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2025届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镁原子:Mg2+B.氯原子:Cl2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乙醇的结构式:2、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和导向不应提倡的是A.塞罕坝人在沙漠植树造林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C.对商品豪华包装促进销售D.我市的蓝天白云工程3、酸雨是指A.酸性的雨B.pH<5.6的雨C.pH=5.6的雨D.pH<7的雨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g) △H=-125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mol-1B.若生成2mol液态水,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 kJ·mol-1C.若转移10mol电子,则消耗2.5mo1 O2D.若形成4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5、不同温度T1、T2时,硫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钡的溶度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以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B.加入BaCl2固体,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为c点C.c点表示在T1、T2温度下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D.T1温度下,恒温蒸发溶剂,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为T1曲线上a、b之间某一点6、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交 PQ 于 O 点,A 点为 MN 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 q,从 A 点由静止释
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点电荷 q 由 A 向 O 运动的过程中(
)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电势越来越高,电势能越来越小
D.电势越来越高,电势能越来越大
5.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 a、b 与电源 E 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距离的
的是(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M
N
B.比较 M、N 两点的场强大小,一定有 EM >EN C.比较同一个试探电荷在 M、N 两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有 FM <FN D.比较电子在 M、N 两点的电势能,一定有 EM>EN 3.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A 和 B 带等量异种电荷,中间连着一个轻质绝缘弹簧,放
(1)请说明小球由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势能如何变化?
A
(2)求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率
E
(3)求在最低点时绝缘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B
15.解:(1) 因为由 A 到 B 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
(2)由动能定理得: mgl qEl 1 mv2 0 v 2(mg Eq)l
2
m
(3)
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
C.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
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不相等
10.(多选)如图所示,C 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 和 b 为其两极板,a 板接地;P 和 Q 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极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 板与 b 板用导线相连, Q 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 b 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 α.在以下方法中,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5.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CH3OHB.Cu2(OH)2CO3C.NH3·H2OD.Na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CH3OH为非电解质,溶于水时不能电离出OH-,A项错误;
B.Cu2(OH)2CO3难溶于水,且电离出的阴离子不全是OH-,属于碱式盐,B项错误;
C.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 NH4++OH-,阴离子全是OH-,C项正确;
B.Fe2+的还原性大于Br-,将少量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首先氧化Fe2+,则无法比较Cl2、Br2的氧化性强弱,故B错误;
C.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C错误;
D.测得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2SO3溶液,说明CO32-的水解能力大于SO32-,则电离能力HSO3->HCO3-,即电离常数Ka:HSO3->HCO3-,故D正确;
A.原子半径:Y>Z>X
B.X元素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
C.工业上电解融Y2X3化合物制备单质Y
D.W与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极性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则W为第一周期主族元素,W为H,Z应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Z可形成3个单键和1个双键,因此,Z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Z为P,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X的质子数= =8,则X为O,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Y可形成+3价阳离子,则Y为Al,以此解答。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Fe3+、SO42-、Cl-
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可逆反应2SO 2+O 2⇌2SO 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 C 为浓度商)A .Q C 不变,K 变大,O 2转化率增大B .QC 不变,K 变大,SO 2转化率增大 C .Q C 变小,K 不变,O 2转化率减小D .Q C 增大,K 不变,SO 2转化率增大 2、下列变化与盐类水解平衡无关..的是 A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制胶体C .热的纯碱溶液除油污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少量硫酸3、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 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NH 4HSO 4固体,v(H 2)不变 B .加入KNO 3固体,v(H 2)不变 C .加入CH 3COONa 固体,v(H 2)减小 D .滴加CuSO 4溶液,v(H 2)减小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B .化学电池的种类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C .化学电池供能稳定可靠,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使用方便,易于维护D .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5、一定条件下反应:n 23272R O 3S 14H 2R 3S 7H O.--++++=++则n 27R O -中R 的化合价是()A .2+B .3+C .4+D .6+6、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电极反应:Fe-2e -=Fe 2+ B .HS - 的电离方程式:HS -+H 2O S 2-+H 3O + C .HCO 3-的水解方程式:HCO 3-+H 2OH 2CO 3+OH -D .AlCl 3溶液与Na 2C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13++3CO 32-=Al 2(CO 3)3↓7、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 (s )+2NO (g )CO 2(g )+N 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正反应的△H<0B.若状态A、B的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逆(A)、v逆(B),则v逆(A)>v逆(B)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 B、P C、P D,则P C>P D=P B8、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易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9、下列条件下,对应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中性溶液中:Mg2+、Fe3+、SO32-、Cl-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H4+、Al3+、SO42﹣、Mg2+C.25℃时,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K+、Ba2+、NO3-、S2-D.c(H+)/c(OH-) = 1×1012的溶液中:Fe2+、NO3-、HCO3-、Na+10、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11、下列转化必须要通过加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NaHCO3→Na2CO3B.KClO3→O2 C.KI→I2D.Cl2→HClO12、有关溴乙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B.溴乙烷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C.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可生成乙醇D.溴乙烷通常用溴水与乙烷直接反应来制取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滤操作中,导流的玻璃棒应紧贴在三层滤纸上B.用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滴管的尖嘴应伸入试管内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的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14、最近,科学家冶炼出了纯度高达99、9999%的铁,你估计它不会具有的性质是A.硬度比生铁高B.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不易生锈C.与4mol/L盐酸的反应生成氢气D.在冷的浓H2SO4溶液中可钝化1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0.1 mol/L Ca2+的溶液中:Na+、K+、ClO-、Cl-B.在pH=13的溶液中:NH4+、Na+、SO、Cl-C.含有Fe2+的溶液:NO3—、SCN—、Na+D.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a+、K+、MnO、NO16、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而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4A.苯B.甲苯C.乙烯D.丙炔17、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相应的溶质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A.AgNO3B.Na2SO4C.CuCl2D.KCl18、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混合气体,A 或B 分子均最多只含有4 个碳原子,且B 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 分子的多。
2025届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学校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学校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 > c+d2、某小组通过“简易量热计”,利用50mL0.50mol·L-1盐酸和50mL0.55mol·L-1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溶液过量越多,测定的反应热越精确B.搅拌方法是按顺时针旋转环形玻璃搅拌棒C.杯盖可以用铜铝合金材料制作D.如果用NaOH固体替代NaOH溶液,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偏小3、下列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A B C D强电解质HBr FeCl3 H3PO4Ca(OH)2弱电解质HF CH3COOH BaSO4HI非电解质NH3Cu H2O C2H5OHA.A B.B C.C D.D4、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2=CH2+HCl CH3CH2ClB.+HNO3(浓)+H2OC.CH3Cl+Cl2CH2Cl2+HClD.CH3CH2OH+3O22CO2+3H2O5、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H4Br(s)NH3(g)+HBr(g),2HBr(g)Br2(g)+H2(g),2 min后,测知H2的浓度为0.5 mol·L-1,HBr的浓度为4 mol·L-1,若上述反应速率用v(NH3)表示,则下列速率正确的是()A.0.5 mol·L-1·min-1B.2.5 mol·L-1·min-1C.2 mol·L-1·min-1D.1.25 mol·L-1·min-16、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
2025届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5届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如图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2、如图所示,关闭活塞,向甲、乙两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A、2 mol B,此时甲、乙的容积均为2 L(连通管体积忽略不计)。
在T℃时,两容器中均发生下述反应:A(g)+2B(g)2C(g)+3D(g) △H < 0。
达平衡时,乙的体积为2.6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B.若打开活塞K,达平衡时乙容器的体积为3.2 LC.当乙中A与B的体积分数之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平衡时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小于0.55 mol3、下列关于铜、锌、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内电路中H+流向铜电极B.铜为正极,但铜不发生反应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外电路中电子由锌电极流向铜电极4、下列过程表达式中,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 )A.HSO3-+H3O+H2SO3+H2O B.NH3·H2O NH4++OH-C.CH3COO-+H2O CH3COOH+OH-D.HCO3-+OH-=H2O+CO32-5、将0.2mol/L的AlCl3溶液与0.2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Al3+B.AlO2-C.Cl-D.Na+6、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c(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两颗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有一个烧杯中有锌粒剩余。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弱酸的电离平衡及其应用,注意掌握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要证明乙酸是弱酸,只要证明乙酸存在部分电离即可。
4。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D. 苯燃烧比乙烯燃烧产生的黑烟更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未达饱和,应属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A项错误;
B. 在FeBr3作催化剂下,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B项错误;
C。 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发生的是加成反应,C项错误;
D.该化合物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不含羧基,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D。
9。由环己烷可制得1,2—环己二醇,反应过程如下:
A 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
【详解】A。根据题给结构简式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4,A项正确;
B.该化合物中aOH反应,B项正确;
C。该化合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催化加氢,含有碳碳双键且苯环上连有甲基,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正确;
D。 苯含碳量比乙烯大,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更浓,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6.欲观察环戊烯( )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先将环戊烯溶于合适的溶剂,再慢慢滴入 0。005 mol·L−1酸性KMnO4溶液并不断振荡.下列哪一种试剂最适合用来溶解环戊烯做此实验
A。 甲苯B。 裂化汽油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北京师范大学石竹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大海航行中的海轮船壳上连接了锌块,说法错误的是A.船体作正极B.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船体发生氧化反应D.锌块的反应:Zn-2e-→Zn2+【答案】C【解析】【详解】A.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则船体、锌和海水构成原电池,船体做正极,锌块做负极,海水做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B.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是形成原电池来保护船体,锌做负极被腐蚀,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C. 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溶于海水的氧气放电:O2+4e−+2H2O=4OH−,故C错误;D. 锌做负极被腐蚀:Zn-2e-→Zn2+,故D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B.KAl(SO4) 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答案】A【解析】【详解】A项,FeCl2溶液中含Fe2+,NH4SCN用于检验Fe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A 项错误;B项,KAl(SO 4)2·12H2O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形成Al(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 (OH)3(胶体)+3H+,B项正确;C项,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ΔCaCl2+2NH3↑+2H2O,C项正确;D项,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D项正确;答案选A。
3.已知:Br+H2 HBr+H,其反应的历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E1-E2的差值减小C.H-H的键能大于H-Br的键能D.因为E1>E2,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反应的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