间与空间的处理上。

观念摄影作品常常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创造出超现实的影像空间。

他们通过后期的处理与艺术的构思,造就了一种超然的审美效果。

观念摄影作品不拘泥于客观世界的表现,而是追求超越现实的情感呈现,通过影像的重构和纯粹性表达摄影者对视觉艺术的独特理解。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是摄影师对于主题、情感或者故事的表达与解读。

观念摄影作品通常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种思想的延伸和表达。

摄影师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摄影元素,结合自己的主题和观念,创作出独特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受。

观念摄影不受限于客观世界的存在,更注重摄影师内心世界的挖掘和表达,因此也更具有个性化和独创性。

在我的观念摄影实践中,我常常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一些触动我内心的主题和情感,然后通过摄影作品来表达和传达这些观念,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思考。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观念表达是灵感和创意的来源,是作品的灵魂;而自我实践则是观念表达的具体落实,是作品的形式。

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优秀的观念摄影作品。

在观念摄影领域,国内外有很多优秀的摄影艺术家和作品,例如美国的达达主义摄影师曼·雷·邓南,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主题而著称;国内的李林,他的作品《孤岛》系列以其独特的观念和想象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优秀的观念摄影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展示,更是对当代社会和人文关怀的呈现,对于我们摄影师的观念表达和自我实践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在未来的摄影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对于观念的挖掘和表达,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念表达能力和自我实践水平,创作出更多具有深度和内涵的观念摄影作品。

我也将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和经验,不断开拓自己的摄影创作领域,不断探索摄影艺术的边界。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我能够创作出更多具有观念和实验精神的优秀摄影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受。

观念摄影的观念表达与自我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能够让观念摄影这种新兴的摄影艺术形式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也希望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观念摄影
摘要:摄影术的发明削弱了传统艺术的地位,改变了艺术发展轨迹和人们通过图像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传统摄影之后,观念摄影的出现提供了揭示当代生活的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摄影;观念摄影;当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58-01
观念摄影在中国虽早已不是一个新兴事物,但艺术界对其的争议一直存在。

我了解观念摄影方面的知识后,感觉获益良多,遂总结一下。

十九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13年,法国作家夏尔吉佩说:“世界自耶稣基督时代以来的变化还不及过去三十年的变化大。

”轰轰烈烈席卷欧洲艺术圈的一个很重要的导火线就是照相机的发明。

照相术也称摄影,意思是用光束来抒写或描绘,这是一种既能有效的纪录世界,又比其他人做的更精确的机器。

这种精确的“自己动手”的机器,真实再现的技艺无与伦比,它的发明削弱了传统艺术在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给整个艺术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英国画家透纳在第一次目睹了达盖尔银版摄影之后,惊慌失措地说:“这是艺术的末日!”摄影术出现对艺术引发的冲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它从根本上导致了西方艺术发展轨迹的突变。

艺术家苦修多年的写实技艺如今出现了危机,迫使艺术家在日益工业化和机械化的时代
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同时改变了艺术家和观众通过图像认识世界的方式。

据说最初摄影是不被划分在艺术领域之内,而是类似一种用于图像记录的匠人工艺;即使技术再登峰造极,手法再推陈出新,它作为一个工具和手段也仅仅只是记录性的客体而非创造性的主体。

这一情况在观念摄影诞生之日发生转变,观念摄影自身成为主体。

观念摄影在中国有很多叫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

单从概念上说观念摄影应该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

由于这样,观念摄影技术的重要性被减至最低,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的观念和思想便变得尤为重要。

我非常喜欢岛子在谈观念摄影时说的话:“……把当代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诸如电影、表演、环境、行为、装置等都吸纳包容进来,使摄影成为艺术的巨大孵化器,它既解放了艺术的生产力,又为艺术观念的变革注入了生机。

至此,作为前卫艺术的观念摄影,逸出了传统的社会性记录和工艺美术属性的婢从身位,从工具的利用到媒介的表现,是一项本质意义的转换,是观念摄影得以存在的首要基础,唯其如此,它才由记录性的客体转换为创造的主体。


观念摄影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标准不可动摇的地位,提供了摄影揭示当代生活的新的诸多可能性。

并且它所指涉的不在摄影之外,而正是摄影自身。

人的主观意识先行,通过设计、消化、整合被拍摄对象,将摄影创作者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体现出来。

拍摄没有太多技巧,但通过对形象的捕捉与组合,用一种预先设想来归
纳成作品,本身就是很好的观念体现。

观念摄影以其对传统艺术摄影的偏离,发展了摄影艺术的新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种关于‘造假’的‘造假’,关于‘摄影’的‘摄影’,和关于‘照片’的‘照片’……”它可以很直接、快速地记录下一些可能用语言,或者其他形式的艺术难以表达清楚的东西。

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对于当代艺术来说,技术和手法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传达艺术家什么样的观念。

那它的好处就在于:若是表达同样的一个观念,观念摄影显然比通过做一个雕塑或者画一幅画更快更便捷。

与其他传统形式的艺术相比,摄影就其文本深层而言,其最大的特征也就是“瞬间性”。

并且观念摄影的作品更容易传播,更利于艺术家的话语发生影响。

于是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各大展览中,影像类的作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那如何评判一个“观念摄影”作品的好坏呢?此时以往的“光影”、“构图”之类标准,就不大再能派得上用场。

对于观念摄影来说,二元对立的“好/坏、拥护/反对”讨论不再具有实际意义。

藏策在《摄影·批评·文化研究》中说:“这种好/坏评说式的批评,多为即兴的、随意的,主观印象式的,往往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学术上的严谨。

比如,你认为某一文本(无论文字的还是影像的)为‘好/坏’,这种表述除表明你的个人倾向、偏好和态度外,很难说明更多的东西。

”于是们只能将作品置于当代社会的“语境”下,以一种对意识形态的话语分析的方式进行。

关于当代的艺术,由于语境的不同,每个人想到的会不一样,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认为影像在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观念摄影的原因之一。

正因为它的“瞬间性”反而使得呈现更真实,它很“图像”,并且往往还带有一种“偶发性”。

搞美术的人在做作品时还是要把自己和搞文学、搞哲学的区分开,美术作品的观念还是依附在图像上的。

参考文献:
[1]藏策.《摄影·批评·文化研究》系列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