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为什么要做胰岛功能检测

为什么要做胰岛功能检测

为什么要做胰岛功能检测?
胰岛功能检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胰岛功能检测,做胰岛功能的检测可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通过测定病人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胰岛素以及C肽的分泌水平及曲线特点,了解病人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协助判断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为三种类型:
1、胰岛素释放障碍型: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可高可低,但刺激后曲线上升延缓,且峰值低于正常人,此型应用磺脲类yao 物治疗有效。

2、胰岛素分泌减少型: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口服100g馒头后,仍然很低,无高峰出现,说明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B细胞的功能衰竭,见于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晚期,提示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
3、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出现,其峰值高于正常(但仍低于无糖尿病而体重相似的单纯肥胖者),提示患者胰岛素相对不足,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积极减轻体重;
其次,C肽是胰岛B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而且C-肽不被肝脏破坏,所以C-肽水平更能反映胰岛B 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进而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鉴别低血糖的原因,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胰岛素瘤的手术效果也极其有意义。

综上所述,测定胰岛功能是糖尿病病人确诊后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的依据,从而制定更精细的治疗方案。

胰岛素检测报告

胰岛素检测报告

胰岛素检测报告胰岛素介绍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由胰岛细胞分泌,在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能量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不仅影响葡萄糖的利用和存储,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因此,胰岛素水平的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胰岛素检测方法胰岛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血液检测和尿液检测。

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胰岛素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液样本,利用生化分析仪器测定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对于评估胰岛素的水平和功能状态非常有帮助。

血液检测可以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如空腹、餐后等,以了解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和调节功能。

尿液检测尿液检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胰岛素检测方法。

尿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可以反映胰岛素的代谢状况。

尿液检测可以通过尿液试纸或专用的胰岛素检测试纸进行。

尿液检测的优点是非侵入性,适用于长期监测。

胰岛素检测结果分析胰岛素的正常水平因人而异,但一般在血液中的正常范围是5-20 mU/L。

当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可能表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

以下是胰岛素检测结果的常见分析:1. 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异常升高。

可能的原因有胰岛素瘤、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过多等。

高胰岛素血症常见于肥胖症、糖尿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2. 低胰岛素血症低胰岛素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异常降低。

可能的原因有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素灶病等。

低胰岛素血症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饥饿、头晕、出汗等症状。

3.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降低。

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水平异常。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胰岛素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诊断糖尿病:胰岛素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结合其他指标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可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和程度。

2.评估胰岛素功能:胰岛素检测可以评估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功能,有助于了解胰岛素对血糖的调控能力。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1、胰岛素(insulin,INS)是胰岛β细胞所产生的多肽激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

2、胰岛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肝、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促进葡萄糖转换成糖原或脂肪储存,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刺激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其分解,总效应是降低血糖。

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4、胰岛素的检测常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

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腺垂体功能低下或饥饿时,血清胰岛素水平低。

6、进食和空腹时间过长都会影响血清胰岛素的水平,因此采血时间应标准化,检测前12~14小时开始禁食,停用胰岛素和降血糖药,避免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

7、检测时避免使用溶血样本,因为溶血会导致胰岛素降解酶从红细胞内释放,干扰检测。

8、进行胰岛素治疗后患者有可能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与检测试剂中的抗体竞争性结合胰岛素,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9、糖皮质激素、左旋多巴、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升高胰岛素水平。

10、在进行OGTT的同时,分别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状态和储备功能状态,间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11、胰岛素对空腹低血糖患者进行评估:主要用来确定葡萄糖/胰岛素的比值以说明关于胰岛素分泌的问题如甲苯磺丁脉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或评价口服糖耐量试验和饥饿激发试验。

12、糖尿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糖尿病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胰岛素对服用葡萄糖的反应较迟钝。

基础条件下或葡萄糖处理后的胰岛素水平可评估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口服葡萄糖后释放曲线低平,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水平是正常或升高的。

13、确认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他们与靠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区分开来。

并评估各种胰岛素制剂在此类患者中的作用持续时间。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2 】
一.血胰岛素检讨
血胰岛素检讨,可以剖断糖尿病患者是1型患者照样2型患者.重要合适于没有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在空肚及餐后2小时抽血进行测定,正常情形下空肚胰岛素程度应当为5~30μu/ml,而餐后程度应比空肚凌驾4~5倍.假如病友的胰岛素程度显著下降,就称之为绝对缺少,可见于1型糖尿病;假如并没有显著削减,而表现为血糖升高,就称为相对缺少,是因为胰岛素施展感化的环节消失故障,常见于消失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友.
二.糖尿病是因为人体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少引起的.也许糖尿病病友们很想知道本身到底能临盆若干胰岛素,是绝对缺少胰岛素照样相对缺少胰岛素,很想知道本身患的是1型糖尿病照样2型糖尿病?如何才能知道?就异常有必要接收血胰岛素检讨或C肽检讨.
一般说来,血胰岛素检测,重要合适于没有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在空肚及餐后2小时抽血进行测定,正常情形下空肚胰岛素程度应当为10-25mU/dL,而餐后程度应比空肚凌驾4-5倍.假如病友的胰岛素程度显著下降,就称之为绝对缺少,可见于1型糖尿病;假如并没有
显著削减,而表现为血糖升高,就称为相对缺少,是因为胰岛素施展感化的环节消失故障,常见于消失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友.
C肽检测:即使在糖尿病病友接收外来胰岛素治疗的情形下,也不影响C肽检测成果.此时假如经由过程检讨血中的胰岛素程度来评价机体产生胰岛素的才能,显然就要受到打针胰岛素的影响,成果确定不精确.而经由过程C肽检讨则仍能精确的反应机体本身产生胰岛素的量,不会受外来胰岛素的影响.C肽检测测定办法与胰岛素检测雷同,也是在空肚及餐后某时刻抽血.正常情形下,餐后C肽比空肚C肽程度要高4-5倍.
总的说,胰岛素测定,可评定尚未用胰岛素治疗病友的胰岛功效; 而C 肽测定,可评定已用胰岛素治疗病友的胰岛功效.。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C肽释放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C肽释放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C肽释放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摘要】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清胰岛素c肽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B细胞的功能。

结果显示,2型糖尿患者空腹胰岛素和C肽高于正常人,餐后1h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2h糖尿病组达到高峰,餐后3h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胰岛素及C肽可用于临床,帮助糖尿病分型,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 C肽化学发光测定原发性糖尿病可分为两型:1型即胰岛素依赖型(<5%),相对少见,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80%),与1型不同之处是“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或缺如。

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能够主动或及时就医,直到出现某种并发症才能发现是糖尿病所致,因此很容易延误治疗而影响预后,故对疑诊病人的早期诊断及确定糖尿病类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2型糖尿病组48例,均为我院糖尿病专科确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空腹血糖在8.8-14mmoL/L之间,男28例女20例,年龄35-85岁,对照组:20名为无糖尿史和肝肾疾病史的健康体检者,男10名女10名,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岁左右。

测定方法:受检均未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检验前1d晚餐后禁食,检验日上午停用一切药物,清晨空腹取静脉血。

口服2两馒头,餐后0.5h,1h,2h各抽一次,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和c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由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用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

为与放射免疫分析法比较,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对照组的c肽及胰岛素,所有操作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表1 两组受检人员C肽释放情况(单位 ug/L)0h 0.5h 1h 2h糖尿病组 6.06±6.33 8.15±7.37 9.79±7.56 10.75±7.41对照组 5.84±5.02 8.06±7.12 11.56±6.88 8.43±4.65表2 两组受检人员胰岛素释放情况(单位 mIU/L)0h 0.5h 1h 2h糖尿病组 5.2±3.32 10.94±6.34 17.83±12.81 19.87±13.45对照组 3.66-1.88 22.56±10.25 74.23±33.86 15.52±26.36表3两种方法测定C肽及胰岛素结果比较灵敏度批内变异系数(%) 批间变异系数(%) 检测时间hC肽胰岛素 C肽胰岛素 C肽胰岛素 C肽胰岛放射免疫分析 0.07 12.0 9.7 9.6 11.8 12.7 26 4化学发光分析 0.02 0.5 4.23 5.73 6.35 5.25 1.5 1.02 统计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数±S表示。

糖尿病前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前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前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检测的临床意义张艳超(开封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开封475099)DOI:10.11748/bjmy.issn.1006-1703.2019.03.037收稿日期:2018 07 23;修回日期:2018 08 17作者简介:张艳超(1967—),女,大学本科,副主任技师。

研究方向:生化免疫学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在空腹及标准馒头餐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疗参考。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4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别进行血糖、C 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空腹和标准馒头餐后1、2h和3h血清或血浆浓度水平检测;并根据空腹血糖和1h血糖检测结果将糖尿病前期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solated impairedfastingglucose,I IFG)、单纯糖耐量减低(isolated 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 IGT)和IFG合并IGT3种形式。

并对3种形式糖尿病前期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与同期收集的36例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作比较。

结果 3种形式下的糖损伤都存在着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情况,且3种不同形式的糖损伤患者在各组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情况均显著高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情况(P<0.01)。

结论对糖尿病早期患者进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诊疗依据。

关键词: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糖尿病前期; 空腹及标准馒头餐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DetectionofInsulinandGlucagoninPrediabetesZHANGYan chao(DepartmentofInspection,KaifengTCMHospital,Kaifeng475099,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hangesofinsulinandglucagonlevelsinprediabeticpatientsafterfastingandstandardsteamedbread,sotoprovidevaluablereferencefor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MethodsTheserumorplasmaconcentrationsofbloodglucose,C peptide,Insulin,glucagoninfastingandonehours,twohoursandthreehoursafterthestandardsteamedbreadweredetectedin246prediabetes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Pre diabeteswasdividedintothreeformsas:isolated impairedfastingglucose(I IFG),isolate 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 IGT)andIFGcombinedwithIGT.Theresultsofpatientsfromthesethreeformswerecomparedwiththoseof36healthycontrolscollectedatthesametime.ResultsTherewereabnormalinsulinandglucagonsecretioninallthreeformsforsugardamage,while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abnormalpercentageofinsulinandglucagonsecretionforsugarinjury(P>0.05),andtheabnormalsituationofglucagonsecretionineach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abnormalinsulinsecretion.(P<0.01).ConclusionThedetectionofinsulinandglucagonintheearlydiabeticpatientscanprovidemoreeffectiveclinicalevidenceforthediseasediagnosisandtreatment.Keywords:Insulin; Glucagon; Prediabetic; Fastingandstandardsteamedbread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25年全球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亿人[1]。

饭后两小时胰岛素正常值范围

饭后两小时胰岛素正常值范围

饭后两小时胰岛素正常值范围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对于调节血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饭后两小时胰岛素的正常值范围,对于评估胰岛功能、诊断糖尿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正常人饭后两小时胰岛素的正常值范围在 30 130 微国际单位/毫升(μIU/mL)之间。

然而,这个范围并不是绝对的,可能会因检测方法、实验室标准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影响饭后两小时胰岛素正常值范围的因素众多。

首先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可能会逐渐减退,胰岛素的分泌量也可能会有所变化。

年轻人的胰岛功能相对较强,胰岛素分泌较为旺盛;而老年人则可能出现胰岛素分泌减少的情况。

其次,身体的体重状况也会产生影响。

肥胖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这意味着他们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因此,肥胖人群在饭后两小时的胰岛素水平可能会高于正常体重的人。

另外,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加重胰岛的负担,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

相反,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胰岛的正常功能和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不同的检测方法也会导致结果的差异。

目前常见的胰岛素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参考范围。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饭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如果在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过高,可能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水平过低,则可能意味着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足。

在诊断糖尿病时,医生通常不仅仅依靠胰岛素水平这一项指标,还会结合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监测饭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果胰岛素剂量不合适,可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或者低血糖的发生,通过检测胰岛素水平,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糖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

糖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

糖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胰岛素的分泌量或活性往往出现障碍,导致血糖的异常升高。

因此,对于糖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评估以及定期监测变得非常重要。

1. 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估方法(1)胰岛素分泌试验:胰岛素分泌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

该试验通过给予患者葡萄糖负荷,然后测量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估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2)C肽测定:C肽是由胰岛β细胞在合成胰岛素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因此通过测量C肽水平的变化可以间接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

C肽测定可以确定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评估胰岛β细胞质量和数量的变化。

(3)胰岛素抗体试验:通过检测体内抗胰岛素抗体的水平,可以评估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功能。

胰岛素抗体试验对于类型1糖尿病的诊断和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 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1)诊断与分型:通过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糖尿病的类型和分型,从而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是否衰竭,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

(2)治疗效果评估:对于已经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定期对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评估可以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并进行及时调整。

通过监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胰岛细胞对胰岛素替代治疗的响应情况,以及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合理性。

(3)预测疾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估对于预测糖尿病的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一步受损可能意味着患者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总结:糖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是指在临床上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
的检测能够区别其患病的类型。

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对其抗体的检测能够确定患者自身的并发症状。

本文通过对胰岛素及其抗体
的检测,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关键词】胰岛素抗体类型
糖尿病属于一种发病原因及机理都没有完全明确的内分泌代谢病症,在临床
中主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1型糖尿病,其是胰岛素依赖型(IDDM),另一种是
2型糖尿病,其是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

IDDM 属于自身免疫性病症,其是因
为起到免疫介导作用的胰岛β细胞受到破坏所导致的,疾病机理的主要特点为:
在胰岛的周围或者是在胰岛内出现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也就是免疫系统攻击
胰岛β细胞,并使其受到损伤,致使胰岛素合成及分泌水平下降,甚至完全失去
此功能。

目前IDDM在多数情况下认为其病症出现的基础性因素是胰岛素抵抗,
也就是说胰岛素所作用的靶细胞、器官组织无法迅速的对胰岛素引发的生物学效
应产生反应,甚至完全丧失。

1、血清胰岛值决定患者糖尿病类型
对血清胰岛素进行相应的检测,并检测空腹状态以及餐后胰岛素分泌能力。

通常需要和糖耐量试验(OGTT)一起完成检测。

对血清胰岛素的分泌水平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病后病症严重状况,而且能够帮助其进行预后判断,并根据此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检查血清胰岛素主要有以下作用。

1.1确定患者是1型或2型糖尿病
对血清胰岛素检测,能够确定糖尿病患者属于1型或为2型患者,此种方法
主要适用在没有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过的患者,在空腹状态和餐后2小时进行抽
血检测,正常空腹状态下,血清胰岛素含量水平应是5~30μu/ml,通常餐后其水
平会比空腹状态高出4~5倍。

若患者餐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没有明显升高,也就
是绝对缺乏,通常都属于1型糖尿病;若血清胰岛素并没有出现显著降低的情况,但其临床表现有血糖上升现象,可称作相对缺乏,其征象的出现通常都是由于胰
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且有效环节发生故障,此种情况通常存在于胰岛素抵
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1.2糖尿病的分型
胰岛素抵抗型(分泌增高型):此种类型的表现主要是在空腹状态下胰岛素
水平处于正常值或者是比正常值偏高,在饮食之后胰岛素峰值发生明显变化,比
正常值要高出很多。

此情况显示胰岛素具有较为正常的分泌作用或者是有偏高倾向,显示身体中存有胰岛素抵抗现象。

此种类型大多出现在比较肥胖的糖尿患者中。

其治疗方法主要调节饮食结构,加强自身的有效运动量,通常不需要使用药
物进行治疗,也可稍微使用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最大限度来降低胰岛的负荷,对血糖控制所具有的长期稳定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胰岛素释放障碍型:此种症状主要是胰岛素所表现出来的反应曲线具有缓慢
升高的形态,其高峰值有后移情况,患者大部分是消瘦型或者是超过40岁的中
年人,胰岛出现的病变征象通常都很轻微,属于β细胞功能障碍类型,此种类型
的患者在治疗中需要调节饮食结构,加强自身运动,而且在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作
为主要治疗药物的同时,要适量加入能够使胰岛分泌受到刺激效果的药物,增加
胰岛素分泌量,能够将胰岛素峰值提前,确保胰岛素释放的正常化[1]。

胰岛素分泌缺乏型:此种症状大部分出现在青少年患者中或者是2型糖尿病
患者的后期病情中,胰岛素表现出来的分泌曲线非常的低,需要应用胰岛素进行
治疗,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测定血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用以控制病
情的发展。

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此病症大多出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
后期状态下,此种患者在患病早期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但是在长期的刺激胰岛
素类药物应用治疗过程中,导致胰岛素效果逐渐衰退,最终发展为身体中严重缺
少胰岛素。

在治疗中此种类型的患者需要以胰岛素增敏剂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
剂进行治疗,用以降低胰岛负担,等到血糖得到控制后,逐渐降低刺激胰岛药物
的使用量。

2、胰岛抗体检测
2.1胰岛素抗体和糖尿病关系
患者病情是否具有稳定性主要在于患者自身所残余的胰岛素效果,胰岛抗体
能够促使血液当中存在的游离胰岛素处于较为稳定的范围中,使其不会出现过高
或是过低情况,主要具有缓冲效果。

检测患者的胰岛抗体水平对于β细胞功能几
乎全部丧失的患者来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2.2糖尿病晚期合并症
一般情况下,胰岛素抗体都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疾病提前发生,或者是加重
其病情。

已经有研究资料证明,胰岛素抗体免疫球蛋白IgG在实验所用动物的肾
小球中发生沉淀,相当于肾小球中出现结节性硬化。

通过临床研究确定,胰岛抗
体含量较高的患者,其并发的糖尿病肾病,还有增殖性视网膜疾病都会提前出现[2]。

2.3低血糖
目前认为糖尿病患者于夜间出现的自发性低血糖和胰岛素抗体具有相关性。

胰岛素抗体能够与血液当中的大部分胰岛素相结合,在夜间通常血酸度会有上升
现象,血液当中的游离胰岛素会有较为迅速的降低情况,而采取胰岛素和抗体发
生解离,从而导致低血糖综合征发生。

当使用高纯胰岛素使胰岛素抗体减少或消
失时,低血糖发作亦可减少或停止。

2.4妊娠糖尿病
在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怀孕后,其胰岛素抗体的能力会有降低的现象,这是因
为孕妇雌孕激素上升从而使抗体的生成受到抑制。

有资料显示,母体胰岛素抗体
沿着胎盘沉积到胎儿的胰腺中,致使糖尿病出现遗传。

糖尿病在妊娠者期间可以
使用纯胰岛素使胰岛素抗体下降。

2.5自发性缓解
通常1型糖尿病病人早期以胰岛素进行一段时期的治疗后,β细胞功能会出
现恢复,使病情得到缓解,这时可以少用或直接停用胰岛素,是“自发性缓解期”。

胰岛素抗体对缓解期所能够持续的时间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抗体能结合和消耗内
源性胰岛素,存在抗体患者比无抗体患者复发率要高,胰岛素抗体水平决定自发
缓解期持续时间[3]。

3、总结
在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中,检测胰岛素水平及其抗体具有较为重要的
作用,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对其多加关注。

参考文献
[1]孙亚琴.反应性低血糖-高胰岛素抗体血症临床病例报道[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6):37-38.
[2]赵进喜.血胰岛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 2008, 10:47-47.
[3]骆丰,虞玉群,陈益民.常见因素对胰岛素检测的干扰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8,32(4):501-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