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练习题答案

数字测图练习题答案
数字测图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广义的数字化测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和航测数字测图。

2.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

3. 数字测图就是要实现丰富的地形信息、地理信息数字化和作业过程的制动化或半制动化。

4.计算机屏幕上能显示的图形软件给出了两种表示方式,即矢量图形和栅格图形,对应的图形数据称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而我们的数字测图中通常采用矢量数据结构和绘制矢量图形。

5.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数学描述和图像描述。

6.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中,制图的数据类型有三种: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朴数据。

7.绘图信息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属性信息。

8.数字测图中描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和测点的连接关系。

9.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处理、绘图、存储、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10.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鼠标、键盘、图形数字化仪和扫描仪,属于输入设备;显示器、投影仪、打印机和绘图仪等,属于输出设备。

11.数字测图系统可区分为现有地形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基于影像的数字成图系统、地面数字测图系统。

12.地面数字测图是利用全站仪或其它测量仪器在野外进行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在成图软件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获得数字地形图的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

13.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组成,其作业过程与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数据源及图形输出的目的有关。

14.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15.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数字化仪法、航测法和大地测量仪器法采集数据。前两者主要是室内作业采集数据,后者是野外采集数据。

16.测定点位是测量的基本工作,数据处理是数字测图的关键阶段。

17.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为:点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成果更新、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以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18.数字测图作业模式粗分可区分为,数字测记式和电子平板两大作业模式。

19.由于软件设计者思路不同,使用的设备不同,数字测图有不同的作业模式。可区分为两大作业模式,即测记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

20.测记法是一种盲式作业,电子平板法是一种明式作业。

21.把测定的碎部点实时地展绘在计算机屏幕(模拟测板)上,用软件的功能边测边绘,称为电子平板测图。

22.电子平板可区分为测站电子平板和镜站遥控电子平板。

23.全站仪是在电子经纬仪和电子测距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化的测量仪器,是由电子测角、电子测距、电子计算机和数据存储单元等组成的三维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能自动显示,并能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的多功能仪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仪)。

24.全站仪的分类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组合式全站仪及整体式两种类型。25.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包括光电测角系统、光电测距系统、双轴液体补偿装置和测量计算机系统。

26.目前,电子经纬仪的测角系统主要有三类:即编码度盘测角系统、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系统、以及动态光栅度盘测角系统。

26. 脉冲法测距就是直接测定仪器所发射的脉冲信号往返于被测距离的传播时间而得到距离值。

28. 相位法测距是通过测量含有测距信号的调制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间接地测定电磁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进而求得距离值。29.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D,第一个3代表绝对精度,第二个3代表相对精度

30.全站仪常用的串行通讯接口是RS-232C标准接口。通信参数包括波特

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

31.在数据通讯中的数据传输速度称为波特率。

32.实现图数转换的设备称为数字化仪;数字化仪分为两类: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简称数字化仪)和图像扫描数字化仪(简称扫描仪)。

33. 扫描仪的分辩率用每英寸像元点数表示,它是扫描仪的重要精度指标,通常

以dpi( dot per inch,每英寸的像元点数,1英寸≈2.54cm)为单位表示。

扫描仪的分辨率又分为光学分辨率和实际扫描分辨率。

34. 数控绘图仪是机助成图系统常用的图形输出设备,基本功能是将计算机绘制的数字地图实现数-图的转换;在机助制图中主要使用矢量平台式绘图仪和矢量滚筒式绘图仪。

35.矢量绘图仪的基本动作只有三个:抬笔、落笔、走笔。

36.绘图仪要绘制出任意方向的光滑线段,关键是走笔,包括走向和步长。

37. 矢量绘图仪精度包括定位精度、重复精度、动态精度和总精度,通常以误差的大小来描述精度的高低。

38. 目前的电子手簿不仅有众多的数据处理功能,还有绘图功能,这种电子手簿通常称为测绘通(掌上精灵)。

39.测图精灵、工程精灵、控制精灵、房产精灵、管线精灵等统称掌上精灵,它们的载体都是PDA 。

40. 测图精灵是野外数据采集及成图一体化软件,它充分结合笔记本电脑、电子手簿、掌上电子平板的优点,加入实用的图形绘制与编辑功能,同步采集坐标、图形、属性数据,现场成图,实现真正的内外业一体化。

41.并行通讯是指表示数据的二进制各位在某一时刻由多个功能针同时传输,而串行通讯是指表示数据的二进制各位以一定的时间间隔,由端口的一个功能针顺序传输。

42.计算机主机上的COM1和COM2两个标准接口是串行接口,而LPT1和LPT2是并行接口

43. 在串行通讯中有两种工作方式,即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同步传输较异步传输速度快,但是由于同步传输要求有时钟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同步,故而硬件较复杂,在测量仪器中通常采用异步传输。

44. 数据位是指组成一个单向传输字符所使用的位数。数字的代码通常是使用ASCII码,一般是7或8 位。

45.同一坐标系中坐标变换方法有坐标平移变换、坐标旋转变换、和坐标比例变换。

46.测量坐标系和屏幕坐标系的主要区别是:坐标轴方向不同、坐标原点不同、坐标范围不同、坐标单位不同。

47.在数字测图过程中所获取的采样点坐标通常是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要将图形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就必须将该坐标转换为相应的屏幕坐标。48.图形缩放显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窗口内某点为中心进行给定倍数的放大或缩小显示,即定倍数缩放显示;另一种是对选定区域内的图形进行放大显示,即开窗放大显示。

49.图形裁剪实际上是一种保留给定区域内的图形而除掉区域外的图形的一种图形处理方法。尽管从理论上讲图形裁剪区域可以是任意多边形,但实际使用的裁剪区域通常是四边形,最常用的裁剪区域是矩形。

50.一切地图图形都可以分解为点、线、面三种图形要素,其中点是最基本的图形要素

51.对于现行相对独立的图形系统的数字测图软件,符号库的设计按生成符号数据的方法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程序生成法;另一类是信息(模板)生成法。

52.数字地面模型简称为 DTM 。

53.DTM数据的的获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人工量取、数字测图、手扶跟踪、扫描输入。

54.三角形格网高程数据的基本表示方法是采用高程点文件和三角形文件。前者包括高程点的点号、平面坐标(X,Y)和高程H。后者包括三角形序号和三个顶点的点号。

55. 野外数字测图作业通常分为野外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编辑两大部分,其中野外数据采集极其重要,它直接决定成图质量与效率。

56. 野外数据采集就是在野外直接测定地形特征点的位置,并记录地物的连接关系及其属性,为内业数据处理提供必要的绘图信息及便于数字地图深加

工利用。

57.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全站仪或RTK GPS接收机实地测定地形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将这些点位信息自动存贮在仪器内存贮器或电子手簿中;并记录地物的连接关系及其属性。

58. 野外数字测图主要用于1∶500~1∶5000大比例尺测图,而1∶10000~1∶50000比例尺测图目前多采用航测法成图。小于1∶50000的小比例尺图,通常根据较大比例尺及各种资料编绘而成。

59. 野外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测量规范(规程)和测量任务书。

60. 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是测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合同甲方下达的技术要求文件。

61. 野外数字测图既可采用传统的先控制测量后碎部测图、从整体到局部的作业方法,也可采用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的“一步测量法”。

62. 野外数字测图的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63. 由于野外数字测图主要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测站点到地物、地形点的距离即使1km,也能保证测量精度,故对图根点密度要求已不很严格。一般以在500m 以内能测到碎部点为原则。

64. 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通常用“辐射法”直接测定图根控制点。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用极坐标测量方法,按全圆方向观测方式直接测定周围几个图根点坐标,点位精度可在1cm以内。

65. 为了便于多个作业组作业,在野外采集数据之前,通常要对测区进行“作业区”划分。数字测图不需按图幅测绘,而是以道路、河流、沟渠、山脊线等明显线状地物为界,将测区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分块测绘。

66.控制测量和碎部测图同步进行称为一步测量法。

67.野外数字测图时,测站点的点位精度,相对于附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 ,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6 。

68.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主要分为全站仪和GPS RTK测量方法。

69.数字测图中一般平坦而开阔地区每平方千米图根点的密度,对于1/2000比例尺

测图不少于 4 个,对于1/10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16 个,对于1/500比例尺测图不少于64 个。

70. 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物要素编码(或称地物特征码、地物属性码、地物代码)、连接关系码(或连接点号、连接序号、连接线型)、面状地物填充码等。

71. 按照《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T 14912-1994)的规定,野外数据采集编码的总形式为:地形码+信息码。地形码是表示地形图要素的代码。

72.地形图要素代码由六位数字码组成,从左到右,第一位是大类码,用1~9 表示,第二位是中类码,第三、第四位是小类代码,第五、第六位是子类代码

73.目前测绘行业使用的数字测图系统的数据编码方案较多,从结构和输入方式上区分,主要有全要素编码、块结构编码、简编码、二维编码。74. 简编码就是在野外作业时仅输入简单的提示性编码,经内业简码识别后,自动转换为程序内部码。

75.CASS简码包括类别(线面状地物)码、关系码和独立符号(点状地物)码3种。

76. 测记法数据采集就是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在野外测量地形特征点的点位,用电子手簿 (或内存贮器)记录测点的定位信息,用草图、笔记或简码记录其他绘图信息,到室内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经人机交互编辑成图。77.测记法数据采集通常区分为有码作业和无码作业,前者作业需要现场输入野外操作码(如CASS6.1),后者作业现场不输入数据编码,而用草图记录绘图信息,绘草图人员在镜站把所测点的属性及连接关系在草图上反映出来,以供内业处理、图形编辑时用。

78. 电子平板法数字测图就是将装有测图软件的便携机或掌上电脑用专用电缆在野外与全站仪相连,把全站仪测定的碎部点实时地传输到电脑并展绘在计算机屏幕上,用软件的绘图功能,现场边测边绘。

79.电子平板法野外数据采集主要是连线绘制平面图,其他工作一般由内业完成。

80. 平板法野外数据采集主要作业流程包括输入控制点坐标、设置通讯参数、测站设置、碎部测图。

81.EPSW软件中细部测量的常用测量方法:极坐标测量、房屋测量、遥测、交会求点、过点平行线等。

82. CASS电子平板就是利用CASS的屏幕菜单中的电子平板功能在野外测绘地图。

83. 在测图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系统右侧屏幕菜单功能,用鼠标选取屏幕菜单相应图层中的图标符号,根据命令区的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将地物点的坐标测下来,并在屏幕编辑区里展绘出地物的符号,实现“所测即所得”;也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其他编辑功能,绘制图形,注记文字。

84. 在CASS测图系统,不需要输入“编码”,而由操作菜单和图标系统自动给出“内部编码”,供计算机自动绘图用。

85. 用CASS电子平板测图时测有辅助符号﹙如陡坎的毛刺﹚,辅助符号生成在立镜前进方向的左侧;如果方向与实际相反,可用“线型换向”功能换向。86.目前,我国多数数字测图软件是在Auto CAD 平台上开发的。

87. 在测图或绘图之前,一般先要对CASS6.0软件进行有关参数设置,主要是通

过 CASS6.0参数设置对话框、 CASS6.0系统配置文件设置对话框、地籍参数设置对话框和 Auto CAD系统配置对话框进行配置。

88. 点击“文件”下拉菜单的“CASS6.0参数设置”项,系统弹出CASS6.0参数

设置对话框,该对话框内有四个选项卡:地物绘制、电子平板、高级设置、图框设置。

89. 在Auto CAD系统配置选项中,可以控制CASS6.0和AutoCAD之间的

切换。

90. CASS系统共提供了简编码自动成图法、编码引导自动成图法、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坐标定位成图法、测图精灵测图法、电子平板测图法、数字化仪成图法共七种成图方法;其中简编码自动成图法、编码引导自动成图法、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坐标定位成图法四种成图法适用于测记式测图。

91.CASS数字成图软件中,定显示区的作用是根据数据文件中坐标的大小

来确定屏幕显示区域的大小,以保证所有的碎部点都能显示在屏幕上。92.CASS简码识别的功能是将简编码坐标文件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绘图码。

93.编码引导文件中同一行的字符、数据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

94.编码引导的功能是自动将野外采集的坐标数据文件与内业编辑的引导文件合并,自动生成带简编码的坐标数据文件。

95. CASS6.0数字测图系统设置了21个图层,绘图时能自动将绘制的地物放置在

相应的图层中,如简单房屋放置在 JMD (意为居民点)图层,小路放置在 DLSS (意为道路设施)图层,水井放置在 SXSS (意为水系设施)图层。

95.为方便图块的插入使用“制作图块”必须指定基点。

97. CASS系统提供了用于绘图和注记的工具、用于编辑修改图形的编

辑和用于编辑地物的地物编辑等下拉菜单;另外在屏幕菜单和工具栏中也提供了部分编辑命令。

98. 在图形数据最终进入GIS系统的形势下,对于实体本身的一些属性还必须做

一些更多更具体的描述和说明,CASS系统可以通过实体附加属性功能项,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和添加实体附加属性。

99. CASS6.0的地物编辑菜单提供了很多对地物编辑的功能,重新生成功能

可根据图上骨架线重新生成一遍图形,通过这个功能,编辑复杂地物(如围墙、陡坎等)只需编辑其骨架线。

100.植被或土质填充都是在指定区域内填充地物符号,这个指定的区域必须是闭合的复合线。

101.绘制等高线应先建立 DTM 模型。

102.山脊线、山谷线、陡坡骨架线都是地性线。

103. 先把批量图形分幅时所保存的图形打开,并执行“文件\加入CASS60环境”

命令,然后可选择绘图处理\标准图幅(50×50cm 项进行图幅整饰。104.进行地形图的数字化,实质上是将图形转化为数据。

105地图数字化方法是对已有的纸质地形图利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或扫描数字化仪将其数字化,转换成计算机能存储、处理的数字地形图。

106. 地图扫描矢量化法是目前的地形图数字化处理的主要方法。

107.将扫描的光栅图像处理成线划图的过程通常称为扫描矢量化。108.扫描屏幕数字化也称为扫描矢量化,其作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解释光栅图象并用矢量元素替代的过程。

109.采用线性正形变换数学模型进行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定向时至少需要2个已知点。

110.线划跟踪是数字图像矢量化的基本方法,线划跟踪都是在二值图像上进行的。

111. 线状栅格影像一般具有一定的粗度,并呈现粗细不均的形状,因此,栅格数据矢量化应先进行线状栅格数据的细化(即提取线状栅格的中轴线) 。112.线状栅格数据细化的方法主要有最大数值计算法和边缘跟踪剥皮法。

113.用栅格数据表示地图基本元素的方法为,用其中心点所处的单个像元来表示称为点状要素;用其中轴线上的像元集合来表示称为线状要素;用其所覆盖的像元集合来表示称为面状要素。

114.在细化图像上进行的线划跟踪算法中,对交叉点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把交叉点当作线划的端点和跨越交叉点。

115.根据手扶跟踪数字化的作业环节,可将其误差来源划分为原图固有误差和数字化方法产生的误差。后者主要包含图纸定位误差、采样误差、仪器误差等。

116.地形图扫描数字化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原图固有误差和扫描数字化方法产生的误差。后者主要包含图纸扫描误差、图幅定向误差、图像细化误差、矢量化误差等。

117.地形图扫描数字化方法的主要误差有图纸扫描误差、图幅定向误差、图象细化误差和矢量化误差等。

118. 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测绘产品的质量保证,对数字测绘产品实行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制度。

119. 数字地形图平面检测点应是均匀分布、随机选取的明显地物点;平面和高程检测点的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等具体情况确定,每幅图一般

各选取 20~50 个点。

120. 野外测量采集数据的数字地形图,当比例尺大于1:5 000时,检测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采用外业散点法按测站点精度施测。

121.CASS6.0常用的查询方式包括:编码查询、点查询、距离查询、方位查询、面积查询等内容。

122. CASS6.0在“工程应用”下拉菜单中提供了 DTM法土方计算、断面法土方计算、方格网法土方计算、等高线法土方计算、区域土方量平衡共5种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123.由DTM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土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124. 透视投影的投影线是汇聚到一点的,这个点称为灭点、消失点、投影中心或视点。

125.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图形显示一般采用两点透视投影变换,其本质就是通过三维到二维的坐标转换,隐藏线处理,把三维空间数据投影到二维屏幕上,进行透视变换。

124.3S技术指 GPS 、 RS 、 GIS 。

125.常说的4D产品主要指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栅格地形图、线划地形图、航空正射影象图。

126.从20世纪80年代,摄影测量经历了模拟法、解析法发展为数字摄影测量。

127.遥感成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的地形图。

128.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达的遥感影像,遥感数字图像是最基本的单位是像素,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元。

二、选择题

1. 数字测图是一种 B 测图技术。

A 图解法B全解析法C半解析法 D 图示法

2. 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是20世纪 B 年代电子速测仪问世后发展起来的。

A 60

B 70

C 80

D 90

3. 我国从 C 年起开始研究数字化测图技术。

A 1986

B 1985

C 1983

D 1987

5. 数字测图是以 B 的形式表达地形特征点的集合形态,数字测图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的方法。

A文字B数字 C 栅格 D 图像

6. 数字测图系统是以 B 为核心的结合硬件、软件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A专业软件 B 计算机 C 扫描仪 D 绘图仪

7. 数字测图的 A 是数字测图系统的关键。

A软件 B 计算机 C 硬件 D 测绘仪器

8. A 方法工作量轻,采集速度快,是我国测绘基本图的主要方法。

A航测法B 数字化仪法C野外数字测图法 D 模拟测图法

9. 在空间数据结构的表现形式上,擅长描述地图实体的表现形式是 B 。

A 栅格数据结构

B 矢量数据结构

C 属性

D 灰度值

10. 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中,作为所有数据基础的数据类型是 A 。

A 空间数据B拓扑数据 C 属性数据 D 灰度值

11. B 年原西德奥普托厂(OPTON厂)将电子经纬仪和电磁波测距仪设计于一体,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站型电子速测仪Reg Elta14全站仪。

A 1965

B 1968

C 1970

D 1962

12.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一般在 B 范围内。

A ±0.01cm~±0.05cm

B ±0.01mm~±0.1mm

C ±0.01mm~±0.05cm

D ±0.01mm~±0.5mm

13. 在利用数字化仪进行地形图的数字化时,按下标器(鼠标)某个键时即将定标器上的十字丝交点在数字化感应板上的位置发送至计算机。这种操作方式被称为 B 。

A 连续式

B 点式

C 开关流式

D 步进式

14. 扫描所能产生的数据类型常见的有 A B C D

A 黑白二值数据B黑/白灰度数据 C 彩色数据 D 真彩色数据

15. 扫描仪幅面是扫描仪 A 扫描区域。

A 最大

B 任意矩形 C最小 D 任意正方形

16. 目前绘图仪的定位精度达到 B 。

A ±0.01cm~±0.05cm

B ±0.01mm~±0.1mm

C ±0.01mm~±0.05cm

D ±0.01mm~±0.5mm

17. 掌上精灵系列软件众多功能都是通过下拉菜单、图标菜单和对话框,使用辅助笔点击来实现的。如图是测图精灵的 B 。

A 下拉菜单

B 图标菜单

C 对话框

D 属性栏

18. 全站仪的数据通讯中校验位一般采用 A B C 校验方式。

A NONE(无校验)

B EVEN(偶校验)

C ODD(奇校验)

D SPACE(空号校验)

19. 计算机屏幕坐标系是以屏幕 A 为原点,左至右的水平方向为x轴,上至下的垂直方向为y轴的直角坐标系。

A 左上角

B 左下角

C 右上角

D 右下角

20. 图形裁剪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构成各种地图要素的 B 。

A 面状

B 直线段

C 点 B 圆

21. 要将图形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就必须将测量坐标转换为相应的屏幕坐标,屏幕坐标系的坐标单位为 A 。

A 像素

B 毫米

C 英寸

D 米

22. 对于现行独立的图形系统的数字测图软件中,具有扩充功能的符号生成方法是 B 。

A 程序生成法

B 模板生成法

C 简编码法

D 块结构编码法

23. 点状符号只有 A 个定位点,对应一个固定的、不依比例变化的图形符号。

A 1

B 2

C 3

D 4

24. 在曲线的光滑处理方法中,光滑后的曲线一定通过已知点的处理方法是 C

A 曲线拟合法

B 线形迭代法C曲线内插法 D 曲线跟踪法

25. 数字地面模型,是在空间数据库中存储并管理的空间数据集的通称,它是地形属性特征数字的描述,其简称为 A 。

A DTM

B DLG

C DRG

D DOM

26. 利用全站仪采集碎步点,图根控制点的数量一般以能在 C 范围能测到碎步点为原则。

A 100米

B 300米

C 500米

D 800米

27. 数字测图时,测站点的点位精度,相对于附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 A ,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6。

A 0.2mm

B 0.2cm

C 0.1mm

D .2cm

28. 大比例尺测图是指 C 比例尺测图。

A 1/500~1/1000

B 1/500~1/2000

C 1/500~1/5000

D 1/500~1/10000

29. 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采用测角精度不低于 A 、测距精度不低于5+5ppm?D即可,有条件的采用GPS RTK效率更高。

A 6″

B 2″ B 1″ B 0.5″

30. 目前在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方式中,应用最多的是 B 。

A 摄影测量法

B 全站仪测量法

C RTK测量法

D 经纬仪测量法

31. 地面数字测图主要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地形点,根据电磁波测距仪的观测精度,在几百米距离范围内误差均在 B 左右。

A 1dm

B 1cm

C 1mm

D 1m

32. 下面几种CASS系统中的数字成图方法中不属于测记式成图法的是A。

A电子平板测图法 B 简编码自动成图法

C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 D坐标定位成图法

33. 在几种CASS的成图方法中不属于无码作业方法的是A。

A 简编码自动成图法 B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

C 坐标定位成图法 D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

34. 在CASS成图方法中,“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和“屏幕坐标定位成图法”相比其

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生成的 B ,可自动给制出不同的平面图。

A坐标文件 B简码坐标文件 C引导文件 D 图形文件

35. 用CASS绘制有向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点号的输入顺序,以陡坎符号的绘制为

例,陡坎的坎毛是沿前进方向的A自动生成的。

A 左侧

B 右侧

C 上侧 D下侧

36. 在CASS中用“坐标定位法”绘图时,经常要在屏幕上把若干碎部点连接成一

定图形,此时必须先捕捉到碎部点,才能把点连接成线;在编辑图形时,要捕捉图形的特征点来绘图。CASS系统在 A B C D 中均提供了物体的捕

捉功能,绘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何处的捕捉功能。

A 工具菜单 B编辑菜单 C屏幕菜单 D状态栏

37. 将数字化仪输送到计算机的数字化仪坐标系的坐标数据转换成地形图坐标系的坐标数据过程,称为 B 。

A数字化仪定位 B 地图定向 C 图像跟踪 D 地形图扫描38. 对地形图上的地物符号进行数字化,其中独立地物符号(非比例符号)的特征点的采集就是符号的 A 。

A 定位点

B 几何中心

C 任意位置

D 同比例符号

39. 利用扫描仪将原地形图工作底图扫描后,形成的图像文件是 A 。

A 栅格文件B矢量文件 C dwg文件 D 文本文件

40. 图形扫描误差也称扫描仪响应误差,扫描仪的几何分辨率误差是该项误差的主要来源。当用分辨率为300dpi的仪器扫描时,一般来说,图纸扫描误差确定为 A 是合适的。

A ±0.1mm

B ±0.2mm

C ±0.01mm

D ±0.02mm

41. 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图形显示一般采用 B 投影变换其本质就是通

过三维到二维的坐标转换,把三维空间数据投影到二维屏幕上,进行透视变换。

A 一点透视

B 二点透视

C 三点透视

D 平行透视

42. 由DTM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 B 和设计高程,通过生

面三角网,计算每一个三梭锥的填挖量,最后累计得到总的土方量。

A 地面点高程

B 地面点坐标

C 地面点标高

D 地面等高线

三、判断题

1. 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数字化测图的模式简称电子平板。(×)

2.数字测图可以实现作业自动化,信息数字化,采集、绘图、用图一体化。(√)

3.定位信息指独立地物定位点、文字注记定位点的位置信息。(×)

4.野外数字测图比白纸测图精度高。(√)

5.使用普通经纬仪也可以进行数字测图。(√)

6.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能自动计算坐标的电子仪器称为全站仪。(√)7.双轴液体补偿装置可以消除或削弱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指标差的影响。

(×)8.动态光栅度盘测角时需要马达带转度盘,耗电量较大,但它可以消除度盘刻线误差,提高测角精度。(√)

9.电磁波测距仪都是利用测定电磁波在测距仪和反射器之间直线传播往返时间间隔来计算距离的。(√)

10.光栅度盘每个位置的刻度值不固定。(√)

11.光栅度盘每个位置的刻度值是固定。(×)

12.相位法测距至少要采用两种以上的测距调制频率才能测距。(√)13.大部分测距仪(全站仪)都有精测、粗测、跟踪测模式。(√)14.手扶跟踪数字化得到的是矢量数据。(√)

15.可以用一个自制的纸图表格贴在数字化板有效区域内以代替计算机的操作菜单。(×)16.数字化板实质上是一个精细的坐标系。(√)

17.扫描仪也是一种数字化仪。(√)

18.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是可以调整的参数。(×)

19.扫描仪的扫描分辨率是可以调整的参数。(√)

20.扫描分辨率可以大于光学分辨率。(√)

21.同一幅图的彩色数据一定比黑白灰度数据量大。(√)

22.扫描仪(或栅格绘图仪)分辨率的单位是dpi,dpi表示每平方英寸像元点数。

(×)

23. 扫描仪的扫描分辨率是可以调整的参数。(√)

24.扫描数字化得到的是栅格数据。(×)

25.同一幅图二值数据一定比灰度数据量小。(√)

26.矢量滚筒式绘图仪绘图笔只能沿一个方向(如y)运动。(√)

27.矢量平台绘图仪的绘图笔只能在x方向和y方向运动,不能在任意方向上运动。(√)28.一般情况下滚筒式绘图仪比平台式绘图仪绘图速度快。(√)29.一般情况下滚筒式绘图仪比平台式绘图仪绘图精度低。(√)30.矢量绘图仪连续沿一个方向运动的距离称为步距。(√)

31.矢量绘图仪的分辨率就是步距。(√)

32.波特率是指采集数据的正确率。(×)

33.掌上精灵不仅能记录、计算,还能绘图。(√)

34.测绘通或掌上精灵是一种电子平板。(√)

35.数字地面模型可以是地物性质在平面规则格网点的数据集合,也可以是平面离散点的数据集合。(√)

36.“自由设站”是一种不在已知图根点上设站,而在通视良好、测图范围广的、没有已知图根点的地点安置全站仪的测站安置方法。(√)

37.测图精灵一般只在现场绘制平面图形,不绘制等高线。(√)38.“偏心观测”指由于测站点通视不好,安置全站仪时有意偏离测站点的作业措施。(×)

39.数字测图中的草图只需记录地物点的连接关系及其属性,不需记录准确的点位。(√)

40.EPSW电子平板测图时每个碎部点都要给出编码。(√)41.无码作业是一种用全站仪或GPS接收机测定并自动记录地形点定位信息,而用手工记录其他绘图信息的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42.在数字测图中可以使用全站仪用“辐射法”直接测定图根点。(√)43.简码是缩写的计算机内部绘图码。(×)

44.在小区域工程上,可以在测区中央选择某一点的概略坐标作为起算坐标,用磁方位角甚至假定坐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用测区内任意子午线作为高斯投影的中央子午线来处理GPS控制网数据。(√)

45.数据采集“测算法”就是用仪器法测定一部分碎部点坐标,再用直线、直角、平行、对称等几何特征计算其余碎部点坐标。(√)

46.无码作业是一种只测定地形特征点的定位信息,而不测定或不记录碎部点的特征代码(属性信息)和连接码(连接信息)的一种数据采集方法。

(×)

47.CASS电子平板在测图时不需要输入编码。(√)48.野外数字采集就是使用全站仪或GPS RTK接收机在实地测定地形点位置。

(√)

49.数字测图图根控制点的密度也应执行现行测量规范的密度要求。(×)50.整个测区只做一个等级控制测量(即不再做加密控制测量)称为一步测量法。

(×)

51.仪器法要测角测距,但勘查法只需测距不需测角。(√)

52.有码作业可以不给草图。(√)

53.用测图精灵采集数据时,测图精灵可以自动连接、自动绘制独立地物符号。

(×)

54.测站信息主要包括测站点坐标(或点号)、仪器高、定向点坐标(或点号)、定向起始角度。(√)

55.用CASS采集数据时,如果某点的高程不用于绘制等高线(即不能代表地形高程),只要将镜高输入“0”即可。(√)

56.山脊线、山谷线、陡坎骨架线都是地性线。(√)

57.在Auto CAD中任一图层都可以打开或关闭,可以设置不同颜色,可以锁定不让编辑。(√)

58.CASS屏幕菜单主要用于绘制平面图。(√)

59.坐标定位成图法可以设置“节点”捕捉功能。(√)

60.对象特征管理可以修改图元的图层、颜色、线形,甚至位置。(√)61.绘制等高线应先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62.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在绘制平面图时需人工输入测点点号。(√)63.坐标定位成图法在绘制平面图时必须人工输入测点坐标。(×)64.在CASS中绘制的数字图可通过打开、关闭不同图层得到不同专业用图。

(√)65.数字测图通过对图层的控制,可以编制和输出各种专题地图。(√)66.“参加建模”是指参加绘制等高线的计算。(√)

67.CASS的不同绘图方法只能通过屏幕菜单切换。(×)

68.CASS“等高线”下拉菜单只能用于绘制等高线,而不能用于绘制等深线。

(×)

69.骨架线是指线、面状地物“节点”之间的边线。(×)

70.编码引导是将简编码坐标文件引导为程序内部码(绘图码)。(×)

71.一个地物是一个图块,一幅图也可以视为图块。(√)

72.图块不“炸开”就不能进行编辑。(√)

73.修改数字地面模型就是修改地面点不合适的高程值。(×)

74.等值线滤波就是精简等高线上的高程点。(×)

75.扫描仪扫描结果是栅格数据,必须经过矢量化才能得到线划地图。(√)76.“利用CASS扫描矢量化”只能使用右侧屏幕菜单,操作鼠标逐点采集数据,不能自动跟踪绘制曲线。(√)

77.通过地形图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地形图,其地形要素的位置精度不会高于原地形图的精度。(√)

78.通过地形图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地形图,其地形要素的位置精度比原地形图的精度高。(×)

79.“查询线长”只能查询直线线长,不能查询曲线线长。(×)

80.只要视觉上是闭合图形,就可以使用数字测图软件的面积查询工具快速地查询到该闭合图形的面积。(×)

81.一个地物任意放大后都是闭合图形,就可以用面积查询指令查询出该地物面积。(×)82.CASS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文件是一种扩展名为“CAS”的图形文件。(√)

四、名词解释

1. 图解法测图

2. 数字测图

3.矢量数据

4.数字地图

5.数字测图系统

6. 全站仪

7. 电磁波测距

8. 扫描仪分辩率

9. 并行通讯

10. 串行通讯

11.异步传输

12.波特率

13.图形裁剪

14.四位编码裁剪法

15.曲线光滑

16.规则图形的正形化处理

17.数字地面模型(DTM)

18.数字高程模型

19.数据编码

20.简编码

21. 简编码自动成图法

22. 简码识别

23. 编码引导

24. 图形分幅

25.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定向

26. 判优预测法

五、简答题

1、简述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

2.简述数据采集的绘图信息类型及内涵。

3.论述数据采集过程中所要采集的绘图信息。

4.简述数字测图需解决的问题。

5. 简述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及数据采集方法。6.简述数字地图的特点。

7.简述数字测图的优点。

8.简述数字测图中的作业模式(从实际作业划分)。9.简述地面数字测图的两大作业模式。

10. 使用GPT2000系列全站仪采集数据的一般操作步骤。

11. 使用尼康-330全站仪采集数据的一般操作步骤。12.简述全站仪在数据传输之前应进行哪些设置?。13.简述数字化仪的几中操作方式(4种以上)。

14. 简述滚筒式绘图仪绘图时,笔、纸的运动原理。

15. 试述矢量绘图仪的插补原理。

16.简述栅格图像与矢量图形的区别。

17.如下左图所示,XOY 是测量坐标系,xoy 是屏幕坐标系,若屏幕水平方向

和垂直方向长度分别为s x 和s y ,相应的实地长度分别为S Y 和S X 屏幕左下角的

测量坐标为(X 0,Y 0),任一点P 的测量坐标(X ,Y ),推导P 点坐标在两个

坐标系里的坐标转换公式。

18 如上右图所示,XOY 为测量坐标系,xoy 为绘图仪坐标系,11(,)A X Y ,

22(,)B X Y ,33(,)C X Y 和44(,)D X Y 是4个图廓点的测量坐标,任一点P 的测量

坐标(X ,Y ),推导P 点坐标在两个坐标系里的坐标转换公式。

19.四位编码裁剪法?依据下左图用四位编码裁剪法进行线段AB 线段裁剪的过

程。

武大数字测图作业答案

1、解释下列名词:总地球椭球、参考地球椭球、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差距。 答:总地球椭圆:与全球范围内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 参考椭圆: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 垂线偏差:地面一点对大地水准面的垂线和对地球椭球面的法线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地球椭圆与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2、地面测量要素有哪些?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三要素:角度、距离、高差。 三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复测复算,步步检核。 3、什么叫测量坐标系?坐标方位角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数学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有何不同?答:为了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而建立的参考系叫做测量坐标系。 由直线一段的坐标方位角起,顺时针方向至该直线的水平角度成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它与数学上所说的方位角的不同点在于,后者是以水平面上横轴起,逆时针转过的角度。 4、试写出坐标正反算公式。 答:由于在同一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各点处坐标北方向均是平行的,所以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即α12=α21±180° 5、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 答:与平静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延伸通过陆地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它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 6、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①大地坐标系:地面上的一点的空间位置可用大地坐标(B,L,H)表示。大地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作为在椭球面上确定某一点投影位置的两个参考面。L表示大地经度,B表示纬度,H表示大地高。 ②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椭球体中心O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轴,赤道面上与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0-XYZ,在该坐标系中,P点的点位置用OP在这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X、Y、Z表示。 ③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纵轴为X轴,表示南北方向,向北为正;横轴为Y轴,表示东西方向,向东为正;象限顺序依顺时针方向排列。 7、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画图说明。答:测绘工作中以极坐标表示点位置时其角度值是以北方向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而数学中则从横轴起按逆时针方向计算。如图所示。

数字测图原理和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实习任务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0年11月

一、前言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实习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同时,也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地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老北区。 实习时间:2010年11月16日-12月21日(共5周)。 实习成绩考核方面:实习态度、协作精神、观测记录、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掌握水平角、垂直角、距离的观测,坐标量测,数据记录与整理计算; 2、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和水准测量记录与计算; 3、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 4、掌握用全站仪进行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机地形绘图的方法; 5、掌握测绘实习报告的编写。 三、实习任务 在为期五周的时间里,各小组测绘两幅 1:500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具体任务如下: 1、布设图根控制导线,进行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和图根水准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导线和水准路线的近似平差计算,得到碎部测量所需的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坐标,要在实习报告中提供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平差计算表格。 2、进行数字测图的碎部数据采集(地物和地貌),在KeyStone(开思)环境下,依据地形图图式的要求,小组内各自完成两幅1:500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的制作,并将两幅1:500地形图进行拼接成更大图幅的1幅地形图。

数字测图试卷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 图解法测图 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 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数字地面模型 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3.波特率 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4.数字摄影测量 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5.数字测图系统 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6.矢量数据 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 7.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 8.数据编码 在数字测图中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 9.投影误差 当地面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通常以测区地面的平均高程为航高起算面,即为基准面)时,地面点在像片上的影像虽是一个点,但与其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点的影像相比,却产生了一段直线位移,这种像点位移就是投影误差 10.一步测量法 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可以采用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的“一步测量法”。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进行碎部点数据的采集。在测定导线后,可自动提取各条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导线平差,然后调用系统“数据处理”菜单下的“一步测量重算”功能,按新坐标对碎部点进行坐标重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D,第一个3代表绝对精度,第二个3代表相对精度。

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二、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一)数字测记模式(简称测记式) 1.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2.普通经纬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3.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测图模式 4.RTK-GPS数字测记模式 (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简称电子平板) 1.测站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2.镜站遥控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3.掌上电子平板模式 (三)地图数字化模式 (1)数字测记法模式: 将野外采集的地形数据传输给电子手簿,利用电子手簿的数据和野外详细绘制的草图,用全站仪或测距仪配合经纬仪测量,电子手薄记录,同时配有人工草图。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电子手簿记录,同时人工绘制标注测点点号的草图,到室内将测量好的数据直接由记录器传输到计算机,再由人工按草图编辑图形文件,并键入计算机自动成图,室内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人机交互编辑、修改,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由绘图仪绘制成图。随着成图软件向实用化发展。开发了智能化的外业数据采集软件,它不仅作单点点位记录,而且记录成图所需的全部信息,并且有一些记录内容可由软件自动记录,减少了键入数据的工作量。计算机也初步具备了自动检索编辑图形文件的功能,减免了人工画草图的工作。计算机成图软件能直接对接收的地形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全站仪配合便携式计算机或掌上电脑,以及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 2)电子平板测绘模式: 电子平板测图是利用电子平板测绘成图系统,把便携计算机与全站仪连接,与传统的平板视距法成图类似,在野外利用电子全站仪测量,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用便携计算机替代大平板,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测量工作者在野外实时地在屏幕上进行人机对话,对数据、图形进行处理、编辑,最后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电子平板测绘系统是在传统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其数据采集与图形处理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实时处理所测数据,具有现场直接生成地形图“即测即显,所见所得”等优点,但对阴雨天、暴晒或灰尘等条件难以适应。另外,把实地图形显示在屏幕上,操作员可根据实地信息直接成图,也可先把点展在图上,一站结束后再成图。在现场对某些实体作简单的编辑、修改,较复杂的工作可回到室内去做,最后通过绘图仪打印输出。 其作业流程如下: 设站→观测数据通讯→便携机成图→编辑修改→图幅整饰→图形输出 (3)地图数字化模式(又称原图数字化) 如果已有大量的聚脂薄膜图,或者外业仍然采用平板测图,经纬仪+小平板测图方式,要使这些成果进入微机转化为数字化成果,就必须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数字化一般有两种方法,较早采用的是利用数字化仪将图纸矢量化到计算机中;而现在大多利用大幅面工程扫描仪借助扫描矢量化软件直接对扫描图纸进行矢量化,从而得到数字化图形文件。总之,原图数字化的作业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原有图纸,是原有测绘成果向数字化成果过渡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传统测图与数字测图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便于对测绘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使人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一、比例尺的概念及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图上长度与相应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分类 ①小比例尺:1:25万、1:50万、1:100万 ②中比例尺:1:2.5万、1:5万、1:10万 ③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万 二、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 (1)白纸测图:传统的地形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 貌(总称地形)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进行测定,以一定的比例尺并按图式符号绘 制在图纸上,即通常所称的白纸测图。 (2)数字测图:广义地讲,生产数字地图的方法和过程就是数字测图。数字测图实质上 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它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相关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输出和管理。 三、什么是大比例尺数字地图? 贮存在数据载体(磁带、磁盘或光盘)上的数字形式的大比例尺地图。 四、大比例尺数字地图的特点。 (1)以数字形式表示地图的内容。 (2)具有良好的现势性。 (3)以数字形式贮存的1:1的数字地图,不受比例尺和图幅的限制。 (4)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且精度均匀。 (5)为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6)地图的建立需要较大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 (7)读写需要相应的软硬件的支持。 五、数字测图技术特点。 (1)精度高 (2)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 (3)更新方便、快捷 (4)便于保存与管理 (5)便于应用 (6)易于发布和实现远程传输 六、数字测图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作业模式。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简称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分为三个阶段: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图数据的输出。 广义地理解数字测图系统:采集地形数据输入计算机,由机内的成图软件进行处理、成图、显示,经过编辑修改,生成符合国标的地形图,并控制数控绘图仪出图。 七、数字测图的数据采集方式有哪几种? ①地面数字测图法 ②地图数字化法 ③数字摄影测量法

数字化测图试题及答案

数字化测图期末考试 1、1.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方法。 2、★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尺度变换。 3、★数据采集的信息包括:图形信息(几何信息),它包括:定位信息和连接信 息;属性信息(非几何信息),它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4、栅格格式的地形图,常常要将其转换为矢量数据格式的数字图,这项工作称 之为矢量化。 5、数字化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支 持下,对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6、地面测量仪器是野外获取定性信息的基本设备,目前主要设备是全站仪,在 天空开阔的地方也可以用双频动态GPS接收机(RTK)。 7、图形输出设备指绘图仪、图形显示器、投影仪等数字地形图显示、打印输出 设备。 8、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是采集地面上的地形、地物要素的三维坐标以及描述 其性质与相互关系的信息,然后录入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绘图系统处理、显示、输出与传统地形图表现形式相同的地形图。 9、数据采集就是将地形、地物要素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 10、地形图要素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可区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 数据两种数据格式。 11、数字化测图系统可分为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 12、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采用数字化摄影测量方法,周期性完成大区域的较 小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野外数字化测图将更多的运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或是局部修测等任务。 13、按功能划分为电源、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计算机微处理器及应用软件、 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 14、根据测定传播时间方法的不同,光电测距仪可分为脉冲式测距仪和相位 式测距仪。 15、★GPS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可分为:空间部分、地面 监控部分和GPS接收机部分。 16、直线裁剪的算法包括编码裁剪法、中点对分算法。 17、数字化野外测量设备目前主要有全站仪和GPS接收机两种,全站仪是普 便使用的数字化测绘采集设备,GPS接收机要求在测点处天空开阔。 18、全站仪按照获取电信号方法分类,光电度盘一般分为两大类:绝对编码 读盘测角系统和增量光栅测角系统。 19、不管地貌如何复杂,都可以把地面看成是想着各个方向倾斜和具有不同 坡度的面组成的多面体,在抽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悬空面和切割面。 20、Cass7.0窗口的主要部分是图形显示区,操作命令主要位于三个部分:顶 部下拉式菜单、右侧屏幕菜单、快捷工具按钮。 21、测绘地貌和测绘地物一样,首先需要确定地貌特征点,然后连接地性线, 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 22、山脊线、山谷线,坡脚线(山坡和平地的交界线)等可以看作是多面体 的棱线,这些棱线统称为地性线。

数字测图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1 观测条件是由那些因素构成的?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什么联系? 1.2 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结果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1.3用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几种情况使得结果产生误 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 (1)尺长不准确; (2)尺不水平; (3)估读小数不准确; (4)尺垂曲; (5)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1.4 在水准了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书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 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 (1)仪器下沉; (2)读数不准确; (3)水准尺下沉。

1.5 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答案: 1.3 (1)系统误差。当尺长大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小,符号为“+”;当尺长小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大,符号为“-”。 (2)系统误差,符号为“-” (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系统误差,符号为“-” (5)系统误差,符号为“-” 1.4 (1)系统误差,当i 角为正时,符号为“-”;当i 角为负时,符号为“+” (2)系统误差,符号为“+” (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系统误差,符号为“-” 第二章思考题 2.1 为了鉴定经纬仪的精度,对已知精确测定的水平角' " 450000α=作12次同精度观测,结果为: '"450006 '" 455955 '" 455958 '"450004 '"450003 '"450004 '"450000 '" 455958 '" 455959 '" 455959 '"450006 '"450003 设a 没有误差,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2.2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 ±4.5cm 及660.894m ±4.5cm ,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的精度是否相等? 2.3 设对某量进行了两组观测,他们的真误差分别为: 第一组:3,-3,2,4,-2,-1,0,-4,3,-2 第二组:0,-1,-7,2,1,-1,8,0,-3,1 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1?θ、2 ?θ和中误差1?σ、2?σ,并比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 2.4 设有观测向量1 221 []T X L L =,已知1?L σ =2秒,2?L σ=3秒,122?2L L σ=-秒,试写出其协方差阵22XX D 。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课程编号:20151024117 课程性质:必修 数字测图实习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学院: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地点:咸安实习基地 班级: 2014级03班 组号: 03组 姓名:张岩 学号: 2014301610386 教师:贾剑钢 徐进军 2015年11月08日至 2015年11月27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3) 二、实习内容及技术要求 (3)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6)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6) 五、参考资料 (12) 六、附录 (13) (1)全站仪的检验报告 (2)实习技术设计报告 (3)实习原始数据 (4)实习心得(手写版)

2015-11-8至2015-11-27我们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在湖北科技学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熟练地掌握了由控制到碎步再到内业成图的全部流程,逐渐领悟到了日后测绘学习以及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窍门,可以说是一次 贴近实战的大练兵,在风风雨雨的半个月里,逐步具备了测绘工作者的技能, 展现了武测学子的昂扬向上精神风貌。 实习让我们对《数字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 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 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 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技术要求 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数字地图测绘 (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每组测绘一幅1:500的数字地图; (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4)完成各自小组的控制网布设;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3)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2.根据实习指导书及老师的要求,有以下相关技术要求数据:

12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A (2)

西安科技大学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编号:829 科目名称: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2、答题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用铅笔、红色笔者不给分。 3、答题必须写清题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保持整洁。 4、试题要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数字测图系统 2、偶然误差 3、水平角 4、等高线 5、扫描数字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哪两项?试简单说明遵循和坚持这两项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2、从等高线的定义和相关推论,说明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3、地形图的测绘是测量人员的基本工作,应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正方形标准分幅有正确的掌握。一张1:1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纸面积大小是多少平方米?其表达的实地面积大小应为多少平方公里?而一张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纸面积大小是多少平方米?其表达的实地面积大小应为多少平方公里?一张1:1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实地面积是一张1:500比例尺地形图实地面积的多少倍? 三、问答题(37分) 1、高斯正形投影是国家统一坐标系的投影方法,为控制长度变形,采用分带投影方式。已知某线路测量中A点高斯投影平面坐标系统的坐标为

x A=3667421.392m,y A=37632915.557m,H A=423.185m。试问(22分) ⑴高斯正形投影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4分) ⑵高斯投影国家统一坐标系统采用哪两种分带方法?列出其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公式。Y坐标为什么要加500km,且前面冠以带号?(8分) ⑶以A点为基准,问其投影变形是否满足《公路勘测规范》(投影变形≤ 2.5cm/km)的要求?如不满足,应如何建立独立坐标系(给出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方法,满足规范要求即可)?(10分) 2、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是模拟地形图空间信息的两种方式,请问栅格图像与适量图形的区别是什么?(15分) 四、下面的问题为2选1形式,2小题选择1个问题回答(25分)。 (一)计算题(15分) 1、用钢尺对某段距离进行6次等精度丈量,其结果为:358.515m,358.547 m,358.521 m,358.545 m,358.549 m,358.557 m。试计算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开根号的最后结果可不计算)。(15分) 2、用J2型经纬仪,对一角观测了6测回,其结果为:172°36′38″(41″,49″,54″,57″,37″)。求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之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开根号的最后结果可不计算)。(15分) (二)分析题(10分) 1、地貌有哪些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10分) 2、水准测量中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什么误差的影响?水准仪安置在前、后水准尺的中间,可以消除或减弱什么误差的影响?(10分) 五、下图1为一支导线测量,A、B为已知点,1、2、3为待定点,已知数据x A=3652148.327m,y A=36514382.516m,x B=3651759.583m,y B=36514646.289m 观测数据见图中表示。设测角中误差±8″,量边误差分别为m B1=±5mm,m12=±4mm,m23=±4mm,试进行以下计算。(20分)

数字测图(高等教材)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数字测图? 2.简述数字测图的基本成图过程。 3.什么是矢量图形?什么是栅格图形?一般情况下,同一幅地形图是矢量数据量大还是栅格数据量大? 4.数据采集的绘图信息有哪些? 5.数字测图系统可分哪几种?简述其基本测图思想。 6.数字测图的硬件设备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7.数字测图有哪些优点? 参考答案: 1.答:人们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成图全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测量制图方式称为野外数字测图或地面数字测图(简称数字测图)。广义地讲,制作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图的方法和过程就是数字测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测图等。狭义的数字测图指地面数字测图。 2.答:地面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是:首先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相应存储器中(或直接传输给便携机),然后在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屏幕编辑,最后形成数字图形文件。 3.答:矢量数据是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栅格数据是图形像元值按矩阵形式的集合。一幅地图图形的栅格数据量一

般情况下比矢量数据量大得多。 4.答:数字测图时必须采集绘图信息,它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和属性信息。 定位信息亦称点位信息,是用仪器在外业测量中测得的,是最终以X,Y,Z(H)表示的三维坐标。点号也属于定位信息。 连接信息是指测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它包括连接点号和连接线型。 属性信息又称为非几何信息,是用来描述地形点的特征和地物属性的信息。 5.答:根据数据采集方法的不同,数字测图系统主要区分为三种:基于现有地形图的数字成图系统、基于影像的数字测图系统、地面数字测图系统。 数字测图是通过数字测图系统来实现的。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存贮、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统。 6.答:数字测图系统需有一系列硬件组成。用于野外数据采集的硬件设备有全站仪或GPS接收机等;用于室内输入的设备有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测图仪等;用于室内输出的设备主要有磁盘、显示器、打印机和数控绘图仪等;便携机或微机是数字测图系统的硬件控制设备,既用于数据处理,又用于数据采集和成果输出。 7.答:测图过程自动化、图形数字化、点位精度高、便于成果更新、能以各种形式输出成果、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作为GIS

数字测图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观测条件是由那些因素构成的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什么联系 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结果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1.3用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几种情况使得结果产生误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尺长不准确; (2)尺不水平; (3)估读小数不准确; (4)尺垂曲; (5)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在水准了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书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 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 (1)仪器下沉; (2)读数不准确; (3)水准尺下沉。 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答案: (1)系统误差。当尺长大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小,符号为“+”;当尺长小于标准尺长

时,观测值大,符号为“-”。 (2)系统误差,符号为“-” (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系统误差,符号为“-” (5)系统误差,符号为“-” (1)系统误差,当i 角为正时,符号为“-”;当i 角为负时,符号为“+” (2)系统误差,符号为“+” (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系统误差,符号为“-” 第二章思考题 为了鉴定经纬仪的精度,对已知精确测定的水平角' " 450000α=作12次同精度观测, 结果为: '"450006 '" 455955 '" 455958 '"450004 '"450003 '"450004 '"450000 '" 455958 '" 455959 '" 455959 '"450006 '"450003 设a 没有误差,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及±,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 的精度是否相等 设对某量进行了两组观测,他们的真误差分别为: 第一组:3,-3,2,4,-2,-1,0,-4,3,-2 第二组:0,-1,-7,2,1,-1,8,0,-3,1 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1?θ、2 ?θ和中误差1?σ、2?σ,并比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 设有观测向量1 221 []T X L L =,已知1?L σ =2秒,2?L σ=3秒,122?2L L σ=-秒,试写出其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试题库及其答案

东北大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题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东北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备考题库2014.5 一、概念题(本大题共66小题,其中()为补充容) 1. 测绘学: 测绘学是以地球形状、大小及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物的几何形状和地貌的形态为研究对象,并研究如何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地貌测绘成图及将设计、规划在图纸上的各种建筑物放样于实地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2. 地球椭球体:在测绘工作中选用的用来代替地球形状作为测量基准面的一个非常接近水准面、并且可用数学式表达的几何形体。 3. 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旋转椭球。 4. 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如一个国家水准面最为密合的椭球称为参考椭球。 5. 参考椭球定位:确定参考椭球面与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拟合,称为参考椭球定位。 6. 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7. 坐标系:把地面上的点沿着椭球面法线方向投影到椭球面上并用经纬度来表示其位置的坐标系叫坐标系。 8. 体: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叫体。 9. 高程:地面点到水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称,或称海拔。 10. 地物: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包括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统称为地物。 11. 地貌: 地貌是指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12. 视差:由于物像没有和十字分划板重合,当人眼相对十字分划板相对移动时物像也和十字分划板相对移动,这种现象叫视差。 13. 照准部偏心差:是指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指标在度盘上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14. 照准误差:是指视准轴偏离目标与理想照准线的夹角。(即视准轴不垂直于仪器横轴时产生的误差) 15. 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水准管或垂直补偿器未安到正确位置,使竖盘读数的指标线与垂直线有一个微小得角度差x,称为“竖盘指标差”。)因竖直度盘指标线偏离了正确而使竖直角与正确值产生的差异被称为竖盘指标差。 16. 水准尺的零点差:(从理论上讲,水准尺的零分划线应正好与尺底面重合;但事实上由于制造质量和长期使用,两者往往不相重合。)水准尺底面与零分划线不重合,称为水准尺零点误差。 17. 望远镜的视准轴:望远镜物镜中心与十字丝焦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18. 坐标方位角:将坐标北顺时针转至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以α表示(0~360°)。 19. 子午线收敛角:除中央子午线及赤道上的点以外任何一点的真北方向N与坐标北X都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以γ表示。且当坐标北偏于真北以东时,γ为正,当坐标北偏于真北以西时,γ为负。 20. 磁偏角:磁北与真北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以δ表示。且当磁北偏于真北以东时,δ为正,当磁北偏于真北以西时,δ为负。 21. 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称为真误差。 22.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固定量进行多次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在符号及

数字测图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广义的数字化测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和航测数字测图。 2.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 3. 数字测图就是要实现丰富的地形信息、地理信息数字化和作业过程的制动化或半制动化。 4.计算机屏幕上能显示的图形软件给出了两种表示方式,即矢量图形和栅格图形,对应的图形数据称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而我们的数字测图中通常采用矢量数据结构和绘制矢量图形。 5.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数学描述和图像描述。 6.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中,制图的数据类型有三种: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拓朴数据。 7.绘图信息包括点的定位信息、连接信息、属性信息。 8.数字测图中描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和测点的连接关系。 9.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处理、绘图、存储、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10.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鼠标、键盘、图形数字化仪和扫描仪,属于输入设备;显示器、投影仪、打印机和绘图仪等,属于输出设备。 11.数字测图系统可区分为现有地形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基于影像的数字成图系统、地面数字测图系统。 12.地面数字测图是利用全站仪或其它测量仪器在野外进行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在成图软件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获得数字地形图的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 13.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组成,其作业过程与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数据源及图形输出的目的有关。 14.数字测图的基本过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输出。

数字测图试卷-及答案教程文件

数字测图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 图解法测图 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数字地面模型 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3.波特率 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4.数字摄影测量 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5.数字测图系统 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6.矢量数据 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 7.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 8.数据编码 在数字测图中一般用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符号串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等信息。这种有—定规则的符号串称为数据编码。

9.投影误差 当地面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通常以测区地面的平均高程为航高起算面,即为基准面)时,地面点在像片上的影像虽是一个点,但与其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点的影像相比,却产生了一段直线位移,这种像点位移就是投影误差10.一步测量法 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可以采用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的“一步测量法”。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进行碎部点数据的采集。在测定导线后,可自动提取各条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导线平差,然后调用系统“数据处理”菜单下的“一步测量重算”功能,按新坐标对碎部点进行坐标重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3PPm×D,第一个3代表绝对精度 ,第二个3代表相对精度。 2.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为:点位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图件更新、可以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3.常用的查询方式包括:编码查询、距离查询、方位查询、点查询、面积查询等内容。 4.常说的4D产品主要指: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栅格地形图线划地形图、航空正射影象图。 5.数字测图中描述地形点必须具备的三类信息为:点的三维坐标、测点的属性、测点的连接关系。

数字化测图试题复习题

数字化测图期末考试试题复习 1、1.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方法。 2、★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尺度变换。 3、★数据采集的信息包括:图形信息(几何信息),它包括:定位信息和连接信 息;属性信息(非几何信息),它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 4、栅格格式的地形图,常常要将其转换为矢量数据格式的数字图,这项工作称 之为矢量化。 5、数字化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支 持下,对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6、地面测量仪器是野外获取定性信息的基本设备,目前主要设备是全站仪,在 天空开阔的地方也可以用双频动态GPS接收机(RTK)。 7、图形输出设备指绘图仪、图形显示器、投影仪等数字地形图显示、打印输出 设备。 8、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是采集地面上的地形、地物要素的三维坐标以及描述 其性质与相互关系的信息,然后录入计算机,借助计算机绘图系统处理、显示、输出与传统地形图表现形式相同的地形图。 9、数据采集就是将地形、地物要素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 10、地形图要素按照数据获取和成图方法的不同,可区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 数据两种数据格式。 11、数字化测图系统可分为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三部分。 12、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采用数字化摄影测量方法,周期性完成大区域的较 小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野外数字化测图将更多的运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或是局部修测等任务。 13、按功能划分为电源、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计算机微处理器及应用软件、 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相对独立的部分。 14、根据测定传播时间方法的不同,光电测距仪可分为脉冲式测距仪和相位 式测距仪。 15、★GPS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可分为:空间部分、地面 监控部分和GPS接收机部分。 16、直线裁剪的算法包括编码裁剪法、中点对分算法。 17、数字化野外测量设备目前主要有全站仪和GPS接收机两种,全站仪是普 便使用的数字化测绘采集设备,GPS接收机要求在测点处天空开阔。 18、全站仪按照获取电信号方法分类,光电度盘一般分为两大类:绝对编码 读盘测角系统和增量光栅测角系统。 19、不管地貌如何复杂,都可以把地面看成是想着各个方向倾斜和具有不同 坡度的面组成的多面体,在抽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悬空面和切割面。 20、Cass7.0窗口的主要部分是图形显示区,操作命令主要位于三个部分: 顶部下拉式菜单、右侧屏幕菜单、快捷工具按钮。 21、测绘地貌和测绘地物一样,首先需要确定地貌特征点,然后连接地性线, 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 22、山脊线、山谷线,坡脚线(山坡和平地的交界线)等可以看作是多面体 的棱线,这些棱线统称为地性线。

数字测图复习题 有答案(1)

一、判断题 1.野外数字采集就是使用全站仪或GPSRTK接收机在实地测定地形点位置。(V) 2.测站信息主要包括测站点坐标(或点号)、仪器高、定向点坐标(或点号)、定向起始角度。(V)3.山脊线、山谷线、陡坎骨架线都是地性线。(V) 4.在AutoCAD中任一图层都可以打开或关闭,可以设置不同颜色,可以锁定 不让编辑。(V) 5.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在绘制平面图时不需(要)人工输入测点点号。(X) 6.CASS 7 8 9 10 11 12 14 15. 16.(V) 17.。(X)18. 19. 20 21. 22. 23.使用普通经纬仪也可以进行数字测图。(V) 24.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能自动计算坐标的电子仪器称为全站仪。(V) 25.电磁波测距仪都是利用测定电磁波在测距仪和反射器之间直线传播往返时间间隔来计算距离的。(V) 26.手扶跟踪数字化得到的是矢量数据。(V) 27.扫描数字化得到的是栅格数据。(X) 28.波特率是指采集数据的正确率(传输速度)。(X) 29.数字测图中的草图只需记录地物点的连接关系及其属性,不需记录准确的点位。(V)

30.无码作业是一种用全站仪或GPS接收机测定并自动记录地形点定位信息,而用手工记录其他绘图信息的野外数据采集方法。(V) 简码是缩写的计算机内部绘图码。(X) 31.无码作业是一种只测定地形特征点的定位信息,而不测定或不记录碎部点的特征代码(属性信息)和连接码(连接信息)的一种数据采集方法。(X) 32.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植被填充,所选取的复合线可以闭合也可不闭合.(X) 二、选择题 1.数字测图是一种???B???测图技术。 A 7. A 9. A 13. 19.y 24. A 28. 30. A摄影测量法B全站仪测量法CRTK测量法D经纬仪测量法 32.下面几种CASS系统中的数字成图方法中不属于测记式成图法的是??A???。 A电子平板测图法B简编码自动成图法 C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D坐标定位成图法 33.在几种CASS的成图方法中不属于无码作业方法的是??A???。 A简编码自动成图法B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 C坐标定位成图法D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 34.在CASS成图方法中,“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和“屏幕坐标定位成图法”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

简述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及数据采集方法

数字测图复习题 1.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及数据采集方法。答:通过外界测量仪器或数字化的方法采集数据,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人机交互图形编辑后形成成果图,经过数控绘图仪或打印机进行出图,或将编辑成果建库存储。我国目前主要采用航测法、数字化仪法和大地测量仪器法。 2.简述全站仪在数据传输之前应进行哪些设置? 答:1,设置数据传输速度,及设置波特率(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 2,设置通讯参数的效验方式:有N(无)/O(奇)、E(偶) 等。 3,设置通讯参数的数据位:有7 位、8 位两种。 4,设置通讯参数的停止位:有1 位、2 位。 3.简述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应包含那些内容? 答:任务概述、测区情况,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技术方案的设计,组织与劳动划,仪器配备及供应计划,财务预算,检查验收计划以及安全措施等。 4.简述测记法测定碎部点的操作过程。答:测记法有无码作业和简码作业之分。无码作业就是用全站仪(或RTK GPS)测定碎部点的定位信息(X,Y,H)并自动记录与电子手薄或内存储器,手工记录碎部点的属性信息与连接信息。用草图、笔记记录其他绘图信息,到室内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经人机交互编辑成图。简码作业是在测定碎部点的定位信息的同时输入编码,带编码的数据经内业识别,自动转换为绘图程序内部码,可以实现自动绘图。 5.简述CASS 绘制等高线的主要操作步骤。答:1、建立DTM 数字地面模型 2、修改数字地面模型 3、绘制等高线 4、等高线的修饰 6. 试说明在地形图数字化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坐标转换?如何进行坐标转换?数学模型答:在数字测图过程中所获取的采样点通常是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要将图形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就必须将测量坐标转换为相应的屏幕坐标;而在图形编辑过程中,有需要根据所显示图形在采样点中查询相应的点位。这就要求将屏幕坐标转换为相应的测量坐标。地图定向实质:确定不同坐标系间的参数。 7. 简述利用CASS 测图软件扫描矢量化主要操作步骤。《答案在课本中找》 8.数字测图产品检查提交验收的资料有哪些? 答:1、项目设计书,技术总结等 2、文档,质量跟踪卡等 3、数据文件,包括图形内外整饰信息文件,元数据文件等 4、技术好规定或技术设计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5、图形成影像数据输出的检查图或模拟图 9.简述数字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答:1、基本几何要素的量测 2、土石方量的计算 3、断面图的绘制 4、面积应用 10.简述使用CASS 采用编码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的操作过程答:1、编辑文件 2、编码引导 3、密码识别 4、绘平面图 11.什么是地图定向?地图定向点如何选择? 答;地图定向就是确定不同坐标系的变换参数。定向点的选取必须是已知地图的坐标点,通常选取地图的图廓点、控制点及方格网线的交叉交点。二、判断题din 1.野外数字采集就是使用全站仪或GPS RTK接收机在实地测定地形点位。(√) 2.测站信息主要包括测站点坐标(或点号)、仪器高、定向点坐标(或点号)、定向起始

数字测图复习题有答案

一、判断题1.野外数字采集就是使用全站仪或GPS RTK接收机在实地测定地形点位置。( V ) 2.测站信息主要包括测站点坐标(或点号)、仪器高、定向点坐标(或点号)、定向起始角度。( V ) 3.山脊线、山谷线、陡坎骨架线都是地性线。(V ) 4.在Auto CAD中任一图层都可以打开或关闭,可以设置不同颜色,可以锁定 不让编辑。(V) 5.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在绘制平面图时不需(要)人工输入测点点号。(X )6.CASS屏幕菜单主要用于绘制平面图。(V ) 7.坐标定位成图法可以设置“节点”捕捉功能。(V ) 8.对象特征管理可以修改图元的图层、颜色、线形,甚至位置(不可改)。(X )9.绘制等高线应先建立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V ) 10.坐标定位成图法在绘制平面图时必须人工输入测点坐标(测点点号)。(X )11.一个地物是一个图块,一幅图也可以视为图块。( V ) 12.图块不“炸开”就不能进行编辑。( V ) 14.扫描仪扫描结果是栅格数据,必须经过矢量化才能得到线划地图。(V)15.“利用CASS扫描矢量化”只能使用右侧屏幕菜单,操作鼠标逐点采集数据,不能自动跟踪绘制曲线。( V ) 16.通过地形图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地形图,其地形要素的位置精度不会高于原地形图的精度。( V ) 17.通过地形图数字化得到的数字地形图,其地形要素的位置精度比原地形图的精度高(低)。( X ) 18.CASS系统中的坐标数据文件是一种扩展名为“CAS”(dat)的图形文件。(X )19. 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数字化测图的模式简称电子平板。(X ) 20.数字测图可以实现作业自动化,信息数字化,采集、绘图、用图一体化。(V) 21.定位信息指独立地物定位点、文字注记定位点的位置信息(点号)。( X ) 22.野外数字测图比白纸测图精度高。( V ) 23.使用普通经纬仪也可以进行数字测图。( V ) 24.能同时测角、测距,并能自动计算坐标的电子仪器称为全站仪。(V ) 25.电磁波测距仪都是利用测定电磁波在测距仪和反射器之间直线传播往返时间间隔来计算距离的。(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