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倍的认识课件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章第一节《倍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用倍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倍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并且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用倍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比如苹果、球等,用来引导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
学生则需要准备一些笔和纸,用来记录和解答问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例,比如“如果有3个苹果,那么6个苹果就是3个苹果的两倍”,来引入倍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比如将3个苹果分成两份,每份1个苹果,来理解倍数的概念。
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比如“如果有5个球,那么10个球就是5个球的两倍,那么15个球就是几倍?”来让学生应用和巩固倍数的概念。
我会通过一个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解答,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倍数的概念和一些关键的句子,比如“倍数是用来描述数量的相对大小的”,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实际的练习题,比如“如果有8个橘子,那么16个橘子是8个橘子的几倍?”和“如果有7个学生,那么14个学生是7个学生的几倍?”等,用来巩固和应用学生所学的倍数的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倍数的概念,来拓展和加深他们的理解。
这就是我对《倍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和巩固这个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倍数》。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理解乘法和除法在求倍数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难点:理解乘法和除法在求倍数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椅,发现桌椅的排列规律,引出倍数的概念。
2. 讲解例题:用课件展示例题,讲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七、作业设计(1)20里面有几个5?(2)30里面有几个6?2. 判断题:(1)一个数的2倍就是将这个数乘以2。
()(2)一个数的3倍就是将这个数乘以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倍数的意义。
在讲解例题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良好,学习效果显著。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倍数的现象,如衣服的扣子、水果的切分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2. “倍”的概念的讲解和理解;3. 倍数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应用;4. 随堂练习的设计和指导;5.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6. 作业题目的设计及其答案的给出;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内容。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倍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倍的认识》是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倍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倍数来描述数量关系。
2. 倍数和因数的关系:通过操作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能够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3. 倍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倍的概念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对数量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理解数量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倍的概念,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 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进行创新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是二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对数量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 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倍数概念,如“3个苹果是3倍”。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喜欢通过实例来理解数学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倍”。
2. 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找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2. 如何找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实质,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倍”的关系。
2. 讲解:讲解“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的实质。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找出“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倍”的概念。
板书设计1. “倍”的概念2. 如何找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3. 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做一些找出“倍”的练习题。
2.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倍”的概念。
课后反思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倍”的概念。
2. 学生是否能够找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词严谨,讲解清晰,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倍”的概念。
同时,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找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步骤和策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引入阶段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倍”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图片中的苹果数量、书本的堆叠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实例中的数量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倍的认识苏教版教案:倍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 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2. 能够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能够应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学生能够将倍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能够用除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小棒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 relay race 吗?在这个比赛中,每个队伍有相同数量的人,当他们跑完一圈后,我们可以说他们的人数是对方的几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数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我们来看一下教材的第74页。
请大家注意观察,这里的图示了3个2和6个1。
我们可以发现,3个2等于6,也就是说,2的3倍是6。
这就是倍数的含义。
那么,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只需要用除法来计算就可以了。
4. 随堂练习:请大家打开练习本,做第76页的练习题。
题目是:小明有24个球,他想把这些球平均分给他的8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球?5. 答案解析:我们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4除以8等于3,所以每个朋友能分到3个球。
六、板书设计1. 倍数的含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除法计算。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红有30个星星,她想把这些星星平均分给她的10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星星?2. 答案:我们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0除以10等于3,所以每个朋友能分到3个星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倍数的含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 学会使用乘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倍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即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
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通过乘法计算,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乘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课件、黑板、粉笔、乘法口诀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理解倍的概念。
- 通过乘法口诀表,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操练巩固:-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引导学生改正。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为什么?2.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掌握得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3. 教学过程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的认识》

2020.9.14
秋天到了, 果园里的苹果树,梨树, 结满了果子! 老师带我们来到果园, 大家快看呀!
如果想要知道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 倍?可以怎样算呢?
以苹果的个数作为标准,就是把2 个苹果看作1份,然后看梨里面有几 份,也就是有几个2,梨就是苹果 的几倍。
以苹果的个数作为标准,就是把
5、小明今年6岁,小明的妈妈今年30岁, 今年小明的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2 年后,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1、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2、怎样才能使梨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呢?
3、怎样才能使梨的个数是苹果的5倍呢?
这节课你学到了 什么?
练习:
1、妈妈买回12个苹果和2个桃子,妈妈买 回的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几倍?
2、星期六,爸爸带小明去看电影,成人票 15元/人,儿童票5元/人,成人票的价格 是儿童票的几倍?
3、花盆中蓝花有2朵,红花有12朵,花盆 中红花。
请你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 )个苹果看作1份,然后看梨里 面有( )份,也就是有( )个2, 梨就是苹果的( )倍。计算的时
候可以这样列算式:
如果想要知道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 几倍,就要把( )的个数作为标
准,把( )个看作1份,草莓里有 这样的( )份,所以草莓是苹果
的( )倍,列算式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计算,认识和理解倍数关系。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倍数的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计算,认识和理解倍数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计算,认识和理解倍数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子,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小红的妈妈买了2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来引入倍数的概念。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理解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倍数关系。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互相学习和交流。
4.教师讲解:教师通过PPT等教学手段,讲解倍数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巩固练习: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第二 关
18元 9元 21元 3元
的价钱是
的6倍。
18 ÷ 3 = 6
.
13
第三关
有10个 ,
请你在线上画出▲,
并说说 的个数是▲的( )倍
.
14
第三关
有10个 ,
请你在线上画出▲,
并说说 的个数是▲的( )倍
.
15
第三关
▲ 的个数是 ▲ 的(10)倍
.
16
第三关
▲▲ 的个数是 ▲ 的(5 )倍
.
17
第三关
▲ ▲ ▲▲▲ 的个数是 ▲ 的(2 )倍
.
18
第三关
▲▲▲▲▲ ▲▲▲▲▲ 的个数是 ▲ 的(1 )倍
.
19
抽奖游戏
规则:用抽到的两个数,说出 ( )是( )的( )倍。说对有 奖,说错没奖.
★ ▲●
◎ ■√
.
20
7、28
.
21
32、4
.
22
12、4
.
23
2、4
.
24
16、4
.
3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倍。
.
4
比较带子
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5)倍。
算式
.
5
红 花 的 朵 数 是 蓝 花 的 ( 4 )倍。
8 朵 里 面 有 ( ) 个 2 朵。
8÷2=4
.
6
第一关
先连一连,再填空。
10里面有( 5 )个2, 的个数是 的( 5 )倍。
10 ÷ 2 = 5
.
7
12里面有( 3 )个4, 的个数是 的( 3 )倍。
12 ÷ 4 = 3
.
8
第二 关
18元 9元 21元 3元 ( )的价钱是( )的( )倍。
.
9
第二 关
18元 9元 21元 3元
的价钱是
的2倍。
18 ÷ 9 = 2
.
10
第二 关
18元 9元 21元 3元
的价钱是
的3倍。
9÷3=3
.
11
第二 关
18元 9元 21元 3元
的价钱是
的7倍。
21 ÷ 3 = 7
倍的认识
.
1
考考你
(1)★★★ ★★★ ★★★ 一共有( 4 )个( 3 )
(2) ○○ ○○ ○○ 一共有( 3 )个( 2 )
★★★
(3) 20里面有( 5 )个4 .
20÷4=5
(4) 9里面有( 3 )个3 .
9÷3=3 .
2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6 )倍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4 )倍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 )倍
.
25
20、4
.
26
谢 谢!
.
27
你能先圈一圈,再填一填吗?
红花有( 4 )个2朵,红花的朵 数是蓝花的( 4 )倍。
.
28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4 )倍。
.
29
拍拍手 ○的个数是☆的2倍
☆ ○○
☆☆ ○○ ○○
☆☆☆ ○○○ ○○○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