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2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件(49张)

人教版必修2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件(49张)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原因 ①外因 a.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b.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②内因 a.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发展 交通运输业。 b.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和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 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c.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六大特征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3.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缓慢的原因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网络小结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术语精要 1.交通工具的变革对世界影响深远,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 的基本格局。 2.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交 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 3.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又促 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 方式。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对点演练】 1.(2019·龙岩高一期末)近代以来,马车、轿子逐步被汽车、 轮船、火车替代,“乡人”“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日益被“国 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打破。由此可见( ) A.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逐渐消失 B.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 C.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传统落后观念 D.西方文明遭遇到国人的强烈抵制
“九五”期末
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_一___ 位、世界第四位
1997 年以来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共16张)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共16张)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的发展 时间段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C80S后 截止2003年 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 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万年清”号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
电车(1906年,天津)
——飞机
冯如
冯如和他的飞机
2、分析、归纳其发展特征
动力:人力、自然力
机械力
技术:引进
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 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 先慢后快
种类:海陆空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第15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 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了解其发展更新过程
古代: 木船、马车、轿子 海: 轮船(1865年) 表现 近代以来 陆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 汽车、电车(第二次工业革命) 空: 飞机(20世纪20年代)
古代的交通工具-—— 木船、马车、轿子
——轮船(1865年)
(三)归纳——中国近代交通、 通讯发展的原因
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四)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 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时间 成就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共35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共35张PPT)
的变②化洋历务程派,的并推分动析及其洋发务生运变动化的的开原展因; 。
③加强军事及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电话的发展
时间段 1882年
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
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
20世纪80年代后 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截止2003年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1949年11月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 1910年成都大清邮政局
清朝红印花加盖暂作 邮票大字2分一枚
清朝大龙阔边邮票 5分银六方连一件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 字当1元邮票一枚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的发展
时间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成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
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 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 了生活质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 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③汽车的普及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交通 堵塞,手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垃圾短信与黄色信息 泛滥
电话
现代通信工具
可视电话
网 络 聊 天
手机
583 秒后飞船进入太空轨道
航天员翟志刚出仓行走
2008年9月25-28日 载人航天飞船“神 舟七号”飞天。
胡锦涛主席与航天员亲切对话
中国近代交通、通信技术发展的原因:
外来技术的传入;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的大力提倡; 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43张PPT)

自 行 车
近代以后,汽车传入中国.满清王朝的一些达 官贵人早期都乘坐过汽车,但由于对新事物有 抵触情绪,就是达官贵人乘坐汽车的人不多.
汽车
1902年,袁世凯从香港买下一 辆德产白色敞篷汽车,是中国的第 一辆汽车。袁把它献给了慈禧。不 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 冷宫”。主要是汽车解决不了“尊 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 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
第四次大提速 2001年10月21日零时,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中国铁路第四次大面积
提速调图开始实施。这次提速的重点区段为京九线、武昌-成都(汉丹、襄 渝、达成)、京广线南段、浙赣线和哈大线。经过这次提速后,中国铁路 提速范围进一步扩大,铁路提速延展里程达到13000公里。
第五次大提速 2004年4月18日零时实施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集中体现
船运输业,获得较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
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 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1909年9月,即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后 不到6年的时间,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 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挤 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也标志我国民航 业的开始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1920年首条航 线北京----天津开通。到1949年全国共开通52条航线。 航线总长度为8万公里。
甲午战争前夕(1894),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 网络
20世纪初(清),上海崇明建立无线电报局
有线 应用于军事
电报
无线 官商通报
电报
19世纪 80年代
①1877年,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电话局 ③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设中国第一 个电话局(民用)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3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33张PPT)
第15课 交通 和 通讯工具的 进步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 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第一段和 “历史纵横”,然后归纳我国古代交 通的地域特点
古代的交通工具—— 木船、马车、轿子
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是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3、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体验电话的 生活,你家应该搬到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 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 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③20世纪初:上海设无线电报局。主要用 于官商通报。
2、电话
①1875年:上海开通首部电话。 ②19世纪80年代:外商在上海设电话公司。 ③20世纪初:南京出现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但全国普及率低。 ④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电讯网络形成。 ⑤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产业快速发展。中 国拥有固话和移动电话占世界第一。电话 由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 3、互联网 近年来时兴。可收发电子邮件。
开封黄河公路大桥
焦作黄河公路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江 苏 润 扬 长 江 公 路 大 桥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①晚清:鸦片战争后,列强控制中国水运。
②洋务时: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即轮船 招商局(1871上海) ③新中国 :由国家统一管理,发展较快。
④20世纪90年代后:因 、 和 的发展, 水运开始萎缩。有些航运转向了 服务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共23张PPT)

到2006年中国民 航共有国内外航线 1256条,航线总长度 近200万千米。乘飞 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中国已成为民航大 国。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材料: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
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 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 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 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 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 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传统的交通工具—— 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有什 么特点呢? 木船、马车、轿子
特点: (动力)自然力、 人力为主; 运载量少, 速度慢;
•近代交通运输 工具有什么特 点呢? •你知道这些交 通工具的发明 汽船 者吗? 火车 汽车 飞机
19世纪初富尔顿 19世纪中斯蒂芬孙
19世纪末本茨和戴姆 勒
20世纪初莱特兄弟
1、洋务派是在什么背景 下,成立轮船招商局的? 2、轮船招商局成立带来 了哪些影响?
轮船招商局
背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后,出现运输困难;鸦片 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 上运输 。 影响:打破了列强在中国水上运输的垄断局面 ,一定 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带动了一批轮船公司的成 立;推动了中国轮船运输业的近代化进程
1、甲午战争后,列强为什么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 2、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困难重重,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1、据图概括“一五计划”在交通运输领域中 的成就?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 沟通 ,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巩固 了边防。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
材料: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共28张PPT)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共28张PPT)

A 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
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近代世界先进的交通工具, 是一个国家近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近代 铁路的出现、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发展状况: (1)从无到有,从外国人建到自建经历了一段长期的 发展过程。 (2)发展缓慢,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有很多地方没 有铁路交通,特别是西北、西南,出行很不方面。 (3)大部分铁路被外国人控制。
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 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 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 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 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3)据材料二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现代化有何积极影响. (3)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繁荣; 有利于知识传播和信息流通; 促进与铁路交通相关部门的生产和商品流通; 有利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进一步解体.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①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 会发展。
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
(1)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国家不能独立,受外 国列强压制(根本原因) (2)中国近代的民族化铁路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 (3)守旧、传统思想观念的阻碍。 (4)长期的社会动荡,使得民不聊生,铁路建设缺乏稳定的 社会环境。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 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ppt课件

唐廷枢建议修铁路运煤,但以慈禧太后为首 的统治者认为火车噪音太大,经过东陵府时 会惊动地下皇陵,破坏风水,喷出来的煤烟 还会给周围农田里的庄稼带来损害,便提出 如果想修铁路,火车不能用火车头带,只能 用马和驴拉。1881年,全长9.7公里的唐胥 铁路铺成后,用驴和马拉火车的事情发生了, 时称“马车铁路”。这个震惊世界的笑话持 续了几个月,最终由于唐廷枢的坚决反对, 才将马和驴改为了火车头。 那么,中国的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经历了 怎样的曲折历程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

【探究思路】从材料一中“筑铁路破坏风水” 得出结论(1);从材料二中“列强竞相在中 国投资修建铁路”争夺修筑权的信息得出结 论(2);从材料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得 出结论(3);从“借英、法等国金钱”等得 出结论(4)。 【探究结论】 (1)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2)外国列强的阻挠和侵略。 (3)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4)资金、技术的缺乏。

(2)新中国成立后 ①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②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 些限制。 规律总结:①西方先进的交通方式的传入, 使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便利了西 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渗透,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②交通事业的 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又促 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 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④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 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2)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 设立电话公司。此后,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 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2)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 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 思想观念 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 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詹天佑故居“铺上” 京张铁路钢轨
詹天佑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 下行车的情景
蒸汽机车
火车机车演变
内燃机车
高速列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
上海第一条磁悬浮列车
2、公路交通:
20世纪初,汽车首先开始出现 在中国的哪一座城市?


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链式传动自行车
有轨电车
20世 纪初,上 海人议论 最多的是 一种能够 在街上自 动行驶的 四轮怪物, 这就是汽 车。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一、铁路和公路
1、铁路交通:
(1)晚清时期: 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 海的沪淞铁路;②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 修筑唐胥(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 路诞生的标志;③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 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 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
• ——上海轮船招商局2、源自空运输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诞生于哪一年?
1 9 0 9 年
(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 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中 国 客 机
(3)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 民航大国。
积极: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 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 消极:交通的拥挤;环境的污染;出现能源危 机。
小 结
交通和通讯 工具的进步
表现
水路交通 铁路交通 交通工具发展 公路交通 民用航空 通讯工具变迁
电报 电话 互联网 传真机
影响
2006年投入使用的我国空中客车A380客机 的模拟图片。这种被称为最先进、宽敞和高效 的超级巨型客机将拥有555个客舱座位。
ARJ21-----我国首架自主知识 产权新支线飞机
2007年12月21日,ARJ21-700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 这标志着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 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1875年 成 就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 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 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 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 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 批共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 汽车工业的诞生。
20世纪末,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开封黄河公路大桥
焦作黄河公路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江 苏 润 扬 长 江 公 路 大 桥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路交通
想一想:
鸦片战争后,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开始 发生质的改变,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 来说,最先传入中国的是什么?
传真机
20世纪90年代起,机关、企业开始使 用传真机,几分钟内就能发送信件、 图文到千里之外。
2002年,搜狐新闻 中心就拜年方式进行 了在线调查。5天内参 加调查的有效选票为 17520张,结果表明, 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 拜年已成为时下最流 行的拜年方式。
喜 人 成 就、飞 速 发 展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
他出生在江西一个普通家庭

• 他是首批留美幼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毕业; • 1909年,他主持修建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 铁路——京(北京)张(张家口)铁路;
• 他就是詹天佑
• ——中国的铁路之父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 1909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宝成铁路
兰新铁路
(3)新中国建立后
①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②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 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 的第一条铁路的名称是?
淞 沪 铁 路
我国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 19世纪70年代,淞沪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 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0世纪初
中国自己修建、自己管理的第 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在哪里?
台 湾
中国自己开办电话局、开通市 内电话的第一个城市是?
南 京
老式电话
程控电话
可视电话
手机
卫星电话
寻呼机(拷机)
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渐普及,当 时国人有句流行语“有事就call我”,但 很快受到手机的冲击,进入21世纪逐渐退 出历史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