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ct读片口诀
CT诊断教程读片介绍

肝癌、脾肿大(平扫)
肝癌、脾肿大(增强)
转移性肝癌(增强)
胰腺炎(1)
胰腺炎(2)
胰腺假囊肿
胰头癌
右肾肾盂旁囊肿
右肾中极肾癌
胃窦癌;胆囊多发结石
EBCT模拟胃镜:胃溃疡
膀胱癌
颈5~6椎间盘膨隆
正常腰椎间盘
L4-5椎间盘突出
L4-5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性(真空现象)
右侧脑室三角区 脑膜瘤(增强)
垂体微腺瘤
平扫
垂体腺瘤 增强
两肺纹理增多
两肺纹理增多
左肺结核
右肺周围型肺癌
右肺周围型肺癌
右肺周围型肺癌
正常肝脏、胰腺、脾脏、胆囊(平扫)
巨脾(平扫)
巨脾(增强)
腹水、脾肿大(增强)
肝硬化、腹水、脾肿大 门脉高压(侧枝循环)、慢性胆囊炎Biblioteka 肝血管瘤颅骨线性骨折
左额底外伤后脑出血 血肿吸收软化改变
右颞部、左额顶深部 脑脓肿,广泛脑水肿
(平扫)
右颞部、左额顶深部 脑脓肿,广泛脑水肿
(增强)
右额顶叶胶质 瘤(增强)
右颞叶胶质瘤 (平扫)
右颞叶胶质瘤 (增强)
左蝶骨嵴脑膜膜 (平扫)
左蝶骨嵴脑膜膜 (增强)
右侧脑室三角区 脑膜瘤(平扫)
正常颅脑(平扫)
正常颅脑(增强)
脑萎缩
左基底节区脑梗塞
左枕叶脑梗塞
左颞大片脑梗塞
外伤后左侧基 底节区脑梗塞
左基底节区脑出血
右基底节区脑出血 破入侧脑室
左侧小脑半球出血
左额颞顶硬膜下 急、亚急、慢性 混合血肿
双额颞顶硬膜下积 液(平扫)
双额颞顶硬膜下积 液(增强)
左额叶脑内血肿;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左颞硬 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额顶头皮下血肿
头颅CT及MRI读片知识182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头颅CT及MRI读片知识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6讲眼、耳、鼻、副鼻窦、咽喉的CT读片

奠:‘眦e暇£jlji!‘±鼎…..~一,一临床匮生CT_I鼻片第6讲眼、耳、鼻、副鼻宾、咽喉的cT读片☆i*mm**#№*"{*E"(10I【49)clq■目■m■tⅡ口《∞《日o*&目&mt■∞口■***e“W㈣n^*●1*自1Ⅲ㈣㈣№nⅢicT*t**l】mnm%*㈦#±目lE#¨““#*㈣m1~##‰*t自Ⅲ4nwI#Iznm&H■¨*B日q{}E㈣日“~4q#☆H*t”EE¨i2mA日匡*^*《■^日女日目m&《*∞mv**Ⅲ*镕dⅢ月*#m自8n{‘Ⅱa*¥日B&#%{㈣Ⅲ■《㈣^*Ⅲ#m.m#&R㈣I≈㈣…mⅧ1)L34∞盯#女}*自,}Ⅲ镕“¨mm}々t¥mr%m目■“w*口≈"目Ⅷm∞日n11“^&i#§tq#q自*4d#】e川%}r8n¨“《#《Ⅲ㈣∞M~10Il_l4}胛∞Ⅲt#mN4目*##镕*#■%☆**目镕mmn*告展圉*自*“H^mm■*^#m十H*!Wmf№HlI¨*m*Ⅲ㈣㈣*“日…)l5|M##cT&±}4&目№★*目№枷4#F“5一b自t&%¨#月mja刚目#A■■脯目4*i㈤ⅦEI《"自■Einn目№*n*目目《4#t自自"4n*日2Ⅲ¨自目日m。
㈣女Ⅲ**¨&㈣㈣圜鬻i圈j姆‘喇惩倚1圈翁4一wⅦ11t…I自pE1月№m一…-¨二lu…Ill☆1c{#*‰-u,1wvh—k…u4、㈨}圈黪圈’攀图霞…。
……。
.般嚣鬻::,……。
…。
㈣m10铷I…¨№㈦十目wHbm《*m14删"15㈨m!㈣Ⅻ■£ⅥuH*}Ⅻ#叭RB槲n“㈣{K《%#l㈣I☆“女∞㈣【日1*r々J%*㈣颦皇晁目目t¥&m《HirⅫⅢ(*ⅫⅢ口㈣r№).c1㈣wlmIa}口n~一50}lu《““q#■目”!t#*^*目~nf]“mm■in☆Ei%F*“㈣##q1*I川目}011】【’…E…#“㈣㈣≈美于发展会员增补理事的通知h^,)%*㈣*“☆#目Ⅸ∞p4¥n&grki*∞%自nR__★H自1t[*女*m十目#z%*R☆目mⅨ∞|m㈣&≈㈣#Ⅻt#&Ⅲm々mⅢ÷}*H月#㈣^{o}口≈女&tw【q2M}“^目¨㈣&q。
常用影像口诀

骨质软化 三模糊一变形。(骨密度减低模糊,骨皮质薄内侧模糊,骨小梁细少疏小模糊,骨变形)
“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及两 肺下叶各基底段。
足骨 三楔前面走, 骰骨外侧候, 跟骨驮距骨, 距骨搭上舟。
足骨正位 一二三楔骰内舟, 短距长跟后出头。
骨质疏松 三小一大。(骨密度低小,骨皮质薄小,骨小梁细少疏小,骨髓腔开大)
骨质硬化 三大一小。(与骨质疏松相反)
如何记忆 12 对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感觉传导路小结 三元两换一交* 浅脊深延成交* 经过内囊后脚处 定位诊断要*它
从外往内从远到近看腕关节正位 大小头状钩 舟月三角豆
腕关节侧位 月骨托着头状尖 中心连成一条线 小豆在前钩角后 大舟斜行最前面。
腕骨正位骨龄测定 头钩三月舟, 大小角豌豆,
一岁出两个, 十岁全出够。
肘关节骨龄测定 肱骨小头一岁多,桡头内上五岁过, 鹰嘴滑车十一岁,十二岁出外上髁。
CT 肺段定位口诀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 注:“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下方层 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对眼能看前后背”: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 以下)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段及两肺下 叶背段 “双眼能看前和背”: 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支气管距离 近,“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 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上肺静 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头部ct读片口诀

头部ct读片口诀 CT头部读片口诀:
一、检查起点:大脑头顶,从上往下看
二、脑干走势:去气管前见,脊髓侧流行
三、舌咽张口:膈线前探考,后口回瞅比较
四、颈主动脉:出肩胛往前,外椎管入内
五、肱骨麻底:尺骨韧带搞,锁骨下有神
六、肩关节连:头骨马蹄腕,腰椎上游走
七、胸腔裸见:肋间隙就位,心导旁对对
八、腹部细描:肝脾折叠套,胆小头在何处
九、盆腔尿脏:膀胱改定抢,输尿管排列序
十、骨盆张开:骶尾部静观,会阴际分明
十一、脊柱状况:椎体结构鉴,检查结果归纳。
颅脑CT的读片方法

• 增强扫描(co nt rast enhancement . CEC T) 一般用 CE 或 + C 来表示 ,应用造影剂注入 静脉或动脉内 ,同时进行扫描 ,可显示组织 器官及病变的血流状态 ,有利于病变的诊断 及鉴别。
CT诊断术语
• 窗宽 ( window widt h , WW) 表示图像的C T 值范围 ,最低可为 - 1000 ,最高为 + 4000 , 观察不同部位或组织可以选择。
脑出血
急性期:出血后一周内,血肿为高密 度,CT值60—80Hu,可为肾形、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伴有周边水肿和 占位效应,使临近的脑室受压移位, 并越过中线,内囊内侧型血肿,易破 入脑室。
血肿吸收期:两周开始,血肿逐渐吸 收 ,密度减低,边缘模糊,4周以后 变为等密度而消失或残留软化灶。脑 水肿及占位效应消失。
脑梗死
第2—3周:梗塞区脑水肿消退,血液循环逐渐恢复及 吞噬细胞浸润,其密度相对增高,平扫时为等密度, 称为模糊效应。
第4周—2个月:梗塞的密度继续降低,直至脑积液密 度。
占位效应:第1—2周显著,从第3周逐渐消退,CT表 现为脑室受压变形,轻度向对侧移位。
增强扫描:病变区增强在2—3周内发生率90%,其特 征性表现是脑回样强化。
• 窗位( window level . WL ) 表示图像的 C T 值中心位置 ,也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图像加 以选择。
CT诊断术语
• C T 值代号为 HU ,表示该组织的 X 线衰减 系数。组织密度高则 C T 值大 ,密度低则 小 ,如水为 O HU ,这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极为 重要。
• 伪影(artifact s) 即因机器或技术等原因出现 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各种影像。有条状、 环形、黑色区等形状。产生原因 : 如物体运 动、骨脑交界处、气体交界处等 ,读片时必 须加以注意 ,以免误诊。
头颅CT及MRI读片技巧

靠近枕骨大孔
十、脑室系统
侧脑室:双侧额角(前角)、体部、三角区(房部)、 枕角(后角)及颞角(下角)
第Ⅲ脑室:位于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为一狭窄的 空腔,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经导水管与第Ⅳ脑室 相通。室间孔位于前连合上方几毫米处。第Ⅲ脑室前 壁为前连合和终板,底为下丘脑和丘脑下部组成(矢 状面可见视交叉上隐窝和漏斗隐窝),顶为中间帆, 后壁为后连合及松果体隐窝
基底节
尾状核 丘脑
内囊
外囊
豆状核
尾状核
三、胼胝体
胼胝体: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巨大白质联 合,构成侧脑室体部和额角的顶
由前向后分为四部分:前下细薄的嘴部、前面 弯曲的膝部、较长且平直的体部和后端膨大的 压部。嘴部向下延伸与终板相连
胼胝体辐射:经过胼胝体的纤维束呈扇形向两 侧半球投射
胼胝体膝部
大脑镰:为硬脑膜返折形成,前窄后宽,内有 上、下矢状窦,后方与小脑幕相延续
大脑前动脉:由前向后走行于纵裂内
中央沟
将额叶和顶叶分开。是大脑凸面最深的一 条脑沟
前方:额叶中央前回——运动皮层 后方:顶叶中央后回——感觉皮层 额叶前下方(由内向外):直回、内侧眶回、
外侧眶回 额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额上回、额中回、
通过松果体柄连于第Ⅲ脑室顶的后部,柄分为上脚和下脚, 中间夹着松果体隐窝。上脚连于缰连合,下脚连于后连合, 其内均含有神经纤维
5%的正常人松果体为囊性
上方与大脑大静脉相邻,前下方为四叠体板及中脑导 水管
被膜及来自被膜并深入腺体的小隔内均有丰富的微血管→正 常松果体增强明显
松果体
六、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或略凹 陷,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不同 的标准,称之为“6(儿童), 8(男性、绝经后女性), 10(年轻女性), 12(妊娠、哺乳女性)”(mm)原则
CT片的阅读技巧(头部)PPT课件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第五层
8
第六层
9
第七层
10
第八层
CT片的阅读技巧(头部)
1
阅片的基本原理不在这里讲述了
以下从正常的片子开始看,要是没有放射线 基础的建议暂时先不要看。
今天我们先讲头部CT
2
正常的头部CT
第一层(10mm一层)
3
第二层
4
第三层
5
第四层
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11
第九层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ct读片口诀
头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读片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观察CT图像的位置、方向和层次,全面评价CT图像质量,分析头部骨骼、脑组织和血管结构等。
以下为头部CT读片的口诀,以帮助医生更加高效地分析和解读图像信息。
第一步:定位和方向
左侧脑沟带走流,右侧大脑亦如此。
从鼻梁骨起始,上至枕骨饶,如是定位方向。
第二步:图像层次
从前到后观图像,更近脸颞骨颚下。
最前为眶上,后随眶下,海绵窦及后脑窝。
第三步:图像评价
灰白质对比高,CT图像细节好。
软骨骼清晰见,无伪影,无噪音。
第四步:骨骼观察
眶上骨细微看,眶下骨影清。
额骨颞骨鼻骨,全体规整。
蝶鞍突不异常,切线骨连续。
第五步:脑组织分析
脑室正常大小,无积水无增大。
带状回见双侧,岛叶也能寻。
脑沟卷曲明,皮层均匀行。
海马体不张扬,颞叶结构完整好。
第六步:血管结构观察
颈内颈外及椎动脉,全都要重点看。
大脑前后动脉,供血全靠它们。
大脑中动脉,庞大如拳头。
大脑后动脉,支配颞、顶及枕。
静脉窦畅通好,无异常占位高。
第七步:异常结构寻找
肿块团片状,急需重视。
出血坏死直往看,水肿肿瘤速查清。
硬膜外血肿分辨,急脑癌脑室查。
血管畸形如迷洞,瘤区血管扩展。
第八步:结论
解读综合全片,不异常醒脑清。
介绍CT表现,病变特点看。
给出诊断意见,指导治疗推荐。
通过以上的头部CT读片口诀,医生可以快速地观察和分析头部CT 图像,对脑骨骼、脑组织和血管结构等进行综合评价,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
这样的口诀能够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遗漏和错误,对于及时发现和诊断头部疾病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