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化学与仪器分析

694#——化学与仪器分析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网络学院化学与仪器分析模拟题1

一、选择题

1、可用如下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多次平行测定

D. 校准仪器

2、HPO42-的共轭碱是( C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D )

(a) 固体NaOH (G.R.);(b) 浓HCl (G.R.);

(C) 固体K2Cr2O7 (G.R.);(D) 固体Na2S2O3·5H2O (a.R.)

4、已知CaF2的Ksp=2.7×10-11,若不考虑F -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D )。

a. 5.2×10-5mol/L

b. 6.8×10-6mol/L

C. 2.6×10-3mol/L

D. 1.9×10-4mol/L

5、以KMnO4法测定H2C2O4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a )。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ClO4

二、填空题

1、某定量分析结果X%=2/3×(25.00 – 1.25)×476.98 / 1.0000 ×10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3 位。

2、标准缓冲溶液用来控制溶液酸度。

3、H2C2O4?2H2O 既可用于标定碱,也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

4、以酸碱滴定为例,滴定突跃是指的是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指示剂的突跃pH范围,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在滴定突跃的范围内或部分处于该范围内。

5、弱酸可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Ka≥10-8,多元酸可以被分步滴定的条件是K a1/K a2>104两步中和反应稍有交叉地进行,对一般的分析工作,准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其误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复习资料,自我完善,仅供参考,考完上交!

武汉大学版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适用考中科院的同学)

第一部分:AES,AAS,AFS AES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所辐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对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特点: 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2.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3.试样用量少,测定元素范围广 4.局限性 (1)样品的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进行定量分析时,常常需要配制一套与试样组成相仿的标准样品,这就限制了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等的提高。 (2)发射光谱法,一般只用于元素分析,而不能用来确定元素在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状态,更不能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基团;对一些非金属,如惰性气体、卤素等元素几乎无法分析。 (3)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昂贵。 术语: 自吸 自蚀 ?击穿电压:使电极间击穿而发生自持放电的最小电压。 ?自持放电: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后,即使没有外界的电离作用,仍能继续保持电离,使放电持续。 ?燃烧电压:自持放电发生后,为了维持放电所必需的电压。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 仪器: 光源的作用: 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跃迁。 光源的影响: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光源的类型: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火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ICP 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流I 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 气,不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粉色),其电阻很小,电流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ICP-AES 法特点 1.具有好的检出限。溶液光谱分析一般列素检出限都有很低。 2.ICP 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约1%。 3.基体效应小。 4.光谱背景小。 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1%,干扰少。 6.自吸效应小 进样: 溶液试样 气动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不连续的信号 气体试样可直接引入激发源进行分析。有些元素可以转变成其相应的挥发性化合物而采用气体发生进样(如氢化物发生法)。 例如砷、锑、铋、锗、锡、铅、硒和碲等元素。 固体试样 (1). 试样直接插入进样 (2). 电弧和火花熔融法 (3). 电热蒸发进样 (4). 激光熔融法 分光仪棱镜和光栅 检测器:目视法,摄谱法,光电法 干扰: 光源 蒸发温度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应用范围 直流电弧 高 4000~7000 较差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 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 中 4000~7000 较好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火花 低 瞬间10000 好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的定量分析

09级化学《_仪器分析_》试卷

1 绍兴文理学院 11 学年 01学期 化学 专业 09级《仪器分》试卷(答题卷)(A) (考试形式:闭卷 )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 .指出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C 6H 6 B C 6H 5NO 2 C .C 4H 2N 6O D .C 9H 10O 2 2. 直流极谱法中将滴汞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电解电池,两个电极的性质应为 ( ) A.两个电极都是极化电极 B. 滴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极化电极 C. 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 D.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 3. 下列化合物中的质子,化学位移最小的是( ) A. CH3Br B. CH4 C. CH3Cl D. CH3F 4. .原子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可用( )参数来表征。 ( ) A. 中心频率和谱线半宽度 B. 峰高和半峰宽 C. 特征频率和峰值吸收系数 D. 特征频率和谱线宽度 5. 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作为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 A.分子筛 B.硅胶 C.氧化铝 D.活性炭 6. 下列化合物的1HNMR 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A. CH3-OOC-CH2CH3 B. (CH3)2CH-O-CH(CH3)2 C. CH3-OOC-CH2-COO-CH3 D.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7.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 A.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 因为分子中有 C 、H 、O 以外的原子存在 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8. 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的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 ) A. 外标法 B. 内标法 C. 归一化法 D. 标准加入法 9.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 =305nm ,在乙醇中测得λmax =307nm ,该吸收是由( )跃迁所引起的。 ( ) A. n →π* B. n →σ* C. π→π* D. σ→σ* 10.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光源进行调制的目的是 ( ) A.校正背景干扰 B.消除物理干扰 C.消除原子化器的发射干扰 D.消除电离干扰 11. 饱和甘汞电极是常用的参比电极,当有微弱的电流通过饱和和甘汞电极时,其电极电( )。 A.变大 B.变小 C.为零 D.不变 12.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 )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 D. 散射光的强度 13.根据范第姆方程式H=A +B/u +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 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 B. 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 C. 载气线速越高,柱效越高 D. 载气线速越低,柱效越高 14.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 A. 两种溶液接触前带有电荷 B.两种溶液中离子扩散速度不同所产生的 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 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 15.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氟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 ) A.GC B.ISE C.AAS D.UV 16.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法拉第定律 C.能斯特方程式 D.菲克定律 17.发射光谱法基本定量公式I=ac b ,其中b 值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 试样组成 B. 光源类型 C. 谱线的自吸 D.感光板性质 18.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时,需要磁力搅拌的原因是: ( ) A. 减小浓差极化 B. 加快响应速度 C. 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 D. 降低电极内阻 19.阳极溶出伏安法可采用的电极是 ( ) A.悬汞电极 B.滴汞电极 C.铂片电极 D.玻璃电极 20.用离子选择电极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 ( ) A.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D.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二、填空题(共16分,每一空1分) 1. 分光光度计的种类繁多,但都是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的:(1) 、(2) 、(3) 、(4) 。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试大纲 本《分析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分为分析化学(上,化学分析部分)和分析化学(下,仪器分析部分)两门理论课程及对应的实验课程。分析化学是化学量测和表征的科学,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为基础,主要包括误差理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等经典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其它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各占50%。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基本构成、主要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针对实际分析问题,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分析方法。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分析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 化学分析部分 第一章绪论 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特点 2.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1.定量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2.试样(气体、固体、液体)采集和预处理 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1.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表示和分类) 2.随机误差的统计分布规律(正态分布) 3.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t分布,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4.显著性检验方法(t检验、F检验) 5.可疑值的取舍方法 6.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四章滴定分析概述 1.滴定分析的特点及基本概念 2.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3.基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以及表示 4.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示 5.电子天平、滴定管(酸式、碱式)、移液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五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平衡常数,质子条件式 2.弱酸(碱)各型体浓度的分布计算 3.不同酸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和多元强酸、弱酸、混合酸)。 4.不同碱体系水溶液pH的计算(一元强碱、一元和多元弱碱、混合碱) 5.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范围、缓冲容量、缓冲溶液的选择) 6.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选择原则、常用酸碱指示剂) 7.酸碱滴定曲线计算(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 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各类型酸(碱)组分可准确滴定的条件 9.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如食醋中醋酸、工业纯碱各组分、氮肥含氮量 测定等的测定原理、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第六章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法 1.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EDTA)、络合物的平衡常数与各级分布分数 2.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及其计算 3.络合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 4.金属指示剂(指示原理、选择原则、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5.单一离子和混合离子的终点误差的计算和准确滴定以及分步滴定可行性 判据(控制酸度或使用掩蔽剂、沉淀剂、氧化还原试剂) 6.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7.络合滴定方案设计(混合体系中某一个离子的测定,实验步骤) 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氧化还原平衡 (条件电位、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氧化还原速率的因素) 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突跃范围和化学计量点,对称和不对称电对)

郑州大学05级化学本科班仪器分析期未考试试卷(A)

郑州大学级化学本科班《仪器分析》期未考试试卷(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量分析时应选用的条件是()大电流,试样烧完大电流,试样不烧完 小电流,试样烧完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加入消电离剂可以抑制电离干扰。一般来说,电离剂的电离电位() 比待测元素高比待测元素低 与待测元素相同与待测元素相近 .对于下列燃烧气和助燃气形成的火焰,其中最常用的火焰类型是空气—乙炔氢气—氧气 煤气—空气乙炔—氧化亚氮 .下列这些光谱定量分析的公式中,使内标法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是 ( – ) Δ ( )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 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原子核的振动 .矿石粉未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哪种光源为好()交流电弧直流电弧 高压火花等离子体光源 .下列仪器排布方法中哪种为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光路图: () ↑照射 ↑引入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产生紫外光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铷()时,加入钠盐溶液其作用是:()减少背景提高火焰温度 减少电离提高的浓度 .原子吸收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产生是由于()原子在激发态的停留时间 原子的热运动 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普通玻璃电极不能用于 > 的溶液,这是由于()氢氧离子在电极上反应 钠离子在电极上反应 玻璃电极的内阻很大 玻璃被碱腐蚀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校正方法误差 计算电极的响应效率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 .极谱波的产生是由于在电极反应过程中出现()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 对流迁移 .在恒电流电解中,常采用加入试剂的方法来稳定电位,以避免干扰性电极反应的产生,这种加入的试剂称为() 离子强度调节剂去极化剂 极大抑制剂表面活性剂 .在库仑分析中,为了使被测物以电流效率电解,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恒定减少工作电极的面积 增大电解电流防止工作电极上有副反应产生 .每当的电量通过电解池时,可以使锌()在阴极上析出的质量是()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组分与载气组分与固定相 组分与组分载气与固定相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 半峰宽峰面积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学中 的地位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02438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 学中的地位 摘要本文讨论了分析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着重分析这两个分支的特点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说明了这两个分支联系紧 密,各 有所长,相互补充,互为表里。 关键字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前言 在21世纪,全球竞争重点已从政治转向经济,实际上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整个社会要长期发展必须考虑人类社会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口,粮食和环境,以及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的解决,这些都与分析科学密切相关[1]。分析化学的应用开始向药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拓展,于是我们不得不了解并学好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主要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即(由那些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组成)的成分分析、结构即(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等)及物质的主要含量的多少[2]。 1.仪器分析的特点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之上的,例如仪器分析可以分析光、电、热、磁、音波等的物理量,通过分析结果达到测量的目的。仪器分析所要使用的器械比较复杂也比较特殊,例如显微镜。仪器分析除了测量物理量与物理性之外,还可用于物质的状态分析,物质的价态或者微区、超痕等的分析。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物质借助不同的化学仪器对物质进行化学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侧重于仪器的先进性和现代化、仪器的使用原理以及如何熟练规范地操作这些现代化的仪器[4]。仪器分析所包含的方法很多,目前已有数十种,按照测量过程中所观测的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和电镜分析法等。有以下特点:

(推荐)《大学无机化学实验》word版

目录 绪论 实验1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实验2 灯的使用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实验3 称量练习——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4 CO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 实验5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6 溶液的配制 实验7 酸碱滴定 实验8 HAC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9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 溶度积的测定 实验10 PbI 2 实验11 由海盐制试剂级NaCl 实验12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数据的表达和处理 ——溶解、蒸发、结晶和固液分离 实验13 转化法制备KNO 3 实验14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7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18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实验19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20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21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 实验22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23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 实验24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 实验25 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 实验26 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实验27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28 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氧化法 实验29 醋酸铬(II)水合物的制备——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30 从烂版液回收硫酸铜——设计实验(本科) 实验31 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定性鉴定(专科) 实验32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设计实验 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无机实验课?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传授知识和技术; 2、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3、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二、怎样学好无机实验? 1、预习——P2; 2、实验; 3、实验报告。 三遵守实验室规则。 一、注意实验室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关于预习报告:正规笔记本,不定期检查,评定平时成绩。两次没有者本学期成绩 评为不及格; 2)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安静,穿好实验服; 3)每人都必须完成实验作业,及时如实地记录,凡有实验测定数据的都必须填好原始 数据表,我签字并贴在实验报告上。 保持实验台整洁有序,实验结束后清扫自己实验台及水池。 实验结束后给我看实验记录或产品,允许后再离开。每次实验当80%左右学生做完后,最好点评一次,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4)做好值日,整理实验室,做好“三关”(关水、断电、关窗); 请假及纪律; 5)及时洗涤仪器,遵守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6)及时交实验报告,杜绝抄袭; 7)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分析化学答案(三师版下册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名词: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及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及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g mL1)分别为 0.36,0.38,0.35,0.37,0.39。 (1)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2)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38 g mL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37 .05 39 .037.035.038.036.0=++++= x g mL 1 标准偏差 1 222221 2 0158.01 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 ) (-=?=--+-+-+-+-= --= ∑mL g n x x s n i i μ 相对标准偏差 %27.4%10037 .00158 .0%100=?=?=x s s r (2)相对误差 %63.2%10038 .038 .037.0%100-=?-= ?-= μ μ x E r 。 3. 用次甲基蓝 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 质量浓度B (单位mg L 1 )分别为0.5,1.0,2.0,3.0,4.0,5.0的标 准溶液,测得吸光度A 分别为0.140,0.160,0.280,0.380,0.410,0.540。试写出该标准曲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求出相关系数。 解: 11 58.26 )0.50.40.30.20.15.0(--?=?+++++= =L mg L mg x B ρ 318.06 ) 540.0410.0380.0280.0160.0140.0(=+++++= =A y 已知线性回归方程为 bx a y += 其中

仪器分析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在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 仪器分析(近代分析法或物理分析法):是基于与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通常是测量光、电、磁、声、热等物理量而得到分析结果,而测量这些物理量,一般要使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故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除了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外,还可用于结构、价态、状态分析,微区和薄层分析,微量及超痕量分析等,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的特点: 1. 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μg、μ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 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 仪器分析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三、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严格的。a. 仪器分析方法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仪器分析方法中的式样处理涉及到化学分析方法(试样的处理、分离及干扰的掩蔽等);同时仪器分析方法大多都是相对的分析方法,要用标准溶液来校对,而标准溶液大多需要用化学分析方法来标定等。 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逐步实现仪器化和自动化以及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四、学习掌握的目标不同:化学分析主要的内容为: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学习化学分析要求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掌握重量分析法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处理。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系仪器分析期末试题I

化学系《仪器分析》期末试题I 系级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30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以及五个部分组成。 2.火焰原子化中,常用的火焰组成是,和三种。3.化学电池分为和和。 4.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的原电极分为和。 5.极谱分析法是以为指示电极进行电解,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曲线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 6.电位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方程式。 二.选择题(单选):20分 1.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主要缺点是:()A.灵敏度低;B.重现性差;C.不能测定难挥发性元素;D.不能测定液体; 2.光的波长、频率、能量之间具有下列关系:()A.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B.波长越长,频率越高,能量越小; C.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大;D.波长越长,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3、当辐射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下述哪种参量要变() A.波长;B.频率;C.波数;D.方向; 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5.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化合物能吸收波长较长的辐射( ) (1) CH3{CH2)5CH3(2) ( CH3)2C CHCH2CH C(CH3)2 (3) CH2 CHCH C(CH3)2 (4) CH2C(CH3)2 CHCH CHCH 6、下述哪元素的发射光谱最复杂()

A.钠;B.铝;C.碳;D.铁; 7、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峰面积 D、调整保留值 8、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 A、进行定性分析 B、进行定量分析 C、分离混合物 D、分离混合物并分析之 E、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9.玻璃膜电极的特点,途述错误的是() A.线性范围宽 B.选择性好 C.内阻较低 D.不能用于有侵蚀作用的溶液 10、下列电极不属于原电极的是() A.pH电极 B.氟电级 C.气敏电极 D.液膜电极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发射光谱分析法中的光源是用于发射出测定所需波长的光的装置。 2.气相色谱法中的固定相是气体。 3.在电位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要随着待测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 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主要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5.相间电位是存在于两相界面上的一个电位差。 四.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样中Ca2+浓度。移取100mL水样于烧杯中,将饱和甘汞电极和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浸入溶液中,测得钙电极的电极电位为-0.0619V(对饱和甘汞电极)。在此溶液中加入1.00ml0.0731mol/L Ca2+的标准溶液后,测得钙电极的电位为-0.0483V(对饱和甘汞电极)。计算水样中Ca2+的浓度。(以mol/L表示)13分

694#——化学与仪器分析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网络学院化学与仪器分析模拟题1 一、选择题 1、可用如下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多次平行测定 D. 校准仪器 2、HPO42-的共轭碱是( C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D ) (a) 固体NaOH (G.R.);(b) 浓HCl (G.R.); (C) 固体K2Cr2O7 (G.R.);(D) 固体Na2S2O3·5H2O (a.R.) 4、已知CaF2的Ksp=2.7×10-11,若不考虑F -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D )。 a. 5.2×10-5mol/L b. 6.8×10-6mol/L C. 2.6×10-3mol/L D. 1.9×10-4mol/L 5、以KMnO4法测定H2C2O4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a )。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ClO4 二、填空题 1、某定量分析结果X%=2/3×(25.00 – 1.25)×476.98 / 1.0000 ×10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3 位。 2、标准缓冲溶液用来控制溶液酸度。 3、H2C2O4?2H2O 既可用于标定碱,也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 4、以酸碱滴定为例,滴定突跃是指的是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指示剂的突跃pH范围,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在滴定突跃的范围内或部分处于该范围内。 5、弱酸可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Ka≥10-8,多元酸可以被分步滴定的条件是K a1/K a2>104两步中和反应稍有交叉地进行,对一般的分析工作,准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其误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复习资料,自我完善,仅供参考,考完上交!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

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一个气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七、装置问题: 1)选择合适容量的仪器:液体量应与仪器配套,瓶内液体的体积量应不少于瓶体积的1/3, 不多于2/3。 2)} 3)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水银球上线应与蒸馏头侧管下线对齐。 4)接受器:接收器两个,一个接收低馏分,另一个接收产品的馏分。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 瓶。蒸馏易燃液体时(如乙醚),应在接引管的支管处接一根橡皮管将尾气导至水槽或室外。 5)安装仪器步骤:一般是从下→上、从左(头)→右(尾),先难后易逐个的装配,蒸馏 装置严禁安装成封闭体系;拆仪器时则相反,从尾→头,从上→下。 6)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至少相差30℃以上。 7)液体的沸点高于140℃用空气冷凝管。 8)进行简单蒸馏时,安装好装置以后,应先通冷凝水,再进行加热。 9)毛细管口向下。 10)微量法测定应注意: 第一,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宜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气化; 第二,沸点内管里的空气要尽量赶干净。正式测定前,让沸点内管里有大量气泡冒出,以此带出空气; 第三,、 第四,观察要仔细及时。重复几次,要求几次的误差不超过1℃。 试验二重结晶及过滤 一、试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抽滤和热过滤的操作 二、试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液中不同温度时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分离 三、试验仪器和药品 循环水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电炉、石棉网、玻璃棒、滤纸、苯甲酸、活性炭、天平 四、试验步骤 1、【 2、称取3g乙酰苯胺,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80ml水,加热至沸腾,若还未溶解可适 量加入热水,搅拌,加热至沸腾。 3、稍冷后,加入适量(-1g)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min,趁热抽滤。 4、将滤液放入冰水中结晶,将所得结晶压平。再次抽滤,称量结晶质量m。

大学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本篇由无机制备、称量和滴定操作练习组成。通过初步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的训练,要求学生能规范的学会以下的操作和方法:仪器的洗涤和干燥,试剂的取用,试纸的取用,煤气灯的使用,台天平、分析天平的使用,量筒、吸管、滴定管的使用,离心机的使用;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溶解和结晶,溶液的蒸发、浓缩,固液分离(倾滗法、吸滤法和少量沉淀的离心分离),直接称量、相减法称量,数据处理、误差表示等。要求学生自觉地重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诸方面的培养,并将此贯穿于整个实验课程的始终。 无机化合物的种类极多,不同类型的无机物制备方法有所不同,差别也很大。同一无机物也可有多种制备方法。在本篇中只介绍常见无机物常用的制备和提纯方法。 1.无机物常用的制备方法 ⑴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 ①活泼金属和酸直接反应,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即可得到产品。如由铁和硫酸制备硫酸亚铁。 ②不活泼金属不能直接和非氧化性酸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反应后要有分离、除杂质的步骤。如硫酸铜的制备,不能由铜和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备,必须加入氧化剂(如硝酸),反应后有杂质硝酸铜,所以要用重结晶法来提纯制得的硫酸铜。 ⑵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无机物,如产物是难溶物或气体,则只需通过分离或收集气体即可得产物。若产物是可溶的,就要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等步骤后才能得到产物。如由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备硝酸钾,这两种盐溶解、混合后,在溶液中有4种离子-K+、Na+、NO3-、Cl-,由它们可组成四种盐。当温度改变时,它们的溶解度变化不同。利用这种差别,可在高温时除去氯化钠,滤液冷却后则得到硝酸钾。再用重结晶法提纯,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 2. 结晶与重结晶 ⑴结晶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称结晶。结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晶核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晶核的成长。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和温度都能影响晶体颗粒的大小,其中温度的影响更大些。有时会出现过饱和现象,即当温度降低后仍不析出晶体。此时可慢慢摇动结晶容器,或用玻璃棒轻轻磨擦器壁,也可加入小粒晶种,促使晶体析出。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试验模拟试题A卷分析化学试验50分

《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实验》模拟试题(A卷) 分析化学实验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20分) 1. 用沉淀滴定法测氯,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 (A) 莫尔法直接滴定(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2. 在作分光光度测定时,下列有关的几个步骤:①调节100%T调节器,②将 参比溶液置于光路中, ③调节至A=∞,④将被测溶液置于光路中,⑤调节0%T调节器,⑥测量A值,⑦调节至A=0。其合理顺序是:( ) (A) ②①③⑤⑦④⑥(B) ②①⑦⑤③④⑥ (C) ⑤③②①⑦④⑥(D) ⑤⑦②①③④⑥ 3. 采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时,洗涤沉淀用的适宜洗涤剂是:( ) (A)稀H2SO4 (B)稀NH4Cl (C)冷水(D)乙醇 4.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 (A) 二甲酚橙指示剂只适于pH>6时使用 (B) 二甲酚橙既可适用于酸性也适用于弱碱性溶液 (C) 铬黑T指示剂只适用于酸性溶液 (D) 铬黑T指示剂适用于弱碱性溶液 5.配制 PH =9 的缓冲液,应选用下列何种弱酸(或弱碱)和它们的共轭碱(或共轭酸)来配制:( ) OH (K b=9.1×10-9 ) (B) HAc (K a=1.8×10-5) (A) NH 2 (C) HCOOH (K a=1.8×10-4) (D) NH3 ·H2O (K b=1.8×10-5) 6. 不宜放在电热恒温箱中干燥的基准物质是:( ) (A) Na2C2O4 (B) H2C2O4?2H2O (C) K2Cr2O7 (D) Na2CO3 7. 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 (A) H2C2O4·2H2O (B) K2Cr2O7 (C) As2O3 (D) Fe 8. 将试样溶解并转入容量瓶中定容,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将试样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定容溶解。

【精品】武汉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光谱分析导论习题解答 1、解: (1) 7 21010 67.6101050.111 ?=??= = -λ σ (2)1498 1047.4107.670/100.3/?=??==-λνc (3)3030 10103300/11 92=??== -σ λ (4) 80.1)10602.1(1095.6889100.310 626.6/19108 34 =?÷????===---λνhc h E 2、解:由计算公式λν/hc h E ==以及各能级跃迁所处的波长范围可得能量范围分别如下: 跃迁类型 波长范围 能量范围/eV 原子内层电子跃 10-3 nm 10nm 1.26106 1.2102

迁 原子外层电子跃 迁 200nm750nm6 1.7 分子的电子跃迁200nm750nm6 1.7 分子振动能级的 跃迁 2.5m50m0.50.02 分子转动能级的 跃迁 50m100cm210-2410-7由上表可以看出分子电子能级跃迁120eV分子振动能级跃迁0.051eV分子转动能级跃迁0.05eV,其电子光谱,振动光谱以及转动光谱所对应的波长范围分别在紫外-可见区,红外区和远红外微波区。 3、解: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折射。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有其不同的折射率,据此能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光栅的分光原理是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总效果。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作用各有相应的衍射角,据此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光栅光谱棱镜光谱 Sin与波长成正比,所以光栅光谱是一个均匀排列的光 谱色散率与波长有关,为非均 匀排列的光谱 光的波长越短则衍射角越小,因此其谱线从紫到红排 列波长越短,其偏向角越大,因此其谱线从红到紫排列 复合光通过光栅后,中央条 纹(或零级条纹)为白色条 纹,在中央条纹两边,对称 排列着一级、二级等光谱, 没有谱级重叠现象

694#——化学与仪器分析

网络学院化学与仪器分析模拟题1 一、选择题 1、可用如下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多次平行测定 D. 校准仪器 2、HPO42-的共轭碱是( C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D ) (A) 固体NaOH (G.R.);(B) 浓HCl (G.R.); (C) 固体K2Cr2O7 (G.R.);(D) 固体Na2S2O3·5H2O (A.R.) 4、已知CaF2的Ksp=2.7×10-11,若不考虑F -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D )。 A. 5.2×10-5mol/L B. 6.8×10-6mol/L C. 2.6×10-3mol/L D. 1.9×10-4mol/L 5、以KMnO4法测定H2C2O4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A )。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ClO4 二、填空题 1、某定量分析结果X%=2/3×(25.00 – 1.25)×476.98 / 1.0000 ×10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3 位。 2、标准缓冲溶液用来控制溶液酸度。 3、H2C2O4 2H2O 既可用于标定碱,也可用于标定高锰酸钾。 4、以酸碱滴定为例,滴定突跃是指的是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滴定分析允许误差)范围内,溶液参数将发生急剧变化,这种参数(如酸碱滴定中的pH)的突然改变就是滴定突跃,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指示剂的突跃pH范围,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在滴定突跃的范围内或部分处于该范围内。 5、弱酸可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Ka≥10-8,多元酸可以被分步滴定的条件是K a1/K a2>104两步中和反应稍有交叉地进行,对一般的分析工作,准确度要求不是太高,其误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大学化学实验心得体会.doc

大学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大学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篇1 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工专业的必修课,要想学好有机化学,首先,要认真读书,读懂书上的定义,只有明白了定义才是解决以后所有问题的关键。其次,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读完书之后做笔记,就是把书上的知识有条理的自己整理在本子上,记住方程式是重中之重,而且有机化学的方程式比较复杂,副产物多,而且在不同条件下产物不同,主要应记住特征反应以及重要反应条件。再就是整理网络图,就是有什么能氧化或还原成什么,这样让知识点成为知识面,方便在做推断题的时候能更好更快的推出产物。 想学好一门课程,死记硬背是肯定不行的。中学化学的知识比较散杂,要记的东西很多。例如:反应的颜色变化、沉淀的颜色、反应方程式等,这些都很重要,容易在推断题中出现。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没有说明其原理,你就可以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简单了解原理来帮助记忆。你还可以查找一些有关化学史的资料,了解一些物质的发现过程或者一些化学家的资料来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学好知识。 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授课很重要,所以上课不可以不听,即使对老师不满意也要认真听讲。根据老师讲的内容作适当的笔记,但是记住,不可以老师讲什么记什么,那样对学习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浪费上课的时间。要定期整理笔记,对笔记进行删剔与补充。在阶段考试前将笔记拿出来看,对不扎实的知识夯实。而且要将新旧知识穿线,不要让知识结构发生断层。 要重新学习已经学过的东西,首先你要知道老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的怎样的补充,所以建议你借鉴同学的笔记,不要只看教材。在学新知识时,遇到问题要马上解决,因为你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对旧知识不了解所产生的。多背,多练习,多总结。 学有机化学要及时地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加以归纳与总

山东大学化学与仪器分析

化学与仪器分析专科模拟题 一、选择题 1、可用如下哪种试验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多次平行测定 D. 校准仪器 2、HPO42-的共轭碱是( A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C ) (A) 固体NaOH (G.R.);(B) 浓HCl (G.R.);(C) 固体K2Cr2O7 (G.R.); (D) 固体Na2S2O3·5H2O (A.R.) 4、已知CaF2的Ksp=2.7×10-11,若不考虑F -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 A. 5.2×10-5mol/L B. 6.8×10-6mol/L C. 2.6×10-3mol/L D. 1.9×10-4mol/L 5、以KMnO4法测定H2C2O4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 B)。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ClO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B)。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 2、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 B) (A) K a·K b=1 (B) K a·K b=K w(C) K a/K b=K w(D) K b/K a=K w 3、有一化验员称取0.5003g铵盐试样,用甲醛法测定其中氮的含量。滴定耗用0.280mol/LNaOH溶液18.30ml,下列四种计算结果中合理的是( B )。 A.17% B.17.4% C.17.44% D.17.442% 4、BaSO4沉淀重量法测定Ba2+时,对于BaSO4沉淀的洗涤最好使用( C)。 A.母液 B.水 C.稀H2SO4 D.稀HCl 5、在分光光度计上用标准对照法测定某中药注射液中黄酮甙的含量,标准溶液浓度为0.02mg/ml,其吸光度为0.460,样品供试液吸光度为0.230,样品中黄酮甙含量为( A )。 A.0.01mg/ml B.0.1mg/ml C.0.02mg/ml D.0.2mg/ml 6、衡量色谱柱柱效的指标是( D)。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容量比 D.理论塔板数 7、色谱法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每一组分都能出峰的方法是( C)。 A.外标法 B.内标法 C.归一化法 D.定量进样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应(B)。 A.愈小愈好B.等于零C.没有要求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用莫尔法测定KBr含量时,若蒸馏水中含有微量Cl-,为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应作(A)。 A.空白试验B.回收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 3、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D ) (A) NaCl (B) NaHCO3(C) NH4Cl (D) Na2CO3 4、沉淀重量法中,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是(A)。 A.同离子效应B.异离子效应C.配位效应D.酸效应 5、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酸效应是指(A)。 A.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B.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现象 C.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 6、用草酸钠溶液标定浓度为0.04000mol·L-1的KMnO4溶液,如果使标定时所消耗草酸钠溶液体积和KMnO4溶 液体积相等,则草酸钠的浓度应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