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等论翻译》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林语堂的论读书PPT课件

01 02
读书是一种艺术
林语堂认为读书是一种艺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他主张读者 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书籍,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深入 理解和欣赏。
读书与人生结合
林语堂认为读书与人生是紧密相连的,读者应该将读书融入到自己的生 活中,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迪思想,同时培养审美和情感。
03
读书的意义
01
02
03
04
读书可以启迪人的心灵,让人 变得更加睿智和豁达。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激 发人的创造力。
读书可以拓展人的视野,让人 更加了解世界。
读书可以提升人的语言表达能 力,让人更加善于沟通。
02
林语堂的读书观
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
读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林语堂认为,一个真正有 读书精神的人,不在于读多少书,而在于读书的态度。他强 调要怀着敬畏之心去读书,尊重每一本书,珍视每一次阅读 机会。
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要点一
总结词
林语堂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 量,推荐读者阅读经典著作,以了解人类知识的成果和局 限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林语堂列举了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如达 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这些著作 代表了人类知识的巅峰之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 价值。阅读这些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类知识的 成果和局限性,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重深度阅读
现代读者应该注重深度阅读,通过阅读获取深入 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地启迪思想、丰富内心 世界。
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现代读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探索 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思维 导图等,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林语堂等论翻译》课件

要点一
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翻译能够让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和接触彼此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和传播。
要点二
翻译对文化传播的贡献
翻译不仅可以将文学作品、学术著作等文化产品传播到更 广泛的受众,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跨学科融合
翻译理论将进一步与语言学、文 学、文化学等学科融合,拓展研
究领域和视角。
技术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的 发展,翻译理论将更加关注技术
应用和创新。
多元化与本土化
翻译理论将更加关注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翻译问题,以及本土化翻
译的理论和实践。
05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CHAPTER
翻译与文化传播
忠实与自由是相对的,译者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尊重原作,又要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翻译的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归化和 异化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策略。
除了策略和技巧,译者还需要注意语 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出 现语法错误、语义模糊等问题。
翻译的技巧包括增词、减词、词类转 换、语序调整等,译者应熟练掌握这 些技巧,以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义和 风格。
现代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功能学派
以德国功能学派为代表, 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 性,关注译文在目标文化 中的接受度和效果。
结构学派
以美国结构学派为代表, 注重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 性。
解构学派
以法国解构学派为代表, 主张打破原文的结构和意 义,强调译文的创造性和 多元性。
翻译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严复的信达雅
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翻译能够让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和接触彼此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和传播。
要点二
翻译对文化传播的贡献
翻译不仅可以将文学作品、学术著作等文化产品传播到更 广泛的受众,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跨学科融合
翻译理论将进一步与语言学、文 学、文化学等学科融合,拓展研
究领域和视角。
技术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的 发展,翻译理论将更加关注技术
应用和创新。
多元化与本土化
翻译理论将更加关注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翻译问题,以及本土化翻
译的理论和实践。
05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CHAPTER
翻译与文化传播
忠实与自由是相对的,译者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尊重原作,又要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
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翻译的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归化和 异化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策略。
除了策略和技巧,译者还需要注意语 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出 现语法错误、语义模糊等问题。
翻译的技巧包括增词、减词、词类转 换、语序调整等,译者应熟练掌握这 些技巧,以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意义和 风格。
现代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功能学派
以德国功能学派为代表, 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 性,关注译文在目标文化 中的接受度和效果。
结构学派
以美国结构学派为代表, 注重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 性。
解构学派
以法国解构学派为代表, 主张打破原文的结构和意 义,强调译文的创造性和 多元性。
翻译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严复的信达雅
翻译家林语堂生平简介教学ppt

• From the summer of 1927, he devoted himself to writing for the popular press and editing three literary fortnightlies in Shanghai between 1929 and 1935. Nobel Prize winner Pearl Buck encouraged him to write a book explaining China to the West. To do this, he retired to the mountains in the summer of 1934. What he brought back from the mountains was the publishing sensation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1935), which hit the top of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list.
He was married at the time and moved with his wife to the United States. At Harvard he received his Masters degre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ing under literary scholar Bliss Perry and humanist Irving Babbitt. After Harvard Lin moved to France to work at the YMCA, and from there he went on to the University of Jena in Leipzig, Germany, where he completed his doctorate in linguistics. Lin returned to China to teach for 13 years. He was a professor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Beijing from 1923 - 1926, and served as Dean at Amoy University in 1926.
林语堂等论翻译

Nor can it be said truly that a pure-blooded Chinese could
ever quite disagree with Chuangtse's ideas. Taoism is not a
school of thought in China, it is a deep, fundamental trait of Chinese thinking, and of the Chinese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toward society. It has depth, while Confucianism has only a practical sense of proportions; it enriches Chinese poetry and
且所译原文,每每属于西洋艺术作品,如诗文小说之
类,译者不译此等书则已,若译此等书则于达用之外,
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译艺术文最重要的,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 重。不但须注意其说的什么,并且须注意怎么说法。 凡译艺术文的人,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
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
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没有超出严复和林语堂这两位大家所讨论过
的范畴,所异者只是表达方式而已。
Chuangtse,
Mystic and Humorist: Lin Yutang's Introduction
Jesus was followed by St. Paul, Socrates by Plato, Confucius by Mencius, and Laotse by Chuangtse. In all four cases, the first
《林语堂翻译理论》课件

02
01
03
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 学硕士学位。
1928年受聘为北京大学英文 系教授。
04
05
1936年定居上海,从事文学 创作和翻译工作。
林语堂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翻译是一门艺术,需要译者的 主观创造性和审美判断。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 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翻译应追求“忠实、通顺、美 ”的标准,其中“美”指的是 译文应具有文学美感,能够传 达原文的意境和韵味。
意译的实践要求译者首先理解原文的大意,然后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进行重新组织,尽可能地传达原 文的含义和精神。
意译的优劣
意译能够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但是,如果过度意译可能会导 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甚至曲解原文的含义。
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 直译的优势在于能够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色。但是,如果 过度直译可能会导致译文生硬、不自然,甚至产生歧义。相比之下,意译的优势在于能够使译文更加流畅、自 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但是,如果过度意译可能会导致译文失去原文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甚至曲解原文的含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有时也可以将直译与意译 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翻译 的本质、过程和技巧,促进了翻译研究的深入发 展。
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提供了科学的翻译
方法
林语堂提出的翻译理论为译者提 供了科学的翻译方法,指导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处理语言和 文化差异。
提高了翻译质量
遵循林语堂的翻译理论,译者在 实践中更加注重翻译的准确性和 流畅性,提高了翻译的质量。
林语堂PPT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 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代表作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自传》(林语堂文集22) 《京华烟云》(上下册) 《风声鹤唳》 《朱门》 《红牡丹》
作者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 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及其文化有比较 客观、全面的认识。1935年由美国纽约约 翰戴· 公司出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轰动,被 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曾译成多种 文字,在西方广泛流传。 Nhomakorabea 内容简介
《吾国与吾民》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中 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 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 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 术、中日战争之我见。
红牡丹
Thank you ! ~ ~ by 范照军
风声鹤唳
相关评论
《纽约时报》在评论这部长篇小说时,把它称为中国版 的《乱世佳人》。林语堂自己把《朱门》、《京华烟 云》、和《风声鹤唳》这三部小说合称为“林语堂三部 曲”,因为三者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都寄托了作者的 某种人生理想。所以《风声鹤唳》也是《京华烟云》的 姊妹篇。《风声鹤唳》和《乱世佳人》一样,都描写了 一个行为不羁的女子,精心刻画了她们在战争的磨难中 苦斗挣扎的命运。
在读到第十章《中日战争之我见》时,我有一种难言的 忧伤。中国作家确实离不开中国现实的观照角度。这也 说明谈中国问题必须正视中国之现实状况,那种无视中 国现实的浪漫书写仅仅只能成为文字的炼金术,与真实 的中国无关。《吾国与吾民》虽以中国文化之光明面为 描写之主体,但有了第十章,那种感时忧世的心怀泊泊 而出。不过《吾国与吾民》一书在中国的影响似乎甚微, 这与林语堂那种“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 外国文化”的立场有关。西方人对《吾国与吾民》大加 赞赏,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过于陌生,一切都觉得有趣。 但我们中国人可能觉得林语堂所写的内容平平无奇,一 切都是老生常谈。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在《林语堂传》 中提到这个问题时说:“此书的中文版译文甚差,许多 精彩的文字译者都没有看懂。”
翻译家林语堂剖析课件

批判西方物质主义
02
林语堂批评了西方社会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现象,认为这导致
了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道德沦丧。
中西文化的融合
03
林语堂主张中西文化的融合,认为只有将两种文化中的优点结
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
人文精神与文化关怀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林语堂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满足精神需求的 基础上,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倡导文化多样性
林语堂尊重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认为各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 值和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
林语堂认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对传统文化的深 入理解基础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06
林语堂的跨文化交流与对 话
与西方作家的交流与合作
与赛珍珠的文学合作
林语堂与赛珍珠在文学创作和思想上 有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作了 多部反映中国文化的作品,如《大地 》等。
翻译家林语堂剖析课件
目录
• 林语堂的生平简介 • 林语堂的翻译理念与风格 • 林语堂的文学作品与翻译作品分析 • 林语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目录
• 林语堂的文化观与人文精神 • 林语堂的跨文化交流与对话
01
林语堂的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与家庭
1895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村,家境富裕,是 当地望族。
。
03
作品价值
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对现代
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作品分析
翻译原则
林语堂的翻译原则是“忠实、通 顺、神似”,他强调译文要忠实 于原文,表达要通顺自然,同时
要传达原文的神韵。
翻译风格
林语堂的翻译风格独特,他善于运 用白话文表达原文的思想,同时保 持原文的韵味和风格,使译文更加 贴近读者。
最新林语堂的翻译观翻译思想-翻译是一种艺术教学讲义PPT

机体的生长、发育正常,头脑清楚,思维敏 捷,精神充沛,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面色红 润光泽,眼睛明亮有神,视物清楚,听觉、嗅 觉灵敏,声音洪亮,肌肉发达,丰满健壮,骨 骼结实强壮,皮肤致密,毛发光泽,抗病能力 强,消化吸收好,二便正常。
(二)、阴阳失衡致患病
要想阴阳平衡,就必须要保持经络的畅通。因为经络是 一条通道:它是经气运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四肢百骸,五 脏六腑的通道;还是联系大自然,沟通内外环境的通道。 由此可知,经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络保持通畅,阴阳 才能平衡,人才能健康。
2. 我们在评价林语堂的译学思想时, 应采用历史的观点和科学分析的方法— ——“扬弃”, 不能因其有不合理的方面而否定其价值的存在。
3. 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门外。 在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中,由于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之 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母语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
1、人体中:上为阳,下为阴;背为 阳,腹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心、肝、肺、脾、肾五脏为阴,胆、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 阳。
2、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 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 肾阳等。
3、气血津液等物质属于阴,发挥的 功能作用属于阳。
二、阴阳失衡则患病
(一)、阴阳平衡的概念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 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 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 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 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 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 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 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 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 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 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他的一生是不 断走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的一生,从 “头角睁峰”的山地孩子到享誉海内外的翻译 家、著名学者和作家,林语堂走过了他漫长的 人生路。
(二)、阴阳失衡致患病
要想阴阳平衡,就必须要保持经络的畅通。因为经络是 一条通道:它是经气运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四肢百骸,五 脏六腑的通道;还是联系大自然,沟通内外环境的通道。 由此可知,经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络保持通畅,阴阳 才能平衡,人才能健康。
2. 我们在评价林语堂的译学思想时, 应采用历史的观点和科学分析的方法— ——“扬弃”, 不能因其有不合理的方面而否定其价值的存在。
3. 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门外。 在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中,由于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之 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母语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
1、人体中:上为阳,下为阴;背为 阳,腹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心、肝、肺、脾、肾五脏为阴,胆、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 阳。
2、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 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 肾阳等。
3、气血津液等物质属于阴,发挥的 功能作用属于阳。
二、阴阳失衡则患病
(一)、阴阳平衡的概念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 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 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 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 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 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 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 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 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 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 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他的一生是不 断走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的一生,从 “头角睁峰”的山地孩子到享誉海内外的翻译 家、著名学者和作家,林语堂走过了他漫长的 人生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 was separated from Laotse's death by not quite two
hundred years, and was strictly a contemporary of Mencius. Yet
the most curious thing is that although both these writers
was the real teacher and either wrote no books or wrote very
little, and the second began to develop the doctrines and wrote
long and profound discourses. Chuangtse, who died about 275
“,即其句法是否跟从其习惯。凡与此习惯相反者,即所谓
“不通”。
三、翻译与艺术文——以上所论翻译之忠实与通顺问题,系
单就文字上立论,求译文必信必达的道理。但是还有翻译艺术
上之问题,也不能不简略考究一下。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
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
艺术之心 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
常之“高明”、“不通”、“敷衍”、“对付”、“切磋”、
“隔膜”、"疏通“,都是,即如何将西文之思想译成中国文字。
第一,译者必将原文全句意义详细、准确的体会出来,吸收
心中,然后依此全句意义按中文语法译出。
第二、行文时须完全根据中国心理。 一语有一语之语性,语
法句法如何,皆须跟从一定之习惯,平常所谓”通“与”不通
mentioned the other philosophers of the time, neither was
mentioned by the other in his works.
.
8
❖ On the whole, Chuangtse must be considered the greatest prose writer of the Chou Dynasty, as Ch'u: Yu:an must be considered the greatest poet. His claim to this position rests both upon the brilliance of his style and the depth of his thought. That explains the fact that although he was probably the greatest slanderer of Confucius, and with Motse, the greatest antagonist of Confucian ideas, no Confucian scholar has not openly or secretly admired him. People who would not openly agree with his ideas would nevertheless read him as literature.
对艺术的责任。
一、忠实,一要达意,二要传神,三是比较忠实,而不是绝
对忠实。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
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
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
译出。 一字有一字的个性,在他国语言觅一比较最近之字则有,
欲觅一意义、色彩、个性完全相同的字则没有。例如中文极平
.
6
❖ 林语堂的《翻译论》发表于1933年,距今已七十余年,主要针 对汉译英讨论翻译。林语堂是作家学者和典籍译家,曾英译或 编译了《论语》、《老子》、《庄子》等典籍。他在对翻译的 性质、过程、标准与译者的责任等方面观点对典籍英译同样很 有参考意义。以罗新璋(1984:856)来说:林语堂将严复的 “译事三难”的理论继承下来,加以发展,不仅奠下了我国翻 译理论的基础,还启发了后来的翻译工作者。50年代和60年代 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没有超出严复和林语堂这两位大家所讨论过 的范畴,所异者只是表达方式而已。
❖ 翻译标准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 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忠实就是“信”,通顺就 是“达”,至于翻译与艺术文(诗文戏剧)的关系, 当然不是“雅”所能包括的。
.
3
❖ 这三个标准就是:第一,译者对于原文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译
者对原著者的责任。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译
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与艺术的问题,也就是译者
.
7
❖ Chuangtse, Mystic and Humorist: Lin Yutang's Introduction
❖ Jesus was followed by St. Paul, Socrates by Plato, Confucius by
Mencius, and Laotse by Chuangtse. In all four cases, the first
之一种(translation as a fine art),
.
5
❖ 且所译原文,每每属于西洋艺术作品,如诗文小说之 类,译者不译此等书则已,若译此等书则于达用之外, 不可不注意于文字之美的问题。
❖ 译艺术文最重要的,就是应以原文之风格与其内容并 重。不但须注意其说的什么,并且须注意怎么说法。 凡译艺术文的人,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 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 务……我们可以说翻译艺术文的人,须把翻译自身事 业也当做一种艺术。这就是Groce所谓翻译即创作, not reproduction, but production之义。
Appreciation of Translation From E to C
林语堂论翻译(1933)
.
1
.
2
❖林语堂论翻译:忠顺美
❖ 翻译是一种艺术。凡艺术的成功,必赖个人相当之 艺才,及其对于该艺术有相当之训练。 翻译的艺术所依赖的是: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 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 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 于翻译标准及技术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