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14)
美学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社会C. 自然D. 科学答案:A2. 美学中的“美”是指()。
A. 客观存在B. 主观感受C. 社会现象D. 个人情感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A. 美的起源B. 美的分类C. 法律制度D. 美的规律答案:C4. 美学中的“审美”是指()。
A. 欣赏美的过程B. 创造美的过程C. 评价美的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牛顿D. 达尔文答案:A6.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
A. 实证主义B. 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形式主义答案:B7. 美学中的审美价值是指()。
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经济价值D. 社会价值答案:B8. 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艺术水平B. 探索美的本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增进社会和谐答案:B9. 美学中的“审美体验”是指()。
A. 个人的情感体验B. 集体的互动体验C. 艺术的创作体验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A. 艺术史B. 艺术批评C. 艺术创作D. 艺术教育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实验方法D. 比较研究答案:ABCD3. 美学中的“美”的表现形式包括()。
A. 形式美B. 内容美C. 功能美D. 技术美答案:ABC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审美体验?()A. 个人情感B. 社会文化C. 教育背景D. 经济状况答案:ABCD5. 美学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包括()。
A. 古典美学B. 现代美学C. 后现代美学D. 当代美学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2020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是(C)A.黑格尔B.马克思C.柏拉图D.鲍姆加登2.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A)A.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B.人的最基本的精神生产方式C.人的审美存在D. 人的历史存在3.审美理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B)A.情感结构B.价值取向C.生存状态D.道德修养4.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D)A.生理遗传B.先天气质C.家庭背景D.社会条件5.“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所描述的形式规律是(D)A.整齐一律B.节奏韵律C.对称均衡D.多样统一6.在20世纪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审美发生理论是(D)A.游戏说B.生物本能说C.巫术说D.劳动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优美是阳刚的人生境界B.优美使人感到紧张C.优美是和谐的人生境界D.优美使人感到振奋8.《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D)A.笛卡尔B.歌德C.莱辛D.康德9.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C)A.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B.内心突然的荣耀感C.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D.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0.朗吉弩斯认为(A)A.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B.崇高源于人的安全需要C.崇高令人感到愉悦D.崇高令人感到敬畏11.黑格尔在悲剧研究中引入了(B)A.理性思维B.辩证思维C.抽象思维D.具象思维12. 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A)A.悲剧B.喜剧C.滑稽D. 崇高13.下列美学家中不属于经验主义者的是(D)A.夏夫兹博里B.荷加斯C.哈奇生D.奥古斯丁14. 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属于(C)A. 自然主义B.科学主义C.解释学D.存在学15.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以香草喻君子,这属于美学理论中的(B)A.畅神说B.比德说C.模仿说D.再现说16.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B)A.直观性B.超越性C.直接功利性D.间接功利性17.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表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18.审美经验中的联想活动不包括(D)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创造联想19.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2023年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美学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 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对旳旳是A.美学是一门有关审美活动旳社会科学B.美学是一门有关审美经验旳人文学科C.美学是一门有关审美想象旳社会科学D.美学是一门有关审美现象旳人文学科对旳答案D知识点名称美学是有关审美现象旳综合性人文学科难易程度简朴讲解美学是一门有关审美现象旳综合性旳人文学科。
记录刷题次数 : 27897 错误率 : 52%2. 美学之父是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海德格尔对旳答案B知识点名称"美学"旳原初意义和现实变化难易程度简朴讲解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旳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旳《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记录刷题次数 : 5610 错误率 : 20%3. 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A.社会历史形态B.自然客观形态C.逻辑归类形式D.理性抽象形式对旳答案C知识点名称审美形态、审美情趣旳定义难易程度简朴讲解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旳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旳形式。
记录刷题次数 : 4539 错误率 : 64%4. 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旳A.崇高现象B.悲剧心理C.荒诞感D.虚无感对旳答案B知识点名称审美形态与人旳思维方式之间旳关系,审美形态与人旳语言旳关系,审美形态与文化精神旳关系难易程度简朴讲解中国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旳关系也进行过有益旳探讨,所谓“发愤著书”、“不平则呜”、“穷而后工”等命题都与悲剧功能旳研究有关。
记录刷题次数 : 4335 错误率 : 44%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旳审美形态是A.自然B.含蓄C.隐秀D.优美对旳答案D知识点名称崇高、优美旳概念及特点难易程度简朴讲解王维旳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柔和旳光晕,静谧地洒在林间,清泉潺潺,在碎石间流淌。
这是一幅优美旳画面,明月、松林、清泉、细石,动静有致、协调化一,浑然一体。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及详解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A 自然科学B 人文学科C 实证科学D 逻辑学科答案:B2.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A 艺术美B 社会美C 自然美D 科技美答案:D3. 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A 乐而不淫B 化育万物C 化性起伪D 消融渣滓答案:D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A 王国维B 蔡元培C 梁启超D 朱光潜答案:B5. 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A 审美教育B 寓教于乐C 娱情悦性D 趣味教育答案:A6. 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贺拉斯D 席勒答案:B7. 克尔凯戈尔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
A 理性主义B 经验主义C 存在主义D 实证主义答案:C8. "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撅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 悲剧B 荒诞C 丑D 喜剧答案:D9.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
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答案:B10. 下列关于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丑所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B 丑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不和谐感C 丑揭示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D 丑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答案:D11. 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
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答案:B12. 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A 超越性B 直观性C 非理性D 非功利性答案:A13. 审美经验中,心理距离的产生需要借助于()。
202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

2021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回忆版·仅供参考36.简述美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答案要点:(1)研究对象不同。
自然现象总显现为物质实存,完全与人生脱节:社会现象总呈现为客观物化形态的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等;审美现象始终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等相关,更关注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
(2)研究方式方法不同。
自然科学追求对客观事物属性规律的精确掌握,采用观察、归纳、实验的模式;社会科学力求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采用调查问卷、量化统计等方式;人文学科更关注人的精神想象,而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主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
38.荒诞的基本特点。
答案要点:①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②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
③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40.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特征。
答案要点:(1)从审美对象角度看,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与事物的实际存在不发生利害关系。
(2)从审美主体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产生审美愉悦,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于扰。
(3)审美经验是一种非功利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
41.梁启超的美育思想。
答案要点:(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倡导美育的先驱之一。
(2〉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育的一种方法,拿趣味当目的,才是真正的美育。
(3)他有时把美育称为情感教育,强调其动之以情的特性。
(4)美育是通过情感去感化别人,他把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种力,强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
42.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内在关联提醒我们。
答案要点:(1)审美理想并不仅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是主体全部人生实践的结晶。
(2))审美理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同时也是主体的人生修养和境界。
(3)审美理想也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43.结合诗歌《赠汪伦》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的定义是研究以下哪一项的学科?A. 美的本质B. 美的规律C. 美的创造D. 美的欣赏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席勒D. 费希特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美的范畴?A. 崇高B. 悲剧C. 喜剧D. 神秘鲁于201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景观答案:D4. 以下哪个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美学?A. 美在形式B. 美在理念C. 美在关系D. 美在客观事物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A. 柏拉图B. 康德C. 萨特D. 车尔尼雪夫斯基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A. 风景B. 生物C. 自然D. 人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美的范畴?A. 和谐B. 对称C. 均衡D. 矛盾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艺术美的最高形态?A. 绘画B. 音乐C. 文学D. 建筑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A. 情感体验B. 理性认识C. 形式感受D. 想象创造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A. 培养审美情感B. 培养审美观念C. 培养审美能力D. 培养审美人格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美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
答案:美的本质美的规律12. 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美是形式”的哲学家是__________。
答案:阿尔贝蒂13. 休谟认为,美的本质在于__________。
答案:对象的性质14. 康德认为,美的判断力是__________判断力。
答案:鉴赏15. 美育的目的是培养__________。
答案:全面发展的人16. 美育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审美教育教育性原则情感性原则17. 以下属于美的范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10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A、悲剧与喜剧 B、荒诞与丑 C、壮美与滑稽 D、优美与崇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8 世纪的英国美学家博克。他把崇高作为与美对立的审美范畴,从外在形式 与内在心理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了崇高的特点。参见教材 P117。 13、杜威的美学思想属于( )。 A、解释学 B、实用主义 C、存在主义 D、分析美学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他的一部美学 代表作就名为《艺术即经验》。参见教材 P42。 14、叔本华认为审美是一种( )。 A、感性活动 B、理性活动 C、意志活动 D、观审活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叔本华认为,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不让“抽象的思维、理性的概念盘跟着意识”, 而是“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沉浸于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 自然对象所充满”。参见教材 P182。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 )。 A、比德说 B、畅神说 C、言志说 D、比兴说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孔子无疑是比德说这种审美观的典型代表,他曾有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的说法。参见教材 P159。 16、夏夫兹博里认为,审辨美丑的能力依赖于( )。 A、内在感官 B、外在感官 C、视觉器官 D、听觉器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 “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参见教材 P152。 17、在英加登看来,审美经验开始于( )。 A、审美感知 B、审美理解 C、原始情感
【答案解析】 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征有:非概念性、多义性。参见教材 P177。 3、对广义的美育理解正确的有( )。 A、泛指审美活动具有的教育功能 B、泛指利用审美塑造人的教育活动 C、泛指社会、学校、家庭进行的教育活动 D、具有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的功能 E、与智育、德育无关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广义的美育,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 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 种教育活动。参见教材 P229。 4、在美育与宗教的关系上,蔡元培认为( )。 A、美育是民族的,宗教是世界的 B、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 C、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 D、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 E、美育是理性的,宗教是感性的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蔡元培拿宗教与美育作比较:“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 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最后,他还把美 育看成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参见教材 P232。 5、“艺术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 )。 A、康德 B、席勒 C、斯宾塞 D、温克尔曼 E、费希特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艺术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康德、席勒、斯宾塞。温克尔曼是德国艺术史 家;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参见教材 P180。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和答案评分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132、美学之父是A、鲍姆加登B、康德C、席勒D、海德格尔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22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A、社会历史形态B、自然客观形态C、理性抽象形式D、逻辑归类形式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120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A、崇高现象B、悲剧心理C、荒诞感D、虚无感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136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A、自然B、含蓄C、隐秀D、优美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141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146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209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A、直观性B、功利性C、超越性D、超验性正确答案:C(1 分)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251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的A、表现说B、符号说C、形式说D、巫术说11、“ar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A、思想B、情感C、技艺D、智慧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275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292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A、审美功能B、认识功能C、干预功能D、、交流功能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02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的形式特征C、艺术的创作行为D、艺术的功能体系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05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A、意蕴B、意象C、意义D、意指正确答案:B(1 分)教材P293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A、“以美育代宗教”说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C、艺术可以“畅神”D、“性欲升华”说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62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A、斯宾塞B、歌德C、席勒D、康德正确答案:C(1 分)教材P352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唯一目的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正确答案:A(1 分)教材P354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正确答案:D(1 分)教材P379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自学考试《美学》练习题及答案(14)
论述题
2.1.试述有关审美起源各种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2.2.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请说明原始审美意识的发生过程。
参考答案
2.1.试述有关审美起源各种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答:(1)游戏说: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游戏说”,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之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其次,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进程。
但是,把游戏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有严重缺陷:这表现在它根本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化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同时,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同义,即是说,审美产生于游戏,无异于说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2)生物本能说:这种研究不仅拓宽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而且有力地说明审美的发生有其伏根深远的生物性基础。
而它们的缺点则主要在于: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第二,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
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3)巫术说:用巫术说的确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
但是,巫术说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艺术与审美并不完全等同,艺术只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不能把艺术起源的理论无条件地看作就是审美发生的理论;第二,巫术活动虽然是促成艺术发生的一种因素,却决不会是的因素。
(4)劳动说:劳动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它指向人的生存理想即自由,却不能完全等同。
很显然,生产劳动作为一种功利目的十分强烈的物质活动,在其本身中不可能直接产生出追寻精神性自由王国的审美活动。
因此,从劳动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存在明显不足: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2.2.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请说明原始审美意识的发生过程。
答:所谓审美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
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
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审美需要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当审美需要被人清楚地意识到,并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时,它才真正构成推动审美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而审
美意识则是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
审美意识的发生要以人类一般意识的发生作为必然前提。
人类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意识发生的根本条件和显着标志。
原始意识的主要特征:首先,原始意识在具体中包含着抽象性;其次,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最后,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
原始意识之中的抽象性、真实性、创造性就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本因素,当这些意识逐渐分化出来之后,就可能诞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是人类逐渐超越自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会生活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促成了这一过程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