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后殖民主义PPT课件

后殖民主义PPT课件
2021/3/25



主 义
授课:XXX
1
▲ 社会历史背景 ▲ 思想来源 ▲ 基本特征 ▲ 主要内容 ▲ 代表人物 ▲ 评价
内容
2021/3/25
授课:XXX
2
殖民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殖民主义
前殖民主 义阶段
新殖民主 义阶段
后殖民主 义阶段
2021/3/25
授课:XXX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后殖民主义
▲ 后殖民主义,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 话语。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 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 之意。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 的全球文化状态。
▲ 代表人物:
▲ 艾梅·赛萨尔《殖民主义话语》
▲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 《走向非洲革命》
▲ 希努亚·阿契比《崩溃》《后殖民主义批评》
2021/3/25
授课:XXX
9
2. 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
▲ 马克思对殖民主义历史的批判性思考 , 《 不列颠在印度 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对后殖民 理论家产生重大影响。
界 ▲ 3. 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 ▲ 4.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性的追

2021/3/25
授课:XXX
7
思想来源
▲ 1. 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 2. 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 ▲ 3.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 4.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2021/3/25
授课:XXX
授课:XXX
14
2. 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

后殖民主义 外国文学教案 ppt

后殖民主义 外国文学教案 ppt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退却宗主国已经无力左右殖民地在世界范围内退却宗主国已经无力左右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治事物的时候这种优越意识却或半殖民地的政治事物的时候这种优越意识却并入文化的领域通过借助驯服的力量而日益强并入文化的领域通过借助驯服的力量而日益强大起来这也就是后殖民理论兴起的主要原因之大起来这也就是后殖民理论兴起的主要原因之文化的力量由于久已有之的原因常常容文化的力量由于久已有之的原因常常容易同政治的或经济的因素区分开来进行论易同政治的或经济的因素区分开来进行论述而事实却早已证明并不存在任何超述而事实却早已证明并不存在任何超越了时代政治或经济因素的文化作为一越了时代政治或经济因素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文化本身就只可能产生于种意识形态的文化本身就只可能产生于一个与之对应的特定的社会之中
后殖民主义
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 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 背景。 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 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CCCS),以 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 化研究的正式出现。

在当代文化研究和后殖民批评中,identity具有两 种基本含义:一是指某个个人或群体据以确认自 己在一个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 特征的依据或尺度(性别、阶级、种族),在这 个意义上可以用‚身份‛这个词语来表示;另一 方面,当某个人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 化上的‚身份‛时,它也就可以被理解为认同。 换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理论上追问自己在社会和 文化上是谁(身份),以及如何及为什么要追问 是谁。

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 指来自于别的国家的统治,到了19世纪以后才被 广泛用于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支配或 控制,到了葛兰西(前意共领导人,1891-1937 ) 手中,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描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 的支配关系。而这种支配关系并不局限于直接的 政治控制,而是试图成为更为普遍的支配,包括 特定的观看世界、人类特性及关系的方式。由此, 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还渗透到 大众的意识之中,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正 常现实‛或‚常识‛。

《殖民与后殖民》课件

《殖民与后殖民》课件

强调本土文化和传统的重要 性
反映殖民地独立后的社会和 文化变迁
对欧洲文明和现代性的反思 和批判
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人物
加勒比地区
V.S.奈保尔、乔治·奥威尔等
非洲地区
阿契贝、索因卡等
南亚地区
拉什迪、奈保尔等
拉丁美洲
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等
PART 04
殖民与后殖民文化
殖民时期的文化特点
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的是权力、身份认同、文化 交流和全球化等问题。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继承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强调了 文本和话语在构建社会现实中的重要性。
文化研究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关注文化在构建身份认同和权力关系中的作用, 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政治经济学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也关注了政治经济学在构建殖民地和后殖民社会 中的作用。
后殖民主义的主要观点
文化帝国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认为,西方文 化是一种帝国主义的力量,它试 图通过文化手段来控制和同化其 他文化。
文化相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强调尊重不同 文化的相对性,反对以西方为中 心的文化普遍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 交流。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但同时也能带来新的机遇和创 新。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后殖民理论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后殖民理论将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差异 、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的研究。

思潮课件-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09版)

思潮课件-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09版)
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 的《东方学》一书为标识。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 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后殖民主 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 的社会效应。
“后殖民”概念的所指
后殖民主义过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
缺乏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文化决定论
后殖民主义着重从文化方面批判欧洲中心主义,
在客观上往往转移了对全球政治、经济霸权的
关注,从而也就间接地维护了欧洲中心主义的
文化霸权。●
二、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研究
⒈文化身份的内涵
⒉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扭曲和重建
⒈文化身份的内涵
所谓文化身份,牵涉三个方面的内容:角色
定位;自我的认同;他人的承认。这三个环
节相辅相成,构成了现实的、具体的文化身
份。
⒉东方民族文化身份的扭曲和重建
⑴扭曲:
观点:殖民者认为东方民族是次等的、不开化的原始 人,不具有自我理解、自我阐释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西方人要代替殖民地人民发言,殖民地人民应被动接 受西方人给其确定的角色,西方人要用西方的思想方 法理解东方,东方人也应该如此。 原因:西方代表现代,东方则代表传统。 结论:东方人除了重复西方,别无它途。
第五讲 后殖民主义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对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一、社会历史背景
二、理论来源
三、基本特征
总的说,社会历史背景概言之就是西方对东方的殖民及其后果。

后殖民主义PPT精选文档

后殖民主义PPT精选文档
▲ 在一些后殖民批评家看来, 列宁的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 义的最高阶段 》 是迄今对帝国主义阐释最为透彻的经典 著作。
10
3.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 后殖民理论家分析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基本模式,主要 就是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 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 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而且 ,统治者对文化和 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 , 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 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
▲ 后殖民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后殖民主义创 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 应。
5
▲ 后殖民主义研究对象: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其造 成的后果。
▲ 涉及学科:哲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 学
▲ 主要问题: ▲ 1. 文化与帝国主义 ▲ 2. 殖民话语与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在现 ▲ 3.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身份 ▲ 4. 种族、阶级、性别间的关系 ▲ 5. 冷战之后的全球关系展望
▲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 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展露头角,并以 其意识形态性和多文化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 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 略。
4
▲ 后殖民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的《东方 学》为标志。
▲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则是在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
▲ 其二,东方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东方”(the Orient)与“西方”(the Occident) 二者之间“本体论和 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
▲ 其三,东方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权力话语或文化霸权,它广 泛分布于西方生活各个方面,如文学历史学、政治学、语 言学、生物学等学科,以及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殖民 政府、外贸公司、教会、军队等各种机构。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PPT课件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PPT课件
23
• 葛兰西主要是围绕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来探讨文化问 题的重要性的,而且,他的着眼点是民族国家 内部的文化斗争 。
24
• 后殖民理论家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推演到世界范围,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 主义的整个过程 ,在后殖民时代, 文化控制仍 然是帝国主义在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 因此 , 殖民地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 ,把帝 国主义文化霸权转换为自己对于文化的领 导权是非常关键的。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当代后殖民研究的先驱詹姆士?当代后殖民研究之父佛朗茨法农?圣三位一体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当代后殖民研究的先驱詹姆士cyrillionelrobertjames19011989生于英属特立尼达1938年去美国因参加过共产党被迫在1953年离开美国去英国1969年重回美国任教在体育批评文学批评加勒比史泛非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著述颇丰
19
文化霸权理论
• 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18911937) 意大利共产党领袖。他的文艺 理论著作大多写于狱中,战后 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研究。葛兰 西奠定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 艺理论的基础。 主要著作:《狱中札记》 《狱中来信》 《葛兰西文集》
20
文化霸权( cultural hegemony ),或称“文化 领导权”、“领导权”。 这个词最初来自希腊文, 指来自于别的国家的统治, 到了19世纪以后才被广泛 用于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 国家的政治支配或控制,
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 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 斯皮瓦克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 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 和歪曲。 巴巴的批评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 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 ,即 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PPT课件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PPT课件
1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後殖民主義
什麼是殖民?(‘The West,’ ‘The Orient,’ 種族主義,內部殖民) 後殖民是解殖民後的歷史階段(美國是不是後 殖民國家)?還是一種抗拒殖民的態度與行動 ?和殖民/新殖民/資本主義之間的關係何在? 解殖民可能嗎? 後殖民理論 vs. 後殖民文學;後殖民文學vs. 典 律 後殖民主義、後殖民性(postcoloniality) Margins vs. centers; 殖民者vs. 被殖民者;The Subaltern, 離散族群, 第三世界知識份子。 抗拒/解殖民策略。
English as a "father tongue"
English is my mother tongue. A mother tongue is not not a foreign lan lan lang language l/anguish anguish —a foreign anguish. English is my father tongue. A father tongue is a foreign language, therefore English is a foreign language not a mother tongue. (She Tries 30)
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主義: 相似點
質疑權力中心 雙重語言、多元文化 戲擬、含混、沾 染(contamin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殖民主义首先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从经济上与政治上对殖民地国家进 行的侵略;但同时它还体现为意识形态上和文化上的侵略,即殖民者 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渗透到殖民统治中去,迫使殖民地人民接受 。”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欧洲殖民主义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 迫使所有殖民地采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而接受资本主义文明”。
2
.
What is colonialism?
Colonialism: one country’s domination of another country or people—usually achieved through aggressive, often military, actions—and the territory acquired in this manner.
Frantz Fanon (法侬)— H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ism and imperialism.
Back
7
.
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 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 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
◇另外,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看来,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 阶段》是迄今对帝国主义阐释的最为透彻的经典著作。
6
.
Theoretical basis:
Antonio Gramsci (葛兰西)—cultural hegemony It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domin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classes in the society .
3
Post-colonialism
.
Postcolonialism is continuation of decolonization, carried on in the Western academy, often termed as Postcolonial Studies.
It is a specifically post-modern intellectual discourse that consists of reactions to, and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legacy of colonialism. Nhomakorabea9
.
Post-Colonialism and Literature
过程中。 ◇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以呼吁非洲民族意
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于此,形成了一股殖民主义 批评话语。
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都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些还信仰马克思主 义。马克思的两篇文章对他们影响很大,这就是《不列颠在印度的 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imperial culture;

cultures of the colonized;

cultures of resistance that opposed imperialism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st World metropolitan and Third
World peripheral cultures
◇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后殖民时代, 文化控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
⒋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等著作中提出,不存在绝对客观知识,知识的生产、传 播和消费始终与权力纠葛在一起。纯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所有知识的目的都 在于确证统治结构的合法性。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分。
.
Post colonialism
1
.
Content
Definition of Postcolonialism Representatives:
Edward W. Said & Orientalism Homi K. Bhabha & Hybridity Textual Analysis: Slumdog Millionaire
◇这些思想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前提。
8
.
Post-colonialism Studies: Scope of Theoretical Inquiries
Generally speaking, post-colonial studies covers at least four distinct areas:
3.反思期:9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德里克,他对上述三位学者的 学术立场及其理论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指出他们 理论的盲点。
作为一种晚近形成的理论话语,后殖民主义文论仍处在继续发展
的过程中。
5
.
思想来源:
⒈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
◇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非洲大陆。 ◇此时的非洲正处在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
It broadly concerns with a set of theories about
philosophy, film,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feminism,
religious and theological studies, and literature.
4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stColonialism
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代表人物法农,其著作批判地分 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受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
.
2.形成和发展期:70年代至90年代。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 克和巴巴。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 形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斯皮瓦克提出 了后殖民状况下受殖民者的“自我表征”问题;巴巴则提出了 “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他们三人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 义文论的广泛影响。他们被称之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位一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