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15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C.名字: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命名;字,成年举行加冠仪式 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字,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陶潜,字渊明。
D.田园诗: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 等的生活为题材。东晋谢灵运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唐代 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狗吠深巷中 答案 C
解析 C 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4.有关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 引、曲等。 B.青衿:青色交领的长衫,周代学子之服,后因以称读书人。曹操《短 歌行》中“青青子衿”指代有学识的人。
亭记》中则以“

”两句,描写禽鸟之
乐的情状。
(2)《归园田居(其一)》中“

”两
句描写了绿树成荫的清幽环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7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两句,借鸟写出早春的生机;《归园田居(其一)》中“


两句,用远镜头描绘出村庄的平静、朦胧、安详。
⑭(远处的村庄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⑮(顶端,上端)。 户庭无尘杂,虚.室.⑯(空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必修三必背

高中语文单元测试是对学生学习语文情况的评估,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素质在提高,但是有些人在外宾面前却故意显出穷形尽相,伸手乞讨,丧失了人格、国格。

B《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C参加国庆游行的队伍洋洋洒洒,延续了数公里,规模空前。

D每当夜幕降临,各大酒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下列各句的意思明确、无歧义的一句是( )A老师见到我们非常高兴,叫师母拿出水果来招待我们。

B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校长和分管体育的教导主任以及其他学校的领导登上了主席台。

C河北省邦相剑,一面刻有铭文两行十七字,另一面刻一行六个字,字小如米,笔细如发。

D多美的杜鹃,可惜它常常使我想起蜀帝杜宇的传说,在美丽中充满了哀伤。

3将下面六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江苏省的无锡梅园始建于1912年, 独具特色。

①遥临太湖②依山植梅③背倚龙山翠屏④以梅饰山⑤山因梅而幽⑥梅以山而秀A③②④⑤⑥①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②⑥ D①③②④⑥⑤4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勰是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主要著作有《文心雕龙》,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

B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归田园居》等。

C《华盖集续编》是鲁迅的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就出自这本杂文集。

《社戏》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彷徨》。

D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他曾经批改过《水浒》。

5《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温和”。

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刘和珍是个和蔼可亲、乐观坚毅的青年,决非反动派所说的“暴徒”B反动派杀害了这样的好青年,更说明他们的凶残 C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愤慨,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D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这样写说明鲁迅认为对反动派不能温和6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A.崇⼭峻岭趣舍万殊疏竣河道静噪不同B.天朗⽓清⼭青⽔秀倾箱倒箧轻歌曼舞C.慧风和畅风⾬如晦融会贯通谆谆教诲D.流觞曲⽔委曲求全并驾齐驱有⽳窈然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A.①击空明兮溯流光(清波下的⽉光) ②未尝不临⽂嗟悼(光临)B.①美⼈兮天⼀⽅(美貌⼥⼦) ②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C.①⽽吾与⼦之所共适(适合) ②⾄于幽暗昏惑⽽⽆物以相之(相互)D.①托遗响于悲风(余⾳,指箫声)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上完全相同的⼀项是(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侣鱼虾⽽友麋⿅B.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C.乘犊车,从吏卒,交游⼠林D.顺流⽽东也5.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例句:蚓⽆⽖⽛之利,筋⾻之强A.⽽今安在哉B.客有吹洞箫者C.孟德之困于周郎D.⽉出于东⼭之上6.下列各句中的“之”字⽤法分类正确的⼀项是( )①壬戌之秋,七⽉既望②⽽世之奇伟、瑰怪、⾮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④蚓⽆⽖⽛之利,筋⾻之强⑤倚歌⽽和之⑥⼈⼜谁能以⾝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⑦苟⾮吾之所有⑧⽽吾与⼦之所共适⑨⽿得之⽽为声⑩不知东⽅之既⽩A.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B.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C.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D.①②/③⑦⑧⑩/④⑥⑤/⑨7.下列有关⽂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苏轼,字⼦瞻,在被贬黄州期间,于东⾯⼭坡之上搭建草屋居住,所以⾃号“东坡居⼠”,与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享誉北宋⽂坛。

B.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字逸少。

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称“王右军”。

C.王维,字摩诘,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继承和发扬了东晋谢灵运所开创的⽥园诗传统,成为唐代的⼭⽔⽥园诗⼈。

D.王安⽯,字介甫,晚年号半⼭,谥号⽂,也称王⽂公。

“唐宋⼋⼤家”之⼀。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试卷学校:斗鸡中学命题人:杨柳2018、9试卷说明:命题意图:本套试题为高一必修1第三单元检测。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作适当的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课本,自主学习;关注生活,快乐学习。

本命题意图在于体现新课标语文教学理念。

试卷结构:本试卷分为基本题(134分)和附加题(16分),满分为15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基本题为每个学生必答题,附加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典型试题例说:第20小题,既考查了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理念,又考查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基本题一、选择(第1---7题每题3分,第8题12分,共40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是()A.显宦(huàn)莅(lì)校屏(bǐng)息以待B.步履(lǚ)沉着(zhuó)涕(tì)泗交流C.潇(xiāo)洒蓟(sū)北大汗淋(lín)漓D.精悍(hàn)激亢(kàng)手舞足蹈(dǎo)2.加黑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寥落(liào稀疏)黯然(àn昏黑)攒射(cuán聚,凑集)喋血(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B.浸渍(zì浸)噩耗(è惊人的)不惮(dàn怕)立仆(pū倒下)C.菲薄(fēi微、薄)踌躇(choúchù犹豫)血痕(héng痕迹)赁屋(lìng买)D.长歌当哭(dàng当作)殒身不恤(xù畏惧)桀骜(jié’áo性情暴烈)屠戮(lù合力)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搏设法乘凉逆来顺受 B.沧桑竹篱虫蛀人才倍出C.轶事包袱吠叫委屈求全 D.装潢作揖熬煎甘之如怡4.下列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他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有名的足球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足球。

B.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C.创业者如果孤注一掷....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上,一旦面临挫折,创业者的生活将会陷入窘境。

D.做人要正派,到处打探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作者鲁迅。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共有杂文集16本。

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巴金,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

《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为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作者梁实秋,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 一、基础知识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______的文风,文章所蕴涵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2)这是我知道的,凡我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3)2009年家装行业的流行风格是简约而不简单,那种复杂烦琐的造型已经过时,平顶、无主灯等设计手法都是简约的______。

A.简朴毅然体现 B.简朴欣然呈现C.俭朴毅然体现 D.俭朴欣然呈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9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①主客体错位,应删去 “对”;②重复赘余,“大约”和“多”,删去其一;③搭配不当,应为“陶 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语气生硬,应将“要求”改为“诚邀”;⑤重复 赘余,删去“参加”或“加盟”。
3.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 900 多首诗歌。本 小组拟将李白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心灵,放飞性情。
要求热爱诗歌并对李白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请于本月 15 日前,将自荐 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李白研究”信箱。
仿写:(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5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答案 (示例)(读李白)我懂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是一种不屈的傲骨 (读杜甫)我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读白居易)我懂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是一种心灵的共鸣
李白研究小组
答:
2019 年 7 月 5 日
8
课前•情境学习
课堂•素养落实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答案 ①“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删去“对”;②“他一 生留下大约 900 多首诗歌”删去“大约”或“多”;③“陶冶心灵,放飞性 情”改为“陶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要求”改为“诚邀”;⑤“加盟参 加”删去“参加”或“加盟”。
的富丽堂皇。
14
课前•情境学习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3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故.垒西边 (1)故既 广克 故., 数言 公欲 问亡 其故 .
故.人具鸡黍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道会得天道.大者雨多,助道.不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前•自主梳理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一、解释诗歌中加点的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 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①(今义:江河;古义:长江)东去,浪淘②(动词,冲洗,冲刷)尽, 千古风.流.③(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人物。故.垒.④(旧时军队营垒 的遗迹)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⑤(比 喻浪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4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A.本长安倡女 B.何以解忧
C.感斯人言
D.转徙于江湖间
答案 B
解析 B 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应笑我多情”“以何解 忧”。A 项为省略句。C 项为被动句。D 项为状语后置句,“于江湖间转徙”。
解析 这里的“故国”指赤壁古战场。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整体自探
课后•评价作业
答案
解析11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2.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步自封 B.暮去朝来颜色故. C.故.国神游 D.吐故.纳新 答案 B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每小题3分)一、(12分)1. 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寥落(liáo) 桀骜不驯(ào)立仆.(pū) 赁.屋授课(lìn)B. 作揖(yī) 干练坚决(ɡān)解剖.(pōu) 长歌当.哭(dānɡ)C. 莅校(lì) 以待屏息(pínɡ)激亢.(kànɡ) 涕泗.交流(sì)D. 鳏夫(ɡuān) 屠戮妇婴(lù)山阿.(ā) 归纳演绎.(yì)2.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深味悲凉出离愤怒陨身不恤绯红黎明B. 微漠悲哀直面人生枪弹攒射欣然前往C. 广有羽冀黯然泣下惊心动魄浸渍人心D. 绿草如茵逆来顺受高官显宦深居拣出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有名的足球迷, 经常看得出神入化, 有时竟忘了吃饭, 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足球。

B.据经营者透露, 近年来新兴的书吧, 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C. 创业者如果孤注一掷将所有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上, 一旦面临挫折, 创业者的生活将会陷入窘境。

D. 做人要正派, 到处打探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 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 错误的一项是( )A.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 共有杂文集16本。

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 巴金, 现代小说家,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 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

《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题为一次演讲, 好像是记事, 其实是写人, 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 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训练(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人生匆匆,韶光易逝,回首往事时,美轮美奂....的青春年华总是令人格外怀念,而抚今追昔,难免会黯然神伤。

②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出神入化....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门。

③参加这次书法展览的作品很多,有的虽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但入木三分....,极见艺术功力,令参观者大为赞叹。

④某著名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光环的背后往往是无数晨昏的默默付出。

⑤凡事要有全局意识,善于从大处着眼,如果目无全牛....,难免纠缠细节,无法作出合理的整体规划。

⑥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是啊,高中三年的生活不经意间就灰飞烟...灭.,但我们的师生情、同学谊不会因岁月而褪色。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④ D.①⑤⑥解析:选D ①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此处不合语境。

②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此处使用正确。

③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此处使用正确。

④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此处使用正确。

⑤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此处望文生义。

⑥灰飞烟灭: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干净。

多指人死了或事物彻底消失,不复存在,含贬义。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家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高度出发,确定了长期向香港供应农副产品的惠港政策,今年又专门制定并启动了供港澳鲜活农产品相关工作及应急机制。

B.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蕴涵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展示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非凡的执政能力。

C.不断加剧的日本核电危机不仅可能促成世界核电安全保障机制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核能发展走向,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惕和反思。

D.“亮剑”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铲除了许多制假售假窝点,迅速形成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等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

解析:选B A项,“制定并启动……相关工作及应急机制”搭配不当。

C项,逻辑错误,“可能促成世界核电安全保障机制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核能发展走向”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惕和反思”应互换位置。

D项,成分残缺,“迅速形成了”后应加“对”。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 )尊严的具体性不只表现在工作有岗位、生活有保障上,更表现在你可以自由、独立地存在,不会依附于强权,可以建立并实现你的自我价值。

这样,。

A.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无数个有尊严的国民构成的国家才是真正有尊严的国家,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B.国家才是有尊严的国家,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C.才会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才使每个国民成为有尊严的国民,国家才是真正有尊严的国家 D.每个国民才是有尊严的国民,才会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敬重,国家才会由无数个有尊严的国民构成真正有尊严的国家解析:选A 注意说话顺序,一般的顺序是由小到大,由国民的尊严到国家的尊严,再到国家受到尊重与敬重。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B.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同桌安慰小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振作精神,下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C.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师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解析:选B A项,“荣幸”,指光荣而幸运。

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

C项,“斡旋”,指调解争端。

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之一。

D项,“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二、阅读能力训练(46分)(一)课内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8分)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

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

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

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

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

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

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

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

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

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5.第一节中两个“包袱”的具体意思是什么?(4分)答:解析:这里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意,应结合上下文做出解答。

参考答案:第一个“包袱”指的是小狗在我家为我心理上增添的担心,第二个“包袱”指的是对自己出于自私而抛弃小狗的自责。

6.“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为什么说“终于”,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答:解析:在理解“终于”本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揣摩它在这里的含意。

参考答案:“终于”指的是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与小狗包弟一样,命运受到了摧残。

7.第二节主要借助什么回忆往事的?说说其所用艺术手法及好处。

(6分)答:解析:这里考查常见艺术手法及其表达作用,首先做出判断,然后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在表达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二节主要借助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回忆往事的。

这种描写在艺术上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同时,以哀景抒哀情,更添一番悲凉。

8.节选部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是如何表达的?(5分)答:解析:应从构思立意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节选部分表面上表达了作者对小狗的歉意,实质上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谴责。

表达手法十分含蓄。

(二)课外阅读(28分)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14分)木鱼馄饨林清玄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

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

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浑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传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

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推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

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

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

”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

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

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

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

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返身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