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合集下载

高频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7 9-81
不规 则的 无 回声区 , 其囊 壁较厚 , 内透声 差, 见细 小 点 可 状 回声漂 浮; 脂肪 瘤 : 于 皮下脂 肪层 内, 地 柔软可 ② 位 质 压缩 , 其长 轴与 皮肤 平行 , 形态 多呈 扁 圆形 , 块边 界 清 肿
晰 、规整 , 可移 动, 分边 界 欠清 , 部 内部 多呈 等 回声或 低

005 可 继 发 于剖 官 产 、肌 瘤剔 除 、子宫 切 除 、羊 . %, 4
膜 腔 穿 刺 等 术 后 , 中 以 继 发 于 剖 官 产 术 后 最 为 常 其 见 。本组 资 料 中2例 有 剖官 产 手 术 史, 生 率 为 7.% 0 发 69
(02 )与文献报 道 相符 。 2 /6,
宫蜕 膜 或子 宫 基 底膜 层 等 具有 种植 功 能 的 子宫 内膜种 植到 切 u所 致 , 卵巢 内分 泌激 素 的 影 响下 , 发 生 与 在 可
正常 子 宫 内膜 组织 相 的增 殖 期 、分 泌 期 、剥 脱 出 血
等 剧期性 变 化 , 而导 致 局 部肿 块 的 形成 , 在 月 经期 从 并 肿 块增 大 、疼 痛 加 重 、甚 至 破 溃 出血 , 月经 后包 块 缩 小 疼痛 减轻 等体 征 。文 献报 道 。 病 的发生 率 为00 % 。 ” 本 .3

后 方 声可 增 强或 衰 减 ;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显 示 肿 块 ② 周 边 及 1部星 点状 或 条索 状 彩 色 血 流 信 号 , 谱 多 普 人 J 频 勒显 示 为低速 高阻 型动脉 血 流 。
高频超声特征性表现结合典型 临床病 史及症状 , 腹 壁 子 宫 1膜 异位 症 多数 可 得 出正 确 诊 断 , 当 腹 壁 人 J 但 子 宫 内膜 异位 症 的超 声 表 现 不 是 特 异 性 的 , 其 当 其 尤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单位:362261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医院超声科 (廖柯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分析廖柯美[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方法 对自2006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继发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二维声像图显示腹壁切口瘢痕处探及不均匀低回声肿块,肿块位于腹壁各层,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未见明显包膜回声,部分低回声肿块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小无回声区。

大部分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及经期肿块增大,经后肿块缩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部分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部分肿块内可见星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显示为动脉血流,呈低速高阻型的特点。

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具有方便、快捷、可靠、无痛苦、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并能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是目前诊断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检查方法。

[关键词] 剖宫产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 etrosis EMT)是指在子宫以外的器官内有子宫腔内膜样组织的生长,它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1]。

多发生于盆腔脏器;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者相对较少见,常发生于进入宫腔的手术,如剖宫取胚术或剖宫产术后。

其相对于剖宫产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03%~10%[2]。

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原因的剖宫产率的增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

现将我院自2006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均为继发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共收治3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

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岁。

超声准确诊断30例,误诊1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手术后腹壁瘢痕处的彩超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手术后腹壁瘢痕处的彩超表现
tiss i e s a b o n lw l at rc e a e n s ci n M e o s 6 a in swh a e n a t e t ae h th d t e e — ro i n t c r a d mi a a l f a s r a e t . t d 6 p te t o h d b e u h n i td t a a h n h e o h c d mero i n t e s a b o n llo h ah l gc le a n t n we e i v si ae i h a o o r p y Re u t An i - o ti ssi h e ra d mi a wa n t e p t oo i a x mi a i r n e t td va u r s n g a h . s ls l o g n t r d a e f q e c c o o o fe u n y e h o go r t n h d b e o n n t e s a b o n lwal a d t e b r e e me i t r u n y e h rlw r q e c c o c n lme ai a e n fu d i h c r a d mi a l , n h o d r e o wa l ry ,h h p s e o e, h n e o e wa o o n a d f c y lq i a k a e s wi o f q e c c o p o i s b u r , t e s a e wa r s t e e v l p s n tf u d, n e k i u d d r r a t lw r u n y e h h tc l h e p i t n o a y lw r q e c c o c n b o n n t e c n lme ai n CDF :p n t t n h a l b— s a e r z n r o n sa d z n r o fe u n y e h a e fu d i h o g o r t . o I u ca e a d s o cu h p d o o ay b o d s e m in lc n b u d i h o g o r t n P h we o p e n ih r ssa c h r c e si Vs5. lo t a sg a a e f n n t e c n lme ai . W s o d lw s e d a d h g e it n e c a a t r tc, 0— r o o i 2 m/ RI O 6 —0. 2. n l so E a tda o i c n b ie o t e e d me ro i n t e s a d mi a l u i g 0 c s. : . 5 8 Co cu i n x c ig ss a e g v n t h n o tiss i h e r a o n lwa l sn n b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30-40岁妇女。

主诉为继发性渐进性严重痛经,应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常伴有不孕、月经过多及性交痛。

妇科检查时子宫略胀大,子宫骶韧带或子宫颈后壁有痛性、硬性结节可考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确诊
B型超声显像检查
有助于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大小,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扪及的包块。

腹腔镜检查
可以直接看见病灶部分,病变范围、严重程度,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可靠的方法。

剖腹检查探查
在无腹腔镜或腹腔镜检查失败,诊断未能明确者,可行剖腹检查。

活组织检查
怀疑有宫颈、阴道、腹壁疤痕等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于局部病灶处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以上是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方法,但是只能检查出病症,具体的治疗还是需要大家再次关注,像服用中药妇炎丸等药物都是可以,希望大家早日恢复健康。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表现1例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表现1例

[ 王小燕 , 5 ] 贺榜福 , 向红. 黄 乳腺纤维腺瘤 的高频 声像 图表现及 彩色 多普勒 血流显像 分析【 .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0 ,7 2 :2— 2 . ] 2 1 1 ( )17 19 0
[ 张缙熙 , 6 ] 姜玉新. 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 . M] 北京 : 科学技术文 献 出版社 ,0 0 12 1 4 2 0 :2 — 2 . ( 收稿 日期 :0 0 O — 7) 21一12
U T A O NDME .I L,9 0 1 ( )5 3 L R S U DBO 19 ,6 6 :5 .
[ 薛明兴 , 2 ] 原俊 , 余伟 江晋L 腺疾病 的诊断 与治疗 [ 】 M . : 民军医 北京 人
出 版社 ,0 0 19 2 0 :2 .
【 李建初 , 3 】 袁光华 , 柳文仪 , 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等. 学【 ] 京医科大学 、 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 , 9 :3 — M. 北 中 1 938 9
2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为生 育期 妇女 常见的一种 良性浸润性疾病 , 妇科 疑难病之一 。据西方 国家 属
作 者 简 介 : 俊 辉 , ,O岁 , 科 学 历 , 业 于 广 东 医学 院 , 师 。 李 男 3 本 毕 医
【] 陈忠 年 , 1 杜心谷 . 产科病 理学 [ . 妇 M】 上海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9 2 18 :
21 . 9
E malu h i 2 @2 c . m - ijn ul 4 1 ac : i 1 o
( 收稿 日期 :09 1 — 2 20 — 2 0 )
基层医学论 坛 2 1 0 0年第 1 4卷 8月上旬刊

超声诊断腹壁及会阴瘢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

超声诊断腹壁及会阴瘢痕内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
检 查 有 助 于 腹 壁 及 会 阴 瘢 痕 内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术 前 诊 断 , 而 对 手 术 中病 灶 的 彻 底 清 除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 从
超声
[ 关键词 ] 超声检查 ; 痕 内; 宫内膜异位症 瘢 子
[ 图分 类 号 ] R 4 . 中 45 1 [ 献标识码 ] B 文 无 明 显 规 律 , 出现 腹 壁 漏 液 于 月 经 期 流 出咖 啡 色 样 液 体 。 2例
( 1 :2 2 ) 2 8—2 9 2.
[ 4] 黄 洁 夫 . 部 外 科 学 [ ]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1 9 6 腹 M . 人 20 :2

寒穿孔 。本组病例临床特点符合 上述特征 , 并且与 国 内肠 伤寒穿孑 的临床特点 比较没有地域和 民族差异 。 L
1 2 方 法 : 常规用 35 H . 先 . M z探 头 探 测 腹 盆 腔 , 了解 术 后
近 年 来 随 着 剖 宫 产 率 的上 升 , 壁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的 发 腹
3 4 术后 主要 并发 症 : . 本组病例术后最主要并发症为切
E感染 , 4 例 , 6 % 。其 主 要 原 因 有 术 中 切 口污 染 、 l 共 l 达 4 机 体 抵抗 力 下 降 、 济 困难 不 能 及 时 治 疗 、 护 治 疗 不 规 范 等 经 医
因素。
入肠壁淋巴组织 , 使致 敏的淋 巴组 织产 生严 重 的炎症 反应 ,
水肿 、 肠壁和肠 系膜淋巴结肿大 , 并有肠 穿孔 , 结合肥 达化反
应 阳性 及 腹 液 、 液 培 养 , 到 伤 寒 杆 菌 就 可 以 确 诊 为 肠 伤 血 找
[ ] 季武 . 寒 肠 穿 孑 0 3 伤 L10例 诊 治 分 析 [ ] 中 国 现 代 医 生 ,0 8 4 J. 2 0 ,6

关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你知道多少

关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你知道多少

关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你知道多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学上认为,剖腹产时肉眼很难发现的子宫内膜碎片散落在腹部手术切口部位,并在此处种植并生长形成的。

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及“三胎新政”的推行,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二次剖宫产及三次剖宫产随之增多,相应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是什么、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治疗措施、怎样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人们。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知识,从而减少甚至避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1、什么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中,但由于某些原因,子宫内膜组织也会出现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其他地方,就称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包括腹壁切口处。

究其原因,因其剖宫产手术时打开子宫后,皮下脂肪组织可能暴露,并且随着羊水的大量流出,将子宫内膜组织带至切口直接种植于腹壁造成。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患者可能会在剖宫产手术切口瘢痕处或附近出现一些比较硬的组织,带有明显或可触及的脂肪,形成包块、硬结,并且,它也会伴有周期性疼痛,随着月经来潮增大或缩小。

如此反复出血,机体进行吸收,结节形成机械化,与周围组织紧密结合,导致“子宫腹壁内膜”形成。

其子宫内膜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此部位生长,腹壁切口出现子宫内膜细胞不对称,这就导致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产生。

2、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患有AWE患者可以通过腹部触诊、周期性症状和超声相对容易诊断,但由于很多因素的干扰以及与其他疾病相类似的症状,他们可能被混淆为其他疾病,可能被诊断为腹部血肿、脓肿、切口疝、腹壁肿瘤等疾病,耽误病情从而错过了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经腹直肌入路的子宫术后,其病变位置表浅,临床体格检查触诊易发现,但定性诊断仍依赖影像学检查。

超声是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但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大且视野有局限性。

MRI 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参数及多方位成像、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对于小病灶,尤其是含有血液成分的病灶具有很高的辨识能力[1]。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及MRI 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有术前腹部MRI 检查资料的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2例;年龄19~39岁,平均(28.9±5.7)岁。

12例均有痛经史,10例有剖宫产史,2例有子宫肌瘤切除史;于术后5~14个月腹壁出现结节并逐渐长大,11例有疼痛或压痛,其中7例随月经出现周期性疼痛,体格检查触诊肿块质硬,边界不清。

1.2仪器与方法12例均行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DWI 检查。

采用Philips 1.5T MRI 扫描仪与相控阵体部线圈,常规行横断面、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

扫描序列及参数:脂肪抑制T 2WI ,TR 2500~4000ms ,TE 60~87ms ,IR 19ms ;T 1WI ,TR 520ms ,TE 8ms ;DWI 序列,TR 3500ms ,TE 87ms ,b =800mm 2/s 。

增强扫描采用对比剂Gd -DTPA 经肘静脉注射,剂量0.1mmol/kg 体质量。

以上序列视野(30~35)cm ×(30~35)cm ,层厚4mm ,层距1.5mm 。

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1.06.019[通信作者]胡茂清,E -mail :***************。

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黄晓健,胡茂清,陈炫幸(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广东江门529030)[摘要]目的:探讨MRI 对腹直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摘要】目的:旨在讨论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特点进行回顾和分析。

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符合率100%。

结果: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亦有增多趋势。

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超声医生经营的不断积累,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剖宫产术后、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及子宫切除术后。

足月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为0.03%~0.4%。

【1】本组回顾和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资料,超声特点,旨在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一月至2013年一月共收治了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年龄在26---35岁,患者均有剖宫产病史。

发病时间在剖宫产术后6个月到5年不等。

临床病史:患者感觉腹壁疤痕处规律性疼痛,触及包块,逐渐变大。

经期体积增大,疼痛明显,经后缩小。

体征:腹壁切口处结节,质地较韧,活动性差,压痛明显。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采用cx-900c型、hs-3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7.5hz---10mhz。

患者采取仰卧位,用高频探头于腹壁切口处行横切及纵切多切面扫查,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彩超可以观察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2 结果
本文6例患者中,位于皮下脂肪层4例,侵及肌层的2例,均未累及腹膜。

均为单发病灶,大小11---39mm不等。

声像图特点:腹壁切口下方软组织内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有的呈蟹足状向周围软组织及肌层浸润,包块以低回声为主,有的可见小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有的可见稍强回声光斑,月经期尤为明显;部分包块后方可伴有声衰减。

【2】肿块内可见星点状、棒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血流频谱,部分肿块内血流信号不明显。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增加,临床上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它是中青年女性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等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病时间为术后几月至数年不等。

目前多以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来解释,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于腹壁切口处种植生长,在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同子宫内膜组织相同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异位病灶。

【3】本文中出现的6例患者,均有剖宫产病史,剖宫产术后发现腹壁手术刀口疤痕处有“周期性疼痛性结节”。

超声检查1、皮下组织内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无包膜回声,内部可见不规则暗区及斑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略增强或衰减。

部分肿块边缘呈毛刺状,可能与肿块周期性出血,血液
刺激激发呈纤维细胞增殖伴纤维化、内膜细胞黏附和临近结构的破坏有关。

2、彩超显示肿块内可见星点状、短线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血流频谱。

【4】3、月经期前及月经期随访观察肿块大小回声均发生明显变化。

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切口附近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疼痛的腹壁肿
块时,结合声像图特征,做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对于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的患者超声诊断过程中应与血肿、炎性包块、腹壁良恶性肿瘤等相鉴别。

血肿多有外伤史,急性期为无回声,逐渐回声增强,彩超多无血流信号。

炎性包块有红肿热痛临床表现。

良心肿瘤多无典型症状,界限清晰,包膜完整。

恶性肿瘤多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竭,彩超血流丰富,呈高速低阻频谱。

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可靠、安全无创、可重复等优点,能够较清晰地显示结节的部位、深度、形态、大小、边缘、内部回声、血管分布及周围浸润情况,结合临床可以对其作出定性诊断,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病例分析 2010-05-30
[2] 毕美娥邵龙张翠娟高频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齐鲁医学杂志2012年2月第27卷第6期
[3] 牛卫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2010-10-11
[4] 夏冰、韩力群、李玉芳毛玲玲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年第12卷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