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实训部分讲解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知识讲解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知识讲解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一、教学目的、任务1.1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使他们具备正确地进行单元操作、制备实验,分离和表征制备的产品的能力。

1.2 了解红外光谱等仪器的使用。

1.3 培养学生能够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并具备初步查阅文献的能力。

1.4 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此,我们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部分内容。

二、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2.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课正常、有效、安全地进行,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 在进入有机实验室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和了解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有关规定。

每次做实验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内容及相关的参考资料。

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方可进行实验。

没有达到预习要求者,不得进行实验。

(2) 每次实验,先将仪器搭好,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操作前,想好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及难点,了解所用药品的性质及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 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如要改变,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记录。

实验完成后,由指导老师登记实验结果,并将产品回收统一保管。

课后,按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4) 在实验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不能穿拖鞋、背心等暴露过多的服装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不能吸烟和吃东西。

(5)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公用仪器用完后,放回原处,并保持原样;药品取完后,及时将盖子盖好,保持药品台清洁。

液体样品一般在通风橱中量取,固体样品一般在称量台上称取。

仪器损坏应及时补齐。

废液应倒在废液桶内(易燃液体除外),固体废物(如沸石、棉花等)应倒在垃圾桶内,千万不要倒在水池中,以免堵塞。

(6) 实验结束后,将个人实验台面打扫干净,仪器洗、挂、放好,拔掉电源插头。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指导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指导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指导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分离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通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分析,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2. 实验原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主要通过有机反应来实现,常见的有机反应有酯化反应、醇醚化反应、酰氯化反应等。

合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性质如溶解度、沸点、熔点等来鉴定和分离。

3. 实验步骤3.1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 实验仪器:反应瓶、蒸馏装置、分液漏斗等;- 试剂:甲酸、乙醇、浓硫酸等。

3.2 合成实验- 步骤一:将甲酸加入反应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 步骤二:将乙醇加入反应瓶中,滴加至反应物完全反应;- 步骤三:冷却反应液,分液漏斗分离乙醇溶液和水层;- 步骤四:收集乙醇溶液并进行蒸馏,得到目标产物。

4. 实验注意事项4.1 安全操作:实验过程中需佩戴实验手套和护目镜,注意防护措施;4.2 仔细控制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4.3 反应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记录反应时的变化,如颜色、温度等;4.4 分液漏斗的使用:注意分离液面的对准和放空过程中的缓慢释放压力。

5.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过程,我们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通过物理性质如熔点、溶解度等进行了鉴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还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技术。

6. 实验总结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有机合成和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实验安全,仔细控制反应条件,并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实验的结果分析,我们对合成的化合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指导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理解,并提高操作技术。

通过实验的学习,我们对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格式可以适用于指导其他有机化学实验,只需根据具体实验过程和原理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醛和酮的检验方法,熟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实验原理,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具有一系列特征性的化学反应。

其中,醛和酮的检验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本实验主要通过银镜反应和尿素反应来检验醛和酮的存在。

实验步骤:
1. 银镜反应,取一小部分待检验的化合物溶液,加入等量的银镜试剂,观察是否生成银镜沉淀。

2. 尿素反应,取一小部分待检验的化合物溶液,加入等量的尿素试剂,观察是否生成结晶沉淀。

实验结果:
1. 银镜反应,待检验的化合物溶液加入银镜试剂后,出现银镜沉淀,表明该化合物为醛。

2. 尿素反应,待检验的化合物溶液加入尿素试剂后,未观察到结晶沉淀,说明该化合物不是酮。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待检验的化合物为醛。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醛和酮的检验方法,并且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化学分析能力。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化学试剂的使用量,避免浪费。

2. 实验操作时要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延伸:
1. 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方法来检验醛和酮的存在,比如费林试剂法。

2. 可以进一步研究醛和酮的性质和反应,拓展实验内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完成了实验报告的撰写,还深入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化学知识水平。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ppt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ppt
柱色谱
将待分离的物质加到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顶端,通过洗脱剂的洗脱作用使各组分 在柱内分离的色谱方法。
CHAPTER 03
有机化学实验实践操作
烷烃的性质与合成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熔点、沸点、溶解 度等。
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稳定性、氧化反应 、卤化反应等。
烷烃的合成
烷烃可以通过烃类的热裂 解、催化裂解等方法合成 。
结晶与重结晶
结晶
通过冷却或蒸发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析出固体晶体的过程 。
重结晶
将晶体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加热蒸发溶剂或加入其他溶剂使 溶液再次达到饱和状态,再析出晶体的过程。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
薄层色谱
将固定相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然后将待分离的物质点在薄层的 一端,通过展开剂的移动使各组分在薄层上分离的色谱方法。
烯烃的性质与合成
1 2
烯烃的物理性质
烯烃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双键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3
烯烃的合成
烯烃可以通过烃类的热裂解、催化裂解等方法合 成。
芳香烃的性质与合成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芳香烃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芳香烃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芳香烃的合成
实验操作规范
遵循正确的操作顺序和规 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实验台,并 按照规定处理废弃物。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蒸馏装置
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化 合物,包括蒸馏烧瓶、
冷凝器、接收器等。
分液漏斗
用于分离两种不混溶的 液体,如水和有机溶剂

滴定管
用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 体积。
数据整理

有机化学实验实训报告-重结晶 .doc

有机化学实验实训报告-重结晶 .doc

有机化学实验实训报告-重结晶 .doc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重结晶精炼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通过实验熟悉操作,增强对有机化学实验的理解;
二、实验步骤
1. 用水吹操作室内温度在实验要求下,准备好所需要的仪器及试剂;
2. 打碎有机物为颗粒状物质,加入甲醇中溶解;
3. 加热至沸腾,减少挥发物,继续加热至固体对混悬液中沉淀完全;
4. 冷却加热后的混悬液,离心,取出沉淀,再次用甲醇溶解;
5. 上温滤,取出滤液,用冷却水将温度控制在实验要求下,中速离心;
6. 取出沉淀,滤盘内的沉淀物用水洗涤,将其迁移到干燥杯中;
7. 干燥,焙烘重结晶物,测量干物质重量;
三、实验结果
有机物重结晶后,用碘检测,得到颜色稳定。

试剂配置合格,有机物重结晶精炼后,得到纯白色固体。

四、实验总结
重结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可以很好地将有机物从杂质中提纯出来,又保持其原有的结构特性,从而将一般风格悬浮液聚合以得到要求纯度和物体特征的有机物的过程,它的主要过程有甲醇溶解、热混悬液并离心、上温滤及重结晶精炼。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重结晶精炼技术的熟悉度和实操,熟悉重结晶原理及操作过程,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知识积累。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大纲和讲义中药化学及基础化学教研室2006.05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理论课内容的补充,它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1.通过实验,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2.初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3.配合课堂讲授,验证、巩固和扩大基本理论和知识。

4.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略)详见教材三、实验室的安全有机化学实验所用试剂多数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仪器又多是玻璃制品,此外,还要用到电器设备、煤气等,若疏忽大意,就会发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等事故。

但只要实验者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事先了解实验中所用试剂和仪器的性能、用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范,就能有效地维护人身和实验室安全,使实验正常进行。

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执行下列事项。

(略)详见教材四、有机化学实验室简介为了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室需要配备一些安全装置和实验常用的必要设备,有机实验室必备的装置大致有下列几种。

(略)详见教材五、有机实验常用仪器及装配方法详见教材和仪器清单,老师在实验室详细讲解并示范具体装配方法。

六、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实验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应准备一本实验预习本(也兼作记录本),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是思考,不仅仅是读!),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

做好实验记录是培养学生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加入原料的量和颜色,加热温度、固体的溶解情况、反应液颜色的变化、有无沉淀或气体出现,产品的量、颜色、熔点或沸点、折光率等等。

化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有机合成实验的技巧与应用

化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有机合成实验的技巧与应用

化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有机合成实验的技巧与应用化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有机合成实验的技巧与应用在化学实训课程期间,我通过参与有机合成实验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实验技巧并了解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化学实训课程中学到的有机合成实验技巧,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知识。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之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需要详细阅读实验手册,并对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进行充分了解。

其次,要正确选择和准备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检查试剂的纯度和有效期,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最后,制定实验安全措施,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2. 实验室中的实际操作技巧在有机合成实验中,准确且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注意使用准确的称量工具,并遵循正确的称量方法,以确保试剂用量的精确性。

其次,对于液体反应物,要注意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容器,并适当地控制滴液速度,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

此外,在进行固体反应时,要注意粉末的均匀混合,并进行必要的研磨和过滤操作。

3. 温度的控制与调节在有机合成实验中,温度的控制和调节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在加热反应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加热设备,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以防止发生过热或过冷现象。

在使用温度控制设备时,要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及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记录实验条件、反应时间和实验结果等关键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并为进一步实验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装置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实验问题和安全隐患。

5.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完成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是进一步学习的关键一步。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机理和反应产物的结构,从而深入理解有机合成的原理和应用。

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讲义(打印版)

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讲义(打印版)

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讲义注:鉴于有机实验的危险性,老师应写好各个实验板书,向学生讲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于实验全程指导监督,以防事故发生。

实验安排:第一、二周:(第1,2实验室)实验一、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第3实验室) 实验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第三、四周:(第1,2实验室)实验三、无水乙醇的蒸馏(第3实验室) 实验四、甲基橙的制备第五、六周:(第1,2实验室)实验五、乙酸异戊脂的合成(第3实验室) 实验六、性质实验(烃、醇、醛、醛、酮)第七、八周:(第1,2实验室)实验七、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合成(第3实验室) 实验八、性质实验(羧酸、胺、糖性质)实验一、从果皮中提取果胶一、 实验目的了解用酸提法从植物中提取果胶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二、 实验原理果胶主要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当用酸从植物中提取果胶时,原果被水解成果胶,果胶又叫果胶酯酸,其主要成分是牛乳糖尾酸甲酯,及半乳糖尾酸通过α-1,4-苷键连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片段示意如下:O COOCH 3H H H OH H HOH OO COOCH 3H H H OH H H OH O O COOCH 3H H H OH H H OH O O果胶不深于乙醇,在提取液中加入至约50%时,可使果胶沉淀下来而与杂质分离。

三、 仪器药品及实验材料1. 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台秤2. 药品与实验材料:果皮(柑橘、苹果、梨)、浓盐酸、活性炭、95%乙醇、滤纸、纱布四、 实验步骤取10g 果皮(柑橘、苹果、梨)放入烧杯中,加60 ml 水,再加入1.0~1.5 mL 浓盐酸加热至沸腾,在搅拌下维持沸腾30min ,减压过滤,滤液内加入少量活性炭,再加热20min ,用滤纸过滤得浅黄色滤液。

滤液放入一小烧杯中,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会看到出现絮状的果胶沉淀。

稍等片刻减压过滤,并用95%乙醇5mL 分2~3次洗涤沉淀,然后将沉淀烘干,即得到果胶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实训部分项目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溶液配制任务一基本操作实验实训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知识及能力目标1.熟悉实验室规则,安全守则及意外事故处理。

2.学会玻璃仪器正确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3.掌握简单玻璃工操作的基本要领,学会制作玻璃管(棒)和毛细管及塞子的钻孔。

二、仪器与试剂仪器: 试管,试管夹,量筒,烧杯,玻璃棒,玻璃管,三角锉,酒精灯,酒精喷灯,钻孔器,胶塞。

试剂: 酒精,洗涤剂,去污粉,重铬酸钾,浓硫酸。

三、操作步骤(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洗涤剂种类和适用范围最常用的洗涤剂有肥皂、洗衣粉、去污粉、洗洁精、洗液及有机溶剂等。

(1)肥皂、洗衣粉、去污粉:一般用于可以用刷子直接刷洗的仪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试剂瓶等。

(2)洗液:一般用于不便用刷子刷洗的仪器,如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比色管、玻璃垂熔漏斗、凯氏烧瓶等特殊要求与形状的仪器;也常用于难以用肥皂、去污粉洗净或粘有顽固污物的仪器。

(3)有机溶剂:氯仿、乙醚、丙酮、乙醇、甲苯、汽油等一般用于洗油脂性污物较多的仪器。

2.常用洗液的配制及使用使用洗液的时候,应先把仪器内的水沥干,然后向仪器内加入少量洗液,倾斜缓慢转动仪器,使仪器内壁完全被洗液湿润,反复转动几次后将洗液倒回原瓶,可重复使用。

禁止将洗液倒入下水道,失去去污能力的洗液废液应在废液缸中统一处理。

常用洗液的配制、用途及注意事项见表1-1。

表1-1 常用洗液的配制与注意事项3.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在使用之后必须洗净,洗净的量器的内壁应能被水均匀润湿而无小水珠。

洗涤的方法一般是用自来水冲洗,必要时可用毛刷刷洗,然后再用纯化水荡洗3次。

对沾有油污等较脏的仪器,可用毛刷沾些肥皂液或洗衣粉水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纯化水冲3次。

若还不能洗净,则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配适当的洗涤液进行洗涤。

量器不能用去污粉刷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的准确测量。

对难洗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及玻璃垂熔漏斗等,先用自来水冲洗,沥干,用合适的洗液浸泡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纯化水冲洗3次。

4.玻璃仪器的干燥(1)晾干法不等急用的仪器可以倒置于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或用电吹风机把仪器吹干。

(2)烘干法实验急用的仪器,可放在105℃~120℃电烘箱内烘干;烧杯、蒸发皿等可放在石棉网上小火烘干;试管可直接用小火烤干,操作时,先将试管外壁揩干后用试管夹夹紧,试管口向下倾斜,在小火中来回移动翻转,烤到不见水珠时,再使管口朝上,加热赶尽水气。

(3)有机溶剂快速干燥法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来干燥,可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酒精)荡洗后晾干。

(二)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使用常用于加热温度不需太高的实验,火焰温度通常可达400℃~500℃。

酒精易燃,使用时须注意安全:①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②点燃前先将灯头提起,吹去灯内酒精蒸气;③绝不能用已燃着的酒精灯引燃;④酒精灯连续使用时间不能太长;⑤添加酒精时应先将火焰熄灭,用漏斗添加;⑥熄灭灯焰时,用灯罩盖熄,再提起灯罩放气,然后重新盖上。

2.酒精喷灯的使用加热玻璃管或用于加工简单零件可以用酒精喷灯,如图1-1所示。

酒精喷灯的温度通常可达到700~1000℃,使用前,先在预热盘上加满酒精,然后用火点燃预热盘中的酒精,用以加热铜质灯管。

待盘内酒精将燃尽时,开启开关,这时由于酒精在灼热的铜质灯管内汽化,并与来自气孔的空气混合,用火柴在灯管口点燃,即可得到很高的火焰。

调节开关螺丝,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

用毕,向右旋紧开关,可使火焰熄灭。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启开关、点燃以前,灯管必须充分灼热,否则酒精在灯管内不会全部汽化,会有液态酒精由管口喷出,形成“火雨”,碰到这种情况时马上关闭开关。

图1-1 酒精喷灯的构造(1)合格的(2)不合格的1-灯管2-空气调节器3-预热盘4-铜帽5-酒精壶图1-2 弯好的玻璃管的形状(三)简单玻璃加工操作一些小件的玻璃仪器及零件,如滴管、毛细管、搅拌棒等,有时需要自己加工,下面介绍一下加工方法。

1.玻璃管的切割直径小于25mm的玻璃管,先用扁锉或三角锉、砂轮片划一道深痕,注意不要反复锯划,并用手指蘸水,两手迅速握紧玻璃管向两边及向下拉折,即可折断。

将玻璃管呈45°角,在氧化焰边缘,边烧边转动,直至截面边沿光滑。

2.拉制滴管和毛细管实验中常用的毛细管有熔点管,沸点管,薄层层析法点样用的毛细管,减压蒸馏用的毛细管等。

初学者首先要练习旋转玻璃管的方法:用左手手心向下握住玻璃管,用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推动玻璃管,右手与左手相反,向上托住玻璃管,并作同方向转动。

拉制滴管的方法是:截取一段玻璃管,在要拉细的地方先用文火预热,然后加大火焰,并不断转动玻璃管,当玻璃管发黄变软时,移离火焰,向两边缓慢地边拉边旋转至所需长度,直至玻璃完全变硬方能停转。

注意拉出的细管要与粗管保持同轴。

截取所需长度,管尖略烧平滑。

玻璃管另一端烧熔略收缩,做成缩口,安上橡胶帽。

拉制毛细管的方法是:取直径10mm,壁厚1mm左右的玻璃管,同上法在火焰上加热。

当烧制变软时,离开火焰,两手同时握玻璃管作同方向来回转动,水平方向向两边拉开,先慢后快,拉成直径1mm左右的毛细管,截成小段,两端在火焰边缘用小火熔封,注意成45°角边烧边转。

使用时从中间截开。

3.弯管实验中常用的玻璃弯管有45°、75°、90°、135°等。

下面介绍简易弯管方法:玻璃管加热部分要稍宽些,同时要不时转动使其受热均匀,当玻璃管软化后从火中取出,随着玻璃管中段软化向下弯曲,两手轻轻向上弯曲至所需角度,通常一次达不到所需角度,常需分几次弯;弯好的玻璃管应在同一平面上。

合格弯管与不合格弯管见图1-2。

4.玻璃搅拌棒的制备取一根一定长度的玻璃棒,在酒精喷灯火焰上将距一端约2cm处烧软后,先弯成135°,再将弯曲部分烧软化后放在石棉网(板)上,用老虎钳等硬物压扁即可。

可装在电动搅拌头上,制备方法简单,搅拌效果良好。

(四)塞子的钻孔进行实验时,往往需要在塞子内插人导气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等,这就需要在塞子上钻孔,钻孔用的工具叫钻孔器。

每套钻孔器约有五、六支直径不同的钻嘴,以供选择。

钻孔时,把塞子小的一端朝上,平放在桌面的一块木板上,避免当塞子被钻通后,钻坏桌面。

钻孔时,左手握紧塞子平稳放在木板上,右手持钻孔器的柄,在选定的位置,使劲地将钻孔器以顺时针的方向向下转动,使钻孔器垂直于塞子的平面,不能左右摇摆,更不能倾斜。

等到钻至约塞子的一半时,按逆时针旋转取出钻嘴,用钻杆通出钻嘴中的塞芯。

然后在塞子大的一面钻孔,要对准小头的孔位,以上述同样的操作钻孔至钻通。

拔出钻嘴,通出钻嘴内的塞芯。

为了减少摩擦,可在钻嘴的刀口涂一些甘油或水。

若孔道小或不光滑时,用圆锉修整。

注意若在橡皮塞上钻孔时,要选用比欲插人的玻璃管的外径稍大的钻嘴,因为橡皮塞有弹性,钻成后,会收缩使孔径变小。

四、注意事项1.实验室规则(1)实验前必须预习教材的有关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地进行实验。

(2)实验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3)废纸、火柴梗应倒在废物盘中,严禁倒入水槽内;侵蚀性液体倒入废液缸中,以防蚀;取用药品时应严格遵守基本操作,以免污染药品。

(4)使用精密仪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小心使用仪器和实验室设备,注意节约水电和煤气。

(5)实验后,应将仪器洗刷干净,放回原处,实验台用抹布擦净,最后检查煤气、水、电是否关闭妥当,经教师检查方可离开实验室。

2.实验室安全守则(1)一切有毒的或有恶臭的物质的实验都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对于易燃物质应尽可能使其远离火焰。

(2)加热试管时,不要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也不要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防溅出液体造成伤害;在嗅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扇闻。

(3)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溅在衣服、皮肤,尤其眼睛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人水中并不断搅拌,而不能将水向浓硫酸里倒,以免迸溅;决不允许擅自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

(4)实验完毕,应洗净双手,才可离开实验室。

3.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1)起火根据起火原因立即灭火,一般用湿布、沙土覆盖或灭火器灭火。

若遇电气设备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2)烫伤可用高锰酸钾或苦味酸擦洗灼伤处,再涂上烫伤膏或凡士林。

(3)受强酸、强碱腐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强酸腐伤擦上碳酸氢钠油膏或凡士林;强碱腐伤用柠檬酸或硼酸饱和溶液洗涤,再擦上凡士林。

(4)吸入有毒气体如吸人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如吸人硫化氢气体感到不适时,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五、思考题1. 弯曲和拉细玻璃管时,玻璃管的温度有什么不同?2. 把玻璃管插入塞子孔道中时要注意些什么?实验实训二粗食盐的提纯一、知识及能力目标1. 掌握提纯粗食盐的原理、方法及有关离子的鉴定。

2.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3. 学会台秤、量筒、pH试纸、滴管和试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粗食盐通常是从盐湖等地方采得,其中含有不溶性的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的杂质(如Ca2+、Mg2+、SO42-)。

除去粗食盐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将粗食盐溶于适量水中,然后过滤。

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选择适当的沉淀剂,使Ca2+、Mg2+、SO42-等生成难溶性化合物而被除去。

首先,将粗食盐溶于适量水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使SO42-生成BaSO4沉淀后,再过滤除去BaSO4。

反应方程式:Ba2+ + SO42- ══BaSO4↓然后,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使过量的Ba2+和粗食盐中的Ca2+、Mg2+与之生成沉淀,再过滤除去。

其反应方程式:Ca2+ + CO32- ══CaCO3↓Mg2+ + OH- + CO32- ══ Mg2 ( OH )2CO3↓Ba2+ + CO32- ══BaCO3↓三、仪器与试剂仪器:台秤,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洗瓶,普通漏斗,漏斗架,滤纸,酒精灯,石棉网,泥三角,蒸发皿,试管,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真空泵。

试剂:粗食盐,1 mol/L BaCl2,2mol/L NaOH,1mol/L Na2CO3,饱和(NH4)2C2O4,2mol/L HCl,2mol/L Hac,镁试剂I,pH试纸。

四、操作步骤1. 粗食盐的提纯(1)粗食盐的称量和溶解用台秤称取8.0g粗食盐放人干净的烧杯中,加水30mL,用玻璃棒搅拌,并加热使粗食盐溶解,这时不溶性杂质沉于烧杯底部,如不溶性杂质较多,可过滤除去。

(2)除去SO42- 离子把粗食盐溶液加热至近沸时,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1mol/L BaC12溶液,直至SO42- 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