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2至2023年高二下半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完整版(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

2022至2023年高二下半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完整版(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

选择题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界线为著名的胡焕庸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自然原因是A. 东南部能源丰富B. 东南部技术先进C. 西北土壤贫瘠、降水少D. 西北部临国多,多战争【2】下列措施能提高西部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 大规模开荒种地B. 营造防护林,恢复生态环境C. 大规模迁入人口D. 大力发展种植业【答案】【1】C【2】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西北部地区人口少;东南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西北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少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C正确。

【2】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合大规模开荒种地,大力发展种植业,人口容量有限,不适合大规模迁入人口,应营造防护林,恢复生态环境能提高西部环境人口容量,B正确。

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选择题2019年春节乡村游大旺,让当地的民宿和酒店相当抢手。

位于广东从化的一家网红民宿,从大年三十到年初五都处于满房状态。

有游客在朋友圈里晒图并写道:“民宿旁边就有一个一百多亩的油菜花田,每天我们就追着蝴蝶、蜜蜂奔跑,沐浴着从化纯净的阳光雨露,呼吸清新的空气,这个春节,真的如花般优雅滋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游游客主要来自A. 城市居民B. 外国友人C. 当地农民D. 大学生【2】从旅游资源特色角度看,乡村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A. 城市居民收入高B. 国家政策影响C. 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差别大D. 交通便利【3】下列项目最适合作为乡村游项目的是①农耕文化展示②风俗表演③明星演唱会④农事体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我国有很多乡村游项目,游客在选择旅游地时,可能着重参考A. 网上简介B. 亲朋介绍C. 景点优惠力度D. 当地交通【答案】【1】A【2】C【3】C【4】B【解析】本题考查乡村游。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淮北市某校初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淮北市某校初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1-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某校初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默写)1. 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5)《观沧海》一诗中,写风助水威,展现大海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两篇文章的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营救”的意思。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4)请结合原著完成下面的题目。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5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鲁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5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训练含解析鲁教版

第5讲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一、选择题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不同高度气温的日变化。

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判断( )A.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C.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逐渐升高D.大气辐射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2.假如该地处于荒漠当中,则该地可能位于( )A.西西伯利亚B.柴达木盆地C.撒哈拉沙漠D.北美五大湖3.该地区9 m和34 m高度的气温白天相差不大,这说明( )A.对流是热量传递的重要方式B.夜间空气运动趋于活跃C.地面热容量大致使气温接近D.空气湿度大,热量散失慢解析:第1题,通过图示观察,地面气温在白天时间段比9 m气温高得多,而9 m气温在白天时间段又比34 m气温高,说明距离地面越近气温越高,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地面的气温较高,达60 ℃,且昼夜温差大,选项中符合这一特点要求的只有撒哈拉沙漠。

第3题,白天地面气温很高,导致地面附近空气的对流加强,因此近地面附近不同高度的热量得以交换,从而使温度趋于接近;夜间由于逆温层的出现,空气运动较为稳定;地面热容量小,所以近地面气温的变幅大;根据图示气温的变化无法判断空气湿度的大小。

答案:1.A 2.C 3.A(2021·泰安模拟)下图是我国汉江流域某地大气温度与相邻河水温度1月、7月日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4~5题。

4.人们利用气温与水温的差异为生活服务,就理论上而言,利用效果最好的是( ) A.冬季利用河水供暖B.冬季利用河水制冷C.夏季利用河水供暖D.夏季利用河水降暑5.该地区大雾天气多,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雾最常出现在( )A.夏季的白天B.冬季的夜晚C.夏季的夜晚D.冬季的白天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1月河水温度最高为7 ℃左右,比同时期大气温度高,但相差不大,仍属于较低温度,无法用来供暖,更不能用于制冷,A、B错误;7月河水温度相对较低,可以用来降暑,D正确;7月该区域气温在25 ℃以上,不需要供暖,且河水温度较气温低,C错误。

《洱海》阅读附答案

《洱海》阅读附答案

《洱海》阅读附答案洱海云南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这是人们对大理自然风光最为集中的概括。

苍山洱海是大理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的代表。

在横列如屏的苍山脚下,荡漾着风光明媚的洱海。

洱海是一个高原湖泊,古称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等,位于大理县城东约2千米,因形似人耳、风浪大如海而得名。

其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为3~9千米,平均水深接近12米。

洱海形成于约12000年前。

当时,在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

洱海地区是南北气流辐射的地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15℃~16℃,所以湖水从不结冰。

洱海地区因受沿横断山脉北上的孟加拉湾海洋风的侵袭,下关、大理一带经常刮风,所以湖面多浪,一遇大风,波涛汹涌。

洱海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岛屿、岩穴、湖沼、沙洲各具风采,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其中尤以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为寻幽览胜的最佳去处。

金梭岛是洱海中最大的岛屿,长约2千米,中部略低而窄,是个良好的避风港湾。

赤文岛是一座群鸟栖息的小岛。

洱海湖水碧绿,波光粼粼,与西岸苍山积雪相辉映,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大理风光画,故有“银苍玉洱”之誉。

洱海盆地“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享誉中外,这四大奇景系指: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

每逢农历十七至二十日,洱海中稍缺的月亮倒影,与苍山雪峰在海中的倒影交叠,仍似满月,这就是“洱海月”。

相传,月宫里的七公主思慕人间美景,来到洱海,爱上青年渔民段岸黑,结成连理。

七公主为帮洱海渔民多打鱼,把自己从月宫带来的宝镜沉入洱海,照见海中的鱼群。

从此,鱼打得多了,渔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后来,宝镜变成了月亮,永远在洱海中放射着光芒。

洱海的鱼类资源丰富,常见的有鲫鱼、鲤鱼和细鳞鱼等,年水产量约为100万千克。

洱海中有种体形瘦长、鳞细肉嫩、味美可口的弓鱼,在当地有“鱼魁”之称,但资源已遭严重破坏,目前无产量可言。

美丽的湖阅读参考答案

美丽的湖阅读参考答案

美丽的湖阅读参考答案美丽的湖湖泊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份宝藏,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湖泊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其宁静的水面上,还体现在其周围的山峦和植被上。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它们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首先,让我们来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洱海。

洱海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之一。

它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湖泊周围被苍山环抱,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

湖泊清澈见底,湖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时是湛蓝的,有时是碧绿的。

湖边的村庄和田园风光也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丽。

接下来,我们来到位于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那里有着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非洲最大的湖泊。

湖泊周围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广袤的草原,这里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湖泊的水域广阔,湖面上波光粼粼,湖边的沙滩和岛屿更是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

再来看看位于北美洲的五大湖之一——苏必利尔湖。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上。

湖泊周围是壮丽的山脉和绿色的森林,湖面上波涛汹涌,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湖边的小镇和度假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而湖泊中的岛屿更是一片宁静的天堂。

最后,我们来到位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日内瓦湖。

日内瓦湖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于瑞士和法国的边界上。

湖泊周围是雄伟的山峦和宜人的小镇,湖面上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湖边的花园和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湖中的游船更是观赏湖泊美景的最佳选择。

美丽的湖泊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回忆。

人们可以在湖边散步、钓鱼、划船,或者在湖中游泳、冲浪、滑水。

湖泊也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它们为周围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

湖泊的保护和管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它们永远保持着美丽和纯净。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湖泊给人们带来了一份宁静和放松。

在湖边,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洱海节选阅读理解三年级

洱海节选阅读理解三年级

关于洱海的阅读理解,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
洱海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美丽湖泊,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原湖泊。

它位于大理市境内,是白族地区的代表景点之一。

洱海周围有苍山、古城、喜洲等著名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阅读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洱海是哪个省份的湖泊?
2. 洱海是什么类型的湖泊?
3. 洱海周围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4. 洱海对游客的吸引力是什么?
5. 你认为洱海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
1. 洱海是云南省的湖泊。

2. 洱海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原湖泊。

3. 洱海周围有苍山、古城、喜洲等著名景点。

4. 洱海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于它的美丽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周围的著名景点。

5. 我认为洱海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美丽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洱海周围有苍山、古城、喜洲等著名景点,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

同时,洱海也是白族地区的代表景点之一,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短文阅读。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软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zài zǎi)许多新鲜的花(辫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字或词语,打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陈旧——(______)3.联系课文内容,我知道“走月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4.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景物。

5.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2自然段连用了几个“照亮了”,说说这样表达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清风明月秋月春花花好月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条小面包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

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唤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

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

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现代文阅读】《洱海》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洱海》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洱海》阅读附答案洱海(1)云南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这是人们对大理自然风光最为集中的概括。

苍山洱海是大理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的代表。

在横列如屏的苍山脚下,荡漾着风光明媚的洱海。

(2)洱海就是一个高原湖泊,古称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等,坐落于大理县城东约2千米,因形如人耳、风浪小例如海而闻名。

其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阔为3~9千米,平均值水深吻合12米。

(3)洱海形成于约12000前。

当时,在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

(4)洱海地区就是南北气流电磁辐射的地带,气候温暖,平均气温为15℃~16℃,所以湖水从不结冰。

洱海地区因受到沿横断山脉北上的孟加拉湾海洋风的侵扰,浦口、大理一带经常刮风,所以湖面多浪,一突遇大风,波涛汹涌。

(5)洱海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岛屿、岩穴、湖沼、沙洲各具风采,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其中尤以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为寻幽览胜的最佳去处。

金梭岛是洱海中最大的岛屿,长约2千米,中部略低而窄,是个良好的避风港湾。

赤文岛是一座群鸟栖息的小岛。

(6)洱海湖水碧绿,波光粼粼,与西岸苍山积雪二者交相辉映,形成一幅清爽明丽的大理风光画,故存有“银苍玉洱”之誉。

洱海盆地“风、花掉、雪、月”四大奇景享誉中外,这四大奇景系指:浦口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

适逢农历十七至二十日,洱海中稍失的月亮倒影,与苍山雪峰在海中的倒影交错,仍似满月,这就是“洱海月”。

据说,月宫里的七公主忧愁人间美景,走进洱海,凤凰于飞青渔民段岸黑,结为结为夫妇。

七公主为帮忙洱海渔民多捕鱼,把自己从月宫增添的宝镜坠入洱海,看破海中的鱼群。

从此,鱼踢得多了,渔民都过著了好日子。

后来,宝镜变为了月亮,永远在洱海中放射治疗着光芒。

(7)洱海的鱼类资源丰富,常见的有鲫鱼、鲤鱼和细鳞鱼等,水产量约为100万千克。

洱海中有种体形瘦长、鳞细肉嫩、味美可口的弓鱼,在当地有“鱼魁”之称,但资源已遭严重破坏,目前无产量可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洱海》阅读答案
《洱海》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洱海》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⑴云南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这是人们对大理自然风光最为集中的概括。

苍山洱海是大理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的代表。

在横列如屏的苍山脚下,荡漾着风光明媚的洱海。

⑵洱海是一个高原湖泊,古称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等,位于大理县城东约2千米,因形似人耳、风浪大如海而得名。

其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为3~9千米,平均水深接近12米。

⑶洱海形成于约12000年前。

当时,在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

⑷洱海地区是南北气流辐合的地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15℃~16℃,所以湖水从不结冰。

洱海地区因受沿横断山脉北上的孟加拉湾海洋风的侵袭,下关、大理一带经常刮风,所以湖面多浪,一遇大风,波涛汹涌。

⑸洱海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岛屿、岩穴、湖沼、沙洲各具风采,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其中尤以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为寻幽览胜的最佳去处。

金梭岛是洱海中最大的岛屿,长约2千米,中部略低而窄,是个良好的避风港湾。

赤文岛是一座群鸟栖息的小岛。

⑹洱海湖水碧绿,波光粼粼,与西岸苍山积雪相辉映,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大理风光画,故有银苍玉洱之誉。

洱海盆地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享誉中外,这四大奇景系指: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

每逢农历十七至二十日,洱海中稍缺的月亮倒影,与苍山雪峰在海中的倒影交叠,仍似满月,这就是洱海月。

相传,月宫里的七公主思慕人间美景,来到洱海,爱上青年渔民段岸黑,结成连理。

七公主为帮洱海渔民多打鱼,把自己从月宫带来的宝镜沉入洱海,照见海中的鱼群。

从此,鱼打得多了,渔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后来,宝镜变成了月亮,永远在洱海中放射着光芒。

⑺洱海的鱼类资源丰富,常见的有鲫鱼、鲤鱼和细鳞鱼等,年水产量约为100万千克。

洱海中有种体形瘦长、鳞细肉嫩、味美可口的弓鱼,在当地有鱼魁之称,但资源已遭严重破坏,目前无产量可言。

⑻洱海不止是风光旅游胜地,也是白族祖先的发祥地。

迄今为止,在洱海及其周围的山坡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址共达30多处。

环湖而居的白族土著先民被称为西洱河蛮,难怪人们都把洱海称为白族的摇篮。

阅读题:
1.阅读选文,理清思路,请概括⑵~⑻段的内容,按照示例依次填入A、B、C处。

洱海的位置及得名 A B 洱海的自然风光 C 洱海的文明史
2.请说说选文第⑹段引用传说的作用。

3.选出下列表述中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按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运用列数字、作诠释、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生动。

B.约12000年前,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

C.古人将洱海的岛屿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金梭岛。

D.洱海是白族祖先的发祥地,所以人们把洱海称为白族的摇篮。

4.清晨和傍晚,群鸟栖息的赤文岛,是一幅极美的图画。

请你发挥想像,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赤文岛清晨或者傍晚群鸟活动的景象。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
5.请阅读以下材料,探究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①洱海盆地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享誉中外。

②大理白族少女的头饰漂亮别致,人们将她们头饰左侧的白穗称为风,把头饰顶部的白绒寓为雪,整个头饰形如满月,镶边上绣着鲜艳的花朵。

③纳西族妇女勤劳、能干。

她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在她们的服饰上有着形似星月的装饰物,意为披星戴月。

④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参考答案:
洱海的形成原因;B洱海的气候特点;C洱海的鱼类资源
2.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洱海月的特点; 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③给四大奇景中的洱海月增添了美感和神奇色彩。

(答对两点即可)
4.开放性题目。

5.①民族服饰的特点往往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自然风光; ②民族文化的内涵往往具有特定的地域色彩; ③艺术源于生活。

《洱海》阅读答案与原文,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洱海》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