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测设基础工程测量

合集下载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工程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工程测量)
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 2.主轴线的测设 3.方格网点的测设
7.2 建设工程控制网布设
7.32.4 施工控制点坐标转换
将P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测图坐 标,其公式为
7.2 建设工程控制网布设
7.32.4 施工控制点坐标转换
若将P点的测图坐标换成施工 坐标,其公式为
7.2 建设工程控制网布设
7.32.5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掌握已知水平角度、已知水平距离、已知高程、已知点位 的测设方法。
掌握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点坐标转换。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31.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一般放样法 1)钢尺放样距离 2)电磁波测距仪测设距离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31.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7.31.4 测设已知点位
1.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在控制
点上测设一个角度和一 段距离来确定点的平面 位置。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31.4 测设已知点位
2.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
直角坐标原理进行点位 的测设。
7.1 测设的基本工作
7. 方向线交会法是根据两条互
思考练习
计算分析题
1.设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其坐标分别为A(156.356, 576.482)、B(208.056,485.432),欲根据A、B两点测设P点的 位置,P点设计坐标为P(185.021,500.150),试说明其测设方 法。
计算分析题
思考练习
2.某建筑场地上有一水准点A,其高程为HA=140.000 m, 欲测设高程为139.450 m的室内±0.000 m标高,设水准仪在 水准点A所立水准尺的读数为1.034 m,试说明其测设方法。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基础施工测量(工程测量)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基础施工测量(工程测量)
垫层面标高的测设是以槽壁 水平桩为依据在槽壁弹线,或在 槽底打入小木桩进行控制。
3.基础墙的施工
基础墙标高的控制
基础墙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 来控制的。
基础皮数杆的层数从±0.00m 向下注记,并标±0.00m和防潮层 等的标高位置。
槽底设计标高为-2.10m,欲测设比槽底设计标高高 0.500m的水平桩。
a
b=a+1.60
-1.60 0.500m
a 1.286m
计算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
0 1.286 (1.6) 2.886m
-2.10
2.板上的轴线钉或轴线控制桩, 把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 (2)垫层面标高的测设
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
1.基槽开挖边线放线与基坑抄平
(1)基槽开挖边线放线
在基础开挖前,按照基础详图上的基 槽宽度和上口放坡的尺寸,由中心桩向 两边各量出开挖边线尺寸,并作好标。
基坑高程测设
(2)控制基槽开挖深度
当基槽开挖接近槽底时,在基槽壁上每隔3-5m测设一根比槽 底设计高程提高0.3-0.5m的水平桩,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 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民用建筑测量基础知识

民用建筑测量基础知识

民⽤建筑测量基础知识第⼗章民⽤建筑施⼯测量民⽤建筑施⼯测量主要包括放样、基础施⼯测量、墙体⼯程施⼯测量以及使⽤基础⽪数杆和墙体轴线测设等。

第⼀节概述民⽤建筑是指供⼈们居住、⽣活和进⾏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如住宅、医院、办公楼和学校等,民⽤建筑分为单层、低层(2~3层)、多层(4~8层)和⾼层(9层以上)。

因民⽤建筑的类型、结构和层数各不相同,因⽽施⼯测量的⽅法和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民⽤建筑施⼯测量就是按照设计的要求将民⽤建筑的平⾯位置和⾼程测设出来。

施⼯测量的过程主要包括建筑物定位、细部轴线放样、基础施⼯测量和墙体⼯程施⼯测量等。

在进⾏施⼯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作。

⼀、熟悉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施⼯测量的主要依据,测设前应充分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本⾝的内部尺⼨关系,准确⽆误地获取测设⼯作中所需要的各种定位数据。

与测设⼯作有关的设计图纸主要如下。

1.建筑总平⾯图如图10-1所⽰,建筑总平⾯图给出了建筑场地上所有建筑物和道路的平⾯位置及其主要点的坐标,标出了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尺⼨关系,注明了各栋建筑物室内地坪⾼程,是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和⾼程的重要依据。

图10-1 建筑总平⾯图2.建筑平⾯图建筑平⾯图标明了建筑物⾸层、标准层等各楼层的总尺⼨,以及楼层内部各轴线之间的尺⼨关系,如图10-2所⽰,它是测设建筑物细部轴线的依据。

3.基础平⾯图及基础详图如图l0-3所⽰,基础平⾯图及基础详图标明了基础形式、基础平⾯布置、基础中⼼或中线的位置、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之间的尺⼨关系、基础横断⾯的形状和⼤⼩以及基础不同部位的设计标⾼等,它是测设基槽(坑)开挖边线和开挖深度的依据,也是基础定位及细部放样的依据。

图10-2 建筑平⾯图图10-3 基础平⾯图及基础详图4.⽴⾯图和剖⾯图如图l0-4所⽰,⽴⾯图和剖⾯图标明了室内地坪、门窗、楼梯平台、楼板、屋⾯及屋架等的设计⾼程,这些⾼程通常是以±0.000标⾼为起算点的相对⾼程,它是测设建筑物各部位⾼程的依据。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6.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7.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8.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

二、选择题2. A3. D4. A5. D 6 .D三、简答题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 (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定与测设相比,两者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相同,过程相反。

3. 建筑工程测量是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4.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 测量工作需要在统一的基准下才能进行,大地水准面与铅垂线具有唯一性又不失一般性,实践证明它能够提供测量活动稳定的统一基准。

桥梁工程测量

桥梁工程测量

1、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放样检测
桥梁的高程施工放样检测由水准点上用水准仪直接检测就可。
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放样由桩基础、承台、立柱、墩帽等的放样组成,按
照规范要求或图纸要求检查,简述如下:
♫、桩基础:单排桩要求轴线偏位±5cm,群桩要求轴线偏位±10cm。检查
用全站仪放样桩中心的点,再用小钢尺量取偏位差值。
坐标法和交会法。
1、极坐标法
此法测距方便、迅速,在一个测站上可以测设所有与之通视的点,且距 离的长短对工作量和工作方法没有改变,测设精度高,是种较好的方法。
测设时,可选择任意一个控制点(最好是桥轴线上的),在计算相应的
放样数据。为防止错误,可同时用两台全站仪放样,误差不大于2cm时取中点
为墩台中心。同法测设其他墩台中心。
开挖和丈量。
精选ppt
5
第三节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一、概述 桥梁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控制网主要控制桥的轴线;在首级网
下加设插点或插网,构成第二级控制,用于放样,第二级控制网的精度应不 低于首级网。 二、桥轴线长度精度和桥梁墩台定位精度的确定
1、根据桥梁跨越结构的架设误差确定桥轴线长度的精度: 桥梁跨越结构的形式一般分为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梁在一端桥墩上设固 定支座, 在另一端桥墩上设活动支座;连续梁只在一个桥墩上设活动支座。 《铁路钢桥制造规定》规定:钢衍梁节间长度制造容许误差为±2mm,两节 间拼装孔距误差为±0.5mm,则每一节的拼装和制造误差为: Δl=22+0.52=±2.12mm。长度误差包括拼装误差ΔL和支座安装容许误差δ。 δ一般取δ=±7mm,按规范,ΔL=±(nΔl2)1/2
桥轴线方向,坐标原点选在工地以外的西南角上。
对于曲线桥梁,坐标轴可选为平行或垂直于一岸轴线点(控

工程测量学 复习资料(完整版)

工程测量学  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1、测量学包括那些学科?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普通测量学。

2、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a、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b、施工测量c、建筑物的变形观测、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一般应用于测区的范围较大,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平面投影。

4、绝对高程:地面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5、相对高程:由任意水准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即地面点至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也叫假定高程.6、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的测定、高程的测定。

7、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

第二章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直接测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前视点、后视点:设水准测量方向是从E点往F点进行,规定称 E点为后视点,其尺上读数为后视读数,称F点为前视点,其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

3、水准仪的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

4、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6、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一般是从已知水准点开始,测至待测点,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a、当两点间相距不远,高差不大,且无视线遮挡时,只需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b、当两点间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或有障碍物遮挡时,不可能仅安置一次仪器就测得两点间的高差,此时,可在水准路线中加设若干个临时过渡立尺点,称为转点,把原水准路线分为若干段,一次连续安装水准仪测定各段高差,最后取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即可得到起终点上的高差。

7、水准测量的容许闭合差:三等:f容=±12f容=±4四等:f容=±20f容=±6等外:f容=±40f容=±12其中L表示水准路线单程千米数,n为单程测站数。

8、三四等水准仪的区别:仪器区别,往返区别,离地面高度区别,高差闭合差公式区别. 第三章1、水平角:指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

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

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

3)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成的图形。 4)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⑶.控制测量分类 1)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2)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3)按方法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GPS卫星定位测量 4)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
⒈高程点放样的方法
在已知水准点(BM)和待放样高程点P中间位置附近架 仪,后视BM点,读后视读数a ,得视线高Hi=HBM+a,上、 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b=Hi-HP,并沿尺底画线, 得P点。
完整编辑ppt
6
⑵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1)直角坐标法 ⒈适用: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 ⒉方法: O点架仪,瞄准A,量取y,定出过渡点C;C点架仪,瞄准A,反拨90°,
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 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⒉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称为测设工作三要 素)。
2)水平距离的测设 ⒈直接法——从起点A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样
的水平距离,得B点。
⒉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B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
完整编辑ppt
33
五、道路中线测量
完整编辑ppt
34
完整编辑ppt
35
例:某圆曲线半径R为1500m,转向角α为20°30′40″,JD的里程为DK15+108.086,计算圆曲线各主点的里 程。
根据公式计算而得:T=271.394;L=536.980;E=24.354;q=5.809。

测量第10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

测量第10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单选题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B.先控制后部C.从基线到方格网D.从高程到平面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D.以上说法都不对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B.施工点位的精度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D.观测者的技术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B.控制点的精度C.地形D.环境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B.测设C.用图D.识图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B.放样C.测图D.竣工测量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B.相同C.相对要低D.相对要高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B.放线过程C.测图的逆过程D.测角与丈量过程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B.细部点C.控制点D.高程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差的(C)。

A.1/2B.1/4C.1/6D.1/8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空间距离B.水平距离C.空间坐标D.平面坐标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改正值δ:
' D
式中:ρ=180°/π=206265″; 使用小三角板,从B′点沿垂直于O B′方向量取δ4就
可将B′点修正至精确位置B。点位改正时须注意改正的方 向。
二、已知水平距离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测设是从一个已知点开始,沿已知的方 向,按设计的直线长度确定另一端点的位置。
1、一般方法 从已知起点A开始,沿给定的方向按已知长度D,用钢 尺直接丈量定出另一端点B。为了检核,应往返丈量,取 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试计算在测站A,用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数据β与D。
ABtg1X YB B Y X AA43412
AP t
g 1 YPYA 75254 XPXA
A P A B 7 1 1 8 4 2
15
D A P(X P X A )2 (Y P Y A )2 2 5 3 .7 6 5 m
二、直角坐标法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场地的施工控制网,多布设成建
固地安置于C′点,并用木桩标定。
精测距离得D′
,然后在C′点用
小钢尺或三角板改
正距离ΔD=D-
D′得C点,用木桩
标定C点。为了检
8
核可进行复测。
三、已知高程测设
已知高程测设是根据已知水准点高程和待定点设计高 程,利用水准测量或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将设计高 程在实地标定出来。
BMA为一已知水准点,其高程为HA。B点为拟测设的
高程点,其设计高程为HB。
9
操作过程:
在AB之间适当的位置安置水准仪,测得A点后视读数a ,则前视读数应为b=HBMA+a-HB。
观测者指挥前尺司尺员上下移动水准尺,当前尺读数为 b时,水准尺紧贴B点桩,以尺底为准在桩上划一横线,此 线即为B点的设计标高线。
为了使用方便,一般沿标高线向 下用红油漆绘一三角形(▼),如
ΔL=L′-L;最后按照ΔL的符号,沿AB′的方向用三角 板量出ΔL,并标定之,得B点。
L ′
7

ΔL
4.全站仪测设水平距离
欲从A点沿给定的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 将全站仪安 置于A点,输入棱镜常数、气象参数等,并设置水平距离 显示模式。
持镜人手持棱镜对中杆沿给定方向前进,当显示距离
接近欲测设距离时(相差最好不超过10cm),则将棱镜稳
12
一、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点位放样是角度放样与距离放样的结合,通
常由经纬仪配合钢尺或经纬仪配合测距仪来实施放样。
如图所示,设A、B为已知控制点,P为待放样点,其
设计坐标为已知。 放样过程如下:
1、计算放样数据
水平角 和水平距离DAP是极坐标
法放样的两个放样元素,可以由A
、B、P三点的坐标反算求得:
=AP-AB=tg1(yxP P xyA A)tg1(yxB B xyA A)
满足精度要求。
14
【例】
根据已知导线点A、B,在地面放样设计点P的平面位置 (如图所示)。已知点A、B和设计点P的坐标如下:
A : X Y A A 2 2.0 .0 3 6m m 8 4 0 0B 6 8 0 0 : X Y B B 2 2.1 .2 0 0m m 0 2 0 0P 0 0 0 0 : X Y P P 2 2.3 .1 4 5m m 3 1 0 02 0 0 0
10
图。
方法二 可以先根据水准测量方法测出B点的
地面高程HB′,进而计算B点的高程改正
值:δh=HB-HB′,根据高程改正值δh
,利用小钢尺在B点标定出设计高程位 置。
11
§10-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 设计图纸所表示的建筑物轮廓或特征点往往是以角点 坐标的形式表达的,点位放样就是要在待建的场地上确定 设计坐标相对应的位置,并用标桩表示出来。 ➢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是根据现场的控制点和待定点之间 的几何关系,利用测量仪器将该点测设于实地。 ➢ 根据控制网和现场情况不同,可采用极坐标法、全站 仪坐标法、交会法时,可采用精确法。首先按一般
方法放样;然后对所放样的距离进行三项改正(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倾斜改正);进而可计算实际放样长度:
D 放 D D l D t D h
B
A
h AB
D
6
3.归化法
该法属精确法的一种,如图所示,欲测设长度L,先
从起点A开始沿给定的方向丈量稍大于已知距离的长度, 得到B′点,临时固定之;然后沿AB′往返丈量多次,并 进行三项改正,取其中数作为AB′的实测值L′;将实测 值L′与设计长度L比较,即可求得距离改正数(归化值)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本章内容 §10-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设计高程的测设 §10-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1
§10-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设计高程的测设
施工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建设进 入施工阶段时,首先需要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各种建筑物、 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 据,这一测量工作称为测设(放样)。
1、平面位置的测设 (1)极坐标法 水平角测设+水平距离测设 (2)坐标法 全站仪测设;卫星导航定位技术(GPS)测设。 2
2、高程测设 (1)水准测量法;(2)全站仪无仪器高法。
一、 测设已知水平角 已知水平角测设是根据一个方向和已知水平角数据,
将该角的另一方向测设于实地。 1、一般方法 ——又称盘左盘右分中法。
13
DAP (xPxA)2(yPyA)2
2、角度和距离放样:在A点安置经纬仪,后视B点,
放样水平角,在放样出的方向上标定一临时点P;然后 自A出发沿AP 方向放样距离DAP,即得待定点P的位置;
3、点位标定:将P点标定在实地。
4、检核:重新测定
∠BAP和AP间的水平距离,并 与 和DAP比较,确保其差值
(1)盘左测设水平角(B′); (2)盘右测设水平角(B″); (3)盘左、盘右取平均值(B); (4)检核∠AOB=β ;
3
2.多测回修正法
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多测回修正法(又称归化法)
测设。如图,在O点安置经纬仪,首先用一个盘位测设β
角,得B′点。然后用测回法观测∠AOB′多个测回得β′
,再测量OB′距离为D,便可计算O B′方向上B′点的垂
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这种控制网的特点是坐标轴平行于 建筑物的主轴线,此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样点位,简洁方 便。
16
直角坐标法放样过程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