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饮料配方设计概论
运动饮料配方

自配营养冲剂:到商店买酸梅晶、果珍、柠檬茶都可以,主要是调节口味,多维葡萄糖,补液盐没有用一般食盐代替。
酸梅精:多维葡萄糖:食盐按5:5:1比例配置,装入干燥的瓶子中,带上。
自配营养液:买上两瓶农夫山泉(瓶口是运动型的)按6%的比例,配上自配营养冲剂,摇匀,带上。
能量棒:选择易吸收,口感好,易携带的雀巢威化奶油饼干,在超市里17元左右可以买32快儿,带上8块儿。
火腿肠:选择双烩火腿肠,因为它口感好,带上5根儿。
所以我大胆自配两瓶功能饮料:盐+红糖。
用了两个农夫山泉的瓶子,各1.5升。
每瓶加了大约1瓶盖半的红糖半盖的盐。
日常羽毛球运动补水饮料配方之我见原料:纯净水,蜂蜜,食盐,葡萄糖(含维生素a,c和钙)。
选择理由:1.蜂蜜:除含20%的水分外,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其中42%葡萄糖、35%果糖、2%蔗糖),12种矿物质、10种维生素、16种酸类等多种营养物质外,有助于提高口感,符合多种糖源复配的要求,同时提供可靠的营养物质。
2.葡萄糖(含维生素a,c和钙),食用型,超市即可购买。
用于增加CHO,提高血糖指数。
调节渗透压,有利于吸收。
(我买的4.8元,500g)3.食盐,补充电解质钠(Na),氯(Cl),调节渗透压。
根据等渗饮料的常见配方和生理盐水的配方,给出家庭羽毛球运动补水饮料配方:纯净水1000ml,食盐:9g,葡萄糖:40g,蜂蜜:30-50g。
劳动或运动量大者每小时可出汗达1.5*甚至可出汗达6-10升以上。
出汗多一定要补充诸如运动饮料、天然矿泉水、盐汽水、盐柠檬水、盐茶或自配含盐0.1%-0.2%的开水等。
补充时主张以少量多次饮为宜。
运动饮料配方设计概论前言运动饮料的定义——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并能提高运动能力的软饮料。
(见GB 15266-1994)1 运动中人体生理变化体育运动或劳动中,人体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应激状态下;身体或生理各部位均积极响应以维持或平衡“运动”的需要。
运动饮料的配制

配制饮料找几只空矿泉水瓶,按每100毫升水中放6%-7%的糖(最好选用添加了维生素的葡萄糖,超市有售),1%-2%的盐,感觉微甜或微咸就可以了。
既经济又有效,建议大家试一试。
什么时间喝也有学问:专家告诉我们科学补液的方式是运动前、中、后都补。
如果您是做一个小时的运动,一般要在运动前1-2个小时,补充500毫升的运动饮料,运动的过程当中呢,每隔15-20分钟,补充120-240毫升,运动结束2个小时内,还应该补充500毫升的运动饮料。
氨基酸运动饮料本制品味道浓厚,风味好,在体内吸收后,氨基酸直接在血液中运行送到各个器官,供给肌肉的需要,提高肌肉运动的机能。
配方一1、配方:支链氨基酸20克、柠檬酸1克、水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10克、砂糖100克、蛋黄卵磷脂8克、钠酪蛋白10~60克。
2.制法:将上述物料混合后,用纯水制成1升溶液,在121℃下于蒸馏缸中杀菌4分钟,即可装瓶。
配方二1.配方:砂糖50克、支链氨基酸10克、大豆卵磷脂8克、维生素和矿物质10克、钠酪蛋白35克、纯水适量、柠檬酸少许。
2.制法:将上述物料混合,用纯水配成1升溶液,加入柠檬酸调整pH值至6.4~7.0,置于121℃蒸馏缸中杀菌4分钟,装瓶即可,所得饮料酸甜可口。
三.自行车是一项较剧烈的运动,骑一、两个小时通常会大汗淋漓。
汗液中98%至99%是水,其余主要为钾、钠、钙、镁等无机盐。
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不仅导致疲劳和体温调节障碍,也会引起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从而导致疲劳和运动能力的下降。
感到疲乏无力的运动员可能缺乏无机盐,且以肌肉细胞中缺乏钾和镁为特征。
研究表明,镁能促进糖原分解,加速能量代谢,提高运动成绩。
缺镁时,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途径产生乳酸,肌肉引起肌酸痛和痉挛。
镁有助于细胞维持有氧氧化,即使在大运动量时,也会减少乳酸产生。
镁是钾进入细胞和钙进出细胞所必须的,补充镁盐能避免大量出汗引起的电解质平衡失调。
另外,镁和钙负责三磷酸腺苷等高能磷酸化物的产生,是肌肉运动所必须的。
运动饮料配方设计概论

运动饮料配方设计概论运动饮料是专为运动人群设计的饮品,具有补充能量、电解质和水分的功能。
合理的运动饮料配方设计能帮助运动员快速恢复体力,提高运动表现。
本文将概述运动饮料配方的关键成分、现有问题及改进方法。
一、运动饮料的配方设计运动饮料的配方应包括以下关键成分:1、水:补充运动员因出汗而损失的水分,维持体液平衡。
2、电解质:包括钠、钾、镁等矿物质,维持血液渗透压,帮助维持运动员体内的水分。
3、碳水化合物:以低聚糖、葡萄糖等为主,为运动员提供能量,促进体力恢复。
4、脂类:以甘油、脂肪酸等为主,提供能量并维持饱腹感。
5、其他: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运动员的营养均衡。
二、现有运动饮料的问题与改进尽管现有的运动饮料已经能够满足运动员的基本需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某些成分可能不利于运动员的消化吸收,或含有过多的添加剂,影响口感。
为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与含量:选择易消化吸收的低聚糖和葡萄糖,确保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减少肠胃不适的风险。
2、适量减少电解质含量:根据运动员的出汗量和水质情况,适当调整电解质含量,以避免因摄入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健康问题。
3、采用天然脂类:选择天然的甘油和脂肪酸来源,降低人工添加剂的含量,提高口感和营养价值。
4、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强化运动饮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三、新型运动饮料产品及市场前景针对现有运动饮料的问题,已有一系列新型运动饮料产品问世。
这些产品不仅注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还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特殊需求进行了专项优化。
例如,一种新型运动饮料“活力焕发”,采用独特配方,专为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的运动员设计。
具体优点如下:1、针对力量训练:含有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为运动员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水分,有助于增强力量和耐力。
2、针对有氧运动:低聚糖含量较高,可有效改善运动员的耐力表现,同时含有适量的电解质,有助于维持水分平衡。
运动饮料之脉动佳得乐红牛成分分析

运动型饮料的成分分析
每一罐红牛为250ml营养成分
➢ 牛磺酸(taurine)125mg
➢ 咖啡因(caffeine)50mg
➢ 赖氨酸
50mg
➢ 肌醇
50mg
➢烟酰胺
10mg
➢ 维生素B6 (vitamin B6)1mg
➢ 维生素B12(vitamin B12)3ug
红牛中含丰富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酰胺和 这些营养物质都属于红牛维生素。
运动型饮料的成分分析
主讲人:刘华巧
饮料的分类
不含酒精饮料
碳酸饮料类 果蔬汁类 蛋白饮料类 包装饮用水类
茶饮料类 咖啡饮料类 植物饮料类 风味饮料类
功能饮料类 固体饮料类 其他饮料
➢ 碳酸类饮料: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和各种不同的香料、 水分、糖浆、色素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气泡式饮 料。像汽水等。
➢ 碳酸饮料: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 物质、 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
碳水化合物…………≥2.5g 热量…………………40-160KJ 维生素C……………25-50mg 烟酰胺(维生素B3)…0.33-1mg 泛酸(维生素B5)………0.2-0.4mg 维生素B6……………0.04-0.12mg 维生素B12…………0.06-0.18μg
总结
➢ 从能量方面来看红牛233.0KJ>>佳得乐102KJ及 脉 动40-160KJ
① 维生素B6: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在体内被磷酸化为辅 酶形式,参与酶类代谢,在糖类代谢中催化肌肉与肝中的 糖原转化,有助于脑和其它组织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② 维生素B12: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在体内转化为各种 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能进红细胞 的形成,并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③
运动饮料参考配方

运动饮料参考配方1.羽毛球运动饮料配方纯净水1000ml,食盐:9g,葡萄糖:40g,蜂蜜:30-50g。
--------------------------------------------------------------------------------2.美国4种运动员饮料配方(1)原料配方1〔一般运动员饮料(克/升饮料)〕:蔗糖55 柠檬酸1.8 氯化钠1.0 低聚糖20 柠檬香精1.0(2)原料配方2(克/升饮料):蔗糖16 低聚糖15 柠檬酸1.8 柠檬香精1.0 氯化钠0.6 氯化钾0.1 磷酸二氢钠0.1 磷酸二氢钾0.1 碳酸氢钠0.1(3)原料配方3〔在气温25℃以上运动的饮料(克/升饮料)〕:蔗糖30 低聚糖10 柠檬酸0.8 柠檬香精1.0 氯化钠0.6 氯化钾0.1 磷酸二氢钠0.1 磷酸二氢钾0.1 碳酸氢钠0.1(4)原料配方4〔在气温零度以下运动的饮料(克/升饮料)〕:蔗糖45 低聚糖105 柠檬酸1.8 柠檬香精1.0 氯化钠0.6 氯化钾0.1 磷酸二氢钠0.1 磷酸二氢钾0.1 碳酸氢钠0.1--------------------------------------------------------------------------------3.清凉运动饮料各成分重量份数以总量100ml溶液计为:氯化钠35mg ,氯化钾6mg ,氯化镁1mg ,L-苏糖酸钙15mg ,薄荷油100mg ,甘油1000mg ,葡萄糖600mg ,绵白糖200mg ,维生素C60mg,食用色素3mg ,余量,水--------------------------------------------------------------------------------4.电解质饮料(1)配方1(加水至1L)葡萄糖20g、氯化钠2.9g、柠檬酸钠2.4g、抗坏血酸0.42g、砂糖20g、氯化钾0.87g、三氯蔗糖0.65g、维生素B210M、mg、柠檬酸9.7g、香精1.4g 磷酸二氢钾3.6g(2)配方2(加水至1L)葡萄糖16g、氯化钠0.35g、柠檬酸钠0.6g、磷酸吡哆醇0.13g 、砂糖24g、氯化钾1.5g、柠檬酸2.2g、硫酸镁0.7g、酸性磷酸钠0.56g、柠檬香精1.2g、磷酸二氢钠2.5g(3)配方3(加水至1L)葡萄糖36g、柠檬酸1.8g、糖精钠0.1g、氯化钠1g、果味香精0.2g,、磷酸二氢钾0.3g、磷酸二氢钠0.4g、抗坏血酸0.3g、苯甲酸钠0.1g(4)配方4(加水至1L)葡萄糖35g、砂糖9g、氯化钠0.55g、柠檬酸2.4g、柠檬酸钾0.3g,、柠檬酸钙0.9g,、抗坏血酸0.2g、苯甲酸钠0.1g、香精0.2g、色素适量--------------------------------------------------------------------------------5.运动途中饮料配方1(加水至1L)葡萄糖50g、氯化钠3.5g、砂糖20g、柠檬酸1g、橘子汁100g配方2(加水至1L)葡萄糖40g、氯化钠3g、砂糖30g、抗坏血酸3g、磷酸钠6g、果汁200g配方3(加水至1L)葡萄糖80g、氯化钠3g、橘子汁250g配方4(加水至1L)葡萄糖70g、氯化钾0.9g、氯化钠3g、柠檬酸0.9g、抗坏血酸3g。
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配料表

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配料表一、前言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是一种专门为运动员设计的饮料,其配方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旨在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力。
本文将介绍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的配料表及其所含的各种成分。
二、配料表以下是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的配料表:1. 水2. 葡萄糖3. 蔗糖4. 柠檬酸5. 钠氯6. 钾氯7. 磷酸二氢钾8. 维生素C9. 维生素B6三、各种成分介绍1. 水:作为主要成分,水在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中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
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之一,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正常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2. 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之一,葡萄糖可以快速地被人体吸收利用,并转化为能量。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需要大量能量来支撑肌肉的运动,因此葡萄糖是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3. 蔗糖:与葡萄糖一样,蔗糖也是一种能量来源。
不同的是,蔗糖需要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才能被利用为能量。
相对于葡萄糖,蔗糖的吸收速度较慢,但其提供的能量持久稳定。
4. 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在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中起到调味作用。
柠檬酸还可以促进人体对其他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5. 钠氯:钠氯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之一。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流失钠氯等电解质物质,因此在体动葡萄糖运动饮料中添加适量的钠氯可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的电解质。
6. 钾氯:钾氯同样是电解质之一,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肌肉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与钠氯不同的是,钾氯对于肌肉收缩和心脏功能的维持更为重要。
7. 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无机盐,可以帮助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快速地产生能量,并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
磷酸二氢钾还可以促进人体对其他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8.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而维生素C可以帮助清除这些自由基,并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9. 维生素B6:维生素B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蛋白质代谢、神经传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饮料设计

我组运动型饮料配方
• 葡萄糖20g、氯化钠2.9g、柠檬酸钠2.4g、 抗坏血酸0.42g、 • 砂糖20g、氯化钾0.87g、三氯蔗糖0.65g、 维生素B210M、mg、 柠檬酸0.7g、香精 1.4g磷酸二氢钾3.6g • 加水定容至1L
我组之优势显现在?
• 针对性突出,较好的专一性 • 工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不高,易上手
饮料定位???(人人喝?)
• 定位于进行运动活动人群,特别是少年、 青年与中年人群
配方针对性(有无国标要求)
• 针对于电解质运动饮料,因进行运动后出 汗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引 起身体乏力,甚至抽筋,导致运动能力下 降等。固本配方针对于电解质的补充。
是冷饮好还是常温饮比较好?
• 饮用时切忌豪饮猛灌,应该分多次少量饮 用。正确的饮用速度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慢 慢喝,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吸收效果。饮 用的温度以接近室温为宜,要想达到降温 解渴的效果,最佳的水温是10℃左右,低 于5℃就会对肠胃和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
软饮料加工技术
电 解 质 运 动 饮 料 制 作
第二组:黄关癸、黄文峰、冯佩仪、黄奕填
什么是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是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
的特点而配制的。它能及时补充水分, 维持体液正常平衡;迅速补充能量, 维持血糖的稳定;及时补充能量;改 善和提高代谢调节能力;改善体温调 节和心血管机能等。因此,运动饮料 不仅解口渴,更解体渴!
特征
一定的糖含量 适量的电解质 低渗透压 无碳酸气、无咖啡因、无酒精
工艺中步骤必要性?
• 工艺流程: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后进行复配 →调整渗透压→脱气→杀菌→无菌灌装→ 存放 • 此工艺流程中调整渗透压是非常必要的, 此为电解质运动饮料,其中加入电解质的 量直接引响其渗透压,太低达不到补充效 果;太高会引起胃肠不适且导致水分不能 被人体吸收。
运动型饮料的配置

运动型饮料怎么配置?主要成分、、、1.热量用于维持人的基础代谢,弥补人因运动喝生活而消耗的能量,因而是不可或缺的。
热能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对健康不利。
热能长期摄入不足,人体处于饥饿状态,体内贮存的糖消耗殆尽,脂肪和蛋白质即被转化为热能,出现一种负氮平衡,人体的肌肉喝内脏萎缩,体重显著减轻,消瘦乏力,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钠、钾:以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等形式出现的电解质,体液成分中有一部分就是电解质。
人体如果缺乏电解质,许多生理机能都会受到影响,人体水分和酸碱度的平衡也会遭到破坏。
电解质中最重要的是钠、钾、氯这三种元素,其次才是镁和钙,它们溶于水后,分解成带电的离子,在体内庞大的网络中起到“通信兵”的作用。
利用导电的功能使心脏跳动,肌肉产生力量,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位,氯还是胃酸的成分之一,有足够的胃酸才能保证消化的正常进行,并且有助于消灭事物中的有害细菌。
而镁和钾都能有效维持心脏的规律跳动,稳定血压,与心脏健康紧密相关。
热量热量用于维持人的基础代谢,弥补人因运动喝生活而消耗的能量,因而是不可或缺的。
热能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对健康不利。
热能长期摄入不足,人体处于饥饿状态,体内贮存的糖消耗殆尽,脂肪和蛋白质即被转化为热能,出现一种负氮平衡,人体的肌肉喝内脏萎缩,体重显著减轻,消瘦乏力,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钠、钾:以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等形式出现的电解质,体液成分中有一部分就是电解质。
人体如果缺乏电解质,许多生理机能都会受到影响,人体水分和酸碱度的平衡也会遭到破坏。
电解质中最重要的是钠、钾、氯这三种元素,其次才是镁和钙,它们溶于水后,分解成带电的离子,在体内庞大的网络中起到“通信兵”的作用。
利用导电的功能使心脏跳动,肌肉产生力量,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位,氯还是胃酸的成分之一,有足够的胃酸才能保证消化的正常进行,并且有助于消灭事物中的有害细菌。
而镁和钾都能有效维持心脏的规律跳动,稳定血压,与心脏健康紧密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饮料配方设计概论前言运动饮料的定义——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并能提高运动能力的软饮料。
(见GB 15266-1994)1 运动中人体生理变化体育运动或劳动中,人体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应激状态下;身体或生理各部位均积极响应以维持或平衡“运动”的需要。
运动中人体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分损失水在人体内不仅是一种营养素,它还起着体温调节的作用。
体育运动时热负荷(heat burden)急剧增加,通过水分散发有利于热量的释放,从而维持人体环境的平衡;但过多的水分损失很容易造成体内的水不足/脱水(dehydration),并导致运动能力(exercise performance)的降低。
表1 不同程度水分损失对人体的影响[1]1.2 电解质损失人体体液含有一些电解质(electrolyte)成分,它们多和有机分子结合分布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并在人体生理中起着一定作用(如表2)。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成分可能有所不同,但含有这些电解质的水分的分布却保持相对稳[10]。
细胞膜两侧液体的渗透性维持着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
表2 电解质功能成分表体育运动或劳动中,太多的水分(1-2L/h)和电解质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流失,造成体液电解质的失衡;影响人体所有依赖这些电解质的功能性活动。
表3 人体体液和汗液中电解质组成1.3 糖原损耗及血糖下降糖是人体运动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体内主要以糖原的形式贮存。
一个70kg体重的人,肌糖原约350g,肝糖原约80g。
血液循环中所含糖为血糖,它是转运中的能源物质,总量约20g。
运动时糖供能的水平比安静时增加20倍以上。
长时间运动时肌肉不仅消耗糖原,同时还大量摄取血糖。
当血糖摄取速度大于糖原分解速度时,会引起血糖水平下降。
剧烈运动至衰竭时,肌糖原可下降至安静水平的25%,肝糖原和血糖水平也明显下降。
由此诱发的运动性低血糖会严重影响以糖为主要燃料的脑细胞功能,造成中枢疲劳、不良感觉和运动能力下降。
肌糖原损耗与肌肉疲劳直接相关;运动员除在饮食方面注意提高体内糖原含量外,运动前或运动中临时补充糖也有一定效果。
在长时间剧烈运动前或运动中补充糖,有助于维持运动中血糖的水平,节约肌糖原并提高运动耐力。
1.4 其他以上所述运动中生理变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互为因果。
例如,剧烈运动时体内能量物质消耗,体温升高;为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汗液挥发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同时造成脱水,心率增加,最大吸氧量和血浆容量减少,体液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的失衡,大脑中枢的疲劳[9]等。
运动就像引发了一个剧烈的化学反应一样,企图破环人体的动态平衡系统,使人体走向衰竭;而人体机制以大脑为中枢积极调整(消除不良物质,利用储备物质)避免“不平衡”的发生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但因为运动的继续进行,人体趋向于失去平衡而衰竭。
(运动对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是另一方面的话题)补充科学配方的运动饮料可补充运动中所损耗的成分,调整机体平衡,延缓疲劳,提高运动能力。
2. 运动饮料设计依据2.1 补充水的问题脱水或水分不足直接影响运动人员运动能力的发挥,运动中保持体内较高的水分含量对提高运动能力非常重要。
运动中充分补水有助于维持心脏输出功率,增加血液流向皮肤的量从而促进热量的散发,防止过热。
补充水分(或液体)成为运动饮料配方设计目的之一。
与纯水相比,运动饮料(水+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其他)作为补充水分的饮料具有以下优点:l 良好的风味特性,促进自愿喝水;l 避免因“不口渴”而导致的补水不充分;l 同时补充运动中损失的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提高运动能力。
不同配方组成的运动饮料,其补水效果不同;只有配方合理的运动饮料才能够真正的对运动员有利,反之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
2.1.1 补水和胃排空速率(gastric emptying rate)饮料经口喝入后进入胃中,但这并不表示水分被吸收了。
进入胃内的液体只有经胃排出进入小肠后,才能吸收。
因此饮料的胃排空速率直接影响着水分吸收的快慢。
一般来讲,胃对液体的排空速率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依影响强度的大小列出)① 胃内液体的容积;液体容积越大,排空速率越快。
② 饮料中的能量含量:能量含量(主要来自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越高,胃排空速率越慢。
③ 饮料渗透压:渗透压越高越不利于液体的排空;饮料渗透压高于体液渗透压时,胃排空速率降低。
④ 饮料pH值:中性最好;酸度增加不利于排空。
⑤ 运动强度:高强度的运动可能阻碍胃排空。
VO2max(最大耗氧量)<70%的运动对胃排空基本无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提倡运动员应以体液损失的速率来补充液体,这样才可以保持胃内较大的液体容积,促进胃排空和液体的吸收;但从另一方面讲,胃内液体太多容易引起胃肠不适,这有可能影响比赛成绩。
在权衡两者利弊的前提下,运动员会根据自己情况控制饮水量。
另外,饮料好喝与否也会对饮水量有影响,进而影响水分吸收。
为促使运动员自愿饮水,运动饮料的风味特性和可口性很重要。
一般运动员每小时只喝500ml水,因此他们多以500-1000ml/h的速率脱水。
2.1.2 补水和钠有效的补水方式不但要求水分吸收快,还应能将水分较多地保留在体内。
喝入的液体被人体吸收后,又会以汗液,呼吸和尿液的形式损失掉;汗液和呼吸的水分损失有利于运动时热量的散失,但过多的尿液产生却对水分保持和运动不利。
降低尿液产生有利于水分的保持;而饮料中钠的含量与尿液产生多少相关;钠含量太低(小于等于30mEQ/L)容易导致体内盐分的析出[2]。
研究表明,补充含钠的饮料,可减少尿液排出;另外钠与人体的口渴机制有关,缺少钠会使人不想喝水,也会降低液体摄入量。
WHO推荐的急性痢疾补水溶液中钠的含量为60-90mmol/L,但因为饮料中钠含量太多会影响风味,一般运动饮料钠含量为20-25mmol/L,有些更低10-12mmol/L。
针对运动饮料补水的重要性,可调节其中钠的含量。
例如,运动前/运动中饮料钠含量20-25mmol/L即可;但运动后饮料补水最重要,应适当提高钠的含量(50mmol/L)。
2. 2 补充碳水化合物(CHO)的问题运动中内源性糖(CHO)不断被利用,造成血糖含量减少和糖原的的损耗;与此相关引发继续运动中能量不足,导致肌肉和精神的疲劳,运动能力下降。
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外源性糖(CHO),有利于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保持,减少储存糖原的消耗[3],延缓疲劳发生,从而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
2.2.1 CHO的浓度(加入量)运动饮料中加入碳水化合物(CHO)的量受两个因素的控制。
一,运动中胃肠对CHO的吸收速率和能量需要。
研究表明胃肠对CHO的吸收速率为1.2g/min,而在超过1小时的运动中,运动员需额外补充12-250卡/小时热量,所以运动中补充40~80g/hr糖类就可以达到补糖效果。
高于80g,多余的糖类会增加胃肠负担;含糖量太低,血糖补充不充分,糖原消耗。
如果运动员每小时可以喝入600~1000ml水,则为达到补糖目的,饮料含糖量应为4~13%。
二,运动中水分吸收。
糖浓度小于8%的溶液,其水分吸收和纯水无显著差异;含糖量能太低(如低于4%),则为保证每小时摄入40~80g糖,需补充更多的水增加胃容积方面的负担。
根据以上推理,运动饮料中CHO的含量最好为6%,或控制在4~8%范围内。
实际研究表明,饮用含糖4-8%的运动饮料比饮用纯水或甜味液更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而且目前国内外市售运动饮料的含糖量基本在这一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一种运动饮料不可能同时满足最大限度地补糖和补水;因此设计配方时依据所希望的补糖程度确定CHO具体浓度。
2.2.2 多种糖源复配的意义除以上从血糖指数方面评价外,多种糖源复配还有利于:l 风味调整(不同糖源风味特性不同,据此可进行风味调整。
)l 促进CHO、水分的吸收(多种糖源复配,激发人体多种糖源吸收/输送途径,促进能量及水分的吸收和利用[6]。
)表4 不同CHO 的特点2.3 补充电解质的问题运动饮料中加入电解质主要是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 电解质饮料促进补水:电解质的存在(特别是钠)促进喝水和水分在体内的保持。
这主要是电解质与“口渴”欲望和尿液的形成有关。
2. 运动中大量排汗导致电解质的损失:汗液流失同时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补充电解质和补充水分同样重要。
体液中的电解质由汗液损失后,机体会调动储存的电解质以解燃眉之急。
若机体电解质成分储备不足,就会出现电解质缺乏,直接影响各个依赖这些电解质的功能系统、破坏体液的渗透压平衡。
最好的补水饮料应是恰好包含了汗液中所损失的电解质[2],但这实际是不可能的。
运动饮料在加入电解质时必须考虑其嗜好特性;太多的电解质不利于口味调整,会产生强烈的口渴感。
补充电解质应在不影响口味前提下,尽量多加;加入比例以汗液中电解质比例为依据。
最好补充电解质的方法是日常膳食,运动饮料只是为某些户外运动提供及时方便的途径。
汗液中损失最多的是钠和氯,运动中补充电解质很大一部分是补钠和氯。
有研究表明[7],葡萄糖和钠的摩尔比接近2时,水分吸收较好;钠的吸收和葡萄糖浓度成反比和溶液中钠的浓度成正比。
此外,采用天然的电解质成分有利于吸收。
2.4 其他营养素的加入市售运动饮料除含有水、CHO、电解质外,有些还加入了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咖啡因或其他功能性成分(如牛黄酸);一般称前者为第一代运动饮料,后者为第二代运动饮料。
如表5列出了一些诉求功能性的成分。
应该说,有助于人体运动的可补充物质很多,但出于科学的态度我们不得不对它们的功能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求所加入成分有足够的科学数据支持。
此外,应注意“功能性”发挥的前提条件;因为很多成分只有作为日常膳食补充时才有作用,这种物质加入到运动饮料中并不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正是运动饮料所必须达到的目的之一,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保健食品之处。
表5 市售运动饮料所加入的功能营养性成分3. 补充型运动饮料设计理念补充型运动饮料,即根据运(活)动人体能量、营养物质消耗,水分、电解质损失等生理特征,设计配方;以补充为手段——补其所失,补其所需,促进运动(活动)机体代谢平衡的维护;基于营养代谢平衡的原则;以可口性为媒介,因为只有美味可口的饮料才促使消费者自愿主动摄入补充,而非良药苦口。
“平衡的原则+补充的手段+可口性的媒介=目的”,补充型运动饮料从补水、电解质、体力、精神状态、疲劳恢复、免疫力等多个方面给以全面补给,抵抗运(活)动负面作用,提高运(活)动水平。
4. 康师傅劲跑X补充型运动饮料4.1 基于补充型设计理念进行配方设计——精选配方基于上述严格的配方设计理念,康师傅劲跑运动饮料精选配方,添加了复配糖源、多种电解质,及在运(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并有西柚和青柠两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