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常用小律动、儿歌教学设计
儿歌律动舞早教教案中班

儿歌律动舞早教教案中班在中班幼儿教育中,儿歌律动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儿歌律动舞,幼儿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适合中班幼儿的儿歌律动舞早教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教案一,《小星星》。
1. 目标,通过学习《小星星》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星星的形状和颜色,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a. 介绍儿歌《小星星》,让幼儿听一遍。
b. 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跟着一起做动作,比如用手指比划星星的形状,做出星星的动作。
c. 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模仿星星的运动轨迹。
3. 教学活动:a. 听儿歌《小星星》,让幼儿跟着音乐摆动身体。
b. 用彩色纸板剪出星星的形状,让幼儿进行涂色和拼贴,加深对星星形状和颜色的认识。
c. 制作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
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音乐的反应和动作的协调程度。
二、教案二,《小兔子乖乖》。
1. 目标,通过学习《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a. 介绍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幼儿听一遍。
b. 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跟着一起做动作,比如模仿小兔子的跳跃动作。
c. 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模仿小兔子的动作。
3. 教学活动:a. 听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出小兔子的动作。
b. 制作简单的兔子面具,让幼儿戴上面具进行角色扮演。
c.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兔子的舞蹈表演。
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音乐的反应和动作的协调程度,以及角色扮演的表现。
三、教案三,《小鸭子》。
1. 目标,通过学习《小鸭子》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2. 教学内容:a. 介绍儿歌《小鸭子》,让幼儿听一遍。
儿歌律动 幼儿园教案

儿歌律动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发展幼儿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通过拍打手指、跺脚等身体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通过学唱儿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4.促进幼儿的社交与情感发展。
教学内容与过程
内容
1.儿歌:《小兔乖乖》、《蜗牛与黄鹂鸟》等几首常见的儿歌。
2.身体节奏:手拍、足踏、同时进行手拍加足踏等简单的身体提醒游戏。
3.歌曲编排:将儿歌的旋律和歌词进行编排,让幼儿学唱。
过程
1.关注幼儿是否喜欢音乐,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体节奏。
2.先用简单的身体提醒游戏让幼儿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身体节奏感。
3.教唱每个儿歌歌曲,注意让幼儿重复唱,理解歌词。
4.打击乐器,配合儿歌歌曲学唱。
教具准备
1.儿歌CD。
2.颜色鲜艳的手拍板、足踏垫或者其他身体提醒游戏道具。
3.打击乐器。
适用年龄
该教案适用于3-6岁的幼儿园学生。
总结
这个教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和儿歌学习,以发展他们的感官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节奏感,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述能力。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到您。
小班简单律动歌曲简单教案

小班简单律动歌曲简单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唱出歌曲《小星星》的歌词。
2. 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3. 能够理解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培养孩子的音乐感。
二、教学重点。
1. 歌曲的歌词学习。
2. 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培养。
三、教学准备。
1. 歌曲《小星星》的音乐文件。
2. 教学用的音响设备。
3. 教学用的简单舞蹈动作。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歌曲《小星星》。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坐在教室里,老师突然说,“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一首歌曲,这首歌叫做《小星星》,你们知道小星星在哪里吗?”孩子们纷纷用手指指向天花板,表示小星星在天上。
老师接着说,“对呀,小星星就在天上,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给小星星听。
”。
2. 学习歌曲的歌词。
老师播放《小星星》的音乐文件,让孩子们先听一遍。
然后,老师带领孩子们一句一句地学习歌曲的歌词,重复几遍直到孩子们能够跟着唱。
3. 学习简单舞蹈动作。
老师带领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比如手指做圆圈表示小星星,或者跟着音乐的律动做一些简单的摇摆动作。
4. 练习和巩固。
老师反复播放歌曲,让孩子们跟着唱歌和做舞蹈动作,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学会了一首简单的歌曲《小星星》,并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同时,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跟上教学的步伐,取得进步。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音乐律动小儿歌教案

幼儿园音乐律动小儿歌教案教案标题:《欢乐律动,唱响童年》- 幼儿园音乐律动小儿歌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通过音乐律动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3. 学习并掌握一些经典的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唱出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活动。
3. 通过律动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选取适合幼儿的儿歌,如《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
2. 播放器、音乐CD或音乐APP。
3. 教具:彩色纸、贴纸、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头、摆手、转圈等,同时播放欢快的音乐。
-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歌曲学唱(10分钟)- 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儿歌,如《小兔子乖乖》。
- 播放该儿歌的音乐,先让幼儿仅听音乐,感受旋律。
- 逐句教唱歌词,带领幼儿一起跟唱,注意语音的准确性和节奏的把握。
3. 律动活动(15分钟)- 选择一首活泼的儿歌,如《小星星》。
- 播放该儿歌的音乐,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如拍手、踩脚、转圈等。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通过肢体表达音乐的感觉。
4. 创作活动(15分钟)-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贴纸和绘画工具。
- 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儿歌内容进行绘画创作,可以画出歌中的人物、动物或场景。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可以辅以简单的口头表达。
5. 温馨结束(5分钟)- 播放柔和的音乐,引导幼儿放松身心,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
-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延伸:1. 针对不同儿歌的教学,可以设计不同的律动活动,如《小星星》中的星星跳、《小兔子乖乖》中的兔子蹦等。
2. 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参与教学,共同与幼儿唱歌、跳舞,增强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
幼儿音乐律动童谣教案

幼儿音乐律动童谣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通过律动童谣的教学,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手能力。
3.通过童谣的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童谣的教学和律动配合。
难点,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多种童谣歌曲。
2.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3.准备简单的乐器,如小鼓、小铃铛等。
4.准备教学道具,如卡通图片、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活动时间约5分钟。
2. 引入童谣。
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童谣歌曲,可以先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歌曲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3. 听音乐。
老师播放童谣歌曲,让幼儿仔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4. 学习歌词。
老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学习童谣的歌词,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唱。
5. 律动配合。
老师根据歌曲的节奏,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动作,如拍手、跺脚、摇头等,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
6. 乐器伴奏。
老师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让幼儿自由选择,用乐器伴奏歌曲,增加音乐的趣味性。
7. 创编动作。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自己创编一些动作,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
8. 角色扮演。
老师可以让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表现力。
9. 游戏互动。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童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10. 总结。
老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自由发表感想,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2.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3.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现能力?4. 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六、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音乐老师来学校,给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2. 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一些音乐律动比赛或表演,增加幼儿的舞台经验和自信心。
儿歌律动小班儿歌教案

儿歌律动小班儿歌教案教案标题:儿歌律动小班儿歌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语言发展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演唱儿歌。
2. 跟随儿歌的节奏进行舞蹈和动作表演。
3. 通过儿歌学习和巩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儿歌音乐录音或乐谱。
2. 舞蹈和动作表演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3. 幼儿绘本或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音乐氛围,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音乐。
2.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自由舞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正式教学:3. 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儿歌,如《小星星》。
4. 通过播放儿歌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并指导幼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5. 引导幼儿模仿儿歌中的动作,如伸手指向天空、转身等。
6.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编排动作表演。
7.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观看并鼓励。
巩固拓展:8. 引导幼儿回顾学习的儿歌,鼓励他们自己唱出儿歌的歌词和动作。
9. 分发绘本或图片资料,让幼儿自由欣赏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并尝试自己编排动作表演。
10. 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所学儿歌和动作表演,增强家园合作。
评估反馈:11. 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12.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记录他们在儿歌学习和动作表演方面的进步和困难,并与家长交流。
教学延伸:1. 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其他儿歌,扩大他们的音乐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儿歌,并进行动作表演。
3. 定期组织儿歌比赛或音乐会,让幼儿展示所学儿歌和动作表演。
教学提示: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创设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学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过度活动或不安全的动作。
4.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儿歌律动小班幼儿教案及反思

儿歌律动小班幼儿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儿歌律动小班幼儿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通过儿歌律动提高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3. 促进幼儿的社交互动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的儿歌音乐。
2. 幼儿喜欢的玩具或道具,如彩色球、羽毛球拍等。
3. 教室内的安全环境。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欢快地唱一首熟悉的儿歌,如《小星星》或《拔萝卜》。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如挥舞双手或跳跃。
2. 介绍今天的主题:儿歌律动。
解释儿歌律动的概念,告诉幼儿我们将通过唱歌和做动作来锻炼我们的听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主体活动:1. 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如《小兔子乖乖》。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如拍手、踢腿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用手势示范动作,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2. 进行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编排动作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道具或玩具,让幼儿在表演中使用,增加趣味性。
3. 鼓励幼儿进行互动和合作,可以让他们在表演中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如主唱、舞蹈者等。
同时,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其他小组的表演。
结束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对儿歌律动的理解和体验。
2. 播放一首慢节奏的儿歌,如《小燕子》。
引导幼儿放松身心,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缓慢的动作,如摇摆身体或伸展四肢。
3. 表扬幼儿的参与和努力,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唱儿歌、跳舞和做动作。
教案反思:本次教案设计在活动引入上采用了唱儿歌的方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主体活动中,通过分组表演儿歌,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互动能力。
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和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动作。
然而,教师在结束活动环节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如让幼儿自己选择一首儿歌并进行表演,以增加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简短儿歌律动教案大全

简短儿歌律动教案大全教案标题:简短儿歌律动教案大全教学目标:1. 通过简短儿歌的律动教学,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大肌肉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器材:音响设备,音乐CD或MP3文件。
2. 教具:彩色图片卡片,动作示范视频。
3. 其他:幼儿喜爱的简短儿歌。
教学步骤:课堂导入:1. 创设愉快的音乐氛围,播放快节奏的儿歌音乐;2. 邀请幼儿一起跳跃、扭动、拍手等,进行热身活动;3.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儿歌,鼓励他们分享和表达理由。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儿歌的背景和歌词,并进行示范;2. 播放儿歌音乐,全班一起跟随音乐进行整齐有序的律动;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动作模仿,例如:扭动、跳跃、拍手等;4.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为几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首儿歌,要求小组合作进行律动表演;5. 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每个小组的表演,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课堂小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幼儿玩耍时也可通过律动配合儿歌;2. 鼓励幼儿在家继续练习并和家人分享所学;3. 引导幼儿进行简短的自我评价,鼓励积极表达。
拓展活动:1. 设计练习舞蹈动作的小游戏。
2. 邀请幼儿自己编创简短的儿歌,进行小小课堂演出。
教学反思:1. 针对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简短有趣的儿歌,保持教学活动的活跃性。
2. 注重节奏感的培养,教师要充分示范,并鼓励幼儿跟随音乐创造自己的律动。
3. 引导幼儿合作和互相关爱,激发幼儿团队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以上是一份简短儿歌律动教案大全,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在音乐律动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师常用小律动、儿歌教学设计Kindergarten teachers often use small rhythm s and nursery rhymes teaching design
幼儿园教师常用小律动、儿歌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幼儿园常用小律动
1、《保护小手》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摇头),爸爸,妈妈都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2、《小小手》
拍拍小手点点头,拍拍小手掐掐腰,我把小手举起来,我们大家做好了。
.《请你像我这样做》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
3、《拇指歌》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嘟嘟嘟。
二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唰唰唰。
三中指是哥哥,哥哥拍皮球,啪啪啪。
无名指是姐姐,姐姐爱跳舞,啦啦啦。
小小指头就是我,我来敲小鼓。
咚咚咚。
4、《伸手》
一一二二伸伸手,三三四四点点头,xx六六弯弯腰,七七八八扭一扭,九九零零踏踏脚,拍腿拍手又动口。
嗒嗒嗒。
5、《数字歌》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6、《手指操》
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
三根手指头呀,三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花猫。
四根手指头呀,四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螃蟹爬。
五根手指头呀,五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大老虎。
六根手指头呀,六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黄牛。
七根手指头呀,七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老鼠。
八根手指头呀,八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手枪。
九根手指头呀,九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钩子。
十根手指头呀,十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剪刀。
幼儿教师必读
2..我们都是机器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4.请把小手放背后--------我把小手放背后
5.请坐好-----我坐好
幼儿排队时用:
小小手——摆摆动;小小脚——踏起来;小胸脯——挺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水萝卜,水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好孩子,好孩子,顶瓜瓜.坏孩子,坏孩子,就是他....(这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提其他的小朋友,效果非常好)
抓住,放开,小手拍一拍. 抓住,放开,小脑袋拍一拍. 抓住,放开,小脸蛋拍一拍.
抓住,放开,小小肩膀拍一拍. 抓住,放开,大西瓜拍一拍. 抓住,放开,屁股蛋蛋拍一拍.
抓住,放开,藏到后面不出来.
1、2拍拍手, 3、4点点头,5、6伸伸手, 7、8不讲话,9、10快坐好。
师:4 5 7 幼儿:我休息. (孩子们说完趴桌子上休息了)师:7 8 9 幼儿:我闭口.
谁安静,我安静。
谁听话,我听话。
眼睛向前看,嘴巴闭起来,(我们要上课了)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幼:我就跟你这样做(拍手)师:请你跟我这样做(跺脚)幼:我就跟你这样做(跺脚)
教师可随意变换动作,此游戏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灵活性
手指儿歌:
1.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两个食指,变公鸡,斗斗斗;
两个小指,钩一钩,做朋友;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2.、
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右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双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右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双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用手把小脚挡住)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藏起来,变变变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猫,喵喵喵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狗,汪汪汪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猪,噜噜噜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鸡,唧唧叽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鸭,呷呷呷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青蛙,呱呱呱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兔,嘣嘣跳
师:我的小手拍一拍幼: 拍拍拍拍拍
师:我的小手勾一勾幼: 勾勾勾勾勾
师:我的小手弹一弹幼: 弹弹弹弹弹
师:我的小手捏一捏幼: 捏捏捏捏捏
师:我的小手握一握幼: 握握握握握
师:握的小手放放好幼: 我的小手不见了(放后面或放腿上)
5.
两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金孔雀呀
四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大花猫呀
五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蝴蝶飞呀
六根小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黄牛呀
七根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老鼠呀
八根小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手枪呀
九根小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挂钩呀
十根小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十字架呀
走路训练:
一二三、小脚抬起来;小手摆起来,一二三.
闭上眼睛找一找,这里有没有?转过身去找一找、后面有没有.
拍手歌:
(1)
谁的小手拍的响——我的小手拍的响
谁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
谁的小手藏的好——我的小手藏的好
谁的小嘴闭的紧——我的小嘴闭的紧
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
坐坐好:
教师弹琴:135 — 531—幼儿唱:老师我们坐好了。
(xxxxxxx)
教师弹:1351(高音 1 ),幼儿起立。
教师弹:1531(低音 1 ),幼儿坐下。
教师弹:135 135 135 135 135 幼儿寻找自己的位子坐好。
幼儿排队时用:
小腰——挺直,小手——背后,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闭上。
师:12 幼:334 类推
"34 556 56 778 78 9910集中注意力:
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了!伸出你的小手上拍拍,伸出你的小手下拍拍,
向前伸出小手转一转,小手放呀放放好!
课前让孩子安静:
师:1.2(教师拍铃鼓,幼儿拍手,并对话)幼:1.2.3.(可重复几次,等到幼儿安静下来)
师:手放
下
幼:坐坐好
做操:用来做操前的整队,边念儿歌边踏步,那样的气氛很好的
师:手摆动幼:脚提起(教师也可反问:脚提起,孩子就答。
手摆动)
师:谁最神气幼:我最神气
师:立正幼:一二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1、2拍拍手,3、4点点头,5、6伸伸手,7、8不讲话,9、10快坐好。
安静:
师;1 2 3 幼儿;我做端. 师;7 8 9 幼儿;我闭口. 师;4 5 7 幼儿;我休息关于吃饭的儿歌:
大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来扮个大老虎,啊呜!啊呜!全吃光!
关于午睡的儿歌:
小手拍拍放枕边,身体转向右侧卧,风不吹,树不摇,幼儿园里静悄悄,我是一个乖宝宝,规规矩矩睡午觉.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