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
oracle11g还原数据库步骤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oracle11g还原数据库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撰写: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即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步骤。
数据库还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恢复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并确保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执行还原操作前需要注意的准备工作。
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顺序来讨论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 首先,我们将介绍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的重要性,阐述为什么必须进行数据库还原操作。
- 其次,我们将概述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的步骤,并列出每个步骤的简要说明。
- 第三部分我们将详细描述执行数据库还原操作前所需进行的准备工作。
- 接下来,我们将提供执行数据库还原操作的详细步骤,包括必要时涉及到的命令和工具。
- 最后,我们将讨论完成数据库还原后进行验证和测试的方法与技巧。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的全面指南。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数据库还原的重要性、掌握进行数据库还原操作的步骤和技巧,并且能够有效地验证和测试还原后的数据库。
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在数据库还原过程中避免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关提示和建议。
2. 正文:2.1 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的重要性在数据库管理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硬件故障、用户误操作或者系统遭受攻击,数据库可能会丢失或损坏。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数据库还原变得非常重要。
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是指恢复已经丢失或被损坏的数据到其先前可用状态的过程。
2.2 Oracle 11g数据库还原的步骤概述数据库还原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备份介质准备:确定可用的备份介质,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 目标库环境准备:在目标库上创建必需的目录结构,并配置参数以适应还原操作。
第16章 Oracle备份与恢复

本 章 内 容
16.1
数 据 库 备 份 概 述
16.2
数 据 库 备 份 模 式
16.3
备 份 数 据 库
16.4
数 据 库 手 动 恢 复
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但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病毒、误操作、故意破坏, 仍有可能发生,影响数据的正确性,甚至会破坏数据 库使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
(5)archieve log list; // 显示归档列表
16.3
备 份 数 据 库
(一)物理备份
备份:数据文件.dbf
控制文件.ctl
日志文件.log
1.脱机备份 (无成本复制 copy paste)
在数据库关闭后,备份物理文件。
脱机备份的步骤
(1)以DBA用户登录,列出各类文件 SQL>select name from v$datafile; SQL>select name from v$controlfile; SQL>select member from v$logfile;
小结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保证数据库安全运 行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据库管理员的一项重要 职责。在实际的应用中,数据库可能会遇到一些意 外的破坏,导致数据库无法正常运行。数据库的一 个备份就是数据库中数据的一份复件,该复件包括 了数据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控制文件、数据 文件、日志文件等。当数据库因意外事故而无法正 常运行时,就可以用该备份对数据进宪恢复,将意 外损失降低到最小。
(2)以DBA用户关闭数据库 SQL>connect / as sysdba SQL> shutdown immediate; (3)复制各个文件到硬盘上,“控制文件”互为镜像,复制一个即可。 SQL>host copy D:\oracle\product\10.1.0\oradata\*.dbf E:\backup\ SQL>host copy D:\oracle\product\10.1.0\oradata\*.ctl E:\backup\ SQL>host copy D:\oracle\product\10.1.0\oradata\*.log E:\backup\ (4)启动例程打开数据库 SQL> connect / as sysdba SQL> startup
使用NetBackup进行oracle备份和恢复

使用NetBackup进行oracle备份和恢复一、环境介绍:这个实验都是在vmware workstation里完成的。
由于NetBackup7只能装在64位的系统上,所以这里采用了64位的rhel5.5系统,以及oracle 10gr2 for linux_x64的软件包。
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存储在ASM中。
安装rhel、oracle、netbackup这里不提,可以参考网上其他博文。
NetBackup的服务端、客户端以及媒体服务器都在同一台主机上()。
在安装netbackup7过程中,数据库的agent不需要额外再单独安装,安装客户端以及服务器端时默认已经安装了,只需要以oracle身份执行oracle_links将rman和netbackup 结合在一块即可。
以下主要针对备份和恢复做详细描述。
二、备份:在备份之前要创建一个适用于oracle的策略,否则无法进行备份的。
至于如何创建策略,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这里已经创建了一个策略orabak,此策略类型是oracle,如图所示:创建完成后在页面存在一个名为“Default-Application-Backup”的默认日程,可以在日程选项里进行新增、删除、更新日程等操作。
本次试验不进行策略设置,默认日程已经能够满足测试的。
注意:jnbSA程序是netbackup的管理窗口,而jbpSA是客户端进行备份、恢复、归档操作的窗口。
要进行oracle的备份,必须以oracle用户运行jbpSA命令,如图所示:登录成功后会看到如下画面:选中要备份的数据库实例,这里只有db01一个实例,然后点击右下角的Backup按钮,会弹出Netbackup for oracle backup向导画面:点击下一步:这里选择认证方式,有OS认证以及oralce认证,如果是OS认证,则NBU会以oracle身份运行相关命令,因为之前登录的用户就是oracle。
如果是oracle认证,则User Name必须是具有sysdba权限的数据库用户,一般就是sys用户:Net service name可选的。
oracle中备份还原表 insert语句

Oracle中备份还原表 insert语句1. 概述在Oracle数据库中,备份和还原表是非常重要的操作。
备份表可以保护数据免受意外删除或修改的影响,而还原表则可以将备份的数据重新导入到数据库中。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insert语句进行备份和还原表的操作。
2. 备份表备份表是指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和数据复制到另一个表中,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还原数据。
下面是使用insert语句进行备份表的步骤:2.1 创建备份表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与源表结构相同的备份表。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创建备份表:CREATE TABLE backup_table AS SELECT * FROM source_table WHERE 1=0;这条语句将创建一个名为backup_table的表,并从source_table中复制表结构,但不复制数据。
2.2 备份数据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源表的数据插入到备份表中。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将数据复制到备份表:INSERT INTO backup_table SELECT * FROM source_table;这条语句将从source_table中选择所有的行和列,并将其插入到backup_table中。
2.3 验证备份完成备份后,我们可以验证备份是否成功。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检查备份表中的数据:SELECT COUNT(*) FROM backup_table;这条语句将返回backup_table中的行数,如果与源表中的行数相同,则备份成功。
3. 还原表还原表是指将备份的数据重新导入到数据库中的操作。
使用insert语句进行表还原的步骤如下:3.1 清空源表在还原数据之前,我们需要清空源表,以避免数据冲突。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清空源表:DELETE FROM source_table;这条语句将删除source_table中的所有数据,但保留表结构。
3.2 还原数据接下来,我们将备份表中的数据插入到源表中。
RMAN的备份与恢复步骤详解

RMAN的备份与恢复步骤详解RMAN(Recovery Manager)是Oracl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核心工具,提供了一种集中管理和自动化备份和恢复操作的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RMAN的备份与恢复步骤。
备份步骤:1.配置RMAN环境:确定RMAN备份目标、备份库、目标库的连接信息,并设置环境变量。
2.创建RMAN备份目标:使用CREATECATALOG命令创建RMAN备份目标,以存储备份信息和恢复目标的元数据。
3.创建备份策略:确定备份类型(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增量备份级别等),备份周期(每日、每周)、备份级别(全局备份、局部备份)以及备份介质(磁盘、磁带)等。
4.执行备份命令:使用BACKUP命令执行备份操作。
根据备份策略选择相应的备份类型,并指定备份集的存储位置。
可以使用全量备份、增量备份或归档日志备份等方式进行备份。
5.备份验证和测试:使用RESTORE命令验证备份集是否可恢复。
可以恢复到测试库中,检查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备份恢复的过程和时间。
恢复步骤:1.准备恢复环境:确定系统状态,关闭数据库、归档日志模式,备份控制文件,以备份增量恢复,恢复目标数据库的连接信息,并设置环境变量。
2.恢复控制文件:将备份的控制文件还原到指定位置,以获取数据库的结构信息。
3.恢复数据库文件:使用RESTORE命令恢复需要的数据文件。
可以选择完全恢复(使用全量备份和归档日志进行恢复)、增量恢复(使用增量备份和归档日志进行恢复)或点恢复(使用时间点或SCN号进行恢复)的方式。
4.打开数据库:使用OPENRESETLOGS命令打开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文件到最新的状态。
5.检查恢复结果:验证恢复后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使用相应的SQL语句检查数据的正确性、索引的可用性和对象的有效性。
常见问题处理:1.恢复失败的处理:RMAN提供了很多失败后的处理命令,比如RECOVER命令来恢复损坏的数据文件,CROSSCHECK命令来检查备份文件的完整性等。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E P P 逻 辑 备 份 ) 数 据 库 泵 导 出是 O al lg 增 加 的功 XD ( : rce O 新 能 , 是 最 简 单 的 备 份 方 法 , 要 包 括 导 出 表 、 出方 案 、 出表 这 主 导 导 空 间 、 出 数 据 库 四种 方 式 。 且 支 持 全 部 、 导 并 累计 、 量 三 种 方 式 。 增 使 用 这 种 方 法 , 据 库 必 须 处 于 打 开 状 态 , 且 如 果 数 据 库 不 是 数 而 在 rsit 态 将 不 能 保 证 导 出 数据 的一 致 性 。 etc 状 r 32当前 的工 作 环 境 . 图书 馆 管 理 系 统 采 用 单 服 务器 、 硬 盘 结构 。 双 33数 据 库 备 份 策 略 - 上 面我 们 已经 介 绍 了引 发 数据 库 故 障 的原 因 是多 种 多样 的 。 要 根 据 不 同的故 障类 型制 定不 的的备 份 策略 。 论 制定 怎 样 的备 份策 无 略 , 个 完善 的数据 库 备 份 策略 应 该要 考 虑 到 各种 可 能性 出现 的故 一 障 。当然 , 际应 用 中也要 考 虑 到业 务 、 作 、 术 、 实 操 技 软件 及硬 件等 各 方 面 的要 求 。根 据 当前 的工 作 环境 制 定现 以 下 的备 份策 略 : () 数 据 库 的 日志 操 作 模 式 设 置 1 将 成 归 档 模 式 ,并 将 归 档 方 式 设 置 成 自 动 的 。具 体 步 骤 如 下 : 关 闭数 据 库 , 修 改 参 数 文件 。 并
Oracle11G 备份和恢复

备份与恢复
授课教师:刘明洋
主要内容
备份与恢复概述 物理备份数据库 逻辑恢复数据库 利用RMAN备份与恢复数据库 逻辑备份与恢复数据库
14.1备份与恢复概述
备份与恢复的概念 Oracle数据库备份类型 Oracle数据库恢复类型
14.1.1备份与恢复的概念
➢ 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的一对相反操作,备份是保存数据 库中数据的副本,恢复是利用备份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 时刻的状态或恢复到故障时刻之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
➢ 非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恢复是不完全恢复,只能将数据库恢复到最近 一次完全冷备份的状态。
1 7
14.3.2 归档模式下数据库的完全恢复
概述 数据库级完全恢复 表空间级完全恢复 数据文件级完全恢复 数据库完全恢复示例
1
8
(1)概 述
概念
归档模式下数据库的完全恢复是指归档模式下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损 坏,利用热备份的数据文件替换损坏的数据文件,再结合归档日志文 件和联机重做日志文件,采用前滚技术重做自备份以来的所有改动, 采用回滚技术回滚未提交的操作,以恢复到数据库故障时刻的状态。
1 6
14.3.1 非归档模式下数据库的恢复
非归档模式下数据库的恢复主要指利用非归档模式下的冷备 份恢复数据库。 步骤为:
➢ 关闭数据库。 ▪ SHUTDOWN IMMEDIATE
➢ 将备份的所有数据文件、控制文件、联机重做日志文件还原到原来所 在的位置。
➢ 重新启动数据库。 ▪ STARTUP
注意
▪ RECOVER DATABASE ➢ 打开数据库。
▪ ALTER DATABASE OPEN;
2
2
(3)表空间级完全恢复
以EXAMPLE表空间的数据文件example01.dbf 损坏为例模拟表空级的完全恢复。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案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案任何数据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数据库管理员来说不能仅寄希望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运行,而是要建立一整套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机制。
当任何人为的或是自然的灾难一旦出现,而导致数据库崩溃、物理介质损坏等,就可以及时恢复系统中重要的数据,不影响整个单位业务的运作。
然而如果没有可靠的备份数据和恢复机制,就会带来系统瘫痪、工作停滞、经济损失等等不堪设想的后果。
本文以ORACLE数据库为例,结合医院的业务应用环境,介绍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恢复。
首先,应当制定一个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化数据库维护的工作流程。
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数据库管理员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数据库系统的维护:要求:每日值班的数据库管理员应当随时监控主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数据库服务器的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一旦出现故障,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并采取相应恢复措施。
一、管理员应当每日察看数据库的冷备份报告,出现问题及时检查备份文件,保障每日数据库服务器的备份正常运行。
二、当主数据库服务器出现数据库错误时,应检查数据库的工作状态。
如果工作不正常应及时将最新的备份数据覆盖当前数据库的损坏数据,并重新启动机器,检验数据库系统是否能够自行恢复运行。
如果重新启动后数据库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则数据库系统文件被破坏,应重新安装ORACLE数据库并启用紧急恢复方案。
三、当主数据库服务器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在1小时内更新备份数据库为最新数据,并启动备份数据库服务器,将备份数据库服务器升级为主数据库服务器。
对于损坏的主数据库服务器应重新安装ORACLE数据库,并启用紧急恢复方案。
四、当备份数据库服务器出现数据库错误时,应检查ORACLE数据库的工作状态,如果工作不正常应及时将最新的备份数据覆盖当前数据库的损坏数据,并重新启动机器,检验数据库系统是否能够自行恢复运行。
如果重新启动后数据库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则数据库系统文件被破坏,应重新安装ORACLE数据库并启用紧急恢复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racle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
Oracle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
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以保护数据免受丢失或损坏的影响。
在Oracle数据库中,备份和恢复操作有着明确的流程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Oracle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
一、备份操作流程
1. 确定备份类型:根据需求和数据重要性,确定采用全备份、增量备份还是差异备份。
全备份是指备份整个数据库,增量备份是指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差异备份是指备份自上次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
2. 选择备份工具:Oracle提供了多种备份工具,如RMAN (Recovery Manager)、Data Pump、Export/Import等。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
3. 设置备份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增长情况,设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保留周期、备份存储位置等。
备份策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充分保护数据并节约存储空间。
4. 执行备份命令:根据选择的备份工具和策略,执行相应的备份命令。
比如使用RMAN进行备份,可以使用RMAN命令行工具或者图形化工具执行备份操作。
5. 检查备份状态:备份完成后,需要检查备份状态,确保备份成功并没有错误。
可以查看备份日志或者备份工具提供的状态信息。
二、恢复操作流程
1. 确定恢复类型:根据需要,确定采用完全恢复、部分恢复还是点恢复。
完全恢复是指将整个数据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或备份点的状态,部分恢复是指只恢复某些表或数据文件,点恢复是指只恢复某个时间点的数据。
2. 准备恢复环境:恢复操作需要一个独立的环境,可以是一个新的数据库实例或者一个已有的实例。
需要确保恢复环境与原始数据库的版本和配置相同。
3. 恢复备份文件:根据选择的恢复类型,执行相应的恢复命令。
如果是完全恢复,可以使用全备份文件进行恢复;如果是部分恢复,可以使用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4. 应用归档日志:如果数据库启用了归档日志模式,需要将归档日志应用到恢复的数据库中,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可以使用RMAN 命令或者其他工具将归档日志应用到数据库中。
5. 检查恢复状态:恢复完成后,需要检查恢复状态,确认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可以通过检查数据库的日志文件、表数据以及应用程
序的功能来验证恢复结果。
三、备份和恢复的注意事项
1. 定期测试备份和恢复:为了验证备份和恢复的可行性,建议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备份和恢复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修复和优化。
2. 备份存储的安全性:备份数据应该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位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可以使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物理安全措施来保护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3. 备份的完整性检查:在进行恢复操作之前,应该对备份文件进行完整性检查,确保备份文件没有损坏或丢失。
可以使用备份工具提供的校验功能或者手动检查备份文件的MD5或SHA值。
4. 恢复的时间和资源:恢复操作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系统资源,特别是对于大型数据库。
在进行恢复操作时,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并确保系统有足够的资源支持。
总结:
备份和恢复是Oracle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可以保护数据免受丢失或损坏的影响。
备份操作流程包括确定备份类型、选择备份工具、设置备份策略、执行备份命令和检查备份状态等步骤。
恢复操作流程包括确定恢复类型、准备恢复环境、恢复备份文件、应用归档日志和检查恢复状态等步骤。
在备份和恢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测试备份和恢复、备份存储的安全性、备份的完整性检查以及恢复的时间和资源。
通过正确的备份和恢复操作流程,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丢失和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