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不要轻易打胰岛素
用胰岛素自杀?胰岛素的功与过

用胰岛素自杀?胰岛素的功与过胰岛素和糖尿病这两个名词就好像双生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糖尿病人都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可以说胰岛素就是糖尿病人的救命药。
但最近胰岛素的“画风”突变。
网传山东省疾控中心官员试图过量注射胰岛素自杀,济南公安部门给予否认,至今没有下文。
什么是胰岛素?对于胰岛素,糖尿病人并不陌生,它能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眼底、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堪称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武器”。
胰岛素致命的机制简单说来就是:注射大量胰岛素→严重低血糖→大脑甚至全身能量供给严重不足→昏迷甚至死亡体内胰岛素过多,血糖会迅速下降,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甚至死亡。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注射超过1毫升的胰岛素,就有可能发生休克,剂量再大时,就会因为低血糖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死亡。
并非是胰岛素有某种“毒性”,才会被用于自杀。
注射胰岛素需要注意得问题1存储对于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常温下最多保存28天。
冷冻结冰的胰岛素不能再解冻使用。
还没有用的胰岛素应放置在2~8度的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2注射部位身体的不同部位吸收胰岛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
胰岛素的使用如果是用来控制餐后血糖的,首选腹部注射胰岛素。
如果是晚上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腹血糖的,建议选择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
但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具体部位,也要具体分析。
糖尿病患者注射的部位也最好经常轮换,大概两周内不要使用同一点注射胰岛素,避免长期注射一个部位。
3进针角度胰岛素应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进入肌肉层,否侧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血糖出现较大的波动;严禁注入静脉,否则可导致危险。
为确保皮下注射,不同的患者,进针的角度有所不同:捏起皮肤,呈45度角进针:适于偏瘦者和儿童。
捏起皮肤,呈垂直进针:适于正常体重者、偏重青少年和肥胖者的大腿部位。
不捏起皮肤,呈垂直进针:适于肥胖者的腹部。
误会!糖尿病人怕上瘾拒用胰岛素

误会!糖尿病人怕上瘾拒用胰岛素*导读:厦门第174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昭穗说,在门诊病人中,有四成糖尿病患者不肯接受胰岛素治疗,就是怕上瘾。
……
王先生最近饭量比往常多了好几倍,却感觉人越来越疲劳,手脚老是发麻、发热。
原来他得糖尿病已经几年了都不知道,医生建议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他一听急了:“我不用胰岛素,这东西会成瘾的。
”
厦门第174医院肾脏、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昭穗说,在门诊病人中,有四成糖尿病患者不肯接受胰岛素治疗,就是怕上瘾。
她说,许多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很深,以至于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
其实,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合成的物质,对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即使是人工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也是目前所有的降血糖药中最安全有效的药物。
她说,正常人每天要分泌50u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根本不够用,使用胰岛素就像是帮助身体增加外援,让体内的胰岛素先休息,更容易控制血糖。
据介绍,目前,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控制糖尿病的方法。
胰岛素泵类似传呼机大小,可以随身装在裤袋里或别在皮带上,注射笔的针头直接埋在皮下脂肪内,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设定程序,通过每时每刻释放小量胰岛素并于餐前追加
释放大剂量,完全模拟生理状态下人的胰岛素分泌,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能够得到良好控制。
为何医生也怕给糖尿病人用胰岛素.docx

为何医生也怕给糖尿病人用胰岛素
调查发现,及早使用胰岛素的糖友很少,究其原因,患者对此有心理抵抗,医生也怕给患者用胰岛素。
近日来京参加亚洲胰岛素治疗高峰论坛的德国糖尿病专家AndreasLiebl教授引用一项较新研究说,有47%的专家、59%的全科医生“不到绝对必要时不会给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因为他们“比患者更担心缺乏资源(比如药费)、担心患者拒绝、患者不依从……”。
而患者的拒绝也很普遍,“27%的2型糖尿病患者拒绝”,“28.2%的患者表示即使医生开了胰岛素也不愿使用”。
患者不依从、医生不敢用,致使全球80%以上(中国是77%)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达标。
“及早使用胰岛素并非更费钱”,另一位来自荷兰的糖尿病专家罗伯特博士说,因为并发症的显著下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最终花费是减少的。
中国糖友更需要及早使用胰岛素,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认为,一方面,中国糖友的诊断明显晚于发病,一经确诊,往往血糖已经很高了;另一方面受遗传和饮食结构等影响,中国人β细胞功能普遍较差,而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使其更好地恢复。
《中推荐,在三个月内口服药物治疗不达标即可启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不能等到口服药失效后才用,而且,如果胰岛素方案比较复杂,尤其是胰岛素方案开始的制定以及对患者的讲解,建议患者找专科医生做”,杨文英说。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什么情况下打胰岛素?

什么情况下打胰岛素?
关于《什么情况下打胰岛素?》,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甘精胰岛素这三个字针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也不生疏,由于大家都了解,甘精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药品。
可是大家针对甘精胰岛素的掌握通常全是一些毛皮,只了解它的较大功效是啥。
实际上针对病人而言,用胰岛素治疗病症也是需要慎重一些的,由于甘精胰岛素不可以滥用。
那麼,什么情况打胰岛素?
一、1型糖尿病人
1型糖尿病人因为本身胰腺β体细胞作用损伤,胰岛素分泌肯定不够,一旦确诊为1型糖尿病就需要胰岛素治疗,并且需终生甘精胰岛素取代医治。
假如太疼能够无注射痛的胰岛素笔或别的机器设备,如胰岛素泵、超声雾化导入仪;或是应用别的制剂的甘精胰岛素,如口服胰岛素等。
二、围手术期
由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人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尤其是中大中型手术治疗,以便手术后有利于创口的痊愈,可分阶段的应用胰岛素治疗,那样有益于血糖值的平稳和调节。
三、分阶段医治
并并不一定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终生注射甘精胰岛素,当血糖值很高的情况下,此刻需要把它的高糖高热量毒副作用消除出来,防止对胰腺β体细胞作用造成损害,应尽早应用甘精胰岛素,高糖高热量毒副作用消除出来能更合理的维护胰腺β体细胞作用,等我们的血糖值调节合理后,再应用口服药物更换甘精胰岛素。
四、孕妇高血糖及其糖尿病合拼怀孕
由于开放二胎,如今很多家中都考虑到要二孩,但假如妈妈是糖尿病人,或是身患孕妇高血糖者就强烈推荐应用胰岛素治疗,假如不愿长期性应用甘精胰岛素,也可在生完孩子一段時间后,
依据医师的建议,应用口服药物取代甘精胰岛素。
糖尿病人用胰岛素有什么后遗症吗?.docx

糖尿病人用胰岛素有什么后遗症吗?
以前都用的降糖类的药,现在因为血糖比较高,想去医院住一段时间,医生推荐用胰岛素,但不知道胰岛素用了,是不是有依赖性,或者有什么后遗症?请专家回家一下,不要误导哦!
不会有依赖。
我再给你打个比方:人每天都需要喝水,是不是说明水有依赖性?还是说明适量的水对人体有好处?
同样的,人因为缺乏胰岛素会有糖尿病和许多并发症。
补充了适量的胰岛素,就没事了,不能说明胰岛素有依赖性。
否则,那就是毒品了!
确实有许多病人,必须得终生使用胰岛素。
分析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种:
1)1型糖尿病。
胰腺不分泌胰岛素了,所以,必须得终生补充。
2)2型糖尿病后期。
因为在糖尿病前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胰腺衰竭了,就是说自身不能分泌胰岛素了,所以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
对于第2部分人来说,主要是由于前期治疗不当导致的。
治疗不当有2种:长期使用胰岛素促泌剂(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口服药,尤其是格列本脲),或者长期血糖不达标。
对于你的情况,最后尽早使用胰岛素,如果使用及时,也许在使用几个月后,还可以恢复口服药治疗。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一、给糖尿病患者提个醒1、坚持控制饮食。
主食定量,不要因春节而放松,失去了控制,而加重病情。
2、坚持一日一餐,不吃或少吃零食,特别要注意不吃蔗糖食品,不饮含糖饮料。
不吸烟,尽量不喝酒。
3、荤素搭配,以素为主,多吃蔬菜,豆制品及鱼肉,少吃动物油及肥肉,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4、按时按量服药,别因为过节高兴就忘记吃药、打针。
如果因过年过节雨停止用药,很轻易引起病情反复。
5、劳逸结合,按时作息。
该休息时就得休息,特别是老年糖尿病病人,别把整个生活规律打乱了。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出门上街要注意保暖,稍一疏忽容易着凉感冒。
二、糖尿病人切莫轻信降糖食品目前,市面上有售许多无糖糕点、无糖奶粉等食品,这些无糖类食品可供糖尿病人食用,但是,糖尿病人不要因为轻信降糖食品,而给自己的健康带来麻烦。
所谓无糖食品,并非不含糖份,只不过是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不是蔗糖,而是糖精、阿斯巴甜等。
这些甜味剂产生的热量很低,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然而,市面上宣传为降糖的一些食品极不规范。
我国的食品管理法明确指出,食品中不能添加药物,未添加降糖药物的食品又怎能降糖?就食品来说,只能以其在体内吸收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去区分快速升高血糖食品和慢速升高血糖食品。
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慢速升高血糖食品较为适合,如南瓜、莽麦等。
因此,糖尿病人切莫轻信降糖食品,误认为无糖食品可以多吃无妨,同时,我们要呼吁卫生执法部门加强对无糖类食品及保健品的监管力度,禁正经营者虚假广告宣传,有效地维护糖尿病人的身体健康。
三、糖尿病应注意什么?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
但空腹检查一次并不能确诊,不要检查餐后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糖尿病饮食“三多三少三禁三多:多饮水,饮水可使血粘度下降,改善机体脱水等现象,也有利于代谢产物排泄;多膳食纤维,即纤维素高的食品,如蔬菜等,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多补钙,糖尿病患者往往并发骨质疏松,可多饮牛奶、硬壳类海产品、大豆等。
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

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
关于《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如今生活好了,而为了社会和家庭奉献了最好年华的人们却已经老了。
辛苦了几十年,似乎到了享福的时候了,可是往往到这个年纪,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肝有些许的问题,最为常见的就要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三高了,当然糖尿病也算是当中的一个,下面就来针对糖尿病来说说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
1、低血糖反应。
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
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
适剂量。
此类病人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2、体重增加。
这也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所以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仍然需要控制饮食,避免体重逐渐增加,胰岛素用量因此也要逐渐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3、屈光不正。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
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上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这样可以了解到,人体是会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上升的,而所谓的糖尿病恰恰也就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少而造成的,因此,对于用胰岛素来治病虽然也要冒着上面所提的风险,但是利多过于弊。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1)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1)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慢性代谢疾病。
随着胰岛素的治疗方式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自我注射胰岛素。
但是,不少患者在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注射时间和剂量的不精确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也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因此,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十分必要。
下面是一些建议,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
一、教育患者正确的注射方法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
尽量不要注射在同一个部位,以避免同一个部位的组织受到过多的损伤。
同时,也要避免注射到动脉、神经等重要器官处。
2、注意注射时间。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有不同的注射时间,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注射。
3、掌握正确的注射姿势。
在注射时,患者需要把皮肤拉起,并将注射器垂直于皮肤注射,以避免药物溢出或注射到错位。
二、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是一种需要个体化治疗的疾病,因此患者需要自己进行长期的管理和自我监测。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
1、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患者需要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包括了如何使用血糖仪、如何检测血糖、饮食习惯、锻炼方法等等。
2、坚持记录日记。
患者需要记录自己每天的血糖情况、饮食、运动、注射药物等信息,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
3、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
患者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饮食、运动和休息,以控制病情,减轻药物副作用。
三、建立有效的医疗协作医疗协作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的关键,而医生是与患者进行沟通、配合和协作的关键。
1、每次就诊时与医生交流。
患者需要在每次就诊时与医生交流自己的症状、药物使用情况、随机血糖值等信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2、建立药物使用档案。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药物使用档案,定期进行了解、监测、调整或者建议,以便及时纠正治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人不要轻易打胰岛素
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因为牙痛就不吃东西了靠输营养液能活的舒服吗是不是应该把牙痛病治好还得用这个牙吃饭呢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胰腺不好用了那就不用胰腺了用胰岛素来替胰腺你认为人能活多久人能活的多舒服呢认识一个糖尿病人他的脚烂了他把脚给截肢了心情好的不得了天天在轮椅上坐着你觉的他活的舒服吗这都不是好办法治病要治根每一个糖尿病人都要成为一个糖尿病专家这样你才能自救好好看看中医的书上面对很多病有很多辩证的分析相信每一个糖尿病友都能有一个对自己非常正确的判断对治好病有非常大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病治好千万不要做傻子这个医生说了什么你就听那个医生说了什么你就听他们谁也没有你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别人有时说别人的身体真的很不负责我们要有自己的认知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身体搞坏我们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看清对方是什么档次的医生看清对方的真正的意图这样才不会把自己的身体轻易的交出去。