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背诵方法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背诵方法总结
背诵古诗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初中语文古诗文学习背诵的
方法总结:
1. 阅读理解:在开始背诵之前,先通读全文,理解诗文的意思和内涵。
可以辅助阅读
一些课外资料,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2. 分段背诵:将整篇古诗文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背诵。
可以从容易的段落开始,
逐渐增加难度。
每段背诵完成后,可以进行默写或朗读,加深记忆。
3. 注意把握诗歌节奏:古诗文往往有韵律和节奏感,背诵的时候要注意句子的起伏和
抑扬顿挫。
可以通过朗读和模仿作者的语调来记忆。
4. 运用联想和图像:将诗句和篇章中的关键词或形象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形成图像
记忆。
可以用画画、做手势等方式加深记忆。
5. 反复复习:背诵不是一次性的事情,需要反复复习才能巩固记忆。
可以制定合理的
复习计划,每天花一定时间背诵和复习。
6. 讲解和讨论: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讲解和讨论古诗文的背景、意义、表达方式等。
在交流中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7. 创新记忆方式:可以将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子或段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记录
和记忆,例如做卡片、编歌曲等,使记忆更加生动和有趣。
8. 多方位理解:除了背诵,还可以通过赏析、默读、写作等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古诗文。
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古诗文的内涵。
总之,背诵古诗文需要有耐心和坚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加上合理的复习和理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08 古诗文默写(复习指导)【部编版七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一等奖创新教案

08 古诗文默写(复习指导)【部编版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8 古诗文默写一、古诗文默写题的题型古诗文默写题是语文考试的传统题型、必考内容。
它一直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考试试卷中,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纵观全国各地的各种语文试题,其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直接型默写题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也是难度最小的默写题。
它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指写的文句(多为名篇佳句)。
其形式为出上句写下句,或出下句写上句,或出两头写中间句。
例如:(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这类题出上句,要求写下句,或者出下句写上句,出两头写中间句,难度较小,只要求会背会写即能作答,属记诵考查的最低层次。
答题时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
多数地方的七年级的诗词默写主要就是这种题型。
(二)理解型默写题这类题型都给出要求,根据“要求”作答。
考生不仅要熟悉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诗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
例如:(3)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要有所作为,就应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丝毫不为暂时不如意的境遇而不平,拥有毅力和恒心,努力,奋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望岳》中选句填空)此类题在近年中考试卷中比较多见,是对平时阅读能力的巧妙检测,因为它摒弃了“死记硬背”。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背古诗的方法

背古诗的方法
首先,要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古诗大多是在特定的历史背
景下创作的,其中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时代的反映。
因此,
在背诵古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了解古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境,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的内容。
其次,要注重抓住古诗的核心内容。
有些古诗虽然篇幅不长,
但是意境深远,含义丰富。
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理清
古诗的主题和核心内容,然后再逐步理解和记忆诗句,这样可以更
好地把握古诗的整体意境。
另外,可以利用联想和联想来记忆古诗。
有些古诗的语言比较
晦涩,很难直接理解和记忆。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联想,把
古诗的内容和我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记忆古诗的内容。
此外,可以利用朗读和背诵的方式来记忆古诗。
通过反复朗读
和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古诗的内容和语言,同时也可以
提高我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最后,要坚持不懈,多多练习。
记忆古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多多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记忆古诗,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情感。
总之,背古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背诵古诗,我们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修养,还可以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更好地背诵古诗,感受古诗之美,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情感。
背古诗词最快的方法和技巧

背古诗词最快的方法和技巧
背诵古诗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更快地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1. 理解诗意:在背诵古诗词之前,先理解诗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
尝试研究诗词的背景、主题和情感,这将有助于你将诗词与个人经历或情感联系起来,从而加深记忆。
2. 分段背诵:将整首古诗词分成几个段落,逐段进行背诵。
这样可以使任务看起来更可行,并且有助于逐步建立记忆。
3. 朗读和默念:通过朗读古诗词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同时也有助于加深记忆。
你还可以在默念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朗诵诗词,这将帮助你更加集中精力。
4. 制作记忆工具:你可以制作记忆卡片,将古诗词的关键词、句子或段落写在卡片上,并在需要时进行复习。
另外,使用诗词的录音或视频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
5. 与他人合作:找一个学习伙伴或参加诗词朗诵小组,与他人一起背诵古诗词。
通过互相提问、讨论和分享,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6. 经常复习:定期复习已经背诵的古诗词,以巩固记忆。
可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将复习时间间隔开,这样可以帮助你长期保留记忆。
7. 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古诗词与自己熟悉的场景、故事或图像联系起来,可以帮助你更加生动地记忆诗词的内容。
古诗文默写的方法技巧

古诗文默写的方法技巧古诗文默写不仅是学习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然而,很多人在默写古诗文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字词理解不清、易混淆或难以记忆等。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默写古诗文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理解古诗文的含义默写古诗文不仅是对诗文本身的记忆,更是对其中涵义的理解和领会。
因此,在默写之前,一定要先通读古诗文的原文,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感情,并能将其简述清楚。
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要理解是音乐和酒所代表的文化和情感。
二、熟记古诗文的文法和用词默写古诗文需要特别注意句子的文法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多读、多背、多写,培养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感觉。
从句式上来说,有些古诗文是顺口溜式的,记忆起来较为容易,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而有些古诗文则比较长,需要通过分段记录、归纳等方法进行记忆。
在运用词汇和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类比、联想、比喻等手段,找到与其相近的词、词组和表达方式,以增加记忆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注释或翻译来理解词义,找到它们的联系和对应关系。
三、模仿原文默写古诗文模仿默写是一种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通过模仿句式结构来提高默写的准确性和速度。
即将原文中的文法结构和单词顺序保留下来,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思进行创意性修改,重新组合排列,默写出一个全新的句子。
例如,“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模仿可以是“桌上白纸旁,静待字句香”。
四、听、看、写相结合最终,默写古诗文还是要通过听、看、写来得到练习和提高。
我们可以通过听录音或老师朗读古诗文来熟悉其发音、语调和重音;通过看图片或电影、电视剧来了解诗文的背景、场景和人物形象;而通过写作、讲解等方式可以将我们的默写成果整理输出,发现不足和进步。
总之,默写古诗文虽然需要大量的理解和记忆,但它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形式。
古诗文默写的八注意

古诗文默写的八注意1. 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
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
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中的“耽”和“死”。
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致”和“弛”。
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人背诵,而且还要抽人板演或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
2. 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
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
这就要引导学生克服懒惰思想,勤于动笔,重点突破,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书写出生僻难写字。
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膝王阁序》)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以上三句中,“羁”“鹜”“壑”就极易误写,必须在复习中反复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
3. 要注重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
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司马迁《史记》)以上三句中,“幽”的意思是“隐蔽的、隐藏的”,易误写作“忧”;“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写作“岸”;“销”的意思是“熔化”,易误写作“消”。
4. 要关注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近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高中语文中古诗文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背诵和默写来积累古诗文,成了摆在我们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文言文是良金美玉,是现代汉语的根,其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尽管古诗文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背诵难度很大。
但事实上还是有章可循,关键在于方法的掌握。
我总结出几个行之有效的背诵文言文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共享。
一通过诵读,形成语感,加强背诵。
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
”可见,在诵读教学中,除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做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
诵读的形式: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大多数学生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后,还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凭靠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达到口熟的目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背诵课文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其特点是单音词多,用现代汉语翻译则和我们更加贴近,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课文并寻找难词难句,通过自己的理解翻译,加深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
而大部分同学背诵时常常背到一个地方又会突然卡住,下句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如果有人提醒下一句的第一个字,就又能接着背下去。
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即把每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
如同学们普遍认为比较难背的《归去来兮辞》的第二段,在背诵时把“舟、风、问、恨、乃……”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卡壳”时提醒自己。
指导背诵古诗文方法集萃

指导背诵古诗文方法集萃(一)高中语文教材重视经典古诗文的阅读,收入的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40机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语文素养,背诵是学习古诗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能够培养文言语感,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从而增强古诗文的背诗的基础是朗诵。
三味书屋的老先生让学生们摇头晃脑的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就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我们不一定非得摇头晃脑,但起码要抑扬顿挫、有感情的朗诵。
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更快的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更快的达到背诵的程度。
尤其早读时间,必须要教室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境界”。
无论声音大小,自己能听见就行。
本来只有视觉,现在又加上听觉,是一种双重加强记忆,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读出声来有助于减少分神,使背书更加专注;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我认为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要热背,不要冷背在这次“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为主题的集体备课中,陈金辉主任在多年的中高年级教学中,他认为背诵古诗,可以让学生“理解背诵法”。
让学生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是背诵古诗的好方法。
董文英老师则向我们介绍了“形象背诵法”。
她说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
因此,如果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一首诗所反映的画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记忆就会更加牢固,背诵时就会流畅自如。
何桂雄副校长他在备课时也说到他自己经常采用的“专注背诵法”。
何校长觉得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记忆的关键。
因此,他经常给学生限定时间,规定数量,利用诗中的插图,迫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把一首首古诗背诵下来。
老师们在这次的古诗背诵中发言踊跃,大家讲到了自己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
如“抓头字背诵法”,还有“接力式背诵法”。
在背诵古诗时,用接力竞赛的形式,以四人一小组同学在一起,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并不断轮换同学间的背句次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
谈谈古诗文背诵和默写的方法指导
近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高中语文中古诗文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背诵和默写来积累古诗文,成了摆在我们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文言文是良金美玉,是现代汉语的根,其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尽管古诗文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背诵难度很大。
但事实上还是有章可循,关键在于方法的掌握。
我总结出几个行之有效的背诵文言文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共享。
一通过诵读,形成语感,加强背诵。
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
”可见,在诵读教学中,除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做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
诵读的形式: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大多数学生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后,还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凭靠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达到口熟的目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背诵课文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其特点是单音词多,用现代汉语翻译则和我们更加贴近,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课文并寻找难词难句,通过自己的理解翻译,加深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
而大部分同学背诵时常常背到一个地方又会突然卡住,下句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如果有人提醒下一句的第一个字,就又能接着背下去。
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即把每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
如同学们普遍认为比较难背的《归去来兮辞》的第二段,在背诵时把“舟、风、问、恨、乃……”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卡壳”时提醒自己。
如此往复,就记住了这张图谱,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三通过再造想象背诵法
古诗文中有许多意境深远,辞藻优美的诗词曲辞,我们可以用再造想象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在背诵时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把诗句“翻译”成”图像”,再储存到大脑里,然后闭着眼睛回忆,把这些“图像”再转化为诗句,边想象,边背诵使自己如临其境,既背得快,又记得牢。
如《归去来兮辞》第二段的第一句:“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借助具体的形象,遥遥的舟儿,飘飘的风儿,匆匆的行人,熹微的晨光,抒发了轻松的又渴望抵家的心情。
这时原景和情水乳交融,具有优美的意境。
在指导学生背诵这句时,可引导学生把它想象成一幅动态的优美的画:摇荡着船儿载我轻快地前行,飘动着的风儿吹牵着我的衣襟,匆匆的行人被我问起前行的路,微微发亮的晨光缘何依然如旧!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学生便进入了诗画的境界,与作者轻松渴望归家的情怀共鸣。
这样在想象中背诵,既有效地提高了背诵效果,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如《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四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加强背诵。
这种方法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最好是按照文中的标点符号来确定背诵的内容。
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然后再把前面的内容连起来背诵,以此类推,一篇长文章就很容易背会。
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学生就会有“成就感”,这比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的多。
当然,最后一定要把
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五、观察句式,利用整齐相似的句式,加强背诵
文言文中有不少整齐的句子,它们结构相同或相近,用词大同小异(比如对偶句、排比句等),这些句子给人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一气贯通的感觉,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在语音、节奏上的优势,专门来记忆它们,记忆的效果要比和其他的内容混在一起好得多。
如《阿房宫赋》第三段中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几句同为“……,多于……”,句式,明确特点,就很容易背诵。
对某些具有'重章叠唱'特点的课文,我们在背诵时可以求同存异,即在背诵第一节后,找出其余各节与第一节不同的字句并记熟它们就可以了。
例如《采薇》前三节,第二三节只有一少部分文字与第一节不同,因此,背熟第一节后,第二三节只要记住不同的文字就可以了。
指导学生背诵要讲究方法,学生的默写也要抓住细节,很多学生认为背得出就能写的对,事实并不是这样。
学生在考试中常因为书写错误而丢分。
因此教师还要在默写的细节上多指导,在引导学生识错----改错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据意辨析同音异义词
古诗文中有许多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需要学生在背诵和默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这样书写就不会有错误。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这里“幽”的意思是“隐蔽的、隐藏的”,易误写作“忧”。
(二)要辨形关注同音异形词
意思相同字形不同的词在古诗文中数见不鲜,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对学生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很大,教学时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让学生注意句中词的写法。
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材”易误写作“才”
(三) 要留心语句顺序
古诗文受韵律的限制,跟现代汉语的习惯有所不同,学生受现代汉语的影响,加之学习时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了,出现错误,为此要提醒学生多留心。
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把“淡妆浓抹”错写为“浓妆淡抹”。
(四) 要强化记忆生僻字
文言文语言优美,学生熟读成诵,但文中的生僻字难写,也是造成写错的一个原因。
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根据字的结构意义上作指导,让学生多写几遍,加强记忆。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鹜”就极易被写错。
总之,背诵和默写是积累文言文的有效途径,但是,背诵和默写的方法不限于上面所说的几种。
古文是千姿百态,文无定法。
因此,当我们要背诵某一篇古文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分析,灵活选用最好的一种方法,或选用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只有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背诵效果。
默写时,要多留心,要多辨析,书写就会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