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个人作业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数学上册第23章《综合题练习含答案

几何旋转综合题练习1、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1)如图(1),点E 在线段AB 上,点D 在射线CB 上,且ED=EC.将B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至ACF ∆,连接EF.猜想线段AB,DB,AF 之间的数量关系;(2)点E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与(1)中一致,请在图(2)的基础上将图形补充完整,并猜想线段AB,DB,AF 之间的数量关系; (3)请选择(1)或(2)中的一个猜想进行证明.2、如图1,△ACB 、△AED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D =∠ACB =90°,点D 在AB 上,连CE ,M 、N 分别为BD 、CE 的中点(1) 求证:MN ⊥CE(2) 如图2将△AED 绕A 点逆时针旋转30°,求证:CE =2MNA B C A C D E 第21题图(1) 第21题图(2)3、在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A 1B 1C 1中,斜边B 1C 1中点O 也是BC 的中点。
(1)如图1,则AA 1与CC 1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如图2,将△A 1B 1C 1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3,在(2)的基础上,直线AA 1、CC 1交于点P ,设AB=4,则PB 长的最小值是 。
4、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是对角线BD 延长线上一点,AE =BD .将△AB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度(0°<α<360°)得到△AB ′E ′,点B 、E 的对应点分别为B ′、E ′ (1) 如图1,当α=30°时,求证:B ′C =DE(2) 连接B ′E 、DE ′,当B ′E =DE ′时,请用图2求α的值(3) 如图3,点P 为AB 的中点,点Q 为线段B ′E ′上任意一点,试探究,在此旋转过程中,线段PQ 长度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A 1C 1O B C B 1A 1C 1O B C B 1PA 1C 1OB CB 1图1 图2 图3P E DA B C F P E D A B C F E DA CB F 5、如图P 为等边△ABC 外一点,AH 垂直平分PC 于点H ,∠BAP 的平分线交PC 于点D (1) 求证:DP =DB (2) 求证:DA +DB =DC(3) 若等边△ABC 边长为14,连接BH ,当△BDH 为等边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CP 的长度为_________6、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E=900,点B 、E 、F ,按逆时针排列),点P 为DE 的中点,连PC ,PF(1)如图①,点E 在BC 上,则线段PC 、PF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2)如图②,将△BE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a(O<a<450),则线段PC ,PF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3)如图③,若AB=1,△A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 EF=90°,△AEF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过程中,能使点F 落在BC 上,且AB 平分EF ,直接写出AE 的值是________.图① 图② 图③7、已知等腰Rt △ABC 和等腰Rt △EDF ,其中D 、G 分别为斜边AB 、EF 的中点,连CE ,又M 为BC 中点,N 为CE 的中点,连MN 、MG(1) 如图1,当DE 恰好过M 点时,求证:∠NMG =45°,且MG =2MN(2) 如图2,当等腰Rt △EDF 绕D 点旋转一定的度数时,第(1)问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并证明 (3) 如图3,连BF ,已知P 为BF 的中点,连CF 与PN ,直接写出CFPN=______8、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C ,CD ⊥AB 于D ,AB=10,将CD 绕着D 点顺时针旋转a (0°<a<90°)到DP 的位置,作PQ ⊥CD 于Q ,点I 是△PQD 角平分线的交点,连IP ,IC ,(1)如图1,在PD 旋转的过程中,线段IC 与IP 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确定不变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
23-25章课后题答案

第 24 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复习题 1.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鸡肉价格上升 10%,还是鱼子酱价格上升 10%?为什么? 答:当鸡肉和鱼子酱的价格都上升 10%时,哪一项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大要看哪一 项在消费物价指数中的权数大些,权数大的商品价格上升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 3.如果进口的法国红酒价格上升了,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还是对 GDP 平减指数影响 大?为什么? 答:如果进口的法国红酒的价格上升了,对 CPI 影响大。因为消费物价指数 CPI 反映 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 GDP 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 务的价格。因为进口红酒计人了消费中,所以它的价格上升对 CPI 影响大,但由于该红酒 不是国内生产的,故不计入 GDP 中,因而不影响 GDP 平减指数。 4. 在长期中, 糖果的价格从 0.2 美元上升到 1.2 美元。 在同一时期中, 消费物价指数从 150 上升到 300。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多少? 答: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 0.4 美元。 复习题 2.假设素食国的居民把他们的全部收入用于花椰菜、西兰花和胡萝卜。在 2013 年,他们 用 200 美元买了 100 个花椰菜、75 美元买了 50 个西兰花以及 50 美元买了 500 个胡萝卜。 2014 年,他们用 225 美元买了 75 个花椰菜,120 美元买了 80 个西兰花,以及 100 美元买 了 500 个胡萝卜。 如果基年是 2013 年, 这两年的 CPI 是多少?2014 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答:a.2013 年,菜花 2 美元,西兰花 1.5 元,胡萝卜 0.1 美元。 2014 年,菜花 3 美元,西兰花 1.5 元,胡萝卜 0.2 美元。 Year 2013 2014 Cauliflower $2 $3 Broccoli $1.50 $1.50 Carrots $0.10 $0.20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 23.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作业练习题(含答案)

23.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一、选择题1.如果a ,b ,c 的平均数是4,那么a -1,b -5和c +3的平均数是( ) A. -1 B. 3 C. 5 D. 9 2.某班一次知识问答成绩如下表:那么这次知识问答全班的平均成绩是( )(结果保留整数)A. 80分B. 81分C. 82分D. 83分3.一次考试后,某学习小组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的平均分为M ,如果把M 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数为N ,那么M :N 为( ) A. 5:6 B. 1:1 C. 6:5 D. 2:14.某辆汽车从甲地以速度v 1匀速行驶至乙地后,又从乙地以速度v 2匀速返回甲地,则汽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2121v v v v + B. 2121v v v v + C. 221v v + D. 21212v v v v + 5.某同学在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算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为( )A. 3B. -3C. 3.5D. -3.5 二、填空题6.如果一组数据中有3个6,4个-1,2个-2、1个0和3个x ,其平均数为x ,那么x =________. 7.某次射击训练中,一小组的成绩如下表: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7.7环,则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8.某班有学生52人,期末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72分.有两名同学下学期要转学,已知他俩的成绩分别为70分和80分.求他俩转学后该班的数学平均分.9.某瓜农采用大棚栽培技术种植了1亩地的两种西瓜,共产出了约600个西瓜.在西瓜上市前,该瓜农随机摘下了10个成熟的西瓜称重:计算这10个西瓜的平均质量,并估计这1亩地的西瓜产量是多少千克.10.某校九年级小聪、小亮两位同学毕业评价的三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校规定毕业评价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1)若将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毕业评价成绩,则小聪、小亮谁能达到“优秀”水平?(2)若综合素质、考试成绩、体育测试三项成绩按4:4:2计算毕业评价成绩,通过计算说明小聪和小亮谁能达到“优秀”水平.11.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现在,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将她折磨的天昏地暗,地球正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为了保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小明收集废电池,第一天收集1号电池4节,5号电池5节,总质量为450 g;第二天收集1号电池2节,5号电池3节,总质量为240 g.(1)求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2)学校环保小组为估算四月份收集废电池的总质量,随意抽取了该月某5天每天收集废电池的数量如下表:分别计算两种废电池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并由此估算该月(30天)环保小组收集废电池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3)试说明上述表格中数据的获取方法.你认为这种方法合理吗?12.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执行“限塑令”.“限塑令”执行前,某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所在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情况,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所在家庭每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单位:只),结果如下:65,70,85,75,79,74,91,81,95,85.(1)计算这10名学生所在家庭平均每月使用塑料袋多少只.(2)“限塑令”执行后,家庭每月使用塑料袋数量预计将减少50%.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校1 000名学生所在家庭每月使用塑料袋可减少多少只.13.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测了同年龄的40名女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人员将上述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如下:身高/cm 频数144.5<x≤149.5 2149.5<x≤154.5A154.5<x≤159.514159.5<x≤164.512164.5<x≤169.5 6合计40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2)这40名女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cm(精确到0.1 cm).14.某人为了了解他所在地区的旅游情况,收集了该地区2004至2007年每年的旅游收入及入境旅游人数(其中缺少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的有关数据,整理并分别绘成图①,图②.①②(第14题图)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2004至2007年四年的年旅游收入的平均数是______亿元;(2)据了解,该地区2006年、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相同,那么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是______万人;(3)根据第(2)小题中的信息,请把图②补画完整.答案一、1.B 2.C 3.B 4.D 5.B 二、6.1 7. 4三、8.解:他俩转学后该班的数学平均分为5070805272--⨯=71.88(分).9.解:10个西瓜的平均质量为1013.416.429.430.524.515.5⨯+⨯+⨯+⨯+⨯+⨯=5 (千克),估计总产量是5×600=3 000(千克). 10. 解:(1)x 小聪=3609872++≈77(分),x 小亮=3957590++≈87(分). ∵87>80>77,∴小亮能达到“优秀”水平. (2)∵x 小聪=244260498472++⨯+⨯+⨯=80(分),x 小亮=244295475490++⨯+⨯+⨯=85(分),∴小亮与小聪都能达到“优秀”水平.11. 解:(1)设每节1号电池重x g ,每节5号电池重y g . 由题意,得⎩⎨⎧=+=+,,2403245054y x y x 解得⎩⎨⎧==.3075y x ,答:1号电池每节重75 g ,5号电池每节重30 g . (2)1号废电池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53128323029++++=30(节),5号废电池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55049475351++++=50(节),所以估计每天可收集的废电池总质量为30×75+50×30=3 750(g ),所以估计该月(30天)环保小组收集废电池的总质量是3 750×30=112 500(g )=112.5 kg . (3)上述表格中数据的获取方法是抽样调查,且由抽样的“随意性”知,这种抽样调查方法是合理的.12.解:(1)80.(2)4 000. 13.解:(1)6.(2)158.8. 14.解:(1)45.(2)220.(3)略.。
国开个人与团队管理第23章自测试题及答案

国开个人与团队管理第23章自测试题及答案试题 1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由()来设定团队的具体目标。
正确答案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和他们的上级试题 2目标管理的步骤中,制订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之后,下一步应该是()。
正确答案是:在部门和团队之间分解主要的目标试题 3关于目标管理的要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明确目标——目标应当具体详细,而且必须转换成定量的目标从而可进行度量和评估试题 4团队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是:团队目标服从组织目标试题 5关于组织目标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家本地医疗机构:及时有效地向本地居民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同时取得效益;②一位服装经销商:向国内市场提供各式高级服装;③一家石油公司:勘探、生产、开发高品质及天然气;④一家保险公司:提升销售部的业绩,适当增加业务员的业务量。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试题 6小刘在制定自己的目标时,应该注意的是()。
正确答案是:目标应遵循并服从团队的目标试题 7某客户服务中心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接听电话,回复电子邮件和其他类型的客户查询等”,那么为了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可以将这些任务再细分为()。
②提供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信息;②处理与顾客的关系及数据库系统;③与生产、市场、销售、分销部门保持距离;④跟踪并处理客户的不满。
正确答案是:①②④试题 8伟达家具公司是高先生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开始时主要经营卧室和会客室家具,取得了很大成功。
随着规模的扩大,自90年代开始,公司又进一步经营餐桌和儿童家具。
1995年,高先生退休,他的儿子高达继承父业,不断拓展卧室家具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得公司产品深受顾客欢迎。
到2005年,公司卧室家具方面的销售量比1990年增长了近两倍。
但公司在餐桌和儿童家具的经营却陷入困境,面临着种种危机。
伟达家具公司自创建之日起便规定,每年12月份召开一次中、高层管理人员会议,研究讨论公司的战略和有关的政策。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 (23.1~23.3.1)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教师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 (23.1~23.3.1) 同步练习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观察下列每组图形,相似图形是(D)2.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不是成比例线段的是(C) A .a =1,b =1,c =1,d =1 B .a =1,b =2,c =2,d =8 C .a =2,b =3,c =2,d = 3 D .a =2,b =5,c =23,d =153.已知△ABC ∽△A ′B ′C ′,且相似比为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AB 是A ′B ′的3倍 B .A ′B ′是AB 的3倍 C .∠A 是∠A ′的3倍D .∠A ′是∠A 的3倍4.若x -y 13=y 7,则x +y y =(C)A.137B.207C.277D .无法确定5.如图,已知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O ,AO ∶DO =1∶2,那么下列式子正确的是(B) A .BO ∶BC =1∶2 B .CD ∶AB =2∶1 C .CO ∶BC =1∶2D .AD ∶DO =3∶16.如图,在▱ABCD 中,E 为AD 的三等分点,AE =23AD ,连结BE 交AC 于点F ,AC =12,则AF为(B) A .4B .4.8C .5.2D .67.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按如下步骤作图:第一步:分别以点A ,D 为圆心,以大于12AD 的长为半径在AD 两侧作弧,交于M ,N 两点;第二步:连结MN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 第三步:连结DE ,DF.若BD =6,AF =4,CD =3,则BE 的长是(D) A .2B .4C .6D .88.【动手操作】宽与长的比是5-12(约为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给我们以协调和匀称的美感.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画出黄金矩形:如图,作正方形ABCD ,分别取AD ,BC 的中点E ,F ,连结EF ;以点F 为圆心,以FD 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作GH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则图中下列矩形是黄金矩形的是(D)A .矩形ABFEB .矩形EFCDC .矩形EFGHD .矩形DCGH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在比例尺为1∶8 000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为25 cm ,它的实际距离约为2_000m. 10.已知线段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且b =6 cm ,c =2 cm ,d =4 cm ,那么a =3cm. 11.一个五边形的各边长分别是2,3,4,5,6,另一个和它相似的五边形的最长边是8,则该五边形的周长是803.12.如图,在▱ABCD 中,EF ∥AD ,DE ∶EB =2∶3,EF =6,那么BC 的长为10.13.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12,∠DAB =60°,对角线AC 上有两点E 和F(点E 在点F的左侧),且要使四边形DEBF 与菱形ABCD 相似,则AE三、解答题(共48分)14.(8分)已知P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B 被点P 分为AP ∶PB =3∶5.如果AB =160 cm ,试求PB 的长.解:设AP =3x ,则PB =5x ,AB =8x ,其中x ≠0, ∴AB PB =85. 当AB =160 cm 时,160PB =85,∴PB =100 cm.15.(8分)若x 3=y 4=z5,x +y +z =36,求x ,y ,z 的值.解:设x 3=y 4=z5=k(k ≠0),则x =3k ,y =4k ,z =5k. ∵x +y +z =36, ∴3k +4k +5k =36. 解得k =3.∴x =9,y =12,z =15.16.(10分)如图,已知AC =5 cm ,BC =10 cm ,∠B =30°,∠D =115°,△ABC ∽△DAC. (1)求CD 的长; (2)求∠BAD 的大小.解:(1)∵△ABC ∽△DAC , ∴AC CD =BC AC ,即5CD =105. ∴CD =2.5 cm. (2)∵△ABC ∽△DAC ,∴∠BAC =∠D =115°,∠CAD =∠B =30°. ∴∠BAD =∠BAC +∠CAD =115°+30°=145°.17.(10分)如图,在▱ABCD 中,点E 为边BC 上一点,连结AE 并延长交DC 的延长线于点M ,交BD 于点G ,过点G 作GF ∥BC 交DC 于点F ,DF FC =32.(1)若BD =20,求BG 的长; (2)求CMCD的值.解:(1)∵GF ∥BC , ∴DF FC =DG BG =32. ∵BD =20, ∴32=20-BG BG . ∴BG =8.(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AB =CD. ∴DM AB =DG BG =32. ∴DM CD =32.∴CM CD =12.18.(12分)如图,AD ∥BC ,∠ABC =90°,AB =8,AD =3,BC =4,点P 为AB 边上一动点.若△PAD 与△PBC 是相似三角形,求AP 的长.解:∵AD ∥BC ,∠ABC =90°, ∴∠PAD =180°-∠ABC =90°. ∴∠PAD =∠PBC.设AP 的长为x ,则BP 的长为8-x.如果AB 边上存在P 点,使△PAD 与△PBC 相似,那么分两种情况: ①若△APD ∽△BPC ,则AP ∶BP =AD ∶BC ,即x ∶(8-x)=3∶4, 解得x =247;②若△APD ∽△BCP ,则AP ∶BC =AD ∶BP ,即x ∶4=3∶(8-x), 解得x =2或x =6. ∴AP =247或AP =2或AP =6.。
第123章习题解答

第123章习题解答第1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分组,加⾸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较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量数据效率⾼。
(2)报⽂交换:⽆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交换之⾼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路由灵活,⽹络⽣存性能好。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结论:若数据长度⼤⽽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发送速率⾼,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出现的问题:1 未做完。
2 1-17中的科学计数法不会⽤。
(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部。
再交给⽹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传送,加上⾸部和尾部⼯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数据加上各种⾸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作业习题_Android系统应用开发(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版)第1-23章概要

作业习题_Android系统应⽤开发(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版)第1-23章概要《Android系统应⽤开发》作业习题暨总复习题(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版)2013-2014-2学期主讲教师:贾震斌⽬录第1章认识⼀下ANDROID (1)第2章搭建ANDROID应⽤开发环境 (2)第3章ACTIVITY组件 (4)第4章界⾯布局 (7)第5章资源管理 (12)第6章INTENT组件 (17)第7章SERVICE (30)第8章BROADCASTRECEIVER (43)第9章CONTENT PROVIDER (48)第10章FRAGMENT (53)第11章基本UI组件 (58)第12章⾼级UI组件 (72)第13章MENU (83)第14章ACTIONBAR (91)第15章通知 (95)第16章DIALOG (100)第17章ALARM (105)第18章触摸处理 (109)第19章深⼊VIEW (113)第20章线程与进程 (118)第21章PREFERENCES (123)第22章⽂件操作 (129)第23章数据库 (133)结束 (135)第1章认识⼀下Android1. Android系统内核基于什么操作系统?答:Android是⼀个完整的移动操作系统,利⽤Linux作为系统内核,实现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件管理、进程管理、安全管理等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 Google发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放源代码移动操作系统平台名称是什么?答:Android。
3. Android运⾏的虚拟机名称是什么?虚拟机内运⾏的字节码⽂件后缀名是什么?答:Android运⾏的虚拟机不是Java虚拟机,⽽是经过改造的Dalvik虚拟机,在虚拟机内运⾏的并不是Java编译后的字节码,⽽是后缀名为dex内部格式⽂件。
4. Android采⽤什么软件架构?整个系统包括哪⼏个层次?答:Android采⽤堆栈式软件架构,整个系统从底层操作系统到顶层核⼼应⽤在内分为5个层次:Linux内核、Android运⾏环境(Android Runtime)、库集合(Libraries)、应⽤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应⽤(Application)。
第123章测试题

八年级生物第一二三章学情分析时间:45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后,将正确答案的相应字母代号填在表中。
) 1.柳树无花被,但能结出果实和种子,这一事实说明了A.柳树的花只有雌蕊B.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C.柳树的花没有雄蕊D.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2.黄瓜植株上,多半花不会结果。
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正常情况下,能结果的是雌花,不结果的是雄花B.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昆虫为它们传粉C.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不能形成果实D.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不充足,所以只有少数花结果3.据报道,每年三月间,湖南南岳广济寺附近都会有“万蛙聚会”的奇观,对此现象的形成原因,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当的是 A.是因为该处水田多,利于产卵繁殖 B.是因为该处环境污染少 C.是因为该处僻静,人为干扰少 D.是因为该处香客满堂,吸引青蛙前来聚会4.我们在吃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有缺粒现象,其原因是 A.缺乏水分 B.缺乏阳光 C.缺乏肥料 D.传粉不足 5、蜜蜂的发育过程经历了:A 、卵→蛹→幼虫→成虫四个时期B 、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D 、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6.A. 开花和传粉B. 开花和受精C. 传粉和受精D. 自花和异花传粉7.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 .椒草的叶能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B .玉米种子能萌发,长成新植株C .马铃薯块茎的芽眼里能发芽,长成新植株D .柳条插在土里能生根,长成新植株8.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援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部分的性状接近于 A .甲品种 B.乙品种 C.丙品种D.三个品种兼有9.我们食用的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A.胚芽发育成的B.胚根发育成的C.胚轴发育成的D.子叶发育成的10、患有下列疾病的夫妇,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获得自己亲生的孩子的是-密-----------------封-----------------线-------------------内-----------------线-------------------内-------------------不-------------------内-------------------不----------------------------------------不---------------------要---------------------要-----------------------答-----------------------答-------------------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A、丈夫睾丸发育不良,妻子正常B、丈夫正常,妻子输卵管堵塞C、丈夫精子败育,妻子输卵管堵塞D、丈夫正常,妻子卵巢发育不良11.下图中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分),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肯定不会萌发的是12. 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最合理的是A.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B.根吸收含磷的无机盐可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C.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13.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果实),用刀片将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3章个人作业答案管理会计作业第一章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教材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管理会计又称作( A )。
A.内部会计 B.责任会计 C.控制会计 D.财务会计2、现代管理会计是以( A )为核心的。
A.预测决策会计 B.责任会计 C.控制会计 D.成本会计3、管理会计在主体范围上( A )。
A.分为多个层次 B.只有一个层次C.不以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为主体 D.与财务会计一样4、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C )。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B、外部会计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D、责任会计(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以是( ABCD )。
A.企业 B.车间 C.个人D.分公司2、管理会计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规划会计 B.决策会计 C.控制会计 D.业绩评价会计3、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ABC )。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责任会计D.预算会计(三)判断题1、既然企业会计中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那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样适用于管理会计。
(错)第二部分计算分析题(本章无)第二章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之一—变动成本法第三章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之二—变动成本法(教材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第三章变动成本法、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中贡献边际概念)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之一——成本性态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 B )。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D.变动成本率2、固定成本是指业务量在( A )内变动,其总额仍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A.相关范围 B.一定时期 C.初始范围 D.中间范围3、固定成本是与( B )相联系的成本。
A.特定产品 B.特定期间 C.特定方法D.特定业务量4、在管理会计中,成本是按( C )分类的。
A.经济职能 B.成本的可变性 C.成本性态 D.成本的固定性5、酌量性固定成本降低可以采取( B )方式。
A.相对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B.降低固定成本总额C.降低产量 D.降低销量6、在各类固定成本中,能够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其总额的是( B )。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7、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 )。
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 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 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耗用生产工资费用500元”则此500元是( AB )。
A.变动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线成本 D.固定成本2、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特点的有( AD )。
A.总额的不变性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C.单位额的不变性D.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3、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有( BC )。
A.总额的不变性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C.单位额的不变性D.单位额的变动性4、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导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性态均具有以下特点,即( ABC )。
A.相对性B.暂时性C.可转化性D.不变性(三)判断题1、成本性态是恒定不变的。
(错)2、成本性态分析是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前提。
(错)3、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费一定属于固定成本。
(错)4、酌量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改变的。
(对)5、固定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
(错)6、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改变的。
(错)7、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
(错)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之二——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包含( C )。
A.变动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 C.变动生产成本 D.全部生产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营业毛利B.贡献边际C.营业利润D.期间成本3、在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中的是( C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固定性制造费用D.变动性制造费用4、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利润表中列作( B )。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5、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3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2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 B )。
A.12000B.18000C.42000D.300006、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6000元,该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D )。
A.0B.2000元C.6000元D.8000元(二)多项选择题1、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CD )。
A.变动性制造费用B.固定性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主要区别在于( ABCD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期间成本构成不同C.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D.提供信息用途不同3、按照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 AB )。
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C.固定销售费用总额不变D.财务费用总额不变4、下列各项中,与导致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不为零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包括( ABCD )。
A.单价B.销售量C.变动生产成本D.固定非生产成本(三)判断题1、在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对)2、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 错)3、与变动成本法相比,全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
(对)4、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只要销量相等,变动成本法下净利就相等。
(对)5、当产销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 错)6、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对)第二部分计算分析题之一——成本性态分析习题2-1:以下是天安制造公司经常发生的各种费用项目:项目成本分类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公司的电话费机器用的润滑油费用工人的加班计件工资生产设备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直接人工间接人工销售人员的招待费坏帐损失广告费拥有车队按行驶里程计提的折旧要求:请判断上述哪些属于制造成本?哪些属于非制造成本?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哪些属于固定成本?哪些属于混合成本?答案:项目成本分类直接材料变动成本(制造成本)间接材料混合成本(制造成本)公司的电话费混合成本(非制造成本)机器用的润滑油费用混合成本(制造成本)工人的加班计件工资混合成本(制造成本)生产设备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固定成本(制造成本)直接人工变动成本(制造成本)间接人工混合成本(制造成本)销售人员的招待费变动成本(非制造成本)坏帐损失混合成本(非制造成本)广告费固定成本(非制造成本)拥有车队按行驶里程计提的折旧变动成本(非制造成本)习题2-2:南方公司2008年1至6月发生的维修费用资料如下:月份业务量(件)混合成本(元)1 5 1402 4 1203 6 1704 7 1905 9 2306 8 235要求: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
答案:b = (230-120)/(9-4) = 22a = 120-22·4 = 32Y = 32+22X第二部分计算分析题之二——变动成本法习题2-3:南方公司2008年销售量为8000件,变动成本总额为40000元,单位贡献毛益3元,利润9000元。
请计算200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和固定成本。
已知x=8000,bx=40000,cm=3,P=9000,求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解:px - bx - a = Pp*8000 - 40000 - a = 9000b*8000 = 40000 b = 5p - b = 3 p = 8 a = 15000px = 8*8000 = 64000习题2-4:假定吉利公司2005年只生产A产品,资料如下:摘要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期初存货0 0 2000 0 当期生产量6000 8000 4000 18000当期销售量6000 6000 6000 18000期末存货量0 2000 0 0成本资料单位产品成本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成本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售价:1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固定成本总额:24000变动生产成本4 4 4变动生产成本4 4 4 固 4 3 6元;变动推销管理费用没有;固定推销管理费用总额6000元定生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8 7 10单位产品成本4 4 4要求:按两种成本计算法编制三年收益表,并分析利润差异。
答案:(1)全部成本法摘要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销售收入60000 60000 60000 18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 0 14000 0+生产成48000 56000 40000 144000—期末0 14000 0 0存货48000 42000 54000 144000 销售成本12000 18000 6000 36000 销售毛利推销管6000 6000 6000 18000 理费用6000 12000 0 18000 税前净利(2)变动成本法摘要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销售收入60000 60000 60000 180000—变动生产24000 24000 24000 72000 成本—变动推销0 0 0 0 管理成本贡献毛益36000 36000 36000 108000 —期间成本:固定生产成24000 24000 24000 72000固定推销管6000 6000 6000 18000 理成本税前净利6000 6000 6000 18000习题2-5: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800件,期初存货为零;贡献边际率为60%;原材料为6000元,计件工资为4000元,其他变动性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要求:(1)根据给定的贡献边际率确定售价。
(2)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3)按两种成本法编制利润表(4)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答案:(1)单位变动成本=(6000+4000)/2000+0.4+0.2=5.6(元/件)单价=5.6/(1-60%)=14(元/件)(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2000/2000=6.4(元/件)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5.4(元/件)(3)利润表如下:(1)全部成本法:职能式利润表摘要金额销售收入252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生产成本12800—期末存货1280销售成本11520销售毛利13680销售及管理费用660税前净利13020(2)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摘要金额销售收入25200—变动生产成本9720—变动销售及管理费360 用贡献毛益15120—期间成本:固定生产成本2000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300税前净利12820(4)因为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中包含固定生产成本200元(2000/2000×200),其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成本就比变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少200元,故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多200元.习题2-6:华远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有关资料如下:项目1997 1998期初存货量0 A本期生产量900 1000本期销售量900 900期末存货量0 B固定生产成本100000 C200000 D营业净利(按变动成本法)要求:1、将上表中ABCD数据填上2、计算1998年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3、采用利润额简算法,计算1998年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差额4、利用利润差额计算1998年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净利答案:1、A=0, B=100, C=100000, D=2000002、100000/1000*100 = 100003、10000 – 0 = 100004、200000 + 10000 = 210000第三章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之二:本量利分析法(教材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6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