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doc
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目的:本文规定了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以达到对其空气洁净度的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中沉降菌的监测和对洁净区等级的验证。
3. 检测仪器:高压消毒锅、恒温培养箱。
4. 检测依据: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5. 测试前准备:洁净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之间。
风速或压差的测试应符合要求。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对单向流测试应在洁净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
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洁净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
采样点数目见下表采样点的位置一般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采样点的布置,见下图洁净室(区)采样点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稀疏。
下列采样点的图示可作参考。
洁净棚(层流罩),洁净工作台等局部空气净化设施的采样点布置:1. 水平单向流2.垂直单向流最少培养皿数:见表洁净度级别所需90mm培养皿(以沉降计)10014100002100000230000026. 测试要求: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要求的位置放置足够的数量,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皿表面暴露,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在30℃~35℃的培养箱中培养不少于48h。
每批培养基应选三只作对照培养,以鉴别培养基本身是否有污染。
菌落计数,严防遗漏。
7. 结果计算和判断:M1+M2+……Mn平均菌落数=——————————nMn—n号培养皿菌落数n—培养皿的总数8. 结果评定: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中的界限。
在静态测试时,若某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应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均合格才能判为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doc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法》.doc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法》(2012-05-26 09:41: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业洁净室和洁净区中沉降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法。
本标准适⽤于医药⼯业洁净室和洁净区,⽆菌室或⽆菌区域(包括洁净⼯作台)的沉降菌的测定和环境的验证。
2引⽤标准下列标准所饮⾷的条⽂,通过在⽊标准中引⽤⽽构成为⽊标准的条⽂。
本标准出版时, 所⽰版本均为不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本标准的各⽅应探讨使⽤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YY/T0188、6 — 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第6部分:药品⽣物测定法3定义本标准采⽤下列定义。
3、 1 洁净室(区)clean room ( area )3.2 洁净⼯作台cleaning work station⼀神⼯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个封闭围档⼯作区。
其特点是⾃⾝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或⽓体,如垂直层流置、⽔平层流罩、垂直层流洁净⼯作、⽔平层流洁净⼯作台、⾃净器等。
3、3 洁净度cleanliness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中含⼤于或等于某⼀-粒径的悬浮粒⼦的允许统计数。
3.4 菌,客colony forming units细菌培养后,由…个或⼏个细菌繁殖⽽形成的⼀细菌集落,简称CFU。
通常⽤个数表⽰。
3、5 沉降菌settling microbe⽤⽊标准提及的⽅法收集到的活微⽣物粒⼦,通过专⽤的培养基,在适宜的⽣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3、6 悬浮粒⼦ailborne Paritical可悬浮在空⽓中的尺⼨⼀般在0、001pm?1000pm之间的固体、液体或两者的混介物质, 包括⽣物性粒⼦和⾮⽣物性粒⼦。
3、7单|仙流unidirectional air flow (曾称为层流laminar flow )沿着平⾏流线,以单⼀通路以⼀定流速向流动的⽓流o3、8⾮单向流⽔线nonunidirectional air flow (曾称为乱流turbulent flow )具有多个循环特性或⽓流⽅向不平⾏的,不满⾜单向流定义的⽓流。
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洁净室是用来生产和制造高品质产品的特殊环境,需要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沉降菌测试是衡量洁净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待测试的微生物类型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悬浮菌落培养基或接触菌落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选择要根据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2.准备培养皿:使用无菌的培养皿,通过高温高压或紫外线照射来消毒。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接种前将培养皿密封。
3.放置培养皿:将密封好的培养皿放置在洁净室内,放置时间通常为1小时或更长,以充分收集空气中的沉降菌。
4.培养:根据培养基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通常在30-37摄氏度下培养24-48小时。
5.计数和鉴定: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和形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计数和鉴定。
沉降菌的计数应该进行按规则的网格方式或无规则的计数方式。
同时,需要鉴定潜在的病原微生物,并进行鉴定和分类。
6.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测试结果与洁净室微生物污染的标准。
分析结果应该包括沉降菌数量、种类和类别等。
7.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在必要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过滤器或消毒措施等,以减少洁净室内微生物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是一种单点测试,只能反映特定时间段和特定位置的微生物污染水平。
因此,对于一个洁净室来说,需要多次进行沉降菌测试,并在不同时间段和位置进行测试,以全面了解洁净室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此外,洁净室沉降菌测试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人员应具备微生物测试和洁净室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操作规程和标准。
2.培养基的制备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
3.培养皿的密封和消毒要做到无菌操作。
4.样品收集和出租的时间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标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之,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是评估洁净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的重要测试方法。
沉降菌测试方法..

沉降菌测试方法1、把ф90m 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包在报纸里,放入恒温烤箱中加热至180℃后,干烤2小时。
2、取X克培养基放入X克蒸馏水,放入高压消毒锅中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3、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3℃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采样用。
制备好培养皿宜在2—8℃环境中保存。
4、采样时,一般在100级层流罩中放置3个培养皿,在100000级,10000级按面积大小一般放2个培养皿。
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33℃培养,时间不小于48小时,采样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
5、将培养皿举起用肉眼直接计数,用记号笔点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区别。
6、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已消毒。
被测洁净室温湿度须达到规定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选择须符合生产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7、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测试时间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100000级以上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 后开始。
8、平均菌落数计算:M 1+M 2+M 3 平均菌落数=.........21nMnM M ++ n —培养皿总数 M 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 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 n —n 号培养皿菌落数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空气中微生物。
洁净室内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100级≤1个;10000级≤3个;100000级≤10个)。
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罩、水平层流罩、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4.3.3 洁净度
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4.3.4菌落
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4.5.4 沉降菌计数
4.5.4.1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4.5.4.1.1 最少采样点数目
沉降法的最少采样点数可按表1确定。
表1 最少采样点数目
面 积m2
洁 净 度 级 别
100
10000
100000
<10
2~3
2
2
≥10~<20
4
2
2
≥20~<40
8
2
2
≥40~<100
16
4
2
≥100~<200
40
4.3.8 非单向流(曾称为乱流)
具有多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不满足单向流定义的气流。
4.3.9 静态测试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4.3.10 动态测试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4.4 测试方法
10
3
≥200~<400
80
20
6
≥400~<1000
160
40Βιβλιοθήκη 13≥1000~<2000
400
100
32
2000
800
200
63
沉降菌测试方法

沉降菌测试方法1、把ф90m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包在报纸里,放入恒温烤箱中加热至180℃后,干烤2小时。
2、取X克培养基放入X克蒸馏水,放入高压消毒锅中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 l。
3、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3℃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采样用。
制备好培养皿宜在2—8℃环境中保存。
4、采样时,一般在100级层流罩中放置3个培养皿,在100000级,10000级按面积大小一般放2个培养皿。
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33℃培养,时间不小于48小时,采样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
5、将培养皿举起用肉眼直接计数,用记号笔点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区别。
6、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已消毒。
被测洁净室温湿度须达到规定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选择须符合生产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7、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测试时间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 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100000级以上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 i n 后开始。
8、平均菌落数计算:M 1+M 2+M 3 平均菌落数=.........21nMnM M ++ n —培养皿总数 M 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 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 n —n 号培养皿菌落数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空气中微生物。
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规程

1 目的确定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2 范围适用于不同洁净室(区)(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定和环境验证。
3 责任QC微生物室负责洁净室(区)沉降菌的监测。
4 内容4.1 参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2 监测程序4.2.1 设备高压消毒锅恒温培养箱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4.2.2 培养基及平皿制备4.2.2.1 一般采用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4.2.2.2 制备过程如下:◆将培养皿与用三角瓶装好的培养基在高压消毒锅内121℃湿热灭菌20 分钟或180℃干热灭菌2小时;◆将培养基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倒置在2-8℃的环境中存放,注意避免污染。
4.2.3 采样点和监测频次4.2.3.1 采样点的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按照洁净区的面积大小,而制定最少采样点数目(附件),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和采样点布置(附件)。
4.2.3.2 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离地0.8米-1.5米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并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采样点。
4.2.3.3 监测频次:每月一次,特殊情况及时监测。
4.2.4 测试规则4.2.4.1 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4.2.4.2 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4.2.4.3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4.2.4.4 测试时间:◆对单向流(如A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24页word资料

ICS 13.040.30C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Test method for airborne particles, airborne microbeand settling microbe in clean room(area)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1996-04-10发布1996-10-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GB/T 16292—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3—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4—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2—1996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联邦标准FS-209E—1992《洁净室和洁净区内空气浮游粒子洁净等级》,并参考JGJ 71—9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制定的。
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测试是评价医药工业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的主要指标。
本标准用悬浮粒子的测试来评价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尘粒数。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的悬浮粒子测试方法,应采用本标准。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废止YY/T 0141—93。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药管理局药品测试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炜、徐进庆、沈建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 试 方 法Test method for airborne particles in clean room (area)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中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和悬浮粒子而言的空气洁净度的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工业洁净(区)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的监测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文规定了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以达到对其空气洁净度的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洁净区中沉降菌的监测和对洁净区等级的验证。
3.检测仪器:高压消毒锅、恒温培养箱。
4.检测依据:
GB/T 16294—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 ( 区) 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5.测试前准备:
洁净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8℃~ 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 65%之间。
风速或压差的测试应符合要求。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 2 人。
对单向流测试应在洁净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 后开始。
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洁净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 后开始。
采样点数目见下表
面积 m 2
100
洁净度级别
300000 10000 100000
<10 2~3 2 2 2 ≥10~<20 4 2 2 2
≥20~<40 8 2 2 2
≥40~< 100 16 4 2 2 ≥ 100~<200 40 10 3 3 ≥ 200~<400 80 20 6 6
≥400<1000 160 40 13 13 ≥1000~<2000 400 100 32 32 ≥2000 800 200 63 63 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积;对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房间面积。
采样点的位置一般在离地面0.8m 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采样点的布置,见下图
洁净室 ( 区) 采样点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稀疏。
下列采样点的图示可作参考。
洁净棚 ( 层流罩 ) ,洁净工作台等局部空气净化设施的采样点布置:
1.水平单向流
2.垂直单向流
最少培养皿数:见表
洁净度级别所需 90mm培养皿(以沉降计)100 14
10000 2
100000 2
300000 2
6.测试要求: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要求的位置放置足够的数量,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皿表面暴露,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
在 30℃~ 35℃的培养箱中培养不少于 48h。
每批培养基应选三只作对照培养,以鉴别培养基本身是否有污染。
菌落计数,严防遗漏。
7.结果计算和判断:
M1+M2+Mn
——————————
n
Mn—n 号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的总数
8.结果评定:
每个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中的界限。
在静态测试时,若某测点的沉降菌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应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均合格才能判为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