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程名称:灯光一、教学目标1.了解灯光在生活中的作用;2.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灯光的感受;3.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难点: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灯光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用两张图片,一张是有灯光的生活场景,比如说夜市;另一张是没有灯光的场景,比如说深山里的夜晚,让学生看一看这两种图片,看看有灯光的生活场景,和没有灯光的场景有什么区别。

2. 阅读教材(15分钟)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灯光》,并在表格中记录下文章中出现的修辞手法,比如说:比喻、拟人、排比、对仗等。

3. 分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就文章中所出现的修辞手法展开讨论,分析这些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 对话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二人一组,背诵文章中出现的对话,并在对话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话题讨论(15分钟)让学生就灯光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比如说:让人放松、增加家庭温暖等。

6. 总结(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讨论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灯光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灯光的感受,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我感觉学生在语文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仅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同时也对修辞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下次教学时,我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口语练习,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要更加注重学生在理解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掌握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

小学语文《灯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灯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灯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灯光的不同种类和用途;2.学习描绘和表达灯光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灯光的不同种类和用途;2.学习描绘和表达灯光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PPT、绘本《小灯当家》、卡片、图片、笔、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准备一盏手电筒,打开点亮,问学生灯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2.出示一些灯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描述灯光的作用。

3.教师出示一些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是什么灯光。

4.出示《小灯当家》绘本,教师朗读绘本,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说出处于黑暗中的情景,以及灯光的作用。

二、引入新课(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灯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灯光的种类和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灯光的种类和用途。

三、学习描绘灯光(2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具有不同灯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灯光的特点。

2.教师解释一些描绘灯光的词语,如明亮、柔和、昏暗等,让学生理解并积累这些词语。

3.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张图片,以灯光为题材进行写作,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描绘灯光的词语进行描述。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己朗读。

3.教师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提供更多的描绘灯光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进行操练。

2.教师出示一些与灯光相关的名言警句,展开讨论。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灯光为主题进行写作。

六、总结(10分钟)1.教师提问:灯光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我们如何描绘灯光?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此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灯光的不同种类和用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

六年级语文《灯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灯光吗?灯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灯光的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灯光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疑问。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答案。

问题如下:•作者对灯光的描写有哪些细节?这些细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哪些感悟?这些感悟是如何产生的?•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指名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也曾感受过类似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这是灯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

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学情分析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点燃”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抓住文中三个“多好啊!”让学生懂得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品质。

3、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重点1、抓住三个“多好啊”,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感受“灯光”1、指着板书出来的课题“灯光”请同学们读齐课题,出示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说说看了这些灯光,你想说些什么?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抓“多好啊”,谈感悟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生汇报,围绕“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3、品读描写第一处“多好啊”的句子,出示学习提示:(1)这句话是谁说的?(2)他在说——多好啊?(3)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灯光》教案优秀3篇

《灯光》教案优秀3篇

《灯光》教案优秀3篇《灯光》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体会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快速阅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找出最受感动之处和不理解的地方。

2、加强朗读,体会感情,从中受到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突破方法: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设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体会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1.相关课件2.有关“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影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灯光”,齐读课题,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在想象世界上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交流。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题,看看你看到的还仅仅是灯光吗?5、再读课文,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上批注。

三、走近郝副营长1、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好多同学都作了批注,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交流时刻,汇报的同学要注意:首先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出来,然后再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感受。

2、生汇报交流投影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投影出示这段话)(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同学们,再来读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的感受。

(3)指导朗读2、师:我把这段话稍微改动了几个地方,投影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你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灯光》优秀教学设计

《灯光》优秀教学设计

《灯光》优秀教学设计一、师范写课题,读题二、对比感受灯光,导入学文灯光,司空见惯,普普通通,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都不怎么注意它,而有一个名叫王愿坚的作家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

他就是《灯光》这一课的作者(板书)。

王愿坚对灯光有怎样特殊的感受呢?看到课文第一小节。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灯光的别样感受1、指名读。

2、这里讲的是作者在哪里感受灯光?(天安门广场,板书: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夜晚的灯光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第一幅插图(广场夜景图)。

4、假如你在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这样的灯景,你有何感受?(课文最后一节有一个词写了这灯景,就是——璀璨)也许你会赞美灯火的辉煌,也许你会感叹灯光的华丽,也许你会被璀璨的华灯所吸引,所陶醉,但你绝不会有作者的那种感受——读读第一节第二句。

看看作者有什么别样的感受。

5、作者有什么别样的感受?(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心头的光明感、温暖感缘自何景?因何而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愿坚笔下的灯景——谁再来读读这第二句?(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广场上的灯并不多呀!再读读。

)而且,这千万盏灯并不刺眼,并不炫目,而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

”一起读读,把这种宁静的感觉读出来。

能不能读得再轻柔些,把那种宁静和美读出来?——对,就是这种情景,它让人心头感到这种心头的光明和温暖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幸福、美好)6、正是因为能找到这种幸福感、美好感,所以,作者说“我爱到”读。

四、了解故事,理清脉络1、王愿坚之所以对灯光有这种别样的感受,是因为在他的经历中,围绕灯光,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

你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这个故事吗?想起回忆2、请说说你这样划分的根据。

(点出前后两个过渡句)3、结合板书梳理课文脉络:现今很久以前现今(照应开头)五、感悟三处“多好啊”,体会英语对灯光的向往1、那么,是什么让作者会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故事呢?2、“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分别是在赞叹什么?请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

有关《灯光》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有关《灯光》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有关《灯光》教学设计(精选5篇)《灯光》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__。

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

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

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学情分析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第一课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以“多好啊”和“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阅读汇报。

此时,老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三、教学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及先烈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2、结合课后练习中的问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

并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9自然段。

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直入重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灯光》。

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情况。

1、谁来读?天安门广场赞叹沉入回忆千钧一发点燃回忆往事天安门前华灯怀念战友你能根据上面的词语快速完成填空吗?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听到一声(),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1947年初秋,激烈的围歼战打响了。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灯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灯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灯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灯光的种类和用途;2. 能够识别实物图片中的各种灯光;3. 学习掌握预习技巧。

【教学重点】1. 了解灯光的种类和用途;2. 能够识别实物图片中的各种灯光。

【教学难点】1. 理解各种灯光的用途;2. 区分各种灯光的特点。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①引入话题: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家里有没有各种各样的灯?”②集体讨论: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没有的”,如果他们有灯,就要说一说自己家里有哪些灯。

2. 课堂讲解①学生贴图片:老师给学生发图片,让他们看图片想一想,这些图片里面有哪些灯。

②老师讲解:在学生想完后,老师为学生讲解各种灯光的种类和用途(如:香薰灯、智能灯、吸顶灯等)。

③学生翻译:老师让学生将讲解内容翻译成英语,以方便学生日后的学习和交流。

3. 练习活动①灯光匹配:老师给学生发放各种各样的灯光图片和用途卡片,让学生自己将图片与用途卡片匹配起来。

②灯光图片辨认: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些灯光的形状,然后让学生在现有的图片集合中找到相应的图片。

4. 课堂巩固①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灯光种类和用途。

5. 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上网搜索一下智能灯,看看智能灯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环节虽然设计简单,但是配合较为合理,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授课,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设计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要发言或参与活动,同时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与合作,这也是本次教学中需要补充改正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预习掌握课文生字词读音及重点词字形(黑魆魆围歼璀璨)
2、理清思路,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革命先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及为了未来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课题的含义
3、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理解革命先辈的勇于牺牲,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感悟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

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前,灯光璀璨耀眼
夺目,在这样的场景中每个人或许都会想到一些事情,作者想到了什么?又想表达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灯光”会有更深的理解。

(板书课题,灯光齐读)
4、简介作者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3个)
2、出示阅读要求:
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
③课文中几次描写“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3、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回忆郝副营长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自己的故事。

(3)指导:像这样关于回忆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时首先要说清楚是谁在回忆。

快速找一找,哪部分写的是回忆的内容?(3——11自然段)(完成板书:引起
回忆、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三、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品读“多好啊”,体会心理活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全班交流:
(1)第一次:第2自然段:
说话的人是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叹,引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指导学生朗读“多好啊!”,读出赞叹的感觉)
(2)第二次:第4自然段:
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着书上的一幅插图时说的,联系上下文可知道当时是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有见过电灯,作者和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插图上那个在灯下看书的孩子非常羡慕……
想象当时他的心情,再读“多好啊!”,读出羡慕,渴望的语气。

(3)第三次:第7自然段:
说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联系刚才的“沉思”,从他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什么?(他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孩子们将来都能在灯下读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 抓住“憧憬”,再读“多好啊!”读出满怀憧憬的语气。

谁说的 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好 啊
啊 游人 清明的 一晚上 天安门广场 千万盏灯 人民幸福的生活 郝副营长 战斗前 交通沟
破旧的书上,孩子在灯下读书的画面 感叹这样的生活真美好 郝副
营长 战斗前 交通沟 漆黑的夜空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正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能够幸福的在灯光下读书的日子,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郝副营长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8——11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说一说,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什么呢?
(二)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1、同桌合作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灯光”,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汇报: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②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③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④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⑤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三)感悟灯光的深刻含义
“灯光”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课文以“灯光”为线索,突出文章的中心,进一步赞扬了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甘愿牺牲的献身精神。

表达对郝副营长的深深怀念之情。

四、作业布置,拓展写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板书设计:灯光
引起回忆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英勇献身
珍惜幸福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